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税务与eMPA模式_第1页
电子税务与eMPA模式_第2页
电子税务与eMPA模式_第3页
电子税务与eMPA模式_第4页
电子税务与eMPA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税务”与“ eMPA莫式”【编者按】 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 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 行政管理体制。【正文】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 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 行政管理体制。 因此,当前各级政府机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如何加快政府职能 转变,融入数字社会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国家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战略, 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构建高科技支撑下的公共行政是不可回避的趋势。 税务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电子政务

2、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提高税收征管 效率、保证财政收支平衡、 完善政府经济调节能力、 促进依法治税和依法理财具 有重要意义。在国务院确定的国民信息化 12 个金字工程中,金税工程建设位居 前列。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近年来, 我们南京市地税局对税务信息化的内涵作 了深入研究, 感到只有将电子税务和公共行政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管 理变革、管理创新的拉动作用,才能产生迭加倍增效应,实现管理的法治化、决 策的科学化、 服务的多元化和效率的最优化, 更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能和使命。 按 这一思路, 我局在事业发展中, 始终将电子税务提高到创新管理莫式、 变革行政 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提高

3、服务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发展的高度, 将税务管理的需求驱动与信息化的技术推动紧密结合, 使信息技术成为我局各项 工作的有力支撑, 不仅促进了地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充分发挥了税收在构建 公共财政和公共行政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通过八年坚持不懈的实践, 形成了具有 特色的电子税务eMPA发展模式。、南京地税电子税务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状况南京地税电子税务的eMPA莫式是在数字经济社会大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 完成事务、控制、管理和战略等各个层面及组织、管理、业务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的全面电子化和数字化的转型, 实现以层次化数据组织、 网络化信息传输、 协同 化政务、智能化决策支持为标志,以行政

4、管理法制化、业务流程规范化、行政手 段电子化、 组织机构扁平化、 行政监控过程化、 服务方式多元化和管理决策科学 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战略和现代管理莫式。 概括地讲, 就是实现信息技术运用与管 理变革创新的结合和互动。信息技术运用是按照政府行政管理变革的需要,结合信息技术自身发展规 律,为行政管理提供多种工具与手段。 具体地说, 就是建立起以电子税务技术平 台为支撑、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信息体系结构, 营造及时地向任何地点的任 何需要信息的人提供高质量信息和服务的应用环境,最终实现由数据生产信息, 信息生成知识,知识支持决策,决策产生效率的信息发展战略。管理变革创新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税务管理

5、造就作用空间, 发挥信息技术 对管理的支撑作用, 实施税务机关的组织重构、 流程重组和文化重塑, 进而实施 行政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高效化和法制化,营造现代化管理的合理 氛围,推动税务管理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莫式发展。 我们所指的管理变革既包 括利用网络技术打破物理时空限制的能力, 对组织结构、 组织资源、 人文环境和 管理莫式等进行的调整和优化; 也包括为满足信息技术自动化、 规范化、 标准化 处理要求而对税务业务及其流程所进行的梳理、 优化和再造;还包括对电子税务 建设本身的市场化运作和管理。 管理效率、 决策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是衡量管 理变革和创新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在eMP

6、A莫式下,科技加管理、专业化加信息化成为南京地税鲜明的组织特色,信息化开创了南京地税电子税务的崭新格局:一)一体化的信息基础平台,为税务管理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在多年来坚持信息化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下, 我局将电子税务的发展目标确 立为建立面向税务管理全方位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 旨在实现对税务管理业务 功能完备性、 处理流程规范化、 信息交换通畅化和信息服务层次化等的强有力支 持。为此,建立起了以集中式数据处理为核心莫式的一体化信息基础平台。 包括:一是建立集中式的广域计算机网络。 通过合理投入并不断优化, 目前已建立 起以市局主机为中心, 实时在线网络为主干、 非实时连接为支线覆盖全局的集中

7、式广域计算机网络。主要网络设备采用先进的 CISCO各由器两台、5500交换机 两台。市局主干网达到千兆,并通过 1 0兆宽带、 2兆光纤线路与分县局连接。 该网络构架的特点是集中式, 所有税务管理业务通过中心主机统一管理、 集中处 理。二是建立高性能硬件基础平台。主机系统由一台SUNE65O0两台SUNE5000 1个TB磁盘阵列和异地数据备份系统组成,形成了联机事务处理和联机分析处 理有机统一的高性能硬件基础平台。目前,全局的PC机数量达到1640台套。二是采用了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采用SYBASE12.0实现了全局数据的统一管理;采用SYBASEIQ12.0勾建了全局集中式数据仓库

8、;禾U用数据库复 制服务器、P0 WERMA数据迁移工具等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自动抽取、复制、力卩 工和报表生成。在一体化信息基础平台支撑下, 南京地税全面实现了市局、 分局、所三级税 务管理机构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和全部税收业务的集约化统一处理, 任何一个在办 税大厅的开票员, 只要把有关数据敲进去, 一个回车就把这些数据传到了市局主 机,由主机进行处理,一切几乎在瞬间完成。网络管税、机器管税取代了传统的 人工管税, 既杜绝了税收征管手工处理、 纸张操作带来的各种弊端, 也有效解决 了因受空间物理阻隔而制约管理的瓶颈问题,保证了征管行为的公正、高效。二)丰富的应用系统软件,全面提升了税务管理的数字

9、化含量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落脚点在于软件的开发应用,只有通过强化开发应用, 才能有效解决信息化建设对管理的适应性问题和自身的发展完善问题。 为此,建 局以来我局始终围绕严密税收征管、 提高行政效率、 优化纳税服务以及提供决策 支持等目标,积极开发面向税务管理全方位的应用软件, 努力提高数字管理含量。 目前已形成三个层次的软件系统:一是支撑核心业务管理运作的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 经过几年的不断建设和 完善,我局金力税收征管管理信息系统(MIS)已由一期发展到三期,该系统涵 盖了全部税收征管环节, 不仅使征管工作彻底摆脱了手工处理的方式, 而且极大 地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 可以从任一端口根据权限获得

10、相应的真实数据, 满足了 对全市地方税收数据实施专业化处理和集约化管理的需要。 该系统还能够为管理 人员、业务处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管理、 处理、查询等功能, 为纳税人提供方便、 快捷、全面的服务咨询。税收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所带来的综合效益, 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技术 对管理的强大支撑作用, 也认识到信息管理渗透到地税管理各领域的必要性。 因 而,我们在不断完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于 2000 年建成并在全系统应用 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OAS。该系统包括政务管理、事务管理、政工管理和信 息服务四大子系统 34 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各类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采集、统 计分析和管理监控。其中政务管

11、理包括会议、宣传、调研等11 个功能模块,事务管理包括房产、车辆、接待等 7 个模块,政工管理包含人事、党群、监察等 4 个模块,信息服务可为干部提供政策法规、电子刊物、新闻快览等 12 项服务。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 我局形成了平台统一、 覆盖全局的行政管理信息化体系, 实 现了文件的网上办理流转、 会议的网上组织召开、 车辆的网上管理调度等, 全面 提高了行政管理质量。为了适应信息一体化要求, 我局于去年起全面实施了基于三层体系架构的金 力四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打算通过四期系统的建设应用, 对税务管理资源在一 体化平台上进行更为有效的整合, 建立信息化全面支撑下的专业化税收征管、 科 学化

12、行政管理新格局, 为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期系统是以提升 平台、整合资源、优化软件、强化应用为总体方针, 力求在新的技术体系架构下, 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集成包括税收业务、行政、决策和监控等全面应用的, 支持多媒体的网上办税、 网上办公信息管理系统, 最终实现硬件的集群、 数据的 集中和应用的集成,提高我局信息化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二是满足多层次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在抓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 时,我局紧密联系工作需要及工作实际, 大力强化应用观念, 使计算机技术不断 延伸到地税管理的各个方面。 建局八年来, 相继开发出税收预警系统、 计划管理 系统、征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13、 稽查选案系统、 教育培训管理综合系统等满足不 同层次管理需要的应用软件。其中,税收收入预警系统建立了税收收入预警模型, 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 法和神经网络法对收入指标进行分析, 能够对本年度收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预警 提示,并对次年度收入计划进行合理预测, 既能够有效控制收入进度, 又为科学 制定收入计划提供了参考, 体现了依法治税的要求; 计划管理系统, 涵盖了计划编制、发布、跟踪、反馈各环节,从时间、组织、内容、控制四维上强化了对工 作的全过程管理, 实现了计划的网上编制发布, 提高了组织运作效率; 征管电子 地理信息系统,以电子地图的形式 ,将全市纳税户纳入直观的可视化管理,实现 了对税

14、源税户静态分布状况、 动态变化情况及其成因的有效监控分析; 教育培训 管理综合系统集多媒体教学、题库管理、测试、教育培训管理、分析与辅助决策 等五个子系统于一体, 能够运用视频点播技术, 将干部关心的学习内容上网提供 点播,并可开展网络教学和网上远程教育,拓展了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方式。98 年我局又联三是面向纳税人服务的单项软件。 为了适应向服务型机关转变的要求, 我局 于 97 年自行研制开发出税款征收无纸化系统,并在所有城郊分局进行了推广应 用,缩短了纳税人税款缴纳开票时间,节约了税票的开支成本; 合南京人行和工商银行, 成功开发出税银联网税款实时征解系统, 实现了税款的 自动划拨, 极大地

15、提高了税款入库速度, 进一步降低了纳税人申报成本, 受到普 遍欢迎。实时扣款的申报方式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充分肯定, 并向全国推广;2002 年开发了用于办税大厅现场秩序管理的排队叫号系统, 由计算机代替纳税人申报 排队,使纳税人能够直接接受一对一的服务, 既缓解了纳税申报期人员拥挤排队 现象,又保证了办税厅的秩序井然,为纳税人提供了宽松、高效的办税服务。三)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创新需要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如果将硬件网络建设比作是修路、 计算机软件开发比作 是造车,那么数据资源利用则可称为路、 车基础之上的货。 路通车好只是解决了 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而运货则是信息化建设

16、的核心, 信息化工程能否有效发挥满 足管理需求应用和适应应用需求的功效,就在于能否通过它开发出丰富的数据、 信息资源并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局在电子税务建设中 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数据集中处理枢纽, 开辟有效利用数据资源的途径。 我们在全国税 务系统率先组建了规模最大、 功能一流的数据处理中心, 对全市涉税资料进行集 中数据采集和联机事务处理, 实现了集群式数据采集、 主题化数据存储、 集中式 信息加工和集成化信息交换, 解决了海量数据抽取问题, 文本资料实现了向电子 数据的转变。由于全系统的数据集中在数据处理中心, 市局就能直接掌握第一手 数据进行处理加工,

17、不仅解决了管理基础资料保全问题, 而且杜绝了以往报表数 据层层汇总、层层上报带来的周期长、 速度慢和因人为修改报表造成数据失真的 问题,确保了数据的真实。这样,数据处理中心就成为贯通税务管理各个层面、 支撑我局集中式征管模式的信息枢纽。二是建立多层次、 全方位信息服务体系, 为强化管理提供全面支持。 为提高 对信息系统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 我局依托数据集中处理, 研究设计了主题化模 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仓库,形成了基于 Web的税务管理联机分析处理平台, 利用这一平台, 能够对数据实施深度挖掘, 按管理主题和管理要素, 确定分析指 标,综合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定期以数据、表格、图形等

18、多种形式提供 管理层和决策层参考, 从而加快了数据向信息的转化, 实现了对税务管理各个层 面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为强化管理提供了内容丰富、 科学翔实的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过对海量的管理历史数据和操作数据进行分析, 使之按管理主题转 化为可用信息资源, 提供面向决策层的决策支持; 通过对税收征管和税务行政行 为的相关分析, 满足面向管理层的管理监控需要; 通过对纳税行为的大规模分析 处理,筛选出管理重点和稽查线索, 大幅度提高操作层征管和执法效能; 并通过 对外数据交换, 实现了税源、税户信息的社会化共享, 满足税收综合管理的需要。文件办三是建立网络管理控制中心, 有效实现信息化支撑下的

19、管理创新。 通过集中 数据处理、构建数据仓库,为我局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实施对整个税务管理的过程 控管提供了可能,也为改变传统的层级式管理创造了条件。为此,我局于 2001 年 8 月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建立了以技术控制为载体、 信息资源监控为途径、 提 供决策支持为目的的多视角网络化管理监控中心。利用网控平台提供的视频监 控、数据抽取技术, 不仅实现了对全市办税服务厅现场及其它重要场所、 理状态、计划完成情况、 全局干部的计算机桌面和上下班情况的有效监控, 强化 了指挥调度、统筹管理和行政督查职能,而且能够通过对全局 22 个应用系统信 息资源的整合、 抽取和对地税管理全过程信息的监控, 形成信息

20、技术基础上的综 合管理后台, 初步满足了面向决策层的决策支持、 面向管理层的权力监控及面向 执行层提供工作依据的需要。 从而改变了管理和决策过程的整体状况和结构, 引 发了南京地税管理流程的重组和组织变革。四)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强化了税务机关服务纳税人职能在电子税务建设进程中, 我局长期坚持的基本思路之一就是: 适应信息时代 和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带动税务机关从被动式管理型向 主动式、多元化、服务型职能转变,实现行政职能的现代化、公开化和效率化。 而且我们始终认为, 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之成为城市信息化的有 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服务社会、优化管理、提高效率

21、的作用。为此,在实践中 我们侧重信息系统建设的开放性、 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从建局伊始, 便在加强内 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 本着为全市经济调控、 政府改革和城市管理决策提 供信息服务的原则, 积极参与南京财税信息系统和城市信息网建设。 在具体做法 上:一是努力提高税务管理信息的社会化共享程度。 依托集中式网络和管理信息 系统的构建,我局实现了与国家税务总局、省地税局和银行、财政、工商、劳动 等部门的计算机联网, 不仅畅通了信息传递渠道, 加快了税款入库速度, 而且为 其他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了涉税经济信息, 特别是在社保费的征收方面发挥了很大 作用,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合力和工作效率。同时,借

22、助与城市信息网的互通, 及时获取政府所提供的各种资料、 档案或数据,使我们对纳税人的服务更加完善。 目前,我局正继续以实现地区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为目标, 巩固与有关部门的计 算机联网,并分步加强与国税、土地、房产、车管等部门的信息交换,将信息化 建设定位于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努力为构筑全市公用互联传输网服务。二是积极构建电子政务大厅, 实现网上政务公开。 我局以参与南京市政府网上政务大厅为提高税务机关行政透明度、缩短政府与公众距离的有效途径,于2002年 6 月份进入中国南京网站的网上政务大厅办公,同时正积极构建南京地 税电子政务大厅。 目前,已利用市

23、政府电子政务大厅这一载体向社会公众发布各 类涉税信息资讯,提供网上咨询、表格下载、受理举报等服务项目,使我局信息 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工作融入到政府信息化之中,较好地发挥出综合社会效益。网上评议、受理举报的多种途 提高了税务机关的服务质量。三是充分利用网络为纳税人提供服务。我局于 2000 年就建立了综合性的南 京地税外部网站,去年又对网站进行了重新改版,开辟了七大类、 50 个栏目, 为纳税人提供政策咨询、法规查询、办税指南、举报投诉等各方面的服务,并接 受社会的监督与建议。 自网站建立以来, 每天都有数百人上网浏览, 现在点击率 已超过 94 万。仅今年,我局就已收到各类网上咨询 200 多条

24、,全部按时给予了 答复。通过外部网站的建立, 不仅加强了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提高了机关工作透 明度,也开辟了为社会实施网上办税、网上咨询、 径,畅通了纳税人言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2001年,我局跨入江苏省省级文明行业的行列。使我局优化了业务流程, 消减而且通过多年来的电子税务建设和技术创新带动, 了管理层次, 增强了业务弹性和适应性, 不仅保证了税收职能的充分发挥, 全面提高了行政效率、 降低了管理成本。 同时,与政府部门的伙伴关系更加紧密, 对纳税人服务方式更加贴近、 服务效率日益提高, 取得了可观的组织效益和社会 效益。我局组织的各项收入连年攀升, 在税务人员总量从 1998年 1

25、566人减少到 目前 1500人的情况下,组织收入却由 1998年的 33 亿元猛增到 2002年的 118.39 亿兀,年均增幅保持在30%以上,总量翻了两番,南京地税收入已占全市 GDP总 量的 7.63%。从内部看,信息化带动了我局行政管理手段质的飞跃。大量信息通 过网上传递,节约了时间,加速了运转,降低了管理成本。目前,全系统干部都 能熟练使用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大大精简了纸质公文、计划、信息简报、统计报 表等材料的数量。 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应用, 理顺了工作流程, 提高了办事效率。 据统计,仅公文处理、会议安排、接待安排、车辆调度等事务性工作纳入信息化 管理以来,其运转时效就比以前提高

26、了约 50%。二、南京地税电子税务建设遵循的基本路径在推进电子税务、 构建公共行政的过程中, 单纯依托硬件建设, 把精力集中 在计算机本身上, 既不能使传统的工作程式和实践实现自动化, 也不能实现税务 管理工作的本质改进。 信息技术应当是推动政府改革的工具, 电子税务建设的核 心是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达到管理革新的目标。 因此,我局将信息化建设同税 务管理的特色有效结合, 使信息化建设跳出了纯技术领域, 成为税务管理创新的 关键动力。在基本路径选择上,着重根据 eMPA莫式的要求,把握了四个原则: 一是系统原则。即:注重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规划、统 筹设计,保证信息化建设与

27、管理改革互为作用、齐头并进;二是动态原则。即: 强调电子税务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 既包括需求管理、 硬件投入、 软件开发等信 息化建设要素本身的动态管理, 也包括与之相应的管理上的不断变革、 滚动发展; 三是深化原则。 即:根据信息化建设和税务管理的周期发展规律, 不断深化和拓 展电子行政的内涵和外延;四是发展原则。即:结合组织发展的目标定位,坚持 发展- 整合- 再发展的要求, 保证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分阶段、 分主次、分层次地逐步发展和完善。具体做法上,把握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注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变革的有机互动, 以新技术引发的管理创新带 动组织跃升式发展在开创地税事业和组织发展进程中, 我

28、们感到,在加入WT(和经济全球化的 背景下,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组 织方式和组织行为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抢占加快发展的主动和先机, 必须大胆变革管理方式, 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在管理变革的动力选择上, 最彻底、 最高效的方式就是依托信息技术自身固有的强渗透性和高附加值, 使信息技术渗 透作用成为管理变革和拉动依法行政的关键影响力,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制度创 新、观念变革,实现管理创新。同时,又通过这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管理创新, 从规制、机构、流程等方面为信息化建设创造更为适宜的环境。为此,我们根据 这种eMPA莫式的内在要求,在电子税务建设过程中

29、采取了以下措施实施管理创 新:对各项制在此基础18 个操财务和政一是改进业务模式, 再造业务流程, 推动税务管理机制创新。 信息化建设不 仅仅是管理手段的变革,更是管理模式的变革, 信息化必然引发管理的业务重组、 机构重建和流程再造, 同时又以改革和规范后的制度、 流程适应信息化新的发展 需要。具体实践中,为了满足信息化管理要求,我局采取了三项措施:首先是全 面修订税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对信息化管理的内涵作了深入研究, 度本身从理论上作了大量分析, 就制度体系的设计向专家进行了咨询。 上,对征管制度体系做了三个层次的细分,建立起 5 个业务管理制度、 作规程和 66个专项规定;重新修订形成

30、了一套 56万字的政务、 事务、 工管理制度体系, 使制度更加符合信息化的实际需要, 为切实发挥行政信息化的 效能提供了规制保证。 其次是以环节管理为核心重组业务流程。 为了有效落实信 息化条件下的税务管理责任, 我们对管理作了认真分析研究, 认为管理应贯穿征 管全过程,对应于税收征管的每一个环节。为此,对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突出 以信息管理为支撑, 环节管理为核心, 把税种管理、 分类管理作为环节管理的基 础和依据, 环节管理要保证和实现税种管理的功能和要求, 从而实现了税收征管 流程的规范。第三是结合流程重组对岗位职责进行调整。按照环节管理的要求, 以保证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前提对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进行了重新 调整,使调整后的征管岗位和人员职责更加符合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的集中征 收、贴近式服务、集约化稽查需要。二是调整组织机构,转变职能方式,实现管理机构扁平化。 在信息化支撑下, 所有的管理信息实现了集中处理、统一发布,压缩了中间环节,使各层级、各部 门能够掌握不同点、 面的真实信息, 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准确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