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网络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4)归纳综合-揭示规律(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代解释)在形成的时候,随着分开而分离,独立的随 遗传给后代。答案:相对1:2:1显性性状3 : 1配子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配子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1yyrr yyrr yyrr同源染色体配子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重点难点一概念辨析1交配方式:1 自交:植物自花受粉(如豌豆)和同株异花受粉(如玉米)。基因型相同的生 物间相互交配。2 杂交:指同种生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叫杂交。 测交:
2、f 与隐性亲本类型相交。1正交与反交:若甲 乙为正交方式,则乙 甲就为反交。 2性状表现:1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2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1显性性状,f 没有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14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5 表现型和基因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发育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基 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也相同。表现型=基因
3、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23基因组成:1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 因叫隐性基因。2 成对基因和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叫成对基因。成对基因(两个相同基因)控制的个体叫纯合子,成对隐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隐性纯合子,成对显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显性纯合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等位 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杂合子。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二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也是非等位基因。如图:aa 是 1、2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 是 3
4、、4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和 b,a 和 b ,是 1、2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 和 b 是成对基因;a 和 d,a 和 d,a 和 d,a 和 d 以及 b 和 d,b 和 d 则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二问题理解1遗传定律的实质及适用范围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都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两个基本定律所揭示的是亲代细胞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有性生殖随配子遗传给子代的规 律,所以,原核生物的遗传、细胞质遗传都不符合该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揭示的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行为。减3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 地随配子遗
5、传给后代。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传递行为。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导致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 由组合。发生的时期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2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 揭示规律3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自由组合定律主要说明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的同 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平均分配到配子中去。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 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
6、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为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提供了 细胞学上的依据。例如,杂种中有两对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就能产生四种类型的数目均等的 配子,这是因为带有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组合有两种 可能性,并且这种组合是随机的(如下图),这样就会得到下列四种配子:ab、ab、ab、ab,它们之间的 比例是 1111。4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基因分离定律研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的分离情况,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分别位于几对同源染色
7、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等位基因仍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非常简便。5遗传定律的应用:选种:选显性性状,要连续自交直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 直接选取即可(隐性性状表达后,其基因型为纯种)42 优生:显性遗传病控制生育。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3 理论上可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授精时配子之间随机结合,导致基因的重组。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的重组,必然导致性状的重组。这样,后代出现了亲代所没有的性状组合,也就是出现了变异。如黄圆绿皱,f 代出
8、现了黄皱2和绿圆。高等生物控制性状的基因的数量是极其巨大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很多呈杂合状态,这样,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而产生极其多样的基因型的后代。杂交育种:每种生物都有很多性状,这些性状有的是优良性状,有的是不良性状,如果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就能帮助我们去掉不良性状,让优良性状集于一身,从而培育出优良品 种。如利用高杆(易倒伏)抗锈病小麦和矮杆(抗倒伏)易染锈病小麦获得既 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可以有两种做法。54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1)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及后代表现型,通过显隐性状的关系一般可
9、以推出亲代基因型。如一对正常夫妇生出一个 白化病的孩子,就可以直接用遗传图解推出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2)概率计算熟练掌握分离定律的有关计算,是进行遗传学概率计算的关键。计算的关键地方是要能准确地计算出各种类 型的配子比例,当然理解了后代分离比 121 的来源,计算更简便。1 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3/4, 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1/4。2 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如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父方产生 a、a 配子的概率各是 1/2,母方产
10、生 a、a 配子的概率也各 是 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1/21/2=1/4。三重点归纳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 n 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的对数 等位基因及其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一对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两对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n 对n 对等位基因位于 n 对同源染色体 上f 的12 种,数量相等 1:14 种,数量相等2n种,数量相等 1:1:1配子1:1:1:1f 的表现型及比例 2 种, 24 种,2n种,3:1f 的基因型及比例 3 种, 29:3:3:1 9 种,(3:1)n3n 种,1:
11、2:1(1:2:1)2=(1:2:1)n4:2:2:2:2:1:1:1:1测交表现型及比例 2 种,数量相等 1:1 4 种,数量相等2n种,数量相等 1:1:1遗传实质实践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 离,进入两个配子中纯种鉴定及杂种自交1:1:1:1减数分裂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进行自由组合,从而进入同一配子中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应用联系纯合在遗传时,遗传定律同时起作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既有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非同 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 如何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
12、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况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较简单,因而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 题显得简单易行。6(1)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常用“单独分析、彼此相乘”法来解决自由组合的复杂问题。所谓“单独分析、彼此相乘”法,就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其理论依据 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乘法定理:如某一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发生,则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单独发生的概率的乘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涉及的多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因此依据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多对基因共同遗传的表现就是其中各
13、 对基因单独遗传时所表现的乘积。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力几个分离定律。如 aabbaabb 可 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提示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六种交配组合及结果是进行遗传判定和运算的基础: aaaaaa 全显性 全为纯合子aaaaaa:aa=1:1 全显性 1/2 纯合,1/2 杂合aaaaaa全显性 100%杂合应用如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aa)aaaa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显性=3/4,隐性=1/4 ,1/2 纯合,1/2 杂合应用如后代显性和隐性的比为 3:1,则双亲一定都为杂合子(aa)。 aa a
14、a aa:aa=1:1测交类型 显性 : 隐性 =1:1 显性 =1/2, 隐性 =1/2,1/2 纯合,1/2 杂合应用如后代显性和隐性的比为 1:1,则双亲为 aa 和 aa。 aaaaaa 全隐性 全为纯合子71应用如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aa)将上述六种交配组合记忆熟练,分析透彻,解决遗传判定和运算就有了保障。 (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不同类型的问题。配子类型的问题: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数。解:aa bb cc222=8 种aabbcc 与 aabbcc 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解: 先求 aabbcc、aabbcc 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15、aabbcc8 种配子 aabbcc4 种配子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 aabbcc 与 aabbcc 配子间有 8432 种结合方式。基因型类型的问题:aabbcc 与 aabbcc 杂交,其后代有种基因型。解: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 3 种基因型(1 aa:2aa:laa);bbbb后代有 2 种基因型(lbb:lbb);cccc后代有 3 种基团型(lcc:2cc:lcc)。 因而 aabbccaabbcc后代中有 32318 种基因型表现型类型的问题:aabbccaabbcc,其杂交后代可能有种表现型。解:可分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
16、有 2 种表现型;bbbb后代有 2 种表现型;cccc后代有 2 种表现型。所以 aabdccaabbcc后代中有 2228 种表 现型3.表现型和基因型与杂交中相对性状的对数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的类型;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的类型,是肉眼看不到的, 通常用各种符号来表示。杂交亲本的相对性状的对数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亲本相对性状的对数1f 的2表现型数2f 杂种1形成的配子数2f 的基2因型种类3f2 配子组合数4f 性状分2离比(31)8234n23448164816927811664256(31) (31) (31)n2n2n3n4n(31)4.基因分离定
17、律的应用及解题规律(1)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及后代表现型,通过显隐性状的关系一般可以推出亲代基因型。对于由表现型推导基因型的题目可按以下 4 个步骤解题:(祥见例题 3)先判断显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个体杂交,后代出 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2 从隐性性状入手,隐性性状出现一定是纯合子。3 显性性状出现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4 后代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2)概率计算熟练掌握分离定律的有关计算,是进行遗传学概率计算的关键。计算的关键地方
18、是要能准确地计算出各种类 型的配子比例,当然理解了后代分离比 121 的来源,计算更简便。1 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3/4, 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1/4。2 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如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父方产生 a、a 配子的概率各是 1/2,母方产生 a、a 配子的概率也各 是 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1/21/2=1/4。四实验探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注意事项:1关键步骤及意图:每个小桶中有 d 和 d 两种小球,代
19、表等位基因已经分离并独立的进入不同的配子。 随机抓取一个小球,代表随机产生了一种雌配子或雄配子。分别从两个桶中各随机抓取的一个小球并组合在一起,代表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 即子一代。2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模拟实验的次数,重复的次数越多,实验越准确。3 每次抓小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中的彩球,使二色小球充分混合,每次抓出的小9球记录完之后,必须放回原来的小桶中,千万不要将两个小桶中的小球相混。【例题解析】例题 1: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连续自交两代,f 中纯合子和杂合子各占多少?2解析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可写作 aa,亲代自交,则 f 为 aa:aa:aa=1:2:11f : 1/4aa : 2/4aa
20、 : 1/4 aa1f 自交:1/4aa 1: 1/2aa: 1/4aaf : 1/4aa :1/2(1/4aa:2/4aa:1/4aa) : 1/4aa2整理 f :(1/4+1/8)aa:1/8aa:(1/4+1/8)aa2即 f 比例:3/8aa:2/8aa:3/8aa2f 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 3/8,共 3/4;杂合子占 1/4。 2答案 纯合子占 3/4杂合子占 1/4例题 2: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能产生多少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例是多少?其中表现型为双显性的个体出现 的几率为多少?解析 用“单独分析、彼此相乘”
21、法来解决自由组合的复杂问题。表现型的种类-分解:aabbaabb(aaaa)(bbbb), 单独分析:aaaa2种表现型;bbbb2 种表现型,彼此相乘(aaaa)(bb bb)2 种2 种4 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例 -分解: aabbaabb (aaaa)(bbbb), aa aa后代表现型比 =1:1, bb bb 后代表现型比 =3:1 ;彼此相乘 aabb aabb=(aa aa) (bb 10bb)=(1:1)(3:1)=3:1:3:1其中表现型为双显性的个体出现的几率-分解: aabbaabb (aaaa)(bbbb);单独分析: aa aa1/2a ;bb bb 3/4b ;彼此
22、相乘:a b 1/23/4=3/8答案 表现型的种类为 4 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1:3:1表现型为双显性的个体出现的几率为 3/8例题 3: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 遗传基因用 a、a 表示)(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2) 和 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女儿为白化病患者,3 4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3) 的可能基因型是 ,她是杂合子的机率是 。 3(4)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1/9解析此题属于由表现型推导基因型的题目,可按以下 4 个步骤解题:先判断显隐性: 和 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女儿为白化病患者,则是
23、典型的性3 4状分离现象,分离出的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亲本的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 从隐性性状入手,隐性性状出现一定是纯合子。 、 都是 aa。1 4显性性状出现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因此, 和 , 和 都是 a 。1 2 3 4后代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由于、 都是 aa,所以,1 41和 , 和 的基因型都是 aa。2 3 4 和 的基因型都是 aa,aaaa=1/4aa:2/4aa:1/4aa,由于3 表现正常, 3 4则基因型为 1aa:2aa,是杂合子的机率为 2/3。11同理, 基因型也为 1aa:2aa, =2/3aa2/3aaaa=2/32/31/4=1/
24、9 2 ?答案(1)隐 (2)性状分离 (2) 基因型 aa 或 aa,是杂合子的机率为 2/3 (4)d例题 4: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粘皮,不粘连的称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粘核,不粘连的称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有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 四种表现型。由此可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 aabb b.aabb aabbc.aabb aabb d.aabb aabb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能力。有两种解法:方法一,用排除法;供选答案中,a 选项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bc 两
25、个选项后代均只有两种表现型,只有 d 选项后代才有四种表现型,因此选 d。方法二,根据已知的表现型可写出两亲本可能的基因组成甲为 aab ,乙为 a bb,这样的杂交组合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则 aaa的后代要出现两种表现型,亲代的基因型必须为 aaaa;b bb 的后代也要出现两种表现型,亲代的基因型必须为 bbbb。因此,正确答案为 d。答案 d例题 5:人类的并指受显性基因 a 控制,患者常为杂合子,显性纯合不能成活。先天性聋哑受隐性基因 b 控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对夫妇,男方是并指患者,女 方正常,他们第一胎生了一个聋哑病孩。请回答:(1)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2) 这对夫妇第二
26、胎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孩的可能性是 ,生育一个只 患并指的男孩的可能性是 。(3) 这对夫妇所生孩子的患病率是 。12解析 男方是并指患者(即另一性状正常),女方正常,则男方的基因型为 aab ,女方为 aab ;第一胎生了一个聋哑病孩(即指头正常)基因型为aabb,bb 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可推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用“单独分析、彼此相乘”法分析,aaaa 后代指头正常 1/2,并指 1/2,bbbb 后代听说 正常 3/4,聋哑 1/4。后代正常的可能性是:指头正常听说正常1/23/43/8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孩的可能性是:后代正常1/2(男女
27、各 1/2)1/23/41/23/16;后代只患并指的可能性是:并指听说正常1/23/43/8生育一个只患并指的男孩的可能性是:只患并指1/2(男女各 1/2)1/23/4 1/23/16;后代只患聋哑的可能性是:指头正常聋哑1/21/41/8;后代两病兼得的可能性(即并指又聋哑)是:并指聋哑1/21/41/8; 后代的患病率只患并指+只患聋哑+两病兼得3/8+1/8+1/85/8或者,后代的患病率1-后代正常1-3/85/8答案 (1)男为 aabb,女为 aabb (2)3/16 3/16(3)5/8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 (2010 广 州 质 检 ) 下 列 有
28、关 孟 德 尔 遗 传 规 律 的 说 法 错 误 的 是 ( )a 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b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之一c 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13d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 4 种表现型和 9 种基因型解析: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后代一定有 4 种表现型和 9 种基因型,前提是后代数量多,样本大,但是在后代数量不够多的情况下,可能和理论值有差距。 答案:d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
29、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 )a441 b321 c121 d81解析:由题意可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用杂合的灰身果蝇交配,除去黑身果蝇后,灰身果蝇中杂合体纯合体21,即 1/3 为纯合体,2/3 为杂合体。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的结果可以用下列方法计算:因为含 a 的配子比例为 2/3,含 a 的配子比例为 1/3,自由交配的结果为 4/9aa、4/9aa、1/9aa,三者比例为 441。答案:a3(2010 深圳调研)一个基因型为 bbrr(棕眼右癖)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 bbrr(蓝眼右癖)的女人结婚,所生子女中表现型的几率各为 1/8 的类型是( )a 棕眼右癖和蓝眼
30、右癖b 棕眼左癖和蓝眼左癖c 棕眼右癖和蓝眼左癖d棕眼左癖和蓝眼右癖解析:bb 和 bb 杂交后代出现棕眼和蓝眼的几率各为 1/2,rr 和 rr 杂交后代出现右癖和左癖的几率分别为 3/4、1/4,所以所生子女中表现型的几率各为 1/8 的类型是棕 眼左癖和蓝眼左癖。答案:b4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 f 高秆1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 f 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1杂交,则产生的 f 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2( )14bbb ba9331 b1111 c
31、4221 d31 31解析:首先根据 f 表现型及比例确定亲本基因型都是 ttrr,然后确定 f 中高秆抗病1 1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ttrrttrrttrrttrr1224。最后确定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产生的 f 基因型及比例为 ttrrttrrttrrttrr4221。从2而判断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感病 42 21。 答案:c6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色盲、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儿子,为有耳垂、色觉正常但患白化病的概率多大a3/8 b3/16c3/32 d3/64解析:由于正常夫妇结婚后生了一个色盲
32、(x( )y)、白化(aa)且无耳垂(cc)的孩子,说明两人基因型为 aaccx y、aaccx x 。则再生一个儿子为有耳垂、色觉正常但患白化 病的概率是:1/43/41/23/32。答案:c7 给你一粒黄色玉米 ( 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 ),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 既 可 判 断 其 基 因 型 又 能 保 持 纯 种 的 遗 传 特 性 的 可 能 方 案 (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 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 察果穗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d让其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解析:玉米为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故通过同株异花传粉,观察子代表现型可确定其基因型。子代若
33、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代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15纯合且能保持纯种特性。若让黄色玉米与白色玉米杂交,则可能会改变其纯种特性。 答案:c8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 f ,f 自交得 f ,f 中黄色圆1 1 2 2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9331,与 f 出现这样的比例无2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 产生的雄、雌配子各1有 4 种,比例为 1111cf 自交时 4 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df 的 16 种配子结合方 1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解析:亲本除可以是纯种黄色圆粒与纯种绿色皱粒外,也可以
34、是纯种黄色皱粒与纯 种绿色圆粒。答案:a10.如图为一个家庭系谱图(相关基因用 t、t 表示)。从图中可以判断出 4 的基因型为 ( )att btt ctt dtt 与 tt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卷舌的3 与卷舌的 4 的后代出现了不卷舌的 6,所以为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以推知,3 与 4 均为杂合体。答案:c11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 ( )a由 1、2 和 4 个体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基因是显性基因b由 1、2、4、5 个体可推知致病16c2、5 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a d若 7、8 婚配,其后代表现正常 的概率为 1/3解
35、析:由 5、6、9 个体的表现型可推知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8 的基因型是 aa(1/3)或 aa(2/3),因此与 7(aa)婚配后其后代正常的概率为 1/22/31/3。 答案:d二、非选择题1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2) 若用 b 与 b 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 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_。(3) 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 _。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 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
36、交配的牛是( )a纯种黑牛b杂种黑牛c棕色牛d以上都不对(4)若用 x 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 20 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 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如果子牛中 10 头黑色,10 头棕色,则 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若子牛中 14 头为黑色,6 头为棕色,则 x 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解析: (1)若棕色性状受显性遗传因子控制,而控制棕毛的遗传因子一定来自亲代,则亲代必定有棕色牛,这与题目相矛盾,所以控制棕毛的遗传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2)子代的隐性遗传因子必来自双亲,亲代黑牛有棕毛遗传因子但表现出黑毛,说明亲代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bb。(3)bbbb
37、1bb2bb1bb,亲代黑牛 (bbbb)产17生黑色子牛(bb 或 bb)的可能性是 3/4;若已知子牛为黑色,则它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 1/3。要鉴定一头黑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用测交的方法,即选用棕色牛(bb)与之交配。 (4)纯种黑牛与杂种黑牛交配,产生的后代全是黑色牛;杂种黑牛与杂种黑牛交配,产生黑牛与棕牛的比例为 31;棕色牛与杂种黑牛交配,产生黑牛与棕 牛的比例为 11。答案:(1)黑色 (2)bb、bb、bb (3)75% 1/3 c(4)bb bb bb25(11 分)(2010 淄博质检)玉米是遗传实验经常用到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
38、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 关问题:(1) 请列举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两条):_ _(2)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的基因型,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 2 粒种子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后代植株的性状,结果后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为什么?_。(3) 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
39、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18则 亲 本 为 _ 性 状 ; 若 子 一 代 未 发 生 性 状 分 离 , 则 需 要_ _。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 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解析:(1)略。(2)遗传学的许多实验结果是利用了统计学方法得到的结果,该同学所种植的种子太少,具有很强的偶然性。(3)题干中“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 与皱叶玉米的种子”提示:该批玉米种子属于纯合子。检验显隐性的方法有自交或杂交的方法,具体方法见答案。答案: (1)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后代数目多,统计结果更准确;雄蕊花序顶 =生,雌蕊果穗着生在
40、中部,便于操作;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必须答出其中 两条)(2)选择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基因型(3)显性分别从子代中各取出等量若干玉米种子,种植,杂交,观察其后代叶片性状,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 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该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 叶,则 不能作出显隐性判断。第 2 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要点提炼】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19n23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
41、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减半发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2、精子的形成过程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和人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 1 个卵原细胞(原始的雌性生殖细胞)形成 1 个次级卵母细胞和 1 个极体成为 1 个初级卵母细胞1 个次级卵母细胞再形成 1 个卵细胞和 1 个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 1 个极体也分裂形成 2 个次级极体。这 样,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 1 个卵细胞和 3 个极体。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 数量的变化(以人为例)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卵原细胞)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减数
42、第二次分裂(次级精卵原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染色体dna464692469246924692234623462346464623235、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而最终被移到细胞同一极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表现为自由组合。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则经减数分裂后该生物就有可能产生 2 种精子(卵细胞),如人有 23 对染色体,产生配子时染色体组合形式就有 2 。当然对于 1 个精原细胞来说,经减数分裂最终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 4 个精子;对于 1 个卵原细胞来说,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 1 种类型的 1 个卵 细胞。206、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是卵细
43、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故在受精卵的细胞核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 传物质。7、基本概念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受精作用。【典型例题解析】例 1下面是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回答:(1)a 图属分裂(填“有丝”或“减数”)的期。细胞中有条染色单体。(2) b 图处于(3) c 图处于为 。期,此细胞的名称是 。期,此细胞的名称是 ,它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 4 ) a 、 c
44、两图中的染色体数之比为 ; a 、 c 两图中 dna 数之比 为 。解析 (1)a 图中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并且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有联会的现象,因此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四分体时期);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214 条染色体中含有 8 条染色单体。(2)b 图属于后期的图像,被拉向两极的每条染色体都有由着丝点连接着的染色单体,因此,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从图中还可知,该细胞的细胞质属于均等分裂,所以是初级精母细胞。(3)c 图也属于后期的图像,被拉向两极的每条染色体上已没有染色单体,因此,c 图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 c 图中的细胞质分裂是不均等分裂,因此,该图属于次级卵
45、母细胞,分裂后形成 1 个卵细胞和 1 个极体。(4)a 图中含有 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 2分子 dna;c 图中含有 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1 分子 dna。因此,a、c两图中的染色体数之比为 11;dna 数之比为 21。答案:(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四分体时期);8 。(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初级精母细胞。(3)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后;次级卵母细胞;1 个卵细胞和 1 个极体。(4)11;21。例 2下图为高等生物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请在图示下面的圆圈内填出所对应细胞的染色体数。(2) 图中字母 a、b 分别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是 。(3) c 过程
46、进行的细胞增殖方式是 。和 。这两个过程的意义(4)a 过程中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条染色体,个 nda 分子,形成四分体个。22解析成熟的生物体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经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又恢复原来的数目。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主要有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正常情况下,该过程中遗传物质不改变,因为此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答案:(1)精子:4 条;卵细胞:4 条;受精卵:8 条。(2)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3)有丝分裂。(4)8;16;4。第 2 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知识要点
47、提炼】1、萨顿假说萨顿用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萨顿假说基因与染色体传递的假说。他的推论是: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 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生物的遗传要通过生殖过程来实现,遗传基因随着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和重组。若把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则是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眼色的实验研究,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规律相符,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
48、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 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雌果蝇中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 xx 表示;在雄果蝇中,这对性染色体是异 型的,用 xy 表示。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2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典型例题解析】例 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已知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正常情况下该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基因的走向不可 能的是( )(a) a 与 b 走向一极,a 与 b 走向另一极(b) a 与 b 走向一极,a 与 b 走向另一极(c) a 与 a 走向一极,b 与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业财税知识培训课件
- 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制约
- 传播学纲要(第3版)课件 第5、6章 群体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查房
- 高中地理课件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西北工业大学《建设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销售管理模块培训课程
- 湖南科技大学《影视话剧表演》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影视经典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湖南省株洲市7校高三第一次调研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 综合与实践 白昼时长规律的探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2025年重庆市开州区云枫教育集团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 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世界史话题聚焦-智慧讲坛新视野+导学案-2025届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 2025年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福建省龙岩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试题 化学 含答案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统测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校联考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江西九江茅山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24年纪检专干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