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登革热流行与防控研究﹡_第1页
广东登革热流行与防控研究﹡_第2页
广东登革热流行与防控研究﹡_第3页
广东登革热流行与防控研究﹡_第4页
广东登革热流行与防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广东登革热流行与防控研究林钟宇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4gzy11)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邮编:510006,联系方式一作者:林钟宇(1990-),男,广东汕头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通讯作者:潘华峰(1965-),女,四川泸州人,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潘华峰* 王正 陈楚杰 叶晓宪 赵金媛(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摘要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性疾病,于2014年7月在广东地区呈现出“多点开花”形势暴

2、发,截至目前为止,在广东的发病例已经超过3万例,已经严重威胁到广东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在近3个月来,作为自sars以来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核心主体的政府在这次危机遭遇到挑战。本文主要以今年登革热疫情暴发的事件为切入点,对比近8年广东登革热的流行趋势,论述了政府应该重新评估目前公共危机程度并健全完善目前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来应对这次危机。关键词 登革热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防控中图分类号:r183.5 文献标志码:astudy of dengue feverepidemic and control of guangdongin 2014lin zhongyu pan huangfeng wang z

3、heng chen chujie ye xiaoxian zhao jinyuan(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act:dengue fever is a acute arbo infectious disease.an outbreak of the dengue fever in guangdong has broken out.in july.2014. for now, the cases of infected with dengue fever in guangdong h

4、as more than 30000.it has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life and health of the masses in guangdong. in the past three months, as the government of the core of a long-term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system encountered challenges in this crisi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evalua

5、te the public crisis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with the point of the outbreak events of dengue fever and the contrast of the trend of dengue fever in guangdong in recent 8 years.key words:dengue fever;public health emergency system;prevention and control1.登革热概括登革热(dengue

6、fever, df)是经由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人体皮肤并将其体内所携带登革热病毒传播到人类身上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性疾病。登革热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距今20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大陆1871年首次在厦门一带严重流行,并超过半数人口发病。在广东首次出现登革热暴发流行在1978年,自此之后,登革热在我国陆陆续续出现区域性暴发流行,特别是在1980年、1986年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有过非常大的流行,早在1980年,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试行办法将登革热列为监测传染病之一,并就监测范围、对象、内容和方法作了详细规定2,在2004年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中也将登革热列为乙类传染病,即为严格管理类传

7、染病,即需对该病纳入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有突发疫情需时时上报。而在今年2014年登革热在广东又再次肆虐,从小范围的暴发已扩散到全省20个地级市,到目前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20132例,主要集中在广州和佛山,其中累计报告死亡病例上升至5例,这也是截止至近20年来在广东暴发登革热中最凶猛最迅速最严重的一次。2.近8年广东登革热流行趋势图1:2007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发病人数(数据来源省卫计委)进入本世纪以来,全国每年都不断有新增感染登革热病例报道,波及范围越来越大,病例数上升明显且广东省每年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在近8年来,如图1,广东占全国感染登革热发病人数比重有着逐年上升趋

8、势。而在2014年,仅仅是从6月到10月经统计感染病例突破2万,比去年增长了30倍以上,并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首次出现死亡病例,并累积至今有6例死亡病例,其中5例在广州,1例在佛山(截止至2014年10月18日)。这一次疫情暴发,正好对广东自sars以来所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挑战。3.2014年疫情流行与防治情况 图2: 2014年9-22至10-17广东省登革热每日新增发病人数(数据来源广东省卫计委)通常一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途径具备这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正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广东,正值79月降雨交替出现,外加全球气温普遍上升,这正是给适合作为传播媒介的携带登革热的伊蚊生长,而

9、广东作为一个贸易大省,与东南亚地区贸易频繁,且正值东南亚各国处于登革热高发流行期,虽然登革病毒不会通过人传人,但是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蚊子的大量滋生却成为很好的桥梁,只要叮咬到一个携带有该病毒的人,就可以造成局部范围内暴发,因此,目前广东出现感染登革热病例大多数为输入性病例3。但是,年年如此,变化不大,登革热的出现并非特例,在2012年以前,基本都能控制发病1000例以下较低水平,到2013年政府有关部门发现局部疫情暴发尚且控制在3000例以下,这也说明了在过去,政府部门对疾病的预警和控制是有作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全国的爱国卫生运动是有效的,而到今天,却是在短短时间内暴发,每日新增病例数大

10、多数都在四位数以上(如图2),且呈现向周边省份扩散,成为一发不可收拾的景象呢4?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认为除了一些客观上不可抗拒的因素之后,更多的是主观上跟政府中有关部门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造成服务能力低下有关系。在去年年底疫情结束后省卫计委召开总结会议并提出明年继续抓紧防控措施,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再次强调做好传染病防控,做好今年有疫情暴发的准备,直至今年4月广东各地蚊媒密度开始上升,6月以后广州、佛山等地已陆续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报告,随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预警信号,提醒各单位及公众在未来7月-11月需重点防范登革热,但是,正值7-10月期间是全年高温时间,很多单位起初积极参加灭

11、蚊行动,清积水等等,但是降雨交替频繁导致四处容易产生积水,加大清除滋生积水地的难度,同时也减低一些单位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后来上层有预警,但是无落实督促工作,这容易造成本身存在各种弊病的行动部门产生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形成下级行动部门的灭蚊工作不力,得过且过甚至无作为的局面。这就间接性错过将疫情控制在局限,单点暴发的最佳控制时间,蚊虫繁殖速度迅速,再加上恰逢9月到10月份之间是人口流动最密集的月份,就成一发不可收拾的现象。广东省卫计委从9月1日起颁布了关于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督促各个地级以上市的各个政府卫生部门做好防控登革热工作,随着登革热疫情逐日暴发,广东省卫计委从9月22日开始

12、起,每日对广东省每个地级以上市发生登革热疫情进行通报,其领导班子到重点疫区(如广州、佛山等)视察登革热的控制情况及进行督导,多次下达指示对登革热防控要做好“教、查、清、灭”工作,贯彻实施,建立预案,实时监测预警; 大街上5步一张宣传灭蚊横幅,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整治环境,清除积水;统一行动,免费发放灭蚊片,化学灭蚊等关键措施。从图2中可以看出,从9月22到10月17日对登革热疫情进行监控,近一个月来在某段时间内是控制住了疫情,说明政府采取相关应急措施是起作用的,但是总体上感染人数还是处于一个上升趋势,灭蚊防控行动的效果仍有待提高。4.对登革热防控的反思面对短短几个月内,登革热的暴发,已经可以说

13、是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以我们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5。4.1完善当前突发公共卫生危机评估制度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目前情况应当成立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追踪疫情最新进展,及时开展分析研究判断及风险评估,实地考察在过去几十年行之有效的防控体系为什么在今年崩溃的主客观原因,然后根据疫情演进和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制定和调整应对策略。全省21个省辖市,每个地方疫情暴发情况都不一样,全省重点疫情如广州、佛山等地应该紧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做好应对本次危机的工作,并且完善前期评估不足之处,尽

14、可能将目前危机控制在某一特定的阶段,以免进一步恶化,并且初步对本次疫情对本市乃至全省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而做出评估。最重要的是整个危机评估是一个周期性的动态的过程,应当时时监测,及时收集准确信息,及时反馈,重新评估目前危机,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做到有的放失。4.2集中加强力量应对当前突发公共卫生危机集中力量,即是政府部门要站在一个领导核心的位置,迅速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指挥体制,在非常时期,在有限的时间以人为本、实现短期目标优先为原则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强制性集中起来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加强力量,即是需要强化各级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应对特殊情况职责,自建国以来,全国各地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5、,有效地解决全国各地大部分公共卫生问题,但是委员会中成员设置都是属于挂靠政府中某一部门的领导或科员,难以协调政府其他各个部门,容易造成委员会执行能力不能尽其职责,再加上部分地方政府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等原因6,所以有必要加大力度强化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运作能力。政府结合目前疫情发展趋势必须将灭蚊行动上升为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干部、工人、学生、环卫工人等等一起行动起来进行清理低洼积水,翻盆倒罐,对重点区域进行药物喷洒,不放过一个死角,彻底消灭蚊虫滋生地,将成蚊密度控制在国际标准范围内。对于发病患者的处理,不仅要求专科医院收留,而且将全省的三甲医院都运用起来,设立专门门诊,根据不同地区疫情不同设立更多登

16、革热病区,安装防蚊纱窗、防蚊门,收治专区更要勤灭蚊,防止蚊虫叮咬患者再进行对外扩散。4.3健全对当前突发公共卫生教育机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会有因突发公共卫生问题造成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再加上有可能谣言四起,所以有必要在非常时期加强宣传教育,同时,政府应当考虑公众的接受能力,对不同年龄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例如对于学生就在大中小学校开设突发事件应对课程,对于社员人员可以通过广播、海报宣传栏、电视、报纸等等宣传如何正确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从而加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公众平时做到勤清积水,灭蚊虫,若是不幸发现感染登革热的症状,可不必恐慌,本身这个疾病致死率较低,且不会通过人传人,应积极医

17、院就诊,而不是讳疾忌医,隐瞒病情。而对于医务人员,特别是身处于基层,必须加强对登革热诊断知识的培训,短时间内提高其诊治水平和报告意识,对登革热疑似患者或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与政府部门形成真正互动关系,有关部门才能迅速准确做出反应,将疫情暴发扼杀在萌芽中。4.4加强政府与基层民间的联系虽然我国目前公共危机应对主要以政府管理为主,但是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对公共危机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就如政府领导层亲自下基层宣传登革热目前最新状况,科普对登革热防控知识,与群众清积水,齐灭蚊等一系列全民爱国卫生运动。首先,可以直接给群众起到了带头榜样的作用,其次,可以间接地强化群众公共卫生意

18、识,处理好群众的不良心理情绪,消除谣言,稳定社会,从而社会凝聚力得到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得以恢复,公众对政府信任有所提高。因此,需要让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使公共危机得到更为高效、恰当的应对。就广东省这次疫情造成发病案例已经超过2万,单靠几家专科医院和三甲医院的登革热病区是容纳不了持续上升的发病病例数,政府应该在基层医院设立登革热病区,并利用财政力量提供一定的支持,除非重症必须送往专科医院,一般轻症或是可疑病例都可以前往就近的社区诊所诊治以及留院观察隔离,这样可以实现患者分流,避免过多扎堆在大医院。4.5健全政府的问责监督制度 有预警就得要

19、有行动,行动同时更需要同步地监督,政务公开,信息透明,才能使行动有条不紊,有目的性继续下去,在非常时期,更要加紧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立法,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法律责任,并将相应组织制度进行改革,完善相关考核制度,公开透明及时,奖惩要分清,同时比以往更需第三方媒体的力量进行时时监督及报道,督促尽快提高卫生服务质量。这对恢复对政府公信力、处理公共危机有一定积极意义。5.展望随着时间推移,北半球的气温开始下降,作为传播媒介的伊蚊会渐渐地停止活动,相应这次公共卫生危机的爆发期也会随着过渡,但这并不意味危机就是完全结束,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主体的政府应当建立事后的评估与善后机制,了解掌握重建成本,吸取经验教训,例如蚊虫的密度虽然降下来,但是大量的使用化学杀虫药物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需要重新评估设立对应策略等等。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这次疫情进行了通报:今年疫情比去年同期明显严重;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四省疫情最严重,占全国总病例数的99%,而广东省在四省中所占病例数是最多。虽然像是广东地区比起其他重灾区本身存在着绿地、雨水、河涌多等易滋生蚊虫的客观不良因素,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缺管理,缺监测等主观性缺点,再加上政策上登革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