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调查_第1页
污染场地调查_第2页
污染场地调查_第3页
污染场地调查_第4页
污染场地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场地环境评价的内容、程序场地环境评价包含三个不同但又逐级递进的阶段。场地环境评价是否需要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主要取决于场地污染状况和以及相关方的要求。场地环境评价的三个阶段为:第一阶段一一场地环境的污染识别;第二阶段一一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的确认-采样与分析;第三阶段一一场地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与治理措施。场地环境评价第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识别场地环境污染的潜在可能。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评价主要通过会谈、场地访问,对过去和现在场地使用情况、特别是污染活动的有关信息进 行收集与分析,来识别和判断场地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如果第一阶段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可能已受污染,那么在第二阶段评价中将在疑似污染的地块

2、进行采样分析,以确认场地是否存在污染。一旦确定场地已经受到污染, 则将在第三阶段全面、详细评价污染程度及污染范围, 并提出治理目标和推荐治理方案,场地环境评价编制程序见图 1。针对污染场地、特别是工业污染企业搬迁的场地进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调查与评价,其主要目的为:(1)识别和确认某一场地的潜在环境污染;(2)根据现状或未来土地利用要求,进行场地风险评价;(3)确定场地修复的要求和推荐场地修复的有效方法;(4)为有关部门提供场地环境状况和未来场地利用方向的决策依据,避免有关遗留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保障人体的身体健康。2、场地环境评价的第一阶段一一污染识别场地环境评价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污

3、染识别阶段,主要任务是识别存在环境问题的潜在污染区域。工作内容包括:1、资料收集与文件审核;2、现场踏勘;3、相关人员访谈;4、场 地环境污染初步分析;5、编写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评价报告污染识别的程序见下图资料收集与文件审核收集与场地历史和场地环境污染相关的资料,包括:1、自然环境状况;2、场地基本信息;3、场地主要生产装置及附属设施分布情况; 4、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石油产品情况; 5、 场地土地利用及变迁;6、资料清单。文件审核通过对工艺、原材料及储存和使用设施的相关的文件审核,分析场地可能涉及的危险物质,及这些危险物质实用、存储区域。现场踏勘1、场地污染痕迹的踏勘;2危险物质和石油产品的使用与

4、存储的踏勘;3、建(构)筑物调查;4、周边相邻区域的调查;5、场地应急清理;6、现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与相关人员、单位的访谈1、访问现状土地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相关知情人员;2、访问场地相邻地区居民和工作人员;3、访问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4、访问规划、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第一阶段场地环境污染分析根据文件审核、现场勘察和相关人员访谈所掌握的场地信息,分析判断场地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具体内容和分析方法如下:(1)根据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产品种类,以及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情况,分析 场地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种类;(2)根据场地生产装置、各种管线、有毒有害化学品及石油产品贮存设施、污染物排放方 式、

5、现场污染痕迹、污染物的迁移特性等,分析场地潜在污染区域;(3)对于所识别的潜在污染场地,初步建立场地概念模型,主要包括污染源、污染区域及 主要污染介质和可能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出现下列,但不限于下列情景,进入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评价:(1 )发现污染痕迹;(2 )虽然没有发现污染痕迹,但生产中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及石油产品或排放有毒有害物 质的场地,如不能充分排除其对场地环境产生影响时,应作为潜在污染场地。第一阶段报告的编制第一阶段场地评价报告内容应包括:(1)场地的基本情况;(2 )场地调查主要工作内容:对文件审核、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的相关工作内容。主要包 括使用和排放的危险物质及使用量、污染

6、痕迹等;(3 )场地污染的初步分析结论及依据:给出场地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及污染性质的判断与分 析结论;针对场地环境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评价结论的影响进行分析;(4)判断场地污染与否的关键佐证材料应作为报告附件。场地环境评价的第二阶段一一现场采样分析第二阶段场地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 )制定采样计划;(2)现场采样;(3)实验室分析;(4 )采样结果评价;(5)编写第二阶段报告。第二阶段可根据不同采样目的,进一步分为污染确认采样、详细采样两个不同阶段。污 染确认采样是对疑似污染地点进行采样, 确定场地是否存在污染及污染物的种类。 如果污染 确认采样表明已经受到污染,须对场地进行更为全面和详细

7、的采样。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计划1.现场采样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采样目的;(2)采样点位、采样介质、采样深度;(3)现场钻孔技术与地下水监测井的设置;(4)样品收集、处理、保存技术与样品名称和编号方式;(5)分析项目与实验室分析方法;(6)现场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程序。2. 确定采样分析项目3. 污染确认采样布点要求4详细采样布点要求现场采样(1 )采样前的准备;(2)现场定位;(3)计划调整;(4)土壤样品的采集:采样器的选择、表层土采样、深层土钻孔与采样技术、挥发性有机 污染物采样方法;(5)地下水监测井设置与地下水采样:建井、洗井、样品采集方法、取水位置;(6)现场二次污染防治;(7

8、 )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防止采样过程中的交叉污染、现场质量控制样;(8)样品的保存与运输;(9)现场人员个人防护;(10)现场污染应急处理。实验室分析(1)实验室选择;(2)样品分析方法选择;(3 )设置质量控制样(标准物);(4 )报告中列出实验室分析条件。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评估分析(1 )数据质量分析;(2 )场地的风险筛选评价;(3 )不确定性分析。第二阶段报告的编制第二阶段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场地污染识别,包括场地基本信息、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来源及可能污染的重点区域;(2)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3 )采样计划、采样与分析方法、质量控制;(4 )场地污染风险筛选及场地环境污染评价的

9、的结论和建议。场地环境评价的第三阶段一一风险评价根据第二阶段现场采样结果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由风险评价确定是否修复。第三阶段场地评价的主要内容为:(1 )评估第一、第二阶段报告,并根据这两个阶段报告制定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评价计划;(2)制定更为详细的场地采样分析计划,并根据采样与分析计划进行土壤的采样与分析;(3)评价与未来土地利用相关的污染风险;(4 )制定和选择适合的治理方案;(5)编写场地环境评价第三阶段报告。场地风险评价的程序与方法场地环境污染的风险影响主要取决于场地的环境污染状况和场地的未来用途。土壤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价的主要步骤如下:(1)污染源分析:识别关心的污染物及其释放率;(2 )

10、暴露分析:确认潜在暴露人口、暴露途径、暴露程度;(3 )毒性分析:确定污染浓度水平与健康的反应之间的关系;(4)风险评价:确定场地的环境及健康风险。场地风险评价的定量计算场地土壤污染环境的健康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第三阶段报告编写场地环境评价第三阶段报告应该内容全面,应汇总场地环境评价各阶段的所有关于场地环境状况的信息,以供委托机构及有关部门参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场地环境评价以前的所有场地活动;2、场地环境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3、 采样与分析计划和采样分析结果;、4、根据环境标准、法律法规或环境背景值分析比较采样结果或评价健康风险影响水平;5、治理目标或要求;6、治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场地环

11、境调查监测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过程中的监测,主要工作是识别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环境空气及残余废弃物中的关注污染物,全面分析场地污染特征,从而确定场地的污染物种类、 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应在确定需要监测的场地后,针对需求,制定监测计划,确定场地的监测范围、监测介质、监测项目、采样点布设方法及监测工作的组织方式。并根据完整的监测计划,实施样品的采集和样品的分析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后,编制监测报告。监测项目场地环境调查初步采样监测的项目应根据场地初步环境调查 (资料收集、 现场踏勘及人 员访谈等)的阶段性结论确定。 同时,还应包括 GB 15618 、GB/T 14848 、GB 3838

12、、GB 3095 、 GB 16297 、GB 14554 中规定的各项物质。场地环境调查中可能涉及的危险废物监测项目 为 GB 5085 中规定的各项指标(还应包括石棉)。场地环境调查阶段可明确排除的污染因 子,可在场地环境调查初步采样监测阶段不进行监测。场地环境调查详细采样监测的项目应包括土壤理化特征及关注污染物。 土壤理化特征的 监测项目包括土壤 pH 、粒径分布、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渗透系数等。关注污 染物监测项目包括危险废物、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环境空气中的关注污染物。 场地环境调查监测点位的布设场地环境调查初步采样土壤监测的布点如场地面积相对较小, 不存在土壤母质和土壤

13、类型的明显差异, 可根据原场地不同地块 的使用功能和不同的污染特征, 选择污染可能较重的若干地块, 作为土壤关注污染物识别的 监测地块。原则上采样点应选择在地块的中央或有明显污染的部位, 如生产车间、 污水管线、 废弃物堆放处等。 对于污染较均匀的场地 (包括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 和地貌严重破坏的 场地(包括拆迁性破坏、历史变更性破坏),可根据场地的形状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在每 个地块的中心部位进行采样。 监测点位的数量应根据场地面积和污染类型确定。 对于每个监 测地块,分别采集表层土壤( 00.2m )、浅层土壤( 0.2m0.6m) 和深层土壤( 0.6m 地下 水)。一般情况下, 3m

14、 以内深层土壤的采样间隔为 0.5m ,3m6m 采样间隔为 1m ,6m 至 地下水采样间隔为 2m。对于垂直方向不同特征的土壤,应适当调整土壤样品间隔。场地环境调查详细采样土壤监测的布点根据原场地不同地块的使用功能和不同的污染特征, 采用分区布点法划分监测地块。 根 据每个监测地块的污染程度和地块面积, 可将其分成 1-9 个均等面积的网格, 在每个网格中 心进行采样,将同层的土样制成混合样(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场地例外)。对于污染较均匀的场地 (包括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和地貌严重破坏的场地 (包括拆迁性破坏、 历史变更 性破坏), 采用系统布点法划分监测地块,在每个监测地块的中心进行采样

15、。单块取样点覆 盖的面积不应超过 1600m 2。地下水监测点位的布设地下水监测点位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 一般情况下, 应在场地内地下水流向的上游设置 对照监测井。如场地面积较大, 地下水污染较重, 地下水较丰富, 在场地风险评估监测阶段 应在场区内径流的上游和下游各增加 12 个监测井位;若前期监测的浅层地下水污染非常 严重,且含有深层地下水存在的可能性时,则需增加一口深井(在非污染区或轻污染区), 以了解和评价深层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土壤对照点采样点的布设一般情况下, 应在场地外部区域设置土壤对照采样点。 对照采样点可选取在场地外部区 域的四个垂直轴向上, 每个方向上分别在场地边界外 500

16、m 、1000m 及 1500m 布设采样点, 并将离场界距离相同的四个土样制成混合样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场地例外) 。在按照上述 方法进行对照采样点布设时,如因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污染物扩散迁移特征等因素, 致使各方向的土壤特征有明显差别或采样条件受到限制时, 具体的采样点位设置应根据实际 情况做出调整。 对照采样点应尽量选择在一定时间内未经外界扰动的裸露土壤,应分别采集表层和浅层土壤。样品采集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般采用锹、 铲及竹片等简单工具。 土壤采样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土 壤在操作过程不被污染, 受到的扰动小。 按要求需采混合样时, 将等量各点采集的土壤样品 充分混

17、拌后四分法弃取得到土壤混合样品。浅层土壤样品的采集浅层土壤一般采用挖掘、 钻孔等方式进行采样。 挖掘采样可用简单工具或挖掘机械。 钻 孔取样可采用人工或机械钻孔后取样。 手工钻探采样的设备包括螺纹钻、 管钻、 管式采样器 等。机械钻探包括实心螺旋钻、中空螺旋钻、套管钻等。深层土壤样品的采集深层土壤的采集以机械钻孔为主, 也可采用槽探的方式进行采样。 槽探一般靠人工或机 械挖掘采样槽, 然后用采样铲或采样刀进行采样。 槽探的断面呈长条形, 根据场地类型和采 样数量设置一定的断面宽度。槽探取样可通过锤击敞口取土器取样和人工刻切块状土取样。特殊土壤样品的采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易分解有机物污染、 恶

18、臭污染土壤的采样, 应采用无扰动式的采样 方法和工具。 钻孔取样可采样快速击入法、 快速压入法及回转法, 主要工具包括土壤原状取 土器和回转取土器。 槽探可采取人工刻切块状土样。 用于监测的样品必须进行单独采样, 禁 止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 不得采集混合样。 采样后立即将样品装入密封的容器, 以减少暴 露时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土壤样品和恶臭污染土壤的样品应采用密封性的采样瓶封装; 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 可采取适当的封闭措施 (如甲醇或水液封等方式保存于采样 瓶中),应置于4C以下的低温环境(如冰箱)中保存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应避免运输 过程中的挥发损失,送至分析室后应尽快分析测试

19、。地下水样品的采集监测井的内径应不小于 0.1m ,终孔直径不宜小于 0.25m 。监测井顶角斜度每百米井深 不得超过 2 度。监测井的深度应尽可能超过已知地下水埋深的2m 以下。 监测井目的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要有良好止水性。 监测井可采用空心钻杆螺纹钻、 直接旋转钻、 直接空气旋转 钻、钢丝绳套管直接旋转钻、双壁反循环钻、 绳索钻具等方法钻井。地下水采样器采样器必 须能在监测井中准确定位, 并能取得足够量的代表性水样。 在监测井中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 抽汲后进行,抽汲水量不少于井内水体积的 3 倍,一般情况下采样深度应在监测井水面下 0.5m 以下。在监测井建设完成后必须进行洗井。所有的污染物或钻井产生的岩层破坏以及 来自天然岩层的细小颗粒都必须去除, 以保证出流的地下水中没有颗粒。 地下水采样应在洗 井后两小时内进行为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