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教材精华提炼)_第1页
现代物流学(教材精华提炼)_第2页
现代物流学(教材精华提炼)_第3页
现代物流学(教材精华提炼)_第4页
现代物流学(教材精华提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现代物流学 目录第一章概论6第一节物流概述6一、物流概念的发展(3个阶段)6二、物流的概念6三、现代物流的特征(6个特征)6四、物流的作用(4个作用)6第二节物流系统6一、物流系统概念6二、物流系统的特点(5个特点)6第三节物流管理7一、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5个阶段)7二、物流管理的定义和内容7三、物流管理的原则(4个原则)7第四节物流标准化7一、物流标准化特点(6个特点)7二、物流标准化的意义(6个意义)7三、物流标准化的内容(3个内容)8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8第一节仓库概述8一、仓库的功能(4个功能)8二、仓库的分类(4个分类)8第二节仓库管理9一、仓库管理原则(5个原则)9二、仓库管理

2、内容(6个内容)9第三节库存9一、库存的分类(2个分类)9二、库存的作用(8个作用)9第四节库存管理10一、概述10二、库存管理模式10第三章现代包装11第一节包装概述11一、包装的概念11二、包装的作用(3个作用)11三、产品包装基本原则(5个原则)11第二节包装容器11第三节包装的保护技术11一、防震保护技术11二、防破损保护技术11三、防锈包装技术12四、防霉腐包装技术12五、防虫包装技术12六、危险品包装技术12七、特种包装技术12第四章装卸搬运12第一节装卸搬运概述12一、定义12二、特点(3个特点)12三、地位与作用(3个作用)12四、类型(4个类型)13第二节现代化仓库的装卸搬运

3、设备13一、各种设备简介13二、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依据(4个依据)13三、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方法(3个方法)13第三节装卸搬运合理化14一、概述14二、原则(7个原则)14三、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6个措施)14第五章现代运输14第一节运输与运输方式概述14一、运输的定义14二、运输的功能(2个功能)14三、各种运输方式简介(5种方式)15第二节运输管理15一、定义15二、运输管理的意义(2个意义)15三、运输管理的原则(4个原则)16四、运输管理的内容(5个内容)16第三节运输合理化16一、定义16二、影响因素(5个因素)16三、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4种形式)16四、合理化运输的主要形式(

4、4种形式)17五、运输合理化的作用(4个作用)17六、运输合理化途径(6种途径)17第六章流通加工与配送18第一节流通加工概述18一、定义18二、流通加工的目的(5个目的)18第二节流通加工合理化18一、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18二、不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3种形式)18三、流通加工合理化途径(5个途径)18第三节配送概述19一、定义19二、配送的类型(3种分类)19第四节配送合理化20一、配送合理化的定义20二、不合理的配送表现形式(6种形式)20三、配送合理化措施(5个措施)20四、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7个标志)20第五节配送中心21一、配送中心的类型(4种分类)21二、配送中心的作用(

5、5个作用)22三、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8个功能)22第七章供应链管理22第一节供应链概述22一、定义22二、特征(6个特征)22三、供应链的分类(3个分类)22第二节供应链管理23一、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23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与内容23三、供应链管理的特点(4个特点)23四、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和联系24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与管理原则24一、供应链管理的作用(5个作用)24二、供应链管理的原则(7个原则)24第八章物流信息管理25第一节物流信息概述25一、物流信息的概念与分类25二、物流信息的特点(4个特点)25三、物流信息的作用(3个作用)25第二节物流信息系统26一、概述26二、

6、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5个要素)26三、物流信息系统的职能(5个职能)26第三节物流信息技术26一、条码技术26二、射频技术27三、EDI技术27四、GIS27五、GPS技术28第九章物流成本管理28第一节物流成本概述28一、概念28二、物流成本的分类(3个分类)28三、物流成本的特性(9个特性)28第二节物流成本管理29一、定义29二、物流成本管理内容(7个内容)29三、物流成本管理方法(4个方法)30第三节物流成本控制30一、物流成本控制原则(5个原则)30二、物流成本控制的内容(3个内容)30第十章国际物流31第一节国际物流31一、国际物流的概念与产生背景31二、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31

7、三、国际物流的基本特征(4个特征)31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31一、国际物流系统的定义31二、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6个子系统)31三、国际物流系统的运作模式32第三节国际物流计划32一、国际物流计划的定义32二、国际物流计划的类型(4个类型)32三、国际物流计划制订的原则与步骤32第十一章第三方物流与精益物流33第一节第三方物流概述33一、第三方物流的定义33二、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特征(5个特征)33三、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和社会效益33第二节第四方物流34一、第四方物流的定义34二、第四方物流的特征(3个特征)34三、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34第三节精益物流34一、精益物流产生的背景34二、精

8、益物流系统的特征(7个特征)34三、精益物流的目标35第十二章新兴物流35第一节逆向物流35一、逆向物流产生的背景35二、逆向物流的定义35三、逆向物流的类型(3个类型)35四、逆向物流的特点(4个特点)36五、逆向物流的原则(5个原则)36六、逆向物流的意义(4个意义)36第二节电子商务物流36一、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36二、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5个特点)37三、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方向(4个方向)37第三节绿色物流37一、绿色物流的发展背景37二、绿色物流的概念与内涵37三、当前我国实施绿色物流的主要障碍(3个障碍)38四、对策(5个对策)38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物流概述一、 物流概念的发展(

9、3个阶段)n 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与萌芽。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3个特点:局部范围、少数人、意见不统一n 第二阶段,分销物流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n 第三阶段,现代物流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二、 物流的概念n 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 、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三、 现代物流的特征(6个特征)(一)电子化 (二)网络化 (三)集约化 (四)社会化 (五)系统性 (六)国际化四、 物流的作用(4个作用)(一) 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1、 物流为生

10、产全过程提供支持n 生产物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n 回收物流:余料、可重复使用物资的回收。n 废弃物流:废弃物处理。2、 物流是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环节(二) 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价值(5个方面)(1) 准确地按期交货给顾客,满足市场需求,及时产生价值。(2) 尽可能减少商品断货问题,保持资金流的连续性。(3) 适当配置物流结点,提升配送效率,维持合理库存水平以实现动态平衡。(4) 使生产、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不同过程实现一体化、系统化,达到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5) 从接受订单到发货、配送、保持信息畅通,使物流成本最低。(三) 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

11、四)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节 物流系统一、 物流系统概念n 定义: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基本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n 要素:1、物流设施 2、物流设备 3、物流信息系统 4、人员 5、组织管理二、 物流系统的特点(5个特点)1、目的性 2、整体性 3、协调性 4、专业性 5、先进性与开放性第三节 物流管理一、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5个阶段)1、 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降低成本仅限于局部。2、 物流功能系统管理阶段。设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3、 物流管理领域扩大化阶段。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大到其他部门。4、 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根据商品和市场销售动向决定生

12、产与采购,保证生产、采购和销售的一致性。5、 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供应链管理是将与企业有业务关联的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等所有供应链上的企业和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系统结构。二、 物流管理的定义和内容(一) 定义n 物流管理是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助与控制。(二) 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5个内容)1、 物流作业管理。指对物流活动或是相关的功能要素进行管理,主要包括运输与配送管理、仓储管理、物料管理、包装管理、装卸搬运管理、流通加工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等。2、 物流战略管理。3、 物流成本管理。主要内容: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预测、物

13、流成本计划、物流成本决策、物流成本分析和物流成本控制等。4、 物流服务管理5、 物流人力资源管理6、 供应链管理三、 物流管理的原则(4个原则)1、总体上,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在兼顾成本与服务的前提下,对物流系统中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2、宏观上,完善支撑要素建设之外,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化。现代物流管理的主题是成本和服务,即在努力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提升物流的增值服务。4、服务上,遵循7R原则,适合的质量、适合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优良的印象、适合的价格、适合的商

14、品。第四节 物流标准化一、 物流标准化特点(6个特点)(一)复杂性 (二)固有性 (三)科学性 (四)民主性 (五)经济性 (六)国际性二、 物流标准化的意义(6个意义)(一) 物流标准化能够实现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二) 物流标准化是实施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三) 物流标准化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四) 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五) 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部系统的连接(六) 物流标准化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的捷径三、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3个内容)(一) 物流系统标准化1、 专业计量单位标准2、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3、 集装模数尺寸标准4、 物流专业名词标准5、

15、 物流核算统计标准化6、 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标准(二) 物流作业标准化1、 运输工具标准化2、 仓库技术标准化3、 站场技术标准化4、 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化5、 传输机具标准6、 货架、储罐标准化(三) 管理组织工作标准化n 主要指实现物流活动所需要进行的计划、管理等组织工作。第二章 仓库与库存管理第一节 仓库概述n 定义: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一、 仓库的功能(4个功能)1、储存与保管;2、调节供需平衡;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4、配送和流加工二、 仓库的分类(4个分类)(一) 按用途分类n 自用仓库、营业仓库、公用仓库。(二) 根据保管形态分类n 普通仓库、保温仓库

16、、特种仓库、水上仓库。(三) 根据建筑形态分类1、 按建筑构造不同分类(4个分类)n 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地下仓库。2、 按建筑材料不同分类(4个分类)n 钢筋混凝土仓库、混凝土预制板建筑仓库、钢骨架建筑仓库、木制建筑仓库。(四) 根据功能及其他分类1、 储存仓库:主要对物品进行保管,用于解决生产与消费的不均衡。2、 流通仓库:流通仓库除了保管功能之外,还具备流通加工、包装、理货及配送等功能,具备周转快、附加值高、时间性强等特点,从而降低在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流通过程中商品由于停滞而造成的损失。3、 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面向市场或直接向消费者配送商品的仓库。4、 保税仓库(保税货场):保

17、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在海关监督下,专门用于存放未办法关税手续而入境或过境货物的场所。第二节 仓库管理一、 仓库管理原则(5个原则)1、 质量第一n 物资保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持物资原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以优质物资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2、 预防为主n 为了避免或减少库存物资在保管过程中出现质量下降和数量损耗,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3、 讲究科学n 严格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办事。根据库存物资特性科学保管,利用自然因素变化规律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4、 提高效率n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能动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各种设施和设备,提高仓库和设备的利用率;合理制定库存,加快物资周转,减少资金

18、占压等。5、 确保安全n 仓库管理工作确保安全非常重要,包括物资安全、仓储设施安全和人身安全等。二、 仓库管理内容(6个内容)1、 仓库计划管理:编制仓库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检查分析计划执行情况2、 仓库生产管理:仓库作业过程管理,仓库规划管理,物品的收、发保管,物品搬运作业管理3、 仓库质量管理:物品保管质量,仓储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管理4、 仓库技术管理:仓库设备技术管理、技术革新、技术改造5、 仓库劳动管理:仓库劳动定额管理,定员编制,仓库劳动组织管理6、 仓库安全管理:仓库的保卫、警卫、消防及安全技术管理第三节 库存n 定义:库存是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

19、运输状态的物品。一、 库存的分类(2个分类)(一) 按其在生产加工与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来划分1、原材料库存;2、在制品库存;3、产成品库存(二) 按照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1、 经常库存2、 在途库存3、 安全库存:指为了预防不确定性因素而准确的库存。4、 投机库存:指为了满足正常需求之外的某种需求而准备的库存。5、 季节性库存6、 促销库存7、 呆滞库存二、 库存的作用(8个作用)1、 获得大量采购时的价格折扣2、 大量运输降低运输成本3、 避免由于紧急情况而出现停产4、 调整供需之间的季节性差异5、 节省运费6、 获得生产的节约7、 调节季节性差异8、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第四节 库存管理一、

20、概述(一) 概念n 库存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商品数量的管理。(二) 与仓库管理的区别n 对象不同:仓库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库房)的布置、物料运输、装卸搬运及存储自动化等方面的管理。库存管理的对象是库存项目,即企业组织中的所有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产品及辅助物料等。n 作用不同:库存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在供与需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达到缓和用户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内部的部门、生产厂家需求与原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矛盾。二、 库存管理模式(一) 现代库存管理模式(2种)1、 按物品需求计划系统(MRP)管理库存:MRP将原材料、备品配件的需求看做是最终产品需求量的派生需求,其出发点

21、是依据企业成品的需求,自动计算构成这些成品所需部件、零件,甚至是原材料的相关需求数量;依据成品的交货期来计算出各部件、零件生产进度日程与需要采购物品的采购日程。2、 按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管理库存:MRP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什么时间、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在保证正常生产不间断的前提下,依据市场供应情况,适时、适量分阶段采购供应物品,尽量减少库存积压所带来的资金浪费,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物品供应与生产的矛盾、计划相对稳定与用户需求多变的矛盾、库存储备增多与减少流动资金的矛盾、产品复杂多样化与生产条理化的矛盾等。(二) 协同供应体系下的库存管理模式(4种)1、 及时供应(JIT):在需要的时候将合

22、适数量、质量的物品供应到合适的地点,及时满足用户需要。追求零库存; 非常准时,避免浪费;是需求拉动型供应。2、 寄售库(供应商寄售)(CW):是指供应商基于采购方企业的生产经营、库存信息,将物品存放在采购方企业的附近,由第三方物流代为管理,或者直接存放在采购方的仓库里,物品的所有权归供应商所有,采购方企业和供应商协商决定库存水准和补货策略,采购方领用后付款。是库存推动型供应关系。3、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而提出来的。强调供应链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能从相互之间

23、的协调性来考虑问题,保证供应链两个相邻节点对需求的预测水平保持已知,从而消除需求放大现象。4、 虚拟库存(VI):把未来可能需要而又没有的物品的所有相关信息建立档案,包括品名、规格、价格和数量等,在需要的时候能使用上。n 虚拟库存和寄售库的不同点在于存放地,寄售库的特点是将实物放在采购方可见处,虚拟库的特点是实物可能存放在供应商处或供应商指定的第三方,采购方需要时不一定能立即获得。相同点是采购方随时了解供应商的库存信息,二者都要求供需双方共享的库存信息要非常准确。第三章 现代包装第一节 包装概述一、 包装的概念n 定义:物流包装是指物流服务提供方为了保证客户完整、方便、正确地获得并享有产品使用

24、价值和品牌价值而进行的产品封闭设计、制作和使用等系列活动的总和。n 包装位于生产过程的末端和物流过程的开端,是生产的终端,也是物流的起点。二、 包装的作用(3个作用)1、 保护性n 保护性是商品包装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包装可以保护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品质完好和数量完整。2、 便利性n 经过适当包装后的商品有利于运输、装卸、存储、保管、计数和销售。3、 商业性n 良好的包装能够起到无声推销员的作用。三、 产品包装基本原则(5个原则)1、 适用原则 2、 美观原则 3、 可靠原则 4、 经济原则 5、 科学原则第二节 包装容器一、定义n 包装容器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利于运输、

25、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以及预防安全事故,按照一定技术规范而选用的包装器具、材料和其他辅助的总体名称。二、 包装容器的主要类型(5个类型)(一) 瓦楞纸箱 (二) 木箱:木板箱、框板箱、框架箱(三) 托盘:托盘集合包装是将若干件货物集中到一起,堆叠在运载托盘上,构成一件大型货物的包装形式。(四) 集装箱(五) 塑料周转箱第三节 包装的保护技术一、 防震保护技术1、 全面防震包装方法2、 部分防震包装方法3、 悬浮式防震包装方法二、 防破损保护技术1、 捆扎及裹紧技术2、 集装技术3、 选择高强度保护材料三、 防锈包装技术1、 防锈油防锈蚀包装技术2、 气相防锈包装技术四、 防霉腐包装技术n 冷

26、冻包装、真空包装和高温灭菌方法。真空包装法又称作减压包装法或是排气包装法。五、 防虫包装技术六、 危险品包装技术n 十大类:爆炸性物品、氧化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品、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品。七、 特种包装技术1、 充气包装:采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等不活泼气体置换包装容器中空气的一种包装技术方法,因此也被称作气体置换包装。2、 真空包装:将物品装进气密性容器后,在容器封口之前抽成真空,使密封后的容器内基本没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方法。3、 收缩包装:用收缩薄膜裹包物品(或内包装件),然后对薄膜进行适当的加热处理,使薄膜收缩而紧贴于物品(或内包装件)的包

27、装技术方法。4、 拉伸包装:依靠机械装置在常温下将弹性薄膜围绕被包装件拉伸、紧裹,并在其末端进行封合的一种包装方法。5、 脱氧包装:在密封的包装容器中,使用能与氧气起化学作用的脱氧剂与之反应,从而除去包装容器中的氧气,以达到保护内装物之目的。第四章 装卸搬运第一节 装卸搬运概述一、 定义n 装卸是指货物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从运输设备卸下的活动;搬运则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货物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两者统称为装卸搬运。二、 特点(3个特点)(一) 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活动(二) 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三) 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三、 地位与作用(3个作用)(一) 装卸

28、搬运是物流各环节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二) 装卸搬运是伴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三) 装卸搬运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四、 类型(4个类型)(一) 按货物的集散程度分类n 单件装卸搬运、集装装卸搬运和散装装卸搬运。n 单件装卸搬运,主要是指非集装按件计的货物逐个进行装卸搬运的作业方法。n 将货物进行集装化,再进行装卸搬运的方法称为集装作业法。包括:集装箱作业法、托盘作业法、网袋作业法、货捆作业法、滑板作业法、挂车作业法。(二) 按装卸搬运设备的作业特点分类n 间歇性装卸搬运、连续装卸搬运。(三) 按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类n 人工作业、机械化作业和自动化作业。(四) 按装卸搬运实施的物

29、流设施和设备对象分类n 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和汽车装卸。第二节 现代化仓库的装卸搬运设备一、 各种设备简介(一) 叉车(二) 巷道式堆垛机(三) 输送机(四) 起重机二、 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依据(4个依据)1、 设备的特点n 大型仓库面积大、空间大、障碍少,选择机械化设备或半自动化设备。2、 货物的特点n 重量大的货物选择机械化设备。3、 时间因素n 时间要求紧的选择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设备。4、 设备成本n 自动化设备成本高,机械化成本低。三、 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方法(3个方法)(一) 根据设备费用数据(二) 通过距离、物流量和搬运运输设备的关系(三) 根据设备的技术指标、物料特点及运行

30、成本、使用方便等影响因素n 设备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 设备的技术性能。(2) 设备的可靠性。(3) 工作环境的相适应性。(4) 经济因素。(5) 可操作性与使用性。(6) 能耗因素。(7) 备件及维修因素。第三节 装卸搬运合理化一、 概述n 定义:装卸搬运合理化是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装卸搬运工作。二、 原则(7个原则)1、 装卸搬运次数最少:良好的组织安排以减少装卸搬运的次数,降低无效装卸和搬运。2、 装卸、搬运移动距离最近:清理作业现场,妥善调度运输工具,尽可能使装卸搬运距离最近。3、 装卸搬运衔接流畅:搬运和装卸是伴随进行的,如果两者脱节将使作业量大幅增加

31、。4、 机械化作业:人力作业效率低下且易产生差损,机械化作业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5、 托盘化、集成化等成组作业:托盘作业是指将货物直接放到托盘上,进行必要的固定,连同托盘一起进行搬运、装卸和堆垛的仓库作业方式,一般还连同托盘一起出库运输。成组作业可提高效率,降低货物耗损和散失。6、 省力化作业:适当使用人工作业或协助作业。充分利用重力,避免重物提升。7、 系统化:装卸搬运作业是仓库作业不可缺少的,同时又是仓库效率、仓储质量的重要环节,须与仓储经营、仓库助理合并成一个系统来处理。三、 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6个措施)(一) 提高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和可运性n 灵活性主要是指在作业过程中提离

32、物品的”活性”;可运性主要是指装卸搬运的难易程度。(二) 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源消耗n 一方面尽可能消除物品重力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尽可能利用重力来减轻劳动强度和能源消耗。(三) 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n 装卸搬运机械化是提高装卸效率的重要措施。装卸搬运机械化程度划分为简单装卸搬运机械设备、专用高效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和自动化装卸搬运机械设备。要从经济合理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和保证人与物的安全来考虑。(四) 合理选择物品的处理方式n 处理方式分为:分块处理、散装处理和单元组合处理。(五) 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n 合理分解装卸搬运活动,减少货物搬运次数,使货物搬运距离最短,预防“对流”、“迂

33、回”现象。(六) 创建“复合终端”n 对各类不同运输方式终端装卸场所,集中设置不同的装卸搬运机械,有机结合各类运输方式。第五章 现代运输第一节 运输与运输方式概述一、 运输的定义n 运输,指的是运输主体(人或是物品)通过运输工具(或运输途径),由始发地移动到目的地,达到经济目的的行为。二、 运输的功能(2个功能)(一) 产品的转移功能(二) 产品的储存功能三、 各种运输方式简介(5种方式)优点缺点适用范围(一)铁路运输1、运行速度快,时速80120KM2、运能大3、连续性强4、安全性较高5、通用性好6、成本较低7、能耗低1、固定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占地较多2、设计能力固定,无法应对运量激增

34、的情况3、可变成本较低,近距离运输费用较高4、长距离运输中途停留时间较长5、装卸次数较多,货物破损或缺失较多1、大宗低值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也适用于散装和罐装货物2、适用于大量货物的一次高效运输3、对运费负担能力低、货物批量大、运输距离长的货物而言,运费较低 4、轨道运输,安全性较好(二)公路运输1、快速2、灵活、方便3、货物破损率低4、投资少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容易举办,资金、设施转移的自由度大1、运能小2、成本较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油费)3、劳动生产率低1、适合在内陆地区运输货物,与铁路和水路联运,为其集疏物资2、可在偏远地区进行货物运输3、可在远离铁路的区域从事干线运输(三)水

35、路运输1、运能大2、通用性较强3、远洋运输大宗货品4、运维成本低5、劳动生产率高6、平均运距长1、受自然条件因素影响大2、运营范围受限制3、航行风险大、安全性略差4、运送速度慢,准时性差5、搬运、装卸费用高1、承担大批量货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任务2、承担原料、半成品等散货运输任务3、承担国贸运输任务(四)航空运输1、运行速度快,800-900KM2、机动性好3、货物包装要求相对较低4、具有独特的经济特性1、载运量小2、运输成本高3、易受气候条件限制4、可达性差适合500KM以上距离 、时间性强、鲜活易腐和高价值货物的中长途运输(五)管道运输1、运量大2、安全可靠、连续性强3、能耗小、成本低、效

36、率高4、不受气候影响5、占地少、建设快、费用低1、灵活性差,专用性强2、管理起输量与最高运输量间的幅度小适用于单向、定点、量大的流体且连续不断货物的运输第二节 运输管理一、 定义n 运输管理,主要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到中间商,再到消费者的运送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运输方式选择、时间与路线的确定,以及运输费用的节约。二、 运输管理的意义(2个意义)(一) 运输管理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n 合理组织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各环节,做到统一使用,调节平衡,监督完成。用相同的劳动消耗运输较多的物品,提高劳动效率,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二) 运输费比重大影响到物流费用n 物流业务活动直接费用主要有: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和

37、损耗。运输费占比最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主要因素。在物流各环节积极开展合理运输,最大程度降低运输费用,才能降低总体物流费用以及整个商品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三、 运输管理的原则(4个原则)n 组织运输工作,应该遵循“及时 、准确、经济、安全”的原则。四、 运输管理的内容(5个内容)n 运输管理根据管理范畴分为:运输质量管理、运输安全管理、运输成本管理n 运输管理根据运输步骤分为:发送管理、运输方式与路线选择、日程安排、动向管理运输管理涵盖内容如下:1、 发送管理2、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3、 安排出货日程和运输路线4、 在途产品的追踪等动向管理5、 处理意外事故及产品运送受

38、损的索赔事项第三节 运输合理化一、 定义n 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依照物品流通规律,应用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合理使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n 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二、 影响因素(5个因素)1、 运输距离:运输距离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最基本影响因素。2、 运输环节:减少运输环节对合理运输有促进作用。3、 运输工具:优化选择运输工具,最大程度发挥工具的效用。4、 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时间对缩短整个流通时间有决定性作用。5、 运输费用:降低运输费用是运输合理

39、化的重要目标。三、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4种形式)(一) 与运输方向有关的不合理运输1、 对流运输n 对流运输是指同类或可以互相代替的货物的相向运输,是不合理运输中最突出、最普遍的一种,具有两种表现形式: 明显对流:同类货物沿同一线路相向运输。 隐蔽对流:同类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的平等路线上或不同时间进行相反方向的运输。 倒流运输是对流运输的派生形式,指同一批货物或同批中的部分货物,由发运站至目的站后,又从目的站往发运站方向运输。2、 空驶n 空车无货行驶,是最常见的一种不合理运输形式。造成空驶主要原因是:能使用社会运输体系而不利用;工作计划失误或计划不周;车辆过分专用。(二) 与运输距离有关

40、的不合理运输1、 迂回运输:不经过最短路径的绕道运输,称为迂回运输,即“近路不走走远路”。2、 过远运输:指所需物资供应不就近组织购进,造成不必要的长途运行。(三) 与运输货物有关的不合理运输1、 重复运输:指同一批货物由生产地运到消费地之后,不经过任何加工或必要的作业,又重新装车运到别处的现象。2、 无效运输:是指被运输的货物杂质较多,使运输能力浪费于不必要的物资运输。(四) 运力选择不当的不合理运输1、 违反水路分工,弃水路走陆路运输。2、 铁路短途运输。3、 水运的过近运输。四、 合理化运输的主要形式(4种形式)(一) 分区产销平衡n 在组织物流活动时,使某些产品在一定的生产区域固定于一

41、定的消费区,加强产、供、运、销的计划性、消除不合理运输,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合理布局以节约运力和降低物流成本。(二) 直达运输n 跨过中间环节,直接把货物从运地运到销地或用户手中。(三) 提高技术“装载量”n 最大限度利用运载工具,提高运输能力和运量。主要方法有:1)实行分单体运输;2)组织轻重配装;3)提高堆码技术;4)合装整车,也叫“零扭”,拼装整车中转分运。(四) 推进综合运输方式n 精心规划、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推进联合运输方式,可以增加运输生产能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癌疾。五、 运输合理化的作用(4个作用)1、 合理组织货物运输,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

42、、稳定、协调地发展。2、 货物的合理运输,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3、 合理的运输,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4、 运维合理化,可以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并能节约能源。六、 运输合理化途径(6种途径)(一) 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n 实载率=单车实际载重*运距/标定载重*行使里程n 实载率=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车船载重吨位*行驶公里n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辆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二) 采购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n 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之路。(三) 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推进共

43、同运输n 发展运输大生产优势,实现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运输社会化可以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避免不合理运输,追求组织效益和规模效益,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措施。(公路是建立社会化运输体系的重点)(四) 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n 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尽量利用公路。一是通过公路分流来缓解紧张的铁路运输,加大区段运输通过能力;二是利用公路门到门的优势弥补铁路运输的不足。(五) 尽量发展直达运输n 尽量减少货物运输的中间环节,把货物由产地直接运送给客户。直达运输是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通过减少中转换载,提高运输速度,省却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从而缩短货物运输

44、时间。(六) 配载运输n 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第六章 流通加工与配送第一节 流通加工概述一、 定义n 流通加工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二、 流通加工的目的(5个目的)1、 强化流通阶段的保管功能例如,食品类商品的保鲜包装、罐装食品的加工等,在克服了时间、距离后还可以保持新鲜状态。2、 回避流通阶段的商业风险例如,钢板、玻璃等产品的剪裁,一般都是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才进行。3、 提高商品附加价值例如,蔬菜等原材料深加工成半成品的流通加工活动,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4

45、、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例如,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包装量有不同的要求,通过改变商品包装量就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5、 提高组装型商品运输保管效率例如,组合家具等商品的运输和保管都采用散件形态,待出库配送前或到达客户处后再进行组装,这样可以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和仓库的保管率。第二节 流通加工合理化一、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n 流通加工合理化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做出正确抉择。二、 不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3种形式)(一) 流通加工地点的设置不合理n 以实现物流为主要目的的加工中心,应设置在靠近生产

46、地区。n 以实现销售、强化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流通加工中心,应设置在靠近消费地区。(二) 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n 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者轻易解决的都不宜设置流通加工。(三) 论证不足,使得流通加工成为多余环节1、 没有必要设立流通加工环节2、 运作效率不高三、 流通加工合理化途径(5个途径)(一) 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n 通过加工有效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是流通加工的根本目的。(二) 加工与配送相结合n 在配送点设置流通加工,将流通加工与配送有机的结合,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三) 加工与合理运输相结合n 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和支线运输,以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

47、转换,促进不同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四) 加工与配套相结合n 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产品流通中,特别是不可分装的大型设备运输中,可以采用加工与配套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五) 加工与节约相结合n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第三节 配送概述一、 定义n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二、 配送的类型(3种分类)(一) 按配送商品的各类和数量分类1、 少品种(或单品种)、大批量配送2、 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

48、送3、 成套配套配送(二) 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1、 定时配送2、 定量配送3、 定时定量配送: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货物品种和数量进行的配送。适用于需求量大且生产稳定的汽车制造、家用电器、机电产品等物料供应领域。4、 定时定量定线路配送:在规定的运行线路上,制定配送车辆到达的时间表,按运行时间表进行配送。有利于安排车辆运行和人员配备,适合于用户相对集中,需配送的品种和数量不多,批量变化不大的情况。5、 即时配送(三) 按照配送主体进行分类1、 生产企业配送n 以生产企业成品库或各地的配送中心为据点,由生产企业自行组织的配送活动。选择此配送方式的原因:产品产销量非常大,产品销售地较集中,产品保质

49、期非常短。2、 分销商配送n 集中生产,分散消费。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模式有助于将商流与物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 连锁店集中配送n 统一采购、集中配送、分散销售是连锁店的基本特点。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强化集中配送能力是连锁店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4、 社会配送中心配送n 专门从事商品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能实现规模经济性,可使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减少在配送方面的投资风险。第四节 配送合理化一、 配送合理化的定义(一) 配送合理化定义n 配送合理化主要是指对配置设备和配送活动进行调整改进,实现配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二) 配送合理化的基本思想n 配送活动的各类成本之前通常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配送合理

50、化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均衡”的思想,从配送总成本的角度来衡量得失。二、 不合理的配送表现形式(6种形式)(一) 资源筹措的不合理n 配送通过筹措资源的规模效益来降低资源筹措成本,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低于客户自己筹措资源成本,从而取得优势。(二) 库存决策不合理n 配送应该充分利用集中库存总量低于各客户分散库存总量的优势,以此节约社会财富,同时降低客户实际平均分摊的库存负担。(三) 价格不合理n 配送价格高于客户自己进货的价格,损伤客户利益,就是不合理的表现。(四) 送货中的不合理运输n 能够集中配送却选择一户一送,就是不合理的表现。(五) 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n 一般配送增加环节是为了降低客户平

51、均库存水平,客户需求量大则应选择直达配送,否则就属于不合理范畴。(六) 经营观念不合理n 在配送实施中,经营观念不合理会使配送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损坏配送形象。三、 配送合理化措施(5个措施)(一) 推行加工配送n 通过加工与配送相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用的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来达到配送合理化的目标。(二) 推行共同配送n 联合多家企业共同配送,充分利用运输工具容量,提高运输效率,以最近的路线,最低的成本完成配送。(三) 实行双向配送n 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企业不仅承担用户供应代理人的角色,还是用户储存的据点,甚至成为产品代销人。(四) 推行准时配送系统n 准时配送也是配

52、送合理化的重要举措。配送做到准时,用户能有把握实施低库存甚至零库存,可以有效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五) 推行即时配送n 作为计划配送的应急手段,即时配送是有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断供、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四、 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7个标志)(一) 库存标志1、库存总量;2、库存周转(二) 资金标志1、资金总量;2、资金周转;3、资金投向的改变(三) 成本效和效益(四) 供应保证标志1、缺货次数;2、供应能力;3、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五) 社会运力节约标志1、 社会车辆总数量减少,而承运量增加,则为合理。2、 社会车辆空驶减少,则为合理。3、 一家一户自提自

53、运减少,社会化运输增加,则为合理。(六) 客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七) 物流合理化标志1、 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2、 是否降低了物流损失;3、 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4、 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能;5、 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6、 是否不增加实际物流的中转次数;7、 是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第五节 配送中心n 定义: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n 基本要求:主要为特定的客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n 配送中心是集多种流通功能(商品分拣、加工、配装、运送等)于一体的物流组织,是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开展物流活动的大型物流基地。一、 配送中心的类型(4种分类)(一) 从经营主体的角度划分1、 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2、 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3、 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4、 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5、 共同型配送中心:共同型配送中心是用来开展共同配送的配送中心。共同配送是为了实现物流活动的效率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形式。(二) 从服务对象划分1、 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2、 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3、 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三) 从配送货物的性质分类1、 商业货物配送中心2、 非商业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