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地爬山虎》教学方案设计_第1页
《那片绿绿地爬山虎》教学方案设计_第2页
《那片绿绿地爬山虎》教学方案设计_第3页
《那片绿绿地爬山虎》教学方案设计_第4页
《那片绿绿地爬山虎》教学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吉安县城关一小 游娟【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 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 1992 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 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 1963 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 “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 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教学目标】知识与过程: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删除、 燥热”等词语。能力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课文 15 自然段,学习 修改作文、写好作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老先生认真、平和、给

2、人温暖的为人 处事作风。【教学重难点】 掌握“删”等生字的读写,学习修改作文、写作文的方法,体会 叶老先生的为人。【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题质疑1、复习背诵本学期叶圣陶写的文章爬山虎的脚。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既提到了爬山虎,又和叶圣陶先 生关系密切,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3、指导读题:这是片充满生机的爬山虎生读题(重读:绿 绿的)那,是片令人难忘的爬山虎生读题(重读:那片)4、质疑:哪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回忆了什么事?【设计意图】古语云:“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以旧带新,既让学生复习了 旧知识,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点,顺其自然

3、地迁移到新内容,使学 生的语文基础更加扎实,老师的语文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教学不再浮 躁。二、检测预习,基础达标1、生字新词我会读能写(加粗为会认字,横线为要写字):推荐删除动词融洽黄昏余晖楷模曲线一篇翻到燥热握手客厅几页纸模模糊糊密密麻麻莫名其妙映入眼帘(1)读音:同桌对读,读准字音并提醒。提示:注意翘舌音“删”、平舌音“词”及多音字“曲”,发现AABB式有特点的四字词语并拓展。(2)书写提示: 利用形近字区分并识记“燥”字。热得快着火是一一燥热;急得直跳脚是一一急躁;用手来一一做 操;拿水来洗澡。 了解“删”字来历及指导书写。古时候,在发明纸之前,人们只能在动物的骨头上刻字,后来, 又把字刻

4、在竹片上。刻好后,用绳子将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这就是“册”字的演变过程。如果遇上写错字,他们只能用小刀把错 字削掉,这种方法叫“删”。所以,古人就用册加立刀创造了 “删” 字。2、课文内容我会概括:本文作者是,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他主要回忆了 和这两件事。提炼:通过抓住人物、事件来概括写人记事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方 法。【设计意图】生字新词的正确读写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有此前 提,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真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至此,在教学设计 中,重点渗透了形近字区别和了解造字本义两种识记生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字词

5、教学也充满趣味性和生命力。三、设问导学,小组合作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小故事修改作文。对此,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2、出示学习要求及独学提示:默读课文15自然段,画出叶老帮“我”修改作文的词句,想 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在旁边写批注。(先独学,后小组合作)独学提示: 抓关键字词:我从 (词语)中体会到 想象画面:我仿佛(看、听、想)到 联系资料: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 体会表达:这是人物的描写,我从中体会到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有疑方会思,有疑方能 学。独学提示帮助学生独立阅读,而默读又不失为训练独立阅读的良 好契机。让学生带着“读一一画一一想一一写”的任务学课文

6、,目的 性自然体现,学习必有所获。四、展示讲评(一)小组合作,展示汇报(二)师相机讲评1、第1-3自然段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 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 圈、钩或直线、曲线。 ”(1)从“映入眼帘、密密麻麻、几页纸、到处”等关键词中体 会叶老修改作文认真。(2)扣“愣住”体会:为什么愣住?仅仅是因为叶老先生改的 多吗?( 3)结合“资料袋”及相关资料,体会叶老先生修改作文一丝 不苟,一词、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对文章精益求精。资料一:“我”的作文一幅画像 总共写了满满的 4张纸,1500 多字,叶老先生共修改了 160 多处。资

7、料二:叶圣陶( 1894.101988.2 ) 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教育部副部长等多项职务,工作非常繁忙。帮“我”修改作文 时已 68 岁,近古稀之年。( 4)联系上文体会:叶老先生修改多处, “我”的作文究竟写得 如何?(“我”的作文获了奖,叶老先生仔细修改,可见对我的关心 与殷切期望。)( 5)师引读:因此,作者这样写道生感情朗读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却从他的批改中感 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2、第 4 自然段( 1)句子“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 。”体会用字的 准确性。( 2)比较句子: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

8、呢?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联系实物, 体会包书纸和封面的区别, 体会删改使句子意思确 切,不会混淆。指名读带“包”的句子,体会用词重复的语病,删除使句子干净、规范。( 3)师引读:难怪,作者说生感情朗读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4)学以致用小练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写的。(意思重复,删去“的作者”或“写的” 。) 上课时,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黑板上。(用词不当,“眼睛”删改成“目光”。)3、第 5 自然段( 1)体会叶老先生对我的关心,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2)学习评语中暗含的如

9、何写好作文的方法:具体事实、深受 感动、亲切自然。( 3)师引读:所以,作者说生感情朗读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设计意图】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小组合作、展示汇报的环节既突出了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让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学情,有利于重点 讲评。教师充分扮演“助产师”的角色,少讲精讲,讲学生不会的, 将学生难懂的,并适时激发、启发他们,调动学习的内部动因,使其 “亲其师而信其道”,提高课堂凝聚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 发展。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对教材解读深入,能整体、全面地把 握。五、小结反馈1、师:叶老先生帮“我”修改

10、作文这件事,萦绕在作者脑海, 久久不能忘怀!让我们结合课文内容,和作者一起回忆回忆吧!2、小组交流反馈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 这则短短的评语【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小结归纳反馈,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既对 新知识有一个整体记忆,又为进一步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起到 事半功倍、时半效优的效果。六、拓展资料,了解作者一一肖复兴1、师:正是受到叶老先生的影响,后来肖复兴也成了一位著名 作家。2、拓展肖复兴资料。肖复兴: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人民文学杂志 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 论集 80 余部。代表作:音乐笔记海河边的一间小屋 生当作人杰等。 师:可他依然感恩叶老先生对自己一次次的关心与帮助。于是, 1992 年,他写下了这篇回忆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在原文 中,他还写道3、拓展原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片段“一次偶然的机会, 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在我的人生旅 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七、课后作业1、拓展阅读原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一幅画像2、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天下午全班同学都出去了,教室里寂静无声,空无一人。仔细 地读着书,我默默地坐在桌旁。【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