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_第1页
基础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_第2页
基础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_第3页
基础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_第4页
基础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概括了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研究成果,构建了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心理学最基础的理论。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能力和人格需要和动机 41 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方面:认知 2 情绪、情感和意志 3认知:也叫认识,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 1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2 需要和动机:需要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3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

2、的太对和体验。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气质:脾气,秉性。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人格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4 能力和人格方式上的人格特征。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但这种表现叫做感应性不是心理现象。心理发展的过程:1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

3、。2 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脑神经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3 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但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联系,他们心理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4 思维意识阶段:人类有了思维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我们把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心里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里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心理现象即使大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学科。 它是一门中间科学。心理学

4、发展简史1 在西方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把人分成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这四种类型是由人体内四种液体即黄胆汁、血液、黏液和黑胆汁所占的比例不同造成的。2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为了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学派的纷争学派创始人代表人内容构造心理学冯特冯特 铁钦纳采用内省实验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也就是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整个人的心理。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杜威 安

5、吉尔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和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建立起来。强调心理学 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行为主义华生华生反对构造心理学观点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的组合。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S(R 观点。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 科夫卡主张从整体上来研整体不等于部分相加, 建立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究心理现象, 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意识是能人的心理包含着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包含人的本察觉得到的心理活动; 能冲动及出生后被压抑的

6、人的欲望。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认否则为三者发展的平衡就是健全的人格, 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 马斯洛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知心理学并以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一)客观性原则(二)辩证发展的原则 研究心理现的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方法。(二)调查法 访谈法研究心理现

7、象的方法问卷法(三)个案法自变量: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条件(四)实验法因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行为变化额外变量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其功能1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和外周神经系统(或叫周围神经系统)组成。2 神经元:我们把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灰色的,接受外界刺激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外围有髓鞘,起隔绝作用。感觉神经元:又叫传入神经元3 神经元分类: 运动神经元:又叫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又叫联络神经元4 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神经细胞体集中的

8、地方。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除了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脑干: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延脑(延髓):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脑干的中枢。桥脑中脑整个脑干上分布着脑干网状结构。其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水平,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丘脑: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对传人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间脑:位于脑干之上 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 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脑底丘脑:调节肌张力,是运动能够正常进行。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后方。保持身体平衡,

9、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端脑:也就是平时说的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中间的裂缝叫纵大脑皮层的高度发达是人脑的主要特征。纵裂吧大脑分为左右半球。裂,额叶:外侧裂以上、中央沟之前。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 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顶叶: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 端脑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枕叶:顶枕沟之后。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枕叶的枕极是视觉中枢。颞叶:外侧裂之下。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颞上回和颞中回是听觉中枢。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以及皮层下的一些脑结 构共同构成边缘系统,是内脏功能和机体能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 也是情绪的调节

10、中枢。(2)外周神经系统12 对脑神经从解剖上分31 对脊神经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从功能上分交感神经: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外交感神经: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的状态。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其活的表现有密切关系。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1 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功能不是对称的,这叫做“单侧化”。2 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语言有关的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活动左半球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斯沃活动如音 乐、美术活动,情绪的表达和识别等。右利手的人如果左半球受损伤言语功能会发生障

11、碍。3 1860 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左半球的额叶受损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即患者虽然发音器官没有毛病但是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患者仍保留了听懂别人说话及鞋子和阅读的能力。4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实验。证明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肾上腺分泌受垂体腺的调节,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巴普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一) 兴奋和抑制巴普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

12、态: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状态转化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入神经就是感觉神经,传出神经就是运动神经。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三)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我们把巴普洛夫进行的条件反射成为经典条件反射

13、,把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巴普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一)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消退抑制:当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二)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扩散: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其他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引起的。(三)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负诱导: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

14、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叫负诱导。正诱导:在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四)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系统叫动力定型。感觉、知觉和记忆1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 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来源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还有内部感觉外部感觉: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

15、痛等感觉)。1 感觉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觉性,感觉能力强,感觉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觉性就低。2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觉到, 其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感觉到,其感受性低。感觉性是用感觉 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3 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差别阈限,又叫 4 最小可觉差。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就是 5 德国生物学家韦伯发现差别阈限和 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 是原来的刺激强度

16、,K 是一个常数 I/I=K I 是差别阈限,I韦伯常数只适用于中等刺激的范围。 S 是心理量公式为:S=K*lg费希纳定律: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6 K 是常数 R 是物理量感觉现象一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最典型的是对暗适应和光适应。二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正后像:感觉后像有时和刺激物性质相同,叫正后像。负后像:后像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叫负后像。三: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器官,使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同时对比:我们把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做同时对比。相继对比:

17、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四:联觉:本来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如红色使人温暖。各种感觉一 1 视觉 适宜刺激是波长在 380 纳米780 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比 380 纳米短的电磁波是紫外线,比 780 纳米长的电磁波是红外线)。2 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即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呈圆锥状,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所 以叫明视觉器官。锥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及其颜色,这是明视觉。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所以叫暗视觉器官。杆体细胞不能分辨物

18、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敏感和轮廓,这是暗视觉。3(1)颜色的特性 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从长波的红到短波的蓝紫色。彩色的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比例,灰所占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小。灰是非彩色,饱和度为 0.(2)颜色混合 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叫颜色混合。颜色混合有两种,即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如彩色电视的色彩是色光混合,彩色印刷、用水彩画画和颜料染布是颜料混合。如果两种颜色混合后失去了色调,变成了灰,这两种颜色叫互补的颜色。如红和绿混合得到灰,红和绿就是互补的颜色。(3)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部分色

19、盲又分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二 听觉 1 1620000 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在听阈范围内对 10004000 赫兹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的声音的耐受性也较高。在中音时,听觉的阈限值最低,低频和高频的声音,听觉阈限值就很高。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他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从高频逐渐向中低频方向发展。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 听觉器官 2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声音有声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3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三 嗅觉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舌尖对

20、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对酸、舌根 四 味觉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米切关系。对苦最敏感。触觉: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是触觉。 五 皮肤感觉 压觉:引起皮肤变形的是压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又叫静觉,与小脑有关。平衡觉过于敏感,微弱的刺激便会引起高度的兴奋, 平衡觉 六造成恶心、呕吐等身体反应。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在心理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动觉 七疲劳的感觉,便意、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 内脏感觉 又叫机体觉,八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痛觉对机体有保护性作用。 是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痛觉没有适宜的刺

21、激。九 痛觉知觉 它来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 自于感觉,但已高于感觉。知觉的整体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 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单距离知觉的判断依据有: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视轴辐合)、空气的透视作用、明暗阴影、运动时差)(对象的重叠、眼线索线条的透视作用、双眼线索。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自然界昼夜交替、四季周期计时器提供的信息、时间知觉产生可以借助的线索:性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

22、周期性变化等。运动知觉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产生的歪曲是有条件的。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的种类按照其内容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 按照是否意识到: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按照能否加以陈述: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按照信息保存时间长短以及信息的编码:瞬时记忆(1 秒以内)、短时记忆(1 分以内)、长时记忆(1 分以上)。瞬时记忆容量较大,短时记忆容量在 59 个单位。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回忆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

23、认。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遗忘与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使用节省法得出遗忘 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遗忘的原因:干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思维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是思维操作的基本形式。 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形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按照探索问题答案方向的不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

24、念的个体。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原型启发、定势(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活动的形式: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内部语言特点有发言器官活动的隐蔽性、言语的检索性、速度快。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运动性言语中枢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部位受损伤。布洛卡中枢表达性失语症说话迟钝不能说出连贯语言,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 字认字听觉性言语中枢顶叶、枕叶、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受损威尔尼克中枢接受性失语症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失去理解能力

25、视觉性言语中枢顶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失读症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含义。书写中枢额上回、靠近中央前回失写症其他运动机能正常, 却不能写字绘 画。表象和想象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想象:运用已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它创造出来了新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属于思维的范畴。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例子。幻觉是在异常的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进行的想象。创造想象:不依据现

26、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描述或图表模型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幻想: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意识 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意识:最高阶段的产物,因为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意识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巨额知识课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和、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睡眠:分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大约 90 分钟左右,伺候变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 波消

27、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持续 510 分钟。在快速眼动阶段之后又会重复上述睡眠四个阶段,结束后又会出现快速眼动阶段,而且时间比第一次长,直至最后一次可长达一小时。梦:特点为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准确性等。最主要特点是梦境的不连续性。注意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定和集中。集中性是指紧张度和强度上。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注意的特征:注意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广度大约是59 个项目。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即分心。注意转移:友谊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

28、象上去的现象。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而转移,注意的分散式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注意分配:主义分配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鄙俗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 甚至是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另一个条件是所从事的集中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需要与动机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的种类:从需要的角度对需要加以分类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从满足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和内部动力。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

29、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情绪、情感和意志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是脑的活动过程。情感则常被用来藐视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既是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它是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感要通过情绪表现,情感也能制约情绪的表现方式。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能力、动机能力、组织能力、信号能力。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动力性(增力和减力)、激动度(激动和平静)、强度(强弱)、紧张度(紧张和

30、轻松)。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喜怒哀惧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叫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叫焦虑。2 按情绪的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心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见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3 人的高级情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 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

31、心 理过程。意识行动的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 准备阶段的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冲突。意识品质意志的自觉性: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意识的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与其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意志的坚韧性: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相反的是虎头蛇尾和执拗。意志的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相反的是怯懦和任性。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

32、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分类按照能力结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液体能力(与年龄有关)和晶体能力(与社会文化有关)按能力所涉及领域: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按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和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研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互相关系。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的结构:包括气质和性格。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气质气质: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就是所说的脾气、秉性和性情。气质概念的提出与划分:2500 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将人划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