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谈小学生自主参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_第1页
小学数学论文:谈小学生自主参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_第2页
小学数学论文:谈小学生自主参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_第3页
小学数学论文:谈小学生自主参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_第4页
小学数学论文:谈小学生自主参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维想象 心灵翱翔 谈小学生自主参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 摘要:课堂是学生的实验室,也是教师的研究所。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获取数学知识的全过程,经历获取数学知识的艰辛和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每位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心灵在课堂中自由翱翔!关键词:心灵 数学课堂 主动参与 翱翔 教育家叶澜曾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学生梦开始的天堂,也是教师梦飞翔的地方。课堂上每位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张张白纸,纯洁无暇,老师就像是一位画家,在白纸上画出最美的画。而

2、每位孩子就像是一只只等待起飞的小鸟,他们向往着美丽的天空,他们期待着能够展开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让孩子的心灵有一个驰骋的空间。只有这样,孩子们的认知才能去想深入,学习经验也会愈加深刻! 一、解放学生的双手,让课堂彰显“探究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先生还深刻地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是“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要革除这一弊端,就必须“让小孩子有动手探究的机会。”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好

3、学生的“动手探究”这一学习活动呢?我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是组织好数学活动的前提。有了充分的学习材料作为载体,学生的探究学习与体验学习才有可能精彩纷呈,才有可能真实有效。本学期,我在执教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练习课中,作业本第二页有这样的题目:测量教室的长约( )米;沿走廊走10步约( )米。这道题需要估计,更需要测量,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还是教师组织测量学生亲眼目睹过程?是提供学生卷尺还是就学生手中仅有的学具一米长的皮尺?要是放手让学生活动,测量的方法先交流还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我思索着由于二年级的小学生们对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这块知识学习起来本身就会感到非常

4、抽象、困难。在困难的同时,面对抽象严谨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呈现时应该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因此,我觉得这个活动,是需要老师解放学生双手的时候了,让他们去自主实践吧!于是就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你们用你手上仅有的米尺去测量,你们会怎么做?从哪里开始测量?思索片刻,孩子们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当老师宣布活动要求之后,孩子们开始蹲在地上忙碌起来,我四处观察、指导。结果使我眼前一亮,孩子们的方法可真多,简直像个小小工程师在测量工地呢!在测量教室长约( )米时,我看到梁乐航小朋友嘴里说到:我只要测量一块地砖的长度,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块,把它们加起来,再去测量两端

5、不是整块的就知道教室有多长了!此刻间,我差点听呆了,多么经典啊!其实这就是我们以后学习乘法之后最简单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啊!太佩服他了!这种想法居然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了,不简单啊!不由得为他竖起大拇指表扬!另外,我也看到赵晨昊和郑凯文两个小朋友开始你拉皮尺“0”刻度,我拉皮尺“100”刻度很细心地沿着地砖的缝隙在愉快地合作着呢!心想:这些在测量之前我都没有交代过啊,居然被孩子们自己想出来了!问其为什么要沿着缝隙去测量的时候,只见他们理直气壮地告诉我:假如不这样的话,我们很难保证皮尺一定拉的很直,有可能斜了!这样的话测量出来就不准了!多么坚定的理由啊!从这一段的言语可知,他们对测量的一些操作方

6、法已经了如指掌了!而且也懂得了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寻找伙伴去解决!这可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秘方”啊!这难道不是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吗?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真替他们而感到骄傲!另外更精彩的是孩子们在测量“沿走廊走10步长约( )米”时,居然想到了用各自的皮尺沿着墙角放平、放直,然后在“0”与“100”刻度处进行细心的重叠进行连接,然后每人走10步看看大约走过几把米尺,那么答案就自然出来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预料之外啊,真让我赞叹不已!在孩子们自主测量中,流露出这么多如此经典的方法。我想,假如我在测量进行交代,那么就会扼杀多少学生创造性的想法啊!更令我可喜的是,我看到了后进生们从一开始的束手

7、无策,到后来旁观其他学生的测量,再到最后的尝试动手测量,这无比是最大的进步啊!本次的测量活动,让学生全面自主地参与,而且孩子们还乐在其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啊!此时我想到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构成了学生的数学现实,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这样的测量学习活动,由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陌生”变为“熟悉”,由“生硬的教条”变为“情理之中的事情”从而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想学数学。探索的路总是充满艰辛,正因为如此,探究过程才更有魅力,有了教师精心选择的学习材料作为载体,让学生亲身经历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已有数学知识

8、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有可能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们只有真正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成为张扬个性的天地,才能成为学生彰显智慧的舞台!二、解放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彰显“过程美”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他们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特别是他们在面临挑战时,都会产生要证实自己实力的愿望。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数学学习应该是富有挑战性的。歌德说得好: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因此,要实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就必须重视对数学问题的设计。教师要有机地解放学生的思维过程,既有利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也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产生碰

9、撞,进而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解放学生的思维,就是要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努力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我对教材中的一道习题就作了适当加工。原题目:5x9+9= 3x9+9=6x9= 4x9=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只要求算出结果,那显然要求过低,但是要让他们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每组算式间的联系就勉为其难了!此时,我就巧妙地鼓励学生:谁来模仿着题目自己来编一组?这一问,为学生提供了克服困难的机会,把学生推到了研究、发现的前沿。最终,孩子们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合作、取得了成功,并能用自己稚嫩的语言表达出每组算式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解放学生的思维,就是鼓励学生敢于动脑、善于动脑

10、、主动探索的关键。一旦学生的头脑得到解放,探索精神、创造思维就像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涌出来。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课本习题中,有这样一题:求长方体有多少个直角。一个立体图形画在书本上,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借助实物的支撑。源于一向的教学习惯,让孩子们阅读题目后,留给孩子一点时间去静思,此时我看到大部分孩子在书本的图形上去数。我们知道,单凭学生现在的思维水平,去数出画在纸上的立体图形的直角个数,肯定会出现漏数或重复的现象。但也有幸看到有个别学生抬起头,嘴巴里在念着什么,从孩子们的目光中似乎感觉到他们的眼前就有一个立体图形。于是我就轻轻的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把这个长方体的图形,看作是生

11、活中的一件长方体物品,如肥皂盒、文具盒等,你能想到这些物体的长方体特征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学生纷纷发言: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者其中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紧接着追问:那么长方体有多少个直角呢?教师机智的提问,充分暴露出学生的实践是伴思考而行的。只见孩子们嘴里有序地念着: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长方体有六个面,一共有4+4+4+4+4+4=24(个)还有学生说:“一共有6个4,四六二十四。”瞧!这位孩子还利用下一单元表内乘法知识去解释今天的课堂问题!可见孩子们掌握知识的前卫!事后,我静下心来思考:如果把这些求知的学生比作平静的水面,那么一个细心的问题就好比是投入水面的石子。此时石子

12、越大,激起的水花也就越大,课堂气氛也就越活跃。而这颗石子恰巧就显示老师的学识水平、知识技能、情感价值取向。看来,课堂上适时加入挑战性的问题,能让课堂绽放芬芳,学生的数学意识与能力将会自主生长。适时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确知识的由来和意义,了解知识的获得和运用方法。因此,教师灵活地在课堂中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更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挑战性的过程,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挑战旅程中,快乐、健康、自主、自由地展翅翱翔。三、解放学生的嘴巴,让课堂彰显“语言美”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

13、造意义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完成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材的对话交流,及其思维碰撞,达到心灵沟通、情感共鸣的教学效果。在一次听课,一位教师执教秒的认识一课,本是怀着美好的设想,让学生在特定的对话情景中,体验1秒,接着是体验10秒、20秒从而建立秒的正确表象。因此,这位教师展开了以下的教学。问:1秒有多长?(很短)问:让我们看钟面感受1秒。(多媒体)感觉怎么样?(生交流)师:我们再来感受1秒,想一想,你在1秒里能做什么?其中一位孩子说:我拍了一下手。这位教师迫不及待地追问:做给同学们看看。然后带领学生统一拍手,建立了1秒的概念。当这位老师问:那么10秒你能干些什么呢?请大家闭

14、眼一起拍手感受。结果口令一出,孩子们闭眼拍手,学生越拍越快,时间才过了8秒在接下来的20秒体验中,还是以失败告终只见课堂上老师挥汗如雨,但却无济于事。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学生是活体,每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感悟是不同的。每位学生对“秒“的感悟也是不同的。这样统一的安排学生拍手,从表面看,学生是动起来了,但实质学生是被动学习,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假如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再次有节奏地感悟10秒、20秒有多长的话,学生采用的可能是对自己感悟比较深刻的方式进行,如选择拍手、跺脚、数数等活动。那么课堂的气氛与活跃度以及节奏的准确度是不用老师去担心的,肯定是整齐划一!再假如,教师如果再拿出一

15、分钟乃至半分钟的时间再请12个同学交流自己在1秒钟里能做的事情的话,那么学生在感悟10秒能做什么之前,他可能会通过推算得出,10秒钟能拍10下手、跺10下脚、从1数到10,然后再让学生配上动作有节奏地进行的话,也不至于出现正如课堂上大家看到的这种局面。所以课堂上,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每位学生,让他们自主参与、积极对话,体验数学,才能在体验中构建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际中应用,只有在师与生、生与生等多渠道的有效对话中,学生才会真正明智,学生的生命活力才会激发出来。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孩子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教师要用甘露去浸润孩子的梦想,用情感去滋养孩子的生命,用想象去为孩子的人生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童心在生活的殿堂中飞扬,让雏鹰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让成长的脚印在课堂上留下足迹,努力把课堂建成精神的家园,智慧的乐园,飞向梦想的地方。课堂刻画了学生成长的轨迹,也书写教师生命的篇章。课堂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