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_第1页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_第2页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_第3页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_第4页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及施工注意事项及施工注意事项 n模板工程属模板工程属“临时结构工程临时结构工程” 但影响工程的但影响工程的 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 模板工程的基本要求:模板工程的基本要求: 共共3点点 n安装质量(安装质量(quality):保证砼结构质量;:保证砼结构质量; n安全性能安全性能(safety):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n经济性经济性(economy):装拆方便,多次使用,便于:装拆方便,多次使用,便于 施工。施工。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支撑体系质量控制重要性 模板的制作与安

2、装质量,对于保证砼、钢筋的混凝结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砼、钢筋的混凝结 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 和刚度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质量与和刚度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质量与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息息相关。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息息相关。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n轴线位移 现象:拆模后墙、柱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墙柱错台。 原因:轴线测放偏差;无限位措施;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n结构变形 现象:拆模后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翘曲、爆模现象。 原因:支撑及围檩间

3、距过大;模板刚度差;螺杆对拉间距过大;模 板内撑太少;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 n拼缝不严 现象:浇筑时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空洞、露筋。 原因:模板制作尺寸粗糙;周转期过长;梁柱交接部位错位;拼缝过大时 无处理措施;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n模板未清理干净 现象:模板内残留木块、木屑,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垃圾 夹杂物。 原因:封模前未清理;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 n标高偏差 现象:拆模后楼板极差过大。 原因:楼层引测标高转侧次数过多误差过大;楼层控制点少,控制 网未闭合;板模支撑不牢;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n梁模板缺陷 现象:梁身不

4、直;梁底不平;梁侧模炸模;梁侧模内倾;梁柱交际处错位。 原因:梁夹具间距过大;梁内未设内撑;梁底支撑间距过大;未按要求起拱; n墙柱模板缺陷 现象:炸模、倾斜变形;墙体不垂直不平整;墙柱身鼓出、漏浆、蜂窝麻面;脚部烂 根、错台。 原因:墙柱模板对拉螺杆间距过大;模板拼缝过大;轴线测放误差大;混凝土浇筑后 未有拉、撑的矫正措施。 n板模板缺陷 现象:板中部下扰,板标高极差过大;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原因:板模龙骨间距过大;板下支撑不牢;板底模板不平整;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选型 剪力墙、柱、梁、板均采用18mm厚 多层板 ,50mm*100mm木枋作背楞, 48钢管作主楞,大于14的对拉螺杆

5、。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梁模板安装指引 n梁高600mm 梁侧模沿梁高方向设水平木枋背楞,间距为250mm 采用梁夹固定。 侧模加固时,要使用梁夹并保证其牢固 侧模背楞木枋间距为250mm,剩余高度小于250mm,增 加一道;侧模两边木枋立撑做背楞。 梁底水平钢管排架支撑间距为900mm(可根据具体 情况调整,但不大于1000mm),底部排架离梁端部 250mm开排。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梁高600mm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梁高600mm .梁侧上下口采用收口木方,并用步步紧或卡箍加固,间距梁侧上下口采用收口木方,并用步步紧或卡箍加固,间距500mm500mm。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梁

6、模板安装指引 n梁高600mm 梁侧模沿梁高方向设置水平木枋背楞,间距为 250mm,采用对拉螺杆紧固,对拉螺杆沿梁长方向间距 不大于600mm,高度每增加300mm增设一道14对拉螺 杆,以保证梁模板的稳固。 梁底水平钢管排架支撑间距为900mm(可根据具体 情况调整,但不大于1000mm),可调式钢管顶撑间距为 600mm-800mm,底部排架离梁端部250mm开排。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梁高 600mm .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梁高 600mm . .当梁600时,梁中设置对拉螺杆,间距500mm。梁墙交接处,梁侧 模板伸入墙内或梁模伸入墙内不小于500mm。 500mm 模板支撑系

7、统操作指引 梁内撑及外梁对拉 . .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板模板安装指引 . 板厚小于160mm,板下龙骨间距为300mm。板厚160- 200mm,板下龙骨间距为250mm。 . 模板立杆支撑间距不大于900mm,局部不大于 1000mm,各立杆之间设置纵横方向水平杆,水平杆 步距不大于1600mm,纵横水平杆之间均用扣件连接; 扫地杆每隔一排设置一道;每3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全 立面剪刀撑。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 板底龙骨间距符合要求,并且要求到边到角。 . 在板模板安装过程中,要实测整层平面总尺寸、房间 的开间和进深、平整度等。 . 在板模板安装过程中,用激光水平仪检查楼板的标高。 模

8、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板模板支撑示意图 .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板模板支撑图 楼板第一排立管距墙柱500mm,木枋距阴角150 。 木枋 立管 拉索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墙柱模板安装指引 n地下室剪力墙模板 地下室外墙和人防区域模板,采用一次性不小于14 的对拉止水螺栓紧固,对拉螺栓上40mm40mm4mm 钢板止水片。对拉螺杆两端做50mm50mm10mm木 塞。地下室模板要设置斜撑,每2m一道。 .注意事项: 地下室外墙要使用止水螺杆;止水钢板的焊接满足要 求;模板与旧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为100mm-200mm。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地下室剪力墙模板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墙柱模板安装指

9、引 n非地下室剪力墙模板 . 剪力墙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作侧板,背楞采用 50mm*100mm木枋,间距为250mm,48双钢管水平 牵杠。 . 剪力墙模板共设置五道14的对拉螺杆,底部第一道 对拉螺杆距地面200mm,顶部第五道对拉螺杆距板底 350mm,中间部分均分设置,对拉螺杆水平间距为 500mm。 . 用可调钢管顶撑作斜撑,每隔2米设置一道,上口用顶 托顶住水平横楞钢管,下口置于混凝土面并采取防滑措 施。 外墙模板与旧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为100mm-200mm。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非地下室剪力墙模板 n注意事项: . 在安装模板之前,要对新旧混凝土接头部分进行凿毛。 . 浇筑混

10、凝土前,用高压风管或吸尘器清理模板内木屑 等杂物;新配制的墙模根部应设清扫口 . 为防止模板漏浆,模板接缝应严密,当接缝宽度大于 1.5mm时,用胶纸贴缝。 . 浇筑混凝土前12小时,用1:3的水泥砂浆对剪力墙模板 下口进行堵缝。 . 模板背楞木枋要到边到角,防止背楞不到位造成胀模。 . 在安装模板过程中,对已完成的墙柱模板进行垂直度 实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专人模板看护及垂直度校正。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非地下室剪力墙模板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非地下室剪力墙模板 安装外墙模板时,上层模板应深入下层墙体 下层墙体相应位置预留钢筋限位 以防跑模或错台。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墙柱模板支撑 外墙

11、柱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拉结点外墙柱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拉结点 墙柱侧模拼接,小块模板必须放置墙柱侧模拼接,小块模板必须放置 斜拉间距斜拉间距2m 2m ,距墙柱边,距墙柱边50cm50cm。 在中部拼接,不允许在顶部或底部拼接在中部拼接,不允许在顶部或底部拼接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墙柱模板支撑 剪力墙采用可卡式内撑条,间距剪力墙采用可卡式内撑条,间距 600mm 600mm。 墙柱模板下口提前一天用砂浆封堵墙柱模板下口提前一天用砂浆封堵 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 保证强度。保证强度。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墙柱模板支撑 模板安装完成后,对楼板平整度、墙柱 模板安装

12、时设300mm控制线。 模板平整度及垂直度进行复核,将实测 数据标注在模板或是钢管上。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墙柱模板安装指引 n柱模板安装 . 柱宽600mm时,柱模板采用48钢管与扣件 “井”字型抱箍紧固,抱箍垂直间距为500mm, 第一道抱箍距柱脚200mm; . 当柱宽600mm时,柱模板采用不小于14穿 心螺杆紧固,螺栓垂直间距为500mm,水平间 距为400mm,外套硬质PVC管。 . 柱背楞木枋间距不大于200mm。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柱宽600mm模板安装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柱宽600mm模板安装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梁、墙、板模板验收检查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细部

13、模板安装 n后浇带 1. 墙后浇带模板安装时采用对拉螺杆固定,竖向间距不得大于500mm。 2. 墙体与模板之间用海绵条进行封堵,防止漏浆。 3. 模板支撑钢管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满足要求。 4. 板后浇带安装模板时,模板宽度比原结构宽出300mm。 5. 板下龙骨木枋间距不大于300mm。 n注意事项 1. 后浇带混凝土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事先通过试验确 定掺入量,并由试验室出具砼配合比报告。 2. 后浇带内垃圾清理干净,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浮浆和松动混凝土凿除, 露出密实混凝土为止,清理完成后,用压力水冲洗。 3.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 按规

14、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 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后浇带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细部模板安装 n电梯井、集水井 1. 模板内撑木枋间距不大于250mm,对顶木枋间距不大 于450mm。 2. 电梯井内模制作、安装时,先在底板模板上预留直径100mm的圆 洞,间距500mm。 3. 浇筑砼时,可以从预留孔插入振动棒,对井筒底部的砼进行振捣。 4. 待砼浇筑至筒体底部图示虚线时,封闭预留孔后再浇筑混凝土。 n注意事项 1. 模板内撑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胀模。 2.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有可靠的固定措施防止移位。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

15、引 电梯井、集水井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细部模板安装 n门窗洞口模板加固 1. 门洞模板安装完成时,背楞木枋边缘应与柱模边缘对齐。 2. 沿门洞高方向每500mm设置一道对撑,防止端部胀模,对撑距门 洞上下口不大于200mm。 3. 窗洞口模板设置竖向对撑,间距不大于400mm;横向设置对拉螺 杆,间距不大于400mm,对拉螺杆距窗洞上下口不大于200mm。 n注意事项 1. 在封模板之前,要检查门窗洞口的尺寸。 2. 门对顶钢管间距为500mm,为了方便施工和通行中间一道最后设 置,模板加固完成后,切勿忘记中间对顶钢管的补设。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门窗洞口模板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细部

16、模板安装 n楼梯模板 1.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卡口侧板。 2. 梯板下龙骨木枋间距不大于250mm。 3. 设置两排垂直于梯段的顶撑,斜撑间距不大于900mm,顶撑位于楼梯边缘 向内200mm。 4. 设置一道通长钢管与顶撑相连,起稳定斜撑作用。 5. 梯段两边无墙时,沿楼梯方向设置两根对拉螺杆加固,间距不大于800mm。 n梯段一侧有墙时,另一侧用可调钢管顶撑,顶撑间距不大于800mm。 n注意事项 1. 梯板与梯梁接头部分要凿除浮浆和松动混凝土,露出密实混凝土为止并用压 力水冲洗。 2. 楼梯模板安装要考虑,后期初装修时的装修厚度。 3. 楼梯拆模板时,注意不要撬坏楼梯混凝土边角。 模板支撑

17、系统操作指引 楼梯模板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楼梯模板 全封闭式楼梯模板 18厚胶合板 6090mm木枋 直径48mm双钢管 12对拉螺杆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细部模板安装 n剪力墙端头模板加固 1. 在制作模板时,根据设计图纸核准位置,在剪力墙模板 中心线上打孔,沿墙高方向孔间距为500mm。 2. 剪力墙端部背楞木枋边缘与模板边缘齐平。 n墙厚为200mm时,剪力墙端头设置两根木枋,墙厚大于 200mm时,木枋间距不大于100mm。 n注意事项 1. 第一道对拉螺杆距支撑面不大于200mm。 2. 如对拉螺杆现场加工,要焊接牢固。 3. 对拉螺杆距阴角处距离不大于200mm。 模板支撑系

18、统操作指引 剪力墙端头模板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剪力墙端头模板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细部模板检查验收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施工工艺模板施工工艺 n5.1梁模板 n5.1.1梁模板的安装工艺 n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支模架-安装梁底木楞-安装梁底模板- 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另一侧梁模-安装上下锁扣楞-复核 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相连 n5.1.2工艺流程 n5.1.2.1安装梁支模架之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在支模架下铺设 通长垫板,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 n5.1.2.2在支撑上调整梁底短钢管,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拉线安装梁底模板 并

19、找直,梁底应起拱,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按设计要求起拱, 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n5.1.2.3在底模上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外竖楞,当梁高600mm时, 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杆拉结;侧梁模上口要拉线找直,安装牢固,以防跑模。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施工工艺模板施工工艺 n5.2楼板模板 n5.2.1楼板模板的安装工艺 n搭设支架-安装木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 高、平整度等 n5.2.2工艺流程 n5.2.2.1安装梁支模架之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在支模架下铺设 通长垫板,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

20、一条直线上。 n5.2.2.2支架搭设完成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龙骨与支撑的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 固与稳定;根据水平标高,认真调节顶托的高度,将龙骨找平,注意起拱高 度。 n5.2.2.3铺设模板:应先铺设整块模板,对于不够整块的模板,用小块模板补 齐,但拼缝要严密;用铁钉将模板与下面的木龙骨钉牢,只要使模板不位移, 不翘曲即可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施工工艺模板施工工艺 n5.3墙模板 n5.3.1墙模板安装工艺 n安装前检查-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一侧墙模板就位-安装斜撑-插入穿墙螺杆及塑料套管-清扫墙内 杂物-安装另一侧墙模板-安装斜撑-穿墙螺杆穿过另一侧墙模-调整模板位置-紧固穿墙螺杆-固

21、定斜撑-与相邻模板连接 n5.3.2工艺流程 n5.3.2.1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墙体模板分为正负两面模板,将一个流水段的内墙正模板安 装就位,用撬棒按墙体位置线及模板的起止线调整模板位置,紧固穿墙螺杆,复核垂直度、平整度、 标高等。 n5.3.2.2合模前检查钢筋、水电预埋件、门窗洞口模板、穿墙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 否牢固等,合模前将墙内可能有的杂物再次清理干净。 n5.3.2.3安装负模板,经校正后用穿墙螺杆将两块模板锁紧。 n5.3.2.4在内墙模板的端头安装堵头模板,拼缝要严密,防止漏浆。 n5.3.2.5安装外墙内侧模板,按楼板上的位置线将模板就位。 n5.3.

22、2.6合模前检查钢筋、水电预埋件、门窗洞口模板等是否正确。 n5.3.2.7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模板放在预埋螺杆上,将模板就位、校正、紧固穿墙螺杆。 n 5.3.2.8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杆、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是否严密。 n5.3.2.9墙模板配制一套,当模板周转次数达到规定次数(8-10次)时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墙体混凝 土的成型观感质量。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施工工艺模板施工工艺 n5.4柱模板 n5.4.1柱模板的安装工艺 n单片预组拼-第一片模板就位-第二片模板就位连接固定-安装第三、四片柱 模-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全面检查安装质量-

23、群体柱模固定 n5.4.2工艺流程 n5.4.2.1安装就位第一片柱模板,并设临时支撑固定或用不小于14的铁丝与柱 主筋绑扎固定。 n5.4.2.2随即安装第二片柱模,在第二片柱模的接缝处黏贴2mm厚海绵条,以 防漏浆。 n5.4.2.3如上述步骤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安装就位与连接,做好支撑与固定。 n5.4.2.4自下而上安装柱抱箍,校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尺寸、对 角线等。 n5.4.2.5按上述方法安装柱模,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后,做群体的水平拉结。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模板拆除模板拆除 n6.1模板拆除应遵循的原则: n6.1.1模板拆除顺序与立模顺序相反,即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

24、拆;先拆 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进行;先拆侧向支 撑,后拆竖向支撑。 n6.1.2对不承重模板的拆除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对 承重模板的拆除要有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报告,8m的梁板结构, 强度要75%方可拆模;8m的梁板和悬臂结构,强度要达到 100%方可拆模。 n6.1.3后浇带混凝土要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模; n6.2墙、柱、梁、板模板拆除工艺流程: n拆除剪力墙、柱模板拆除梁侧模斜撑、连接件及侧模下调顶托, 拆除主、次龙骨拆除顶板区域支撑体系拆除顶板模板拆除梁 底支撑及模板清理模板。 模板支撑系统操作指引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n7.1为了保证结构尺

25、寸、位置的正确性,支模前要放好模板线及检查线,梁柱模板安装完毕后,要 检查梁柱位置、尺寸等。 n7.2木枋及对拉螺杆的设置要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不允许随意改变间距,且注意木枋要立放,对 拉螺杆用应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以免出现胀模现象。 n7.3为了保证木枋规格一致,所有背楞木枋应使用统一尺寸,以防止模板翘曲不平,破损严重的模 板要及时更换。 n7.4浇筑砼前,用高压风管或吸尘器清理模板内木屑等杂物。用水管冲洗湿润模板,要保证模板内 洁净。新配制的墙模根部应设清扫口。 n7.5为防止模板漏浆,模板接缝应严密,当接缝宽度大于1.5mm时用胶纸贴缝。 n7.6剪力墙垂直度控制 n7.6.1在安装模板过程中,对已完成的墙柱模板进行垂直度实测,如不符合控制要求,及时整改。 n7.6.2要求木工看模板时佩戴对讲机,方便与楼面旁站人员联系,如在浇筑过程中,发现轻微胀模 或对拉螺杆松动时,应及时调整;如发现爆模或明显胀模时,要求停止浇筑,待校正以后再浇筑 混凝土。 n7.7梁板尺寸及标高控制 n7.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