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论文低背景文化论文: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_第1页
《喜福会》论文低背景文化论文: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_第2页
《喜福会》论文低背景文化论文: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_第3页
《喜福会》论文低背景文化论文: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_第4页
《喜福会》论文低背景文化论文: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喜福会论文低背景文化论文: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摘 要】 本文借助于爱德华霍尔的研究成果高背景文化与低背景文化概念,对美籍华人作家谭恩美喜福会所体现的中美文化冲撞与融合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在小说喜福会中,四位母亲生长于中国,而她们的女儿们出生于美国,通过描写四对母女在家庭观念、价值观、人生观、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代沟和隔阂。表达了作者正确地对待文化的态度:既要继承传承母文化,也要吸收学习新文化。不能一味忘本地颂扬推崇,也决不能漠视误解任一文化。【关键词】 喜福会;高背景文化;低背景文化;母女关系;冲突;交融20世纪70年代以来,来自东方的华裔作家们开始大量涌现并跻身于西方文

2、学大潮中。绝大多数华裔作家经历了东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处于这两种文化的夹缝中,他们的作品也不约而同的表现了他们复杂而矛盾的心态,他们不甘于在面对美国文化时丧失掉自己的身份和传统,不愿意被异国文化同化。他们通过他们的文学作品,将他们背后的中国文化传统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他们的作品不仅描述了华人在美国的心酸历程,而且描写了几代华裔所经历的中美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通过这些描写,华裔作家们表达了自己对于中美文化的态度。一、谭恩美及其作品喜福会介绍谭恩美,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后就读于圣荷西州立大学,获得英语语言学士和硕士学位。其父母在四十年代从中国移民美国,因此她是一个地地道道

3、的美国人,但是她的血管里流着的却是中国人的血,她不仅对于美国文化了解颇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很深的了解。她自身的生活背景和经历赋予了她极好的灵感,她擅长描写亚裔美国人的生活和他们所面临的文化冲突,善于以细腻生动的手法描写中国文化中最富代表性和特色的事物,向西方读者展示东方世界的魅力和神奇。鉴于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她在文坛享有很大的读者群。至今她创作了四部小说,其中最出名的当为喜福会,也是她的处女作。这部作品一经出版,立刻大获成功,长时间居于畅销书榜首。美国新闻周刊评论道:“谭恩美是当代讲故事的高手。她是一个具有罕见才华的优秀作家,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华盛顿邮报评价道:“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既

4、获得了批评界的一致好评,也成了一本十分抢手的畅销书。她的新作写得更优美,更大胆,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谭用她那讲故事的天才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种才能时时照亮书中的每一个页码。”显而易见,这里提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指的是中国文化。喜福会取材于谭恩美自己的家族经历,她通过描写四对母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对方文化的不同态度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经过双方的努力,最终达成和解。作品中母女针锋相对的冲突暗喻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母女关系的和解暗含着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二、高背景文化和低背景文化理论美国人类学家、空间关系创始人爱德华霍尔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世界文化复杂多变,但却是有某种规律可循的。他提出了文

5、化可被划分为高背景文化和低背景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这是理解不同文化的一种方式。所谓高背景文化指的是说话人所发出的语言信息量少,低于低背景文化的语言信息量,但大部分的信息暗含在沟通接触的过程中。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高背景文化中,人们的经历类似,信息渠道相似,经过长久交流,人们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反应。因此,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往往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表达,共同的经历会将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传达出去。有时,人们还会通过其他方式传达意思,例如手势、眼神。沉默有时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中国、日本、中东等均倾向于高背景文化。高背景文化注重的是道德与集体利益,因此在这样的文化下人们重视集体利益,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

6、人利益。在高背景文化国家里,人们通常会尊重和听从一个高辈分的人的意见并且人们通常选择群体居住生活模式。在低背景文化中,由于社会内部差异大,人们表达信息时选择比较直接明确的方式,语言是沟通中大部分信息的主要传递方式。低背景文化与高背景文化恰恰相反,他们不愿相信依赖口头承诺,他们认为只有书面的承诺才有法律效应。人们通常会注重考虑对方的品德和提出的建议是否正确而不是盲目听从。低背景文化十分在乎私人空间,重视个人利益且更为独立。本文借助于爱德华霍尔的研究成果,对喜福会所体现的中美文化冲撞与融合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三、中美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母女关系对抗的产生及根源小说通过描写四对母女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

7、出了她们之间的代沟和隔阂。这四位母亲生长于中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即深受高背景文化的影响。而她们的女儿们出生于美国,生于长于美国,因此更加倾向于低背景文化。当来自两种文化的人进行对话时,误解与冲突便不可避免的产生。母亲不理解自己的女儿,面对和自己对抗的女儿们,母亲们感叹道“女儿与我隔着一条河,我永远只能站在对岸看她,我不得不接受她的那套生活方式,美国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女儿们也无法理解母亲,她们看不惯母亲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母亲带有很多歧视和偏见。1、家庭观念在家庭观念方面,四位母亲,即高背景文化的代表,强调长幼尊卑,尊老爱幼,子女应孝顺父母,且必须听从父母的教导和训诫。这种思

8、想模式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的观念深受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倡导以“顺亲”或“无违”为中心的孝道观念。中国文化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女儿为了母亲,甚至可以割自己的肉熬汤为母亲治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个家庭内部家长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子女对于家长只有绝对的服从。四位母亲尽管定居美国多年,但她们出生于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对她们的影响根深蒂固,她们仍然恪守着中国的男权思想。她们认为她们有义务安排女儿的一切,女儿必须服从,如果女儿能按照母亲制定的计划成长与发展,定能过得幸福美满。不仅如此,母亲对女儿的期望过高,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女儿身上。小说中

9、,吴精美的母亲吴素云认为自己的女儿有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她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与期望走下去。她们讲到“世上只有两种女儿,听话的和不听话的,在我家里,只允许听话的女儿住进来。”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文明文化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文化,以家庭伦理为核心、家庭观念较强。小说中的母亲家庭观念极强,喜欢群居在华人圈子里,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害怕,拒绝美国的主流文化。而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主张,儿女长大后离开父母,自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喜欢独处。在婚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性在婚姻方面应无条件的听从父母之命,传统、保守、隐忍、缄默、顺从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

10、烙印。而这四位女儿接受美国的主流文化教育,她们追求自由平等独立。正如独立宣言中提到,“所有人都生而平等”。大部分美国人相信每个人都是自由独立的个体,他们崇尚个人的独立自主,注重个人的发展和成功。正因为如此,她们的女儿未能理解自己的母亲,她们怨恨自己母亲的奇怪的中国式思维和行为,矛盾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2、价值观、人生观高背景文化较重视集体的利益与价值。个人的能力不仅体现个人的价值,同时也代表整个群体的集体价值。而低背景文化更加强调个人的能力,强调个人的成功需要靠个人的独立奋斗。美国文化非常重视自力更生。美国人认为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为了享受自己的自由必须依靠自己的奋斗。当与美国人交谈时,

11、很容易会发现,他们很少通过炫耀自己的家庭或社会关系来抬高自己。而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个人利益要奉献给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一个人的成功代表其集体的成功,会光耀门楣;一个人做了坏事会殃及全家,给家门丢脸。中国人重视集体的力量,愿意“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小说中,龚琳达和女儿薇弗莱的例子恰恰证明了高、低背景文化的差异。当女儿在棋艺上突飞猛进后,每个周六,在她没有比赛的日子里,母亲带着她去市场。这时,母亲必会得意洋洋地挽着她,然后不失时机地、骄傲地向任何人介绍着:“这就是薇弗莱,我女儿。”然而女儿的反应却是“你这样简直像是在做广告。”母亲认为女儿的成功代表着全家的成功,而女儿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自己的独立

12、奋斗。女儿不愿母亲带着她去炫耀自己的成功。“为什么你非要拿我出风头?如果你自己想出风头,那么你为啥不学下棋呢?”这时,母女的冲突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3、语言表达方式在以中国为代表的高背景文化中,人们认为聪明人要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交谈中,人们无需将话讲明讲细便可心领神会。在低背景文化中,人们主要依赖语言这个载体来传达信息。生于美国的女儿们对与自己的母亲之间用中国话交谈很不耐烦,嗤笑母亲这么长时间仍讲着一口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的中国腔英文。因此,她们总是认为母亲没有自己的想法见解,她们的话不值得好好地听。在中国,即使自己很有能力,表现很突出,做事情很完美,如果被别人赞扬,也应该礼节性的表示谦虚。薇

13、佛莱在与别人下棋时表现出了高明的棋艺,母亲会以中国式的谦虚对众人解释着“这小姑娘,懂什么下棋,只是凭运气罢了。”母亲给未来的女婿做的菜,会讲到“这菜怕不够咸,淡而无味”。“这是中国式的文字游戏,一种措辞技巧的卖弄。在中国,十分注意措辞和用词,即使是反对的意见,也要尽量使之婉转含蓄,不要显得太唐突地表示出来,这一套是我永远学不会的。”高背景文化的人交流时模棱两可、委婉含蓄而又意味深长;而低背景文化的人则直来直往、言简意赅。小说中有一段反映了这个特点。“薇弗莱整天只顾着下棋,我可忙坏了。每天,就光擦拭她捧回来的那些奖杯,就够我忙的了。你真有福气,你可没这种烦心事。”对于龚琳达的夸耀,吴素云心里自然

14、明白,便也高高地耸起双肩,以一种得意的无奈说:“我可比你还要心烦呢。我们的精美,满耳只有音乐,叫她洗盘子,你叫哑了嗓子她也听不见。有啥办法,她天生这样一副对音乐失魂落魄的模样。”对于高背景文化的人,这段对话所表达意思一览无余,两位母亲表面谦虚,实则炫耀。低背景文化的人在理解这段话深层意思时难免会闹笑话。四、中美文化的交融母女矛盾的化解小说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母女关系从对抗走向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们渐渐老去,不再强制性地安排女儿的一切。女儿们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后,也逐渐开始意识到母亲对自己深深的爱。正是这母女之间的爱融化了她们先前的对抗与矛盾。为了能够理解自己的女儿,母亲们做了积极的努力。

15、当露丝与丈夫的婚姻出现危机时,她的母亲告诉她:“母亲是最好的,母亲知道你内心所想的一切。心理医生只会让你糊里糊涂,让你黑蒙蒙。”同样,另一位母亲告诉女儿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告诉女儿要自己独立坚强起来,不要去依赖其他人。正是由于这些积极的努力,母女之间的矛盾得以慢慢化解。精美在母亲去世后,才开始慢慢思考自己和母亲的关系,了解母亲过往的生活。小说的最后,精美决定回中国去见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双胞胎姐姐。“当我们乘坐的火车离开香港边界,驶入中国深圳的那一瞬间,我感到自己有点异样。我能感觉到前额的皮肤在不停地颤动,全身的血液正顺着一条全新的通道在奔腾,浑身骨头也阵阵作痛,那是一种旧有的、熟悉的疼痛。我想,妈

16、妈以前说的话是对的,我正在变成一个中国人。”精美的这一行为既显示了她作为女儿对母亲的孝心,另一方面她开始感受到自己和两位姐姐都是母亲的延续。这一幕作者谭恩美是有意为之,她的写作目的不言自明。虽然女儿与母亲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但是她们共同拥有中国的基因,她们拥有共同的血脉。当精美在机场与她的孪生姐姐拥抱在一起时,东西方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正是这浓浓的母女亲情将她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作者谭恩美看似在描述处于不同高背景低背景文化中母女的关系,实则想要表达自己对于不同文化的态度。母女关系的对抗矛盾冲突暗含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母女关系的和解暗含着不同文化的和解共存。这种完满结局体现了

17、作者对正确地对待文化的态度:既要继承传承母文化,也要吸收学习新文化。不能一味忘本地颂扬推崇,也决不能漠视误解任一文化。如果抛弃本民族的文化,那么势必会失去归属感;如果只强调外来文化,那么必然会造成一系列对立与冲突。这些对于人类的共同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喜福会中母女的矛盾和解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东西方文化必然会走向融合。只要有爱,不同文化之间,尽管会出现冲突,未尝不会互相包容,共存兼容。五、文化的和谐共存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是自觉地、有意识的,同时也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小说中,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四位女儿,尽管接受的是美国主流文化的熏陶,但中国文化或多或少还是在她们的身上留下印记,她们的价值观、道德世界观还是处处透着浓厚的中国味。女儿们不得不承认她们身上流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这种情感是挥之不去的。不管这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与分歧有多么严重,最终必将达成和解。高背景和低背景文化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类型,但所有国家的文化并不是分割开来的,并不是能够独立存在的。在现今的世界上,为了国际间的沟通更加和谐,我们应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参考文献】1 谭恩美.程乃珊等译.喜福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