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免疫性疾病(doc 22页).doc_第1页
章免疫性疾病(doc 22页).doc_第2页
章免疫性疾病(doc 22页).doc_第3页
章免疫性疾病(doc 22页).doc_第4页
章免疫性疾病(doc 22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在病理情况下,因免疫反应过高或过低,引起组织损伤、功能障碍而致病,称为免疫性疾病,本章主要阐述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引起自身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本病概念开始建立以来,公认的病种已有20至30种之多。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特征将其分为二类:(1)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病变限于某一特定器官,常见有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伴慢性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重症肌无力等;(2)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病变累及多个器

2、官组织,常见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和皮肌炎等。 一、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根据免疫学和临床表现概括以下特征(1)病人血中能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2)含自身抗原的组织器官有损伤和功能障碍表现;(3)病程长,反复发作或持续进行,病情的严重性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呈平行关系;(4)女性患者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有家族倾向,不少患者HLA-DR(DR2至5)抗原的检出率高;(5)多数病因未明,少数与感染、药物或外伤等因素有关;(6)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显效。 二、原因及发病机理 在病理情况下,机体为何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而致病,其原因和机理较为

3、复杂,有些尚未清楚,就目前已知基本上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1、自身抗原形成和改变,各种理化和生物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改变自身组织成分结构,使其具有抗原性。其主要途径可能为(1)外来半抗原(如药物)或抗原(如细菌成分)与人体细胞的蛋白质或粘多糖结合,形成复合抗原。如抗高血压药a-甲基多巴可与红细胞膜上Rh抗原结合,形成复合抗原诱发抗红细胞自身抗体生成,因而发生溶血性贫血;(2)因病原体或理化因素作用使宿主组织成分改变而形成自身抗原。如寒冷可使某些人的皮肤蛋白三级结构发生改变,激发lgE抗体生成,因此诱发荨麻疹;(3)病毒感染,大量资料证明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其机

4、理尚未完全明了。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改变宿主的组织成分,如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从而合成的异常蛋白质可成为自身抗原从细胞释出,或在细胞膜表达新的自身抗原;病毒感染还能刺激B淋巴细胞分裂增殖,使自身抗体水平显著升高;病毒感染还可使宿主的免疫系统调节功能异常。2、“隐蔽”自身抗原的暴露,正常人体自胚胎时期起从来未与免疫系统接触的某些组织成分即所谓“隐蔽”自身抗原(如晶体蛋白、精子、甲状腺球蛋白等)。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中可检出高滴度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有时还有甲状腺滤泡细胞膜抗体,这些都与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相应的自身抗原释放入血有关。 3、免疫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它对自身免疫病

5、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正常人体内存在着针对自身成分的免疫活性细胞、但它们是处于自身耐受状态,所以不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维持这种自身耐受的机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抑制性T(Ts)细胞起重要作用。一旦Ts细胞功能不足,内身耐受即可受到破坏而发生自身免疫病。除Ts细胞功能缺陷外,还与胸腺功能减退以及免疫活性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异常有关。 (l)Ts细胞缺乏和功能减退:Ts细胞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它可抑制辅助性T(Th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抗体的生成;又可抑制4型变态反应性“T”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Ts细胞缺陷则是自身免疫病发生的重要环节,Ts细胞减少或功能降低时,TH细胞功能亢进

6、, 促使B细胞产生大量自身抗体而发病。临床证实许多这类疾病患者血中Ts细胞减少。 (2)胸腺功能减退: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重要器官,如果胸腺功能减退,胸腺皮质产生胸腺激素减少,T细胞分化、成熟必然发生障碍,Ts缺乏,对B细胞功能的抑制减弱,将导致对自身抗原起反应的B细胞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而致病。胸腺功能低下的原因主要有胸腺发育异常、胸腺肿瘤和胸腺受病毒等因子感染使胸腺萎缩或破坏,胸腺激素产生减少,此外,胸腺功能也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这可能是本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内在因素。 (3)对自身抗原反应的B细胞活性增高:这是本病的基本特征之一。由于B细胞活性增高,自身抗体大量生成,在补体参与下可

7、直接引起组织的免疫性损伤。B细胞活性增高的原因除与Ts细胞抑制功能缺陷有关外,还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可能作为多克隆B细胞的激活物,刺激B细胞的分裂、增生,有人证明在初次感染EB病毒患者的血清中可检出类风湿因子(即抗变性的y-球蛋白自身抗体)。 4、自身抗原的交叉免疫反应进入机体的某些外来抗原如果与体内组织成分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那么机体产生的抗外来抗原的抗体,便可与该自身组织成分起交叉反应而引起疾病。如风湿病。肾小球肾炎等发病机理都有交叉免疫反应参与作用。 5、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病与遗传因素关系较为密切。主要表现患者多有家族倾向性,患者的HL-DR抗原检出率高,这对本病的诊断、预防和预

8、后判定都有实际意义。目前已知这种遗传因素可能与免疫反应基因有关,免疫反应基因是决定个体免疫反应的样式特点和疾病易感性,它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免疫反应基因位于MHC-I区,并可能产生MHC-2类抗原,某些免疫反应基因可促进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此种特定免疫反应基因的个体,一旦受到有关自身抗原的刺激后就会比别的个体容易发生此类疾病。所以说某些免疫反应基因提供了发生自身免疫病的易感性。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原因和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一个疾病来说,有的可能是以这种机理起主要作用;有的则是以另一种机理起主要作用;有的或许是由几种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9、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机理,大多数为3、4和2型变态反应。 三、自身免疫病举例 (一)溃疡性结肠炎 本病为结肠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病程长,时有发作和缓解,发作时出现腹泻、脓血便伴腹痛,发热和体重减轻。病变主要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从远侧端向近侧端发展。早期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和隐窝小脓肿形成,粘膜和粘膜下层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后小脓肿逐渐扩大、粘膜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多发性表浅小溃疡,进而可发展为大溃疡;溃疡间区粘膜明显充血、水肿、呈息肉样突起称假息肉;溃疡周边的粘膜上皮可见异型增生(提示有癌变可能)。缓解期炎症减轻、溃疡愈合。本病主要并发症有溃疡穿通肠壁可引起结肠周

10、围脓肿或腹膊炎;有些病例可发生恶性变,其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而升高,平均为3,10年以上病程者约为20;少数急性病例,因病变广泛可引起中毒性肠麻痹性扩张,称为中毒性巨结肠,慢性病例因肠壁纤维组织增生和肠粘膜萎缩可引起肠狭窄。 本病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与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患者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的自身抗体(IgA、 IgM、lgG),该抗体不仅与其自身结肠粘膜抗原起反应、也可与大肠杆菌(O14)的脂多糖起交叉免疫反应,这种交叉反应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但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胚肠粘膜细胞无破坏作用;相反患者的淋巴细胞对体外培养的胚肠粘膜细胞有损伤作用,因而提示致敏“T”细胞引起的4型变态反应可能对结肠

11、粘膜的损伤起主要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效应也参与作用。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全身性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好发于手足小关节,以滑膜增厚和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病变,呈反复发作性进展使病程迁延,病变逐渐加重,最终关节强直和和畸形。皮下组织、肌肉、心血管、神经及浆膜等组织器官也常受累。发病年龄多始于20岁以后,女性患者多见。 【基本病理变化】 1、炎症局部常见弥漫性或灶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伴淋巴滤泡形成。 2、血管炎以小动脉炎多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使管腔狭窄或阻塞,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如血管阻塞或伴血栓形成

12、可引起相应组织梗死。 3、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镜下典型病变分三层,中心部为大片纤维素样变性,第二层为栅栏状排列的组织细胞,最外层为增生肉芽组织和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久后肉芽肿发生纤维化。 【各器官组织病变】 1、关节病变以累及手足小关节为主,全身大关节也可受累,常为多发性及对称性。早期病变为滑膜炎,以渗出性和增生性病变为主。滑膜充血、水肿,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被覆的滑膜细胞脱落,关节腔内积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液,至使关节红、肿、热、痛和出现关节强直感。随病情发展,滑膜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增生使滑膜增厚,并向滑膜表面伸出,形成许多小绒毛状突起,重者充塞关节腔;滑膜内新生的肉芽组织可

13、向关节软骨边缘部扩展,形成血管翳,并继续向整个软骨面伸展。此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出的溶酶体酶及由增生的A型滑膜细胞产生的胶原酶均可使关节软骨遭受溶解破坏。因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可稳定溶酶体膜和抑制胶原酶的产生,故对本病治疗和预防其急性发作有一定效果。反复发作者关节邻近的骨质也进遭受破坏,后期病变纤维化或骨化,关节面互相粘连,导致纤维性骨性关节强直和畸形,关节附近肌肉和皮肤萎缩。手指手掌指关节处呈尺侧偏向畸形,关节固定在屈位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2、皮下小结约1/5病例出现皮下小结,小结主要由类风湿性肉芽肿构成,好发于关节突起部位皮下,结节多单个,直径数毫米,质硬、有轻压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

14、消退。3、其它组织病变,心、肺、浆膜、肾及肌肉等组织可受累,主要病变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小动脉炎或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最后病灶纤维化。关节病变的引流淋巴结也可肿大。 【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病因可能与病毒或支原体感染有关,近年发现约百分之65以上患者血清中有EB病毒核心抗体,经细胞培养证实患者的B细胞经EB病毒传化后可产生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目前认为上述病原体的某种成分被关节滑膜细胞摄取后与细胞内合成的蛋白多糖结合,使后者成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lgG)。该自身抗还可使自身lgG中的FC片段发生结构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抗自

15、身lgG抗体,即为RF。主要有lgMRF和lgGRF两种类型。约百分之85以上患者血清中可测出高滴度的RF。因此,可作为诊断的指标。免疫荧光法可见滑膜细胞和浆细胞内有RF或RF-lgG复合物沉积,这种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引起滑膜等组织的炎症和损伤。本病的反复发作可能与RF的不断产生有密切关系。发病机理除上述3型变态反应外,病变组织中T细胞较多,关节腔积液中可测出各种淋巴因子,说明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发病过程。本病有家族史,患者的HLA-DR,检出率高,说明遗传因素对本病的发生也起重要作用。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 des,SLE

16、)是一种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具有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病。本病主要特点:(1)血清可检出高滴度的多种自身抗体,主要为抗核抗体,其次有抗红细胞抗体、抗白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凝血因子抗体仪以及类风湿因子等,同时血清补体水平下降;(2)末梢血中可查见狼疮细胞,阳性率达百分之80;(3)有多器官多部位损害(如肾、皮肤、关节、心和脾等)的临床表现;(4)好发于性生育企期女性,常有家族史;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预后较差,多死于尿毒症、心力衰竭或出血。 【病因及发病机理】许多现象提示本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但其原因还不明了,可能与病毒等感染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其它如日光、某些药物(如肼苯达嗪、普鲁卡因酰胺

17、等)或雌激素等也可诱发本病发作或加重病情。目前已知,Ts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B细胞活动亢进,产生自身抗体能力明显增高在本病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本病的多器官损伤主要由自身抗原与自身抗体复合物沉积引起3型变态反应所致;2型变态反应引起血细胞损伤。 【基本病理变化】1、各器官的细胞动脉和小动脉炎,表现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慢性期血管壁纤维化,管腔变窄或闭塞。2、各器官的结缔组织发生纤维样变性,最后病灶纤维化。纤维素样变性的发生与核蛋白自身抗原和相应抗体在局部沉积引起免疫性损伤有关。 【各器官组织病变】 1、肾病,变较为常见,多数患者因肾小球内DNA-抗DNA复合物

18、沉积而出现肾小球性肾炎病变,可为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或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等,因而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以及肾病综合征等表现。部分患者自身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管基底膜和肾间质内引起肾小管病变和间质炎症反应,进而肾间质广泛纤维化、严重肾病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2、皮肤和关节病损百分之40病例有皮肤病损,面部出现蝶形红斑是本病之特点,躯干、四肢、可损有红斑、斑丘疹,重者呈疱疹或溃疡,日光曝晒可使病损加重。免疫荧光检查见真皮与表皮交界处有lgG、lgM和C3沉积而形成的颗粒状或团块状荧光带即“狼疮带”具有诊断意义。百分之90以上病例有关节受累,多为关节囊及附近结缔组织炎性充血、水

19、肿和炎细胞浸润以及灶性纤维素样变性,关节软骨多无受累。 3、心肺病变,心脏各层均可受累,但突出病变为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常累及二尖瓣和三尖瓣,赘生物单个或多个,直径1至4MM,由纤维蛋白、坏死组织碎屑和炎细胞构成,分布极不规则,久后发生纤维化。心包炎多为浆液纤维素性炎;心肌炎病变主要为间质炎症和小动脉炎。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胸膜炎较为常见,多为浆液纤维素性炎,胸膜腔有渗出液;肺内可有炎性病灶。 4、血液系统变化可有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此因抗红细胞、抗白细胞和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经2型变态反应引起相应血细胞损伤所致。抗凝血因子抗体可破坏凝血因子,使血液凝固性降低而致出血。

20、 5、狼疮细胞形成,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了狼疮小体后称为狼疮细胞。狼疮小体(LE小体)是指组织内细胞损伤所暴露的细胞核与抗核抗体结合,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消失,形成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并被挤出胞体外形成LE小体,在HE染色的组织切片中呈紫色或紫红色,故又称苏木素小体。它可吸引多个中性粒细胞在其周围形成花形细胞簇。一般于疾病发作期血涂片可查到狼疮细胞,它表明有抗核抗体的存在,因而对本病诊断和了解病情有一定意义。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慢性肝炎等具有抗核抗体的疾病也可出现狼疮细胞。 6、其它器官病变,部分病例可出现狼疮性肝炎、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等。第二节免疫缺陷病 兔疫缺陷病(immunod

21、eficiency diseases)是指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遭受损害,使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一类疾病。近年由于免疫功能检测方法不断出新,此类疾病的诊断率有所提高,按缺陷性质将其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缺陷病两大类,前者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后者有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等;其次按原因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两大类,原发者少见,与遗传有关,多发于婴幼儿,可因胸腺缺如或发育不全导致T细胞缺乏(T细胞免疫缺陷病)、骨髓干细胞缺陷导致T细胞和B细胞先天性减少(联合性免疫缺陷病),或因骨髓前B细胞发育停滞,全身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发育不全,引起B细胞减少和功能不良(原发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2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较为多见。 一、免疫缺陷病的基本特征 1、体液免疫缺陷的基本特征(1)有反复严重的细菌感染尤其是化脓菌感染,用抗生素也难以控制:(2)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明显降低,常低于2.5g/L,lgG低于2g/L, lgA和igM常不能测出,缺乏抗A和抗B的血型抗体;(3)对百日咳疫苗、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不发生免疫反应;(4)因B细胞在循环血中占少数,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基本正常;(5)淋巴结活检见皮质生发育不良,缺少浆细胞。 2、细胞免疫缺陷的基本特征(1)常有严重的病毒、真菌或细胞内寄生菌如结核菌等感染;(2)麻疹疫苗、牛痘、卡介苗接种皮肤无迟发型变态反应,但可发生致死性严重反

23、应;(3)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明显减少;(4)淋巴结活检见胸腺依赖区淋巴细胞明显减少;(5)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转化率降低;(6)体液免疫反应尚正常,有时可因缺乏TH细胞而影响其反应性。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本病常继发于各种严重疾患或由某些外因引起,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由于原因不同和免疫功能受损程度不同可有暂时性或持久性免疫缺陷之分。本病的重要性在于伴发各种感染,尤其对条件性病原体的易感性增高。感染又可加重免疫功能低下,使病情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正确认识和重视本病,做到及时预防和早期诊治,对改善病人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原因 1、感染某些病毒和细菌感染可造成免疫功能低下

24、。如疤疹病毒能感染和破坏淋巴细胞、麻疹或流感时常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后期,继发细菌感染;风疹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能使抗体生成减少,甚至引起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许多急性传染病常继发暂时性细胞免疫缺陷,重症结核病时结核菌素反应可由阳性转为阴性。 2、恶性肿瘤它和免疫缺陷、二者常互为因果,尤其各种恶性淋巴瘤,由于B细胞或T细胞异常增殖形成恶性瘤细胞,从而丧失了正常免疫功能。如何杰金病常有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常有低丙种球白血症,而且随病情发展而加重,并发各种感染。其它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也可影响免疫功能,其原因除肿瘤本身损害因素外,尚有营养缺乏、抗癌药物的毒性作用和放射疗法对免疫细胞的杀

25、伤作用。临床上采用多次注射卡介苗和左旋咪唑,非特异性地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可改善黑色素瘤、肺癌的预后。 3、体内蛋白质缺乏严重胃肠疾患、严重肝病。严重肾病和慢性消耗病时可因蛋白质消化和吸收障碍、合成不足或从消化管和尿中大量排出以及蛋白质消耗增加等均可造成体内蛋白质缺乏,免疫球蛋白减少而致免疫功能低下。 4、药物作用治疗恶性肿瘤和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药物易继发免疫缺陷,如环磷酰胺、硫唑瞟吟、皮质醇等长期或过量地应用,免疫功能会遭受全面抑制,从而继发严重感染;四环素、双氢链酶素、卡青素等也可抑制免疫功能。 5、放射性损伤淋巴细胞对射线甚为敏感,放射疗法后淋巴细胞常减少;大剂量放射性损伤可造成永久性免疫缺

26、陷病。 6、衰老,衰老与细胞免疫功能减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老年人的自身抗体检出率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可能与衰老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由此可见,增强免疫功能,对推迟衰老,延长寿命甚为重要。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quired immunodeficicncy syndrome, AIDS,艾滋病)。本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严重细胞免疫缺陷,继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或Kaposl肉瘤为特征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临床多有发热、无力、进行性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消化、呼吸、神经或血液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从1979年美国纽约首次确诊第一个病例以来至1991年10

27、月全世界已有149个国家和地区发生流行,发病总人数达40余万人。它是当代最重要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死率极高,危害性极大、有“当代瘟疫”、“超级癌肿”之称。 【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已证实本病病因为人类T淋巴细胞病病毒3(humanT-cell lymphotropic virus-3,HTLV-3)世界卫生组织定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它可存在于血液、唾液、精液和泪液中,生命力很脆弱,常用的消毒方法均可使病毒灭活。患者于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他们的血清中均可检出抗HIV抗体。因此,血清阳性的高危人群不应作为供血者和器官移

28、植的供体。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其次为非性接触传染,如污染病毒的针具作注射、接受含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眼科操作接触含病毒的泪液,母体病毒经胎盘可感染胎儿。总之本病主要通过各种体液进传播。因此,应避免与这些体液接触,加强预防工作,普及宣传教育,严格检疫,杜绝上述传播途径。 HIV进入人体可感染T4细胞(TH细胞T1细胞细胞)使之溶解消失,致T4细胞数量剧减,功能缺陷,成为本病发病的中心环节。鱿于依赖于T4细胞的所有免疫功能均衰退,因而使机体丧失对传染病和肿瘤的抵御能力,引起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遗传因素在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患者中HLA-DR5,抗原阳性率较高。提示HLA-DR,表现型的人

29、对本病有遗传易感性。 【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1、免疫学异常主要表现细胞免疫缺陷,(1)末梢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减少,T4/T8比例倒置(比值0.5为本病特征);(2)NK细胞活力降低;血清中可检出抗HIV抗体,还有抗EB病毒抗体、抗巨细胞病毒抗体等。体液免疫尚正常。2、淋巴组织病变本病前驱期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镜下可见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增生扩大,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增多,小血管增生等;伴有发热、体重减轻、腹泻等全身非特异性症状;约百分之80患者血清可检出抗HIV抗体,大部分患者可停留在此阶段,并不发展为显性AIDS。但约1/3患者可发展到显性AIDS,此时淋巴结、脾、肠壁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明

30、显减少,甚至这些组织空虚,小血管增生。当并发感染或肿瘤时,淋巴组织内出现相应病变,使淋巴结又持续肿大。3、多发性机会性感染患者极易并发对正常人不敏感的病原体感染为本病特点之一常见为卡氏肺囊虫(百分之50患者),少数为巨细胞病毒、鸟型分枝杆菌和新型隐球菌等感染引起的广泛性肺炎;鼠弓浆虫和隐球菌性脑炎和脑膜炎以及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HIV也可直接引起脑病痴呆和脑膜炎。消化系统感染,常见为念珠菌性口腔炎及食管炎,隐孢子虫肠炎;还可并发细菌性痢疾、伤寒病、病毒性肝炎以及播散性结核病等。4、恶性肿瘤常见为Kaposi肉瘤,它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外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一种恶性肿瘤,病变多

31、从足部皮肤开始,外观呈紫蓝或棕红色的多发性结节,然后可广泛累及其它部位。其次易并发恶性淋巴瘤。 复苏(restiscitation)是指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在脑死亡之前恢复其生命活动的过程。因电击、淹溺、窒息、过敏、休克和麻醉意外等引起的急性死亡病例常,为复苏的主要对象。复苏的全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供血、供氧;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有效的心自动搏动和自动呼吸;防治并发症,保证各重要器官的功能恢复。下面着重概述复苏过程中生命器官的病理变化和功能恢复。 一、心脏的病理变化和功能恢复 心跳停止后心脏变化分以下三期:潜伏期:心组织内原存的少量氧(仅够供心收缩数次)

32、全部耗尽。功能恶化期:心肌内进行无氧代谢,乳酸增加,糖原减少,氧化磷酸化过程停止,不能合成磷酸肌酸和ATP,能量明显减少。心肌缺血6至7分钟后磷酸肌酸全部耗尽,心肌失去张力;心肌缺血超过810分钟ATP贮备约少于正常的50%,心肌失去复苏的可能。无氧代谢虽可延缓细胞的死亡,但以能持续4分钟左右。复苏恢复期:在氧供应恢复后,心脏内磷酸肌酸和 ATP)再合成相继恢复,心肌内糖原贮备量为高能磷酸化合物贮备量的10倍,用此,心肌无氧酵解中止不是因糖原不足而是由于能够耗尽所致。据此,心脏复苏首先要保证心肌得到充足的氧供应,也可使用ATP),促进心功能恢复。 心功能恢复是决定复苏成败的关键。复苏的首要措施

33、即行心脏按压,使之形成暂时的人工血液循环,并激发心自主搏动,同时行人工呼吸,保证血液的氧合,有时在采取这些措施后即可恢复自动心跳,但有时必须借助于电除颤或起搏器以及合理的,及时的用药,才能恢复自动心跳。心跳复苏的次序是首先出现QRS综合波,随后 ,传导障碍减轻或消失,室性节律恢复,最后,恢复有效收缩。临床上判定心跳恢复的可靠指标是出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二、呼吸功能的恢复 呼吸停止数分钟,肺内储存氧(约IL)耗尽后将迅速发生严重缺氧和PaCO2升高,因而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因此,在心脏按压的同时即进行人工呼吸(包括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或机械通气等),保证对心、脑组织的供氧,呼吸

34、功能的恢复通常经历人工呼吸、自动呼吸和肺功能恢复三个阶段,一般于心跳恢复后5至10分钟(或20至30分钟)出现自动呼吸,这是由于延髓呼吸中枢供血恢复所致。为了加强自动呼吸也可配合针刺穴位和适当给予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自动呼吸恢复的次序是吸气中枢功能首先恢复,表现为用力的吸气性呼吸,数分钟后呼气中枢功能也恢复,而用力的吸气性呼吸消失。自动呼吸恢复是稳定血压、提高循环功能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重要基础。自动呼吸恢复后,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也恢复,但它往往受原有肺有肺疾患和死亡后发生的继发性肺损害的的难以完全恢复。 三、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和功能恢复 脑组织血流停止后,首先出现氧耗尽、三羧酸循环终止

35、和co2积聚。随之出现短暂的无氧酵解过程,乳酸产生过多,pH下降。当脑贮备的少量葡萄糖耗尽时,无氧代谢也停止。最后ATP等能量也耗尽。因此,神经传导、突触传递和脑细胞的电活均停止。钠泵障碍导致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内失钾和贮钠而发生细胞水肿。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4至6分钟(所谓“临界时限”)后脑细胞可发生变性和坏死以及严重脑水肿等不可逆性损害,因而中枢功能难以恢复。 心跳和自动呼吸恢复后的头几分钟,脑组织仅有少数部位得到氧,大部分脑组织在10至20分钟后才有氧供应,约在30至40分钟后全脑组织才有氧合血的灌注,约1小时后脑组织才传入有氧代谢。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的顺序是:脊髓最先恢复,然后依次是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最后为大脑皮质功能和意识的恢复。 复苏早期因脑组织的供氧和利用氧过程发生障碍,故脑组织代谢和功能往往不能迅速得到恢复,造成供供氧障碍的重要因素是脑内微血管管腔变窄。其原因为微血管周围的胶质细胞水肿而压迫微血管;血细胞凝集而堵塞管腔;缺氧组织内释放的儿茶酚胺使血管痉挛。氧化酶系统严重受损是脑细胞利用氧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适时进行脑复苏,采取脑部降温、脱水、疏通微血管等措施,以达到消除脑水肿,保证脑的血液循环通畅,降低脑细胞氧耗,改善细胞代谢,减轻脑组织损害,促进脑功能早日恢复。 四、纠正酸碱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心跳呼吸骤停后机体严重缺氧,丙酮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