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 题。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许多学者的经验表明,高声朗读和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
2、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中国的语言跟世界上其他语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其他国族的语言是拼音语言。世界的几大古文明都中断过,只有我们中国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为什么?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中文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每一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单音独体。单音独体的语言,其节奏基础是两个字一个音节,中国吟诵也是这样。所以最早的诗经是“关关 / 雎鸠,在河 / 之洲。窈窕 / 淑女,君子 / 好逑”。可如果总是两
3、个字两个字的,太单调,所以从两个字一停顿的四言诗发展成为五言诗,之后,又从五言发展出七言诗。诗之为用,是要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为什么诗歌的吟诵重要 ?因为诗歌有一种声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它的抑扬起伏有一种节奏,有一种顿挫。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就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
4、言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 1 -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中,很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个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的时候,哪个字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吟诵传承最好从娃娃抓起,这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百年大计。继承和发扬吟诵,既需要认真对待, 又不能急功近利。 如果仅
5、仅为了吸引更多人人注意而过分宣扬似是而非的 “吟诵”,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艺表演,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反而适得其反。(摘自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有改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吟诵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而默读,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B. 吟诵是一种律动,它先于文字。诗人需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只有熟于吟诵后,诗人的诗才会随着声音自己“跑”出来的。C. 中国古文明没有中断过,这是因为文字不同。我们的象形文字是单音独体,表意较为稳定;当时代、语音等条件变化了,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
6、会丢失。D. 吟诵较为自由与灵活。比如吟诵关雎读者可以因时间、心境的不同,自我调控声音的高低快慢。但是据其变化,吟诵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头两段首先阐述吟诵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方面的重要性,接着对吟诵的概念、目的、前提做了具体的论述。B. 三、四两段分别阐述了中国诗歌便于吟诵与象形文字单音独体的特点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吟诵对于诗歌创作的作用。C. 五、六两段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吟诵及其传承作了具体阐述,强调了吟诵重在传达个体的感受,吟诵的传承不可急功近利。D. 文章围绕“吟诵” ,采用例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论证方法,从“是什么”“
7、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层层展开论述。结构紧凑,论证严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 -A. 吟诵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利于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和感应,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B. 中国吟诵最初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停顿;中国象形文字的每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是单音独体。单音独体语言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音节,中国吟诵也是如此。C. 吟诵不是按照一个调子唱,它不死板。它需要根据个人理解,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吟诵出来。D. 中国诗歌的吟诵看似很简单,其实富有变化,很微妙,
8、我们不能轻视它。它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这一工作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冬日香山梁衡要不是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
9、,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面的巨石也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放,冬雪欲降
10、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上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3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
11、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雾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
12、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选自梁衡文集觅渡)4.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第段作者写到香山春、夏、秋三季的繁
13、花、浓阴、红叶,表现了对它们因熟见而生的冷漠甚至厌恶,以映衬作者对冬季香山“清静”的强烈喜爱。B. 文章第段“天然焦墨山水图”的比喻,主要作用是为了形象地表现冬日香山如诗如画的美丽。C. 冬日的香山,舍掉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丰腴,秋天的绰约,因为香山需要的只是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从不需要这些热闹与繁华。D. 为突出冬日香山的特点,作者在文中多次把它同春、夏、秋三季的香山景象进行对比,写出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5. 作者开篇提到“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具体含义是什么?既然香山有“那一面”性格,- 4 -当然应当有另一面性格,请用一个句子概括香山的另一面性格?(4 分)6. 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
14、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5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桃花源里的陶渊明路过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 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 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15、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公元 393 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 ( 王羲之的儿子 ) 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公元 40
16、0 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公元402 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公元405 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
17、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5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写道: “日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 ”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还是公元405 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 ”但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要来视察,属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
18、的郁结和文人傲骨终于爆发:“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是陶渊明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结束。11幸甚啊,幸甚!归去来!12魏晋文人洒脱飘逸的风骨对他影响颇大,陶渊明这年为自己更名为“潜”,并开始与佛道隐士来往,思索感悟,在自然天地中体会自然化生,天人合一的快乐。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以此为节点,把陶渊明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段。13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连山水田园、饮酒、吟诗。与当年龌
19、龊官场一比,真有重生之叹,这时候的陶渊明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14他以诗明志: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陶渊明归隐后有自得与快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也有抑郁: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15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朋友来了,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会说: “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歉收的年头,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了。这时候也有朋友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醉。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饥来驱我去,不
20、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16生活的确时有艰难,但归隐后的陶渊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最终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自由,他的诗章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最高境界,我们记住并且欣赏的也正是归隐后的田园诗家陶渊明:- 6 -归园田居里,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饮酒中写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桃花源记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五柳先生传里说: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7欧阳修说: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18王国维说: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19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满花香的所在,桃
21、花源是个大美的所在,在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里,人们自由和平,天性真纯。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寄所,成为一个代表“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7. 下列对传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少年时,影响陶渊明成长的因素有:祖上曾经的辉煌、良好的家教、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B. 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前,就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心灵,真正有了酣畅淋漓的自由,享受了天人合一的境界。C. 陶渊明所构建的桃花源,风景如诗如画,但人文环境不好,实在是无奈寄居之地,后来它成了中国历代失意文人心灵的寄所和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D. 桃花源是一个心灵的大美所在,想要体验桃花源的境界需要人放下名利。本文表达
22、了作者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同情和指责。8. 下列对传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较为合理的两项 是 ( 4 分)A. “学而优则仕”是陶渊明几次出仕的原因。他是正统文人,有正统的忠君思想,加上少有大志,希望在仕途大展宏图就不难理解了。B. 陶渊明仕途经历坎坷。他先后在王凝之、桓玄门下做事,之后又投奔刘裕,却都不得志,最终在彭泽令任上辞官归隐。C. 本文基本按时间顺序展开,结构完整。 “幸甚啊,幸甚!归去来! ”一段承上启下,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最终归隐的肯定和欣喜。D. 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文章评叙结合,多次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多次使用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等手法,使人物丰满可信。E. 归隐之后的陶
23、渊明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荒年要靠友人接济才能生活下去,所以在纵情山水田园之时,心中也感慨悲苦。9. 请分析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6 分)- 7 -二、古代诗文阅读(41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 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 题。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
24、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文侯曰:“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曰:“今大王与秦,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六
25、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之业成矣。” 赵王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 。于是说韩宣王,又说魏襄王,东说齐宣王,西南说楚威王。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 俯伏侍取食。 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 “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苏秦喟然叹曰: “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
26、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史记苏秦列传节选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北报赵王乃行/ 过雒阳 / 车骑辎重 / 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 疑于王者- 8 -B. 北报赵王 / 乃行过雒阳 / 车骑辎重 / 诸侯各发使送之甚/ 众疑于王者C.北报赵王乃行/ 过雒阳 / 车骑辎重 / 诸侯各发使送之甚/ 众疑于王者D.北报赵王 / 乃行过雒阳 / 车骑辎重 / 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 疑于王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27、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合从:即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B.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C.社稷: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用社稷指代国家。D.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据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苏秦游说秦王,秦惠王刚杀掉商鞅,讨厌游说之士,所以苏秦未受任用。B. 苏秦不怕失败,发愤读书,刻苦钻
28、研周书阴符,充满自信,终于成功。C.苏秦游说赵肃候,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山东六国,并推苏秦为约从长。D. 苏秦衣锦还乡,家人不敢仰视,嫂子前倨后恭,苏秦深感世态炎凉,对其亲友十分冷漠。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2)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 8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
29、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此时作者远离长安,漂泊在外。14.请简要分析首联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 4分)15.这首诗中流露出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 9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 16 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氓中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诗句是:_, _。(2)氓中叙述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 3)氓中告诫女子不要迷恋爱情的诗句是:_,_。( 4)采薇中今昔对比,寓情于景,以乐写哀的句子是的:_,_,_, _。(5)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_,_。(6)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
30、,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_,_。( 7)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句子是:_, _。三、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张旭的书法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很多书法爱好者爱不释手,争相模仿。我们在学习时,要不断积累,必须厝火积薪,厚积薄发,才会学有所成。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 ,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而视。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
31、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美国洛杉机级攻击核潜艇性能之先进,攻击能力之强大,世界其他各国的潜艇都难以望其项背 。A. B. C.D.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 屈原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美学内涵,来表达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艳丽,光彩照人。B. 今天读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焦仲卿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忠于爱情、勇敢捍卫纯洁爱-10-情的可贵品质仍令人震撼。C. 曹操对“建安风骨”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对文人学士的鼓励,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对建安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D. 归园田居反
32、映了深刻的思想变化,表现了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不仅重视,广大陶诗爱好者也为之倾倒。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 无论富贵贫贱, 通达潦倒,欢喜哀愁,离不开酒。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唐代文人之醉酒,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A总是如果而/但是从而B都如果/固然且因
33、此C可是倘若那么既/所以D却与其所以虽然反而/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中国上古时代,。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后来,随着分封制的覆灭,。至少在秦汉时代,姓和氏已经成了一回事,所以司马迁称孔子“姓孔氏”,就是很正常的了。而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有的干脆连正式名也没有。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明治维新以前,除了贵族,一般老百姓也是没有姓氏的。看来姓氏的发展轨迹,。四、作文( 60 分)21. 请以“这里,我来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34、:展开想象与联想,自定立意,写一篇800 字以上的记叙文,必须有描写,书写规-11-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2-南溪一中高2017 级 2017 2018 学年下期第一学月考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 B( A项,结合文本内容“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分析,“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表述绝对。C项,结合文本内容“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分析,“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错误。D项,“吟诵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于文无据。)2【答案】 D( D项,文中没有喻证法。 )3【答案】 A( A项,结合文本内
35、容“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分析可知,“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分析不当。)4. 【答案】 D( A项,认为作者对另外三季的态度是“冷漠甚至厌恶”错,文中无依据,应该是为了对比突出冬日的香山。B项,对比喻句的设喻意图解读错误,该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冬日香山不要掩饰只留本质。C项,作者礼赞的是香山冬日不为人知的一面,
36、但对香山其余三季人们所熟悉的热闹与繁华并未否定。)5. 【答案】香山冬日表现出来的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 2 分。“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必须都有。 )香山春、夏、秋三季的妩媚、丰腴、绰约的美感。(2 分。答“妩媚、丰腴、绰约”而不答“美感”之类的词语给1 分;写成三个句子不给分。)6. 【答案】内容上:这句话再度点明了冬日香山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或清静与骨气)的本质(2分),引发读者对发现香山性格另一面的无限感慨,使读者对冬日香山有进一步的思考( 1 分)。结构上:结尾总结全文(或收束全文、首尾呼应)(2 分)。7. 【答案】 A(B项,“与官场决裂前”错,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抛弃功名利禄
37、之后,才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心灵。 C项,“但人文环境不好,实在是无奈寄居之地”错,人文环境也很好,人们天性真纯,社会自由和平,是让人向往的美的所在。D项,“同情和指责”错,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认可和对桃花源的喜爱。)8. 【答案】 BC( A项,陶渊明出仕还有解决家境窘迫的现实原因;D项,“多次使用” “细节描写”错;E项,生活是“时有艰难”,不是一直拮据; “所以”强加因果;也无悲苦意。)-13-9. 【答案】 政治上不得志,最终对仕途彻底绝望。对不被重用,无法施展兼济天下的抱负的不满;对龌龊的官场的厌弃,面对屈辱时多年郁结和文人傲骨的爆发,使陶渊明最终决定归隐田园。 (2 分)对田园
38、生活的喜爱。在田园生活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明白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2 分)晋时文人洒脱飘逸的世风对他的影响。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及佛道隐士也对他产生了影响。 ( 2 分)(解题提示: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10. 【答案】 D11. 【答案】 B(山东:在这里指崤山以东地区。 )12. 【答案】 D(“对其亲友十分冷漠”表述错误,原文“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13. 【答案】
39、(1)他求见并游说周显王,可是显王周围的臣子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也不信任他。 (“求说”“素”“少”各 1 分,文意 1 分)( 2)所以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用合纵相亲之策使韩、魏、齐、楚、燕、赵统一,来背离秦国。(“窃”“一”“畔”各 1 分,文意 1 分)【参考译文】苏秦是东周雒阳人,他曾向东到齐国拜师求学,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外出游历多年,弄得穷困潦倒,狼狈地回到家里。兄嫂、弟妹、妻妾都私下讥笑他,说:“周国人的习俗,人们都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追求那十分之二的盈利为事业。如今您丢掉本行而去干耍嘴皮子的事,穷困潦倒,不也应该嘛!”苏秦听了这些话,暗自惭愧、伤感
40、,就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遍。说: “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从师受教,埋头读书,可又不能凭借它获得荣华富贵,即使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找到一本周书阴符,伏案而钻研它。下了一整年的功夫,悉求真缔,说:“就凭这些足可以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他求见并游说周显王,可是显王周围的臣子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也不信任他。于是,他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已经死了。就游说惠王。秦国刚刚处死商鞅,讳恨游说的人,因而不任用苏秦。 :“秦是个四面山关险固的国家,为群山所环抱,渭水如带横流,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这真是个险要、肥沃、丰饶的天然府库啊。凭着秦国众多的百姓,训
41、练有素的士兵,足以用来吞并天下,建立帝业而统治四方。”秦惠王说:“鸟儿的羽毛还没长丰满,不可能凌空飞翔;国家的政教还没有正轨,不可能兼并天下。”-14-于是,他向东到了赵国。赵肃侯让自己的弟弟赵成出任国相,封号叫奉阳君。奉阳君不喜欢苏秦。苏秦又去燕国游说,等了一年多才有机会拜见燕王,劝说燕文侯。文侯说:“您说的当然不错,可是我的国家弱小,西边又紧靠着强大的赵国,南边接近齐,齐、赵都是强国啊。您一定要用合纵相亲的办法使燕国安全无事,我愿倾国相从。”于是就赞助苏秦车马钱财到赵国。奉阳君已经死了,就趁机劝赵肃侯说:“现在如果大王和秦国友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
42、那么齐国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魏国。魏国衰弱了就要割地河外,韩国衰弱了就要献出宜阳。宜阳一旦献纳秦国,上郡就要陷入绝境,割让了河外就会切断上郡的交通。楚国要衰弱了,您就孤立无援。这三个方面您不能不仔细地考虑啊。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使韩、魏、齐、楚、燕、赵结成一个相亲的整体,对抗秦国。让天下的将相在洹水之上聚会,相互沟通故有的嫌隙,杀白马歃血盟誓。六国相亲结成一体共同抵抗秦国,那么秦国一定不敢从函谷关出兵侵犯山东六国了。这样,您霸主的事业就成功了。”赵王说: “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使各诸侯国得以安定,我愿诚恳地倾国相从。 ”于是装饰车子一百辆,载上黄金一千镒,白璧一百双,绸缎一千匹,用来游说各诸侯国加盟。接着,苏秦游说韩宣王,又游说魏襄王,向东方游说齐宣王,向西南游说楚威王。于是,六国合纵成功,同心协力了,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苏秦北上向赵王复命,途中经过洛阳,随行的车辆马匹满载着行装,各诸侯派来送行的使者很多,气派比得上帝王。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赶快找人为他清除道路,并派使臣到郊外迎接慰劳。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斜着眼不敢抬头看他,都俯伏在地上,非常恭敬地服侍他用饭。苏秦笑着对嫂子说:“你以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涉密资料管理保密合同模板
- 预制桩基课程设计的收获
- 二零二五版厂房拆迁与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项目贷款抵押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法人股权合作与市场拓展合同2篇
- 2025届山东省济宁市马营镇初级中学中考生物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度农家乐特色民宿资产转让及后续运营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软件测试外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工程机械施工承包与运维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厂房租赁合同租赁期满解除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补充条款范本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001
- 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管理制度
- 医院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Python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41某31层框架结构住宅预算书工程概算表
-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国有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变更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