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莅临(wi) 攒成(cun) 倜傥(t tng) 攲斜(q)b. 撑伞(chng) 贮蓄(ch) 缠络(chn lo) 秕谷(b)c. 竹筛(shi) 静谧(m) 菡萏(hn dn) 黄晕(yn)d. 分歧(q) 熬过(o) 瘫痪(tn hun) 竦峙(s)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酝酿 高邈 骄媚 翻来覆去b. 淋漓 荫蔽 憔悴 人声鼎沸c. 轻捷 奥秘 决别 咄咄逼人d. 郎润 喉咙 吝啬 淅
2、淅沥沥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惠中好人广场上灯火绚丽,彩旗招展,西安惠安中学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教育教学创新奖颁奖典礼在这里_(庄严 郑重 隆重)举行。(2)我喜欢夏天,喜欢_(挥汗如雨 满头大汗 汗流浃背)的感觉,喜欢夏天里盛开着的各种各样的小花,更喜欢夏天的静谧、葱茏、秀丽、多姿多彩。4.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1)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3)子夏曰:“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4)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_,一夜
3、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8)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9)_,就有无限趣味;(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0)高兴起来了,_,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够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民族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走了弯路呢!哪些一个国家没有在不断尝试中出现过失误呢?也恰恰是 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个人、国家和民族,才有了忏悔和反思后的腾飞。(1
4、)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2)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3)请给第句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并写在下面横线上。_6.名著阅读_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其中_记叙了鲁迅选择远离故乡到日本求学的一段生活。二、综合性学习(7 分)7.七(2)班准备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这次活动撰写一条标语(20字以内)_(2)为这次活动拟定三项具体计划。_(3)给你父母或者老师发一条手机短信(或微信)。_三、阅读(46 分) (一)(1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5、。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选自春【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高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
6、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选自骆驼祥子8. 下面对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7、是( )a. 【甲】段中“别恼”一词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不下雨厌恶之情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b. 【甲】段中“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从侧面烘托春雨闪亮的特点。c. 【乙】段中“乱撞”一词形容风和雨点的急骤、猛烈,神韵毕现。d. 【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又照应下文祥子的“哆嗦”,写得准确,精彩。9. 【甲】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乙】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各举一例)10.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划线的“掀”能否换成“撕”,为什么?11. 这两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写,但作用不同,请简答其作用各是什么。【甲】段:_【乙】段:_。(二)(18
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母亲的痛张春熙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从我幼年时就开始说。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的严重,总而言之,母亲常说痛。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我去了。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芝麻酱放进嘴里。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零食吃,我自以为偷食一点芝麻酱算不上什么过错,尽管如此,我仍有些忐忑不安,于是自作聪明,将碗旋转了几圈儿,把摸芝麻酱的手指印迹遮盖住了岂料,母亲还是觉察到了,只讲了一句话:“你的手指会痛的。”过了数日,在我的追问下
9、,母亲替我揭了谜底:“我让你买那么一点儿芝麻酱,怎么可能旋转到碗边儿上去呢?”我羞红了脸我家邻居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枣儿熟了的季节,枣树上就像挂满了小红灯笼,十分好看也十分诱人。然而,严格的家规管束着我,不曾摘一粒枣儿。一日风雨过后,十几粒枣儿滚落到地上,多是些小个儿的、发蔫的。我肚里的馋虫怂恿着我走过去拾了起来,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看了我一眼,将枣儿洗了放进碗里。不等我笑出来,母亲早已领着我向邻居的小院走去,边走边垂下眼帘,说:“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母亲说“痛”的时候总是垂下眼帘,让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当我读小学的时候,终于透过一件事,自以为“读”懂了
10、母亲的痛。当时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被称作写字课。开始时是描“红模子”,让学生用毛笔在印好的红字上一笔一笔地描,从中体验写字要领。老师在审阅时认为哪个字描得好,就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儿,以示褒奖。我的“红模子”欠功力,老师给画的圈儿很少。我每次将“红模子”交给母亲时,心里惴惴的,总有几分愧疚,几分担心。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圈儿多、圈儿少她心里还是有数的。每当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责怪,便浮现在母亲的嘴角上,但是母亲总会迅速地咬咬嘴唇,似乎是将忧虑咬碎,将责怪咽进肚里。母亲只是摸着我的头,说:“妈把油灯再挑亮点儿,儿子再练练。”说完就去干活了。其实,我真想让母亲数落我一顿,甚至打我几巴掌,因为我看
11、见母亲微弯的后背,心里实在难过。难过极了,自责重了,就萌生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一天下课以后,我趁老师不在,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我吹着口哨往家走,当我高兴而又不安地将这张“红模子”捧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端详了一阵儿,少顷,混浊的眼里储满了泪水晚饭以后,母亲对我说:“老师画的圈儿很随意,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个圈儿都封口。可是,你画的圈儿很笨拙,而且,每个圈儿都封口”母亲的话讲得很平静,没有重责,没有讥讽,我却觉得无地自容。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如同大浪淘沙,如同风吹烟去,多少儿时的事已经跟随岁月逝去了,唯有母亲的痛却让我刻骨铭心!及至她老人家早
12、已辞世,我也年逾花甲,却仍然记忆犹新,如影相随,督导我未做“手痛”“心痛”的事。而且也与后生晚辈讲起了“痛”一日,我和老伴携儿孙去母亲的墓地探望,讲起了母亲与痛的故事。孩子们似乎并不很在意,我也没有强加于孩子们只言片语。但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12. 文中母亲所说的“手痛”、“肚子痛”和母亲的“痛”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理解它们的含义的?(1)_(2)_13. 阅读文章第三段思考:如果母亲没有察觉此事或认为此事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14. 文中有一句话与画线句“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
13、希冀”相照应,这句话是_。15. “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6. 人们常说:母亲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古诗文阅读】(16 分)(三)(1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
14、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7.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内集_2俄而_3二岁而孤_4或夜昏怠_5差可拟_18. 翻译下面句子。(1)白雪纷纷何所似?(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19. 读了【乙】文后,你觉得范仲淹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四)(4 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0. 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
15、静,如“_”写的是动景,“_”写的是静景。21. 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四、作文。(50 分) 22.以“难忘那_的岁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你从“美好”、“平静”、“紧张”、“多彩”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不得透露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莅临(wi) 攒成(cun) 倜傥(t tng) 攲斜(q)b. 撑伞(chng) 贮蓄(ch) 缠络(chn lo) 秕谷(b)c. 竹
16、筛(shi) 静谧(m) 菡萏(hn dn) 黄晕(yn)d. 分歧(q) 熬过(o) 瘫痪(tn hun) 竦峙(s)【答案】c【解析】【详解】a“莅”读“l”,“傥”读“tng”;b“贮”读“zh”,“络”读“lu”;d“熬”读“o”,“峙”读“zh”;故选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酝酿 高邈 骄媚 翻来覆去b. 淋漓 荫蔽 憔悴 人声鼎沸c. 轻捷 奥秘 决别 咄咄逼人d. 郎润 喉咙 吝啬 淅淅沥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娇媚。c诀别。d朗润。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惠中好人广场上灯火绚丽,彩旗招展,西安惠安中学第五
17、届文化艺术节暨教育教学创新奖颁奖典礼在这里_(庄严 郑重 隆重)举行。(2)我喜欢夏天,喜欢_(挥汗如雨 满头大汗 汗流浃背)的感觉,喜欢夏天里盛开着的各种各样的小花,更喜欢夏天的静谧、葱茏、秀丽、多姿多彩。【答案】 (1). 隆重 (2). 汗流浃背【解析】【详解】(1)庄严:佛家语。佛家对表相事物,或心理行为的道德意义的修饰、加强,称为庄严。今人以端庄而有威严为庄严;郑重:指庄严,庄重,其形容词(郑重的)指严肃的样子、副词(郑重地)指严肃地干某事;隆重:指盛大庄重,以盛大、庄严和特别注意形式为特征的。“颁奖典礼”是有盛大庄重的特征,故应选择“隆重”。(2)挥汗如雨:形容天热出汗多,挥有“洒
18、,泼”的意思,是动词词性的成语;满头大汗:就是头脸部出汗很多,根据所用情景有不同用法,可以表示紧张,生病,不知所措等状态;汗流浃背:汗流得满背都是,是形容词性的成语。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本句应该选择具有形容词性的成语,故应选择“汗流浃背”。4.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1)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3)子夏曰:“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4)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_,小
19、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8)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9)_,就有无限趣味;(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0)高兴起来了,_,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答案】 (1). 思君不见下渝州 (2). 山岛竦峙 (3). 博学而笃志 (4). 海日生残夜 (5). 不知何处吹芦管 (6). 枯藤老树昏鸦 (7). 学而不思则罔 (8).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9).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10).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
20、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渝州、竦峙、笃、生、芦、藤、罔、胳膊、喉咙”等字词容易写错。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够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民族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走了弯路呢!哪些一个国家没有在不断尝试中出现过失误呢?也恰恰是 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个人、国家和民族,才有了忏悔和反思后的腾飞。(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2)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3)请给第句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21、,并写在下面横线上。_【答案】 (1). 删掉“以往”或“从前” (2). 哪一个民族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走了弯路呢? (3). 因为【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病句的修改。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两面对一面、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第句“以往”和“从前”意思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2)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修改。“哪一个民族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走了弯路呢”带有疑问语气,是一个疑问句,故应把句末的“叹号”改为“问号”。(3)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掌握。第句是表因果关系的句子,前一句“有了这一切”提出一种事实情况作为依据,后面
22、句子表示这种事实所必然导致的结果。因为有了这一切,所以才有了勇于忏悔的个人、国家和民族,才有了忏悔和反思后的腾飞。所以横线处应填“因为”。6.名著阅读_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其中_记叙了鲁迅选择远离故乡到日本求学的一段生活。【答案】 (1). 朝花夕拾 (2). 藤野先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识记积累。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
23、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其中,藤野先生一文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二、综合性学习(7 分)7.七(2)班准备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为这次活动撰写一条标语(20字以内)_(2)为这次活动拟定
24、三项具体计划。_(3)给你父母或者老师发一条手机短信(或微信)。_【答案】 (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爸妈一世爱,师恩万年情。 (2). 给父母洗脚 邀请老师一起参加活动 感恩演讲比赛 (3). 对父母或老师有感恩和祝福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活动标语的拟写。标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要做到语言简洁,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逻辑事理的表达。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所以拟写的标语要与感恩父母或感恩老师有关。示例:孝亲得福报,尊师开智慧。(2)本题考查对活动的设计。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内容一定要与这个主题密切相关
25、,活动内容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所以在活动设计上,要围绕此主题展开,例如:为父母洗脚或做家务,给老师制作祝福卡片,邀请老师参加班级活动,举行关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演讲比赛,出一期关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黑板报等等。(3)本题考查对短信的拟写。本活动主题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所以拟写的短信或微信有对父母或老师的感恩和祝福即可。示例: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息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滋润我心田的春雨,我将永远感谢您!三、阅读(46 分) (一)(1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26、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选自春【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高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
27、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选自骆驼祥子8. 下面对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8、甲】段中“别恼”一词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不下雨的厌恶之情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b. 【甲】段中“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从侧面烘托春雨闪亮的特点。c. 【乙】段中“乱撞”一词形容风和雨点的急骤、猛烈,神韵毕现。d. 【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又照应下文祥子的“哆嗦”,写得准确,精彩。9. 【甲】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乙】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各举一例)10.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划线的“掀”能否换成“撕”,为什么?11. 这两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写,但作用不同,请简答其作用各是什么。【甲】段:_。【乙】段:_。【答案】8. a 9. (
29、1). 密密地斜织着; (2). 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或者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 10. 不能。用“撕”略显闪电的威力小,只有用“掀”才能充分显示出闪电的气魄和威力。(或用“掀”更生动有力,形象传神。) 11. (1). 【甲】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 【乙】段衬托祥子拉车的痛苦。【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a由甲段首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见春雨的多,而“别恼”是不要恼怒的意思,这个词语说明即使雨下的频繁也不恼怒,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选项“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不下雨的厌恶之情”表述错误;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间接描写的理解。间
30、接描写也称“侧面描写”,是指作者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而是描写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从侧面烘托、映衬,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来。甲段中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密密地斜织着”,未直接写风,但从春雨被吹得倾斜可知有风;乙段中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未直接写风,但从柳枝摇摆,尘土飞扬,可以看出有风。【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关键字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分析。“撕开”给人的感觉打开的幅度小,而“掀开”给人的感觉打开的幅度大。“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一句中,所描写的对象是闪
31、电,这句意在展示闪电强大的威力。用“掀”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闪电的威力强大的特点,而“撕”会显得闪电的威力小,所以不能把“掀”换成“撕”。【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的心理;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甲段是写景抒情散文,所以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为了抒情,作者写了下春雨时的静谧景色和人们的闲适惬意,表达的是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乙段是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从“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可知,此时的祥子正在雨中拉车,所以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祥子
32、拉车时的痛苦艰难。(二)(18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母亲的痛张春熙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从我幼年时就开始说。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的严重,总而言之,母亲常说痛。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我去了。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芝麻酱放进嘴里。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零食吃,我自以为偷食一点芝麻酱算不上什么过错,尽管如此,我仍有些忐忑不安,于是自作聪明,将碗旋转了几圈儿,把摸芝麻酱的手指印迹遮盖住了岂料,母亲还是觉察到了,只讲了一句话:“你的手指
33、会痛的。”过了数日,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替我揭了谜底:“我让你买那么一点儿芝麻酱,怎么可能旋转到碗边儿上去呢?”我羞红了脸我家邻居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枣儿熟了的季节,枣树上就像挂满了小红灯笼,十分好看也十分诱人。然而,严格的家规管束着我,不曾摘一粒枣儿。一日风雨过后,十几粒枣儿滚落到地上,多是些小个儿的、发蔫的。我肚里的馋虫怂恿着我走过去拾了起来,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看了我一眼,将枣儿洗了放进碗里。不等我笑出来,母亲早已领着我向邻居的小院走去,边走边垂下眼帘,说:“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母亲说“痛”的时候总是垂下眼帘,让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当我读小学的时候,
34、终于透过一件事,自以为“读”懂了母亲的痛。当时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被称作写字课。开始时是描“红模子”,让学生用毛笔在印好的红字上一笔一笔地描,从中体验写字要领。老师在审阅时认为哪个字描得好,就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儿,以示褒奖。我的“红模子”欠功力,老师给画的圈儿很少。我每次将“红模子”交给母亲时,心里惴惴的,总有几分愧疚,几分担心。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圈儿多、圈儿少她心里还是有数的。每当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责怪,便浮现在母亲的嘴角上,但是母亲总会迅速地咬咬嘴唇,似乎是将忧虑咬碎,将责怪咽进肚里。母亲只是摸着我的头,说:“妈把油灯再挑亮点儿,儿子再练练。”说完就去干活了。其实,我真想让母亲数落
35、我一顿,甚至打我几巴掌,因为我看见母亲微弯的后背,心里实在难过。难过极了,自责重了,就萌生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一天下课以后,我趁老师不在,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我吹着口哨往家走,当我高兴而又不安地将这张“红模子”捧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端详了一阵儿,少顷,混浊的眼里储满了泪水晚饭以后,母亲对我说:“老师画的圈儿很随意,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个圈儿都封口。可是,你画的圈儿很笨拙,而且,每个圈儿都封口”母亲的话讲得很平静,没有重责,没有讥讽,我却觉得无地自容。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如同大浪淘沙,如同风吹烟去,多少儿时的事已经跟随岁月逝去了,唯有母亲的
36、痛却让我刻骨铭心!及至她老人家早已辞世,我也年逾花甲,却仍然记忆犹新,如影相随,督导我未做“手痛”“心痛”的事。而且也与后生晚辈讲起了“痛”一日,我和老伴携儿孙去母亲的墓地探望,讲起了母亲与痛的故事。孩子们似乎并不很在意,我也没有强加于孩子们只言片语。但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12. 文中母亲所说的“手痛”、“肚子痛”和母亲的“痛”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理解它们的含义的?(1)_(2)_13. 阅读文章第三段思考:如果母亲没有察觉此事或认为此事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14. 文中有一句话与画线句“慌乱之中,我看
37、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相照应,这句话是_。15. “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6. 人们常说:母亲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吗?请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2. (1). 不是。“手痛”、“肚子痛”是母亲对“我”含蓄的指责; (2). 母亲的“痛”则是暗示“我”犯错误了。 13. 如果没有及时察觉,那么“我”第一次撒谎会成功,“我”也会因此而得意,而且以后会有更多的谎言,“我”将变成一个不诚实的人。 14. “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
38、生气,还是别的什么?” 15. 拟人。含蓄地说明“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没有做“痛”的事,母亲会因此而含笑九泉。 16. 是。她善于培养孩子的美德,用温和的方式使孩子认识到错误,并自我反省,改过自新。【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段落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文中第段“你的手指会痛的”,是在“我”偷吃了芝麻酱之后,并自作聪明做了掩饰之后母亲说的,第段“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是在“我”捡了邻居家掉落的枣儿之后母亲说的。母亲所说的“手痛”“肚子痛”这些后果都是在“我”犯错之后,所以母亲对“我”所说的“手痛”、“肚子痛”其实是母亲对我含蓄
39、地指责。母亲说“痛”时,其实是母亲在暗示“我”犯错误了。【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文章第段主要写了“我”偷吃了芝麻酱,为了掩盖这件事而向母亲撒了谎,母亲发觉之后,在“我”追问下告诉了“我”原因,“我”感到很羞愧,此时母亲的行为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如果这个时候母亲没有察觉此事或者是认为这件事不用大惊小怪,“我”肯定会为了自己撒谎成功而沾沾自喜,那么以后“我”肯定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更多的谎言,“我”将会变成一个满嘴谎言不诚实的人。【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照应。照应,有段落中的前后照应和文章的首尾照应。它的特点是前边提到的景、物、人、事,言、行、等,为了达到笔者
40、的写作目的,在后边又提及到。本题为段落中的前后照应。“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是在第段末尾,此时的“我”因为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被母亲发现了,然后“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故找相照应的话,就从此段前文中找没有看到母亲眼神的那句话即可。即为第段首句“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15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掌握。解答此类题目,先判断出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然后根据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要点作答即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此处赋予了“母亲墓前的小树”人才有的姿态“颔首俯身”,可判断出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41、法。“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一句可知,此时“我”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联想到母亲的言行,自己揣摩“小树颔首俯身”那是母亲对现在的“我”表示欣慰,因为“我”没有做“痛”的事情,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是”,然后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旨阐述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在“我”犯错后,告诉“我”会“肚子痛”“手痛”的故事,含蓄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教诲,着重培养“我”的品德。所以本题在说明理由时,可围绕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作答。母亲注重对“我”品德的培养,温和的教育方式,让“我”能够自己认识到错误,从而
42、改过自新,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成为一个拥有美好品德人。【古诗文阅读】(16 分)(三)(1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7.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内集_2俄而_3二
43、岁而孤_4或夜昏怠_5差可拟_18. 翻译下面句子。(1)白雪纷纷何所似?(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19. 读了【乙】文后,你觉得范仲淹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答案】17. (1). 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举行家庭聚会) (2). 不久,一会儿 (3). 失去父亲 (4). 有时候 (5). 相比 18. (1)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2)范仲淹日夜刻苦学习,五年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 19. 不但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而且要刻苦学习,理想努力奋斗。【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
44、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意思是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集”是“把家人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俄而雪骤”意思是不久,雪下的紧了,“而”是助词,可不译,“俄”是“不久,一会儿”的意思;“二岁而孤”意思是两岁的时候失去父亲,“孤”是“失去父亲”的意思;“或夜昏怠”意思是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或”是“有时候”的意思;“差可拟”意思是差不多可以相比,“拟”是“相比”的意思。【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
45、换、留”等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1)“白雪纷纷何所似?”一句中“何所似”是“像什么”的意思,故可翻译为“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一句中,省略了主语“范仲淹”,“未尝”是“不曾”,“寝”是“睡觉”的意思,故可翻译为“范仲淹日夜刻苦学习,五年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乙文中范仲淹日夜刻苦学习,五年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把水浇在脸上,可知范仲淹勤奋好学,不怕吃苦;“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可知其胸怀大志,心忧天下。所以,范仲淹“勤奋好学
46、,不怕吃苦,胸怀大志,心忧天下”这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点睛】参考译文:甲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失去父亲,母亲很穷困,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了母亲,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范仲淹日夜刻苦学习,五年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把水浇在脸上
47、。(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对自己讲:“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四)(4 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0. 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写的是动景,“_”写的是静景。21. 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答案】20. (1).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 山岛竦峙,树木
48、丛生,百草丰茂。 21.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解析】【20题详解】考查对诗句中的景物描写内容的筛选和提取。读懂诗句意思是答题的关键。如“水何澹澹”描写出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绘的画面是: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这几句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描写出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这几句写的是静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描写出沧海的壮观景象。【21题详解】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用了互文的手法,描绘的画面是: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两个“若”字,表明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品牌服装秀模特聘请合同
- 牌匾定制合同范本
- 国际加工贸易合同三篇
- 股东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网易云音乐人版权合同
- 2024年度大米品牌故事创作与传播合同
- 2024年度汽车美容店保险服务合同2篇
- 生意购销合同范本
- 锅炉维护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个人抵押借款合同简单范本
- 中医减肥药方-超有效分类型
- 某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情况汇报材料
-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4篇-
- JJF 1184-2024热电偶检定炉温度场测试技术规范
-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省赛一等奖
- 老年护理之轮椅使用的护理
- 果园的合理规划方案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09进行体知识点归纳
- 毒品预防课件
- 架构师转正述职报告
-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真题试卷含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