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兴山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兴山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兴山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兴山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山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学校_______年级_______姓名_______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1.直接写得数.+=-=-=+=4+=1-3÷5=-+=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0.64++6.36+0.4÷×12+÷+××12÷0.75×÷53××÷2.7×+5.3×0.7532××2.25×7+2.8÷2.22×0.375+2.22×3.解方程。2.5+x=102y-7=978m÷4=24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4.把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5.用一根长52cm的铁丝焊接成一个宽3cm、高4cm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cm3。6.30名学生要分成甲乙两队,如果甲队的人数是奇数,乙队的人数是________。(填奇数或偶数)7.一个最简分数,已知它的分子与分母的乘积是100。那么这个最简分数是(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8.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______)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______)条棱长度相等。9.一根2米长的长方体木料,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如果把这根木料截去80厘米,那么表面积减少320平方厘米,原来这根木料的底面边长是,表面积是,体积是.10.在括号里填上“>”“<”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11.把4米长的钢筋平均截了5次,每段长(______)米,每段长占全长的(______)。1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这辆汽车小时行驶(____________)千米。13.一箱糖果有25袋,其中24袋质量相同,另有1袋质量不足,轻一些,至少称(______)次能保证找出这袋糖果。14.在68,84,59,76,76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平均数是(______)。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5.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就领先了乌龟很多,兔子不耐烦了,就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胜利。下面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的图是()。A. B.C. D.16.下列各数不能分解质因数的是()A.152 B.23 C.111 D.9817.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体积减少,表面积也减少 B.体积减少,表面积增加 C.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18.7x这个分数,当x=(A.1B.7C.819.n表示一个奇数,()表示偶数。A. B. C.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20.在下面的方格图中,画出先将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再绕点按顺时针旋转后的图形。21.下面是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立体图形。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22.8路和9路公共汽车早上6时30分同时从起始站发车,8路车每6分钟发一辆车,9路车每8分钟发一辆车。列表找出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你还有其他方法吗?8路车6:306:369路车6:306:3823.一节课有小时,教师讲授新知大约占了全部时间的,学生小组活动大约用了全部时间的,其余的时间是自主测试。自主测试大约占全部时间的几分之几?24.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位同学每天网课学习时间的分配情况和五次模拟测试成绩情况。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甲、乙的学习总时间相同,都是()小时,但是()的反思时间少一些。(2)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的成绩提升得快。(3)把条形图和折线图结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成绩地提高,除了与认真看书、适当做题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由此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应当特别注意什么?25.体育馆的看台一排有28个座位,爸爸和小奇去看比赛,他们俩坐在一起,并且小奇坐在爸爸的左边。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26.阳阳参加童声独唱比赛,5名评委参加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是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是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是9.66分。你知道最高分和最低分各是多少分吗?27.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水缸,长1米,宽0.5米,高0.8米。(1)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玻璃?(2)这个长方体水缸最多能装水多少立方米?(厚度忽略不计)28.小红花每6天浇一次水,兰花第8天浇一次水,花匠今天给两种花同时浇了水,至少多少天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参考答案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1、141【解析】略2、++=+=+=+=-=-+=0.64++6.36+0.4=(0.64+6.36)+(0.6+0.4)=7+1=8÷=÷+÷=1+=1×12+=×(12+1)=×13=7÷+×=×+×=×=×1=×12=×12+×12=5+=5÷=×24+×24-×24=14+9-4=190.75×÷=÷×=1×=53×=(52+1)×=52×+1×=19×÷=÷=12.7×+5.3×0.75=(2.7+5.3)×=8×=632××=4×=4×=2.25×7+2.8÷=×(7.2+2.8)=22.52.22×0.375+2.22×=2.22×=2.22×1=2.22【解析】略3、x=7.5;y=52;m=12【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据此解答。【详解】2.5+x=10解:2.5+x-2.5=10-2.5x=7.52y-7=97解:2y-7+7=97+72y=1042y÷2=104÷2y=528m÷4=24解:8m÷4×4=24×48m=968m÷8=96÷8m=12【点睛】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主要依据,解方程时记得写“解”。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4、5150125【解析】削成最大正方体的棱长是5分米,表面积=6×棱长×棱长=6×5×5=150(平方分米),体积=棱长×棱长×棱长=125(立方分米)。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棱长、面积、体积基本运算公式的掌握情况。难度系数-易。5、72【解析】略6、奇数【分析】根据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进行分析。【详解】30名学生,学生人数是偶数,甲队人数是奇数,因为奇数+奇数=偶数,所以乙队人数是奇数。故答案为:奇数【点睛】本题考查了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7、【解析】略8、28【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据此回答即可。【详解】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知: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2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8条棱长度相等。故答案为:2;8【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特征,要求学生对长方体的有足够的认识。9、1厘米;802平方厘米;200立方厘米【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高截去80厘米,表面积就减少了320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侧面的面积,又知底面是一个正方形,由此可知,减少的4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用减少的面积除以4求出减少的一个面的面积,面积除以长(80厘米),即可求出原来长方体的底面边长,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答.解:原来长方体的底面边长是:320÷4÷80,=80÷80,=1(厘米);原来长方体的长是:2米=200厘米,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00×1+200×1+1×1)×2,=(200+200+1)×2,=401×2,=802(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1×1×200=200(立方厘米);答:原来这根木料的底面边长是1厘米,表面积是802平方厘米,体积是200立方厘米.故答案为1厘米;802平方厘米;200立方厘米.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高截去80厘米,表面积就减少了320平方厘米,表面积减少的只是4个侧面的面积,底面积不变,进而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根据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解答即可.10、<=>=【分析】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再比较;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分子大于分母时,这个分数就大于1;分别计算两边的结果再比较。【详解】=,=,所以<;=9÷20=0.45;>1;=,=,所以=故答案为:<;=;>;=【点睛】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或加减,都需要先通分。注意通分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的商用小数表示。11、231【解析】略12、36【解析】略13、3【分析】找次品的最优策略:(1)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2)每份数量尽量平均,如果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详解】第一次,25个物品分成(8,8,9),把8,8放到天平上,平衡,则剩下的9为次品。第二次,把9分成(3,3,3),把其中两份放到天平上,平衡,则剩下的3为次品,不平衡,则轻的3个是次品。第三次,把3分成(1,1,1),把其中两份放到天平上,平衡,则剩下的1为次品,不平衡,轻的1个是次品。如果第一次不平衡,轻的8个为次品,将8继续分成(3,3,2),最多再称两次。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找次品,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轻一点或者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14、767672.6【解析】略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5、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可知表示乌龟赛跑的图象应该是一条上升的直线,且比兔子早到达终点;由于兔子没有耐心,一开始表示兔子的赛跑的图象应该是一条上升的直线,到中途睡了一觉,路程不改变,所以图象变为水平直线,睡了一觉起来再跑,图象又变为上升,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下面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的图是:。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16、B【分析】质数:一个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合数:一个自然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做合数。合数的因数的个数至少有3个或更多个。最小的合数是4.【详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素因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素因数)连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分解素因数)。A:152是大于2的偶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B:23的因数只有1和23,是质数;C:111,1+1+1=3,是3的倍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一定有3这个因数;D:98也是大于2的偶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要明确的概念不少,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要一一攻克,再运用。17、C【分析】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体积肯定减小,表面积减少三个面的同时也增加了三个面。【详解】从顶点上挖去一个小块后,体积减少了;表面减少了3个不同的面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了3个切面,即相当于相互抵消,实际上表面积不变;所以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故选:C。【点睛】注意当一个长方体中挖掉一小块时,体积一定会减少,但表面积有可能不变,有可能增大或减少,不同题目具体分析。18、B【解析】略19、A【分析】根据偶数的意义进行分析,即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详解】n是奇数,是偶数,也是奇数,是奇数;故答案为:A【点睛】明确偶数的概念是解题关键,一般情况下,如果n是自然数,用2n表示偶数。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20、【分析】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1)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2)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3)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4)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5)连点-连接对应点。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2)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3)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4)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详解】作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21、如图:【解析】略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22、列表法:8路车6:306:366:426:486:549路车6:306:386:466:546时54分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其它方法:利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第二次同时发车时间为6时54分。

【分析】8路公共汽车6时30分发第一辆车,经过6分钟也就是6时36分发第二辆8路公共汽车,再经过6分钟,也就是6时42分发第三辆8路公共汽车,依次推算,9路公共汽车6时30分发第一辆车,经过8分钟也就是6时38分发第二辆9路公共汽车,再经过8分钟也就是6时46分发第三辆9路公共汽车,依次推算,根据上面的推算列表找出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解决此题还可以利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6和8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两路车间隔多长时间再次同时发车,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列表如下:8路车6:306:366:426:486:549路车6:306:386:466:54列表可得6时54分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其它方法:利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6时30分+24分=6时54分,第二次同时发车时间为6时54分。【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最小公倍数问题,解题的关键就是他们多长时间再次同时发车。23、【分析】把一节课的总时间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教师讲授新知的时间,再减去学生小组活动所用的时间,剩下的就是自主测试所占的时间。【详解】1--=1-=答:自主测试大约占全部时间的。【点睛】找准单位“1”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注意区分具体的量和分率。24、(1)4;乙;(2)甲;(3)加强反思;要注意自我反思【分析】(1)条形统计图可以准确的反映出每一部分具体的数据,两人学习的总时间,就是分别把两人每一部分花的时间加起来。(2)折线统计图可以得到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数增长的越多,表示成绩提升越快。(3)甲乙两人看书时间相同,甲花在反思上的时间多,乙花在反思上的时间少,而甲的成绩提升的快,说明反思很重要。【详解】(1)甲:1.5+1.5+1=4(小时)乙:1.5+2+0.5=4(小时)甲的反思时间是1小时,乙的反思时间是0.5小时,所以乙的反思时间少一些。(2)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甲的分数增长的多,所以甲的成绩提升得快。(3)把条形图和折线图结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成绩地提高,除了与认真看书、适当做题有关外,还与加强反思有关,由此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应当特别注意自我反思。【点睛】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分别描述的数据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28-2+1=27(种)【解析】略26、最低:9.1分;最高:9.9分【分析】五位裁判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8分,说明:中间三个裁判共打分:3×9.58=28.74分;由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66分,可以求出其他4位裁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