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李渔文艺创作中的园林元素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7/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1.gif)
![略论李渔文艺创作中的园林元素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7/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2.gif)
![略论李渔文艺创作中的园林元素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7/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3.gif)
![略论李渔文艺创作中的园林元素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7/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4.gif)
![略论李渔文艺创作中的园林元素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7/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653afbe9-f288-487a-88db-c1119f4634e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略论李渔文艺创作中的园林元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同文学并存在中国的文化宝库中,“它同文学、戏剧、书画,是同一种感情不同形式的表现。”中国古典 园林与文学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密切,“园林是土木写成的文学, 文学则是用语言材料砌成的一座园林。”从明中叶到清初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园林艺术走向辉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人全面参与造园,大量“文人化”的私家园林兴起,催生了一批文人造园家,如计成、李渔 等。陈从周先生在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中说“明末清初的 园林,同晚明的文学、书画、戏剧,是同一种思想感情,只是表 现的形式不同。”刘心武先生也说:“引领这两个行业的美学女 神如果不是一位,也该是孪生姊妹”
2、文人将其审美需要融入 到园林建造中,园林反映了文人的趣味、气质和情操,呈现出诗 情画意的艺术风格。李渔是一位文学家,他有众多文学作品传世。他在与刘使 君中曾说:“弟从前拙刻,车载斗量,近以购纸无钱,多束诸 高阁而未印。惟闲情偶寄一书,其新人耳目,较他刻为尤甚。” 由此可见闲情偶寄一书为李渔最满意的著述,此书中涵盖了 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体现 李渔对很多方面都很有研究, 又可谓是一位杂家,其中居室部直 接记录了有关园林建造和园林鉴赏的内容。中国大百科全书称李渔为“中国古代园林匠师”。著名园林学家汪菊渊先生说:“李渔有丰富的造园实践经验, 又有高度的诗画艺术素养,
3、他提 出的一些造园原则,至今仍很有意义。”李渔也曾自诩“生平有 两绝技”:“一则辨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将戏曲创作与置造 园林相提并论。可以说李渔既是文学家又是园林家, 而且他将文学艺术与园 林艺术较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文学和园林两种艺术在他的思想中 交汇,园林艺术成为他文学创作中不可忽略的元素,李渔的小说、戏曲、诗词、文赋等文学创作中处处渗透着园林文化;在李渔的 园林建造中也处处渗透着文学艺术,楹联、匾额等对园林美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李渔诗词创作中的园林元素“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人化”私家园林中精雅的景致和 环境成为诗词的描述对象,也寄托着诗人、词人的情怀志向。园 林是李渔闲雅生活
4、的重要追求和托庇身心之地,在他有关园林的诗词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的情怀志向,以及园林艺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李渔一生为自己修建了三座园林:伊园、芥子园和层园,寄 托了他对园林艺术的追求, 灌注了他的心血。这三座园林都是李 渔诗词描写的重要对象,其中描写伊园的诗词较多。 李渔本想效 法王维构建自己的别业,可一开始没成功,他的拟购伊山别业 未遂:“拟向先人墟墓边,构间茅屋住苍烟。门开绿水桥通野,灶近清流竹引泉。糊口尚愁无宿粒,买山那得有余钱。此生不作 王摩诘,死后还须葬辋川”写出了对王维山水园林生活的向往及 无力构园的郁闷心情。李渔最后终于筑成伊山别业, 他因此又写 有组诗伊山别业成寄同社五首:“山
5、麓新开一草堂,容身小 屋及肩墙。闲云护屋成高卧,静鸟依人学坐忘。酒在邻家呼即至, 果生当面看犹尝。高朋若肯闲相踏,趁我苔痕未满廊”、“南轩 向暖北轩凉,宜夏宜冬此一方。栽遍竹梅风冷淡,浇肥酥蕨饭家 常”青山、绿水、草堂、闲云、静鸟、美酒、高朋、竹梅、 琴书真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李渔在此仿佛真的逃避了战乱等世俗纷扰,做起了淡泊名利、潇洒自如的山中隐士,三年伊 园生活可以说是李渔的“有生之至乐矣”,咏伊园诗词还有:五绝伊园杂咏、伊园十便、伊园二宜、治圃、乡 居口号;七绝植枣、养苔、移蔷薇、芭蕉二首; 词忆王孙山居慢兴、如梦令祝子山居等等。芥子园是李 渔园林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虽然李渔的诗词仅有
6、 楚游别芥子 园等,但留下的楹联和关于芥子园家乐的诗词数量较多,我们 也可从中窥见芥子园的景致、变迁及李渔在园中的所思所感所 想。层园是李渔为自己修建的最后一座也是未完工的园林,从次韵张壶阳观察题层园十首、风人松自提湖上新居寄四方同调 十首等诗词中可以窥见层园构建出的诗情画意的园林之美,以及李渔最终退隐山林的园林之乐。 这些作品记录了李渔的造园经 历,彰显了他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研究李渔园林的重要资料, 同时也表现了他向往自然、纯真飘逸、富有灵性的思想。除了描写自己所建园林,李渔一生饱览园林,诗词成为他记 录即景即情的重要工具,如:西溪探梅同诸游侣六首、题 甘石桥王孙园内假山、戚园怪石、都门报
7、国寺松、富 春道中、和友人春游芳草地三十咏等等,这其中不乏上乘 之作如:“蝴蝶依人同上下,蜻蜓背客自徘徊。山川到处皆名笔, 天地无心见妙才”(六月六日湖边即事);“林宽宜盛暑, 屋小耐天阴。枕上闻啼鸟,花间鸣素琴。闲来理残编,悠然自古 今。所得亦已奢,胡为计浮沉”(安贫述)等。二、李渔文赋创作中的园林元素“文因景成、景借文传”园林美景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而好文章又使名园名景流传千古。 李渔是一位大旅行家,园林自 然是他品鉴的主要对象,用文章记录下他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文赋中涉及园林艺术的内容比比皆是,女严陵西湖记: “枫始丹而未,有如桃杏初裂;群鹭归栖林莽,又若梨李之烂 开。客之工
8、诗与画者,皆喜得异料云”;登燕子矶观旧刻诗词记:“故此矶登眺之人,从无虚日,山之得地,莫是过矣 欲计久长,则有古人之三不朽在,无须问诸水滨”;梦饮黄鹤楼记中对黄鹤楼的魂牵梦萦。三、李渔楹匾创作中的园林元素在园林中,楹匾是应用最多的文学形式,在山水造景、亭台 建筑基本完成之后,对园林景致进行点题。以楹联、匾额对园林 艺术进行勾勒点题是中国“文人化”园林的一大特色, 真是“若 干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 也断不能生色”。 楹联、匾额有机地融合在园景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 文学与园林交融的重要形式。 名园每每拥有名联、 名匾为之增辉, 这些楹联、匾额既点出了园景的特色, 又为
9、园林增添了文化气息, 如:“兰雪堂”和“留听阁”分别出自李白的“独立天地间, 清 风洒兰雪”和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等等。 李渔 在闲情偶寄 ?居室部中专门列出了联匾一章节,从形式到内 容对其进行了说明,更是使用如“蕉叶联”、“此君联”、“册 页匾”、 “秋叶匾”等多种新材料以达到与园景的和谐统一。 李 渔一生题写了大量的楹联和匾额, 其中尤以山水园林楹联、 匾额 为多,对于他自己居所的楹联更是“不徒取异标新, 要皆有所取 义”,楹联和匾额已成为李渔将文学与园林交融统一的重要结合 点。李渔的金陵芥子园是园林艺术与楹联、匾额结合甚佳的代 表。进入芥子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手
10、书 的“芥子园”碑文额, 取“芥子纳须弥”之义, 碑文额虽以木为 之,但嵌于粉壁之上,仿佛石刻一般。署门一联为“孙楚楼边觞 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其二“因有卓锥地,遂营兜率天”; 其三“到门惟有竹, 入室似无兰”。 书室联为“雨观瀑布晴观月, 朝听鸣禽夜听歌”,闲情偶寄 ?居室部云:“姑妄言之:浮 白轩中,后有小山一座,高不逾丈,宽只及寻,而其中则有丹崖 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茅屋板桥”,书室即浮白轩,此联 与园景正好切合。书室内有何采手书“一房山”的册页匾一块, 题跋云:“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唐句也。芥子 园中恰是此景,因书以赠笠翁道兄。”栖云谷联为:“仿佛舟行 三峡里,俨然
11、身在万山中。”此联为“此君联”,苏轼曾曰:“可 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此君联” 即“截竹一筒,剖而为二”。栖云谷是一座假山石洞,置身其中“六月寒生”,如同“真居幽谷”,才有了“舟行三峡里”,“身 在万山中”的感受。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李渔的“月榭”是其赏月之地,置身其中,八面来风,所以在此 题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 西。”在芥子园生活的时期是李渔戏曲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芥子园家乐在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之间也颇有名气,所以李渔专设了 排戏、赏曲之地一一“歌台”, 在此处李渔可以沉浸在歌舞升平 中,游走于自己构建的两座
12、精神乐园之间,怡然自得,故在此题 联:“休萦俗事催霜鬓,且制新歌付雪儿。”李渔正是运用他深 厚的文学功底创作了一幅幅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楹联、匾额,对他所建、所赏之园林加以点缀,将文学艺术与园林景致完全有机 地融合在一起,揭示了园林景致的意境,体现自己的文化信仰。四、闲情偶寄中“器玩部、种植部、颐养部”与园林文 化的关系红楼梦第四十回“游大观园”,到妙玉那主要描写的是 茶具,到黛玉那关注的是竹子等。 由此可见赏园中一个重要的环 节就是看器玩。中国古典园林诸多构景要素如:山水、建筑、楹 联、匾额、器玩、植物、动物等,园林之美的构成本就离不开器 玩和花木,有了山水、楼阁好比有了骨架和肌肉,还不能称之
13、为 一活人,有了器玩、植物等才有了皮肤、毛发、五官等才有了灵 气。红楼梦中的园林器玩描写也收到了李渔闲情偶寄的 影响。在李渔的闲情偶寄中将“器玩、种植”两部列于“居室”部之后不无道理。李渔在“器玩部”中介绍了几、椅、床、帐、厨、柜、箱、笼、茶具、酒具等,其中在“床帐” 一节中说道:每迁一地,必先营卧榻而后及其他,以妻妾为人中之榻,而 床第乃榻中之人也。欲新其制,苦乏匠资;但于修饰床帐之具, 经营寝处之方,则未尝不竭尽绵力由此可见李渔对于家具摆设的重视。 李渔对器玩的摆放问题 提出了“忌排偶”即“与时变化,就地权宜,视形体为纵横曲 直”;“贵活变”是因为“眼界关乎心境,人欲活泼其心,先宜 活泼其
14、眼”等原则,这种审美观与李渔园林艺术的“崇尚自然、 注重创新”等观点不谋而合,构成了有机的整体。李渔强调的“莫妙于借景”, 以借自然景观为上,其中花木 即是他常借之物。“便面窗”在芥子园的运用中就巧借植物,“如盆兰吐花,移之窗外,即是一幅便面幽兰。盎菊舒英,内之 中,即是一幅扇头佳菊,或数日一更,或一日一更;即一日数更, 亦未尝不可。”芥子园中点缀着芙蕖、山茶、石榴等与山水楼阁 一起建起了李渔的精神家园。 李渔在“种植部”中关于花木栽培 的论述都围绕着他的园林审美意识,他认为花木种植要因地制 宜,寓花于景,如“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因“坐其下者, 男女皆入画图, 且能使台榭轩窗尽染碧色”; 花木蕴含的文化内 涵也能体现园林所体现的意境,如松、柏、梅、竹等。衣、食、住、行占据了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床也者, 乃我半生相共之物”, 可见“住”对于李渔的重要性。 李渔又是 一位养生专家,他的颐养之道多总结在闲情偶寄?颐养部中,其中不乏与“住”即他自建园林有关的内容。 如夏季行乐之法 中提到:“计我一生,得享列仙之福者, 仅有三年。 ”这“三年” 即指他在伊园生活的时期。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中“筑成 小圃近方塘,果易生成菜易长。抱瓮太痴机太巧,从中酌取灌园 方。”这些都不难说明李渔的居住园林与他养生之间的密切关 系,颐养之道与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范例企业
- 买卖贵重物合同范本
- 人员租聘合同范例
- 体育护具采购合同范例
- 典当房屋合同范例
- 代收货合同范本
- 修复砂浆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冷面设备出售合同范例
- 中介 认购合同范例
- 公装装饰设计合同范例
- 浙江省名校新2025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学习2024《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课件
- 2024年县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活动方案
- 足球场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儿童四宫格数独96题-(由简到难,支持打印)
- 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6篇(含答案)(2003-2023)
- 问题探究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教学课件)高一地理
-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说课稿
- 2024-2030年伤口护理管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分析报告
- 《地球物理勘查》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