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子遗传6、单选题1.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持反对观点者认为“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已知 s型肺炎双球菌 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 。下列实验 设计思路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是A. 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DNL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B. 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DNL预期出现S型菌C. R型菌+S型菌DNL预期出现S型菌D. R型菌+S型菌DNL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2 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啟射性睡度噬菌体
2、与细菌 的保温吋间诙射性强岌时间丙A. 图甲表示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B. 图乙表示在“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C图丙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D.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 3 下列有关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格里菲思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B.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来对其进行标记C. 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的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D.
3、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4.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 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 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 30%在实验时间A. 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B. 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C. 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D. 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5 .在探究遗传物质本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肺炎双球菌中的病毒B. 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可检测到32P,但不能
4、检测到35SC. T2噬菌体可利用培养基中含 35S的氨基酸合成子代蛋白质D. 该实验要将每个噬菌体的蛋白质用S标记、DNA用 P标记6 .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A.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B. 赫尔希和蔡斯选择 T2噬菌体的主要理由是其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 DNA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D.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做实验是为了证明两种球菌能相互转化7 .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 0H和0L。该DNA复制时,0H首先 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 M链,当M链合成约2/3时,0L启动,以H链为
5、模板合成N 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 DNA分子,该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复制启动时 0H区和0L区首先结合的酶是 DNA聚合酶B. 合成M链和N链时方向相反是因为起始区解旋方向不同C. 复制完成后 M链中的嘌呤数与 N链中的嘌呤数一定相同D. 线粒体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8.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对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 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 RNA中 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 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乂.丿二A 识另蚌
6、列匚邑西蛋曰目标1:碍向导F5A1目标DXAA. Cas9蛋白能断裂目标 DN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B. 单链向导RNA双链区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 该过程可以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D. 单链向导 RNA可识别、切割 DNA上的目标位点9 .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红花:门花恻純甲乙A. 图中染色体上共存在 4对等位基因B. 图中甲染色体上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同C. 图中控制红花的基因表达时,转录过程需RNA聚合酶参与D. 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均能观察到10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若其
7、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24%胸腺嘧啶占30%则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 别占A. 12%和 34%B. 21%和 24%C. 34唏口 12% D. 58強口 30%11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32P标记,并供给不含32P的原料,该细胞进行 2次有丝分裂产生的 4个子细胞中,含32P标记的DNA的细胞所占 比例不可能是A. 25%B. 50%C. 75% D. 100%12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 20条染色体)的 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和分化,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玉米植株。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8、该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所使用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 由于玉米是自养生物,因此培养基中可不加有机物成分C. 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5条,则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三次分裂的后期D. 形成玉米植株过程中,细胞发生分化,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13 . 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I:3: !:,色制的。 如图各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培养条件与Afe:(1)在含F的培养曲养若F代点da取琏的被叮标记试管)口 转至的堵养臺培养*侮则分铀鸞殖一代。(3)取出哥弋
9、风电荐也井鬲心分层。A. 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出现的结果至少需要90分钟B. 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是复制二代的结果C. 对得到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结论起关键作用的是试管结果D. 给试管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所示14 .科学家在研究 DNA分子复制方式时提出了三种假说如图甲(弥散复制:亲代双链被切成双链片段,而这些片段又可以作为新合成双链片段的模板,新、老双链片段又以某种方式聚集成“杂种链”);图乙是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来探究DNA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轴僥住伟舟畑的堀罪聽中快快M紗味样 vm 代JfiJR杆RIMHam乙A.
10、图乙结果说明 DNAM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 若将图乙b组中的DNA两条链解旋后离心,仍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 图乙c组结果可否定弥散复制假说D. 图乙be组结果均可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说15. 如图表示DNA及相关的生理活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过程a, b, c 均可在胰岛B细胞核中发生B. f和g过程可能通过反馈调节实现C. 过程a, b, c, d, e与碱基配对有关D. 某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影响另一个基因的表达16. 己知一小鼠的基因型为 XBX3。该小鼠次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是A. 第二极体中同时含有B基因和b基因B. 卵细胞中可能含有B基因或含有b基因C. 若卵细胞中含有B
11、基因,则极体中必不含有 B基因D. 卵细胞中必然含有B基因,极体中可能含有b基因17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在表达过程中有三种 RNA的参与;每种氨基酸都能由多种密码子决定;每种密码子都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既能开启肽链的合成,也能决定氨基酸的种类;DNA上的启动子是转录的起点,是 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位点,参与 决定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tRNA理论上有61种;tRNA由三个碱基组成,这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都会发生 碱基互补配对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为正在合成中的四条多18
12、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肽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mRNA分子,其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B. 最终形成的蛋白质通常是相同的C. 上碱基的改变可改变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D. 合成过程中所需tRNA种类数与氨基酸种类数相等19 .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可以通过用无水乙醇提取花青素体外模拟不同pH环境验证花色变化的机理B. 图中a、b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也能够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 牵牛花在清晨时开蓝花,中午转为紫色,下午则可
13、能为红花蓝色D. 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20 . HIV是逆转录病毒,科学家发现人体中的A3G蛋白具有抑制HIV增殖的能力,具体抑制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C妝体更口扫權利駅黑Rbi t片段诣C单萍爲口湾配I A3C欷瓏体蛋口it程2烟草花叶病毒X溶液桂:图中的RMA片段只层FTSA蚩杓一 牛小片段卡徃瓯丧I申片扳携带 的避僮信慰发生改变A. A3G双聚体蛋白阻止转录酶移动,病毒的增殖受阻B. A3G单体蛋白在扫描过程中会形成A3G双聚体蛋白C. 流程1中HIV遗传物质可能发生 TU的变化D. 流程2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单链RNA片
14、段二、非选择题21.继发现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之后,科学家们又将目光转向部分不含DNA的 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能使烟草叶片出现花叶病斑。下图所 示为相关的实验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烟草磁饌染*烟草被感染4烟草未戡感染(1) 图中X溶液通常用水和苯酚配制而成,其目的是(2) 据所学知识推断,物质甲和乙分别是 ,两者形成实验。(3) 实验结束后,可从图中所示的 组中分离出完整的 TMV病毒。(4)科学家们从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继续进行实验, 其过程和结果如下表:实騎过稈实齡结果病斑类報:崗斑中分匡出的病臺1a劇ruv感喘烟単a犁nh取TMV一感集
15、烟草h卑ini柯战毒(nTMV的蛋白城+ b舉TMV 的RN A ) *感梁烟草h Pf-!h型Va型则表中的的操作应为,从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以上各实验结果说明 。22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的功能。下图甲表示T2噬菌体某些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O”部分的放大。请回答:甲乙(1) 图甲中的RNA聚合酶是在 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分子通常 (填“相同”或“不同”),分子 (填“相同”或“不同”)。(2) 图甲所示过程中新形成的化学键有 。(3) 图乙中各物质或结构含有核糖的有 ,图乙所示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
16、式与图甲中的形成过程 (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4) 若用32P和35S共同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是。23 .秀丽线虫只有雄性(常染色体数目为 10条,性染色体只有1条X,表示为X0且产 生的精子都能完成受精作用)和雌雄同体(常染色体数目为10条,性染色体为XX)两种类型。雄性可使雌雄同体受精,雌雄同体可自体受精,但雌雄同体之间不能杂交。回 答下列问题:W 121乍10-黙 8-I: |0I组别1245正常5?变突变 亵变宾变宾变(1)科研人员用秀丽线虫研究其A基因和Z基因对肌细胞抽搐的影响,结果如图。分舄基因 正常5 K墓因
17、正Xt正常 转入E基囲 -析可知,A基因突变会使抽搐的频率 (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填组别)的结果证明了 Z基因的存在能降低抽搐的频率。(2)秀丽线虫某性状的野生型(由基因D控制)对突变型(由基因 d控制)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XdXd与XDO的两种个体,请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含预期结果)24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紫花形成的生化途径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i植株中紫花:白花=1:1,若将Fi中的紫花植株自交,所得 F2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其数目在 A基
18、因和a基因中 (填“相同”、“不同”或“相同或不同”)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定律。(2) 据图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 两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 F1中的紫花植株自交所得 F2中白花植株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4) 那紫花形成的生化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参考答案1A【解析】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DN爪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 S型菌,该实验证明细 菌中的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而且抗青霉素的 S型 DNA 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因
19、此,该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 艾弗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故 A项正确,B C 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相应的 实验结论,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四组的实验原理,再选出正确的答案。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 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利用 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 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 S 型细菌。2C【解析】【分析】由题文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
20、、 噬菌体侵 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分子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为噬菌体 较轻,搅拌离心后, 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数目逐渐增多, 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增 加,超过一定时间, 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因35此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减少, A 错误;用 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搅拌、离
21、心 后,蛋白质外壳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极少, B 错误;在肺炎双球菌的体 外转化实验中,培养到一定时间,加入S细菌的DNA与 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会出现由 R型细 菌转化而来的S型细菌,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递增,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均会增加, C 正确, D 错误。3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 知识。 选项描述涉及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详解】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A 错误;分 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35S和32P的培养
22、基培养大肠杆菌,以获得分别含35s、32P的大肠杆菌,再用分别含 35S、 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来对其进行标记, B 错误;噬菌体能利 用自身的DNA为模板,以宿主菌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错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细胞中,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有少量 含 35s 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所致,D 正确。【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 误认为病毒在普通的培养基上也能生活, 究其原因是不知道病 毒是营寄生生活的非细胞生物, 一旦离开活细胞
23、, 就不再具有生命活动, 所以在培养病毒时 必须利用活细胞作为培养基,而不能利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4C【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 过程、 实验现象等 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因大肠杆菌的质量重于噬菌体, 所以离心后, 大肠杆菌主 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A正确;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检测到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说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的DN
24、A进入到了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因此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该DNA在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发挥作用, B、 D 正确;由题意 “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 100%”可知:在实验时 间内,基本上没有大肠杆菌裂解的发生,所以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不是保温时间过长,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而是有一部分32P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C错误。【点睛】 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识记和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方法、过程,据此,以图示信息“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 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被侵染细菌的存活
25、率接近 100%”为切入点,推知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来源与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进而 分析判断各选项。5B【解析】E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的病毒,不能利用培养基中含35S的氨基酸合成子代蛋白质,A、C错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外壳,花噬 菌体侵染细菌时,DNAS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DNA 的指导下, 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 所以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 可检测到32P,但不能检测到 , B正确;该实验要将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 DNA用 32P标记,D错误。6D【解析】豌
26、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这是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原因之一,A正确。赫尔希和蔡斯选择 T2噬菌体的主要理由是其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DNA, B 正确。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做实验是为了证明存在某种转化因子,D错误。7D【解析】【分析】由题文描述和图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复制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详解】DNA分子复制开始时,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进行解旋,可见,复制启动时0H区和0L区
27、首先结合的酶是解旋酶,A错误;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而 DNA聚合酶只能从 DNA的 3 /端延伸DNA链,所以合成 M链和N链 时方向相反,B错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图示分析可知:复制完成后M链与N链中的碱基A = T、C= G,因此复制完成后 M链中的嘌呤数与 N链中的嘧啶数一定相同,C错误;线粒体环状DNA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此基础上, 结合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8D【解
28、析】Cas9蛋白为核酸内切酶, 能断裂目标DN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A正确。单链向导RNA双链区 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等于嘧啶数,B正确。该过程的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 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因此能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C正确。单链向导 RNA可识别目标位点,而 DNA由核酸内切酶 Cas9负责切割,D错误。9C【解析】等位基因基因控制的是相对性状,图中标有 3 对相对性状,因此染色体上共存在 3对等位基因,A错误;图中甲染色体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双链DNA分子中C= G A= T,因此甲染色体上的嘌呤碱基数( A+ G)与嘧
29、啶碱基数(C + T) 相同,B错误;图中控制红花的基因表达时,转录过程需RNA聚合酶参与,C正确;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定才能观察到,D 错误。10C【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相应碱基比例。【详解】因为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由于A=T ,则A=T=21% , G=C=29% .设这条DNA分子的碱基数量是 2a,则第一条链上胞嘧啶数量设为 Ci,第二条链上胞嘧啶的 数量为C2,则(C1+C2)吃a=29%,又由已知 Ci=24%a,则C2=34%,也就是另外一条链上 胞嘧啶的含量是 34%;设第一条链上的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T
30、i,即Ti=30%a第二条链上胸腺 嘧啶的数目是 T2,则(T什T2)弋a=21%, T2%=12% ;故选C。【点睛】熟练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该细胞进行 2 次有丝分裂产生的 4 个子细胞, 则有可能经历了 2 次有丝分裂或一 次完整的减数分裂,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 DNA 复制了 2次,若进行减数分裂则 DNA 进行了 1次复制,据此分析。【详解】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32p标记,供给不含32p的原料(设为31p)中进行分裂。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后,都含有标记,组成为32P31P;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中期时,
31、每个细胞中共4个DNA,其中两个DNA组成为32P31P,两个DNA为31P31P,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 2个细胞,含有32P的 DNA 可能移向同一级到同一个细胞中,也可能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 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2个或3个或4个,含 32P 标记细胞所占比例可能是50%、75% 、100%;若进行减数分裂,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 4个子细胞,由于 DNA 只复制一次, 因此分裂后产生 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都含 32P, 比例为 100%,故 A 正确。12B【解析】【分析】依题可知“由玉米体细
32、胞分裂和分化, 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玉米植株”整个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全能性是组织细胞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玉米体细胞的20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上32P,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新合成的DNA子链不带有32P标记。【详解】由分析可知,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为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A 正确;玉米是自养生物,是玉米植株绿色植物细胞具有光合作用能 力合成有机物,但是单个玉米体细胞,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叶绿体,不一定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因玉米正常体细胞有 20条染色体,若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是 40条,说明该
33、时期染 色体数目加倍,该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因玉米体细胞的20条染色体都被标记32P,第一次分裂后期有40条染色体带有32P标记,第二次分裂后期共有 20条染色体带有32P标记, 移向同一极的可能有 0-20条染色体带有32P标记,所以第三次分裂后期可能含有0-20条染色体带有 32P 标记, C 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 B 。【点睛】掌握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DNA复制特点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 C【解析】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 亲代DNA均被15N标记,繁殖一代产生两个
34、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其结果是; 繁殖两代产生4个DNA分子,其中有两个DNA分子均是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 另外两个DNA分子两条链均含有14N,其结果是。因此出现的结果至少需要60分钟,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是复制二代的结果,A、B错误;试管中的DNA分子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对得到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结论起关键作用,C正确;试管中,有一半 DNA分子每条链都含有14N,另一半DNA分子均是一条链含有14N,另一条链含有15N,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所有的 DNA分子双链均打开,离心后在试管中的位置如
35、图所示:,D错误。14. B【解析】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15N,DNA分子的相对质量最大,离心后分布在试管的 下端,如果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把被15N标记的DNA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 一代,所得子代的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4N,另一条链含有15N,相对分子质量介于二者 之间,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中部;繁殖两代后所得到的4个DNA分子中,其中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含有14N,相对质量最轻,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上端;另两个 DNA分子的一条链 含有14N,另一条链是15N,相对分子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中部,本试验 结果正好与预期相符合,故图乙结果说明DNA复制的方式是半
36、保留复制,A正确;若将b组DNA双链解旋后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分布于试管的上层与下层, B错误;若DNA分子的复制是弥散复制,不论复制几次,离心后的条带只有一条“中”密 度带,分布于试管的中层,因此图乙c组结果可否定弥散复制假说,C正确;如果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be组结果均为一条“轻”密度带,分布于试管的上层,另一条 重”密度带,分布于试管的的下层,因此图乙be组结果均可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说,D正确。【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对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探究,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实验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 A【解析】据图分析,过程 a表示DNA复制,而胰岛B细胞是成熟
37、的动物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A错误;过程g和f表示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反过来调控RNA和DNA为反馈调节,B正确;过程a、b、c、d、e分别表示DNA的复制、转录、翻译、 RNA的复制、逆转录, 这些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都需要酶的催化,而酶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D正确。16B【解析】根据小鼠基因型可知其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XBXb,染色体复制后,变成初级卵母细胞其基因组成为 xBBxb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若 次级卵母细胞为 XBB,则第一极体为 xbb;若次级卵母细胞为 xbb,则第一极体为 xBB。若次级
38、 卵母细胞为XBB,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的基因型都为XB;若次级卵母细胞为X3:产生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的基因型都为X3;根据以上分析,正确答案选 B。【点睛】 本题关键要熟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规律。但核心只有两点:一是染色体复制,染色体上的基因加倍;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实质。17B【解析】【分析】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1) 转录:是指以 DNA的 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翻译:是指以 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基因表达包括转
39、录和翻译过程,在翻译过程中有三种 RNA的参与(mRNA乍为翻译的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RNA组成核糖体),正确;有的氨基酸由多种密码子决定,有的氨基 酸由一种密码子决定, 错误; 每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或仅起终止信号乍用, 错误;起始密码子位于 mRNAh,既能开启肽链的合成, 也能决定氨基酸的种类, 正确; DNA上的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非编码区,不转录形成RNA故不参与决定 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错误;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碱基互补,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由于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故tRNA理论上有61种,正确;tRNA上含有多个碱基,其中与
40、mRNAk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错误;转录和翻 译的过程中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正确。综上分析,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场所、 条件及 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述。18D【解析】【分析】图中的是mRNA分子,为正在合成中的四条多肽链。【详解】图中是 mRNA 分子。以 DNA 的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mRNA 。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 中进行,A正确;由于均是以同一个mRNA分子为模板,因而最终形成的蛋白质通常是相同的, B 正确;氨基酸是由密码子决定的,而 mRNA 上碱
41、基的改变会导致密码子 发生改变,因而可改变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C 正确;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几种 tRNA 来转运,因此翻译过程中所需 tRNA 种类数与氨基酸种类数 不一定相等, D 错误。故选 D。【点睛】掌握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便可解答本题。19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为蛋白质 R表达的中心法则,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生成的蛋白质 R作为载 体,可以协助 H+进入液泡,进而使花青素显现不同的颜色。【详解】A、花青素为水溶性色素,不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花青素,错误;B、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在真核细胞中它们不是同时进行的,错误;
42、C、清晨,牵牛花经历了一个晚上,因为没有光,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清晨的牵牛花含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溶 于水呈酸性,故牵牛花中的花青素显红色,错误;D、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法则、花青素的提取和光合-呼吸作用综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题文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0B【解析】【分析】本题以“ A3G 蛋白抑制 HIV 增殖的流程图 ”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核酸的种类及其化学组成、 逆转录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
43、力。【详解】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A3G双聚体蛋白阻止逆转录酶移动,导致病毒的增殖受阻,A错误;A3G单体蛋白在扫描过程中会形成 A3G双聚体蛋白,B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 RNA RNA中 不可能出现T, C错误;流程2为逆转录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DNA单链,D错 误。【点睛】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 ”为切入点, 从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 流程 1中形成了 A3G 双聚体蛋白, 流程 2进行逆转录。 在此基础上, 结合 HIV 的结构并围绕“核酸的种类及其化 学组成、逆转录”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21.将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离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对比甲和丙杂种病毒(
44、a型TMV勺RNA b型TMV勺蛋白质)宀感染烟草a型TMV勺遗传物质是RNA而 不是蛋白质【解析】【分析】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重组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后,病斑由重组病毒的RNA 决定,烟草中的病毒也是由重组病毒的 RNA 控制合成。分析题文的实验设计思路,将烟草花 叶病毒 TMV 的蛋白质和 RNA 分开,分别感染烟草,接种蛋白质的烟叶未感染病毒,接种 RNA的烟草会感染病毒,这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主要实验步骤:(1)利用水-苯酚溶液分离TMV,获得纯净的TMV的蛋白质和 RNA ;( 2)取正常 生长的烟草植株,选取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三片叶片,编
45、号为A、B、C ;( 3)分别用完整的 TMV、 TMV 的蛋白质、 TMV 的 RNA 感染 A、 B、 C 三片叶;(4)正常培养烟草植株, 并注意观察相应叶片的表现症状。详解】(1)结合前面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可知, 利用水 -苯酚溶液的目的是将 TMV 分离, 获得 TMV 的蛋白质和 RNA 。(2)根据前面的分析思路可知,能感染正常烟草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的是TMV 的 RNA ,所以题图中甲为病毒的 RNA乙为TMV勺蛋白质,二者形成对比实验。(3) 实验结束后,能分离得到完整的TMV 的有甲丙两组,因为只有这两组才感染了病毒 斑。(4)分析题图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可知:I. a型TMV
46、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 a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a;n.b型TMS 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 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b型;川.组合病毒由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组成宀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类型是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 b型;根据前三组的实验设计可知, 组应该采用来自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形成 的组合病毒t感染植物,由于组合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型TMV的RNA ,所以感染后形成病 斑类型是a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对应也是a型。以上各实验结果进一步充分说明 TMV 的遗传物质是 RNA 而不是蛋白质。【点睛】关键:本题关键要抓住 TMV 中只有 RN
47、A 是遗传物质,能控制病毒的性状,其蛋白质不是 遗传物质,不能控制其性状。22 .大肠杆菌不同 相同磷酸二酯键、肽键、氢键mRNAtRNA、核糖体(rRNA)不完全相同 有少数子代噬菌体被 32P 标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转录与翻译,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 通 过比较、 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 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 的结论的能力。T2噬菌体为病毒无细胞结构,从图甲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可知其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即题文中的大肠杆菌内,图中为RNA,为核糖体;图乙为核糖体中翻译的放大图。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
48、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t注入t合成t组装t释放。详解】 (1)RNA 聚合酶是蛋白质, T2 噬菌体无细胞结构,故 RNA 聚合酶是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上合成的, 分子都为 RNA ,但它们的模板是互补配对的两条 DNA 链, 的碱基也互 补,所以通常不同,分子都是核糖体,二者相同。( 2)图甲所示过程既有转录又有翻译,转录过程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的碱基与模板DNA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转录得到的 RNA 链中,核糖核苷酸之间中形成磷酸二酯键相 连接;翻译的核糖体中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肽键。(3)图乙中核糖体
49、由 rRNA 与蛋白质构成, rRNA 、mRNA、tRNA 的单体核糖核苷酸都由 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构成,故含有核糖的各物质有mRNA 、 tRNA 、rRNA ,有核糖的结构有核糖体。图乙所示翻译过程中, mRNA 与 tRNA 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中特有的是 A与U配对,与图甲中转录的 mRNA与模板DNA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中的 A与T配对不同,其他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二者相同,故形成过程不完全相同。(4)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噬菌体 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 D
50、NA 所需要的脱氧核苷酸均来自细菌,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有部分子代噬菌体的 DNA中含有32P,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是细菌中的氨基酸,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均不含有35S;即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是有少数子代噬菌体被 32P 标记。【点睛】噬菌体在侵入细菌后,噬菌体 DNA 利用细菌中的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进行半保留复制,而且 还利用细菌中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最后再组装成子代噬菌体。由于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有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细菌中的氨基酸,故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含有35S。23. 提高 2、4和5实验设计:将雌雄同体(乂於)与雄性个体(XD0)混合培养,选出 Fi中表现为野生型的个体另行培养(或选出Fi中雌雄同体野生型的个体与雄性突变型的个体 混合培养),观察、记录F2的表现类型及比例(或观察、记录F2雄性个体的表现类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野生型(雌雄同体):突变型(雌雄同体)=3: 1 (或雄性个体中野生型:突变型 =i:i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本质、伴性遗传,考查对基因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