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招商政策与法律支撑研究_第1页
低碳招商政策与法律支撑研究_第2页
低碳招商政策与法律支撑研究_第3页
低碳招商政策与法律支撑研究_第4页
低碳招商政策与法律支撑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碳招商政策与法律支撑研究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西方发达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因此,在当前“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下,中国必须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内涵、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和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入手,放眼全球,在初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借鉴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并得到启示。着重从“低碳招商”如何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应高度重视“低碳招商

2、”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招商员的积极性,加大技术性、知识性投资,推动我国早日走上低碳经济国家的道路,并通过低碳招商,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复苏。大力发展低碳招商,促进经济社会友好又快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尤其在全球化合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从1987

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共同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到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再到赫本哈根会议提出的“低碳经济”,就不仅是各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选择,更是人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多赢”的必然选择,从而使人类最终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一、发展低碳招商政策与法律支撑的战略意义(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师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

4、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Johnston等学者探讨了英国大量减少住房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可行性,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排80%是可能的。1Treffers等学者探讨了德国在2050年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少GHG排放80%的可能性,认为通过采用相关政策措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GHG排放的减少的共同实现是可能的2。Kawase等学者回顾和描述了长期气候稳定的情景,将排放变化分解为三个因素:二氧化碳强度、能源效率和经济活动等,指出为实现60%-80%的减排目标,总的能源强度改进速度和二氧化碳强度减少速度必须比以前40年的历史变化速

5、度快2-3倍。Shimada等学者构建了一种描述城市尺度低碳经济长期发展情景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日本滋贺地区。气候集团在发布的报告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中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回顾了市场的发展并分析了低碳经济道路带来的收益,表明低碳经济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能够显著地增加产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可靠性、改善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并鼓舞员工士气,在新增就业方面具有出色的潜力,其增长速度也大于其它经济形态。3我国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

6、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4游雪晴等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5可以看出,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实现的可能性、市场价值等方面给予了自己的理解和探析。尽管他们研究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概念也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内涵: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二)“低碳招商”的理论基础低碳经济作物一种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其产生与发展必然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支撑。张象枢等6运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原理分

7、析了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认为,在国民经济体系之中,除了已受到传统经济学关注的各经济再生产部门(我们称之为狭义经济再生产部门)包括的产业之外,还应该包含有为人口再生产服务的各类产业以及环境再生产服务的各类产业。只有当国民经济体系中不仅拥有顺向产业,而且拥有逆向产业时,才能实现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否则,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而产业绿化的过程就是应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努力实现的自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前提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鲁明中等7则认为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有五个方面:一是物质代谢理论(包括马克思物质代谢理论、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

8、统的物质代谢理论、工业物质代谢理论);二是物质平衡理论;三是物质循环理论;四是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理论;物色产品周期理论。而宋德勇等8、任奔9等、任力10、陈柳钦11等学者则从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低碳经济的五个理论基础:一是市场失灵理论。传统的经济学以外部性和公共性质来解释能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认为解决之道有政府管制、税收、补贴等手段,矫正因市场缺陷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其中,政府管制类工具,如配额制度和法律行政强制手段;碳排放税(这是普遍应用最多的政策工具之一);补贴又被称为“反税收”工具,其作用与税收相反,起着正向激励作用;碳基金等。二是产权理论。科斯认为在处理外部问题

9、中的庇古传统是不够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是错误的,市场失灵是与产权紧密相联系的,社会最优化的实现依赖产权的分配与界定。基于这种理论的排污权交易(或可交易许可证TEP)有助于消除环境“公共物品”外部性特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排污权交易项目就是基于京都议定书跨国间的碳排放交易,根据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三基制”,即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和“碳减排”贸易。率先履行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允许采取以下减排方式: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在2005年1月1日正式挂牌营运,为现今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配额型交易市场,

10、涵盖超过12000个固定源,约占欧盟25国全部CO2排放量的45%。8三是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为克服能源节约与碳减排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和复杂委托代理问题,一句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理论的政策工具主要有自愿协议、标签计划等,激励厂商和消费者主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例如,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自愿减排协议,还有德国工业联盟向德国政府承诺,其成员于2005年降低CO2排放量及能源消费量至1990年的80%等。另外,还有激励信息公开的政策工具,如标签计划、ISO14000或EMAS认证标准,这些新兴的政策工具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行政成本,改善公司形象和绩效。四是不确定理论。由于非点源污染无法测

11、度个体责任,点源污染只能承担有限责任,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投资具有投资大而收益不明显的特征,这些问题也引起了政策工具的创新。例如,节能服务公司ESCO(在国内为能源合同管理EMC)第三方融资工具得到了大力推广,这一方式在推动节能与碳减排技术应用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五是生态工业学理论。生态工业学通过把生态学、经济学和工业组织理论联系在一起,研究工业系统的能源物质流动及对环境的影响。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将范围从生产延伸到消费领域,以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理替代末端治理的模式。这两种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理论,为能源和环境问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以世界各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推动理论

12、和实践的不断融合,逐渐成为各国能源环境和发展政策的重要参考。例如,德国和日本就是典型代表。(三)我国发展招商经济的现实意义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我国不能再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必须选择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而发展低碳经济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1、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未摆脱资源、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的粗放程度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甚至主要是依赖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业拉动的。目前,我国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程度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造成

13、对国际资源、能源市场的严重依赖,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而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逐步减弱,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高碳模式造成的资源耗费和环境问题,使整个社会在生产、环境、经济等各个方面都遭受了很多损失。并且,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位于产业链的低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较大比例。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碳排放正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限制我国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因此,如果不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出现资源和能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载、社会难以接受的困境。而发展低碳经济,从高碳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则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2、发展低碳经济,有

14、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调整。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一系列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以清洁发展机制(CDM)市场的发展为例,2006年全球碳交易和CDM的碳交易市场达到300亿美元。截至2008年2月,中国的CDM项目涉及核证减排信用达到3637万t,占全球的31.33%,如果CDM机制被充分利用,预计将有1000亿美元的资金从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能源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调整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将意味着推进各类能源技术的研发和采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对于合理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的顺

15、利建设。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核心思想是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最终推动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与发展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以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基于当前全球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化石燃料和未来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及全球大气环境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容量来考虑的。发展低碳经济旨在针对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内的资源要素,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体制下,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实现能耗降低、能效提高、低碳排放甚至碳捕获与封存,进而推动节约型社会的顺利建

16、设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4、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推动技术创新,使得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低碳技术不断涌现并广泛采用。目前,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尤其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以及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的能源利用效率上。因此,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技术和政策,有助于实现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于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在低碳经济战略下走低碳招商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

17、共同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缓解中国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保护资源环境压力,有助于确保中国发挥后发优势、在未来社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有助于实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及早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可以说,中国携手国家社会致力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客观需要也是必然趋势。1、低碳经济是中国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和必由之路。2009年6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布了中国生

18、态足迹报告指出,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15%,中国消耗的资源已超过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世界的加工厂,为国际市场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而自己却承担了成产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造成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严重依赖,经济对外依存度增高而抗风险能力减弱,环境污染目前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尤其是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在2000美元至4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的爬坡阶段,经济高速增长至少还要持续20-30年,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处于上升状态,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与增量都处于上升状态。可以预见,中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将使能源消费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

19、的较快增长趋势与世界减排温室气体、保护全球气候目标形成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低碳经济是兼顾了“低碳”和“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合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从内涵看,低碳经济模式适合中国具体国情:中国既需要摆脱对化石燃料的过分依赖,减轻高油价的压力,实现经济转型,又需要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因此,发展低碳能源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和必由之路。2、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优化经济结

20、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结合点和重要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生产方式落后、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综合竞争力较弱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源消耗总量大,增速快,另外由于中国人多、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国情,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密集和污染严重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有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般说来,当经济衰退、经济周期进入下行阶段时,需求大幅减少,那些次等生产条件的企业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同时,危机或衰退将刺激新技术应用,并催生新的产业,成为新技术投资和经济结构优化

21、升级的起点。1929年,前苏联利用美国国务院当时的报告,前苏联当时有23的大型重工业企业的技术来自美国。可以说,每一次经济大波动都将引发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大调整。金融危机将带来一轮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大调整。金融危机将带来一轮产业的洗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将顺应世界发展的规律、顺应产业结构的规律,当前中国必须抓住全球产业洗牌的机遇,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节约型道路,改变世界能源提供者和廉价产品提供者的身份。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

22、,另一方面大力增加对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投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措施。3、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人均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和天然气更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据计算,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要满足每天基本生活需求,日限是消耗62万吨物资,其中消耗食物2000吨、煤炭3000吨、石油2800吨、天然气2700吨。即使不包括工业用的能源,维持中国13亿人口的基本生

23、活需求,就需大连资源和能源,还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近些年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也已经明显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能力。首先,中国不仅能源、资源相对短缺,而且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目前,中国每美元GDP的能耗是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其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未来十几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未来一个时期对资源的需求必将持续增加。要确保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资源是难以为继的

24、。第三,中国能源消费仍然处于“高碳”状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中国玉发达国家相比,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第四,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其表现为:森林覆盖率低,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生态安全受到威胁。12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中国必须致力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尽快推进

25、经济发展模式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逐步建立起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社会经济生产与消费体系。4、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担当“世界公民”责任的必然之举。目前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相当于430ppm。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在没有新措施的情况下,到本世纪末,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将使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1倍,这最终将使全球的平均温度上升6摄氏度,将给全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果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稳定在现有的水平,那么温室气体含量将上升到550ppm,温度将升高3摄氏度。而要让全球气温只升高2摄氏度,那就必须将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目前的50%。为了应对气候

26、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迫切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气温上升。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又是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在全球关注环境、以环境谋求政治、经济利益的背景下,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政治压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全球气候保护方面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同样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当前,环境外交以及相关政策制定已成为谋取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面对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形势和日益增加的国际压力下,中国应从满足国家长远发展利益和综合安全的战略角度,系统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进步

27、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同时加强减排政策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充分做好相关的知识、基础数据和技术储备,选择适当的可承受的减排水平和适当的承诺形式与时机,在国内形成一种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氛围,树立中国负责任发展中大国形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应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5、低碳经济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世界经济摆脱金融危机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向,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新周期

28、的增长点。低碳经济之所以被认为是未来经济最有希望的增长点,是因为它具有经济增长、劳动就业、节能减排三重效益,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合理调整产业与金融结构,需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市场,可再生能源是其中的重点。有关资料显示:目前,近60个国家确立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目标,而可再生能源行业也为230万人提供了就业就会。在低碳经济发展较快的欧洲,可再生能源技术已有200亿欧元的产值,提供30万人就业。而在整个生态产业,欧洲就业人数为340万,年产值超过2270亿欧元。而且,金融危机暂时缓解了能源紧张的局面,客观上为寻找替代能源和资源赢得了宝贵时间。我们如果能够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上

29、一批新型能源项目、环境保护项目,形成和发展一批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无疑一方面将为缓解气候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可创造就业岗位,推动绿色就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跨过先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将依附、跟进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为自主创新为主的模式,迅速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通过核心的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具有经济增长、劳动就业、节能减排等三重效益的新型产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中国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强大外部压力和自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时不我待。世界上没有简单的经济崛起之路,

30、按照高耗能高消耗高排放的老路发展下去是不可持续的,一个大国走一条依附型工业化道路也是行不通的。新经济体的崛起必须开创新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然之路。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对低碳经济理念和原则达成共识,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具体实施低碳经济,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探索、试点、交流、合作与推广。谁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谁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就拥有国际竞争力。二、 国际低碳招商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一)我国低碳经济下的低碳招商发展状况自 2003 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做好建设节能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

31、若干意见关于节能工作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4月,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同时科技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落实国家方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贡献。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10%和2020年的15% ;优

32、先开发水力和风力作为可再生能源;为达到此目标,到2020年共需投资2万亿元;国家将出台各种税收和财政激励措施,包括补贴和税收减免,还将出台市场导向的优惠政策,包括设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较高售价。2007年9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当天举行的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四项建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其中提出: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胡锦涛指出: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

33、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同年 11 月,中国启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合作计划”。2008年1月1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堃堡先生在首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上指出“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月,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日前在京成立。国家发改委和WWF(世

34、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也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之一。2008年3月,SEE与TCG举办“中国企业与低碳经济”论坛,让中国企业了解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探讨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王石对此次会议致欢迎词,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与会。2008年4月,由众多专家、学者牵头,在各部门关注和关心下,中国低碳网成立。同月,国合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

35、委员会)首次圆桌会议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召开。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重要方向。2008 年 10 月 2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在2010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中“低碳”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2010年3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杨金贵在北京财经周刊发表文章2010,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指出: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3月12日,2010两

36、会代表、委员“论低碳之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教授贺强表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既可以大量的节约资源,还可以保护环境,才是全世界经济发展可走的长久之路,同时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2009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家已着手制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也演绎的美妙绝伦:世博会上,许多低耗环保的新型材料也一一亮相,会“呼吸”的墙壁、地板随处可见。记者了解到,世博会很多场馆使用的都是可回收利用的绿色材料,除了住、行,衣也可以低碳。比如,德国馆的工作人员身上所穿的制服采用了一种生态循环纤维,这种特殊的涤

37、纶纤维,可以循环回收使用。上海世博园还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园区。有关专家表示,太阳能发电不仅为世博会留下经认证的绿色财富和低碳世博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将为未来城市建筑发展起到示范作用,以及对今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挥巨大的作用。(二)国际低碳招商发展经验1、英国英国是世界上控制气候变化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先行者。根据欧盟内部的“减排量分担协议”,英国的目标是到2012年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12.5%,但是英国制定的国内目标是力求在2010年将二氧化碳减排20%,到2050年削减60%,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英国气候政策的一大特色。(1)实施气候变化税(C

38、CL)制度。气候变化税(能源使用税)制度是英国气候变化总体战略的核心部分。气候变化税于2001年4月1日开始实施,针对不同的能源品种其税率也不同。政府将气候变化税的收入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返还给企业:一是调低所有被征收气候变化税的企业为雇员交纳的国民保险金;二是通过“强化投资补贴”项目鼓励企业投资节能和环保的技术或设备;三是成立碳基金。(2)设立碳基金。碳基金是一个由英国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成立于2001年。碳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气候变化税,从20042005年度起,又增加了两个新的来源,即垃圾填埋和来自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的少量资金。碳基金主要在三个重点领域开展活动:一是能马上产生减排效

39、果的活动;二是低碳技术开发;三是帮助企业和公共部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碳基金作为一个独立公司,介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实行独特的管理运营模式。一方面,公司每年从政府获得资金,代替政府进行公共资金的管理和运作;另一方面,碳基金力图通过严格的商业管理制度保障公共资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碳基金的这种独特地位,有利于协调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媒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关注和培育低碳经济。(3)推出气候变化协议(CCA)。英国政府考虑到气候变化税的征收可能给能源密集型产业造成重大负担,又推出了气候变化协议制度。能源密集型产业如果和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并达到规定的能源效率(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政府可以减少征

40、收其应支付气候变化税的80%。如果企业不能实现约定的目标,英国政府亦允许这些企业参与英国排放贸易机制。(4)规范排放贸易机制。最早的排放贸易制度是美国为解决酸雨问题于1982年建立的二氧化硫排放贸易制度,但英国是最早实施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的国家。为了保证减排的真实性,所有承诺减排目标的参与者必须按相关条例严格检测和报告企业每年的排放状况,并经过有职业资格的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的核实。2、德国(1) 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2006年8月,德国推出了第一个涵盖所有政策范围的德国高技术战略,以期待持续加强创新力量,在未来的全球技术市场上占居前列。“高技术战略”启动以来,德国科学界和经济界共筹集了3

41、0多万亿欧元的私人资本用于企业技术研发。2007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又在“高技术战略”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依据此战略,联邦教研部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10亿欧元用于研发气候保护技术。(2)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资源。生态税是德国改善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的重要政策之一。生态税自1999年起分阶段实行,税收收入用于降低社会保险费。为开发工业领域蕴藏的巨大节能潜力,德国政府计划在2013年之前规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与企业的节能管理挂钩。德国联邦经济部与复兴信贷银行建立节能专项基金,用于促进中小企业提高能源效率。2002年德国热电联产法生效,规定了以热电联产技术生产出来的电能获得

42、的补贴额度。此外,德国政府计划每年拨款7亿欧元用于现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目前在德国销售的大部分家用电器及照明设备已被分为A-G7个耗能等级,以便于居民在购买电器时有意识地选择节能电器,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3)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除水电外)起步晚、规模小、成本高,没有独立的电力传输网络的问题,德国1991年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法,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办法和足以为发电企业带来利润的网购价格。德国还制定了沼气优先原则,促使天然气管道运营商优先输送沼气,并参考天然气制定沼气的市场价格,从而确定补贴额。(4)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减少碳排放,德国大力推进谈发电技术研发

43、,制定了关于二氧化碳分离、运输和埋葬的法律框架。为减少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政府规定新车要标注能源效率信息,将二氧化碳排量纳入标注范围。德国自2005年开始在联邦高速公路和几条重要的联邦高速公路上对12吨以上的卡车征收载重汽车费。法兰克福和慕尼黑机场还从2008年开始进行为期3年的航段实验,根据碳排放量给在上述机场着陆的航空公司进行奖惩。3、意大利(1)实施CIP6机制。意大利政府从1992年开始实施CIP6机制,以保证购买价格的方式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建设,并且依据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种类等标准制定详细价格,为从政策导向上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手段。(2) 制定“绿色证书”制定。

44、“绿色证书”制度开始与1999年。年产量或进口量在1亿千瓦时以上的非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必须按前一年度实际产量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电网输送可再生能源。该比例开始为2%,后逐年递增,2006年达到2.7%。(3)推行“白色证书”制定。“白色证书”,也称能源效率证(TEE),是一个为减少能源消耗而出台的鼓励措施,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企业申请“白色证书”,有最低的节能目标。最终用户达到10万以上的企业,必须实施“白色证书”制定。节能效果超过规定目标,可出售其富余的“白色证书”。意大利政府要求各个企业的节能总额中,至少有一半是通过采取节能措施而非购买TEE而实现。(4) 制定能源效率行动计

45、划。根据欧盟的节能目标,意大利向欧盟提出了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以及已经实施和即将实施的措施,并且还对各部门设立了具体的节能减排目标。除以上几个国家外,加拿大、瑞典、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制定了各自详细而具有鲜明针对性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例如,加拿大在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定,建筑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是否符合各项环保和节能要求,都必须通过具有独立认证资格的第三方的监督、检验和认证。瑞典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考驾照先学环保驾车”的国家,并为鼓励国民使用环保型汽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法国是一个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欧洲平均水平要低21%的国家,即便如此,法国还是计划在2020年把有机农业所

46、占土地面积比例从现在的1%提高到20%。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一直十分重视能源的多样化。目前,日本已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积极开展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2、借鉴国际经验,多层面推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方法(1)继续加大国家层面上的法律和政策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实施。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先后出台,气候问题和环境保护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今后,中国政府还应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制定更多更为详细的法规和条例,尤其在学校借鉴如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和“碳基金”制度方

47、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低碳工业必须建立在低碳或无碳能源基础上,而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和较长的建设周期,所以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应该把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应该把能源利用效率相结合。目前,我国的能源系统效率为33.4%,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14而且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政府应该尽快制定对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定合理的价格,使利用清洁能源的企业有利可图。可以效仿意大利的成功经验,对使用非可再生能源的能耗大户规定按前一年度实际产量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电网输送可再生能源,并依据节能减排指标完成的好坏

48、对企业实行相应的奖惩。(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处于同样的技术水平,如果产业结构不同,碳排放量可能相去甚远。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揭示,英国近三十年中经济规模增加1倍,但能耗总量只增加了10%,一方面得益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已高达60%-70%,IT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低碳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中国的现代服务业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会把碳密集产业和高耗能项目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优化产业结构、培

49、育和发展低碳产业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避免盲目追求投资额的上升而忽略长远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4)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提高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目前中国的低碳技术还处在相对落后的水平,各大行业实现低碳化发展的难题都基本集中在技术支撑上。低碳技术的开发主要依赖于两个途径:以上自主研发;二是直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对于先进低碳技术的引入,从理论上说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CDM)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便利,但在实践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往往有所保留。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大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低碳技术的自

50、主研发急需大量前沿科技人才与科技资金支撑。以新能源领域人才现状为例,目前,我国风电产业中受过长期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不超过50个。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两年后的今天,全国仅有华北电力大学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可以尝试通过设立类似“碳基金”(英国)或“经济科学研究联盟”(德国)等机构和组织,为我国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保障。(5)开发低碳居住空间,实施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作为人类广泛集中居住的空间,也是二氧化碳的集中排放地区。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城市建设和城市活动中引入低碳理念和技术,对于实现低碳发展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首先,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发展

51、低碳建筑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可效仿加拿大等国经验,通过具有独立资格的第三方,对房屋开发建设过程中环保技术支持并精心监督和检测。其次,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发展低碳交通已经成为未来交通业的主要趋势。应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快速轨道交通,限制城市私家车的增长速度。最后,在以工业为支柱的城市,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实现集中前提下的专业化分工、循环生产,减少物质消耗,减少碳排放。此外,我们还应充分利用我国在碳交易市场上的广阔前景,积极开拓国际碳汇市场、尽早出台碳交易市场管理规范,着手培育熟悉国际碳交易规则的本土碳交易商,走出中国开展低碳招

52、商。三、低碳招商政策与法制建设的建议与展望一、低碳经济概述1.低碳经济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2.低碳经济提出背景“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

53、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二、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

54、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1.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358,21.00,0.48%)、水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