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总结_第1页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总结_第2页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总结_第3页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总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页眉内容选择题:1:存储转发交换包括(ABCDE)。A:报文交换B:分组交换C:帧中继D:异步转移模式E: IP交换2:下列哪种交换技术在带宽,速度上更具有优势?(D)D光交换S:模拟用户接口电路包含的功能有(BCDFGHJ)oA:同步B:过压保护C:馈电D混合电路E:帧码产生F:编译码和滤波G:振铃H: 监视I:效验J:测试4: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数据包括(BDE)。A应用数据B:局数据C:存储数拯D:用户数据E:交换系统数据F:维护数据5: MPLS可兼容的协议包括(ABCDEFGH)。A: ATM B: PPP C: IPv4 D: Ethernet E : SDH F: IPv6 G :

2、 DWDM H: IPX6: IP协议采用的连接方式是(B)A:面向连接B:无连接7: ATM用的连接方式是(A)A:面向连接s:分组交换要为每个分组增加控制和地址比特(增加额外的开销),所以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 线路传输资源的利用率肯定要(A)。A:高9: ATM适配层是位于(B)。A: ATM交换机中B: ATM端系统中io: NGN是一个左义极其松散的术语,泛指一个大量采用新技术,以(A)技术为核心,同时可 以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网络。A; IP11:在(C)中,向用户提供的每一项业务都与交换机直接有关,业务应用和呼叫控制都由交换 机完成。A:软交换网,B:只能网C电路交换网

3、12:在软交换网络中,提供基本呼叫控制功能的是(A)。A:媒体网关填空题:1: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是软交换技术2:下一代网络在网络体系结构上大体可分为 士 层,分别是:接入层,传输层,控制层,业 务层,s:内部处理中的分析处理程序包括 士 种,分别是丿: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状态分 析。七按照程序的实时性和紧急性,数字程控系统的程序分为3 级,分别是故障级,时钟级, 基本级5:0.5EN 二 18 ccs6:处理机的双机冗余配置方式有里种,分别是微同步,话务分担,主备用7:分组交换的工作方式有2种,分别是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S:分组交换网流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证实法,预约法,许可证法9

4、: ATNI交换系统应具备路由选择.排队缓冲,心头变换5种基本功能。10: ATM网络中,在UNI接口处最多可以泄义_个虚连接。页眉内容11:传统网络是基于时分复用,以电路交换为主,下一代网络是基于分组交换技术,以软交换技 术为主。12:下一代网络的主要特性之一是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连接分离13:软交换系统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其结构包括业务平面.控制平面,交换平面和接入平面。问答题:1:电路交换与存储转发交换的区别是什么?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答:(1):通信对象不同。存储转发实现的是计算机和汁算机之间以及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而电路交换实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通信。(2)传输可

5、靠性要求不同。存储转发交换通信的比特差错率必须控制在心以下,而话音 通信比特差错率可髙到10-3 o(8):通信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不同。存储转发交换信道建立的时间 短,一般在1.5s,电路交换通信的建立一般在15s左右。(4):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电路交换通信双方讲话的时间平均各占一半, 数字PCM话音信号平均速率大约在S2kbps, 一般不会出现长时间信道中没有信息传输的情况。存储 转发交换双方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传输数据速率是不同的。适用场合:(1):电路交换方式主要应用在电话通信网中,以及持续时间长,信息量大的数据 通信业务,对于一些时延要求高的图像传输业务也可以考

6、虑使用。(2):存储转发交换方式适用于网络链路质量较好,错误数据包较少的网络环绕。2:画出OSI参考模型7应用层6 2之不层5会话层传输层5网络层2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应用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需求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拯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岀的信息可 被另一个系统应用层读岀。会话层: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传输层: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 控制等问题。网络层:通过路径选择算法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服务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 流量控制。物理层:利用传输

7、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3:画出TCP/IP参考模型,并简述各层功能。网络接口层:TCP/IP的最底层,它与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拯链路层以及网络的一部分相对应,4*应用层5传输层_2互连层1网络接口层负责从物理介质上接收数据帧,然后交给互连层,或者接收互连层的数据包并通过物理介质发 送出去。互连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处理接收的数据包,处理互连的路径,流控 和拥塞问题。传输层: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通信。应用层:TCP/IP参考模型的最髙层,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匚页眉内容4:名词解释(1):有向交换单元:当信息经过交换单元时是能从入线进,岀线岀,不能从入线出,出线 进。具有

8、唯一确定的方向。(2):无向交换单元:当一个交换单元的相同编号的入线和岀线连在一起时,每一条既可以 进也可以岀。同时具有收发功能。5: T接线器有哪两种工作方式?答:(1):读出控制方式,它的SM的写入是在泄时脉冲控制下顺序导入的,读出是受C、I的 控制读出的。(2):写入控制方式,它的的S、I的写入受CM控制,它的的读出则在沱时脉冲的控制下顺序 读出。6: S接线器的哪两种工作方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它有输入控制方式和输出控制方式两种区别在于控制输出线上交叉接点的闭合(即为前者),还是控制输入交叉接点接点的闭合(即 为后者)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有哪些?答:基本业务:(1

9、):市话,国内长途及国际长途的自动接续服务(2):提供话务员接入服务 (S):提供录音通知(士):提供特种服务(5):公用电话业务(6)呼叫禁止(7):恶意呼叫跟踪 补充业务:(1)缩位拨号(2):热线服务(5):呼叫限制(4):闹钟服务(5):免打扰服务(6): 转移呼叫(7):呼叫转移(8):遇忙呼叫8: 一个完整的本局呼叫的处理过程有哪些?答:在开始时,用于处于空闲状态,交换机进行扫描,监视用户在线状态,用户摘机后呼叫处 理过程开始分以下几个步骤:(1):主叫用户A摘机(2):向A送拨号音,准备收号(5):收号与号码分析 (士):测试并预占空闲路由(5):向被叫用户B振铃(6):被叫应答

10、通话(7):话终,主叫先挂机(8): 被叫先挂机9: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答:它的硬件由话路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话路子系统:由中央级交换网络,用户级交换网络,各种接口电路以及信号收发设备组成的, 负责通话接续,监视用户线或中继线状态,对用户或其它交换局发送,接收信号灯各项与呼叫接续直 接有关的各部分工作。控制子系统:对交换机的所有动作进行控制,程控交换机一般采用两种多处理机的控制结构以 及各种外围设备(控制台,打印机,磁带,磁盘)组成。10:什么事BHCA?影响BHCA的因素有哪些?答:BHCA:最大忙时试呼次数影响因素:(1):处理机能力(2):处理机内的结

11、构和通信方式(5):各种开销所占的比例(士):页眉内容软件设计水平(5):系统容量的影响11:名词解释:(1)转发等阶类:用来描述一系列分组用相似或同样的方式被运送。(2)DCE:数据电路终姐设备,功能是在数据终端设备和其接入的网络之间进行接口规程及电 气上适配,不同的数据通信系统所用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有所不同。12: ATM信元结构是怎样的?信元首部包含哪些字段?各有何作用?一个ATM信元为55个字节,前5个字节称为信头,后+S个字节称为信息域字段GFC: 一般流量控制,仅用于VNI接口,用于控制ATM接续的业务流量,减少用户测出现的 短期过载。VPI:虚通路标识,VCI虚信道标识,VPI和

12、VCI用于将一条传输ATNI信元的线路划分为多个 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相当于分组交换网络中的一条虚电路具有相同的VPI和VCI信元属于同一条虚电 路。PTI:净荷类型指示域,用来指示信元类型。CLP:信元丢失优先级,CLP域将信元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优化级,当传输超限发生拥塞时,首 先丢弃的是低优先级信元。HEC:信头差错控制域,用于信头纠错,保证信头正确传输及信元同步。13: IP交换机由哪些基本模块组成?简述各模块的功能。它由IP交换控制器和ATM交换机组成。IP交换控制器是系统的控制处理器,它通过GSMP协议对ATM交换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连 接管理,端口管理,统计管理和事件管理等功能。ATN交换机硬件保持原状,去ATM高层信令和控制软件,用一个标准的IP路由软件来取 代,同时支持GSMP协议用于接受IP交换控制器的控制。14:简述软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主要功能。软交换系统由业务平面,控制平面,交换平而,接入平而组成业务平面:在呼叫建立的基础上提供附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