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辽南协体高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1页
2019年辽宁省辽南协体高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2页
2019年辽宁省辽南协体高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3页
2019年辽宁省辽南协体高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年辽宁省辽南协体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 小题,共 48.0 分)1.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依据。这表明当时()A. 政治秩序混乱B. 思想文化繁荣C. 贵族政治崩溃D. 公序良俗滑坡2. 据史记记载针对治家理财问题,汉初丞相萧何曾对人说置田宅不要显露富贵,子孙如果贤能,就像自己一样勤俭持家;不贤,也要守住家业不要让他人侵夺。这反映出当时()A. 崇尚节俭成为社会风气B. 土地兼并现象比较普遍C. 无为而治成为治国理念D. 社会经济破坏比较严重3. 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时期,有人诬告宰相刘

2、祎之,武则天命人审问刘祎之,并向他宣读敕书。刘祎之质问:“不经过中书省、门下省的草拟、审议,怎么能叫敕书呢?武则天听说后大怒,最终把刘祎之赐死在家中。这件事说明()A. 武则天破坏了三省制B. 刘祎之反对专制独裁C. 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D. 集权与分权对抗激烈4.据记载,16、17 世纪,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全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说明当时()A.C.中国是世界生产制造强国列强在转移殖民地的投资B.D.中国的海外贸易十分繁荣列强对东方富足十分垂涎5. 据记载,英商满载生丝的船经过直镇(时),不肯向太平天国税局纳税,被扣压。英国领事强为干涉。太平天国提出抗

3、议:“太平天朝定制,商货经过税局,有一定之税金,今贵国商人之行为, 即违定制, 而贵国官长强为干涉, 于国际交谊甚不合。特此告知。”这表明太平天国()A. 自觉承担了反侵略的历史使命B. 坚持独立自主的开放原则C. 闭关自守,反对发展对外贸易D. 固守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6. 据 1867 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江南制造总局(注:李鸿章创办的军事企业)工人当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 倍,这一现象说明()A. 工业生产能创造高额利润B. 官方重视军力发展C. 国内工业劳动力十分紧缺D. 政府鼓励经济转型7.据有关资料统计, 1946 年的铁路客运运送量达12358.5 万人次,

4、比之前的最高年份高出 7300 多万人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B. 抗战胜利后政治中心回迁C. 国民党政权积极部署内战D. 抗战胜利后避难民众回流8.如图是建国初期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情况。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第1页,共 14页A.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B. 苏联高校办学模式影响C. 工业化成为时代主旋律D. 建国初期技术人才匮乏9. 古希腊雅典城邦涌现出过众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 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这说明()A. 地理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社会发展B. 经济发展影响顶层意志C. 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人类文明走向D. 社会生态

5、影响文化环境10. 18 世纪的英国, 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 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B.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C.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D.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11. 罗斯福在经济大萧条期间曾经说: “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人民创立了国家,人民一致同意让国家继续存在下去。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 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

6、助 -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 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义务。 ”这表明他 ()A.C.正在建设福利国家饱含公仆情怀B.D.主张强化国家职能重视以人为本12. 英文的“ Communication ”有多重译义, 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 “交通”和“交流”。有人说, 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 )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A.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B. 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C. 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D. 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62.0 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铁路发展迄今已有100

7、多年的历史。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 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它是英国侵略者采用欺骗的手段修建的。这条铁路后被清政府以28.5 万两白银收回并拆除。1880 年,清政府为了解决煤炭运输问题,准许英商修建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 千米的铁路,但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车拉,被讥讽为“马拉铁路”。晚清时期,保守的当权势力以“奇技淫巧”、“破坏风水”等理由百般阻挠国人修建铁路, 却迫于列强的淫威, 以“国有”名义把一条条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侵略者。 1909 年由詹天佑主持建成的“京张铁路”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建造的铁路,也算是晚清铁路发展的最大成就。第2页,共 14页1912 年孙中山先生提出

8、了要修建16 万公里铁路的规划。但由于外敌入侵,内部纷争战乱不断,整个民国时期铁路建设非常缓慢,到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铁路仅有2万多公里,能维持通车的只有1 万多公里,且大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修建新铁路,以保证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到190 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38 公里。从 1990 年至 199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了 7129 公里,达到 6.49 万公里,其中包括合资铁路 3043 公里,地方铁路 5210 公里,国家铁路复线为 18423 公里,电气化铁路为 10082 公里。2006 年 7 月 1 日,穿越世界海拔最高地区的青藏铁路正式建

9、成通车,标志着新中国的铁路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90 年,中国开始建设高速铁路,到目前为止,高铁铺设已完成“四纵四横”的布局。无论是高铁的运营速度(最高时速350 公里)、通车里程(已超过2 万公里)还是相关技术设备 (如“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青藏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还使中国突破了高原、冻土等世界性铁路建设的难题,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宝贵经验。如今,中国的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道名牌,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以上材料摘编自百度文库相关文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旧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与旧中国相比铁路发

10、展进步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 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 (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 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 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 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摘自古希腊城邦史解读材料,以文明发展的

11、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就此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5. 材料猛安谋克制是东北女真族勃兴之时形成的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据金史 ?兵志记载,当时女真各部落成年男子都是士兵,但没有其他接役负担,平时就是生产和习武。一有警报就自备干粮听候调遣,并根据人数多少,分别编为猛安或谋克两种单位。金太祖二年(116 年)规定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个猛安。 (猛安、 谋克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单位) 既拥有能拿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也包括老弱妇孺全部人口及其财产。由于它必须统一筹措自己士兵的武器和给养,第3页,共 14页所以尽管它的成员不一定都有血缘关系,却能相处如父子

12、兄弟。 随着征辽和征宋战争的结束, 女真人在华北驻扎的主要任务已转变为维持统治, 尤其是在与汉人广泛杂居以后,猛安谋克的军事功能逐渐让位于民政功能。-摘编自中国全史卷三?人口史根据材料,提炼概括猛安谋克制的主要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猛安谋克制功能转变的背景和意义。16. 材料 1941 年美国对德宣战后,一些科学家提议要先于纳德国制造出原子弹。美国陆军部于 1942 年 6 月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即曼哈顿计划。该计划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 万多人参加,历时3 年,耗资 20 亿美元,于 1945 年 7 月 16 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

13、一次核爆炸。同年 8 月 6 日和 9 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加快了日本的投降和二战的结束。 至此,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并在实战中使用原子弹的国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果断作出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广大千部、工人、战士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用较少的投入和很短的时间,取得了成功。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世界震惊。中国政府迅即发表声明: 中国在任何时候都不首先使用和威胁

14、使用核武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赢得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誉。-摘编自百度文库相关文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美、中两国研制核武器的异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功研制核武器的意义。17. 材料范旭东( 183-1945 年),湖南人,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早年丧父, 家境返贫, 靠姑母资助,得以就学。后在胞兄帮助下,到日本求学,最终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回国后,先后创办久大精盐厂、永利碱厂等现代化工企业,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更新了中国联合制碱工艺。日本全面侵华后拒绝与日本合作,将大批企业技术人员和部分机

15、器设备撒退抢运到后方,为近代中国化学工业保存了家底。范旭东经营企业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建厂后积极开展职工福利建设,在中国企业界最早实行每日八小时工作制。范旭东还大力提倡科学,重视人才使用,1928年创办海王旬刊,大量介绍科学知识;他所创办的永利硫酸铵厂一时人才济济,“具有大学毕业程度者共 80 余人,其曾经留学国外得有高级工程学位者约20 人。”范旭东毕生专注于事业,私人生活极为简约,他当公司总经理三十余年,出门不置汽第4页,共 14页车,家居不营大厦。 毛泽东后来称赞范旭东为中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摘编自百度百科范旭东根据材料,概括范旭东为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做出的主要贡献。根

16、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范旭东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第5页,共 14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儒家 认为确立礼是国家的躯干,以 “礼”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依据,由此可知,“礼”即是国家的 统治秩序,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 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 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从侧面说明当时政治秩序混乱,才会 对社会秩序 进行规范,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均不符合,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春秋 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百家争鸣背景的把握,旨在考 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17、力。2.【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 “不贤,也要守住家业不要让他人侵夺 ”,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汉朝土地兼并 现象十分严重,B 选项符合题意。崇尚节俭成为社会风气与材料无关, A 选项排除。材料与无 为而治思想无关, C 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社会 经济破坏比较严重的结论,D 选项排除。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 变,需要掌握汉初土地兼并 现象。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 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 识迁移能力的考 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 变的掌握。3.【答案】 C【解析】第6页,共 14页根据题干可知,刘祎之因不满武则天不

18、按三省程序 进行问责,触犯武则天而被赐死,反映当时君权与相权间的矛盾突出,故 C 项正确。A 项为材料现象,未体现题干主旨,排除。B 项,材料未体现刘祎之反对专制独裁,排除。D 项,题干与集权分权无关,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唐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唐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本题结合材料及君主 专制强化的趋势进行解答。4.【答案】 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生产的黄金白 银流入到中国,反映出当时中国在国 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中国在世界制造 业中处于强国地位。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 结合新航路开辟以后的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明朝

19、 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对东西方贸易产生的影响。5.【答案】 B【解析】从材料的内容明 显可以看出,太平天国 对于外国干涉中国的税收提出抗议,并且要求 实行独立的税收政策,允 许外国人在 华经商贸易,这体现了太平天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开放原 则特征。故选:B。本题主要考察太平天国运 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 动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太平天国运 动的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 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材料的能力。第7页,共 14页6.【答案】 B【解析】依据材料 “江南制造 总局(注:李鸿章创办的军事企业)工人当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 力或苦力收入的 4-8 倍”

20、可以看出洋 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中工人的收入 较高,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是官办企业,其工人收入高,说明政府对该工业的投入较大,体现了官方重 视军力发展,故 B 项正确。A 项不符合史 实,排除。C 项中紧缺不符合史 实,排除。材料没有体 现经济转 型,故 D 项错误 。故选:B。本题考查洋务运动。需要掌握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江南制造总局(注:李鸿章创办的军事企业)工人当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 4-8 倍 ”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 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7.【答案】 D【解析】从材

21、料的 1946 年可以看出是抗 战刚刚结 束以后,之所以铁路运输量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以前逃亡到中国西部的 难民大量回流,所以铁路客运量会突然提升。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 要搞清楚抗日 战 争的结 果和影响,学生要有 较强 的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材料的能力。8.【答案】 C【解析】第8页,共 14页依据图示可知,调整前涉及文学、理工、航空等 领域,调整后主要以理工 为主,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调整是为了适应工业化需要,为工业化培养人才,故 C 项正确。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故 B 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 现受到苏

22、联教育的影响,故 B 项错误 。D 项无法从图示得出,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一五计划。需要掌握一五计划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一五计划的背景的把握,旨在考 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 时期民主政治繁荣,社会 环境宽松,工商业发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环境宽松,由此可知,社会环境影响文化 环境,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均不全面,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需要掌握古希腊哲学和百家争鸣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对古希腊哲学和百家争 鸣的背景的理解。本题考查对古希腊

23、哲学和百家争 鸣的背景的把握,旨在考 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 识分析理解的能力。10.【答案】 C【解析】根据所学知 识,19 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 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经济思想也变成了自由主 义经济思想,材料是反映在自由主 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企业的设立是经济思想的变化,故 C 正确;AB 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 现,第9页,共 14页D 项与材料不符,故 ABD 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 查工业革命后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影响。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除了在政治上要求参政权利外,在经济上要求进一步打破束 缚,实行自由竞争、自由经营

24、、自由贸易。于是适应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由主 义思想应运而生。11.【答案】 B【解析】A 罗斯福没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B从材料可以看出是要 强调国家职能的加强,要求把照顾弱势群体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义务。C材料中的仆人意 识是一种表面 现象,本质上是要体 现出强化国家的管理经济的职能。D材料不是强调以人为本,主要是想通过对人民担负义务而强化国家职能。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 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 罗斯福新政的特征,学生要有 较强的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2.【答案】 D【解析】A 、材料没有涉及 “市场”的任何信息,故错误;B、题干没有提

25、及技 术的更新话题,故错误;C、题干没有提及信息 产业发展的问题,故错误;D、题干中强调 “网 络就是传媒”“交流 ”等意思,故正确;故选:D。本题以英文 “communicatio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互联网知识点的掌握,考查第10 页,共 14页对现代科学技 术知识点的有效理解。本题考查对互联网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题目时,应当掌握: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互联网应当从交流、传达的角度来考 虑。11)根据材料一中“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建成的“京张铁路”13.【答案】 【小题 】(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建造的铁路,也算是晚清铁路发展的最大成就”“整个民国时期铁路建设非常缓慢,到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铁

26、路仅有2 万多公里,能维持通车的只有 1 万多公里, 且大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等信息可以归纳出旧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其成因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这条铁路后被清政府以28.5 万两白银收回并拆除”“准许英商修建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 千米的铁路, 但不允许用机车牵引, 只好用马车拉”“保守的当权势力以奇技淫巧破坏风水等理由百般阻挠国人修建铁路”“却迫于列强的淫威,以国有名义把一条条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侵略者”“由于外敌入侵,内部纷争战乱不断”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2)根据材料二中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新中国铁路发展迅速,从“穿越世界海拔最高地区的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已完成“四纵四横”“高铁的运

27、营速度(最高时速350 公里)、通车里程(已超过 2 万公里)还是相关技术设备(如“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突破了高原、 冻土等世界性铁路建设的难题”等信息中可以归纳出其他的种类和技术的进步。回答原因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科技、外交等方面来总结。故答案为:( 1)特点:阻力重重;进展缓慢;水平低下;覆盖率低;自主性差。成因:国家落后贫弱;外国侵略压迫;社会愚昧迷信;顽固保守势力阻挠;政局动荡战乱不断。( 2)进步表现:发展迅速;品种丰富;覆盖面广;技术先进;逐步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并开始赢得国际市场。原因:国家独立解放;党和政府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和积极投入;广大干部

28、、群众、工程技术人员勇于创新和奉献;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科技进步;积极主动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小题 2】【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首先要从材料一回提取有关旧中国铁路发展的信息,然后归纳其特点,并根据材料一和 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其成因。(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 进行历史比较和调动运用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解答本 题,考生首先要从材料二中提取新中国的铁路发展成就,与旧中国相比 较,得出说明发展进步的表现;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进步的原因。第11 页,共 14页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

29、、获取与解读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素养的重 视。14.【答案】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文明的差异与孕育文明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很大关系。中国是大陆国家,河湖遍布,流域内平原广,土地肥沃,适合农耕经济发展,由此孕育了农耕文明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人文特质。希腊半岛山多地少,土地荒瘠,农耕经济不发达,但三面临海,适合海洋活动,由此孕育了海洋文明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人文特质。故答案为:论题:示例:人类文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阐述:示例 1:从造成差异性的原因的角度阐述。文明的差异与孕育文明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很大关系。中国是大陆国家,河湖遍布,流域内平原广,土地肥沃,适合农

30、耕经济发展,由此孕育了农耕文明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人文特质。希腊半岛山多地少,土地荒瘠,农耕经济不发达,但三面临海,适合海洋活动,由此孕育了海洋文明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人文特质。示例 2:从差异性带来的影响的角度阐述。从积极的视角看,文明的差异有利于世界的多元发展。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带来的不同文明创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从负面角度看, 文明的差异得不到包容和正确对待,也很容易激化矛盾,制造灾难。人类历史上的很多战争、动荡源于不同文明的冲撞。示例 3:从对待文明差异的态度的角度阐述。对待文明的差异,只有求同存异、包容互鉴,才有利于各方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共同家园。当年万降会议上

31、,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迅速消除了与会各方因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而造成的误解, 促使会议成功, 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的 发展,需结合中国古代、古希腊地理 环境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来解答。本题为难题 ,考查人类文明交流,考查学生准确解 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答案】【小题 1】(1)本小问的作用, 依据材料“既拥有能拿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也包括老弱妇孺全部人口及其财产。由于它必须统一筹措自己士兵的武器和给养,所以尽管它的成员不一定都有血缘关系,却能相处如父子兄弟”可以得出作用是保证兵源;提高战斗力;促进内部团结,增强凝聚力。( 2

32、)第一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猛安谋克制是东北女真族勃兴之时形成的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 “随着征辽和征宋战争的结束, 女真人在华北驻扎的主要任务已转变为维持统治, 尤其是在与汉人广泛杂居以后, 猛安谋克的军事功能逐渐让位于民政功能”,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女真势力不断扩张;金与辽、宋战争取得胜利;金统治扩大到汉族地区,金人与汉人杂居相处。第二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作用和所学可知,意义是有利于巩固金在征服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加速女真汉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第12 页,共 14页故答案为:( 1)作用:保证兵源;提高战斗力;促进内部团结,增强凝聚力。( 2)背景:女真势

33、力不断扩张;金与辽、宋战争取得胜利;金统治扩大到汉族地区,金人与汉人杂居相处。意义:有利于巩固金在征服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加速女真汉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小题 2】【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 查猛安谋克制的主要作用、背景以及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 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概括即可。本题考查对猛安谋克制的把握,旨在考 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答案】 【小题 1】( 1)本小问的异同,对比材料一、二可知,相同点是都为应对核威胁而研制;都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推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都在短

34、时间内取得成功。不同是美国研制基础和条件相对优越,中国十分薄弱和困难;美国研制有多国力量参与,中国没有外援,完全独立自主完成;美国研制成功后很快用于实战,中国没有实战经历; 战后美国依仗核武器推行霸权主义, 中国研发核武器的目的是自卫,制约霸权和维护世界和平。( 2)本小问的意义,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可知, 意义是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有力带动国家尖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极大鼓舞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建设国家的热情;有利于制约把去哪,推动世界和平。故答案为:( 1)相同点:都为应对核威胁而研制;都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推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不同:美国研制基础和条件相对优越, 中国十分薄弱和困难; 美国研制有多国力量参与,中国没有外援, 完全独立自主完成; 美国研制成功后很快用于实战, 中国没有实战经历;战后美国依仗核武器推行霸权主义, 中国研发核武器的目的是自卫, 制约霸权和维护世界和平。( 2)意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