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关于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问题(最新)_第1页
心得体会:关于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问题(最新)_第2页
心得体会:关于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问题(最新)_第3页
心得体会:关于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问题(最新)_第4页
心得体会:关于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问题(最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得体会:关于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问题(最新)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调解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亟需研究解决的新课题。一、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枫桥经验发扬光大,巩固党执政根基的需要。人民调解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党的十九大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也是适应新的时期社会管理的需求。人民调解作为调解民间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长期以来,以其特有的便民性、主动性、亲和性和情理法共融性,把大量的

2、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大大减少了信访量、诉讼量和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独特的 “减压阀”、“润滑剂”作用,既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又在扩大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二是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的需要。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活动,全面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和业务规范化建设,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调解员队伍素质,改善调解工作条件,增强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提高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水平,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推进 xx

3、新 x 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将会越来越多地触及到深层次的利益格局,矛盾纠纷逐渐增多,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当前,在诸如土地征用、医疗纠纷、重大突发事故等社会热点问题上,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而人民调解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证明,人民调解把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民间、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的激化和转化,消除当事人之间的隔阂,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道防线”。二、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做法(一)健全组织机构 1、建立三级人民调解网络体系。建全县、乡(镇)、村三级矛盾

4、纠纷排查调处组织机构,目前 x 全县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共48 各,村(社)人民调解委员会共617 个,均设立调解室,配备人民调解员,负责本辖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县根据工作实际,成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4 个,包括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心、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中心、医疗纠纷调解中心、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各1个。2、规范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阵地建设。严格按照“六有”、“六统一”和“六落实”的标准,切实落实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阵地。截止目前,全县48各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部有专门的办公室、醒目的标识标牌,规范统一的文书等。(二)提升队伍素质1、筹备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全县共有各

5、类调解组织 669 个,专兼职调解员 3602人,现重点工作是按照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落实星级人民调解员评定工作,已下发x 县司法局关于实施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的通知, 将人民调解员分为首席调解员、二级调解员和三级调解员,实行分级管理,并根据年度考核情况进行调整,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2、坚持定期组织培训。依照年初的工作重点开展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培训,不定期邀请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和法学专家对人民调解员进行法律知识业务培训,同时着重进行调解技能培训,帮助调解员不断提高调解的方法和技巧,增强调解员对婚姻家庭、山林土地、相邻关系和民间借贷等常见纠纷的调解能力,进一步提

6、高人民调解员综合业务水平,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三)完善工作机制1、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每月开展常规排查,在重大节日前开展定期排查,在重要会议等敏感时期进行专项排查,做到定期排查与专门排查相结合。2、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程序。按照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四川省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办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了调解程序,严格按程序办理,使得动态纠纷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一般性民间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疑难性纠纷得到有效监控和分流处理。有效落实调解 回访工作制度,透过回访及时掌握纠纷调处的效果和协议履行状况,对不全面履行或不履行协议的,说服教育当事人,督促其履行

7、协议。3、严格落实办案补贴。我县将人民调解专项经费列入财政,并对调解案件的难易程度、认定标准、补贴标准和发放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根据难易程度,将案件纠纷划分为:一般民间纠纷、疑难民间纠纷、重大民间纠纷,对主要事实清楚,调解程序合法,调解文书制作规范并调解成功的案件,经评估打分,分别给予50 元、80元、100 元的个案补贴。办案补贴的落实,有力调动了全县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三、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人民调解组织不完善1、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亟待加强。全县村(社)调委会共617 个,比照四川省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办法,达标合格的只有 96 个,仅仅占 15;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还

8、很薄弱,区域性、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虽然成立,但缺乏保障呈“三无”状态,工作开展阻碍较大。 2、大调解体系需加强联动。有关部门对其归口管理的社会团体和行业性组织的纠纷调解工作,培育扶持和帮助指导不够,造成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也不可能落到实处。3、“三大调解”对接机制有待优化。当前,我国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处理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但这三类调解基本上都是各自为阵,自行开展工作,相互配合少。还没有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司法调解简洁性和行政调解自主性的特点,更没有整合“三大调解”的人力资源、活动阵地、职能职责等,做到有机结合,导致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当事人的

9、合法权益等方面效果不明显。(二)人民调解队伍需强化1、人民调解队伍人员不足。村级调委会名义上由3 名以上委员组成,但实际上从事日常调解工作的往往只有 1 至 2 人,而且这些调解员全都是村支部委员会干部兼职,除了担任调解工作外,还身兼综治、计生、网格等数职。这些兼职人员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超负荷工作状态,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村级调解工作,更谈不上提高调解水平了。 2、调解队伍人员不稳定。由于各种原因,调委会人员更换频繁,队伍建设不稳定,出现民间纠纷或遇到突发事件,无人敢管,没人调解,导致矛盾激化,致使事态扩大恶化,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3、业务水平普遍不高。目前调解员一般有村委会干部

10、兼任,调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传统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展的,调解手段侧重于“情”与“理”的运用,而不注意“德”与“法”的结合,因而调解效果不明显。加之,由于法律知识缺乏,很多村级调解员不愿意或不会制作调解协议书,即使制作了调解协议书,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调解协议书的效用难以发挥。(三)保障机制有待加强1、重视力度不够。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养兵一世,用兵一时”,但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乡镇人民政府没有认识到人民调解的重要性,认为上访找信访、纠纷找法院、案子找公安,疏于对人民调解相关工作的领导部署,平时对人民调解的阵地规范化建设、调解员规范化管理指导工作支持不够,但事实上,人民来访、

11、法院、公安受理的民间纠纷,大部分会进入人民调解程序,这让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能发挥效果大打折扣。 2、工作经费短缺。经费保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对于调解不收费的村级调解工作来说更是迫切需要。在实际运作中,村级调解经费短缺仍然是导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不够,培训、宣传工作难于开展最直接的原因。虽然有个案补贴经费,但一方面受碍于调解员身兼数职无暇在调解之余抽出时间完善调解卷宗,另一方面个案补贴经费过少无法有效调动起调解员的积极性。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的建议针对以上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县实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和落实。(一)健全人民调解网络体系1、完善组织机构规范化建设

12、。组织建设是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是规范化建设的核心。本着科学、合理、管用的原则,按照四川省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办法中的“六有”、“六统一”和“六落实”的标准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特别要在矛盾多发、人口密集、重点行业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如县城新区、光雾山旅游景区,实现人民调解组织“无死角”,对照省、市的目标要求,争取完成50基层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形成以县、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居) 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触角的多层次、宽领域、规范化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2、规范人民调解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依法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保证,也是规范化建设的主要

13、内容。人民调解组织必须建立起业务管辖、工作程序、纠纷排查、文书制作、审查备案、业务指导与培训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重大疑难纠纷快报、“司法、信访”联动工作、年度考评奖惩、社会救助、督查回访等机制,保障人民调解的公正、规范运行,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的社会公信力。3、加强人民调解多元体系的衔接。拓宽调解领域,加强联动机制,创新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加强人民调解与相关程序的衔接配合机制,进一步凸显人民调解在大调解工作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与工商、卫生、环保、人社、住建、安监等矛盾多发部门的对接机制,积极探索在工作程序、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对接;建立人民调解介入政

14、府信访机制,引导上访人员通过人民调解渠道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行政部门和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对矛盾纠纷的综合治理。 (二)强化人民调解队伍管理1、狠抓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调解员队伍是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一是要按照人民调解员选任条件和程序,采取选举、聘任的方式,选聘法律服务工作者、政法干部、农村“五老”和热心调解工作的人到调解队伍中来;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兼职调解员;聘请专业人员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逐步壮大人民调解员队伍。二是实行动态管理,推广“首席调解员制”、“调解人员等级制”和“持证上岗制”等,每年表彰一批“十佳人民调解员”,努力造就一支政策、法律、文化“三高”的

15、人民调解队伍,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2、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依法调解是人民调解工作的生命线,这就要求必须依法、规范调解。一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认真做好案件登记、调查取证、组织调处、协议履行和质量回访每一个环节。二是积极发挥“大调解”协调中心的作用,充分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资源,做到阵地统一使用、人员统一安排,案件统一派送。三是对于通过多次组织调解不成的纠纷,应当终止调解,并告知当事人可通过仲裁、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已的权益。四是积极开展案件反馈工作,在案件调处过程及时跟进,实时了解当事双方要求和情绪变动,防止 事态反复或复杂化、扩大化,在调解工作结束后必

16、须跟踪了解调解落实情况,确保所办案件全流程控制。3、加强人民调解指导管理。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重点抓好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县司法局负责每年一次的两级调处中心主任、首席调解员和县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首席人民调解员的集中培训;司法所负责辖区内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的年度培训、负责对辖区人民调解员的日常培训工作。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二是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规范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名称和标识,规范文书格式,完善调解纠纷登记和统计报送工作,增

17、强调解协议的法律性和政策性,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三)完善人民调解保障机制1、提高思想认识。要从面向全社会、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的角度,重视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在各辖区范围内调整充实人民调解队伍力量,按照人民调解法要求,以镇调委会为主导,在辖区村(居)委会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大对 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的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充分保证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保障,确保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2、强化经费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调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适当提高案件补贴,全额保障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积极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员保险制度,实行定额补贴,纳入财政统筹范围。建立健全经费落实的督促检查机制,把办公设施、经费落实以及专项使用情况作为依法治县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经费全面落实。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