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起源与历史_第1页
电脑的起源与历史_第2页
电脑的起源与历史_第3页
电脑的起源与历史_第4页
电脑的起源与历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脑的起源与历史现在很多的人都在使用电脑办公,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想了解电脑的一些历史。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电脑的起源,来欣赏一下吧。电脑的起源一般人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美国1946年研制出的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但英国争辩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桂冠应属于英国1940年研制出来的”巨人”;计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发明了一种机械式密码编码机” ENIC-MA谜广,它能够编制出无数种同一系列的密码。这种密码十分复杂,德国人对它的保密性能十分自信,认为它所编制的密码几乎是不可破译的,因此在军队的高级保密通信中广泛使用由它所编制的密码。英国情报机关从战前就开始注意到了谈式;密码

2、,经过窃听和谋报人员、破译人员的长时间努力,窃得了 ”谜式;密码的秘密,终于可以用人工破译出其中部分内容了。但 破译种用”谜;式密码机编制的新密码都要耗费很长时间,难以满足作战的需要。美国情报机关与数学、电子学专家合作,组成了以数学家阿兰?丘利姆为首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一种使用2000多只电子管的大型电子运算装置,被称作”巨人;机,专门用于对德国”谜式;密码的解析和破译。从此人类可以对密码进行机器破译了,并且大幅度提 高了破译的成功率和速度。英国把这种通过电子窃听、电子破译谜式;密码得来的情报定为国家最高级机密情报,命名为 ”超级机密(ULTRA)情报。在抵抗德国空袭英国的”不列颠战役”;中,

3、”超级机密;适时地发挥了作用。英国空 军通过”超级机密;,事先就得到了德国空军的空袭计划、攻击目标及作战要领等许多重要 情报,及时调配战斗机和高射炮等防空力量,在最佳时间和地点拦截德国轰炸机群,使数量 处于劣势的英国空军掌握了空战的主动权。后来, 由于德军在空中攻势受挫, 始终无法获得制空权, 希特勒不得不放弃了进攻 英国本土的 海狮 ;计划。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正是通过 超级机密 ;获得了这一情报,而长长 地舒了一口气英国为保守 超级机密 ;的秘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40 年 11 月 12 日清晨,英 国情报机关通过 超级机密 ;获悉:德国空军在 14日夜间和 15 日凌晨,将出动 50

4、0 多架轰 炸机空袭英国的重要工业城市考文垂。可以预料,考文垂市将受到多么巨大的损失。除了可以使用战斗机和高射炮迎击德国飞机外, 要不要通知考文垂市居民紧急疏散 呢?这样做固然可以减少许多人员伤亡,但也意味着英国通过某种渠道得到了德国的秘密计 划,这就有可能暴露 超级机密 ;,导致这条重要情报来源的中断,造成以后更大的损失。 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 怀着沉重的心清断然地下了决心: 为了今后的利益和战争的需要, 考 文垂市的居民们将不得不付出巨大的牺牲。 结果, 15 000 故燃烧弹和 1400枚其它炸弹落在 了毫无防备的考文垂市民头上。 550 人死亡,约 5000 人受伤, 50 000 间

5、房屋被毁坏, 12 家工厂受到严重破坏。 英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它使德国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未 能知道 超级机密 ;的秘吉,保证了这条情报来源的畅通。希特勒经常使用谜式 ;密码与在北非的德军统帅隆美尔进行通信联络。 据说, 驻北非英军司令蒙哥马利有时比隆美尔还要先 看到希特勒的电文。 正是由于英国对 超级机密 ; 的严密保密措施, 它才一直不为世人所知, 巨人 ;机也长期扮演着 无名英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美国陆军委托研制电子化的通用计算 机ENIAC(埃尼阿克疗,目的在于计算炮弹及火箭、 导弹武器的弹道轨迹。36岁的物理学家莫克利是主要设计者, 24 岁的埃

6、克特担任总工程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埃尼阿克 ;终于在 1945 年底制造完成, 1946 年初做了公开展示。 埃尼阿克 ;是个庞然大物,整个机器 使用 18 000 只电子管、 6000 个继电器、 7000 个电阻、 10 000 个电容 ;总重 30 吨,机房面 积 170 平方米,耗电 150 千瓦,耗资约为 50 万美元。这部计算机每秒钟可做 5000 次加法 或 500 次乘法或 50 次除法,比人工计算快 20 万倍。用 埃尼阿克 ;计算炮弹弹道只要 3 秒 钟。 埃尼阿克 ;于 1955 年退役;,现陈列在华盛顿一家博物馆里。埃尼阿克 ;有两大缺点,一是没有内存储器,二是要

7、由人像措积木一样,将大量 运算部件搭配成各种解题布局, 每算一题就要重搭一次, 又费时, 又麻烦。有的题只要计算 1 秒钟,准备工作却要花上几十分钟。 对埃尼阿克 ;的改进应归功于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冯 诺依曼。冯?诺依曼有非凡的数学才能,曾被誉为 万能数学家 ;。 1930 年,他到美国普林斯 顿大学任教, 曾担任过美国陆军弹道研究所、 海军兵器研究所等单位的顾问, 参与了研制第 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4 年夏,冯 ?诺依曼正在负责研制核武器,需要进行大量高速的计算。他偶然听说 埃尼阿克 ;小组正在研制计算机,喜出望外,立即参加进去,担任小 组顾问。那时 埃尼阿克 ;的研制已接近尾声,

8、为了克服已经意识到的埃尼阿克 ;的缺点,通过与小组成员共同研讨,冯 ?诺依曼提出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方案 明确规定,新机器有五个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和输入。此外,新方案 还有两点重大改进,一是采用二进数制,简化了计算机结构; 二是建立存储程序,将指令和 数据放进存储器,加快了运算速度。新机器EDVAC于1952年研制成功。冯.诺依曼概念被认 为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电脑的历史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用了 18000个电子 管和 86000 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

9、,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 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 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计算机的始 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计算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四个时代,从 1946 年到 1959 年这段时期我们 称之为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 需要几千个电子管, 每个电子管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 因此, 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 题。电子管的寿命最长只有 3000 小时,计算机运行时常常发生由于电子管被烧坏而使计算 机死机的现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从 1960 年到 1964 年,由于在

10、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所以我 们将这段时期称为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 能量较少, 处理更迅速、 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 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 盘和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 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都下降了, 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 计 算机工业迅速发展。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从 1965 年到 1970 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集成电路(Integrate

11、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 电子电路, 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 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 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 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 公司花了 50亿美元开发的 IBM 360 系列。从 1971 年到现在,被称之为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 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 不过, 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 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 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 VLSI。1975 年,美国 1BM 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 PC(Personal Computer),从此,人们对计算机不再陌生,计算机开始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 方面 ,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电脑。电脑的快捷键F1显示程序或系统帮助内容F2重新命名所选项目F3搜索文件或文件夹F5刷新当前窗口F6循环切换屏幕元素F10激活当前程序中的菜单条Ctrl+A选中全部内容Ctrl+C复制Ctrl+X剪切Ctrl+V粘贴Ctrl+Z撤消Ctrl+Esc显示 开始 ;菜单Alt+Enter查看所选项目的属性Alt+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