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设计_第1页
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设计_第2页
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设计_第3页
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设计_第4页
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档 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 文案大全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3 施工计划 4 施工工艺 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1、桥梁上部构造 本合同段所在区域沟谷众多,相对高差较大,桥梁较多,墩柱 较高。主线大部分桥梁平面处于曲线半径4004000m的曲线段,墩 高30m以内。在桥型方案选择时,除受地形或被交路交角限制处采 用大跨径结构外,一般大桥采用结构连续体系,中、小桥梁采用简 支体系,桥面连续的原则。本合同段桥梁无特殊要求时,桥梁上部 结构均推荐采用经济的预制标准化、 装配化程度高的中小跨径结构, 注重墩高与跨径的协调,以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经技术 经济比较并

2、结合其它已建项目的工程经验,一般按如下原则选择上 部构造跨径: 墩高20m以下时,优先选择 20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 T形梁; 墩高40m以下时,优先选择 30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 T形梁; 根据实际情况,桥梁上部构造主要采用L=16m空心板及L=20m 30m预应力混凝土 T梁;当桥梁跨越已建成原半幅高速跨径受控时, 采用40m预应力混凝土 T梁。为改善行车条件,使行车平稳舒适, 混凝土 T梁桥梁均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 2、桥梁下部构造 本合同段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桥梁墩柱高度变化较大。桥墩视 上部构造型式及桥墩高度采用双柱式墩、 Y 型墩及空心薄壁墩型式。 对于30m跨径以下的桥梁,当桥墩

3、高度在30m以下时,考虑到施工 方便,一般采用双圆柱式墩,桥墩高度超过30m时采用丫型墩及空 心薄壁墩;所选桥墩的型式和结构尺寸以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为 原则,墩身的水平力按集成刚度法计算。 因本合同段桥梁纵、横地面线大部分处于较陡地段,为保证桥 梁安全,陡坡段桥台基本深入挖方地段一定安全距离,以防止路基 边坡坍塌对桥梁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为避免桥台处的大量开挖,大 部分挖方地段桥台采用桩柱埋置式台,其余地段桥台根据地质、填 土高度等因素,分别采用桩柱埋置式台、肋板台、重力式台。 本合同段桥梁基础根据地质情况, 本路段桥梁下部采用钻 (挖) 孔桩基础,桩径依据桩顶反力、地质情况和施工方案确定。

4、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3)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DG/TJ08-016-2004; (4)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三、施工计划 1、2013年 8月 1 日开工至 2014年 9月 10日完工 2、设备配置 我部加大对人员、设备的投入,并且明确各级管理负责人,做到 分工明确,责任明确。 2.1 脚手架构配件的质量标准 (1)钢管:钢管一般采用外役48mm壁厚3.5mm的3号钢焊接钢 管,其化学成份与机械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的要求。立杆、纵向水

5、平杆(大横杆)的钢管长度一般为46m横向 水平杆(小横杆)一般为1.92.3m。钢管应涂防锈漆。 2)扣件: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 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 管的贴合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要小于 5mm。 (3)脚手板;钢脚手板一般用厚为2mm勺钢板压制而成,其表有 均匀分布的防滑孔,板长24m宽250mm木脚手板一般用杉木或松 木制成,板长3 6m,宽不小于150mm (4)脚手架的用途及极限荷载值 脚手架用途分砌筑脚手架、装修脚手架和防护用脚手架,其外围 满挂密网封闭。 脚手架荷载:结构架为3KNkm,

6、装修为2kwm。 脚手架的设计计算(见附页设计计算书)。 四、施工工艺 (一)脚手架搭设方法: 1. 搭设顺序: 基础为 200厚素砼散水坡,放置底座(立杆下厚 50实木板连贯设 置),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端与纵向势地杆扣件固定 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 3 4 根立杆后,随 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平杆(小横杆、靠 近立杆并与纵向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 要求后,按4555Nm力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 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部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全面检查 一遍构造质量,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

7、量,设置连墙件。按第一 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 随搭设过程及时装设连墙件和剪刀撑,装设作业层间横杆、铺设 脚手架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挡脚板及密目网全封闭。 2. 构造要求: (1)立杆: 立杆间距选用1.50m,允许搭设偏差士 5mm立杆垂直允许搭设偏 差 10cm。 (2)扫地杆设置 垫板往上20cm处,设置扫地杆,扫地杆采用对接接长。扫地杆在 端头与立杆交接处伸出扣件长度不小于 10cm。 ( 3)横杆间距、平整度 横杆步距采用1.05m,用对接方法接长,一根横杆两端的高差,不 能超过2cm纵向水平杆全长平整度不超过士 10cnr。 (4)立杆、横杆接头的详细做法: 立杆上

8、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在同步 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 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 13。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 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3. 架体与建筑结构拉接要求: (1 )构造形式: 采用刚性连接方式,连墙体杆用两根50cm短管用直角扣件中间固 定于墙体上。 2)布置要求: 连墙杆在垂直间距不应大于 4n,水平间距不大于6m的位置上设 置,设置时尽量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cm必须 在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布设形式可以采

9、用花排,也可 以采用并排,宜先采用花排。门窗洞口采用短向拉接,钢管长度过门 窗洞口边缘250mn以上。 4. 剪刀撑的搭设方法: 在建筑物四周转角处,必须要设置剪刀撑。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在 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的宽度 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沿纵向连续设置。 剪刀撑斜杆应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 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cm剪刀 撑接长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不小于 80cm用3个扣件等距布置,扣 件扣在钢管端头处小于10cm处。剪刀撑下端一定要落地。 5. 小横杆的设置:

10、每一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 平杆上部,端头个处伸出长度不小于10cm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 离不应大于15cm双排架中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 50cm 6. 脚手板的防护栏杆: 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 3 根小横杆上,要铺满、铺严密,在两侧设 置180mm以上高脚板,操作层上部护身栏杆1.2m高,下部护身栏杆距 踢脚板0.6m处。 7. 脚手架体与建筑物之间封闭办法: 7.1 密封网垂直封闭: (1)密目网贯穿试验: 密目网要四证齐全,要有阻燃性能,其续燃、阻燃时间均不得大 于4s。要符合GB16909勺规定。每10cm 10cm=100cm2勺面积上有200

11、0 个以上网目。 (2)密目网贯穿试验: 做耐贯穿试验时,将网与地面成 30夹角拉平,在其中心上方 3n,用5Kg重的钢管(管径48 51mr)i垂直自由落下,不穿透即为合 格产品。 (3i 密目网的绑扎方法: 用系绳将密目网绑扎至立杆或大横杆上,使网与架体牢固的连接 在一起。系绳的材质应符合 GB16909的规定。 7.2 兜网封闭: 用大眼安全网(平网)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封闭起来, 每隔10m 封闭一道。 8. 脚手架的上下通道: 脚手架体需要设置安全马道,马道宽度不小于1m马道坡度以1: 3 (高:长)为宜;马道的立杆、横杆间距应与脚手架相适应,基础按 脚手架要求处理,立面设剪刀撑;人

12、行斜道小横杆间距不超过1.5m; 马道上满铺脚手板, 板上钉防滑条;设置护身栏杆,上部护身栏杆 1.2m, 下部护身栏杆距脚手板 0.6m。 (二)、脚手架的卸料平台: 脚手架的卸料平台上面要挂牌表明控制荷载并严格按照搭设方案 施工。 (三) 、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1) 立杆的垂直偏差: 搭设高度H=0.08 X 0.168 X 1.5 +0.10 X 0.98 X 1.5 =0.251 kN.m ;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0.10-0.117/3 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 -0.10 X 0.168 X 1.52-0.117 X 0.98 X 1.5 =-0.296 kN.m

13、 ;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T =Max(0.251 X 106,0.296 X 106)/4730=62.579 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T = 62.579 N/mm2小于 大横杆的抗压 强度设计值f=205 N/mm 2,满足要求! 3. 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 0990i 活荷载标准值:q 2= Q =0.7 kN/m ;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v = 0.677 X 0.14 X 15007(100 X 2.06 X 105X 113600)+0.990 X 45 0.7 X 1500/(1

14、00 X 2.06 X 10 X 113600) = 1.705 mm ;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1.705 mm小于 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500/150 mm与 10 mm 满足要求! 、小横杆的计算: 根据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 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 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 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 0.035 X 1.5 = 0.053 kN ;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 X 1.05 X 1.5/(2+1)=0.158 kN ; 活

15、荷载标准值:Q=2X 1.05 X 1.5/(2+1) =1.050 kN ;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P=1.2 X (0.053+0.158)+1.4 X 1.05 = 1.723 kN; pp L f t 9 r 1 r t r片 r f % r 电 r 片 r r i f i r f r TT + TT h 小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 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2 Mmax = 1.2 X 0.035 X 1.05 18 = 0.006 kN.m ;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Pl 3 MPmax

16、= 1.723 X 1.05/3 = 0.603 kN.m ; 最大弯矩M= Mqmax + M pmax = 0.609 kN.m ; 最大应力计算值 (T = M/ W= 0.609 X 106/4730=128.712 N/m ;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T =128.712 N/mm2小于 小横杆的抗压 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足要求! 3. 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 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5卅 33AEI V qmaX=5X0.035 X 10507(384 X2.06 X 105X 11

17、3600) = 0.024 mm ; 大横杆传递荷载 P = P1 + P2 + Q = 0.053+0.158+1.05 = 1.261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H(护-4/3/9) 12EI V pmax = 1260.6 X 1050X (3 X 10502-4 X 10502/9 ) /(72 X 2.06 X 105 X 113600) = 2.213 mm ; 最大挠度和 V = V qmax + V pmax = 0.024+2.213 = 2.237 mm ;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 2.237 mm 小于 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050/150

18、=7与 10 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 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1.0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 算( 规范5.2.5): Rw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8.00 kN ;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1 = 0.035 X 1.5 X 2/2=0.053 kN ;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2 = 0.035 X 1.05/2=0.019 kN ; 脚

19、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 P 3 = 0.3 X1.05X1.5/2=0.236 kN ; 活荷载标准值 : Q = 2 X1.05X1.5 /2 = 1.575 kN ; 荷载的设计值 : R=1.2 X(0.053+0.019+0.236)+1.4 X 1.575=2.575 kN ; R 8.00 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 (五)、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 值包括以下内容: (1)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 0.1248kN/m N gi = 0.1248+(1.50 X 2/2) X 0.035/1.80

20、 X 18.00 = 2.777kN ; (2)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kN/m2 Ngf 0.3 X4X 1.5 X (1.05+0.3)/2 = 1.215 kN ; (3) 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 标准值为0.15kN/m N G3 = 0.15 X 4X 1.5/2 = 0.45 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0.005 kN/m N G4 = 0.005 X 1.5 X 18 = 0.135 kN ;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 g =NG1+N32+N33+N34 = 4.577 kN ; 活荷载为施工

21、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 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2 X 1.05 X 1.5 X 1/2 = 1.575 kN ;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Wo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2 W o = 0.45 kN/m ; U 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U z= 1.206 U s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1;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 = 0.7 X0.45 X 1.206 X 1 = 0.38 kN/

22、m 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 g+1.4Nq= 1.2 X 4.577+ 1.4 X 1.575= 7.698 kN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 = 1.2 N g+0.85 X 1.4Nq = 1.2 X 4.577+ 0.85 X 1.4 X 1.575= 7.367 kN ;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为 M w = 0.85 X 1.4WkLah2/10 =0.850 X 1.4 X 0.38 X 1.5 X 1.82/10 = 0.22 kN.m ;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23、为: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二7.698 kN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二1.59 cm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5.3.3得:k = 1.155 ; 当验算杆件长细比时,取块1.0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口二1.5; 计算长度,由公式I 二k xx h确定:I。= 3.118 m ; 长细比Lo/i = 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I o/i的计算结果查表得 到: = 0.188 ; 立杆净截面面积:A = 4.5 cm 2; .3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 = 4.73 cm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

24、m 2; (T = 7698/(0.188 x 450)=90.991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T = 90.991 N/mm 2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 值f = 205 N/mm 2,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二7.367 kN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二1.59 cm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k = 1.155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口二1.5; 计算长度,由公式I 0二kuh 确定:I。= 3.118 m ; 长细比:L 0/i = 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25、I o/i的结果查表得到: = 0.188 立杆净截面面积:A = 4.5 cm 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 = 4.73 cm 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 2; (T = 7367.13/(0.188 x 450)+219705.583/4730 = 133.531 N/m 立杆稳定性计算(T = 133.531 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 值f = 205 N/mm 2,满足要求! (七) 、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按规范5.3.6条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 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口 _-(12 + 142) 1抵

26、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N)计算公式为: N32K = N G2+N33+N34 = 1.8 kN ; 活荷载标准值:2 = 1.575 kN ;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 = 0.125 kN/m ; HS 二0.188 x 4.5 X 10-4 x 205x 103-(1.2 x 1.8 + 1.4 X 1.575)/(1.2X 0.125)=86.659 m ; 按规范5.3.6条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 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H= 1-bO.OOl H = 86.659 /(1+0.001 X 86.659)=79.748 m ; H= 7

27、9.748 和50比较取较小值。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 度限值H =50 m 。 脚手架单立杆搭设高度为18m小于H,满足要求! 按规范5.3.6条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 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1.2+0 85x14(2 + -)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N)计算公式为: NG2k= N G2+N53+N34 = 1.8 kN ; 活荷载标准值:M = 1.575 kN ;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 = 0.125 kN/m ;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k二M/ (1.4 X 0.85)= 0.22 /(1.4 X 0.85) = 0.185 kN.m ; -43 HS =( 0.188 X 4.5 X 10 X 205X 10-(1.2 X 1.8+0.85 X 1.4 X (1.575+0.188 X 4.5 X 100X 0.185/4.73)/(1.2 X 0.125)=62.628 m ; 按规范5.3.6条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 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H = 62.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