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_第1页
高中必修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_第2页
高中必修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_第3页
高中必修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_第4页
高中必修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一、基础素养巩固(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做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就说 对体力、灵敏和美的追求吧,终极目的也并非使我们变得富有、出名和强壮什么的,而是要提高 我们的生活情趣和自信,让我们更加快乐、幸福,对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更加_,因而本身便 _着价值。同样地,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 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_,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 ),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2、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 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1.文中四处顿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b.c.d.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胜券在握 b.胸有成竹 c.胜券在握 d.胸有成竹包含包含包涵包涵异彩纷呈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丰富多彩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 b.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激励同时又是完成 c.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激励又是完成 d.因此,真正的

3、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分)a.跋频 领略 赤裸裸 c.时髦 竞争 稀罕物b.书藉 消磨 殊不知 d.遵徇 适口 敞开着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_ 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12 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 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了回来。3 史书也很重要。4 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5 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6 五十以学易,可以

4、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a. c.b. d.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 在近日出版的上古神话作品诸神纪中,作家严优客观地记叙了一个更加系统性的神话世界, 并对许多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b. 让个税真正起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起征点需根据居民收入 水平科学理性确定,让实际经济福利向中低收入者倾斜。c. 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 光。d. 近两年来,不少大湾区青年工作机构以立足于深圳的科技优势和创新文化平台为基础搭建平台, 使三地青年在共同探索中增强了文化

5、认同与文化自信。二、能力素养提升(32 分)(一)课内阅读(9 分)阅读课文第 14 段,完成 79 题。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真正的修养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b.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研读世界文学。c. 对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人感到满足和幸福。d. 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这是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b. 第二段末尾部分“不是倒是”和“不是而是”都是对举,从而

6、使得前后句形 成鲜明对比,论证更充分而又更具说服力。c. “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句论证的是“阅读之路 有千万条”。d. 第四段“有的人还有人”论证的中心是“问题不在于数量”。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2a. 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并不是真正的修养的目的。b. 读书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是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这是其唯一目的。c. 因为作品有名,但并不了解它,就要强迫自己去阅读。d. 个性或人格是教养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教养便落了空。(二)课外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7、题。读书的真意义俞平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 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中 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养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既 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 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

8、他说风花雪月则以为 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 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 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唯有不恤声名地干,以利为利,始 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 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 窗的苦

9、工。严格说来,这已失却了读书的真意义。现在有一种情形,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低落,别 字广泛地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皱眉头痛,认为是不大好办的事情。这严重的 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 我们常夸大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封疆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并不必由于天赋,实则出于人为,皆 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我们应如何欢喜惭愧,却不可有恃无恐。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 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

10、统一与永久。从时间上说,我们读古书如论语, 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文 字不易变动之力。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很遥远而隔膜,我们3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再从空间上说,北自满洲,南迄岭海,虽分 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中国始终只是一个,譬如广东话与北京话完全两样,而纸上 文字却完全一致。我国屡经外夷侵略,或暂被征服,而于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过是 先民血汗的成绩,而在民族的团结上,文字确也帮忙不少。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国文水准

11、低落而已,但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 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废书不读可谓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难道没有?即有少数的人好学潜修 也不足挽回这颓风。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 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我不敢轻量天下之士,武断地说或者不多罢。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 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 叙各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 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了。(选自俞平伯文集)10.下列不属于作者对“读书的真意义”的论述的一项是( )(3 分)a. 读书

12、如卧游,不出门就可以对山川了如指掌,古今历史如在对面,这样就可以代替行万里路的 辛苦游历。b. 读书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养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c. 读书可超越时空,与孔子、孟子、杜工部、苏轼等先贤对话,通解古人的情思。d. 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本文有几处引用了古人名言,如作者一开始就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古人总结出来 的求学的宝贵经验,从反面切入话题,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b. 本文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从读书想到国计民生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不但视野辽阔,而且思 想深刻。c

13、. 作者特别论证了中国方块文字的重要意义,非常深刻地批评了少数人用音标文字代替方块文字 以避免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的建议。d. 本文通篇娓娓而谈,说理透彻,语言平实通透,充满感情,说来饶有兴味,启人深思。12.下列关于本文谈到的文字和文字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文字教育的失败,会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b. 六、七两段论述文字和文字教育的意义,其实也是为了表明读书的重要意义。c. 方块字从古至今是有着很大的变化的,这在我们理解前人的思想时会显出一定的弊端。d. 文字是文化的寄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有很重要的作用。(三)语言表达(14 分)4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3 分)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万般皆下品,_。” 所以读书一向被称为雅事乐事。但是_。试看今天的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做老爷; 或为求爵禄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_,可悲。14.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字。 (5 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