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EHFEHF)防控)防控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组织学习)(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组织学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应急中心 向妮娟 2014年8月4日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基本知识 疫情概况及特点 2014年的国际应对 当前应对主要问题和国际反应 WHO风险评估和防控建议 疾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工作要求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
2、VENTION 一、基本知识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发 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 血性传染病 EBV属于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是一种感 染脊椎动物的病毒 n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 n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n在室温
3、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 变化 n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射线、甲醛、 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埃博拉出血热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埃博拉病毒分型 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 n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曾引起暴发曾引起暴发 n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发曾引起暴发 n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发曾引起暴发 n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 n赖斯顿型(RESTV):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但至今尚无
4、引 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报道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传染源 n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自然宿主 n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 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果蝠的分布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5、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 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n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 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 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 做好防护。 n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性传播可能性;动物实验:气溶胶传播可能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家庭内感染 护理
6、 葬礼 院内感染 治疗、护理 不安全注射 人际传播形式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群易感性 n人群普遍易感 n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l暴露或接触机会多 n性别间不存在发病差异 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潜伏期 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 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具有传染性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
7、ION 症状和体征 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后续可出现呕吐、 腹泻、皮疹、肝肾功能受损 病例可同时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 实验室检查可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肝酶升高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诊断 在诊断埃博拉病毒病之前,需排除疟疾、伤寒、志贺氏菌病、霍乱、 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立克次体病、回归热、脑膜炎、肝炎和其他 病毒性出血热 如下方法可诊断埃博拉病毒病 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n抗原检测 n血清中和抗体检测 nRT-PCR n病毒分离 病人的标本具有极大的生物危害风险,检测需在最高
8、级别的生物安 全防护条件下进行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预防和治疗 有些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临床上尚无可用的疫苗 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新的药物疗法正在进行评估 危重病例需要加强支持性护理。病例往往会脱水,需要以电解质溶 液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 隔离控制传染源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 施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O埃博拉病毒病关键信息(2014.3) 埃博拉病毒引起人类埃博拉出血热(现称为埃博拉
9、病毒病) 暴发的病死率达到90% 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接近热带雨林的偏僻村庄 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并可发生人间传播 狐蝠科的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动物或人群都没有可用的治疗方法和疫苗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二、疫情概况及特点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既往发生疫情 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被发现。后 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之后偶有散发,多为暴发,多发生于中非和西非湿润
10、的热带雨林地区。 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苏丹、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乌干达、刚果 共和国以及南非已确认发生过病例。 全球至今累计发病2600多例,死亡约1700余人,总体病死率约66%。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全球既往疫情概况 YearCountryVirus subtypeCasesDeathsCase fatality 2012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Ebola Bundibugyo572951% 2012UgandaEbola Sudan7457% 2012UgandaEbola
11、 Sudan241771% 2011UgandaEbola Sudan11100% 2008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Ebola Zaire321444% 2007UgandaEbola Bundibugyo1493725% 2007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Ebola Zaire26418771% 2005CongoEbola Zaire121083% 2004SudanEbola Sudan17741% 2003(11-12月)CongoEbola Zaire352983% 2003(1-4月)CongoEbola Zaire14
12、312890% 2001-2002CongoEbola Zaire594475% 2001-2002GabonEbola Zaire655382% 2000UgandaEbola Sudan42522453% 1996South Africa (ex-Gabon)Ebola Zaire11100% 1996(7-12月)GabonEbola Zaire604575% 1996(1-4月)GabonEbola Zaire312168% 1995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Ebola Zaire31525481% 1994Cote dIvoireEbola Ivory
13、Coast100% 1994GabonEbola Zaire523160% 1979SudanEbola Sudan342265% 1977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Ebola Zaire11100% 1976SudanEbola Sudan28415153% 1976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Ebola Zaire31828088%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全球埃博拉病毒病地理分布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14、 PREVENTION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2月初,几内亚东南部马桑达省出现发热死亡病例,周边省份和首 都地区随后也发现类似病例。 3月22日马桑达地区采集的12份疑似病例的样本在法国进行了检测 并得到最终确认 n从6例病人样本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并与扎伊尔型有较强的同源性 随后疫情持续扩散,至7月份,疫情已经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 拉利昂三个国家内蔓延,并波及至尼日利亚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截至截至7月月27日日 新报告新报告 (1)(1)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可能病例可能病例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合计合计 几内亚几
15、内亚 病例数病例数474733610915460 死亡数死亡数363621810912339 利比里亚利比里亚 病例数病例数222222100128101329 死亡数死亡数9191726222156 塞拉利昂塞拉利昂 病例数病例数2942944733822533 死亡数死亡数134134195335233 尼日利亚尼日利亚 病例数病例数1 10101 死亡数死亡数1 10101 合计合计 病例数病例数5645649092761381323 死亡数死亡数26226248520539729 (1) 2014(1) 2014年年7 7月月1 1日日-27-27日的新报告病例日的新报告病例 CHIN
16、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14/3/242014/4/132014/5/32014/5/232014/6/122014/7/22014/7/22 # of Confirmed Cases Date of Situation Report Cumulative Total Cases by Date in Guinea, Liberia, 国家快速检测和管理EHF疑似、确诊病例的能力建设; 防止EHF的社区传播; 在卫生服务过程中防止EHF在医疗
17、保健机构中的传播; 提供必要的心理应急咨询以支持病人和社区的恢复; 支持伦理学在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EHF爆 发决定因素中的应用性研究。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 协调 nWHO、GOARN、ECDC、USCDC和MSF等国际组织均投入力 量参与到疫情应对之中,领导通报目前受影响国家的现状,并帮 助在该地区的所有国家开展关键的准备工作; nWHO定期召集会议,与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相关国 政府、卫生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就风险评估和计划措施开展每日会 商 n协调几内亚、利比里亚和
18、塞拉利昂三国间卫生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资源调动和宣传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协调 n世卫组织的新发和危险病原体实验室网络(EDPLN),正在向受灾 国家提供诊断和参考实验室的支持。 n目前合作实验室包括: l巴斯德研究所(IP),达喀尔,塞内加尔; l欧盟移动实验室(EMLab)团队(包括国际研究组织CIRI),法国; l热带医学的伯恩哈德- Nocht研究所,汉堡,德国; l国立传染病研究机构,罗马,意大利; l国际研究组织CIRI,里昂,法国; lMetabiota,凯内马,塞拉利昂。 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 CHI
19、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技术支持 受影响国家的工作包括提供如下支持: n主动搜索病例搜索病例,辅以快速的实验室确认实验室确认; n快速确认EHF临床病例的所有接触者接触者,组织他们自最后一次已知接触后的21 天内进行医学观察 n调查受影响社区的传播模式和风险因素传播模式和风险因素,以指导控制措施; n在现场部署和维持来自世卫组织和GOARN的国际疫情应对小组,以支持国 家卫生当局立即响应行动和实地考察工作,并协调国际技术支持; l包括临床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流行病学,数据管理,实验室诊断和参考,社会动 员和健康促进,心理支
20、持,医学人类学,后勤和通信等专家 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技术支持 n在医疗机构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l包括严格遵守洗手,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安全注射操作,环境消毒和医疗废物的安 全管理; n迅速加强卫生保健工作者对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 l所有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埃博拉出血热的特点,使他们能够迅速识可能的病例,并管理 他们。这包括急诊分诊系统,以便适当的转移到隔离中心 n提供全面的现场后勤保障,包括运输,通信,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协调 l包括确保不间断设备和用品供应,以便恰当和人道的照顾病人,包括私人保健机
21、构 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技术支持 n实施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活动,以解决社会的关注问题,并促进可以迅速 降低风险和提供保护的行动的采用 l包括促进洗手,安全的照料病人,安全的环境消毒和安全的殡葬 n确保安全且文化上可以接受的殡葬 n与社区合作,制止歧视受感染的个人和家庭,以促进人们在患病早期能够 主动报告,并在他们恢复时能返回自己的社区 在未受影响的社区和周边国家的行动包括提供如下支持: n通过发布最佳实践指南,信息和宣传材料和预防的必需品,帮助国家卫生 当局制定准备计划 n让医务人员做好准备,以
22、安全和安心地管理的疑似EHF病例 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O于3月30日已将3.5吨的防护用品已送达几内亚,并已分发至 埃博拉疫区的医疗机构 n包括一次性防护装备、消毒剂及尸体无害化处理材料等。 截至4月16日,WHO与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GOARN)已派 遣81名专家到现场,目前已派遣了更多的专家 n52名WHO工作人员,22名来自GOARN合作伙伴专家,7名直接招聘的顾 问 西非三国和世卫组织为各级响应预计的预算总额为18,963,710美金 n截至4月16日,还有8,316,390美金
23、的差距 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 WHO于7月2-3号组织该地区11个相关国家在加纳召开高层会议, 包括各国卫生部长、技术专家和关键利益相关方 n会议确定目前的工作重点: l将社区、宗教和政治领袖动员起来,增进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了解; l加强监测、病例发现和接触者追踪; l向主要热点地区派遣更多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力资源; l确定并承诺提供更多国内资金; l组织召开跨境磋商,促进现行信息交流; l本着南南合作精神,与以往处理过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国家开展合作并 共享经验 CHINES
24、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O等国际组织应对 7月24日,几内亚总理和WHO区域干事共同宣布了位于科纳克里 (Conakry)WHO亚区暴发协调中心(SEOCC)投入使用 nSEOCC的建立是7月初在加纳举行的卫生部长紧急会议的后续行动,它该 将巩固和协调当地、国家、区域,乃至国际的技术支持 nWHO已经请求个别合作伙伴派遣代表入驻中心,并投入到该中心的协调工 作中 7月24日,WHO组织召开了“与捐资方通话:世界卫生组织埃博拉 病毒病暴发疫情紧急应对计划”电话会 n参加会议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巴西等12个国家 n各国和各
25、组织代表再次承诺将对暴发应对提供支持和援助,包括额外的人 力资源和资金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8月1日,WHO总干事陈冯富珍与受疫情影响的几内亚、利比里亚、 塞拉利昂与科特迪瓦4国首脑举行会晤 n启动1亿美元资金实施埃博拉疫情强化响应方案 n她指出,在发现埃博拉病毒近40年的历史中,当前西非埃博拉疫情在感染 病例数量、死亡人数及受影响地区范围三方面衡量均为史上最大规模 n她呼吁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为抗击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提供全力支持 n她宣布WHO将于本月至日召开紧急会议,评估埃博拉疫情的影响程度 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26、 WHO等国际组织应对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四、当前应对主要问题和国际反应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当前应对持续暴发的主要挑战包括: n监测能力的薄弱,导致疑似病例的发现、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的调查,以 及确认密接者的工作不能很好开展 n社区参与
27、不足,目前社区仍存在抵抗和否认的情况 n协调能力不足,尤其是各个层面的反应协调能力 n对目前的控制措施缺少足够的监测和及时的评价 n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的能力不足,同时缺少心理-社会支持 n需要继续扩大社会动员、及时发布公众信息,并加强沟通 n对于应对当前疫情,仍存在巨大的资金、人力缺口 几内亚疫情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利比里亚疫情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国内城市和农村地区仍存在疫情响应的范围和质量的问题,主 要包括: n由于病例数增加和随访滞后,发现新病例的能力较弱 n由于在城市地区和受灾县的病例数和
28、死亡病例数不断增加,调查小组不足 n缺乏接触者追踪系统,大多数的接触者因为失访或没有记录在追踪系统中 而丢失 n数据管理薄弱,影响了数据的分类、分析和解读,很难了解流行病学情况 n对确诊或疑似埃博拉病毒的尸体埋葬速度慢,这增加了人们在社区层面进 一步接触的可能 n在公共和私营卫生机构组织的埃博拉培训班中高级卫生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的参与有限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城市和郊区的抵抗和拒绝不断增加,需要我们重新梳理引起这些反抗和拒 绝的原因 n由于传染控制措施薄弱、预防措施不足、医疗用品和防护设备的不足,导 致医务工作者
29、的高暴露和医院感染的高风险 n中央层面已经构建了对暴发的协调机制,但在县级地区同样需要这样的协 调规划 n卫生系统在应对疫情蔓延方面较为薄弱,已经出现卫生工作人员遗弃病人 的情况,这可能导致更多社区人群死亡 n卫生工作者缺乏经验和快速响应的能力 利比里亚疫情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在社区层面,也持续存在一些问题: n由于误解而引起的对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拒绝、不信任和排斥 n在家庭护理和传统土葬过程中,社区居民对埃博拉病毒存在高危暴露,会 增加该社区的感染和死亡率,继而引起恐慌和焦虑 n由于前线医疗工作
30、者对疾病的恐惧,使病人缺乏照顾或保护措施不达标准 n由于紧密的社区关系和境内外活动,导致很难在三个国家间跟踪接触者 n在随访过程中存在疑似病例和接触者逃离情况,导致疾病向其他社区的进 一步蔓延,同时很难有效追踪接触者 n一些疑似患者在使用祈祷屋和精神治疗中心的过程中加速了疾病传播 n有关疾病的神话与信仰也阻碍疾病防控 利比里亚疫情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当前应对持续暴发的主要挑战包括: n由于这是EHF在塞拉利昂的第一次大爆发,各社区对其认识不足 n医护人员缺乏经验,且快速响应的能力有限 n在家庭护理
31、和传统土葬过程中,社区居民对埃博拉病毒存在高危暴露,会 增加该社区的感染和死亡率,继而引起恐慌和焦虑 n由于误解而引起的对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拒绝、不信任和排斥 n由于前线医疗工作者对疾病的恐惧,使病人缺乏照顾或保护措施不达标准 n由于紧密的社区关系和境内外活动,导致很难在三个国家间跟踪接触者 n本次EHF在塞拉利昂暴发的规模和地理范围,均表明需要强大的应对组织能 力 n此次暴发对人力、经济、操作和物流需求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威胁国家和 国际健康 塞拉利昂疫情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O认为目前所面临的
32、主要问题包括: n防控设施和物品不足,部分医疗设施甚至缺乏基本水电供应等,部分地区 的医务人员甚至没有口罩等基本防护材料; n人力资源不足,现有的国内和国际援助的医务人员数量不足;许多基层人 员过度工作,存在巨大风险,并出现医务人员死亡等; lPPE防护非常重要,但当地的高温天气限制了医护人员能够在隔离病房持续工作的时间 n资金不足,医务人员被拖欠工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情绪; n因为人力资源的不足,导致密接追踪率低; n当地的社会、人群对于目前疫情形式还没有客观的认识;社区有抵触甚至 拒绝参与防控的情绪;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实施方案,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n政府需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比如限制人群
33、的流动和大型集会等 WHO观点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国际社会疫情反应 美国 n美国CDC发布了前往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3级旅游警告,劝告本 国公民避免去西非国家进行不必要的旅行 韩国 n韩国外交部于7月31日表示,韩国政府针对西非几内亚全境发布了“旅游特 别预警”,同时建议该国公民不要前往利比亚,并建议居住在当地的韩国 侨民注意安全,尽早撤离到其他安全的国家 英国 n英国公共卫生部门已向全国医生启动埃博拉病毒预警。另据布鲁塞尔消息 人士也表示,欧盟已做好应对出现埃博拉病例的准备 CHINESE CENTER
34、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乌干达 n乌干达卫生部已向国内最主要恩德培机场发布疫情预警,要求机场加强对 来自西非游客的检查。同时卫生部在机场设立紧急监察小组,如果发现带 埃博拉症状的游客,将被隔离治疗 法国 n法国已经针对埃博拉病毒启动预警程序,加强监控,保证信息传播的畅通 几内亚比绍 n因为与几内亚毗邻的南部省通巴利和基纳拉地区、东部省加布地区的人口 流量较大,几比已经启动预警机制 国际社会疫情反应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赞比亚 n卫生部发言人表示,赞比亚医疗人员特别是边
35、境检疫人员已进入高级预警 状态,严防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传入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n在咨询世卫组织后表示,目前还不会实施飞行限制,但要求人们避免前往 几内亚、利比里亚与塞拉利昂的非必要旅行 国际社会疫情反应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五、WHO风险评估和防控建议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疫情跨境旅行传播风险 风险评估结论 n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风险高风险高 n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中等风险中等风险 n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低风险低 WHO
36、目前仍不建议因为EHF而对几内亚、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采取 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个人旅行和交通风险评估 从感染国归来的旅行者和商人风险 n极低 探亲访友人群感染风险 n低(除非直接接触患者/死者尸体/感染EBOLA的动物) 与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风险 n低;但要对接触者进行追踪 在疫区从事医务工作感染风险 n如果按照基本医疗规范进行防护,感染风险很低低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O认为目前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37、,对区域的卫生安全构成了巨 大的挑战,而且是需要全球共同面对的危机。下一步工作重点汇总 如下: n加强多方合作和区域的有效协调,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提高当前疫情信息 的透明度,特别是当地的政府,要及时的分享信息,加强与WHO及各方的 信息沟通 n加强疫情应对能力的建设,包括当地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社区防 控能力等 n扩大宣传,包括提高社区居民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以及防控意识 n尽力动员各方力量,包括人力资源、资金和物资 WHO等国际组织应对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O对相关国家的建议 提高旅行者旅行者对埃博拉出血
38、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n尤其是在海关关口,向出境人员宣传加强防护,提醒入境人员如有症状及 时就医,并说明旅行史 提高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n尤其在接诊从流行地区旅行回国的人员时,应当评价其埃博拉的感染风险 卫生系统卫生系统应对的准备 n公共卫生部门:包括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实验室的准备、人员的培训等 n临床机构:包括人员培训、与公共卫生部门的沟通、医疗废物的管理等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六、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工作要求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39、 PREVENTION 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 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较低 n我国与西非三国存在人员往来,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 n相对于西非三国,我国为海外国家,且与西非三国无直接通航;因此传入 我国的风险较低; n在西非不断蔓延的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也已开 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国境检疫措施; n一旦出现病例,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
40、ROL AND PREVENTION 我国已下发技术方案 2008年7月12日 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 疗方案的通知 2014年7月31日,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 应在2 2小时之内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的要
41、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可疑病例可疑病例 n一旦发现,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 n指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如陪护、救 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 n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n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 n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 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死亡病例死亡病例 n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 n尸体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n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 执行 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 加强个人防护 n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 对病人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微型矩形电连接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点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探测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磁精密仪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激励应用程序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半导体用PFA阀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送粉式金属3D打印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滑动芯组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工业级3D传感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桌面出版 (DTP) 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项目采购管理培训
- 面试官面试技巧(精简版)课件
-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 高校图书馆服务
- 员工提前辞工管理制度
- 环卫一体化运营方案
- 科技进步类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公
- 源代码审计报告模板
- 干式变压器知识大全课件
- 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完整)-2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