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入门知识培训教材32_第1页
白酒的入门知识培训教材32_第2页
白酒的入门知识培训教材32_第3页
白酒的入门知识培训教材32_第4页
白酒的入门知识培训教材3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酒品评与勾兑第一章 白酒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1、什么是白酒。2、白酒的分类。3、白酒的主要香型及其代表产品。第一节 白酒的起源及定义 酿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关于我国酿酒的创始人,记 载和传说各不相同 ,有杜康造酒说,仪狄造酒说。其实杜康、 仪狄都只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善于酿酒罢了。正如大多数生产技术一样,酒的创造和发展,也是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自然现象,反 复实践,经无数次改进而来的。一般来说,白酒的由来可分 下述三个阶段。首先是自然界造酒:最原始的“酒”是野生花果经过附在其表面上的野生 酵母的自然发酵形成的花蜜果酒,称为“猿酒” ,意思是这 样的酒是由我们的祖

2、先猿猴无意发现并“造”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学会了原始的牧业生产,在存放剩余的兽乳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发 酵而成的乳酒 。在农耕时代前后,人类认识到野生植物的含淀粉种子(谷物 等)可以充饥,便收集贮藏, 贮藏期间受潮而导致发芽长霉, 其中的淀粉便会受到谷芽和野生霉菌、野生酵母菌等微生物 的作用而糖化、发酵,变成原始的粮食酿造酒。另外,当有 煮熟的谷物吃不完时,他们用树叶等包盖起来,或存放在树 洞等中,这些熟食因受霉菌、酵母菌等野生微生物的作用变 成了“酒酿“。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原始粮食酿造酒的发現。这一阶段大概在 7000 至 10000 年前,由于自然界的 作用造出酒来

3、,逐步被人类所发现和认识。但人类还没有去 模仿、去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来造福。利用天然微生物造酒 : 农业生产开始以后,谷物有了富余,加上人类发现了 原始的酒,有心人便开始模仿起来,有意识地让谷物长霉发 芽,用它来酿酒,从而进入了利用天然微生物造酒的阶段到商代,出现了专门的酿酒作坊。酿酒技术也有了发 展。谷芽(蘖)和长霉的谷物(麴)的利用开始分家。用蘖 来制造糖化度高、 酒化度的醴, 用麴来酿造酒化度较高的酒。到周朝,设置了专门掌管酿酒的 官职,对酿酒的要 点也作了经验总结。 礼记 .月令仲冬中便有记述 .这些要点 即使从现代的酿酒工艺要求来看也是较为全面的,可以说这 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工艺规程

4、。白酒的出现:秦汉以后, 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 酿酒、饮酒的普及, 为白酒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炼丹技术的发展积累了 不少物质分离、提炼的方法,创造了种种设备,为白酒生产 提供了条件。由此将蒸馏器具用来蒸熬酿造酒,就出现了白 酒。关于白酒出现的年代,也有不同的见解。 一说唐代起源,二说元时传入,三说元代始创。三种说法各有其理,但有一共同点即白酒是蒸馏酒 (或称烧酒、烧春) 。从已出土的隋唐文物 15-20mm 小酒杯 和北宋田锡所作草本曲中关于”蒸馏酒度数较高,饮少 量便醉“的论述来看,白酒起源于唐代乃至唐代以前的说法 终将得到确证。 从白酒的由来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微生物制曲酿酒

5、最早的国家。比法国人卡尔迈特氏用根霉制酒精、德国人柯 赫氏发明固态培养微生物法早 3000 年左右。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蒸馏技术 创造蒸馏酒的国家,比西方威士忌、白兰地等蒸馏酒的出现 早六七百年。白酒又叫烧酒、白干,是一种蒸馏酒,中国是世界上 第一个发明蒸馏技术和蒸馏酒的国家,我国的白酒与白兰地、 威士忌、伏特加、老姆酒、金酒并称为世界六大蒸馏酒。白酒是在酿造酒的基础上生产和发展起来的,是指用 含淀粉或糖份的原料,经糖化发酵过程酿制而成的一种蒸馏 酒,酒体呈无色或微黄,澄清透明,具有独特的芳香和风味, 酒精度比较高。第二节白酒的分类一按使用的原料分类粮食白酒粮食白酒是以粮谷原

6、料酿制的白酒。常用的原料有高粱、 玉米、大米、小麦、糯米、青稞等。一般以高粱酿制的白酒 质量较佳。代用原料白酒以非粮谷类含淀粉或糖的原料酿制的白酒。常用的代用 料有薯类(甘薯、木薯等)、粉渣、伊拉克枣(椰枣)、高粱 糠、甜菜等。二按生产方式分类固态法白酒固态法白酒是采用我国名白酒的传统生产方式,即固态 配料、发酵、蒸粮蒸馏的白酒。其中有大曲、小曲和麸曲白 酒等。半固态法白酒半固态法白酒是采用半固态发酵、蒸馏的白酒。我国的 米香型白酒和鼓香型白酒等是半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是采用酒精生产方式,既液态配料、液态糖 化、液态发酵和蒸馏的白酒。液态法白酒又分下列三种: 固液勾兑白酒用固态法白

7、酒与液态法白酒,或以食用酒精与部分固态 法白酒及其酒头、酒尾等勾兑而成的白酒。 串香白酒用食用酒精为酒基,经固态发酵的香醅串蒸而成的白酒 调香白酒用食用酒精为酒基,调配不同来源的具有白酒香味的 食用香味液,直接勾兑而成的白酒。三按糖化发酵剂分类大曲白酒大曲白酒是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生产的白酒。大曲使用 小麦、大麦、豌豆等为原料踩制而成,因其块形大而的名。大曲为自然发酵,网络多种有益的微生物群,含有形成白酒香味成分的多酶系统和前驱物质,属多微”糖化发酵。在同一生产条件下,大曲白酒质量较好,但生产成本高小曲白酒小曲白酒是以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生产的白酒。小曲中的主要微生物为根霉、拟内抱霉、乳酸菌和酵母菌

8、等。其微生 物种类虽不及大曲多,但仍属多微”糖化和 多微”发酵的曲种。麸曲白酒麸曲白酒是以麸皮为载体培养的纯种曲霉菌,加纯种酵 母生产的白酒。其工艺操作与大曲白酒大体相同。四按白酒香型分类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又称茅型酒。其主体香味 成分尚未确定。其酒质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 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大曲酱香麸曲酱香大曲与麸曲混用酱香翻砂酒窜蒸酒大曲酱香大曲与麸曲混用酱香麸曲酱香翻砂酒窜蒸酒本地糯高粱东北大高粱本地糯高粱 +东北大高粱本地糯高粱本地糯高粱 +东北大高粱东北大高粱捆子(整粒)酒碎沙酒捆子(整粒)酒碎沙酒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为代表。过去称为泸型

9、酒。其风 格特征是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其主 体香味成分是己酸乙酯,与适量的丁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乳 酸乙酯等构成复合香气。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为代表。主要特征是清香纯正、 醇甜柔和、自然协调、后味爽净。其主体香味成分是乙酸乙 酯与适量的乳酸乙酯等构成复合香气。米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和全州湘山酒为代表。特点是 米香纯正、清雅、入口绵甜、落口爽净、回味怡畅。初步认 为其主体香味成分是 伕苯乙醇、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凤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以陕西西凤酒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醇香秀 雅、醇厚甘润、诸味协调、余味爽净。以乙酸乙酯为主,一 定量的己酸乙酯为辅构成的复合香气。

10、其他香型白酒其他香型白酒指上述五种香型之外的白酒类型。具有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香型风格,是吸取某些香型白酒的工艺精华, 因地制宜糅合而成,各具典型风格,工艺也不相同,分为: 药香(又称董香,贵州遵义的董酒) ;凤型酒(陕西的西凤酒) ;特型酒(江西的四特酒) ;豉香型酒(广东的玉冰烧) ;兼香型(湖北的白云边酒) ;芝麻香型酒(山东景芝酒) ;老白干酒型(河北衡水老白干酒) ;馥郁香型(近期湖南的酒鬼酒)五 按酒度分类高度白酒酒精含量为51 % (v /以上的白酒,称为高度白酒。降度白酒酒精含量为41-50 % (v / V)白酒称为降度白酒,又称中度酒。低度白酒酒精含量为40 % (v /以下

11、的白酒,称为低度白酒。第二章 白酒的酿造机理重点内容:酒精是怎样生成的?白酒组分中主要有哪些香味物质? 酒精在发酵中的生成路径。第一节 白酒的生成途径 白酒生产中,物质的生成主要有以下两条路线:第一条:淀粉-糖-乙醇(酒);第二条:淀粉、蛋白质、酯类等(原料中原本所含)多糖 复杂反应 -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通常称其为风味物质,在 白酒中含量仅为 12%)。前一条路线决定白酒的产量(出酒率) ,后一条路线决定 着白酒的香型、质量的优劣、典型性等。这两条路线不是孤 立的,它们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第二节 淀粉在糖化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淀粉经蒸(煮)糊化后,在有关酶或稀酸的作 用下发生水解,生成一系列产

12、物,首先生成糊精,再经麦芽 糖而得到最终产物葡萄糖。( C6H10O5 ) n( C6H10O5) xC6H12O6淀粉糊精葡萄糖 糖化过程是酿酒的基础阶段,大多数酿酒原料(富含淀粉) 需要通过糖化作用转化为可发酵性的糖,酿酒才能进行下去。酿酒过程是“双边过程” ,即边糖化边发酵,糖 化与发酵同时进行,而且糖化与发酵的反应速率要配合得当。生产中糖化力小了不行,否则导致酵母发酵底物 浓度不足; 糖化力过大也不好, 否则可发酵性的糖积累过多, 酵母来不及使用,会给其它有害菌生长创造条件 第三节 酒精发酵机理淀粉糊化后,再经糖化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通 过发酵作用生成酒精。这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中,糖转化为

13、酒 精主要是靠酵母菌细胞中的酒化酶系的作用。酒精发酵属厌氧发酵,要求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如果有空气存在,酵母菌厌氧发酵受到抑制,而部分进行有 氧发酵作用,使酒精产量减少。这就是窖池要封好的重要原 因。它的反应方程为:酒精发酵反应方程为:酒化酶C6H12O6 + 2ADP + 2H3PO4酒化酶葡萄糖 二磷酸腺苷 磷酸2CH3 CH2OH +2CO2 + 2ATP +10.6KJ热量)乙醇氧化碳 三磷酸腺苷酒化酶是这一过程中一系列生化反应中各种 酶及辅酶的总称,主要包括已糖磷酸化酶、氧化还原酶、烯 醇化酶及磷酸酶等。这些酶均为酵母的胞内酶。从上式看出, 100Kg 葡萄糖在理论上可生成51.1K

14、g 酒精,同时放出大量热量。所以,在堆积发酵和窖内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第三节 白酒中香味物质的简略生成机理 在白酒酿造发酵过程中,白酒物质的生成,本章第一节介绍 的两条路径中的第二条路径生成的物质占白酒中1-2%左右,这些微量香味物质成分除原料带来外,大部分是伴随着酒精 发酵的同时,在众多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经复杂生物化学 变化的结果,如:发酵设备、曲药、母糟中含有大量微生物 在发酵时经复杂的生化反应, 才得到了白酒中的有机酸、 酯、 醇、酮、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以及少量的含氧化合物、含 硫化合物等。这里简单介绍酒中主要香味物质的形成机理:一、醇类的形成 在酒精发酵中,除生成大量的酒精

15、外,还同时生成其 他醇类,醇类的生成主要是由微生物对糖、氨基酸、果胶等 的作用。、有机酸的生成绝大部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都有有机酸,像我们这样的固态法生产,属于开放式,在生产中自然接种大量的微 生物,它们在进行酒精发酵的同时, 必然产生大量的有机酸, 很多原料成分如糖、醇、蛋白质、脂肪等都能被微生物转变 成酸类物质。三、酯类物质的形成白酒中酯类的形成一般是在发酵的后期 ,由酸和醇在 生香酵母、黄曲霉等微生物的作用下以及自然酯化形成的, 酯是大曲酒的重要香味物质, 如酒中的己酸乙酯、 乳酸乙酯、 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等四大酯就是组成酒中香味物质的主要 酯类物质。如: CH3CH2OH+CH3COO

16、H乙醇 乙酸CH3COOCH2CH3 + H2O乙酸乙酯 水四、醛类物质的形成 酒中的醛类物质主要是基酒中的醇和酸的氧化、还原 而成,也可从糖生成醛类。五、酮类物质的形成酮类物质主要是由醛类物质通过缩合等生化反应而形成。六、酒中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形成酒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在麦曲中生成,然后带入酒 中,或在麦曲中形成中间产物,再经发酵而成,原料中的木 质素、单宁等也能生成芳香族化合物,另外,芳香族化合物 还能相互转化,而形成多种化合物。构成白酒的组分除水和乙醇外,还含有上百种 或上千种的有机化合物和少量无机化合物 .这些香味组分各自都具有自身的感官特征,由于它们 共同混合在一个体系中存在, 彼此相

17、互影响 ,这些组分在酒体 中的数量、比例的不同,使得组分在体系中相互作用、影响 的程度发生变异,综合表现出的感官特征也会不一样。这样 就形成了白酒的风味各异,也就是白酒的感官风格特征各异。白酒这些香味物质组成比例是由不同的生产工艺决 定的,香味物质组成比例的差异又确定了白酒的不同风格, 也就是不同的白酒香型。第三章 白酒的品评第一节 品评的概念和意义重点内容: 掌握品评的定义、特点、意义和作用。 了解评酒的环境和条件。品酒要遵守的规则。一、品评的定义白酒品评又叫尝评或鉴评,是利用人的感觉器 官(视觉、嗅觉和味觉)按照各类白酒的质量标准来鉴别白 酒质量优劣的一门检测技术。 它具有快速和准确的特点

18、,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任何分析 仪器所替代,是国内外用来鉴别食品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而食品不管用什么仪器鉴别,它都要通过人的口进到人体中进行消化,如果人的口感不愿接受这样的食品就应视为不好的食品,所以白酒通过理化检测,最后还是要通过专家品评后才能出厂,这就是品评不能完全被机器代替的原因之一尝评是一门技术, 也是一门艺术。 只要一个人的视觉、 嗅觉、味觉正常,本身没有缺陷,具有一定的酿酒专业知识,并通过不断的训练和自身的努力后,他就会掌握这一门技术和艺术。二、品评的特点1、快速。酒可直接观色,闻香和尝味就可根据色、香、 味在几分钟或半小时内(专业技术人员)来确定酒的风格和 质量好坏。2、准确。人

19、的嗅觉和味觉灵敏度较高,它比气相色谱仪 的灵敏度还高,很快就能准确判断酒的色、香等3、方便。它只需要品酒杯等几个简单的工具就能评出几个或上百个酒样的质量好坏。4、适用。品评对新酒的分级和市场的需求有着重要的依 赖关系。但是,感官品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感官品评不能用数据说话(如感官品评不能判断白酒中某种有害 物质是否超标) ,所以不能代替化验分析。而化验分析因受香味物质的浓度、 温度、溶剂、异味和复合香的影响,只能简单判定含量,而对呈香呈味特 征及其变化就不能准确表达。所以感官品评和化验分析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两者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综合使用,才能对白酒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三、品评的意义和作用1

20、、在生产中,通过尝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 训,为进一步改革工艺和提高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2、通过尝评, 可以及时确定产品等级, 便于分级、 分质、 分库贮存、同时也可以掌握酒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摸 索规律等。3、品评是检验产品、确定质量优劣和把好出厂酒质量关 的十分重要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方法,它标志着每个酒厂品 评技术水平的高低。4、品评是检验勾兑、调味效果的比较快速和灵敏的一个 好方法,有利于节省时间、节省开支,及时改进勾兑和调味 方法,使产品质量稳定。5、通过品评,与同类产品比较,找出差距,并评选出地 方或国家名优酒,树立榜样,带动同类产品提高质量水平。6、品评还是上级机关和生

21、产领导部门监督产品质量和评 选名优产品的手段。四 评酒环境与条件1 评酒环境评酒环境是影响评酒结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防音、恒温、恒湿的评酒环境中其准确率达到71.1%而在有噪杂声和震动的条件下,品评准确率仅为55.9%.如果在空气有异味的环境中评酒,准确率更低。对评酒环境的要求 :无震动和噪音;评酒室内清洁整齐;无异杂气味,空气新鲜,光线 充足;以恒温15-25 C为宜。评酒室内还应有专用白色台面的评酒桌,备有水杯、痰盂 等,使评酒员在幽雅舒适的环境中评酒。2 评酒条件 评酒容器: 评酒杯应为无色透明、无 花纹、厚薄均匀的郁金香 状的高脚玻璃杯,容量为45-50ml 评酒时间: 我国在评

22、酒实践中认为,评酒时间一般在上 午 9-11 时,下午 3-5 时较为适宜。 在饭前或饭后立即评酒都会影响评酒结果。 酒样的编组: 颜色一般从无色到有色;酒度由低到高;香 型按清香、米香、凤香、其他香、酱香、浓 香的顺序;质量由低到中高档 酒样温度: 酒样的温度对香味的影响较大,一般人的味觉最灵敏的温度为 21-30 Co (以恒温15-25 C为宜) 为保证评酒结果的准确,要求各轮次酒样 温度保持一致。一般在评酒前 24h 就必须 把酒样放置在同一室内,使之处于同一温 度环境,以免因温度差异而影响评酒的结 果。3 评酒与评酒员的关系 与评酒员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以既有实践经验,感 官又较灵敏

23、者为佳 . 与评酒员的性别无关。考核的成绩往往女士较好,因 女士吸烟者甚少。 与评酒员的生理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 . 与评酒员的文化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文化高者可能 悟性高,评语的表达能力较好。4 品酒师要严格遵守评酒规则A、品酒师一定要休息好,充分保证睡眠时间,做到精力 充沛,感觉器官灵敏。B、品评期间,品酒师和工作人员应保持自身的“无味” 状态,不得接触、使用芳香性物质,品评室不得带入有芳香 性的食品、化妆品和用具。C、品评前半小时不准吸烟。D、品评期间不能饮食过饱,不吃剌激性强的影响评酒效果 的食物,如辣椒,生葱,大蒜以及过甜、过咸、油腻大的食 品。E、品评时要保持安静,要独立思考,暗评时

24、不许交谈和 偷看评酒结果。F、品评期间和休息时不准饮酒。G、品酒师要注意防止品评的影响。H、工作人员不准向品酒师暗示有关酒样情况,严守保密 制度。第二节 品尝与人体生理感觉器官的关系 重点内容: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与舌头的关系。哪类人不适合品评酒。辣味、涩味不属于基本味觉一、视觉 视觉是人的感觉之一。眼睛为视觉器官,视觉是由眼 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眼是视觉的外部器官, 是以光波为适宜剌激的特殊感官。酒的外观鉴定,包括色调、光泽(亮度)、透明度、清亮、浑浊、悬浮物、沉淀物等,都是用视觉器官一一眼来 观察的。光度适宜,环境良好等条件下,对酒样的观察就能 得到正确的效果。在感官上

25、,不能正确鉴别颜色的视觉缺陷者为色盲, 患有色盲的不能当评酒师。二、嗅觉人能感觉到香气,主要是由于鼻腔上部的嗅觉细胞起 作用,在鼻腔深处有与其它颜色不同的黄色粘膜,这里密集 着象蜂巢状排列的嗅觉细胞。当气味分子吸入鼻腔时发生了 一系列的刺激,传导到大脑神经中枢而得到的一种嗅觉反应。平静的吸气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必须通过作一定的 吸气或多次急促的吸气和呼气。般来说嗅觉灵敏度较高,但人的嗅觉容易疲劳,疲 劳时就分辨不出香气,所以要适当休息再呼气,嗅觉容易疲 劳,但也容易恢复疲劳。有嗅盲者也不能参加评酒。三、味觉人与动物都有味觉,然而多数动物都有着高度发达的 味觉,它要比人灵敏好多倍。味觉是经唾液或

26、者经水将食物 溶解,通过舌头上的味蕾刺激细胞, 然后由味蕾传达到大脑, 便可分辨出味道来。味觉在舌的各个部位感觉不同, 也就是说 ,各种呈味物 质只有在舌头上的一定位置上才能灵敏地反映出来。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与舌头最为灵 敏度的关系是: 甜在舌尖, 酸在舌面的两侧, 苦味在舌根部, 咸味在舌尖到舌的两侧边缘,如图所示: 从以上图示可以看出,舌的中部表面灵敏度较低,所以,在 评酒时,要充分与反复利用舌尖及舌边缘以及口腔的各个部 位,不能卷上舌头,通过舌面中部而直接下咽。人的味觉也容易疲劳,舌头经长时间连续刺激,灵敏度越来越差,感觉也变得迟钝。因此,品酒时每次的酒 样不宜多,尝一轮后稍事休

27、息,并用温开水或淡茶漱口,以 帮助味觉的恢复。辣味不属于味觉,是舌面和口腔黏膜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痛觉。涩味也不属于味觉,它是由于甜、酸、苦味比例失调所造成,是通过麻痹味觉神经而产生的,它可凝固神 经蛋白质,使舌头粘膜的蛋白质凝固,产生收敛性作用,使 味觉感到涩味,使口腔里舌面上和上腭有不润滑感。基本味觉是通过唾夜中的酶进行传达的。所以在品酒前不能长时间说话,唱歌,应注意休息,以保持足够的唾液分泌,使味觉处于灵敏状态各种味觉物质互相中和、抵消、抑制或加强 等,它反映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称为混合味觉一般来说, 甜、酸、苦容易发生抵消, 甜与咸能中和, 酸与苦有时则是既不中和也不能抵消味觉的变化是随着

28、味觉物质的不同而有变化。为了保 证各种酒的质量与风味,使产品各自有特色,必须掌握好味 觉物质的相互作用和酒中微量香味成分的物理特征。 第三节 品酒员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重点内容:1、评酒员要提高的“四力” 。2、评酒员要做到“四懂” 。3、评酒员要坚持的原则。一、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实现“四力”1、检出力:品酒师应具有灵敏的视、嗅、味觉的功能,因 而对色、香、味有较强的辨别能力,2、识别力:在提高检出力的基础上,品酒师应能识别各种 香型白酒及其优缺点。3、记忆力: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实践,广泛接触各种类型的 白酒,在品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如重复性和再 现性等。4、表现力: 品酒师应在识

29、别力和记忆力中找出问题的所在, 并有所发挥,不仅以合理打分来表现色、香、味和风格的正 确性,而且能把抽象的东西,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这种 能力称为表现力。二、努力达到“一专多能” 。做到四懂:懂工艺、分析、勾调、贮存等。三、品酒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大公无私:品酒师要对品评的酒负责,力求无偏见, 掌握标准, 客观评酒, 要有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2、努力提高品评技术:品酒师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广泛 接触各类型的酒,即要有熟练的品评技能,又要有准确、简 练的评述能力。3、懂生产工艺: 品酒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 扩大知识面, 熟悉生产工艺特点。通过品评,找出质量差距,分析质量问 题原因,指导

30、酿酒生产。4、坚持原则:品酒师必须掌握产品标准和产品风格,评 酒时坚持科学、客观、公平的态度,不受外界干扰和影响。 第四节 品酒的训练与评酒方法重点内容:1、评酒员要进行的基本训练2、品评要做到的基本步骤。3、品评的基本方法。4、品评的注意事项。5、品酒技巧的学习。一、评酒员要进行的基本训练1、酒浓度:比如同一轮酒样中 52 个酒样浓度变化的正 确排序。2、区分香型;能准确描述各种白酒香型和风格特征。3、重复性:同一轮酒中,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酒样, 经品评后,它的香型、评语及打分应该相同。4、再现性:在一轮酒中分别插入几个相近轮次的酒样,密 码编号,进行品评。要求准确打分,写出评语和香型

31、。同一 酒样,其香型评语和分数相同。5、质量差:在同一香型酒样的轮次中,根据不同酒质进 行品评,准确打分和写评语。 酒质好的分数高, 评语表达好, 酒质差的分数低,评语表达差。最后根据分数和评语排序, 说明其质量差异。二 品评的基本方法1、品评方法的分类(1)明评法:明评法又分为明酒明评和暗酒明评。明酒明评是公开酒名,品酒师之间明评明议,最后统一意 见,打分写出评语。暗酒明评是不公开酒名,酒样由专人倒入编号的酒杯中, 由品酒师集体评议, 最后统一意见打分, 写出评语, 并排序。(2)暗评法:暗评是酒样密码编号,从倒酒、送酒、评酒一直到统计分 数,写综合评语,排出顺位的过程,分段保密,最后揭晓公

32、 布品评的结果。(3)差异品评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杯品尝法,先拿一杯酒样,品尝后拿走,然后再拿 来另一杯酒品尝,最终做出两个酒样是否相同的判断。这样 可用来训练品酒的记忆力。 两杯品尝法,一次拿出两杯酒样,一杯是标准样酒, 一杯是对照样酒,找出两杯酒的差异,或者两杯酒相同无明 显差异。此法可用于训练品酒师的品评准确性 三杯品尝法, 一次拿出三杯酒样, 其中有两杯是相同的, 要求品酒师找出两个相同的酒,并且这两杯酒与另一杯酒的 差异。此法可训练重现性。 顺位品尝法,事先对几个酒样按差别由大到小顺序标位,然后重新编号,让品酒师由高到低的顺序品尝出来般酒度差采用这种方法, 五杯分项打分法,一个轮

33、次为五个酒样,要求品酒师 按质量水平高低,先分项打分然后再打总分,最后以分数多 少,将五杯酒样的顺位列出来。此法适用于大型多样品的品 评活动。不论上面那一种方法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 进口量一致(同一轮对每杯酒的香气吸入量和入口的酒 的量要一致) 。2 分布舌面均匀(对入口的少量酒样均匀分布到舌面全部 及周边)3 酒在口中停留时间一致(对各杯酒在口中停留时间一致)4 科学呼吸气(对酒样只能吸气,不得呼气,酒杯与鼻孔 间的距离要保持一致)5 品酒不是喝酒,一定要按上述规则用心、用脑、用手去 做好综合记忆。三 品评的步骤白酒的品评主要包括:色泽、香气、味和风格、酒体、个性六个方面,具体品评 步骤如

34、下:1)眼观酒色观察酒的色调、透明度、有无悬浮物、沉淀等 ; 正常的白酒应是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的液体。酱 香、浓香允许微黄。观察酒色的方法: 先把酒样放在评酒桌的白纸上,用眼睛正视和俯视, 观察酒样有无色泽和色泽深浅,同时做好记录。 拿起酒杯轻轻摇动,观察酒液的透明度、有无悬浮物和沉淀,再对照标准打分并作出色泽的鉴评结果。 通过观察酒色可以初步判断: 初步判断白酒香型。酱香型酒微黄,浓香型酒允许微黄, 清香型酒清澈透明,其他的酒无色透明; 根据透光性好坏初步判断酒的质量; 根据酒的颜色的深浅是否一致初步判断同杯。评语: 无色透明,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微黄透 明,稍黄,浅黄,乳白

35、色,微混,有悬浮物,有沉淀,有明 显悬浮物等评分标准:满分 10 分。一般不扣分,有混浊扣 3-4 分 ,有沉淀、悬浮物 扣 2-5 分。2) 鼻闻酒香;白酒的香气是通过人的嗅觉器官来检验。酒样上齐后:首先观察杯中酒样的液面是否一致;到掉多余的酒样,使同一轮酒样的酒量基本一致; 再嗅闻其香气。香气的感官质量标准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邪杂味。同时,应考虑其溢香、喷香、留香性。闻香时注意: 鼻子和酒杯的距离要一致,一般在1- 3cm。 吸气量不要忽大忽小,吸气不要过猛 . 嗅闻时,只能对酒吸气,不要对酒呼气嗅闻方法: 按 1、2、3、4、5 顺次进行,辨别酒的香气和异香,做好 记录

36、。再按反顺次进行嗅闻。 经过 2-3 次嗅闻,即可按香气浓淡或优劣排出顺位 ,同时记 录每杯酒的特点。 一般香气突出的排列在前,香气小的、气味不正的排列在后。初步排出顺位后,再重点对香气近似的酒样进行对比嗅 闻,最后确定质量优劣的顺位。 当不同香型酒样混合品评时,先分出香型,然后按香型的 顺位依次进行嗅闻。 对不能确定香型的酒样, 最后综合判定。为确保嗅闻结果的准确,可采用把酒滴在手心或手背上, 靠手的温度使酒挥发来闻其香气,或把酒倒掉,酒杯放置 10-15min 后嗅闻空杯。 后一种方法是确定酱香型白酒空杯留 香的唯一方法。第一印象一般较灵敏、准确,应充分重视 通过嗅闻可以初步判断: 白酒的

37、香型; 香气是否细腻、纯正; 香气的浓郁程度; 有无异香和特殊的香气。异香指霉气、油气;特殊香气指曲香、糟香、果香、酯香。评语:酱香显著、窖香浓郁、米香清雅、清香纯正、香气优雅、 曲香、酯香、果香、芝麻香、固有的香、特有的香、应有的 香。有异香、香短、香不足、放香小、不香、香冲鼻、香不纯正、有焦糊气味、油臭、杂醇油臭、其他臭气等。评分标准:满分 25 分。具有香型特点,香气舒适 23-25 分,香不足、欠纯正扣 2-4 分,有不愉快香气扣 4 分,有杂醇 油和其他臭气扣 5-10 分。口尝酒味 白酒的口味是通过味觉确定的。尝味是 评酒中最重要的部分。品尝时注意: 每次入口酒量要一致,以 0.5

38、-2.0ml为宜。 酒在口中停留时间要一致,约 2-3秒。 酒样布满舌面,仔细辨别其味道。 酒样下咽后,立即张口吸气,闭口呼气,辨别酒的后味。 品尝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品尝后用温水漱口,防止味觉疲劳品尝方法: 品尝时按闻香排列顺位,从香淡的酒样 开始,逐个进行品尝,反顺重复几次,边 尝边作好记录,并打出分数。 注意第一印象,有暴香或异味的酒留到 最后尝,防止干扰味觉器官。品尝时按酒样的多少,一般又分为初评、中评、总评三个阶段:初评:辨别酒的味道,做好记录,排出初评的口味顺位。中评:重点对初评口味相近的酒样进行认真品尝比较,确定口味相近酒样的顺位。总评:在中评的基础上品评,可加大入

39、口量,一方面可确定酒的余味,另一方面可对暴香、异香、邪杂味大的酒进行品 尝,以便从总的品尝中排列出本轮次酒 的顺位。评语:醇和、浓厚、酒体醇厚、入口甘美、落口爽净、圆 润、绵甜甘冽、 诸味协调, 有杂味、 味短、寡淡、 有辅料味、 生粮味、窖泥味、霉味、酒糟味、焦糊味、涩味、苦味、麻 味、邪杂味、不愉快的味道等。评分标准:满分 50 分。具有本品特点,各味谐调 48-50 分;欠醇和、欠绵柔、欠回甜、味稍淡扣 2-4 分;有焦糊味、 辅料味、杂醇油味、尾酒味扣 5-10 分;有邪杂味扣 10 分以上。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一)、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第一节 事故特征1.1 危险程度分析a 人直接与

40、带电体接触的触电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此类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一相带电体而发生的事故。两相触电是指 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带电体而发生的事故,其危险性较大。此类事故约占全部触电事故的40%以上;b 与绝缘损坏电气设备接触的触电事故: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当绝缘损坏而漏电时,触及到这些外壳,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触电情况和接触带电体一样。此类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50% 以上;c 跨步电压触电事故:当带电体接地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电压降,即

41、造成跨步电压触电。1.2 事故类型 人体因电流通过所受的伤害可分电伤和电击两种 , 其对人体的伤害如下: 电伤:电伤是因为触电而使人体的外表局部受伤,有灼伤和电烙印等。这种触电往往因电火花或电弧的发生而造成,会引起刺痛的感觉。 电击:电击是指触电伤亡事故。当人体与有电导体接触时,有电流通过人体,电流产生的热将人体表皮烧伤,发生水泡,这样皮肤电阻骤然减低,电流加大;在大电流通过人体时,神经细胞受伤,产生局部麻痹,使触电人不能自我脱 离险境,被电“吸住”;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进一步加重,至使有一部分电流通过心脏,引起心脏或呼吸器官发生麻痹,造成死亡事故。1.3 事故发生的区域 变压器区域、配电室、车间

42、等生产装置区域。1.4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 触电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以二、三季度事故较多,六至九月集中。因为夏秋两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容易导电;天气炎热,电扇用电或临时线路增多,且操作人员不穿戴 工作服和绝缘工具。1.5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绝缘层破损、老化,超负荷运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出现漏电现象;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良或不接地;未按规定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检查;员工未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第二节 应急组织与职责2.1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 长:车间主任 副 组 长 : 班组长 通讯保障组:综合办、事故发现人员 抢险救护组:车间保

43、全人员 灭火警戒组:各班组长2.2 应急职责2.2.1 组长:(1 )组织本处置方案的制订、修善,并定期组织演练;(2 )负责本处置方案应急资金投入的落实;(3 )发生事故后,组织指挥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负责向公司领导报告;(4 )事故结束后,组织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处置方案适用性的评审。2.2.2 副组长(1 )协助组长,具体组织本处置方案的编制、修善工作;(2 )根据施工需求,制定处置方案的资金投入计划;(3 )发生事故后,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4 )协助事故后的恢复工作;(5 )参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处置方案适用性的评审;(6 )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代理行使职责

44、。2.2.3 通讯保障组主要职责(1)掌握所有重要部门的电话号码以及重要应急机构、部门、人员的电话号码;(2)保证通讯联络的畅通;(3)负责配合常务副总指挥的各项工作协调;及时下达各种指令,落实指令的执行情况,并汇报常务副总指挥;(4)保证应急抢险车辆的调配。2.2.4 抢险救援组主要职责(1)迅速组织抢险、抢修队员奔赴现场,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按照指挥部的命令,抢救、转移受伤人员,切断事故源,迅速抢修并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2)负责对伤员的临时处置,待病情稳定后,做进一步处理;2.2.5 灭火警戒组主要职责(1)查明火情和职工伤亡情况,抢救事故现场职工、组织灭火;(2)灭火救援组组长如果不在

45、现场,由保卫组组长代行职责;(3)配合专业消防队伍做好灭火救援工作;(4 )建立警戒区,根据确定的安全疏散路线,疏散公众(包括公司内人员和公司外周边人员),引导消防人员或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 第三节 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3.1.1 最早发现者就立即向主管部门领导或车间主任报告,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并采取办法控制事态。3.1.2 主管部门领导或车间主任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车间,要求查明装置和原因,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上级应急指挥部,同时和车间指挥部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必要时向消防队报警救援。3.1.3 应急指

46、挥部人员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进行救援,如事故扩大无法控制,应立即向上级指挥中心汇报,上级指挥中心上报公安、安监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3.1.4 其他相关班组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部门积极展开救援。在查明部位和范围后看能否控制,车间按生产调度命令进行停车或紧急停车。3.1.5 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3.2 应急处置措施3.2.1 首先做好现场保卫工作,保护好现场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

47、部门救治。3.2.2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有关电源,使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在没有搬移、不急于处理外伤情况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根据伤情迅速联系公司就近医院救治,发现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 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3.2.3 如果触电者处于高位,为防止解脱电源后自高处坠落应采取预防措施。3.2.4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木板上进行救护。5 秒继续3.2.5 高处触电紧急救护: 救护人员应在确定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及环境安全距离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

48、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如伤员停止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 2 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脉搏则每 吹一次,如颈动脉无搏动时,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域数次,促使心脏复跳。高处发生触电,为使救援更为有效,应及时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并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脏复苏法坚持抢救,按心 脏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通畅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如发现伤员口中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事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插入,取出异物。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

49、鼻翼,救护人员深呼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 1-1.5 秒。如两次吹气后测试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 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时,要将伤员嘴紧闭,防止漏气。3.3 报告事项报警电话:。内部应急救援成员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 1.外部联系单位通讯录详见附件2。第四节 注意事项4.1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脱离电源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要注意保护自己。4

50、.2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4.3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不导电的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粘身的衣服,将其拖开, 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漏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火干木板上进行救护。4.4 应急救援结束注意事项:救援结束后,注意保护现场,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做好善后工作,尽快

51、恢复生产。4.5 特别警示:根据事故现场情况适时调整部署。二)、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第一节 事故特征1.1 事故类型 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运动作用于人体的一种伤害。 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1.2 危险程度分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第二节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可知我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的转动设备,如清棉机、粗纱机、条卷机、细纱机、并条机、精梳机、电机、风机、泵等,这些设备如 果运转部位(联轴节、皮带轮)裸露、人员有可能触及的部位,未设防护装置,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

52、故,另外,检修不及时,存有缺陷的运转设备的零部件飞出,有可能发生零部件动能击伤事件,另外,在检修时,动力设备未严格执行 拉闸、断电、挂牌制度,误启动,有可能发生机械事故,操作人员在操作运转设备时,未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的穿戴或个人穿戴不符合要求,也有可能发生如绞、碾、挤等伤害。1.3 事故发生的区域 前纺车间、后方车间运转设备的场所。1.4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 机械伤害事故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1.5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检查检修机械忽视安全措施;缺乏安全防护装置;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在机械运行进行清理、维护等工作;违规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域;不具资格的人员上岗操作机械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53、第二节 应急组织与职责2.1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 长:车间主任 副 组 长 : 班组长 通讯保障组:综合办、事故发现人员 抢险救护组:车间保全人员 灭火警戒组:各班组长2.2 应急职责2.2.1 组长:(1 )组织本处置方案的制订、修善,并定期组织演练;(2 )负责本处置方案应急资金投入的落实;(3 )发生事故后,组织指挥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负责向公司领导报告;(4 )事故结束后,组织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处置方案适用性的评审。2.2.2 副组长(1 )协助组长,具体组织本处置方案的编制、修善工作;(2 )根据施工需求,制定处置方案的资金投入计划;(3 )发生事故后,协助总指挥负

54、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4 )协助事故后的恢复工作;(5 )参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处置方案适用性的评审;(6 )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代理行使职责。3.2.3 通讯保障组主要职责(1)掌握所有重要部门的电话号码以及重要应急机构、部门、人员的电话号码;(2)保证通讯联络的畅通;(3)负责配合常务副总指挥的各项工作协调;及时下达各种指令,落实指令的执行情况,并汇报常务副总指挥;(4)保证应急抢险车辆的调配。3.2.4 抢险救援组主要职责 (1)迅速组织抢险、抢修队员奔赴现场,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按照指挥部的命令,抢救、转移受伤人员,切断事故源,迅速抢修并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2)负责对伤员的

55、临时处置,待病情稳定后,做进一步处理。3.2.5 机械维修组职责( 1 )沉着冷静地处理机械伤害事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2 )迅速切断事故源,分析机械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为事故最终定论提供依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3 )及时将事故原因通知通讯联络组。第三节 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 a 最早发现者就立即向上级有关领导报告,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并采取办法控制事态。 b 车间主任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车间,要求查明装置和原因,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上级应急指挥部,同时和车间指挥部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必要时向消防队报警救援。 c 应急指挥部人员应迅速

56、到达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进行救援,如事故扩大无法控制,应立即向上级指挥中心汇报,上级指挥中心上报公安、劳动、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支 援。d 其他相关班组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部门积极展开救援。在查明部位和范围后看能否控制,车间按生产调度命令进行停车或紧急停车。e 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3.2 应急处置措施(1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人员要迅速对受伤者进行检查。(2 )急救检查应先看神志、呼吸,接着摸脉搏、听心跳,在检查瞳孔,有条件者测血压,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变化,根据伤者情况,有针对性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固定等临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