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再见了,亲人教材分析: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作题目,写了志愿军回国,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相送的情景。作者依据这个特定情景,从两方面记叙了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间的深厚情谊。1-3段记叙了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和回忆在战争中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出的巨大牺牲;4-6段直接表达写志愿军战士留恋亲人,不忍离别的深情。设计理念:以“亲人”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认识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人物;以“读讲悟”为只要教学策略,了解内容,分析结构,感悟人物的精神世界,感悟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主动地解读文本,使语言和精神得到共构共生,走向和谐的整合。教学目标1、感受中
2、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见。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并能把反词句改写为陈述句。4、学习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学习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设计流程一、聊“亲人”1、师:再见了,亲人节选自著名作家魏巍的记实文字依依惜别的深情。课文写的是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代表人物大娘、大嫂、小金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结下的深厚情谊,1958年志愿军回国时他们依依情别时的动人情景。2、课题上讲的“亲人”是什么意思?哪些人是你的亲人?(明确:有血缘关系的,即有亲属关系的这些人都叫亲人)3、
3、“再见了”是谁和谁在什么时候说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离开朝鲜时,在站台上和朝鲜人民告别时说的。)4、定向: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属,不是一个家族,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并非亲人,但是课题上却说“再见了,亲人”,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一定有故事,对不对?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就要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把本来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属的人,说成是亲人?”(聊亲人这一环节,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将生活和文本联结起来,感受亲人的含义。教学时采用了引导启发的方法,带领学生从一系列具体的“亲人”的例子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有血缘关系的,即有亲属关系的这些人都叫亲人。这样,学生
4、对亲人的认识,由一个个具体实例提升为共同的一般水平上来了。接着,教师又围绕“为什么把本来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属的人,说成是亲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具体分析志愿军同朝鲜人民的关系这一特殊的事物。这又使学生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由一般到个别演绎推理。二、说“亲人”1、师: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我们得好好地讲一讲。课文的一到三段分别讲了朝鲜老大娘、大嫂、小金花的事,请你选择一个人物讲一讲,但有一个建议,用你的声音,你的语言将亲人的“含义”讲出来。要想讲“亲人”,讲之前要做好准备,要读好课文,读懂课文。以第一段为例。(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朝鲜大娘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 ( 送打糕 护伤员)(
5、3)在写这些事之前之后写的是什么内容?(写事之前和写事之后都写的是与大娘告别和表达情谊的话,因此一段话可分为三层)a、与大娘告别b、由告别引起的往事回忆c、再次告别表达情谊2、学生讲“亲人”生讲“大娘”,送打糕,护伤员的情景。学生描述中教师点拔a、课文中哪些描述与“雪中送炭”有关联。“我们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说明大娘送打糕的及时性。“你带着全村的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老到阵地上”说明送打糕的艰难性。“同志们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打胜了那些阻击战。”说明大娘送打糕对战士们深刻的感动和巨大的鼓舞。“累得昏倒在路旁”,说明大娘为了支援志愿军,完全没顾及到自己,超过了自己体力所能支持的
6、最高限度。”b、从“唯一”你想到了什么?是仅有的一个,仅存的一个其它亲人可能已经在战争中牺牲了。大娘为救护志愿军伤员,置自己最后一个亲人于不顾,这是深刻的友谊。c、比较: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不会忘记。(学生明确:可以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讲“小金花”教师点拔:a、指导写“噩”。理解“同归于尽”、“噩耗”。b、理解: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孩子,为什么写志愿军叔叔分别时却哭了?(学生明确:小金花本来要哭的,但是她把心中的悲痛变成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志愿军叔叔分别了,再也忍不住眼泪了。由此可以理解到小金花对志愿军叔叔的情谊也同样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刚强人的眼泪,
7、更表现感情之深。)讲“大嫂”教师点拔:大嫂为志愿军身受了那么重的伤,翻越了几十里崎岖的山路来送行,为什么还嫌不够表达深情厚谊?3、教师小节:从三个自然段中我们可以看到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之间确实是一种如山似海的深情厚谊,这种情谊使本来在血缘关系上不是亲人的两国人民亲如手足,所以他们就是亲人。(这一个环节,我采用了分析讲述体念这样的教学模式,先引导学生在讲述大娘、小金花、大嫂的故事之前,思考故事的内容,使学生的讲述言之有物;思考故事的结构,使学生的讲述富有条理。在学生的讲述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这样一种设计,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学生行为,改知识的接受为能力
8、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内容、中心、结构三个方面的整体认知,为提炼文本的主旨提供了高屋建瓴的认识。)三、诵“亲人”1、请用你的声音,用你的朗读表现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自由选择1-2段练习朗读。2、学习练习3、反馈。(1)读第一段师范读。(导语:也许我是一位志愿军战士,我会这样说)一生读后。(导语:可是大娘不走,所以只好请求她恳求她。)二位生读后。(导语:大娘就是不走,没有办法,只好哀求她。只好以军人的方式,命令她离开。)(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请求、恳求、哀求、命令中不忍的情感。)(2)第二段一生读。师引:(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自述)谁是老王,当老王向小金花告别,他会怎样说?(3)第
9、三段师导:准吃过大嫂的野菜,向大嫂告别吧!(4)师:请大家用一句话向三个角色告别:再见了亲人。2 志愿军是这样告别,朝鲜人民也会这样告别。学生反复有感情地诵读告别词:(要求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让他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4、师述:火车远去,告别声没有停止,只留下了一句话(再见了,亲人);历史的火轮辗过五十多年,人们的心中记住这火热的声音,这伟大的声音(再见了,亲人)5、学生再谈亲人:读了课文后,你们对亲人有怎样深刻的理解。(学生感悟:“亲人”就是无私的爱 ,一种关怀,一种幸福的关爱)(这一环
10、节的教学,教师创设了朗读的情境,再现了告别的场面,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不同的情感表现,通过自己的口和心,去进行情感体验,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作品的喜怒哀乐。在朗读中学生认识作者认识世界的思想和观点,在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世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的影响,接受爱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光把读作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基本手段,是把读作为感悟、体验中朝两国人民的情感的目的,还把读作为提高学生读的能力的过程。同时,朗读的过程还是学会个性培养的过程和自主学生的体现。)四、课外拓展读魏巍的再见了,亲人文本的拓展分课前、课中、课后,课后的超越文本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起着很大的作用。长
11、此以往,我们的学生都将成为沉甸甸的有文化的人。板书:再见了,亲人大娘 送打糕 护伤员 爱 小金花 刚强流泪 关怀 大嫂 挖野菜失双腿 比水远深的情谊 | 两块银元 一、教材分析:(见教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第二课时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的深情。2、能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3、借助课题说说课文主要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二、教法和学法通过“自读质疑读议(解疑)说练”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启发式为中心的“读读、议议、说说”的教学方法,在读议
12、、理解过程中穿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关注课文的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同时,避免把课文上成空洞的说教课,政治思想课。把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读懂课文,掌握方法,达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学习课文的结尾部分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并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顺序给课文分了段,大家学得不错,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更深入地了解这两位伟大的军人,先来学习最后一段。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2、交流反馈估计学生的答案有:A
13、、“盼头”是什么意思?B、这样的军队是指怎样的军队?C、为什么说有了这样的军队中国就有盼头了?D、孙老汉为什么要感动得热泪盈眶?4、理解“盼头”希望。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这一环节我采用倒叙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其余几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是本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我肯定学生问题提得好,提到了点子上,并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这篇课文要研究的主要话题,这样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然后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引导他们深入学习课文,即阅读第2、3、4段三、师:当警卫员把两块银元交到孙老汉的手里时,孙老汉为什么要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2、3、4段。1、
14、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2、 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四人小组交流,合作学习。3、 反馈学习结果。感动一:孙老汉打碎茶壶,两位首长自掏腰包赔钱。引导讨论的话题:这打碎的茶壶,两位首长该不该赔钱?相关话题:A、孙老汉为什么要给两位首长沏茶?着重理解“日夜操劳”、“又是敬佩又是心疼”。说说孙老汉是怎样敬佩,怎样心疼?B、两位首长又是什么态度?理解两“笑”的含义:前一个打破尴尬的局面,不让孙老汉难堪,后一个幽默风趣,使孙老汉不好意思拒绝。C、茶壶是孙老汉打碎的,为什么刘伯承要说:“你要帮助解放军遵守纪律。”?这一环节我以“感动”为切入点,引导组织学生独立读书、思考,根据需要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使学生之
15、间互相作用,相互启发,思维互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全班交流,同时结合一定的语言训练,使学生理解了内涵,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动二:缝进了衣领里的银元最终又被首长送了回来。相关话题:A、孙老汉和他老伴觉得这前该拿吗,为什么?理解“埋怨”、“安心”(对于老伴的这句埋怨的话,我让学生自由读,赛读,看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范读,适当的范读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的方法,理解文本)B、当两位首长再次看到这两块银元时,百感交集,会如何想?又是如何做的?我引导学生想象填空:刘司令员发现了缝在衣领里的两块银元,百感交集:“孙老汉啊,_ 。学习“他俩再三嘱咐警卫员:损坏东西要赔,这是我军的纪律,可含糊不
16、得!”反复朗读之后,引导学生想象:当警卫员拿出两块银元,一路上,他激动地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光把读作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基本手段,是把读作为感悟、体验两位军人以身做则,感受“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的深情。还把读作为提高学生读的能力的过程。同时,朗读的过程还是学会个性培养的过程和自主学生的体现。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想象,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四、再读第四自然段 1、说说孙老汉因什么而感动?这是激动的眼泪,幸福的眼泪,他的眼泪想告诉我们什么?2、这是一支怎么样的军队?这一问题是文章的主旨,感情的深华,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 五、根据“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线索
17、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在说完整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在添加一些细枝末叶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同时内化课文语言。板书: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板书以能表现中心的主要事件为线,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地复述课文。 月光曲 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7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弟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即兴作出了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达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达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的乐曲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
18、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若是进行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情感,不仅能让学生体会美的意境,更能让学生受到同情劳动人民这一思想感情的熏陶。二、设计理念:透过贝多芬的言行去感悟人物的精神世界,以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主动地解读文本,使语言和精神得到共构共生,走向和谐的整合。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及设计的理念,第二课时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经过,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3)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
19、辑思维的能力。三、学法和教法的选择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根据教材本身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法:1运用尝试、自学的方法,掌握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2各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教法: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用音乐、投影、语言描绘、简笔画等来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月光曲的传说中,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优化全文的
20、教学情境。四、教学程序设计()齐读课题,导入新课同学门,上节课我们已经初学月光曲,同学们提出课题是月光曲,可课文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一问题走进课文。(老师提出上节课同学提出的问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产生阅读期待)(二)探究课文1、自读,围绕重点段、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将感悟结果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书上。2、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时加以引导或点拨。(将感悟结果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书上,这也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3、针对“贝多芬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这一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后交流。(1)贝多芬在各地巡回演出的空闲散步时,无意中听到
21、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走近时又听到屋内穷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被感动,于是推门进屋,弹奏了刚才姑娘弹的那首曲子。引导:贝多芬作为大音乐家,到各地演出还到小镇上演出,并且无偿为盲姑娘弹奏,这一切说明什么?(这是课后题二的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贝多芬没有架子,生活在人民之中,同情、热爱劳动人民,心地善良。,让学生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贝多芬弹完一曲,盲姑娘说:“弹得多纯熟呀!感情多深哪!”这说明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很有音乐素养。贝多芬为在这儿遇到了知音而激动,因此用“我再给您弹一首”来回答盲姑娘。引导:盲姑娘因为什么断定给他弹琴的人是贝多芬。(贝多芬正在小镇上演出
22、;弹得如此纯熟,对乐曲的感情体会得这么深刻,只有曲子的创作者贝多芬本人才能做到。)练习朗读,把握好穷兄妹俩对话中的互相体贴及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激动的评价。 关于“第二首曲子(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这一问题,应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内容:(l)贝多芬心情激动。(2)当时“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银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这景色很美,这美盖过了茅屋里的贫困和凄凉,这美感染了贝多芬,诱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怀着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决定把美好的音乐奉献给这贫穷而爱好音乐的人。于是贝多芬即景抒情,弹奏出了月光曲。关于“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有何联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
23、论,然后交流,让学生领悟出:(1)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正是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所展示的意境。(2)皮鞋匠眼前景色的变化正是乐曲旋律起伏跌宕的表现。(3)乐曲与意境的具体联系: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音乐一定是舒缓的,轻柔的,表现了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接着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音乐逐渐增强,有了曲折,表现微云开始破坏幽静。忽然风起浪涌,宁静被完全破坏了,这时的音乐一定是高昂激越的,表现整个世界充满了风浪。我认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否落到实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有没有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研究时间和空间,所以在这一个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讨论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有何联系,
24、空间是充分的,留给学生的时间是47分钟,时间是充足的,这样,研究学习才会真正落到实处。为下文理解乐曲的意境做了铺垫。(4)再放钢琴曲月光曲,让学生感受旋律的进展,并想象乐曲的意境变化。a结合“联写”部分的三个画面:“月亮初升的”,“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的微云”,及“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了巨浪”,体会“缓慢舒畅轻松明快雄壮激昂”的情感变化。b带学生进入课文角色后,再朗读文章的“写实”部分(通过男、女生对“写实”、“联想”部分的朗读,为下一步的背诵理清了思路)。2背诵第9自然段。背诵前,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两种背诵法,并指出本文宜按“提纲背诵”,然后尝试背诵。在细读中悟境,于悟境上背诵,既
25、完成了教学目标之一,又突破了难点四、感情朗读,小结收获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后,进行小结收获,如让学生说说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等,最后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惑之处。(通过谈收获,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让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补救反馈,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三、学习创新,设计作业创造性描述:1贝多芬回到客房记录月光曲,当时他可能怎么写?怎样想?根据以上内容练习写一段话。(阅读教学的发展态势是:由导读走向导写,改变只关重吸收,不重表达这一个教学误区。所以,在了解了月光曲的创造过程后,让学生想象他的内容,我认为非常必要,同时,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的新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
26、象中的事物。通过想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板书: 听到琴声,十分触动 (轻柔)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看到兄弟 十分感动 (沉重)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遇到知音 万分激动 (高昂)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板书与课文内容一一对应,将课文的深邃含意,剖析的一清二楚,使三个主干性问题情境得到艺术的整合,使课堂充满和谐的美 12晏子使楚 1、教材简析晏子使楚是省编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10册教材中的第12篇课文。这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派晏子出使楚国的事。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侮辱晏子,晏子针锋相对进行反驳,三次挫败楚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这三个回合的较量,充分
27、表现了晏子聪明的才智、能言善辩的口才和爱国思想,课文的3、4、5三个自然段,以三个精彩有趣的小故事展开情节:第一回合,写楚王瞧不起晏子,抓住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缺陷,不开城门却开了个洞让他钻,进行人格侮辱;第二回合,楚王又说齐国没有人,讽刺齐国没有人才;第三回合,楚王越发变本加厉,和他的官员门群起而攻之,一起嘲讽齐国人没出息,做强盗。故事情节到了高潮阶段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如此咄咄逼人、扣人心弦的场面,一般常人可能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陷入十分被动、难堪的窘境。而主人公晏子却能处惊不慌,冷静、机智、针锋相对地、甚至是谈笑风生地进行反驳、回击,将楚王驳斥得理缺词穷、哑口无言。
28、楚王本想侮辱晏子,却一次次反遭侮辱。楚王从开始的瞧不起晏子,瞧不起齐国,为此而处心积虑地对晏子展开一次比一次更刻薄、更恶毒的侮辱和嘲讽。但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楚王不但再也不敢继续侮辱晏子,反而是“不也蛔鹬仃套恿恕薄?80度的大转弯,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晏子实在太厉害了,是个出类拔萃、聪明绝顶、口才超群的人才,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因此,楚王已打心底里服了他,竟向晏子老老实实地和盘托出自己的初衷: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所以正如文中用了五个“只好”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楚王的无奈和失败,并且含蓄地赞扬了晏子挫败楚王、大获全胜的辉煌和卓越才华。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
29、的好教材,引领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必须把握住三个回合的较量这一精髓之处,引导学生读懂、理解内容、学会欣赏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感受晏子的才能和精神。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教材特点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 、认知目标:重点理解“最不中用”、“水土不同”的含义。2、技能目标:学习课文,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感悟晏子成功反驳楚王的辩论技巧和思维方式。3、情感目标:体会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
30、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含义,及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理解”水土不同”的深刻含义,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三、教学准备做好以下课件材料:1、把课文中宴子的画像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发现宴子长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为楚王叫他钻狗洞作铺垫。2、三个重点句(钻狗洞、最不中用、水土不同)3、宴子说得十分形象三个分句的学习和欣赏(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四、教学流程复习导入走近宴子、潜心感悟、研读宴子赞美宴子超越文本演宴子课外延伸、学晏子练口才、策划小小辩论赛 五、设计理念1、课堂开场采用模拟小小见习外交官的游戏形式导入,创设愉悦的课堂
31、气氛和能诱发共振的教学环境。2、整个教学过程,能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学法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能对几个难句,采取重点辅导、半扶半放、放手自学、对难点“水土不同”进行点拨指导的教学方法。3、抓住五个“只有”的理解,让学生体验明写楚王的无奈和暗写宴子的反驳节节胜利,把侮辱不卑不亢地还给了楚王令人鼓舞的效果。我的板书设计就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 六、教学思路根据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步教学线路:第一步:复习导入,进入角色。我先让学生复习回忆晏子使楚事情的起因,最后的结果来导入课文内容,并提炼出板书为:想侮辱不敢不尊重。而后,追问: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引出学生对晏子初步的认识
32、:晏子是个聪明、机智很会说话的人。进而再激励学生说:“让我们也学学晏子,学当小小外交官,跟着晏子去楚国看看晏子是如何和楚王唇枪舌战,挫败楚王那扣人心弦的场面?第二步:走近晏子,读懂、理解课文内容,潜心体验、研读晏子。并将第一个回合的学习进行重点指导。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步骤是:独立研读课文第三节,再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学习要求是:(出示课件一)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晏子遇到如此不礼貌的让他钻狗洞的“接待”,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接着又是怎么说的?紧接着晏子又是怎么做的?3、你认为晏子说的哪句话,是话中有话,最厉害?为什么?4、你知道楚王听了又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楚王是心甘情愿的吗?你是从哪里看出?再通过交流反馈,抓住晏子面对楚王如此恶毒的人格侮辱,让学生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通过对晏子内心活动的揣摩,引出晏子之所以能如此从容、不卑不亢地与楚王进行反驳的动力是要维护国家的尊严,为了国家的利益,我必须给予针锋相对的反击。如此,就能更好地理解宴子为了齐国的利益而作出冷静、机智的反应,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到智慧树网课《心理学基础(杭州师范大学)》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合同3篇
- 2024版教育机构场地租用合同3篇
- 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式教学策略
- 2025年实验设备租赁安全使用管理合同2篇
- 2024版同居分手协议书
- 2025年25MW柴油发电机电站发电设备租赁与发电量交易合同3篇
- 2025年度物业保洁服务外包与社区文化建设合作合同2篇
- 家庭教育新篇章劳动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 学校科研项目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 2024-2030年铝合金粉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中考字音字形练习题(含答案)-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 社区矫正个别教育记录内容范文
- 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
- CTD申报资料撰写模板:模块三之3.2.S.4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 植入(介入)性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 (正式版)JTT 1482-2023 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规范
- 围手术期血糖的管理
- 2024年度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课件
- 2024年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项目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