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1页
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2页
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3页
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4页
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北海市人民政府二一年十二月北海市国土资源局(盖章) 北海市人民政府(盖章)1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一条 规划目的1第二条 规划依据1第三条 指导思想2第四条 规划原则2第五条 规划范围3第六条 规划期限3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4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4第七条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4第八条 土地利用效率4第九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5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6第十条 规划实施成效6第十一条 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7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和规划目标8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定位8第十二条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8第十三条 经济社会发展定位8第十四条 城市发

2、展定位9第十五条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9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9第十六条 土地利用形势9第十七条 土地利用战略对策10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1第十八条 土地利用总体目标11第十九条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11第二十条 建设用地保障目标11第二十一条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12第二十二条 土地利用效率目标12第二十三条 城市用地规模调控目标12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13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13第二十四条 土地利用总体结构13第二十五条 农用地内部结构13第二十六条 建设用地内部结构15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布局16第二十七条 生态用地总体布局16第二十八条 各类生态环境和景观保护区用地布局16第

3、二十九条 农用地布局17第三十条 基本农田调整优化18第三十一条 优化建设用地总体布局19第三十二条 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布局19第三十三条 重大产业用地布局21第三十四条 城镇用地布局22第三十五条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23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24第一节 市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24第三十六条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类型24第三十七条 生态环境安全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24第三十八条 基本农田集中区25第三十九条 城镇和工业发展区25第四十条 农业综合发展区26第二节 市区土地用途分区26第四十一条 土地用途分区类型26第四十二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27第四十三条 一般农地区27第四十四条 林地区28第四十五条

4、 城镇建设用地区29第四十六条 农村建设用地区29第四十七条 采矿与独立建设用地29第四十八条 风景名胜和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30第三节 县域土地利用引导和调控31第四十九条 县域土地利用主导方向31第五十条 县域土地利用控制指标31第六章 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32第一节 中心城区用地空间布局32第五十一条 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32第五十二条 中心城区用地总体布局32第五十三条 中心城区外围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布局32第五十四条 中心城区外围重大产业用地布局33第五十五条 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保护用地布局33第二节 中心城区用地空间管制33第五十六条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类型33第

5、五十七条 允许建设区34第五十八条 有条件建设区34第五十九条 限制建设区35第六十条 禁止建设区35第七章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36第六十一条 耕地整理36第六十二条 土地复垦36第六十三条 土地开发36第六十四条 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36第六十五条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37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9第六十六条 落实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39第六十七条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39第六十八条 建立规划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39第六十九条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39第七十条 构建规划实施长效监督机制39第七十一条 规范规划修改调整的专家咨询论证制40第七十二条 增加规划实施的透明度40附表4142第

6、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以及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北海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要求,北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第二条 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09209号)等有关加强土地管理、开展规划修编的政策性文件。(三)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

8、厅发200951号)、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下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编制有关要求”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09290号)、关于印发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09115号)等规章、规范和技术性文件。第三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和落实“五个统筹”基本要求。结合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落实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正确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支撑和服务,又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保障北海市经济社会可

9、持续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第四条 规划原则(一)依法规划原则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二)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原则认真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把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放在首位。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持耕地占补平衡,确保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等措施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三)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优化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严格控制外延扩张。(四)统筹协调原则依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协调各业

10、各类用地矛盾,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整合城乡土地资源,妥善处理区域用地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五)承上启下原则落实全区规划对北海市土地利用提出的各项任务,立足北海市土地利用统筹管理,对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明确任务和要求。(六)因地制宜原则依据北海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规划。(七)公众参与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政府执行、全民参与的综合性规划,规划编制过程要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各部门、各单位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第五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11、包括北海市行政辖区内的土地和规划填海面积。土地总面积401607.21公顷,包括主城区(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其中北海市区(主城区和铁山港区)土地面积为116530.33公顷;规划填海面积4980.50公顷。第六条 规划期限本规划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近期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第七条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2005年末全市土地总面积401607.21公顷,其中农用地244236.8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0.81%,建设用地52450.0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

12、.06%,其他土地104920.2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13%。(一)农用地全市耕地面积115328.37公顷(其中水田66385.21公顷,水浇地493.48公顷,旱地48449.68公顷);园地面积11812.96公顷;林地面积100453.24公顷;牧草地面积16.63公顷;其他农用地16625.69公顷,分别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7.22%、4.84%、41.12%、0.01%、6.81%。(二)建设用地全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38221.57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4228.52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2.87%、27.13%。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

13、点用地分别是16708.15公顷、21513.42公顷,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的43.71%、56.29%。(三)其他土地全市水域面积6934.89公顷,滩涂沼泽面积67565.86公顷,自然保留地面积30419.48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的6.61、64.39、29.00。第八条 土地利用效率2005年,全市土地开发利用率为73.87%,低于全区79.14%的平均水平;土地农业利用率为60.81%,低于全区75.31%的平均水平;土地垦殖率为28.72%,高于全区17.88%的平均水平;耕地有效灌溉率为40.00%,高于全区35.78%的平均水平;耕地复种指数240.80%,高于全区239.63%

14、的平均水平;土地建设利用率13.06%,高于全区3.83%的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和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34.63万元/公顷、25.91万元/公顷。第九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存量建设用地有待盘活截至2005年,全市存量建设用地1360.94公顷,其中,闲置土地1168.93公顷,占同期全区闲置土地总面积的42.89%,占全市存量建设用地的85.89%。(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371.00平方米,高于全区110.00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207.00平方米,高于全区142.00平方米的平均水平;人均城乡建设用地25

15、6.00平方米,高于全区131.00平方米的平均水平。(三)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农村居民点用地居多,占建设用地的41.02%,占城乡建设用地的56.29%。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规划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无序发展,村庄规模小,布局分散,农村居民点内涵挖潜潜力较大。(四)局部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有待加强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8.60%,远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且森林整体质量不高,不利于水土保持。另外,受经济利益驱使,部分沿海乡镇挖塘养虾,致使部分耕地盐碱化,耕作层遭到破坏。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第十条 规划实施成效(一)耕地资源得到保护上轮规划实施以来

16、,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把耕地保护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实现了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二)建设用地合理需求得到有效保障上轮规划实施以来,全市新增建设用地3036.65公顷,年均新增337.41公顷,较好地保障了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三)土地利用效益有所提高2005年,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达到34.63万元/公顷,比1996年增长了79.80%,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达到25.91万元/公顷,比1996年增长了97.80%。(四

17、)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上轮规划实施以来,通过沿海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工矿企业污染防治、修建海堤等措施,全市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五)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正逐步被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管理者、用地者、执法者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确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通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各界保护耕地、珍惜土地资源的意识,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第十一条 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规划与当前经济社会

18、发展不相适应与上轮规划编制时相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已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海市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之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将快于上轮规划的设想,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也随之而加大,如何处理好未来快速的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上一轮总体规划没有预见到和考虑到的,因此目前正在实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一些规划指标已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必须重新修编。(二)建设用地布局不尽合理上轮规划确定1997201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11060.80公顷,到2005年末全市实际使用新增

19、建设用地3036.65公顷,与上轮规划目标相比,尽管规划指标尚剩余8024.15公顷,但是由于布局不尽合理,导致部分用地须进行规划调整,建设用地布局与实际需求矛盾凸显。(三)基本农田划定不尽合理上轮规划编制中基本农田的划定与实际地类在图、数、实地三者上存在偏差,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和规划目标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第十二条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北海市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环境优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北海市进一步扩大开放

20、、加快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作为我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门户,北海市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中成为中国走向东南亚和东南亚进入中国大陆的桥头堡。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东部产业和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重大项目布局将充分考虑中西部发展,北海市也将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作为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为北海市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三是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的建立,将有利于北海市更好地融入泛珠三角区域,主动接纳泛珠三角经济地区产业辐射和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区域资源整合与产业合作,优化配置各生产要素,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四是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

21、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北海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各项建设将得到有力支撑和保障。第十三条 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海洋资源、港口资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努力建设成国际性亚热带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海洋产业基地、区域高新技术次中心以及广西大型临海工业基地。第十四条 城市发展定位努力建设“国际北海、海洋北海、休闲北海、宜居北海”,成为国际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面向东盟的合作开放示范区、服务“三南”的经济繁荣和品质高尚的区域性国际滨海城市。第十五条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

22、,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20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00%,财政收入达到200.00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48:45,城镇化水平达到64.00%,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北海市特大城市规模初步形成。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第十六条 土地利用形势(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北海组团和铁山港(龙潭)组团全面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而城镇的扩张,工业、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也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耕地。另外,部分沿海乡镇在耕地上挖塘养虾现象较为突出,林浆纸原料林等

23、基地的建设也不免对耕地数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二)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全市各项事业将进入加快开放开发和全面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北海市按照特大城市规模规划建设,发挥宜居优势,促进城市发展;建设成为广西大型临海重化工基地。城镇扩张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将急剧增大,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地需要得到保障,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更加旺盛。规划期间,国家仍将继续贯彻落实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对新增建设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严格控

24、制,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三)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受地质地貌和沿海区位影响,全市水土流失和土地盐碱化现象较突出。同时由于森林覆盖率较低,牧草地资源缺乏,防止水土流失难度较大。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和农业结构调整也需占用部分林地,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另外,铁山港临海大型工业基地的建设,对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用地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第十七条 土地利用战略对策(一)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坚持以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为重点,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城乡建设、经济发展与农用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推进耕地保护由

25、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转变。认真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制度,逐步实行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确保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平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二)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五个统筹”,以农业为基础,统筹兼顾各业、各部门对土地的合理需求;以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统筹兼顾城乡建设和各区域发展。通过优化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全面协调好耕地保护和城乡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重点发展区域和一般发展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三)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各业用地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相结

26、合的发展道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益。合理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四)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安排环境保护和生态用地,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强化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第十八条 土地利用总体目标围绕北海市“一带两湾”以及“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率先崛起”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环境建设的关系,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举,以发展促保护

27、,在保护中求发展,使基本农田得到切实保护,各项建设用地的合理用地需求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第十九条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耕地流失,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保证全市耕地面积适当增加,质量逐步提高,耕地生态性能更加良好。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6000.00公顷;全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8900.00公顷;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3900.00公顷以内。规划期内,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580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3.07%,并且质量有所提高。第二十条 建设用地保障目标统筹有序安排规划期内各类建设用地,提高对经济

28、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的统筹和保障能力。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58500.00公顷,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2400.00公顷以内。规划期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8000.00公顷。第二十一条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围绕“生态立市”以及“发展成为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稳步提高基础性生态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0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00%,土地复垦率达到50.00%,受保护土地面积比例北海市区不低于17.00%、合浦县不低于20.00%,市中心城区人均绿地10.00平方米,自然保护区和水源林得到切实保护,水土流失得到综

29、合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进一步控制,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第二十二条 土地利用效率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逐步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79.00平方米/人以内;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下降到204.00平方米/人;单位建设用地GDP和二三产业产值分别由2005年的34.63万元/公顷、25.91万元/公顷提高到256.41万元/公顷、238.46万元/公顷。第二十三条 城市用地规模调控目标充分保障市中心城区用地(含主城区和铁山港工业区)。规划到2020年,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00.00万,城市规模达到140.0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108.00

30、平方公里,铁山港工业区组团32.00平方公里(不含填海49.80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40.00平方米/人。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第二十四条 土地利用总体结构规划期间,全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方向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其他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适度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和比重,相应的调低其他土地的面积和比重;在节约集约用地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建设用地总规模和比重。到2020年,全市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分别达到250650.00公顷、58500.00公顷、92457.2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由2005年的60.81%、13.06%、26

31、.13%调整为62.41%、14.57%、23.02%。第二十五条 农用地内部结构(一)耕地调整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新增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履行法定占补平衡义务。各级规划要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及用地边界,在用地布局方向的选择上要将是否有利于保护耕地作为评价的一项基本指标,从规划源头上控制各类建设为降低建设成本而多占耕地的不良倾向。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选址的引导,除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必需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其余项目应当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边界范围内进行选址。确需独立选址的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把项目占用耕地情

32、况作为评选方案的一项基本指标,切实履行耕地保护职责,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规划期间,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3900.00公顷以内。严格控制非建设性因素导致耕地流失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应科学合理的利用非耕地资源,确需涉及耕地的,必须确保耕作层不被破坏,严禁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虾。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逐步控制挖塘养虾破坏耕地的面积;加大灾毁耕地整治力度,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为手段,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加大耕地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力度,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对因灾损毁的耕地及时复垦。规划期间,非建设性因素导致耕地流失面积控制在318.00公顷以内。

33、加大耕地整理和补充耕地的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大力开展土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8900.00公顷。到2020年,全市耕地面积不低于116000.00公顷,比2005年增加671.63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由2005年的47.22%调整到2020年的46.28%。(二)园地调整调整优化园地结构和布局,稳定现有园地面积,加大园地内涵挖潜,加快园地更新改造。重点保障香蕉、荔枝、龙眼等特殊水果的生产和加工对园地的需求。引导新建园地向条件适宜的丘陵、台地和荒坡地集中发展,加大科技和资金

34、投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园地单产水平和利用效益。到2020年,全市园地面积达到13500.00公顷,比2005年增加1687.04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由2005年的4.84%调整到2020年的5.39%。(三)林地调整加强林地保护以及林地征占用管理,禁止毁林开荒和非法占用林地。重点保护好沿海红树林和海岸带防护林,加强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全面保障林浆纸原料速生丰产林用地,稳定并逐步增加林地面积。到2020年,全市林地面积稳定在104500.00公顷,比2005年增加4046.76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由2005年的41.13%调整到2020年的41.69%。(四)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调整提高农业土地利

35、用综合水平,充分发挥农地的多重功效,保证农村畜牧放养对牧草地的需求。适当增加畜禽水产养殖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改变传统分散的畜禽水产养殖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安排畜禽和水产养殖用地。支持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产业化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20年,全市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达到16650.00公顷,比2005年增加7.68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由2005年的6.81%调整到2020年的6.64%。第二十六条 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调整坚持统筹安排、保障重点、时序推进、合理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针,重点保障国家和自治

36、区级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尤其是“一横两纵”的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用地、“三横八纵”的一、二级公路项目用地,合理安排港口码头、水利、能源等用地。规划期间,全市安排基础设施新增建设用地1136.80公顷。到2020年,基础设施用地规模达到16100.0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由2005年的27.13%调整到2020年的27.52%。(二)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重点保障主城区和铁山港工业区以及合浦县城用地(含纳入城市和县城的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兼顾重点乡镇(含纳入乡镇统筹考虑的工业集中区)和一般乡镇用地。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不突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前

37、提下,合理增加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推行以内涵挖潜为主,外延扩张为辅的土地利用模式。积极利用废弃土地,鼓励深度开发和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严格控制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和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79.00平方米以内,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下降到204.00平方米。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严格控制新增宅基地面积,防止一户多宅和超面积占用宅基地,新建住宅充分利用原有的闲置宅基地,优先使用村内空闲地和山坡荒地,鼓励建设多层住宅。规划期间,全市安排城乡新增建设用地6863.20公顷,占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的85.79%。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

38、2400.00公顷,比2005年增加4178.4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由2005年的72.87%调整到2020年的72.48%。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达到23600.00公顷,比2005年增加6891.85公顷,其中城市用地规模达到14000.00公顷,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由2005年的43.71 %提高到2020年的55.66%;农村居民点减少到18800.00公顷,比2005年净减少2713.42公顷,缩减比例达到14.58%,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由2005年的56.29%减少到2020年的44.34%。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布局第二十七条 生态用地总体布局构筑以山口

39、红树林为主的近海滩涂生态圈和沿海防护林体系为主的滨海浅海生态系统,以银滩旅游度假区、星岛湖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自然生态环境景观的保护屏障,以洪潮江水库、合浦水库、石康水库、牛尾岭水库等水源水库为重点的水源地生态保护屏障。第二十八条 各类生态环境和景观保护区用地布局(一)自然保护区用地布局严格保护依法设立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陆地部分),位于合浦县山口镇。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涠洲岛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城区涠洲镇。(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用地布局保护好全市饮用水水源,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重点保护的饮水水源区:石康水库,位于合浦县石康镇;清

40、水江水库,位于合浦县廉州镇;闸口水库,位于合浦县闸口镇;牛尾岭水库,位于银海区平阳镇;南流江总江段,位于合浦县境内;洪潮江水库,位于合浦县星岛湖乡;涠洲水库,位于海城区涠洲镇;合浦水库,位于合浦县曲樟乡和常乐镇。(三)旅游度假区用地布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银海区银滩镇和侨港镇。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度假区,位于海城区涠洲镇;南国星岛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合浦县星岛湖乡。(四)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用地布局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市区;白龙珍珠城,位于铁山港区营盘镇;党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合浦县党江镇;洪潮江水库和合浦水库等水源地周边生态用地以及生态公益林和沿海

41、防护林。第二十九条 农用地布局(一)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及其用地布局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南流江沿岸及滨海平原区,包括合浦廉州镇、常乐镇、石康镇、石湾镇、星岛湖乡、党江镇、沙岗镇、西场镇以及市区的福成镇、南康镇等乡镇。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台地综合发展区,包括兴港镇、营盘镇、白沙镇、山口镇、沙田镇等乡镇。(二)林、果、渔生产基地及其用地布局林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但坡度平缓的中低丘陵区,包括闸口镇、石康镇、公馆镇、曲樟乡、乌家镇等乡镇,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发展亚热带水果林。渔业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乡镇的营盘、沙岗、党江、西场以及沙田等乡镇。第三十条 基本农田调

42、整优化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全市原有基本农田面积为99030.86公顷,其中市区25242.42公顷(主城区13146.16公顷、铁山港区12096.26公顷),合浦县73788.44公顷。根据本次规划的要求,需要对原有基本农田进行调整优化。(一)基本农田调整优化的原则和要求调整优化的原则:依法依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调整优化要求:新划为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为耕地;高等别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同时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零星破碎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以及采矿区内的基本

43、农田进行调出。(二)市区基本农田调出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将涠洲镇和银滩镇基本农田全部调出,铁山港工业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的基本农田调出,北铁公路两侧、竹林盐场以北区域、福成镇和南康镇镇区扩展边界内以及靠近海边的基本农田予以调出,共计调出2389.24公顷,其中主城区调出1532.22公顷,铁山港区调出857.02公顷。(三)市区基本农田补划为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将集中连片程度较高、耕地质量较好,位于福成镇、兴港镇和营盘镇的一般耕地共计817.00公顷,补划为基本农田。(四)市区基本农田调整优化结果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后,市区基本农田上图面积为23670.00公顷,

44、坡度全部在15度以下,其中纯耕地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比例由调整优化前的96.60%提高到97.34%,可调整地类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比例由调整优化前的3.40%调整为2.64%。基本农田调整优化后,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并且质量有所提高,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五)合浦县基本农田调整优化本规划下达合浦县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2130.00公顷。合浦县基本农田调整按照上述调整原则和要求在县级规划中具体调整优化。第三十一条 优化建设用地总体布局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科学引导项目用地选址,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利用非耕地、其他土地和原有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

45、是耕地。引导工业向园区和集中区集中,园区和集中区向城镇集中,农民居住向中心村或城镇集中。第三十二条 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布局构建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架,以一级、二级公路为主干,以港口码头建设为轴线,以北海福成机场为支点的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形成与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交通运输体系相衔接的物流与客运中心。规划期间,基础设施新增建设用地1136.80公顷。(一)公路网络体系布局规划期间,构建“一横两纵”的高速公路以及“三横八纵”的一、二级公路布局形态,完善等级公路体系和县乡村道路交通网络。其中“一横”是指合山高速公路,“两纵”是指荔浦至铁山港公路(北海段)和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

46、(北海段)。规划期间,重点项目包括:荔浦至铁山港公路(北海段)、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北海段)、松旺山口公路(北海段);广西滨海公路大风江至高德段、铁山港东岸快速公路(北海段)、山口至榄根公路、山口经沙田至红树林公路、北铁公路至竹林盐场、龙潭至山口一级公路(北海段)、北铁公路改造工程等一级公路;营盘经石头埠闸口C段、浦北营盘、铁山港区经一路、灵山至合浦、银滩支线、滨海公路北海大冠沙营盘段、G325合浦山口改造工程等二级公路。规划期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659.00公顷。规划建设的荔浦至铁山港公路(北海段)、广西滨海公路大风江至高德段、北海机场至竹林公路等拟经过的区域沿线分布有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和密

47、集的村庄,特别是浦北至营盘二级公路拟经过高岭土采矿区。在项目具体选线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尽量避免穿越规模较大的村庄和重要的矿区。对确需穿越基本农田的项目,应采取相应的节地措施,减少对基本农田的影响。(二)铁路空间结构布局规划期间,构建“一横两纵”的铁路网络体系,“一横”是指合浦至湛江铁路(北海段);“两纵”是指北部湾城际铁路(北海段)、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北海段)以及铁山港铁路支线。规划期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371.09公顷。规划建设的合浦至湛江铁路(北海段)、北部湾城际铁路(北海段)、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北海段)以及铁山港铁路支线等拟经过的区域沿线分布有集中连片的基本

48、农田,在项目具体选线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尽可能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对确需穿越基本农田的项目,应采取相应的节地措施,减少对基本农田的影响。(三)港口码头用地布局规划期间,新建和扩建北海铁山港公共码头、武汉凯迪煤化工项目配套码头工程、北海石步岭港区码头、北海国际客运码头、北海港涠洲港区码头、铁山港东岸榄根港区工业配套码头、沙田港码头、北海国际旅游邮轮码头(含联检设施)等项目,其用地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在城镇建设用地中安排。(四)水利项目用地布局规划期间,重点建设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铁山港供水工程、铁山港区水厂及管网、海堤标准化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病险水闸加固工程、防洪堤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

49、程、城镇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以及小型农田水利更新改造工程等为主的水利工程。规划期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66.33公顷。(五)能源项目用地布局能源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安排北海电网500千伏北海变、220千伏红路岭等和110千伏乾江等输变电项目,综合考虑燃料、电源、电网等能源项目及北海火电厂用地,统筹广西华电合浦能源一体化项目、广西大唐国际北海能源综合项目、北海LNG燃机电厂项目、广西LNG项目、北海营盘风电场、合浦西场风电场、合浦沙田风电场以及武汉凯迪电厂等能源项目用地。规划期内,安排新增建设用地40.38公顷。第三十三条 重大产业用地布局(一)工业园区和工业集

50、中区用地布局规划期间,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和集中区,保障工业园区和集中区用地。国家级工业园区:北海出口加工区,位于市区,主要保障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用地。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北海工业园,位于市区,主要保障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用地;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市区,主要保障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产品精深加工以及临海工业配套产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用地;合浦工业园,位于合浦县城,主要保障电子、生物质能源、制药,海洋生物制品、食品、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包装印刷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主导产业用地。铁山港工业区:位于铁山港区兴港镇和营盘镇,主要保

51、障能源、化工、林浆纸、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海洋产业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等主导产业用地。(二)其他单独选址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布局严格控制独立建设产业项目,除选址有特殊要求的外,一律进入工业园区和集中区集中安排用地。规划期间,依赖矿产资源选址的项目有:合浦县4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高岭矿区、洪湾矿区、沪天矿区、锦海矿区、那车矿区、上林矿区、双珠垌矿区、塘亚矿区、新星汇矿区、兖矿矿区、玉山矿区等矿区,分布在合浦县公馆镇、廉州镇、石康镇、常乐镇、曲樟乡等乡镇,其用地纳入所在乡镇统筹考虑。第三十四条 城镇用地布局构建以中心城和合浦县城形成的经济增长核为依托,以重要交通线路、经济走廊为发

52、展主轴线的城镇空间布局发展形态,形成“一中心城一辅城两带四区”的城镇结构与用地空间格局。规划期间,城镇工矿新增建设用地6440.00公顷,其中主城区和铁山港工业区(含工业园区和集中区)新增建设用地3895.00公顷,合浦县城(含工业园区)新增建设用地1000.00公顷,其他重点镇(含工业集中区)和一般乡镇新增建设用地1545.00公顷。(一)一中心城:即由主城区和铁山港工业区两大中心构成,主城区用地主要向南和向北拓展,向北依托北海工业园,走区城同建的路子;向南积极推进银滩东、中、西区建设,发展旅游休闲、商务会展和科教文卫体产业。铁山港工业区用地主要向兴港镇北铁一级公路以南拓展,大力发展港口物流

53、业和临海工业。(二)一辅城:合浦县廉州镇既是合浦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中心城区与全县农村地区的“转换器”,需主动接受北海市区的辐射,规划期内合浦县城用地主要向南和向东拓展。(三)两带:即北部湾滨海城镇发展带和325国道城镇发展带。1、北部湾滨海城镇发展带:连接主城区、铁山港区、西场镇、沙岗镇、党江镇、营盘镇,是以海景大道为纽带的重点发展地区,最终形成沿海景大道为重点的多节点组团发展的滨海经济带。2、325国道城镇发展带:主要依托现有二级公路325国道形成,包括山口镇、白沙镇、公馆镇、闸口镇等镇,以山口镇为龙头。(四)四区:核心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和西部经济区。核心经济区包括中心

54、城和合浦县城,以主城区、铁山港工业区和合浦县城的快速发展为核心。东部经济区包括山口镇、公馆镇、白沙镇、闸口镇、沙田镇以及曲樟乡。北部经济区包括石康镇、常乐镇、石湾镇。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场镇、党江镇、沙岗镇、乌家镇以及星岛湖乡。第三十五条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其必需用地。通过综合整治措施,积极改造空心村,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控制村庄无序扩张,确需扩张的应首先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规划期间,农村居民点新增建设用地423.20公顷,主要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第一节 市域土地利用功能

55、分区第三十六条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类型根据全市土地资源禀赋条件,按照土地主导功能,将全市土地分为生态环境安全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基本农田集中区、城镇和工业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四大功能区,明确各类分区土地利用主导功能、主要方向和引导措施,强化土地空间管制。第三十七条 生态环境安全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一)规模范围该区土地面积63756.85公顷,主要区域范围包括:山口红树林(陆地部分)、涠洲岛自然保护区等国家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合浦县石康水库、合浦水库、清水江水库、闸口水库、南流江总江段、洪潮江水库、市辖区牛尾岭水库、涠洲水库等水源保护区;北海银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自治区级北海涠洲岛旅游

56、度假区以及南国星岛湖旅游度假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白龙珍珠城、党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及合浦汉墓群等文物保护单位。(二)主导功能和土地利用主要方向该区是为保护生态环境、维系国土生态安全、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和遗产而划定的重点控制区域。土地利用主要方向为: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旅游度假区以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保护水源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保障饮水安全为主。(三)引导措施1、区内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建设与开发活动。2、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逐级划定禁止建设用地边界。3、严格禁止一切污染企业的建设,现有污染企业应限期关停或搬迁。4、限制区内土地开发活动,切实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第三十八条 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规模范围该区土地面积101875.26公顷,各集中片区主要分布在南流江河谷平原、公馆盆地以及沿海平原台地,面积较大的主要有福成镇、南康镇、西场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