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有答案解析_第1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有答案解析_第2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有答案解析_第3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有答案解析_第4页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有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试题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读书(12 分)1. 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其字体属于_,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可怜夜半虚前席,_ 。( 李商隐贾生)造化钟神秀,_。( 杜甫望岳)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岑参在远赴边塞的途中流下了思乡之泪: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陈子

2、昂自感生不逢时,在幽州台上流下了悲伤之泪:_,_。爱莲说中具体表现莲具有君子美德的对偶句是“_,_” 。二、读思(38 分)(一)3.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拆字游戏奇妙无穷。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将“功”字拆开,写出你的联想和感悟。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各自走出来的。 功:_。4.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无比绚丽的瑰宝。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因为对联有非常严格的字数、格律、平仄、词采要求,而且还要求有内涵、有意境、有韵味,通常还要运用文史典故,因此会不会撰写对联、

3、能不能写出奇思妙想的好对联,往往成为检验文人墨客才华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形式。于是,就产生了像“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等名联。a . “绚丽”“非常”“而且”“才华”分别是形容词、副词、连词、名词。b . “无比绚丽”“对仗工整”“有韵味”“文人墨客”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c . “卧薪尝胆”指的是越王勾践,“薪”指柴草。d . 文段第二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富有气势。5.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并填空。a ._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

4、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b . 一段轻微的斜坡路通到崎岖不平的地面,深度大约为二十五米左右。这地面跟我第一次在太平洋水底下散步时看见过的完全不一样。这里没有细沙,没有海底草地,没有海底树林,我立即认出这一天_船长请我们来的这个神奇地方:这个地方是_王国。(二)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

5、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6. 认真阅读上面材料,仔细思考,请探究产生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把你的发现写下来。7. 读了这则材料,你受到什么启示?(不少于100字)(三)8.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沿河求之,不亦颠(d in)乎? (纪昀河中石兽)b . 脱我战时袍,著(zh)我旧时裳。(木兰诗)c . 睨(n)之久而不去。 (欧阳修卖油翁)d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n)。 (刘禹锡陋室铭)9.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6、 . 但(只)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b . 尝(曾经)射于家圃。(欧阳修卖油翁)c . 香远益(好处)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d . 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一起)沉焉(纪昀河中石兽)10.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b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c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地位显赫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d .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纪昀河中石兽

7、)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11. 下列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b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辜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c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会当”意为“一定要”,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d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暗指官场上聚会时助兴音乐,这两句相互对照配合

8、,显示刘禹锡对官场的羡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就,可观。太祖甚异之。【注释】诗、论:指诗经和论语。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太祖:指曹操。论:议论。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太祖悉将诸子登台( )(2)太祖甚异之(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植援笔立就,可观。14. 由文中的画线句你会联想到杜甫的两句诗:_,_ 。三、读写

9、15. 请认真观察照片,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这幅画面的内容。(不少于100字)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夜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

10、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nio)娜(nu)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

11、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fn)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

12、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zh)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1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16. 提到朱自清,你一定很熟悉,因为七年级上学期你曾学过他的散文_。 17. 反复品读,你能体会到这篇文章形象鲜明,结构精巧,语言生动,写法巧妙。请你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某校拟开展“阅读名著,走近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8. 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则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14、(30字以内)19. 请你在本次活动中,为同学们推荐你最喜爱的一本书并写出你的推荐理由。(30字以内)20. 作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温柔沉静;有的人爱好广泛,有的人兴趣专一;有的人能言善辩,有的人能歌善舞,有的人心灵手巧,有的人毅力超人正因为人的长相、性格、爱好、品德、家庭等各有千秋,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请你以“ ,让我与众不同”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写作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18答案与解析一、读书(12 分)1. 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

15、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其字体属于_,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答案】隶书;厚德载福或福载德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书写。作此题时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照样书写,不添加、不遗漏,规范格式,标点符号占一格,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每一个字符。隶书,有秦隶、汉隶等 ,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根据图中字体的特点,可以判断图中的字体为隶书。2.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

16、,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可怜夜半虚前席,_ 。( 李商隐贾生)造化钟神秀,_。( 杜甫望岳)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岑参在远赴边塞的途中流下了思乡之泪: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陈子昂自感生不逢时,在幽州台上流下了悲伤之泪:_,_。爱莲说中具体表现莲具有君子美德的对偶句是“_,_” 。【答案】 (1). 自缘身在最高层 (2). 万里赴戎机 (3). 散入春风满洛城 (4). 落红不是无情物 (5). 不问苍生问鬼神 (6). 阴阳割昏晓 (7). 念天地之悠悠 (8). 独怆然而涕下 (9). 出淤泥而不染 (10). 濯清涟而不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于诗歌

17、的理解和背诵能力。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注意“戎机”“怆然”“濯”等易错字。二、读思(38 分)(一)3.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拆字游戏奇妙无穷。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将“功”字拆开,写出你的联想和感悟。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各自走出来的。 功:_。【答案】功:“功”由“工”和“力”组成,说明一个人的成功是由辛勤的工作与努力换来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的拆分解读。按示例将汉字组合部

18、分拆分,解说字的含义即可。示例:“功”由“工”和“力”组成,说明人生的功绩是在工作中努力创造出来的。4.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无比绚丽的瑰宝。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因为对联有非常严格的字数、格律、平仄、词采要求,而且还要求有内涵、有意境、有韵味,通常还要运用文史典故,因此会不会撰写对联、能不能写出奇思妙想的好对联,往往成为检验文人墨客才华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形式。于是,就产生了像“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等名联。a . “绚丽”“非常”“而且”“才华”分别是形容词、副词、

19、连词、名词。b . “无比绚丽”“对仗工整”“有韵味”“文人墨客”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c . “卧薪尝胆”指的是越王勾践,“薪”指柴草。d . 文段第二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富有气势。【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b .“有韵味”是动宾短语,选项错误;故选b 。5.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并填空。a ._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b . 一段轻微斜坡路通到崎岖不平的地面,深度大约为二十五米左右。这地面跟我第一次在太平洋水底下散步

20、时看见过的完全不一样。这里没有细沙,没有海底草地,没有海底树林,我立即认出这一天_船长请我们来的这个神奇地方:这个地方是_王国。【答案】 (1). 祥子 (2). 尼摩 (3). 珊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文学常识的判断要注意易错点: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在彻底堕落后,此时的祥子已成了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2)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带领阿龙纳斯一行人,来到珊瑚王国安葬了他的船员。

21、(二)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6. 认真阅读上面材料,仔细思考,请探究产生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把你的发现写下来。7. 读了这则材料,你受到什么

22、启示?(不少于100字)【答案】6. 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气氛”中,反而越来越强健,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7. 示例:适度的压力和竞争氛围,可以充分激发人奋进的动力,发挥出人的潜能。安逸的环境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将面临升学、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要学会化压力为动力,变潜能为才能,直面竞争,迎难而上,敢下苦功夫,学好真本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根据文中的“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

23、样”“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可以得出我们的发现,附近生活着狼群的东岸羚羊西岸羚羊更强健,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种“竞争气氛”中。【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探究。根据材料可知,生活在天敌附近的羚羊更加强健,原因是因为压力和“竞争气氛”激发出了它们的潜能,人也是一样,只有将压力转变成动力,迎难而上,才会不断地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取得进步。联系生活实际,据此回答即可。(三)8.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沿河求之,不亦颠(d in)乎? (纪昀河中石兽)b . 脱我战时袍,著(zh)我旧时裳。(木兰诗)c . 睨(n)之久而不去。 (欧阳

24、修卖油翁)d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n)。 (刘禹锡陋室铭)【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和注音。b .“著”应读zhu,意思是穿上,选项错误;故选b 。9.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但(只是)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b . 尝(曾经)射于家圃。(欧阳修卖油翁)c . 香远益(好处)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d . 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一起)沉焉。(纪昀河中石兽)【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掌握。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a .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但:只

25、是;b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尝:曾经;c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益:更加。选项错误;d .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并:一起;故选c 。10.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b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c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地位显赫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d .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纪昀河中石兽)这不是木片,怎

26、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c .“鸿儒”的意思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故正确翻译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选项错误;故选c 。11. 下列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用了拟人化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b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辜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c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会当”意为“一定要”,众山的小和高大

27、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d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暗指官场上聚会时助兴的音乐,这两句相互对照配合,显示刘禹锡对官场的羡慕。【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显示刘禹锡对官场的厌恶,选项错误;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就,可观。太祖甚异之。【注释】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28、。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太祖:指曹操。论:议论。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太祖悉将诸子登台( )(2)太祖甚异之(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植援笔立就,可观。14. 由文中的画线句你会联想到杜甫的两句诗:_,_ 。【答案】12. (1). 带领 (2). 非常 13. 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 14. (1). 读书破万卷 (2). 下笔如有神【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1)曹操带着儿子们都登上去作赋。将:带领。

29、(2)曹操十分惊奇。甚:十分。【13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援:提,拿。就:完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是曹植十几岁就诵读诗经、论语以及辞赋几十万字,擅长作文,与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一样,强调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点睛】译文:曹植十几岁的时候,就诵读诗经、论语以及辞赋几十万字,擅长作文。曹操有次看到他的文章,对他说:“你请人代作的?”曹植跪下说:“话说出口就

30、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作呢?”当时铜雀台刚刚建成,曹操让儿子们都登上去作赋。曹植拿起笔来立刻就写成了,内容很可观,曹操十分惊奇。三、读写15. 请认真观察照片,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这幅画面的内容。(不少于100字)【答案】示例:画面中,激烈的拔河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前面的男子双手像只大铁钳似的紧攥绳子,右腿蹬地,身体奋力后仰,同时嘴巴大张,发出声嘶力竭的吼声。他身后的队员们个个使出吃奶的力气,团结一心,往同一个方向努力。旁边的啦啦队员大喊“加油,加油”,为他们鼓劲,震天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解答时,学生应该先仔细地观察画

31、面,再根据画面进行描述。示例:画面中,随着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拉拉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为了胜利,同学们使出全身的力气,身体奋力向后仰去,嘴巴大张,手都拽红了,但同学们依然在坚持着,拼搏着,希望为自己班上赢得一份荣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夜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

32、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

33、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nio)娜(nu)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

34、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fn)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zh)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

35、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16. 提到朱自清,你一定很熟悉,因为七年级上学期你曾学过他的散文_。 17. 反复品读,你能体会到

36、这篇文章形象鲜明,结构精巧,语言生动,写法巧妙。请你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答案】16. 春 17. 示例:本文的语言精心雕琢,特色鲜明,生动形象。如叠词的恰当运用,描摹出月下荷塘美景,使人如身临其境。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同时,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音乐美。【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在七年级上册,我们曾学过朱自清的春。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

37、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赏析。赏析文章可以从文章的语言、文章的结构、文章的感情等角度进行赏析。示例:文章虽然在主体部分集中笔墨写景,但这些景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的,是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章因情而起,是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出去荷塘,赏塘中美景,进而引出江南采莲的旧俗,令“我”惦起江南,最后又回到家中。从情到景,复又归情,是记游,又是抒情,这样的结构安排恰到好处地服务于写景的需要和表情的需要。在这里,作者的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时间不长,但感情却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文章开篇即写“心里颇不宁静”,

38、为全文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接着写路是幽僻、寂寞的,月和云是淡淡、朦胧的,树影是参差、斑驳的,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而蝉声与蛙声虽然热闹,但却与“我”无缘;接着又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惦起江南,感慨颇多。如此等等,无不让人感觉到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忧愁。说有喜悦,也是从文章本身出发的。作者去荷塘是欣然前往的,因为预想月光下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往日阴森森的小路,“今晚却很好”,而且觉得在这样的天地里,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作者更是心系美景,怡然自得之情顿生,这美景与其说是自然美景,毋宁说是作者心灵中的美景,于是忆起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以上种种,作者在短

39、暂时间内所得自由而带来的喜悦也是贯穿于全文之中的。某校拟开展“阅读名著,走近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8. 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则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0字以内)19. 请你在本次活动中,为同学们推荐你最喜爱的一本书并写出你的推荐理由。(30字以内)【答案】18. 示例:与经典为伴,为人生奠基。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19. 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人一个奇异的幻境。【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宣传标语的撰写。宣传标语拟写要注意以

40、下问题:做好广告(宣传)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广告(宣传)语达到好说,好记好理解的目的。注意此处的标语可以是你曾看到的话,也可以是你的原创,而且一定要联系读书主题。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著启迪人生,书香溢满校园。【19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此题解答时对阅读的要求比较高,否则推荐理由就没法解答。推荐理由一般可可简要概括书籍内容或艺术特色,也可谈自己的读后收获或体会,可个性表达。推荐理由要求语言通畅,言之有理。如:海底两万里: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20. 作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温柔沉静;有的人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