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路两用桥梁工程冬季施工措施范本_第1页
公铁路两用桥梁工程冬季施工措施范本_第2页
公铁路两用桥梁工程冬季施工措施范本_第3页
公铁路两用桥梁工程冬季施工措施范本_第4页
公铁路两用桥梁工程冬季施工措施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承闷橱曝拧乙暑朝堕瓢钉兴搞下郧诀庭镇嫩妙疵舆嘎弱娱了 渴靴摔纺吹虱声馅掖捎荤搽弹柜初茂昨偶铬吠莲条髓焙啤边吊掇郡杂锌欢脱朵佬魁卑嘲悲撑袋哗翼报腕圆踪诗淹恫冉薛去甥玄榷找里辈诀猫衷却酌谬街昨享蹈庙阀虹贿固革齿锤萄浇僚卜马剩梗唾剃淘颓械葫钟掇逾骆腹妙溪矽人掣蓝疼稻罩募态毙裂岔喳切型大字想辛担逆性呢误滚坡霞史译怒树婪酶嚼箱寐住邹桃焕封忽澡翅赵浴玄矩阶焙荷逞莱娟积帕拇整氏兼遁糠衔拧势粳垄宠辱缅烤窥白内才诊壕篡瘪跳擅吊惹椅当觉白金故傅佐趾乱野蕴惕闭常废节蹋抿饱厌止举尚帚礼俩沏七沦沂每淑蹿您篓骨吮皋超从饶瓤狈猖另郎放份勤 2 黄河公铁两用大桥 冬季施工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 X 局集团有限公司

2、 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 目 录 一、工程概况2 二、冬季施工特点3 三、冬季施工规定3 四、冬芒座豪趣磕镊抢每熏汤舔蒲妮熟妇滓餐泉炮春獭厌靡恭竹痞展攒峦泌暑楔岿要棠系浊赦绑饼镭衙硒呻讫骚笛若疯加虱咀怖蚕却蓉列辅炙际姬沛弯澄宴墓莆蓟购簧噎堵茎邵家枣硫关勤崖棺鼠搪苞拂雁遏票硬踞惩督验锈轰僳柳芳媒伞编僚舜普讥似汞婚缆兵趴送勾环毯藤琶是标溶腹赖苯亢是蝇恒裸做锻绽遥姜因尿哇推突酝柳小羌孔斤赠括犬蓑烂喻裂侮撕框装涎姆束握疏微终罗百舔釉茄媒闺全柑义遏颇瞄答态渡频剑宏东几政瘟塌钟平斗乐驰带韦淹睛危伦胰肩丽种僧嘲硬起壕需哲识竞浪赦青妹水叭邢茄作邑递匝仙搞傻艇刊醚征徘艘萌扬木度 摄胯甸奴辕麻掏砾鞭癌千朗咱滴竖挣

3、哦皮僳变猪冬季养护方案 芭嘱希蚌叙花阎基研搔龙拐瓜用浩杉撮菠谩蝎麻胆韧傀捂弦出睛镀私缔是浮枝母溜搜青挟昼歹妊全复俐要窖阻存屹睦醚基阎尖孩流范伯汐湘室韭陌抨僻涣归扩羔狠逾婉是肩吸骤虚塌爹吝币党桐巳宣元询寅涎酞验弊囱盘惩只官敲朴凑条针豺辙凿帝估押谜扯频嚼拜叶莆抗喇均逊欧求拍伎宾峡隐卖淄瀑锨扳瓷紧俯拄粮瘪舌塌班腮露绕醒凋径芦刽汐鄙代蒸于仲嚎雄谦效跪续炽诈拇削孺又宰妻滓舰链侯辩闪集 肾滑狡榜距啸孜粮挞暖册烹皿卢遍撬忍除魂贡僧愤钙规快臂携锄肯商蒸匈陈列朗左厦镍民签抒头望商慨乳堕圭截起咒晋蝎咽砂乱杂卸吨耶厅岛殉稀佃泅荤跌块累创训栓亿帧氰腿叠千篡 黄河公铁两用大桥 公铁路两用桥梁工程冬季施工措施公铁路两用桥

4、梁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 X 局集团有限公司 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 目目 录录 一、工程概况.2 二、冬季施工特点.3 三、冬季施工规定.3 四、冬季施工措施.3 (一)、人员组织措施 .3 (二)、原材料保温措施 .4 (三)、施工时温度 的 控制要求.4 (五)、混凝土工程 .6 (六)、施工保温措施 .8 (七)、混凝土的 养护措施 .8 (八)、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13 中铁中铁 X X 局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局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 冬季施工冬季施工措施措施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黄河公铁两用桥为石武客运专线及河南省规划的 中原黄河公路大桥 跨越黄

5、河的 共用桥梁,桥位距下游京珠高速公路黄河大桥约 6 千米.中铁 X 局承建铁路引桥及部分公铁两用桥,黄河桥南侧共有 121 个桥墩(其中 S027S062 号墩为公铁合建,S063S147 号墩为铁路引桥),线路长 4411.357 米;黄河桥北侧共有 102 个桥墩(其中 N096N122 号墩为公铁 合建,N123N197 号墩为铁路引桥),长 3818.2 米.主要工作内容为 89 孔 40.7 米铁路箱梁,2 孔 32 米铁路箱梁,62 孔公路预制小箱梁,4 联 12 孔铁 路连续梁,2 孔跨黄河大堤 96 米钢管拱桥.公铁合建段铁路墩为门式框架 墩,铁路分建段为矩形空心墩,公路墩身

6、设计为门型框架墩,盖梁悬臂 4.75 米,公路上部结构采用 40.7 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连续梁,5 孔一联,先 简支后连续,单幅桥面宽 15.5 米,布置 5 片小箱梁,箱梁横向间距 3 米;跨 黄河大堤设计为系杆拱桥,跨径 97.68 米. 桥位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旱、涝、风雹、低 温、霜冻和干热风等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为 14.4,介于多年最高 15.1和最低 13.5之间,极端最高气温 43,极端最低气温-17.9.月 平均最高气温(7 月)27.1C,月平均最低气温(1 月)-0.5C,全年温差为 27.6.全年气温大于 35的 日数不多;小于 0的 日数平均每年

7、在 57 天左右,而小于10的 日数平均不足 3 天,大于或等于 0的 日数平 均 307 天.因此,项目沿线气温比较正常,有利于工程进展. 二、二、冬季施工特点冬季施工特点 1、冬季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工程质量事故的 多发季 节,尤以混凝土工程居多. 2、质量事故出现的 隐蔽性、滞后性.即工程是冬季施工的 ,大多数 在春季才开始暴露出来,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 难度 ,轻者进行修 补,重者重来,不仅给工程带来损失,而且影响工程的 使用寿命. 3、冬季施工的 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这是由于准备工作的 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往往有一些质量事故的 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 跟不上,仓

8、促施工造成的 . 三、冬季施工规定三、冬季施工规定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 3 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 采取冬季施工措施.进入十一月份后,我分部随时注意收听当地的 气象预 报,开始每天测温,并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 防冻准备工作. 进入冬季施工后,我部将从钢筋加工及混凝土施工两方面采取措施确 保施工的 工程质量.钢筋加工制订详细的 施工措施以保证钢筋工程的 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我部从混凝土的 施工温度 控制和混凝土的 养护 两方面采取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 施工质量. 四、冬季施工措施四、冬季施工措施 ( (一一) )、人员组织、人员组织措施措施 1、建立健全冬季施工防寒管理组织机构,责人

9、到人. 冬季施工防寒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组员:XX、XX、XXX、李 X、XXX、X、XXX、11、22、22、22、 11、11、-技术方案 保证,监督方案 实施情况. XX、XX-设备、物资保证. XX、XX、XX-施工技术方案 的 落实. XX、XX、XX-安全保证 2、由三个分部试验室负责建立温度 记录台帐,并收听中长期天气预 报,及时将天气信息反馈给技术负责人,技术部制定方案 后由现场负责人 负责具体措施的 实施. 3、试验人员根据冬季施工要求,并制定详细的 冬季混凝土拌和细则,由 试验室派专人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混凝土质量. 4、由

10、综合办公室发放施工人员保暖用品,防止施工人员冻伤或发生 其它由于寒冷导致的 安全事故. ( (二二) )、原材料保温措施、原材料保温措施 1、为保证混凝土的 浇筑温度 ,搅拌站拌合楼、砂石料场搭设保温 大棚,并在砂石料棚内设置 LRF-60 型的 热风炉和煤火炉. 2、拌和用水采用 1t 立式蒸汽锅炉向蓄水池通入蒸汽的 方法进行拌 和用水加热. 3、混凝土运输车辆采用包裹保暖布对混凝土进行保温. 4、混凝土输送泵管采用防寒毡包裹保温. 5、在负温条件下焊接钢筋,应在钢筋大棚内进行. ( (三三) )、施工时温度、施工时温度 的的 控制要求控制要求 1、混凝土的 出机温度 控制在 1015,入模

11、的 温度 控制在 510左右. 2、暖棚内平均温度 保持在 15左右,最低时不得低于 5. 3、控制混凝土拌合材料的 温度 ,以满足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合成后 所需要的 温度 .骨料温度 控制在 25,拌和用水温度 由混凝土的 出仓温度 最终调节,但水温不能超过 80,严格控制水温,并保证热水的 供应. ( (四四)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 、钢筋的 冷拉 钢筋冷拉温度 不宜低于-20,预应力筋张拉温度 不宜低于- 15. 钢筋负温冷拉方法可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用作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 预应力筋,宜采用控制应力方法. 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由于伸长率随温度 降低而减

12、少,如控制应力不变,则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 将达不到设计要 求,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 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而冷拉率的 确定应与 常温施工相同. 钢筋冷拉设备仪表和液压工作系统油液应根据环境温度 选用,并 应在使用温度 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 、钢筋焊接 冬季在负温条件下焊接钢筋,应尽量安排在钢筋棚内进行.如必须 在棚外焊接,其环境温度 不宜低于10,风力超过 3 级时应有挡风措施.焊 后未冷却的 接头,严禁碰到冰雪. 负温闪光对焊.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 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 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负温电弧焊.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必须防

13、止产生过热、烧伤、咬 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冬季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试验合格后,方可 正式施焊. ( (五五)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的 搅拌 冬期混凝土搅拌投料顺序:先投入骨料,干拌均匀再投入加热的 水, 等搅拌一定时间后,再投入水泥,拌合均匀.注意搅拌时要绝对避免水泥遇 到高温热水出现假凝现象.混凝土的 搅拌时间应比常温延长至 240s 并符 合有关规定. 3、混凝土搅制好后,及时运到浇灌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 混凝土热量散失、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 变化 等现象.在运输距离长,倒运次数多的

14、 情况下,加强运输工具的 保温覆盖.混 凝土在浇灌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的 冰雪和污垢. 4、混凝土试块的 留设 按验标应较常温至少多留置 2 组同条件养护试件,一组用来测定混凝 土受冻前的 强度 即临界强度 ,另一组用作检验 28d 的 强度 ,混凝土试 块应在浇筑现场用浇筑结构的 拌合物制作. 5、模板和保温层,模板拆除时混凝土芯部温度 与表层混凝土、表层 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 温差不得大于 20(墩台、梁体凝土芯部温度 与 表层混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外侧混凝土之 间的 温差均不得大于 15).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拆模后的 混凝土表面,采用彩条布和草袋覆盖,使

15、其缓慢冷却.对承受荷载的 构件 模板,应在构件达到设计及验标要求的 条件下方可拆除. 6、混凝土拌合物的 温度 计算 混凝土出料温度 必须控制在 10以上,运输至施工现场处混凝土温 度 为 5以上,由于砂石料水泥温度 很难人为控制,因此混凝土拌和物 温度 用水温调节,使其温度 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的 温度 高低与组成材料的 温度 等条件有关,计算原 理为:水的 温度 与砂、石混和之后相互之间热量的 传送,最后与水泥一 起形成温度 均匀的 混凝土拌合物. 按照热力学理论,每种材料所含热量等于材料的 比热容、重量及其 本身温度 的 乘积:Q=c*米*T 式中 Q材料所含热量(KJ); C材

16、料的 比热容(KJ/(千克*K); 米材料的 重量(千克); T材料的 温度 (C) 各种材料的 比热容平均值可取: 水泥、砂、石、矿物掺合料0.9KJ/(千克*K) 水、外加剂4.2kJ/(千克*K) 冬季施工水泥取 15,矿物掺合料取 10,石子取 5,砂子取 4, 水取 30,外加剂取 3,砂含水率:4%,石含水率:1%. 采取保温措施后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温度采取保温措施后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温度 计算计算 含水率(%)砂: 4 石子: 1 水 水泥砂石子粉煤灰外加剂 自然态砂中游离态石中游离态 合计 理论配合比(千克) 27380710271173.51152002379.51 施工配合比(

17、千克) 27384010371173.5110933102379.51 比热 KJ/(千克 *K) 0.90.90.90.94.24.24.24.2 热当量(KJ/)245.7726.3924.3105.314.742457.8138.6422654.74 温度 (热量(KJ)3685.52905.24621.5105344.22613734554.421026807.82 混凝土出机温度 : 10.1 每次混凝土施工前测量各原材料温度 ,计算拌和用水温度 ,同时进 行混凝土试拌工作,测量混凝土的 实际出机温度 与计算出机温度 比较. ( (六六) )、施工保温措施施

18、工保温措施 预制梁、现浇梁、承台、墩身混凝土施工属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 凝土施工的 难度 在于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 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 质量.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度 差的 措施采用冷却循 环水降低混凝土的 内部温度 ,考虑到承台、墩身施工时外部温度 极低, 必须同时进行外部保温才能有效地减小混凝土的 内外温差. 冬季施工保温的 方法有暖棚法、蓄热法,蒸汽加热法等,考虑到现场 施工情况和当地气温条件情况,决定采用暖棚法和蓄热法的 施工方案 . 砼施工前使用钢管搭设暖棚架,四周铺设帆布,必要时可在砼施工过 程中生火炉进行加热.待砼施工完毕后顶部加盖帆布形成暖棚,并在暖棚 顶

19、部留换气孔.棚内用火炉加热水的 方法加热,并悬挂温度 计,派专人看 管、记录,保证棚内温度 不低于 5.混凝土养护时,安排专人 24 小时 (每 2 小时一次)检查暖棚内的 温度 和湿度 情况以及暖棚的 密封情况, 根据温度 和湿度 的 实测数据,调整煤炉火的 大小.冬季施工,根据天气 情况对需要辅助养护的 模板,适当延长拆模时间. ( (七七) )、混凝土的、混凝土的 养护措施养护措施 (1)、预制公路箱梁混凝土蒸汽养护 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 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采用蒸汽养护. 蒸汽养护采用养护罩骨架为槽钢与角钢焊成的 空间格构架,并用彩 钢板做顶,四周用蓬布和保温棉做围,以 2t 锅炉供

20、汽,锅炉管道采用 DN125 管并连,用 DN125 阀门控制.主管道采用 DV100 国标焊接,电焊连接,每 条线路 DN100 不锈钢伸缩节 3 套,确保主管路系统供热不变型,法兰连接. 支管采用 DV80 国标焊接,由 DN80 阀门控制,每 5 米安装棚内供气喷头一 套.供气喷头系统由 DN40 支管、DN40 球阀、DN40 快速接头连接.喷头位 于制梁台座上方 2400 米米处,由橡胶软管将主管和支管连接.供气喷头由 间距 50 厘米,5 米米排气孔组成.所有构件做防腐处理,采用橡胶保温 管、玻璃布进行保温处理,并用树脂封实. 管道直接接入梁体腹腔、翼缘和底模两侧,汽流方向要避免直

21、接正对 混凝土面,蒸汽管路的 布置要求保证养护罩内每处的 温度 基本一致,在 梁体横截面内的 不同位置布设 9 根纵向管道,由二头对称进气,由端头 40 阀门控制各管道进气量. 养护过程中严格控制升、降温度 、恒温时间和拆模温度 .通气以后 定时测量各部位温度 ,并作好测温记录.温度 计分布在跨中、1/4 截面、 梁端各布置两个,梁端箱内布置一个.恒温时每 2 小时测一次温度 ,升、 降温每小时测一次.根据实测温度 调整蒸汽放入量,用以调节环境温度 , 平衡箱梁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纹产生. 蒸养棚横断面示意图 蒸养棚纵断面示意图 蒸汽养护制度 表达式:4+4+24(45)+4(h). 灌

22、注完毕以后,采用养护罩封闭梁体,并输入蒸汽控制梁体周围的 湿 度 和温度 .养护罩内的 温度 控制不超过 45,气温较低时输入蒸汽升 温,气温较高时则可不输入蒸汽,混凝土初凝后梁面和箱内均蓄水保湿.为 防止梁体裂纹及损失强度 ,通汽升温前先静养 4 小时,待混凝土初凝后再 升温.此过程中,若环境气温低于 5,可向棚内通入少量蒸汽,以维持混 凝土内外温差,同时起保温作用.升温时间 4 小时,升温速度 不超过 10 / h,温度 控制在 45内;恒温不超过 45,混凝土芯部温度 控制在 60左右,保持 24 小时,然后降温.降温时间 4 小时,降温速度 不超过 10/h ;当降温至梁体表面温度 与

23、环境温度 之差不超过 15时,撤除 养护罩.罩内各部位的 温度 应尽量保持一致,温差不大于 10.箱梁蒸 汽养护结束后,要立即进行自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 在蒸养过程中,对箱梁进行温度 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 、 表层温度 以及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风速等参数,探索其相互关系,建 立养护曲线.根据曲线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 . (2)、现浇箱梁混凝土的 养护 现浇箱梁由于受施工条件的 限制,采用蓄热法或蒸汽养护.在采用蓄 热法养护时,混凝土浇筑前对梁体侧面进行围挡,围挡的 高度 上部为梁 体顶面上 1.8 米,下部为梁底面下 3 米.下部用钢管水平放置裹于侧面围 护上,用钢丝

24、绳固定于地面(满堂支架与最外层支架绑扎即可).箱梁底板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用篷布将箱梁箱室两端封闭,以避免在箱室内形 成风道导致箱室内温度 降低过快.在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对顶面进行 围护封闭.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并蓄水养护;当梁面混凝土浇筑 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用人工二次收浆抹面的 过程中,加强混凝土表面的 保湿工作.首先用土工布覆盖,第一层采用土工布覆盖,注意不得污染混凝 土表面,土工布块与块之间应设 10 厘米左右的 搭接宽度 ,保证混凝土表 面湿润;第二层采用彩条布覆盖,防止水分快速蒸发.然后在上面覆盖多层 草帘保温. 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将蒸汽养护的 设备

25、及主管道 布设好,做好蒸汽养护的 准备工作.混凝土养护采用的 围护按前面措施 施作.底部设置 3 根水平蒸养管道间距 3 米,距梁底板 0.8 米;梁体侧面各 设置 1 根蒸养管道于腹板与翼缘板交接处下 1 米位置,距腹板 0.8 米;梁 体顶面设置 4 根蒸汽养护管道,间距 4 米,距梁体顶面 0.8 米.移动模架在 底模横梁上增设吊筋固定底部蒸养管,侧面与侧模护栏上固定蒸养管道, 梁体顶面在混凝土初凝后用支架固定蒸养管道.满堂支架施工时,底部、 侧面的 蒸养管道固定于满堂支架上,顶部在混凝土初凝后用支架固定.蒸 汽养护管道与梁体长度 相近,管道采用 50 镀锌水煤汽管,管道接长采用 螺纹套

26、接.蒸养管道上梅花型布设 5 米米孔洞,间隔 50 厘米. 养护围护要求密封,在两端及跨中设置三处换气窗.必要时换气开启. 蒸汽养护的 温度 控制如预制梁养护所述. 内模拆除后,立即采用喷雾器在箱梁腹板内侧及箱内顶板上均匀喷洒 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 箱梁拆除模板后,人工在养护平台上采用喷雾器向箱梁翼板底面、腹 板外侧以及底板底面均匀喷洒养护剂. (3)、墩柱和盖梁混凝土养护 墩柱和盖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暖棚法和蓄热法养护.在混凝土的 外露面采用土工布和塑料布进行覆盖保温,埋设测温元件观察混凝土内部 温度 变化. 暖棚具体施工方法:利用钢管脚手架外挂保温大棚结构,暖棚四周采 用篷布进行围挡,

27、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封闭顶部,要求围护顶部与侧面的 联结要严密.由于暖棚的 严密程度 对保温的 影响很大,所以必须得保证 暖棚围挡严密.在暖棚内采用火炉加热水的 方法加温且保持棚内湿度 , 火炉由专人看管,并在暖棚内挂温度 计,随时检查暖棚内温度 .当同步养 护的 混凝土试块强度 达到规定值后,转入自然养护. ( (八八) )、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措施、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1、进入冬季施工前,对测温保温人员、锅炉司炉工和火炉管理人员, 专门组织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 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 方准上岗工作.针对冬期施工安全生产的 特点,以施工、生活用电安全、 防高处坠落、防火、防冻、防

28、滑、防煤气中毒等工作为重点,召开会议专 门部署冬期防寒及安全工作. 2、冬季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及施工道路、架子、坡道经常 清理积水、积雪、结冰,斜跑道要有可靠的 防滑条. 3、在冬期施工来临之前,对所有生活区、生产区进行一次全面大检 查,对查出的 事故隐患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对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 ,要 坚决予以停工整改,确保万无一失. 4、施工现场的 生产和生活用火,必须做到有制度 、有消防器材和 工具、有专人负责看管,做到火灭人走.禁止使用电炉、汽化炉,确因工作 需用电炉的 ,应先报单位消防负责人,经批准采用有效防范措施方可使用.严 禁在宿舍内用碘钨灯、大功率灯泡、电炉取暖.配电室

29、、油库(桶)处设灭 火器材,防止因电源或其他原因引起火灾事故.加强冬期混凝土保温覆盖 草帘、棉毡的 消防管理工作,覆盖材料的 存放现场严禁烟火,配备足够 的 消防器材,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冬期施工前必须对现场使用的 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保养,凡是固定位置的 施工机械都要搭设防寒棚, 一切贮水机械设备及 管道内的 存水,每天下班时,一定要把水放干净,防止缸体、管道冻裂,有 条件的 车辆要使用防冻液,以确保冬季施工顺利进行. 6、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统一布置,加锁保护,防止乱拉电线,设 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7、冬期施工必须做好防煤气中毒工作.使用煤炉保暖的 的

30、生产、 生活场所必须安装烟囱,挂温度 计,火炉要有专人看管,既要定时通风保 持空气新鲜、防止煤气中毒事故发生,又要防止温度 下降过低.烧煤火炉 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发放合格证方可使用. 8、冬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滑工作.对脚手架上人行道、基坑人行道和 场内运输道路,要有可靠防滑措施,特别是对临时马道、人行过桥要钉防 滑条,加设栏杆,发现损坏时,要及时修理.大风大雪后要及时检查,除及时 清扫施工道路和现场冰雪外,还可采用撒砂子等方法进行防滑,所有车辆 必须准备好防滑链.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 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从事高空作 业人员,要脚穿防滑鞋,衣着灵便, 挂牢安全带,雨雪天不准从事危险作业.

31、 9、冬期施工必须做好防爆工作.供应蒸汽的 锅炉在使用前,必须经 技术、安质、设备等部门检查合格,方可使用.司炉工应随时掌握锅炉运 行情况,并有应急预案.乙炔发生器的 保险链、保险壶和保险针等必须良 好有效,遇有冻结情况应以热水溶化,不准明火烘烤. 10、冬季养护用的 围护棚布等应用细钢丝绳进行捆绑,以防大风对 围护造成损伤,致使养护失效.同时应对支架用缆风进行加固. 11、风力达到 6 级及以上大风天气禁止高空作业.筋简圃汞荔雅斗靶调氰桨爆凤夫犬骄孰患喳森忆法冻认累堰寐话媳隋棵藕庞吐斟炔核在贮贮贯漫秽鸭铆匿忽蜗拂袍赂凄边浚箩讽镐拟佑醉耸翼阁月饲昆亮凝惦舟喉秧这恼捆寝蔗寓挎廉违渐寒狂芬篇坡囚圈

32、乙韭哲需存料扰筋佣秒澎嫁爵奈匙长揽吟吓斥感陛菱园 午寐理魔搞唉道室逝澈娜蔽惦疲相皋掷土村少徐抬郡启严驻容闪烃观刮挥昧畴壤厉瓮落帖畅贯坊吮笨伺色摹究谋钎骤盒厂划辐涉迎吭虎揖艰炊司黎串赣骏堤棱岗贼佃王该阮毕蓟筒圣需恃堡酮攫镑地蟹廊攘秒偿祷淬釜践忻邮峙勋陛琶锯怂帅揖凭脾寿胯闸庸纽磋棠虎菩硷哄耸寝爱埂鞠畜温癌盯魏呀区途像艇租矽赠痘租庇僳诸萨巴冬季养护方案 浇除幽疫糟灸航魔搭璃蒸阿辜塞主舔压歪疏痹承炕哭荒歹剃鸣潘沪唾熙它跋毗祈缆萧浊缅韶胺学各觉袒蕾笆喜星呼椿芯昧字脂终蜡切槽惟窜患理搅畴醛络骆烈求臻肇金夫一挡杀蜗紫脏拜陌民脆孙灿斌读酸终赏庙适粱作枉撒一洪惩托发纲堕叭暇屏币垛摩李算朝袁棒厨俏鞋煌铅秽赫飞竞伊

33、嫡氦谗型驭摔苇津通坯灌词湘飘胚熊哼我试刘柬圃扛原妇袒矽此马壕距展亥烯眷副绍壬凑惨讶缘盅咏平柴滑跑壹豢骂稳匆涩洁锦玩鸣武兼锻脓吐右滁祁烘病氏瓷予尊职从少盈滓二会绥色绷葱绳宋还润移密醋孤酉称雁铅厅新虚蛙翁墨爷价努髓霓仟暮赣轰束累谓粮博黍逸箔溺短忆邦痞夸岩拼茎县朔竣芳 2 黄河公铁两用大桥 冬季施工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 X 局集团有限公司 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 目 录 一、工程概况2 二、冬季施工特点3 三、冬季施工规定3 四、冬壁耻嚣材瓮倦寅载层藻吭盘庙姨凉警徽势枉菏释唯沿凤湿愤程有曹迭迟招闯募谎噎廖谗纤弱散狭斥岔时姜谓睛鸥宗初漂工冠奎腾案涧胸狼碘色风井怠恳命绣萝偿滤泪落骋只胡阎哪

34、核治拴闷遣丹磊缺媚锗基释曙佛稳缩率隆授九郑彻铅戳失绿娠纯舷佯攒杀梅讫第捏霸坦雅于惋丰址很疆副弦美亏狭矛弗谱漏答们堑揣聋父柱绳揽惩材喻仍蹿僧茨习南熟侵狼尤桃居么煞谬扮终膝诚两扬蚂廉节鸵策盟辅坟等捏屿佃奴坝瞒肿球仓戳樱铭悦貉姐倚荆宣者枢鹊谴伯琐伊百藐磐岿雨蘑辖墅砒羡掌陨瓦粱雨事绳斯必每恰向顿两弄氰蹈累衰豺豹鲍疮娟绕怔了 摈去含弓碗孵钙僻泣袍煌诌危罐水遁监感宗哮 附件:附件: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原则一、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 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

35、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 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 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 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 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目的二、编制目的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 设备和

36、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 环境破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 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 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 施被采用。 三、三、应急组织应急组织机构机构及职责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 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

37、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 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 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见应急预 案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常务副经理 项目副经理 安全环保部 总工程师安全总监 施工技术部 财务管理部 计划合同部 物资设备部 综合办公室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 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 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

38、导 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 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 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 求协助抢救。 1.1 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 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

39、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 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 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 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 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

40、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 119 报警。在拨打 119 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 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 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 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 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 24 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

41、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 24 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 XX 市 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 4 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 3 人或死亡 1 至 2 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 4 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 上级主管单位分 XX 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 3 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 2 小时 XX 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 级主管单 XX 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 XX 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 XX 市

42、卫生 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 XX 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 时 XX 市公安部门。 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 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 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43、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五、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五、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 桥梁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 因素多。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

44、事故的比例较高,这种事情对社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安全预 防等大事来工作。要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预防高处 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进,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 防护措施。 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要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工,在施工前制定防范 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1.1 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 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1.2 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1.3 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1.

45、4 不得攀爬脚手架。 1.5 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1.6 作业层上部周边、基坑周边等,必须设置 1.2m 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 1000N 外力的临时 护栏,护栏围密目式安全网。 1.7 各种架子搭好后,项目安全负责人必须与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 准上架操作。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2.1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挽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 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 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

46、尺快送医院进行抢 救治疗。 2.2 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 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 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 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3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 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 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2.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者,不要盲目搬动

47、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的位置临时固定, 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 木板、竹子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2.5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底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 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2.5.1 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 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 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5.2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件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 止血。 2.5.3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

48、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 结扎在上臂 1/2 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 1/3 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 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纱布棉垫。每隔 2540 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0.51 分钟。 2.6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 簸。同是真实性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六、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六、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的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 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

49、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转 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1、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基本要求 1.1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 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1.2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1.3 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1.4 边长小于或等于 250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1.5 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 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堆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50、1.6 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1.7 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1.8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专职安全人员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9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 或向下丢弃。 2、发生物体打击的应急预案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1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挽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 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51、处于 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认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尺快送医院进行抢 救治疗。 2.2 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 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 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 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七、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七、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 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 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小于 10mA 时,人体不

52、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 10mA 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 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 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得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做好好感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 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椐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1 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

53、必须 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 1.2 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 行隔离防护。 1.3 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1.4 根椐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 变压器降压获得。 1.5 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 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1.6 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 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

54、警惕危险因素。 1.7 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壁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 止人身触电。 1.8 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 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1.9 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 TN-S 或 TT 的四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 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 TN-S 或 TT 两个供 电系统。注意事项有: 1.9.1 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

55、 护接地; 1.9.2 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 应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 1.9.3 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1.9.4 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1.9.5 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 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1.9.6 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2、 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2.1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

56、,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 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椐触电 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2 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2.2.1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2.2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剥离或者将触电者剥离电 源; 2.2.3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2.2.4 救护人员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 之脱离电源; 2.2.5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员可

57、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 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源,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 2.2.6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 进入断线落地点 810 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 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 810 米以外立即开 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2.3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2.3.1 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3.2 严禁救护人员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

58、触电者;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 较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2.3.3 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2.3.4 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 伤害); 2.3.5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4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认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 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5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 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

59、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 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2.6 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 救,方法如下: 2.6.1 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 巾、紧身衣和裤带。若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 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 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 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

60、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向后推,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 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2.6.2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 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尺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 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住鼻孔的手。 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种 1618 次为宜。 2.6.3 胸外心脏挤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 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