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探讨.DOC_第1页
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探讨.DOC_第2页
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探讨.DOC_第3页
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探讨.DOC_第4页
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探讨DOC内容提要合同的法定解除事由在不同立法例中既有共 识,亦有分歧。本文以我国统一合同法的立法选构为研究目标, 通过对两大法系的有关立法、判例、学说及国际性立法的相关规 定比较分析,揭示其合同法定解除事由的利弊所在,并从中进行 理论提炼,界定立法规范合同解除事由时必须理清和把握的基础 性方向;以此为铺垫,进而对我国现行三大合同法和两个统一合同 法意见稿的有关规定展开优劣存废之检讨,拟定统一合同法关于 合同解除法定事由的理想型选构方案。关键词合同,法定解除,事由,立法选构依大陆法通说,合意解除,非真正的合同解除;合同解除一般 皆指合同法定解除,即合同一方当事人因法定的合同解

2、除事由出 现行使解除权从而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的消灭的一方意思表示。 鉴于合同解除对合同“法锁力”、合同订立的目的、双方当事人 的利益以及社会整体利益均具有较大影响,各国无不对合同法定 解除的事由在立法、判例及学说上作出严格、明确的限定。目 前,我国正进行的统一合同法的立法,关于如何规定合同法定解 除属于重要疑难之一。由于我国法学界对合同解除制度的研究比 较薄弱,以致立法草案在合同解除的事由的规定上前后变动较 大。(注:参见梁慧星:关于中国统一合同法草案第三稿,载 法学1997年第2期。)为科学而完善的合同法立法之计,笔第1页共1页 者从述评两大法系的有关立法、判例与学说以及国际立法的相关 规定

3、着手,同时结合对我国现行立法及统一合同法现有草案的检 讨,对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作些探讨,以期学界同仁的重视和真 知。一、关于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的立法、判例及学说的述评1、罗马法和法国民法典。据学者考证,在罗马法时代,局限于奴隶制简单商品经济的 性质与要求,法律分重视合同的信守;合同解除不被罗马法承认。 惟买卖得附加“于一定期间内,不支付价金者,则契约解除”的 条款。(注: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台湾版,第350页。)集罗马法精髓之大成的法国民法典,虽然其赖以产生的经济 基础与罗马法时代已大不相同,但在合同解除的规定上突破不 大。仅法典1184条反映出:双务合同中,在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 同时,应视

4、为有解除合同的约定(第1款)。但在此情形,合同并不当然解除,债权人有选择权,或如有 可能履行合同时,要求他方履行合同;或者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 (第2款)。债权人解除合同应向法院提出,法院得根据情况给予被告一 定期限(第3款)。如何评价法国民法典1184条关于合同法定解除的一般规定? 法国学者普遍认为,同西方其它国家民法中的同一制度相比,法 国民法关于合同解除的一般规定在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之所以第1页共1页 如此,是因为受罗马法影响,在法国旧法中存在双重理论:一方 面,教规学者将合同的解除建立在与同时履行之抗辩权相同的道 德评价上。据此理论,当一方不履行义务时,法官的介人主要是 对债务人的行

5、为进行道德评判,即根据债务人的善意或恶意,或 责令其确定履行期限,或对其进行制裁。法条第 2、3款的规定 的特点与此正好近似。另一方面,吸取罗马法的作法,承认在双 务合同中,存在一项以一方不履行义务为合同解除原因的“暗示 性”条款。据此理论,只要一方不履行义务,合同即自行解除。 法条第1款正是反映了这一理论。这两种理论的矛盾在于,解除 合同既然是一种“暗示性”条款,则当事人事前也可作相反约定; 而依道德评价理论,对债权人来说,解除合同的权利是法律赋予 债权人的一种权力,且无权事先放弃该权力。(注:参见尹田编 著: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页。) 此外,对法典第1184条第

6、1款,法国学者与立法者及法官的观点 分歧较大。有些学者认为,法律规定合同因一方不履行义务而解 除,主要根据在于当事人的过错。但立法者和法官们却坚持,此 时合同解除并非基于当事人的过错,而是由于合同应当达到的经 济目的已不能达到;过错只是法官们衡量不履行债务的行为的性质 是否严重的因素之一。现代法国的判例表明,只有当一方当事人 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具有严重性时,或仅责令债务人赔偿损失尚不 足以制裁其行为时,法官才可判决解除合同。(注:参见尹田编 著: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294第1页共1页 页。)但大陆法学者认为,若从狭义理解,英美法依然存在大陆法 意义的合同解除制度,只不

7、过具有自己独特之处罢了。在英国,违约在合同法发展的早期被严格区分为违反条件和 违反担保,只有在一方违反条件时另一方才可以采取解除合同的 救济措施。但是,“这种过于机械的分类,不仅不合理,而且妨 碍贸易的发展。”(注:廖进球等主编:国际商法,山西经济 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法院在处理大量的合同纠纷时发 现,一些违约形式既不符合违反条件又难以称之为违反担保。因 此,“在目前英国的司法实践中,法院通过判决,已承认所谓” 中间条款。“(注:廖进球等主编:国际商法,山西经济出版 社1994年版,第63页。)在学术上,对如何划分合同的条件条款 与担保条款也是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应以条款本身的重

8、要性 进行区分。条件条款是合同的重要的、基本的、实质性的条款, 相反则为担保条款。另一种观点坚持应根据违反义务后果是否给 受害人造成履行艰难来划分两种条款。这实质上等于以履行艰难 的后果作为合同解除的条件,如若如此,无疑严格且不合理地限 制了受害人的解除权,因此未被采纳。而前一种观点在实际操作 上也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英国法最终以违约后果为根据来区分 不同的条款。即当一方违约后果严重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注:参见王利明:论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的关系,载中国 法学1995年第3期。)第1页共1页英国法对违约形式的基本划分之所以导致理论及实践上的分 歧与困难,首先在于违反条件与违反担保在司法实践

9、中缺乏明 确、规范的判断标准。其次是这种“违约二元论理论”与德国法 中的“履行违反二元论” 一样难以概括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 的违约形式,以致于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法院最终采纳以违 约的后果具有严重性作为合同解除的事由的理论。在美国,以后果是否严重为标准,违约被划分为重大违约和 轻微违约。当一方违约致使另一方订立合同的主要目的难以实现 时,为重大违约。必须指出的是,即使一方的行为已构成重大违 约,美国法院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允许受害方直接解除合同,而是 要求其给违约方一个自行补救的机会。法院在决定应当给违约方 多长时间进行自行补救时,要考虑各种相关因素。重要因素之一 是,违约方的拖延将在多大程

10、度上剥夺受害方有权期望从该交易 中获得的利益。另一个与之相对的因素是,允许受害方即时解除 合同会给违约方造成多大的损失。法院的最终决定应当是权衡这 两种因素的结果。(注:参见王军编著:美国合同法,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4页。)无数判例表明,当一方迟 延履行时,除非这种履行已与合同的性质及当事人的特别约定相 违背,另一方应在给予一方一个合理的宽限期后再行使解除权。 当然,并非在所有违约情况下都应首先给违约方一个自行补救的 机会,如违约方没有能力进行补救(违约方以故意或过失的行为造 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愿自行补救(明确表示将不履行)时,受害第1页共1页 方可即时解除合同。美国是

11、判例法国家,以上只是典型的解除合 同的情况,对于其它大量的违约行为,是否应当解除合同由法院 按照重大违约理论作出判定。美国学者与判例之所以有如此认 识,理由在于,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解除合同会使违约方完全 丧失对其违约进行自行补救的机会,因而常常导致对违约方严厉 惩罚的后果;而避免对违约方施加惩罚是美国法在确定救济手段时 的基本政策。(注:参见王军编著:美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9页。)同时,学者们还认为,解除合 同等于使业已达成的交易中途流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在英美,预期违约理论也较成熟。按此理论,在合同履行期 到来之前,如一方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表

12、示其将不 履行合同,另一方可即时解除合同;或者一方在履行期到来之前有 确切的证据证明另一方将不履行合同而又不愿意为此提供保证 时,也可以解除合同。该理论在英美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欢迎,如 美国著名合同法学者柯宾认为针对预期违约提起诉讼是合理的;英 国学者猜图指出,其有助于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当然反对者也 有,如美国学者威尔顿认为预期违约的概念是“不合逻辑的”, 而且其加重了被告的负担。(注:转引自王利明著:违约责任 论,第13581页。)合同解除权的这一界定内含其三个属性:第 一,单方意思表示的随意性。与合同的协议解除不同,法定解除 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由于解除权人单方面作出意思表示即能产 生解除

13、合同的效果。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的解除权,应为授权性第1页共1页 或任意性规范;享有解除权的合同一方是否行使此权利,本着意志 自由的原则完全由其自主决定:既可以不解除合同,要求违约方 继续履行,也可以作出解除合同之表示,使违约方承担解除合同 的法律后果。第二,三方利益的衡平性。一个有效的合同,其解 除无不涉及三方利益-违约方、非违约方的利益及市场交易秩序和 资源配置的社会利益。人们一般只注意到合同因一方违约而解 除,是为了补救非违约方而使违约方承担不利后果,但实际上, 非违约方的合同利益和合同所牵引的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交易的 社会利益也受到一定的损害,只是在不同情形下其程度表现不同 而已。所以,

14、在立法上确认合同因一方违约而解除,不能仅停留 于对非违约方的利益保护,必须从合同的价值目标出发,兼顾三 方利益的衡平。第三,解除事由的法定性。合同解除权以一定的 法律事实(合同一方违约)为根据,以法律对该事由的确认为前 提。客观事实与法律确认是解除权之得以享有和行使的必备条件; 只有被法律明确加以认定的特定事由才能引起合同解除。法律对 合同解除事由的规定既是对解除权的授与,也是对解除权的限 制。在此意义上,立法则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是具体列举可解除 合同的事由,但受制于成文法的局限性而难于包罗或穷尽一切情 形;二是抽象概括解除事由,但难于避免解除权之滥用。基此,构 建合同法定解除事由,应兼顾具体

15、性与灵活性,一方面仿用德国 民法典以违约行为形态具体规定可解除事由,便于常态下判断和 适用;另一方面在具体规定的基础上,设立一个相对模糊的弹性条第1页共1页 款,并在其内涵中明示一定的条件,既弥补具体之缺失,又克服 概括之疏松。三、我国统一合同法应当如何规定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一)对我国现行合同立法的检讨1、经济合同法该法第26条规定了合同解除的三种事 由。第一项是合意解除。大陆法通说认为,“合意解除,以第二 契约解除第一契约,而非依一方意思表示之解除,与民法所规定 之契约解除,全异其性质。(注: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 版,第509页。)第二项规定不可抗力致经济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从两 大

16、法系的作法看,不可抗力为合同免责事由之一。合同因不可抗 力消灭与因一方行使解除权消灭,其法律效果及对当事人利益的 影响不太相同。合同解除后,应按法律规定发生恢复原状、赔偿 损害的效果;即使不存在恢复原状问题,但因违约而造成的赔偿损 害却始终存在。合同因不可抗力消灭后,如无任何一方履行义 务,此时原合同当事人之间既不存在返还不当得利问题,更不承 担赔偿损害责任。如有双方或一方履行义务,应按不当得利的规 则处理,此时彼此无赔偿损害请求权。第三项“由于另一方在合 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的规定,如果是定期债务的履行 迟延,即时解除合同合情合理;但若为非定期债务的履行迟延,在 未给违约方一个履行宽

17、限期时而径直解除合同,可以说为非违约 方轻易解除合同大开方便之门,这显然不符合合同信守原则的基第1页共1页 本要求,也与两大法系通行的作法相偏离。所以,学者们认为, “这样规定是不妥当的。”(注:王利明:违约责任论,第 544 页。)2、技术合同法该法第24条规定,当三种法定事由, 即:(1)另一方违反合同;(2)发生不可抗力;(3)作为技术合同标的 的技术已经由他人公开,出现致使技术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 不可能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显然,该规定与英美法及公 约的根本违约制度类似,即都以订立合同的目的难以实现作为 合同解除的主要根据。所不同的是,技术合同法对如何判断 根本违约具体列举了三种事

18、由,这种把列举与概括规定相结合的 立法技术,既便于实际操作,又能起到对合同解除的限制作用, 不失为成功的立法例。但是,以不可抗力作为法定事由,值得深 思。3、涉外经济合同法该法第29条规定了四种解除事由: 仃)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以致严重影响订立合同所期望的 经济利益;(2)合同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而 且在被允许推迟履行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3)发生不可抗力事 件,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4)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 件已经出现。其中,第三项与经济合同法的第一项的规定相同;第四项 的规定是立法上不必要的多余之作。合同当事人可以在订立合同 时自由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如

19、果该“解约条款”不违背公序良第1页共1页 俗或强制性法律规范,国家不得干预,所以“约定的解除合同的 条件出现”完全无必要作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第二项与大陆法 系非定期债务履行迟延的规定相同。有学者认为第二项“强调了 违约行为的恶劣性”。(注:徐杰主编:涉外经济合同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第一项与公约的 根本违约类同,但与公约相比,其对根本违约的判断没有采 用主客观要件的双重标准,而只是强调了违约结果的严重性即可 成为确定根本违约的标准。在违约结果的严重性的判断上,没有 使用公约规定的“实际上剥夺另一方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 得到的东西”,而只是采用了 “严重影响的概念

20、来强调违约结 果的严重性,这就使其判断根本违约的标准与公约相比略为 宽松。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涉外经济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 的事由的第一、二项的规定不管是强调了 “违约行为的恶劣性” 还是“严重性”,(注:徐杰主编:涉外经济合同法学,中国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 以违约结果具有严重性作为合同解除的主要根据。实践证明,这 种规定是切实的、合理的。小结(1)总结三部合同法,得出关于合同解除的基本理论仍缺乏 必要的深入、系统研究的结论应不为过分。这主要表现为,把合 同的法定解除、合意解除及约定解除条件的解除混为一谈,未认 识到违约与合同解除之间的关系;把合同的免责事由与解除事由相第1页共1页 混淆。由于以上不正确认识,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