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题库_第1页
仪器分析题库_第2页
仪器分析题库_第3页
仪器分析题库_第4页
仪器分析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判断题 原子吸收 X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根据测得的积分吸收进行定量的。 XX 2.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只有被测元素的共振线波长可作为测定波长。 XX 3. 原子吸收谱线的半宽度主要由自然变宽决定。 XV4.提高原子化温度可消除化学干扰。V5.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化学干扰。X 6. 温度越高,原子吸收谱线的半宽度越窄。 XV7. 原子吸收光谱是线状光谱,而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带状光谱。X 8. 原子吸收测定中,基态原子数不能代表待测元素的总原子数。XV 9. 火焰原子化法的原子化效率只有10%左右。V1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采用标准加入法

2、可以有效的消除物理干扰。X 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在原子化系统之前。V12. 原子吸收测定中,基态原子数可以代表待测元素的总数。X 13.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火焰的作用是使基态原子变成激发态原子或离子。V 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在原子化系统之后。V15.在AAS法中可以用连续光源校正背景吸收,因为被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对连续光源产生的吸收可以忽 略不计。V16.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可通过峰值吸收的测量来确定待测原子的浓度。X 1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一般通过测定积分吸收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X 1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吸光物质是火焰中各种原子。X 1

3、9. 在仪器分析中,测定的灵敏度越高,则检出限必定越低。V2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物理干扰及背景干扰。 原子荧光 V1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可不用单色器。 VX 2. 原子荧光发射强度仅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有关,而与激发光源的强度无关。XV3.散射干扰不能用提高单色器分辨率的方法来消除。VV4.原子荧光光谱法是测定 As和Hg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VV5.由于背景吸收和散射干扰严重,所以原子荧光分析中还很少采用石墨炉原子化器。V 二、单项选择1. 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A. 自然变度 B. 霍尔兹马克变宽C. 劳伦茨变宽 D.

4、多普勒变宽2.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基体试样影响较大,有难于配制与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溶液时,为了获得较 好的结果,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A. 工作曲线法 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 D. 间接测定法3.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以及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A. 控制燃烧速度 B.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C. 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D. 获得最高的测量灵敏度4. 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A. 延长灯寿命 B. 克服干扰谱线C.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 D. 扣除背景吸收5.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 ( )A. 减小狭缝 B.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

5、灯C. 另选测定波长 D. 用化学方法分离6.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A 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 .光谱干扰D.背景吸收7. 由原子的压力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A. 自然变度B.霍尔兹马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D.包括B和C8. 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B )A. 红外光谱法 B. 荧光光度法C. 分光光度法 D. 核磁共振波谱法9.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D)A. 提高柱温B.减小涡流扩散项C.降低流动相流速D.改进固定相的结构,减小传质阻力项10. 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 )A.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基态原子 B. 将试样

6、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11.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BA. 火焰B. 空心阴极灯C. 氙灯D. 交流电弧12. 质量浓度为0.1卩g/mL的Mg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此条件下的 1%吸收所对应的特征浓度为CA. 0.0000783B. 0.562C. 0.00247D. 0.007831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A )A. 愈严重 B. 愈不严重 C. 基本不变 D. 不变14. 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

7、作参数是 ( A)A. 灯电流 B. 灯电压 C. 阴极温度 D. 内充气体的压力15. 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A. 空心阴极灯 B. 火焰C. 原子化系统 D. 分光系统16. 原子吸收法中,溶液黏度引起的干扰属于(B)A.光谱干扰B.物理干扰C.电离干扰D.化学干扰17. 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不能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A. 分子吸收 B. 背景吸收 C. 光散射 D. 基体干扰18. 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具有的特点有(D )A. 消除基体干扰 B. 不能消除背景吸收C. 加入标准溶液中元素浓度应与试样中被测

8、元素的浓度接近D. 以上都是19.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D )A. 加入释放剂 B. 加入保护剂 C. 加入饱和剂 D. 改变光谱通带20. 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分析灵敏度低,研究发现是在火焰中有氧化物粒子形成,于是采取下面一些 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A)A. 提高火焰温度 B. 加入保护剂C. 改变助燃比使成为富燃火焰 D. 预先分离干扰物质21.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D )A. 加入释放剂 B. 加入保护剂 C. 加入饱和剂 D. 都可以22.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下列

9、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C )A.空气-乙炔B.空气-煤气C.笑气-乙炔D.氧气-氢气23.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 其目的是 (B )A. 使火焰容易燃烧 B. 提高雾化效率 C. 增加溶液粘度 D. 增加溶液提升量24.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这种变宽 属于 (C )A. 自然变宽 B. 压力变宽 C. 场致变宽 D. 多普勒变宽 ( 热变宽 )25.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 C)A.加入释放剂B.化学分离C. A和B都可

10、以D.都不行26.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已进行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 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 A)A. 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B. 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C. 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D. 缩小读数标尺27. 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 )A. 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B. 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C. 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D. 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28. 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

11、对称的变宽应是(B )A. 热变宽 B. 压力变宽 C. 自吸变宽 D. 场致变宽29.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如Hg的共振线185.0 nm比Hg的共振线253.7 nm的灵敏度大50倍,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作分析线,其原因是(D )A. 汞蒸气有毒不能使用 185.0nmB. 汞蒸气浓度太大不必使用灵敏度高的共振线C. Hg185.0 nm 线被大气和火焰气体强烈吸收D. 汞空心阴极灯发射的 185.0 nm 线的强度太弱30. 原子吸收光谱是 (D )A.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B. 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

12、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C. 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D. 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31.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应选用的光源为(C )A. 钨灯 B. 能斯特灯 C. 空心阴极灯 D. 氘灯32. 原子吸收光谱需要的光源是(B )A. 单色光 B. 锐线光源 C. 白光 D. 可见光33.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 A)A. 基体效应的影响 B. 光谱背景的影响 C. 其它谱线的干扰 D. 电离效应34. 在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C )A. 光谱线重叠的干扰 B. 化学干扰 C. 背景干

13、扰 D. 物理干扰35. 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B)A. 盐酸 B. 磷酸 C. 钠 D. 镁36. 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D )A. 加入释放剂 B. 加入保护剂 C. 扣除背景 D. 采用标准加入法37. 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中心频率无位移,两侧对称变宽,但K0值减小,对吸收系数积分值无影响的变宽应是 (A )A. 热变宽 B. 压力变宽 C. 自吸变宽 D. 场致变宽38. 原子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需采用的火焰为(B )A.乙炔-空气B.乙炔-笑气C.氧气-空气D.氧气-氩气3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

14、乙炔是 (C )A. 燃气助燃气 B. 载气 C. 燃气 D. 助燃气4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铯盐,这里钠盐被称为(C )A. 释放剂 B. 缓冲剂 C. 消电离剂 D. 保护剂41. 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D)A. 大量的空气 B.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B. 少量的空气 D.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2. 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D )A. 乙炔 B. 氧化亚氮 C. 氢 D. 氩43.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 氧化亚氮火焰 (D )A. 钠 B. 钽 C. 钾 D. 镁44. 在原子吸收光谱

15、法中,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C)A. 灵敏度要高,检出限却低 B. 灵敏度要高,检出限也低C. 灵敏度要低,检出限却高 D. 灵敏度要低,检出限也低4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C)A. 光电池 B. 光电管 C. 光电倍增管 D. 感光板46. 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B)A.交流电弧B.等离子体光源C.直流电弧D.火花光源47. 发射光谱分析中,应用光谱载体的主要目的是 (D)A.预富集分析试样 B.方便于试样的引入C.稀释分析组分浓度D.增加分析元素谱线强度48. 带状光谱是由下列哪一种情况产生的? (A )A.炽热的固体B.受激分子C

16、.受激原子D.单原子离子49.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 )A.保留时间B.峰面积C.半峰宽D.都不是50. 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D )A.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B.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C.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D.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51. 摄谱法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列哪种关系建立的(I 光强,N基一基态原子数, S分析线对黑度差,c 浓度,I 分析线强度, S黑度)(B)A. I N基 B.S Igc C. I Igc D.S IgN 基52.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C )A.波长不一定接近,

17、但激发电位要相近B.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C.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D.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53. 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D)A.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B.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C.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D.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54.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C)A. 钠B.碳C.铁D.硅55. 测量光谱线的黑度可以用(D )A.比色计B.比长计C.测微光度计D.摄谱仪56. 原子发射光谱分光光度计与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不同部件是(A )A.光源B.原子化器C.单色器D.检测器57. 原子发

18、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C )A.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B.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C.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D.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58. 下面哪些光源要求试样为溶液,并经喷雾成气溶胶后引入光源激发(A )A.火焰B.辉光放电C.激光微探针D.交流电弧59. 发射光谱分析中,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D)A.直流电弧B.低压交流电弧C.电火花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60. 采用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测得谱线加背景的黑度为S(a+b),背景黑度为S,正确的扣除背景方法应是(D )A.S (a+b) SbB.以背景黑度Sb为零,测量谱线黑度C.

19、谱线附近背景黑度相同,则不必扣除背景D. 通过乳剂特性曲线, 查出与Sta+b)及Sb相对应的l(a+b)及| b,然后用I (a+b) I b扣除背景61. 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 (D)A.直流电弧B.交流电弧C.电火花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62.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最稳定的是(D)A.直流电弧B.交流电弧C.电火花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63.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分析的线性范围最大的是(D )A.直流电弧B.交流电弧C.电火花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64.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背景最小的是(D)A.直流电弧B.交流电弧C.电火花D.高频电感耦合

20、等离子体65. 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D)A.直流电弧B.交流电弧C.电火花D.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66. 原子发射光谱仪中光源的作用是(A)A.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离子化、激发B. 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灰化C. 将试样中的杂质除去,消除干扰D. 得到特定波长和强度的锐线光谱67. 低压交流电弧光源适用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主要原因是 ( C)A. 激发温度高 B. 蒸发温度高 C. 稳定性好 D. 激发的原子线多68. 发射光谱法定量分析用的测微光度计,其检测器是 ( B)A. 暗箱 B. 感光板 C. 硒光电池 D. 光电倍增管69. 发射光谱摄谱仪的检测器是

21、(B )A. 暗箱 B. 感光板 C. 硒光电池 D. 光电倍增管70. 当浓度较高时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其工作曲线 ( lg I -lg c ) 形状为 ( B)A. 直线下部向上弯曲 B. 直线上部向下弯曲C. 直线下部向下弯曲 D. 直线上部向上弯曲71. 对原子发射光谱法比对原子荧光光谱法影响更严重的因素是(C )A. 粒子的浓度 B. 杂散光 C. 非光谱线干扰 D. 光谱线干扰72. 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必须 (C )A.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 B.只要找到23条谱线C.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D.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73. 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22、 A)A.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357.87nmB. 铅原子吸收 283.31nm ,发射 283.31nmC. 铅原子吸收 283.31nm ,发射 405.78nmD. 铊原子吸收 377.55nm ,发射 535.05nm74. 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 ( D)A. 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 B. 一定需要锐线光源C. 一定需要连续光源 D. 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75. 在原子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D )A. 阶跃荧光 B. 直跃荧光 C. 敏化荧光 D. 共振荧光76. 阶跃线荧光的波长 (B )A. 大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 B. 小于所吸收的

23、辐射的波长C.等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 D.正比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77. 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B)A. 原子荧光法中,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B. 与分子荧光法一样,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C. 原子荧光法中,荧光光谱较简单,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D. 与分子荧光法一样,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78. 原子荧光的量子效率是指 ( C)A. 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B. 入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比C. 单位时间发射的光子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D. 原子化器中离子浓度与原子浓度之比79. 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24、.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B.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C.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D.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80. 原子荧光是气态自由原子吸收光源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 A )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返回基 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发射A. 外层电子 B. 内层电子 C. 原子核 D. 都不是81. 原子荧光的波长与激发光的波长相比( D )A. 相同 B. 较长 C. 短 D. 包括 A、 B 和 C82. 关于原子荧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原子荧光光谱是光致发光B.不遵循波尔兹曼定律C. 谱线简单 D

25、. 不属于二次发光83. 共振荧光的波长 (C )A. 大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B. 小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C. 等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D. 正比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84. 激发态原子直接跃迁到高于基态的亚稳态时所发射的荧光是 ( B)A. 阶跃荧光 B. 直跃荧光 C. 敏化荧光 D. 共振荧光85. 激发态原子先以非辐射形式去活化方式回到较低的激发态,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回到基态而发射的荧 光是 ( A)A. 阶跃荧光 B. 直跃荧光 C. 敏化荧光 D. 共振荧光86. 在原子荧光分析法中,激发原子发射出与吸收的共振线相同波长的荧光是(D )A. 阶跃荧光 B. 直跃荧光 C. 敏化荧光 D

26、. 共振荧光87. 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主要决定于( C )。A 自然变宽B 多普勒变宽和自然变宽C 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D 场致变宽88.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得的吸光度为( B )。A 溶液对光源辐射的峰值吸收B .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光源辐射的峰值吸收C 基态原子对光源辐射的峰值吸收D .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光源辐射的积分吸收89.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火焰法相比,其优点是 AA .灵敏度高B.重现性好C .分析速度快D.背景吸收小90. 下述光源中,可用作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的光源有( A )。A 空心阴极灯B.氢灯C 钨灯D.都可以91.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B )。A.

27、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光谱干扰D.背景吸收92. 原子吸收法中,溶液黏度引起的干扰属于( B )。A.光谱干扰B.物理干扰C.电离干扰D.化学干扰93. .原子吸收普遍采用的检测器是(C)。A.硒光电池B.光电管C.光电倍增管D.紫外光度检测器9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可消除基体干扰的定量方法是( B)。A.标准曲线法B.标准加入法C.内标法D.外标法9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与( B )浓度成正比。A.基态分子 B.基态原子C.激发态分子 D.激发态原子96.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钙时,加入2%镧溶液是为消除( A)。A.化学干扰B.电离干扰C.背景干扰D.物理干扰

28、97.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C )A.空气-乙炔B.空气-煤气C.笑气-乙炔D.氧气-氢气98.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应选用的光源为(C)A. 钨灯 B. 能斯特灯 C. 空心阴极灯 D. 氘灯99. 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D)A. 自然变度 B. 斯塔克变宽 C. 劳伦茨变宽 D. 多普勒变宽100. 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C) A. 空心阴极灯 B. 火焰 C. 原子化系统 D. 分光系统10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一种方法消除:( C )

29、A.释放剂;B 保护剂;C 标准加入法;D.扣除背景;三、多项选择 1.BE 2.BCD 3.ABCD 4.BCD 5.BCD 6.CE 7.ACDE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消除物理干扰常用的方法是( )A.加入释放剂和保护剂B.采用标准加人法C .使用高温火焰D. 米用内标法E2适合用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的是A.消除背景吸收BD. 纯物质中极微量的元素配制与待测样品组成相似的标准样品( )消除基体干扰 C 测定样品的回收率 E 减少谱线重叠干扰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中的干扰主要有( )A.光谱干扰B.物理干扰C .化学干扰D. 电离干扰E.溶剂干扰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元素

30、时应注意( )A.选择共振吸收线B.空白液应与试剂有相似的组成C.选择石英槽D.应使标准液的吸光度在0.20.8之间E. 光源、喷雾、火焰、单色器通带、检测器等仪器和操作条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恒定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主要的定量分析方法有( )A.比例法B.标准加入法C内标法D.标准曲线法E.示差分析法6下列属于线光源的是 ( )A.氢灯B.钨灯C Nernst 灯D.金属蒸气灯E.空心阴极灯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产生的原因的是(A.原子在激发态时所停留的时间B.原子的热运动C.原子的电离作用D.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E. 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分子的碰撞一、判断题V1.原

31、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X 2. 玻璃电极在蒸馏水中充分浸泡可使它的不对称电位降到零。X 3. 玻璃电极不是离子选择性电极。X 4.玻璃电极在pH值大于9的溶液中,由于对钠离子的响应而导致测得的pH值偏高。X 5.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X 6.直接电位法用氟电极测定氟离子时,由于0H干扰,溶液的酸度越大越好。V7. 电位法可用于有色的、浑浊的或是黏度较大的溶液的测定。8. 电位分析法中,液接电位常常难以准确计算和测量,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扣除。X9. 采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时,测量的相对误差与测试仪器的精度有关,而与离子的价态无关。X10. pH玻

32、璃电极只对溶液中的H离子产生Nernst响应。X11. 采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时,由于电位与温度有关,故要求标准溶液与样品溶液的温度一致。 V12. 离子选择电极的构造必须有敏感膜、内参比溶液和内参比电极。X13. 用直接电位法测量时,必须采用总离子强度调节剂来控制溶液的离子强度。X14. 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活化,通常在蒸馏水中浸泡24以上。V15.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F-时,由于主要干扰来源于 OH,所以试液的酸度逸大,测得的结果越准确。X 伏安法 1. 极谱分析法的定量依据是极限扩散电流与滴汞电极表面的被测离子浓度成正比。X2. 在极谱分析中,极谱图反映了扩散电流与被测离子浓度的关系。X3

33、. 经典极谱法亦称直流极谱法。V4. 完全的浓差极化是极谱分析的基础。“5. 由于滴汞电极的面积很小,电解时电流密度大,很容易发生浓差极化。6. 极谱分析可以在酸性溶液中测定大多数金属离子,是因为氢在滴汞电极上有较大的超电位。“7. 极谱分析法中的残余电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的微量杂质在工作电极上发生电解。X8. 在加入支持电解质、极大抑制剂和除氧剂后,极谱分析中的极限电流就是扩散电流X9. 溶出伏安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因为将大体积试液中的被测物质富集到微小体积的电极上,使浓度增 大,快速溶出时,则电流大大增加。V10. 电极反应产物常以汞齐或难溶化合物的形式被富集。1 1.溶出都是以极化

34、电压以一定的速度由正电位向负电位方向线性变化。X12. 在溶出伏安法中,增加电位扫描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定的灵敏度。13. 如果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几种离子,要以富集电位最负的离子为准来选择富集电位。“14. 溶出伏安法溶出峰电流主要与富集到工作电极上的被测物质的量有关,与溶出阶段施加的电位扫描速 度无关。 X15. 溶出伏安法的试验装置与经典极谱法比较,主要是使用的工作电极不同。16. 阳极溶出伏安法溶出时工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溶出伏安法溶出时工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17. 溶出伏安法在富集阶段和溶出阶段都要进行搅拌。 X18. 阳极溶出伏安法用于测定阳离子的含量,阴极溶出伏安

35、法用于测定阴离子的含量。X19. 溶出伏安法采用三电极测试系统,是为了保证电解富集时工作电极电位的定X20. 溶出伏安法是根据富集阶段的电流 -电压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的。 X21. 电位溶出法是在溶出伏安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样分为富集和溶出两步,其中富集与溶出伏安法完全相同,但溶出方式、测量方法和定性定量依据不同。V22. 溶出伏安法用溶出峰电流定量分析,而电位溶出法用于定量的参数是溶出时间。V23. 电位溶出法由于要测定被测离子的电极电位,因此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工作电极。X24. 电位溶出法在进行多组分同时测定时,富集到工作电极上的被测物质按其电极电位的高低逐一溶出V 二、单项选择1.

36、 在直接电位法中的指示电极,其电位与被测离子的活度的关系为BA. 无关B.符合能斯特公式C. 成线性关系 D. 成正比2. M1| M 1n+| M 2m+| M 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C )A. 正极 B. 参比电极 C. 负极 D. 阳极3.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 ,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 倍数是 ( )A. 0.002 倍 B. 500 倍 C. 2000 倍 D. 5000 倍4. 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氐府1.8 X 106,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 1.0 X 10-5mol/L K +,浓度为1.0-2

37、 +X 10- mol/L Mg溶液时,由Mg引起的K测定误差为(C )A. 0.00018% B. 134%C.1.8%D.3.6%5. 利用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若Ki,j =0.05,干扰离子的浓度为 0.1mol/L ,被测离子的浓度为 0.2mol/L ,其百分误差为 (i 、 j 均为一价离子 )( A )A. 2.5 B. 5 C. 10D.206.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 1 X 1mol/L 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1%,则试液的 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 D )A. 3 B. 5 C. 7 D. 97.

38、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B)A.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8. 电位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DA.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9. 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对钾的选择性系数为 0.002 ,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性为钾离子的( C ) A0.002 倍 B 200倍 C 500倍 D 5000倍10. 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B )A. 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B. 强碱溶液中 Na+

39、浓度太高C. 强碱溶液中 OH- 中和了玻璃膜上的 H+ D. 大量的 OH- 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11.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C.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同12. “盐桥”的作用是消除( B )。A.不对称电位B.液接电位AB. 内外溶液中Hf浓度不同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C .接触电位 D .相间电位13. 已知待测水样的pH大约为8左右,定位溶液最好选(C )A. pH4 和 pH6 B.pH2 和 pH6 C.pH6 和 pH9 D.pH4 和 pH914. 测定超纯水的pH值时,pH值读数飘移的原因(A)A. 受溶解气体的影响 B. 仪器

40、本身的读数误差 C. 仪器预热时间不够 D. 玻璃电极老化15. 经常不用的pH电极在使用前应活化(C )A. 20 分钟 B. 半小时 C. 一昼夜 D. 八小时16. pH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24 小时,目的在于 ( B)A. 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 除去沾污的杂质17. 在实际测定溶液 pH 时,都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目的是减小 (C )A. 不对称电位 B. 液接电位 C.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D. 温度影响18.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 pH比实际值(B)A. 大 B. 小 C. 两者相等 D. 难以确定19. A

41、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系数Ka,b越小,表示(A )A.B 干扰离子的干扰越小 B.B 干扰离子的干扰越大C. 不能确定D.不能用此电极测定 A离子20. 离子选择电极测量所产生的浓度的相对误差( C)A. 只与离子的价数有关 B. 只与测量的电位有关C. 与离子价数和浓度有关D. 与离子价数和测量电位有关;而与测量体积和离子浓度无关21. 氨气敏电极的电极电位( A )A.随试液中NH+或气体试样中NH的增加而减小B.与A相反C. 与试液酸度无关D.表达式只适用于 NH4+22.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B)A. 清洗电极 B. 检查电极的好坏 B. 活化

42、电极 D. 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23. pH 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C )A. 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B. H +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pH值偏低01与H0形成H3C),结果H+降低,pH增高D. 都不对24. 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 A )A. 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 B. 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C. 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D.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25. 离子选择电极内参比溶液的组成要考虑到( C)A. 有敏感膜响应的离子 B. 有能与内参比电极形成稳定电位的离子C.A和B都要考虑D.能导电的电解质溶液26. 玻璃电极的活化是为了( B )A.

43、 清洗电极表面 B. 降低不对称电位 C. 更好地形成水化层 D. 降低液接电位27. 在电位分析中测量的化学电池的参数是( B )A. 电池的端电压B. 电池的电动势C.电池的U与I的变化 D.电池的IR降被测离子的活度28. 利用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 , 若, 干扰离子的活度为 0.1mol/L, 为 0.1mol/L, 其百分误差为 ( B )A. 2.5 B. 5.0 C. 10D.2029. 经常使用的A. 纯水C.pH4 溶液(A )pH 电极在使用前应用下列哪种溶液活化B. 0.1mol/LKCl溶液D. 0.1mol/LHCl溶液30. pH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

44、要活化,其目的是 (D )A. 去除杂质 B. 定位 C. 复定位 D. 在玻璃泡外表面形成水合硅胶层,减小不对称电位31. 测水样pH值时,饱和甘汞电极是(C)A. 工作电极 B. 指示电极 C. 参比电极 D. 都不是32. pH 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B )A. 甘汞电极 B. 银氯化银电极 C. 铂电极 D. 银电极33. 标准甘汞电极的外玻璃管中装的是 (A )A. 1.0mol/LKCl 溶液 B. 0.1mol/LKCl 溶液 C. 0.1mol/LHCl 溶液 D. 纯水34. 饱和甘汞电极的外玻璃管中装的是 (A )A. 0.1mol/LKCl 溶液 B.1mol/LKC

45、l 溶液C. 饱和 KCl 溶液 D. 纯水35. 测水样的pH值时,所用的复合电极包括 (B )A. 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B.pH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C.玻璃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D.pH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3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溶液pH值与溶液电动势无关B. 在室温条件下,电动势的差值每改变0.059V,溶液的pH值也相应改变一个 pH单位C. pH值电位法可测到 O.OIpH单位D. 溶液的pH值与温度有关37. “盐桥”的作用是消除( B )。A.不对称电位B.液接电位C .接触电位D .相间电位38.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主要由下列哪项决定( C )A.干扰离子 B

46、.温度 C.敏感膜材料性质D .溶液pH39. 参比电极的作用是( B )。A.保持离子强度一致B 提供标准电极电位C.调节适宜pH范围D .消除干扰40.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可用于估计( B )A.方法的检测限 B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电极的斜率 D.方法的线性范围41. 钠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对钾的选择性系数为 0.002 ,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性为钾离子的( C )A0.002 倍B 200倍 C 500倍 D 5000倍42. “盐桥”的作用是消除( B )。A.不对称电位B.液接电位C.电极电位D .相间电位43. 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

47、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 C )。A 金属电极 B 参比电极 C 指示电极 D 电解电极44. pH 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与膜电位的产生是由:(C)A. 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还原而传递电子B. 氢离子进入玻璃膜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C. 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D. 钠离子在玻璃膜中移动而形成双电层结构45. 测定水中微量F-,应选用哪种分析方法? ( C )A.重量分析法B .滴定分析法 C .电位分析法 D .光度分析法46. 用氟离子选择性膜电极测定F-时,主要干扰离子是(C )A.其它卤素离子B . NO C . OH D . SQ

48、247. pH 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B)。A.标准氢电极B.银-氯化银电极C .甘汞电极D .银电极48. 普通pH玻璃电极的适用测量的pH范围是(B )。A. 07 B . 1 9 C . 013.5 D . 713.549. 同厂家生产的同型号的两支 pH 玻离电极,可能不相同的指标是( C )。A 适用的测量范围不同 B 适用的测量温度不同C 不对称电位不同 D 使用方法不同50. pH 玻离电极不对称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A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的结构和性能不完全相同B. 内、外溶液中的 H+浓度不完全相同C. 玻璃膜内、外的缓冲溶液不完全相同D. 玻璃膜内、外的参比电极不同5

49、1. 对于氯离子选择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其它离子的浓度无关B. 电极电位随溶液中氯离子的活度增高而下降C. 电极电位随溶液中氯离子的活度增高而上升D. 电极电位随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增高而上升TISAB 的目的是( D )52. 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有关离子的浓度时,在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中加入A.提高测定的精密度 B .增大响应线性范围C.提高离子响应速度 D .维持溶液具有相同的活度系数53. 在电位分析法中“盐桥”的作用是消除(B)。A.不对称电位B液接电位C接触电位D相间电位54. 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DA.吸光度 B .熔点C 旋光度D 酸度 E

50、密度55. 表示溶液的酸度用 DA. a DB . R CaDpHE T56. 电位分析法测量的电化学参数是( D)。A.电流 B .电导 C .电量 D .电位57. 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测定前应用pH值与供试液接近的一种标准缓冲液,调节仪器旋钮,使仪器pH示值一标准缓冲液的 pH值一致,此操作步骤为 CA .调节零点 B .校正温度C .调节斜率 D .定位58. 测定溶液的 pH 值时,用作指示电极的为 AA.玻璃电极B.甘汞电极C.石墨电极D. 铜电极E .氢电极59. 某溶液的pH值约为6,用酸度计测定其精密pH值时,应选择的两个标准缓冲液的pH值是CA. 1.68, 4.00

51、B. 5.00 , 6.86C . 4.00, 6.86D. 6.86 , 9.18E. 1.68 , 6.8660. 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酸度,若溶液的pH值为4左右,对酸度计进行校正时最好选用的标准缓冲液的, pH4.00pH 是(C )A . pH 12.25 , pH6.86 B. pH1.68C . pH4.00, pH6.8661. 液接电位是怎样形成的A.离子迁移速度不同D . pH6.86, pH9.18(A)B .玻璃膜内外结构不一样C.溶液酸度太大D .都不正确1. 极谱法根据何种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CA.残余电流B.充电电流C .极限扩散电流D .扩散电流2. 极谱分析是特殊

52、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其特殊性表现在 (A )A. 使用两支性能相反的电极,保持溶液静止C .电流效率高达100%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很小,加有大量电解质D .试液浓度越小越好3. 在极谱分析中,通常在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明胶,目的是消除(A)A.极谱极大B .迁移电流C .充电电流D .残余电流4. 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是 (A )A. 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极电位C.极限扩散电流时的电极电位B. 从极谱波起始电位到终止电位一半处的电极电位D .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析出电位5. 影响经典极谱法检测限的因素是( B )A.电解电流B.充电电流C.扩散电流D.迁移电流6. 极谱分析中加入支持

53、电解质是为了消除( D ).扩散电流D .迁移电流C ).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重做空白试验扣除A.残余电流 B .充电电流C7. 在经典极谱分析中,采取消除残余电流的方法是(A.降低支持电解质浓度BC. 测量极限扩散电流时,作图扣除D8. 极谱分析中加入支持电解质、极大抑制剂和除氧剂后,极限电流还有A .残余电流和扩散电流 B .残余电流、迁移电流和扩散电流C .迁移电流和扩散电流 D .残余电流和迁移电流9. 经典极谱分析中,进行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D )A.残余电流B .充电电流C .扩散电流D .极限扩散电流10. 经典极谱法分析测定时中,不能搅拌溶液,这是为了( D )A.消除迁移电流

54、B .减少充电电流的影响C. 加速达到平衡D有利于形成浓差极化11.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CA. 极限扩散电流的大小取决于浓差极化的大小B. 浓差极化的大小取决于支持电解质的浓度C. 扩散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离子的扩散速度D. 极限扩散电流的大小与扩散层中离子浓度的梯度无关12. 极谱分析法采用滴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的优点是 AA.被测离子容易在滴汞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C.汞不会对被测物质产生干扰C极谱半波电位相同的,都是同一种物质使用方便氢在汞电极上的超电位较大13.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B.C.D.极谱半波电位随被测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溶液的组成一定时,同一物质的半波电位相同 半波电位是极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D14. 下面哪一种方法不适于消除氧波A.待测溶液是中性或碱性介质时加入亚硫酸钠C.待测溶液是微酸性或碱性介质时加入维生素15. 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