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期末测试卷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按课文原句填空。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故园东望路漫漫,_。(逢入京使)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不畏浮云遮望眼,_。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予独爱莲之_,_。(周敦颐爱莲说)陋室铭在生活情趣上从反面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
2、一首乐府民歌。b. 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两篇作者都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高洁的志趣。c. 从体裁上分,望岳和游山西村属律诗,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则是绝句。d. 文言文的称谓语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朕”和“孤”都是古代帝王的自称。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 袤(a mo b xn)、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 甲 (a娴雅文静b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 乙 (a滋润b滋长)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 zhu(a缀 b辍 )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
3、个世界,既能诗化我们高尚的情操,也能陶冶我们多彩的生活。(1)给文中处选择正确的读音,给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 (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甲( ) 乙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二、阅读(7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营造出一幅广阔无边的画面。b. 第二句讲诗人一离开京师,从此便远隔天涯,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绪。c. 诗人在第三句中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
4、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d. 全诗集中反映了诗人离京时的复杂情感和甘为国家效力的奉献精神。5. 本诗前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n)山门圮(p)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o)数小舟,曳(y)铁钯(p,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n)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
5、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说苑: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常枞张口示老子曰:“舌存乎?”曰:“存。岂非以其软邪?”“吾齿存乎?”曰:“亡矣。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天下事皆尽矣。”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吴亮忍经)【注】常枞:据传是老子的老师。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一老河兵闻之 闻:_(2)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_ (3)常枞有疾 疾:
6、_(4)岂非以其刚邪? 刚:_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b.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c.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d.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8.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存。岂非以其软邪?9. 甲文作者和乙文的常枞在揭示“天下事”相关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就是那个画画最好的姑娘绒绒我从小最怕和别人比。无非是比谁穿的衣服好看,谁的零花钱多,谁家亲戚又从一个很远、远到不知道叫什么的地方寄来了
7、礼物小时候,我家的生活不寛裕,又没有一个住得这样“远”的亲戚,所以我总是那个在一旁羡慕其他人的、性格有些孤僻的小女孩。后来,我终于发现自己有一项别人都比不上的技能画画。美术老师经常让我帮他做一些事情。比如,学校的公告栏需要经常换板报,下午放学以后,老师就带着我把原来的板报擦掉,用各种颜色的粉笔画一版更加多彩、漂亮的板报出来。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只会躲在角落里羡慕别人的小女孩了。每次画完学校的板报,同学们第二天一早看到跃然于黑板上的画面,就会像他们曾经讨论衣服、零花钱和礼物一样,围到我身边,追问我是如何画得这么好看的。究竟是怎么画出来的呢?也许是因为好胜,所以每次的美术课,我一分一
8、秒也不敢放松,每一笔线条仿佛都在我的脑袋里构思了半个世纪。放学以后,我会买彩色画笔和绘画本画画;绘画本画完了,就偷偷趴在窗台上,用画笔把窗台涂得五颜六色。因为我觉得,人这一辈子,总应该有一样拿得出手、逢人便可炫耀的特长吧。后来一次机缘,美术老师帮我报名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生美术大赛。我还记得我的参赛作品是一幅鹰的国画。为了画好这只鹰,我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练习。每天放学以后,我就一个人跑到画室,一遍又一遍地画。美术老师对我说,画一只鹰,最重要的是画好鹰的眼睛。于是我跑遍了小镇的书店,问店员:“有没有关于鹰的图画书?”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认识了世界上所有的鹰它们的品种、它们的羽毛和它们的眼睛。参加比
9、赛的时候,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我可是做了足足两个月的准备啊!等待结果的日子是煎熬的。教室与画室隔着一个操场,到了快出比赛结果的那几天,每次课间休息的10分钟,我都第一个冲出教室,飞快地跑过操场去对面的画室问老师:“我得奖了吗?”我得奖了吗?我没有得奖。当时对我最大的打击在于我刚刚获得的能与其他人“攀比”的资本,瞬间被剥夺了。这着实令我难过了一阵子。相较于“我为什么没有得奖”,更令我无法释怀的,也许是“为什么我明明那么努力,却还是比不过别人”。后来,老师发现我去画室的次数少了,画板报也不积极了,分明变回了曾经那个躲在角落里、性格有些孤僻的小女孩。他得知缘由后,叫我去画室。我一进画室,吃了一惊。老
10、师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我看见那些我曾经画过的鹰,一张一张地铺在画室的地板上,像是等待我检阅一般。老师让我先看第一张,然后跳过中间的无数张,直接看最后一张,问我有什么区别。区别显而易见与最后一张画里有些睿智与凶猛的鹰相比,第一张画里的鹰简直像一只刚刚出生、丑陋又可怜的小鸡。我终于明白了“比较”的意义。这件事情过了很多年,我仍然记得当年我画的那只鹰的眼睛犀利而有光,透着倔强和不服输的神情。我也终于愿意挺起胸膛告诉自己和其他人:“对,我就是那个画画最好的姑娘。”(选自(故事家)2018年10期,有删改)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加点词“足足”和“一遍又一遍”表现出“我
11、”的刻苦努力和争强好胜。b. 文中第(13)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突显出比赛失利对“我”的打击之大。c. 文章最后一段内容与题目相照应,表现出“我”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变得自信。d. 文章告诉我们“比较”目的不是满足虚荣心,从失败中站起,便是最大的收获。11. “我”在不同阶段,对“比较”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请依据文章,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1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教室与画室隔着一个操场,到了快出比赛结果的那几天,每次课间休息的10分钟,我都第一个冲出教室,飞快地跑过操场去对面的画室问老师:我得奖了吗?”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2)“当时
12、对我最大的打击在于我刚刚获得的能与其他人攀比的资本,瞬间被剥夺了”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13. 文章开头写“我”从小怕和别人比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14. 第段说“这件事情过了很多年,我仍然记得当年我画的那只鹰的眼睛”,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多年后“我”对此仍记忆深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读书亦养生经常读书可以延年益寿,这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至圣先师孔子一生坎坷,颠沛流离,最终活到73岁,爱读书,显然是他受益匪浅的养生之道。爱国诗人陆游,常靠读书怡情,他的切身体会是“病中书卷作良医”。清代沈复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日本长寿专家
13、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最长寿的是哲学家,其次是艺术家、科学家等。二十世纪以来的四百名欧美名人,读书人的寿命居首,平均寿命79岁。读书可以养心。心为人体之君,养生贵在养心。书要读进去,必须心先静。读书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知己在促膝谈心,心情格外愉悦,一切忧愁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清末经学大师俞樾,晚年远官场,专心治学,他曾自撰一联:“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读书养心,使他寿至86岁。同时,开卷有益,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你徜徉其间,与大师对话,与博览同行,可以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滋润灵魂,充实生活,使人生快乐。读书可以养颜。每个人都希望青春常在,每个人都盼望美颜常留
14、。时下美容养颜之术可谓五花八门,有食养者,有药养者,有运动养者,还有涂涂抹抹养者,不一而足。其实读书自可养颜。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一个勤于读书看报、勤于思考和实践的人,通常情况下,他会脱离狭隘和肤浅,从而变得内涵丰富、视野开闻、心胸宽广;他会热爱生活,富有情趣,不畏艰难,乐观进取。读书可以祛病。古人认为书是一种特殊的药。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把读书比作一帖药,善读书可以消除愚昧,使人聪明。其实读书不仅是药,而且是一帖良药,具有解郁作用和宣泄效果,能够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增进心理健康,甚至起到治病疗疾的作用。一生与书为伴、以书祛病健身
15、的中外名人不胜枚举。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穷居乡间,常靠读书怡情。他的切身体会是:“读书有味身忘老”。现在有些国家在医院专门开设图书馆,推崇“书籍疗法”,道理就在这里。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亦养生。打开书本吧!在我看来,读书不仅是一种优雅的休闲方式,是一种高贵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养生之道。在经典与大师的指引下,让我们这些世俗之人快乐地阅读,真实地生活,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展现出一片常美常新的风景。(作者:张海法。中华魂2018年10期,有删改)1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章列举孔子、陆游、沈复等先贤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读书的好处。b. 与时下五花八门的美容
16、术相比,读书更容易让人变得可爱和美丽。c. 读书是一剂特殊的良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祛除各种各样的疾病。d.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快乐,生命也会呈现出常美常新的风景。16. 文章第段最后一句话说“道理就在这里”,作者对“这里”的具体理解是什么?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17. 作者认为“读书可以养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标示“国内生产总值排位”的红柱上,中国的排位一路超越,最终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二位40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乘
17、坐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时感慨道:“就像风一样快!”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复兴号”高铁,在神州大地上飞驰。40年来,改革开放的东风,激发了人们建设美丽家国的斗志,神州大地上每棵绿树的年轮,都见证着一场场“绿色革命”。40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人,153个贫困县摘帽,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材料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版图上具有地标意义的城市,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从鲜为人知的小渔村,到充满活力的大都市、被誉为全球经济特区的“头号成功典范”;从1979年开始,深圳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人类历史工业
18、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也成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生动写照。【材料三】下面是一幅关于改革开放“民生获得”的漫画。18.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 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型展览主要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日新月异的变化。b. “复兴号”高铁是我国在引进国外的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才研发生产的。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民生有了极大的发展,减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果。d.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19. 材料三是一幅关于改革开放“民生获得”的漫画,请描述画
19、面内容并说明其寓意。20. 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改革开放之后,哪些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六)名著阅读(5分)21.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大西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太平洋、红海(阿拉伯海)、南极等海域后到达地中海。(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它塑造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具有反抗压迫精神的战士形象。( )(3)“遭冰山封路”“ 陷缺氧危机”“ 海底观美景”“ 洋面见海难”都是海底两万里的情节。( )22.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祥子)不甚注意
20、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骆驼祥子)此时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述。三作文(60分)23. 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文。物怕比,人怕比,什么东西都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较出真知。与别人比不如与自己比。请以“对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按课文原句填空。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故园东望路漫漫,_。(逢入京使)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_,关山度若飞
21、(木兰诗)不畏浮云遮望眼,_。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予独爱莲之_,_。(周敦颐爱莲说)陋室铭在生活情趣上从反面表现“陋室不陋”句子是_,_。【答案】 (1). 百般红紫斗芳菲 (2). 双袖龙钟泪不干 (3). 会当凌绝顶 (4). 山重水复疑无路 (5). 万里赴戎机 (6). 自缘身在最高层 (7). 独坐幽篁里 (8). 惟吾德馨 (9). 出淤泥而不染 (10). 濯清涟而不妖 (11). 无丝竹之乱耳 (12). 无案牍之劳形【解析】【详解】“菲”“袖”“戎”“染”“形”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2. 下列关于文学、
22、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 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两篇作者都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高洁的志趣。c. 从体裁上分,望岳和游山西村属律诗,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则是绝句。d. 文言文的称谓语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朕”和“孤”都是古代帝王的自称。【答案】c【解析】【详解】c项有误,登幽州台歌是古体诗。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 袤(a mo b xn)、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 甲 (a娴雅文静b闲淡宁静),有“
2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 乙 (a滋润b滋长)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 zhu(a缀 b辍 )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既能诗化我们高尚的情操,也能陶冶我们多彩的生活。(1)给文中处选择正确的读音,给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 (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甲( ) 乙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答案】(1) a a(2) 甲 b 乙 a (3)走进这个世界,既能陶冶我们高尚的情操,也能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解析】【详解】(1)“广袤”意思是“广阔,宽广”,“袤”应该读mo,故选a;“点缀”指“加
24、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缀”是绞丝旁,“辍”读chu,故选a。(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娴雅文静”一般用来形容人,“闲淡宁静”一般形容环境,所以甲处应选b;“滋润”侧重于浸润,“滋长”侧重于生长,所以乙处应选a。(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这个句子“诗化”与“情操”,“陶冶”与“生活”搭配不当,应该改为 “陶冶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
25、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二、阅读(7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营造出一幅广阔无边的画面。b. 第二句讲诗人一离开京师,从此便远隔天涯,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绪。c. 诗人在第三句中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d. 全诗集中反映了诗人离京时的复杂情感和甘为国家效力的奉献
26、精神。5. 本诗前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答案】4. b 5. 不矛盾。此诗前两句既有舍也有不舍,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两种情感相互交织起来,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解析】【4题详解】赏析古诗词,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b项有误,挥响马鞭表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而非“离愁别绪”。【5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需要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前两句表达的情感并不矛盾。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
27、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n)山门圮(p)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o)数小舟,曳(y)铁钯(p,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n)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
28、处啮(ni)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说苑: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常枞张口示老子曰:“舌存乎?”曰:“存。岂非以其软邪?”“吾齿存乎?”曰:“亡矣。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天下事皆尽矣。”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吴亮忍经)【注】常枞:据传是老子的老师。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一老河兵闻之 闻:_(2)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_ (3)常枞有疾 疾:_(4)岂非
29、以其刚邪? 刚:_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b.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c.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d.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8.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存。岂非以其软邪?9. 甲文作者和乙文的常枞在揭示“天下事”相关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6. (1). (1)闻:听说 (2). (2)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3). (3)疾:疾病,身体毛病 (4). (4)刚:坚硬 7. c 8. (1)(人们)依
30、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2)还在啊。难道不是因为它太柔软了吗? 9. 甲文以讲述用不同方法寻找石兽的故事的方式揭示道理;常枞通过舌存齿亡的现象设喻说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此题要注意“物理”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这里指的是“事物的道理、规律”;“岂非以其刚邪”的意思是“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刚硬了吗”,“刚”的意思是“刚硬”。【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
31、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原来坚硬的好像暴横,柔软的好比仁义;刚的容易坏,柔的却存下来了。根据句意可知,正确的停顿应为: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8题详解】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
32、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如(依照)”“果(果然)”“岂(难道)”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9题详解】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甲文主要讲述了僧人、讲学家和老河兵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石兽的故事,最后揭示“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断欤”的道理;阅读乙文,了解内容可知,常枞通过对老子
33、讲述舌存齿亡的现象,把“刚者比暴,柔者喻仁”,通过设喻来说明“刚者易坏,柔者独存”的道理。甲: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纪昀 年代:清乙:选自忍经 作者:吴亮 年代:元参考译文:甲: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
34、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
35、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乙:说苑记载:常枞有病,老子去问候他。常枞张开嘴给老子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难道不是因为它柔软吗?”“我的牙齿在吗?”老子说:“不在了。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刚硬了吗?”常枞说:“天下的事都在这里了。”原来坚硬的好像暴横,柔软的好比仁义;刚的容易坏,柔的却存下来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就是那个画画最好的姑娘绒绒我从小最怕和别人比。无非是比谁穿的衣服好看,谁的零花钱多,谁家亲戚又从一个很远、远到不知道叫什么的地方寄来了礼物小时候,我家的生活不寛裕,又没有一个住得这样“远”的亲戚,所以我总
36、是那个在一旁羡慕其他人的、性格有些孤僻的小女孩。后来,我终于发现自己有一项别人都比不上的技能画画。美术老师经常让我帮他做一些事情。比如,学校的公告栏需要经常换板报,下午放学以后,老师就带着我把原来的板报擦掉,用各种颜色的粉笔画一版更加多彩、漂亮的板报出来。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只会躲在角落里羡慕别人的小女孩了。每次画完学校的板报,同学们第二天一早看到跃然于黑板上的画面,就会像他们曾经讨论衣服、零花钱和礼物一样,围到我身边,追问我是如何画得这么好看的。究竟是怎么画出来的呢?也许是因为好胜,所以每次的美术课,我一分一秒也不敢放松,每一笔线条仿佛都在我的脑袋里构思了半个世纪。放学以后,我
37、会买彩色画笔和绘画本画画;绘画本画完了,就偷偷趴在窗台上,用画笔把窗台涂得五颜六色。因为我觉得,人这一辈子,总应该有一样拿得出手、逢人便可炫耀的特长吧。后来一次机缘,美术老师帮我报名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生美术大赛。我还记得我的参赛作品是一幅鹰的国画。为了画好这只鹰,我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练习。每天放学以后,我就一个人跑到画室,一遍又一遍地画。美术老师对我说,画一只鹰,最重要的是画好鹰的眼睛。于是我跑遍了小镇的书店,问店员:“有没有关于鹰的图画书?”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认识了世界上所有的鹰它们的品种、它们的羽毛和它们的眼睛。参加比赛的时候,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我可是做了足足两个月的准备啊!等待结果的
38、日子是煎熬的。教室与画室隔着一个操场,到了快出比赛结果的那几天,每次课间休息的10分钟,我都第一个冲出教室,飞快地跑过操场去对面的画室问老师:“我得奖了吗?”我得奖了吗?我没有得奖。当时对我最大的打击在于我刚刚获得的能与其他人“攀比”的资本,瞬间被剥夺了。这着实令我难过了一阵子。相较于“我为什么没有得奖”,更令我无法释怀的,也许是“为什么我明明那么努力,却还是比不过别人”。后来,老师发现我去画室的次数少了,画板报也不积极了,分明变回了曾经那个躲在角落里、性格有些孤僻的小女孩。他得知缘由后,叫我去画室。我一进画室,吃了一惊。老师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我看见那些我曾经画过的鹰,一张一张地铺在画室的地板
39、上,像是等待我检阅一般。老师让我先看第一张,然后跳过中间的无数张,直接看最后一张,问我有什么区别。区别显而易见与最后一张画里有些睿智与凶猛的鹰相比,第一张画里的鹰简直像一只刚刚出生、丑陋又可怜的小鸡。我终于明白了“比较”的意义。这件事情过了很多年,我仍然记得当年我画的那只鹰的眼睛犀利而有光,透着倔强和不服输的神情。我也终于愿意挺起胸膛告诉自己和其他人:“对,我就是那个画画最好的姑娘。”(选自(故事家)2018年10期,有删改)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加点词“足足”和“一遍又一遍”表现出“我”的刻苦努力和争强好胜。b. 文中第(13)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40、是突显出比赛失利对“我”的打击之大。c. 文章最后一段内容与题目相照应,表现出“我”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变得自信。d. 文章告诉我们“比较”的目的不是满足虚荣心,从失败中站起,便是最大的收获。11. “我”在不同阶段,对“比较”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请依据文章,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1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教室与画室隔着一个操场,到了快出比赛结果的那几天,每次课间休息的10分钟,我都第一个冲出教室,飞快地跑过操场去对面的画室问老师:我得奖了吗?”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2)“当时对我最大的打击在于我刚刚获得的能与其他人攀比的资本,瞬间被剥夺了”句
41、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13. 文章开头写“我”从小怕和别人比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14. 第段说“这件事情过了很多年,我仍然记得当年我画的那只鹰的眼睛”,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多年后“我”对此仍记忆深刻。【答案】10. b 11. 有一项别人都比不上、可炫耀的特长;比赛失利;人要和自己比,让自己不断成长。 12. (1)“第一个”表示“我”是班级里最先冲出教室的孩子;“飞快”表现“我”跑过操场时的速度之快。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急于得知自己美术大赛是否获奖的心理。(2)“剥夺”本义是指用强制的方法夺取或依照法律取消。此处用来指“我”因没在美术比赛中获奖而觉得刚刚获得
42、的能与其他人“攀比”的资本丢失了,表现出“我”深深的失落之情。 13. 欲扬先抑,为下文写“我”发现自己画画比别人强、美术比赛失意后在老师帮助下又充满自信做铺垫;为后文表现“我”在成长过程中情感态度的转变蓄势,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更好地突出“成长”的主题。 14. 通过“我”画的鹰之间的比较,让“我”认识到自己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画得越来越好,充满了自信;画中鹰的形象的变化,其实就是刻苦努力后自身成长的蜕变,“我”明白了“比较”的意义,即人要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在不断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同时得到成长。【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够,需要在
43、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作答。b项的表述不正确。第(13)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的作用是突显出比赛失利对“我”的打击之大。【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人这一辈子,总应该有一样拿得出手、逢人便可炫耀的特长吧”“我没有得奖”“我终于明白了比较的意义”可以总结出问题的答案。【12题详解】(1)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表达效果。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第一个”表明下课后“我”最早冲出教室,“飞快”表
44、现奔跑速度之快,体现了“我”想知道是否获奖的迫切心情。(2)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理解其深层含义。“剥夺”的意思是“用强制的方法夺去”,用在这里写出了“我”比赛失利后的痛苦、懊恼,因为“我”觉得以后没有资格与别人比较了。点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语含义的能力。所谓“文中”二字告诉考生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13题详解】此题考查欲扬先抑手法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欲扬先抑,是一种
45、人物描写技巧,能够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开头写“我”从小怕和别人比,是为下文“我”发现自己有画画特长以后敢于和别人比较的内容做铺垫;这样安排使文章的情节更加丰富,“我”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表现得更加鲜明,人物性格特点也更突出。【14题详解】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此题应该围绕“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变得更加努力和自信”“理解了比较的意义”等几个角度来回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读书亦养生经常读书
46、可以延年益寿,这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至圣先师孔子一生坎坷,颠沛流离,最终活到73岁,爱读书,显然是他受益匪浅的养生之道。爱国诗人陆游,常靠读书怡情,他的切身体会是“病中书卷作良医”。清代沈复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日本长寿专家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最长寿的是哲学家,其次是艺术家、科学家等。二十世纪以来的四百名欧美名人,读书人的寿命居首,平均寿命79岁。读书可以养心。心为人体之君,养生贵在养心。书要读进去,必须心先静。读书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知己在促膝谈心,心情格外愉悦,一切忧愁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清末经学大师俞樾,晚年远官场,专心治
47、学,他曾自撰一联:“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读书养心,使他寿至86岁。同时,开卷有益,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你徜徉其间,与大师对话,与博览同行,可以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滋润灵魂,充实生活,使人生快乐。读书可以养颜。每个人都希望青春常在,每个人都盼望美颜常留。时下美容养颜之术可谓五花八门,有食养者,有药养者,有运动养者,还有涂涂抹抹养者,不一而足。其实读书自可养颜。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一个勤于读书看报、勤于思考和实践的人,通常情况下,他会脱离狭隘和肤浅,从而变得内涵丰富、视野开闻、心胸宽广;他会热爱生活,富有情趣,不畏艰难,乐观进取。读书可以祛病。古
48、人认为书是一种特殊的药。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把读书比作一帖药,善读书可以消除愚昧,使人聪明。其实读书不仅是药,而且是一帖良药,具有解郁作用和宣泄效果,能够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增进心理健康,甚至起到治病疗疾的作用。一生与书为伴、以书祛病健身的中外名人不胜枚举。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穷居乡间,常靠读书怡情。他的切身体会是:“读书有味身忘老”。现在有些国家在医院专门开设图书馆,推崇“书籍疗法”,道理就在这里。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亦养生。打开书本吧!在我看来,读书不仅是一种优雅的休闲方式,是一种高贵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养生之道。在经典与大师的指引下,让我们这些世俗
49、之人快乐地阅读,真实地生活,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展现出一片常美常新的风景。(作者:张海法。中华魂2018年10期,有删改)1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章列举孔子、陆游、沈复等先贤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读书的好处。b. 与时下五花八门的美容术相比,读书更容易让人变得可爱和美丽。c. 读书是一剂特殊的良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祛除各种各样的疾病。d.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快乐,生命也会呈现出常美常新的风景。16. 文章第段最后一句话说“道理就在这里”,作者对“这里”的具体理解是什么?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17. 作者认为“读书可以养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50、【答案】15. c 16. 作者对“这里”的具体理解是:读书具有解郁作用和宣泄效果,能够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增进心理健康,甚至起到治病疗疾的作用。 17. 读书可以养心;读书可以养颜;读书可以祛病。【解析】【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中“可以通过阅读祛除各种各样的疾病”的表述有误,据原文可知,读书“具有解郁作用和宣泄效果,能够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增进心理健康,甚至起到治病疗疾的作用”。【16题详解
51、】本题考查学生对指示代词含义的理解。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然后通读句子,视句子意思的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阅读本段内容可知,“这里”指代的内容就是读书“是一帖良药”的原因,摘抄下来即可。17题详解】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阅读全文可知,第段的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它们就是“读书可以养生”的具体表现,分条概括即可。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
52、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标示“国内生产总值排位”的红柱上,中国的排位一路超越,最终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二位40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时感慨道:“就像风一样快!”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复兴号”高铁,在神州大地上飞驰。40年来,改革开放的东风,激发了人们建设美丽家国的斗志,神州大地上每棵绿树的年轮,都见证着一场场“绿色革命”。40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人,153个贫困县摘帽,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材料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版图上具有地标意义的城市,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从鲜为
53、人知的小渔村,到充满活力的大都市、被誉为全球经济特区的“头号成功典范”;从1979年开始,深圳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人类历史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也成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生动写照。【材料三】下面是一幅关于改革开放“民生获得”的漫画。18.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 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型展览主要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日新月异的变化。b. “复兴号”高铁是我国在引进国外的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才研发生产的。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民生有了极大的发展,减贫工作
54、取得良好成果。d.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19. 材料三是一幅关于改革开放“民生获得”的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其寓意。20. 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改革开放之后,哪些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答案】18. b 19. 漫画中,在一棵树干上有“国家发展”四字的枝繁叶茂的大树上,结出一个个“民生改善”的果实,树下的男女老幼每人手里捧着一个果实喜笑颜开。这寓意着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得到发展,民生随之改善,人民因此享受到各项福利。 20. 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城市建设。【解析】【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acd表述正确;b项有误。结合“材料一”中的“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复兴号高铁,在神州大地上飞驰”可知,“复兴号”高铁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并不是“在引进国外的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才研发生产的”。【19题详解】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结合画面内容分析,注意画面中树上的汉字“国家发展”“民生改善”以及树下男女老幼手捧果实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说明寓意时要结合题干中“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提示分析解答。【20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材料一”中提及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最终跃居世界第二位,自主研发的“复兴号”高铁在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心理压力的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
- 小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 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教育结合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市文化场馆劳务服务合同示范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案3篇
- 2025年度体育俱乐部劳动合同解除及运动员转会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服务预付款回款协议书
- 专业一次性外科口罩买卖协议2024版版
- 公司组织架构图(可编辑模版)
- 陕西省铜川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智慧水库平台建设方案
-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答案及解析精选
- 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九版内科学
- 全统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1994
-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 《设计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 双语阅读:友谊的颜色
- 通用个人全年工资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