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强度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电场强度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电场强度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电场强度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电场强度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设计思想电场强度的教学设计陈曙东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应当最能体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本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在课程目标中强调 , 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 验证物理规律” ,“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 认识物理实验、 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 等。从新课程的视角来审视目前的物理概念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不重视概念的构建过程 , 忽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让学生感到学习物

2、理不仅仅是解题、记忆, 而是对大自然规律的探索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终生志趣、 崇高境界。”2由此可见 ,让物理课堂教学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 ,既是物理新课程的呼唤 ,也是物理教师反思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电场强度是“电场”一章的重要概念 , 这一章具有基本概念多、知识综合性强以及知识在实际中应用广泛等三大特点。本章的概念比较抽象 , 教材强调弄清建立概念的背景, 把抽象概念具体化 ,以便于学生理解。 3针对以上特点 , 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上 , 一方面不必期望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 , 就将电场强度这个概念理解得非常透彻 , 只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是表示电场本质

3、属性的物理量就好。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 会逐步深化对此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采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充分研究、挖掘教材的科学探究要素 , 以科学探究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 设计流程2.1 创设情境 , 提出探究课题师: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 ,而且有能量。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它的特性 , 摸清它的“脾气” ?我们只有根据它表现出来的性质去了解它。师: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什么 ?这对我们研究问题有何启发生: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所以,研究电场 ,我们可以在电场中放入电荷。师:对 ! 只有

4、把电荷放入电场中 , 通过研究电荷的受力情况 , 才有可能探明电场的属 性。那么 , 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有没有要求 ?可不可以随意找一个带电体放入电场生:电荷的电荷量要充分小 , 不致影响原来要研究的电场;电荷的体积要充分小 ,以便于研究电场中各点的情况。师:满足这样要求的电荷叫试探电荷。 显然,试探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 有了试探 电荷 ,我们就可以研究电场的基本属性。师: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一般不同 , 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这表示各点的电场强弱不同。师: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 ?请同学们针对这个主题展开研究 , 得出结论。2.2 猜想假设

5、 , 设计探究方案师: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 , 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可能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你们打算设计怎样的方案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生:各点的电场强弱可能与带电体、各点位置、试探电荷有关。(1)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用丝线将一个轻小物体悬挂在木架上,做成如图1所示的简单实验装置,让它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带上同种电荷,进行以下实验:保持带正电的玻璃棒与小物体的位置不变,通过控制丝绸与玻璃棒的摩擦 改变玻璃棒的带电量,观察悬线偏角的变化情况。设法保持玻 璃棒的带电量不变,改变小物体的带电量,观察悬线偏角的变 化情况。改变木架位置,使小物体与带电体的距离改变,观察 悬线偏角的变化情况。(2)学生设计理论研

6、究方案:在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将同一试探电荷q分别放在不同的位置同一位置P放置电荷量不同的试探电荷(图3),研究其受力等问题。在不同位置处(rAvrB)放置电荷量不同的试探电荷(图4),研究其受力等冋题。A、B处(rAvrB)(图2),研究其受力等问题。在2.3收集证据,论证探究假设(1)学生通过定性实验得到的初步结论:仅改变玻璃棒的带电量,小物体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变化,说明电场的强弱受玻璃棒所带电量的影响。仅改变小物体的带电量,小 物体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变化,说明电场的强弱可能与小物体的带电量有关。仅改变小物体的位置,小物体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变化,说明电场的强弱与距离玻璃棒的远近有关。师:上述定性

7、实验的结论是否都是正确的?还必须从理论的层面加以深入研究。(2)学生通过理论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对图2情景,有5 ,因rAvrB,故FAFB说明某点电场的强弱与距离场源电荷的远近有关。对图3情景,有厂乙F3=kr2,由此看出,实验初步结论是有问题的,因为电场力大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试探电荷的电量变化,因此,不能说明某点电场的强弱与试探电荷的带电量有关。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研究这三个式子,从中能找到什么规律?生:其电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对图4情景,有,虽因rAvrB,但qA与qB的大小不知,故无法判断FA与FB的大小,但炉以断定-,这说明在电场中fl._ TL凶 L-,说明在电场中同一点,试探电荷受

8、到的电场力与,而且该定值与位置有关,与场源电荷有关,与试探电荷无关。的不同点放置大小不同的试探电荷,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关系是多样的,但电场,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比力与电量的比值即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仅对同一点是个定值 较。2.4得出结论,交流探究体会师生共同总结:理论和实验探究结果均表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试探电荷受到的电 场力与其电荷量的比值是恒定的;在电场中的不同点,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其电荷,跟试探电荷大小无量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这个比值由试探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 关,因而可以用这个比值来定义反映电场强弱性质的物理量。师:用比值定义一个物理量,用来表示研究对象的某种性质,这种方法

9、我们不是第一 次遇见。在200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刘翔13秒08夺得110米栏亚军,而我们班一个 男生只跑了 10秒,你认为该同学跑得比刘翔快吗生:无法判断,因为该同学运动的位移并不清楚 ,仅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是无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只有确定相同的位移,再来比时间,才能判断运动的快慢。, 从而引出了速度这师;这样我们用单位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反映物体运动快慢性质的新的物理量。同样 , 如果直接用电场力的大小表示电场的强 弱是行不通的 ,因为比较的电荷量可能不同 ,为了能统一比较标准 , 我们就用单位电荷量 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来描述电场的强弱 ,并且给这个比值一个新的名称

10、, 即电场强度 ,简称场强。师: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 ,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 ,认真思考,勇于实践 ,体现出追求科学真理的良好精神 ,反思全过程 ,大家觉得在设计的探究方案中或在研究的过程中, 有哪 些问题 , 有哪些不足 ?你有何改进意见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生甲:定性实验装置太粗糙 , 很容易漏电 , 电荷量也不易控制 , 可以用验电器代替玻 璃棒。生乙:我在上课前也做了预习 , 对电场强度的概念不太理解 , 只是强行记忆。通过刚 才的探究 , 我对这个概念是怎么得出的有了比较清楚的理解。, 我觉得学生丙:今天的实验研究方法和运用数学工具研究的方法是课本上没有的 到了很多东西 ,特别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 对我启发较大。3 教学体会由于电场强度的概念高度抽象 , 单纯采用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或放手让学生讨论、 探究,可能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根据上述设计方案 , 采用教师引导下学生探 究的教学方法 ,学生围绕任务开展探究活动 ,亲历物理学的研究过程 ,伴随着问题、 尝试、 思考、对话而获得探究性体验 ,对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 , 因而效果比 较理想。对物理概念尤其是重要的物理概念的教学 ,教师事先一定要了解学情 , 清楚学生原 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障碍 , 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