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_第1页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_第2页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_第3页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 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是 情感、行为、语言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敏感期。倘若幼儿在日常 生活中能得到科学的教育和培养,就能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性格和情感态度,为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 么,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适宜的随机教育?规程明确指出, 要把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从身边的小事做 起。 1. 借助点名培养幼儿关心同伴的品德 按照日常惯例, 如果时间充足, 老师上课点名时都会按照班 级花名册叫幼儿的名字,幼儿报声 到 。如若抽不出时间,老师 便默不作声地在点名册上会把缺席幼儿的名字记录下来。那么, 我们如何利

2、用点名这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呢?经过反复探索 和实践,我每天上课前,让每组的幼儿分别观察,自报本组缺席 幼儿的姓名, 以引起幼儿注意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从而培养幼儿 关心同伴的品德。 我经常借助点名有利时机, 有意问全班幼儿:XX小朋友今 天为什么没来?谁知道是什么原因?通过点拨, 暗示, 以激发幼 儿关心同伴的情感。 记得一次点名, 当孩子们报到 王佳乐 小朋 友时,一个幼儿忧心忡忡地说 他两天没来了, 是不是生病了? 当我听到这话后就及时启发幼儿: 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 能知道他不来的原因? 大部分幼儿说请老师打个电话问问王佳 乐的家长。但李越小朋友说得更好: 老师,您不要着急,等他

3、来了,我们自己问问就知道了。 这是个多好的同伴间交流情感 的机会!第二天早晨王佳乐刚走进教室,小朋友们涌上前去,好 奇而关切地询问她缺席的原因。 原来王佳乐小朋友发烧、 拉肚子, 打完针,服了药,医生让她在家休息一、二天。通过问候和交流 增进了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幼儿学会关爱别人的品德。 2.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 引导、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生 活行为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良好习 惯的养成, 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各 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老师要抓住时机, 采取适合幼儿接受的方法 来引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吃午饭的时候,我经常

4、 提醒孩子们: 吃饭要专注、认真,不说闲话,不撒饭粒,做一 个文明进餐人。 通过表扬和诱导,大多数幼儿吃饭干净,不留 剩饭,不撒饭粒, 但少数幼儿总是改不了坏习惯, 不是边吃边撒, 就是把自己不爱吃的饭菜偷偷扔到地板上,甚至悄悄装进衣兜 里。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着用更好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 午休时间到了,孩子们都上了小床,我便对他们说 小朋友 们把眼睛都闭上,老师给你们讲个漏嘴巴的故事! ,孩子 们静静地听着故事,慢慢地进入梦乡。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敢 掉饭粒了。而且吃饭特别认真,还互相监督,个个保证不做漏嘴 巴的孩子。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一旦陋习形成, 长大改起来 就难了。幼

5、儿年龄小,依赖性强,良好的卫生习惯尚未养成,更 谈不上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日常生活中, 有些幼儿随手乱扔果 皮、废纸;有些幼儿拿起彩笔在教室墙壁上乱涂鸦。针对这些不 良习惯, 我随时提醒小朋友去改。 记得我班有个叫方明明的小朋 友,平时淘气任性,吃完水果,果皮、果核就成了他投篮 的 球 。有一天,我发现教室里的垃圾框上悬挂着一个香蕉皮,就 问: 这是谁干的? 小朋友们把目光投向了方明明。我走过去, 没有指责他,而摸了摸他圆圆的头,讲了这样一则幽默小品: 一天下午,有个名字叫乐乐的小朋友坐在公园的假山旁边吃西 瓜,吃完一块,顺手把瓜皮扔到假山那边。他正想吃第二块时, 突然从假山背后也扔过来一块

6、西瓜皮, 正好砸在他的头上。 他非 常气愤,爬上假山一看,原来那边有只猴子也在吃西瓜呢! 小 朋友们听后哈哈大笑, 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 我及时启发他们各 抒己见,有的幼儿认为小猴子的不良行为是从乐乐身上学来的; 有些幼儿指责小品里的乐乐在公共场合不该乱扔果皮, 应该把果 皮放进垃圾桶里,做一个爱整洁,讲卫生的好孩子。方明明一言 不发,静静地听完大家七嘴八舌的评论后, 从座位上腾地跑出来, 把悬挂着的香蕉皮扔进垃圾箱里, 朝着我笑了笑。 我竖起大拇指, 给他点赞,并暗示、诱导其他幼儿拍手鼓掌!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需要教师机智地采取各种方 法来引导, 其中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 来

7、适时适地的进行随 机教育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3. 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 培养幼儿自我观察, 自我认知的 能力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幼儿天生具有 自我观察、 自我认知能力。 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 刻不在发生。 所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随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和 认知能力。 最近,我们幼儿园购进了一批塑料动物玩具, 安装在活动区。 一日下午户外活动期间, 我组织小班的孩子们去玩, 当孩子们出 现在活动区域时, 一个个色泽鲜艳的大型玩具牢牢地吸引了他们 的眼球。李亮小朋友说他喜欢大象;杨涛说他喜欢猴子;陈星说 她喜欢小猪。我走过去,拍了拍陈星的肩膀,轻声问: 你为什 么喜欢小猪? 陈星忽闪着一双大眼睛高兴地说: 因为它和我妈 妈一样穿着一双黑颜色的高跟鞋。 是吗? ,我惊讶地问她, 我被她 超人的观察力和认知力镇住了。我又问其他幼儿: 猪 脚像不像高跟鞋? 大家齐声回答: 像!, 很像! 大象的耳 朵看起来像啥? 我接着问。 像扇子、像葵花叶子 我乘 着孩子们余兴未尽, 把所有动物玩具的特征问了一遍, 他们的答 案令人惊讶、赞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 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 并为其提供充分的感知的机会, 让他们 去观察,去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