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用人之道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_第1页
三国用人之道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_第2页
三国用人之道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_第3页
三国用人之道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国用人之道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 国学教育论文三国用人之道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范一智三国中用人的一个总纲领是要求“德才兼备”。“才”当然是指人所具有的各方面的 才干;“德”则是古人所强调的“忠孝仁义信”。从表面看来,曹操用人偏重于“才”,他发布的三次求贤令(公元210年求贤 令,公元214年教有司取士毋为偏短令,公元217年举贤勿拘品行令)都贯穿 着唯才是举的思想,曹操指出:“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 也“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然而,这仅仅是为了扩大招揽人才的范围。在真正面临取舍时,作为一个人才战略家,曹 操还是将人才的德行放在

2、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曹操对尽忠守孝的人的解释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难道会不忠于君主吗? 一个忠于 故主的人如果为我所用,难道就不能忠于我吗?作为曹魏集团的最高统治者,他用人最看 重的是“忠孝”,而身处乱世之中,其本人的出身又非士族,故而不看中人才的仁信与其 他方面,曹操斩吕布而释张辽就是一个明证。曹操于下邳城生擒吕布及其部将张辽,吕 布骁勇善战,当世无敌,但背主弃义,品行低劣,故曹操杀之而不敢用之;张辽乃吕布部 将,忠心事主,慷慨求死,曹操反而舍衣赐坐,张辽遂降,终其一生为曹操驰骋疆场,并 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可谓知人也。曹操知人之明,其慎用司马懿可为逆证。终曹操一生,司马氏不得重用,只 因曹操

3、知 其心高志大,权重必生二心,而曹操之孙曹叡,竟然托孤于司马懿,司马氏固才智高绝, 足以辅佐朝政,然其父子三人专权跋扈,不逊于董卓、曹操当年。背义卖主,尽杀曹氏宗 族,操纵幼君于股掌之上,后终以晋代魏,足见曹叡所托非人。观东吴托孤亦然,孙权将死,托孤于太傅诸葛恪。诸葛恪乃诸葛瑾长子,幼年早慧, 聪颖过人,甚得孙权器重。才固过矣,然德未必尽然。诸葛瑾见其才尽露于外,叹其“非 保家之子”。诸葛亮亦知“恪f生疏”,书至陆逊,谓其不可典主粮谷。尔后诸葛恪竟然尽 掌东吴军政大权。适逢魏军南侵,破魏于东兴,并试图乘胜直取中原,结果攻城不下,大 败而归。身为主将,军败不先责己,而恐朝臣议论,收集众官将过失,

4、威慑群僚,并任用 亲信统领御林军。终被东吴宗室孙峻诱而杀之,全家遭灭门之祸。而观白帝城刘备托孤于孔明,可谓得人矣。同是以幼君托老臣,诸葛亮职虽为臣,代 君行令,事凡庸之主,摄一国之政。令出于相府而不出于宫廷。观其表 象,与魏、吴托孤 又有何不同?然而诸葛亮不单有管仲之才,更有周公之义;诸葛亮专权而不失礼,行法严 而国人悦服,此不同于司马氏之处;诸葛亮己有功则 让下属,下游阙则躬其咎,攻战失利 则上表罪己,自贬丞相,此不同于诸葛恪之 处。故而上能不生疑心,下能不兴流言。才高 却多谦逊,功高但不压主,诸葛亮可谓德才兼备,而刘备可谓是知人得人之人。诸葛亮本人用人也是坚持德才兼备、德重于才的用人标准。

5、他为蜀汉推荐、提拔了不 少忠直之士、英俊之才。三国志蜀书姜维传里,裴松之曾在注里引用郭颁的世 语:“时蜀之官皆天下英俊。”诸葛亮力荐的庞统、法正、蒋琬、刘巴、姜维、向宠等 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以对蜀国的忠贞不贰和非凡才干而著 称,并在军政的重要位置上做 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诸葛亮在世之时,虽重用魏延、杨仪二人,深知二人皆有过人之才,然其密表刘禅曰:魏延邛生矜高”,杨仪“性狷狭”。在他看来,两人都不能团结人,有才“缺 德”。他在世尚可制衡二人,他去世则无人制之。所以诸葛亮临终遗表属意蒋琬咨政,姜 深解兵意(才)。此人心存汉室(德),而才兼过人(才)诸葛亮虽死,蒋琬、姜维 等共同辅佐刘禅,使蜀国边

6、境无虞达二十九年之久。蜀国地小偏安,仍能以数万之众连 连采取攻势,使魏国的数十万军队只能坚守,要不是蜀主孱弱,天下还不 定是谁的呢。维领兵。诸葛亮在与蒋琬书中称姜维“既有胆义(德厂诸葛亮不仅重于实践,更围绕用人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总结,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这对于现代如何鉴定、培育和使用人才也具有借鉴 意义。他的著作将苑就集中体现了他注重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今企业界也多求才若渴之士,但也不能忽视人才的德行操守。现代企业所 讲究的“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忠于自己的企业(也不是说不能跳槽,但在离职前要交 代好自己的工作);二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三是可以追求物质利益,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通过非法的手段。从三国大大小小用人成败的案例中,矢于甄别人之才德方面,笔者总结出四句通俗实 用的话:有德有才,可堪大用(如诸葛亮、姜维);有德缺才,可资小用(如许靖、糜 竺);有才缺德,不用或慎用(如魏延、杨仪);无德无才,绝不可用(如糜芳、孟 达)。目前,大部分本土企业正面临着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不规范管理 向规范化 管理的战略转型,企业能否成功转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人力 资源基础管理的建 设及运行情况。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厘清解除困惑的思路,不 仅可以使企业从整体上、 战略上系统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