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大学生求职择业调查取向_第1页
思修---大学生求职择业调查取向_第2页
思修---大学生求职择业调查取向_第3页
思修---大学生求职择业调查取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状况的调研前言:在当今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毕业大学生和未毕 业大学生正在面对和将要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当前就业难的“寒冬”是每一个 大学生都能够感受和体会到的。以后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早已不是危言耸听的传 说,昔日人们印象中的大学生也早已不是盘旋在梧桐树上的金凤凰。在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能适才而用,甚至成为“闲才”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情况更是 屡见不鲜。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和社会的一项大难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的问题已是整个社会的燃眉之急。因此大学生的求职择业取向成为了一项十分重 要并且迫切需要了解和关视的事。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今大学生对求

2、职择业取向 的看法和现状,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目的1、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的趋势。2、帮助大学生及早了解就业形势并做好职业规划。二、调查对象绍兴文理学院大一各专业女生。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是在女生宿舍,当场发卷填写,并当 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 280份,收回250份,回收率达89.3%。四、调查时间2011年4月8日2011年5月10日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看法和选择职业的影响因素等。问卷共向调查对象提出了 15个问题。六、课题设计及实施的基本步骤课题设计:此次调查针对大一的学生,各专业都发放一定量的调查问卷, 回收整 理统计。实施

3、的基本步骤:1. 第五周收集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资料。2. 第六周问卷设计。3. 第七周问卷发放。4. 第八,九周问卷整理。5. 第十,一周PPT制作。6. 第十二周资料大整理。7. 第十三十四周报告撰写。七、调查结果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ABCDEFGHI人 数占比/%人 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418473.6114.4552258333.214758.81041043112.38835.08433.44819.16567278634.47630.48835.283815.2175703212.852921784.111

4、97.36124.65103.8820.517.11455.11054345162.2853134.95119136.4176.812650.4164124015.61143.75421.04617.931.1710.39252597516.224.7139326.5349.69574245.84879195.4110.28154.27215.981418227.121421.717125.4588.6511416.966891514740.7328.865013.81131.5184.9925481615562351460241710314.17710.51723.41317.9314.25

5、1116.39613.15819199591810229.11235.74914245.86298.292164511、 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自信心,调查显示:36.4%的同 学对择业焦虑担忧,50.4%的同学坦然的面对择业,只有 6.8%的同学自信的面 对择业。另外73.6%的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严峻,22%勺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一般, 只有4.4%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良好。这些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面对就业的不良 发应。2、 在择业观念方面,33.2%的同学希望就业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58.8%的同 学想先就业再择业;4%勺同学选择继续深造;4%勺同学选择自主创业。这表明 大学生择

6、业观较为两极化,基本就是就业或就业再择业,很少同学能够继续深造,亦或是发挥自己的创业精神。这种现象并不是很好,不利于我国今后的发展。毕竟,知识是发展的基础。3、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通常受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支配,而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价值 取向主要体现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 职业选择标准和就业地域的选择等方面。 据 调查:在第一份工作中, 12.35%的同学希望月收入达 1000-1500 元;35.06%的同 学认为要达到 1500-2000 元;33.47%的同学希望达 2000-2500 元;19.12%的同学 要求更高,为 2500-3000 元。这表明对职业选择的薪酬期望总体趋于合理, 部分 毕业

7、生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趋向严重。另外,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上, 26.50%的同学希望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是学校; 9.69%的同学选择党政机关; 16.24% 的同学则希望进入国有企业; 6.84%的同学则选择民营企业; 24.79%的同学认为 进入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好; 5.41%的同学希望的工作单位是媒体;而有 0.28% 的同学想进部队工作; 4.27%的同学则想进医院工作;还有 5.98%的同学则选其 他工作单位。 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上, 14.15%的同学在求职择业时看重单位重视人 才的程度; 10.58%的同学则看重单位的规范化程度;而 23.49%的同学看重的是 单位的发展前景;

8、17.99%的同学则看重工资的高低;另外有 4.25%的同学看重的 是单位的人文环境; 16.35%的同学看重单位给予员工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还有 13.39%的同学则看重单位提供的社会福利。 另外,40.72%的同学在选择工作最重 要的影响因素是发展前景; 8.86%的同学认为行业最重要; 13.85%的同学认为工 作地域才是最重要的;而 31.58%的同学则认为工资及福利待遇最重要;还有 4.99%的同学则认为最重要的是有具体供职的单位。这些方面都表明了当今大学 生比较现实,选择工作是较为看重工资。4、专业问题看待:调查显示 34.4%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求职过程中具有 优势; 30

9、.4%的人认为没有; 35.2%的同学则表明不清楚。 15.2%的同学认为专业 知识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以后就业; 70%的同学觉得有一定的影响; 12.8%的同学 认为没有影响;而 2%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小,重在自身能力。 62%的同学愿意从事 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14%的同学则表示不愿意; 24%的同学则无所谓。 这些都表明 同学们对于专业没有多大的认识或者说觉得专业不打紧。5、能力方面:能力是职场竞争的最大法宝,据调查表明 84.11%的同学认为个人 综合能力在择业时是最重要的; 7.36%的同学认为专业水平最重要; 4.65%的同学 认为是学校最重要; 3.88%的同学则选其他因素。 20

10、.53%的同学觉得就业最佳途 径是招聘会; 17.11%的同学选择校园双向选择大会; 2.28%的同学选择网络求职; 55.13%的同学认为自己面试求职好; 4.95%的同学则选择其他就业途径。这都说 明了如今的大学生在转变,正确认识到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看重自我能力。6、在求职时希望得到的指导: 27.12%的同学在求职时希望得到单位介绍和招聘 信息方面的指导; 21.76%的同学希望得到有关薪酬和福利的信息方面的指导; 25.48%的同学则想得到有关面试方面的技巧;而8。 65%的同学则希望得到有关单位员工现身说法方面的指导;还有 16.99%的同学则希望得到用人单位对学生 的要求。这说明

11、大学生已经懂得寻求最好的自我表现, 让自己在求职中有更好的 表现。八、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就现在的就业形势而言,大学生找工作确实越来越难。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我 们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呢?笼统来说, 我们要充分了解当时的就业形势, 还要充分 了解自身的条件。找工作时,充分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还有社会发展的 需求。另外,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要做好充分的了解准备工作, 找到最适合自己 的工作。对于刚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在找工作时不要提太过分的要求, 免得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详细来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适当改变一下大学生 的就业观念及心态, 作为合格的大学生学习的不仅是专业技能, 而且要学

12、习生活 能力,学会调节掌控心态的能力。我们要敢于挑战,敢于拼搏,不怕失败,保持 积极的心态。我们应正视社会,适应社会,坦然面对就业压力,化压力为动力, 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2、大学生们应正确了解和面对当前的就业问题,及早做 好有关就业方面的准备。 可以网上查资料, 可以向有经验的人询问, 可以平时多 去历练,积累经验。 3、适当降低工薪和待遇的期望。很多同学认为我们大学生 都是上了十多年学,一路辛苦,一路坚持,终于熬到大学直至毕业。我们出来和 那些未上高中甚至未上初中小学的人相比应当大不相同, 工资就应当高。 其实不 然,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工资普遍不高。 对于当前现状, 这样的就业环境只能让 我们先选择一个工作,待自己培养好各方面的能力后再试图发展。4、学校作为培养和锻炼学习能力的主要机构, 有义务为学生解决就业面临的问题, 建议学校 方面广泛采集就业方面的信息, 介绍工作有关方面的知识。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 势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 人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认 清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自觉服从社会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