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中水分、气体和杂质的在线处理分析(20210306023551)_第1页
变压器油中水分、气体和杂质的在线处理分析(20210306023551)_第2页
变压器油中水分、气体和杂质的在线处理分析(20210306023551)_第3页
变压器油中水分、气体和杂质的在线处理分析(20210306023551)_第4页
变压器油中水分、气体和杂质的在线处理分析(2021030602355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变压器油中水分、气体和杂质的在线处理一,关于变压器中的水分变压器绝缘系统是由绝缘纸和绝缘油所组成的,二者是不可分离的,水分对绝缘油的危 害是十分严重的,油中水分会加速油的劣化,使其电气性能恶化, 降低电气强度。含水量高的油可能降低甚至丧失延缓绝缘纸受潮的功能。当油纸水分平衡紊乱时,甚至可导致绝缘击穿。此外,油中水分还会使油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降低,局部放电强度增高。1 油的含水量高会丧失延缓固体绝缘受潮的功能不仅绝缘纸是强吸湿性材料,绝缘油本身也是具有吸湿性的。有关绝缘油在不同空气湿度和温度下的吸湿情况以及绝缘油在温度为25 C的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特性。正是因为绝缘油自身也吸湿,因此它不能

2、防止绝缘纸受潮,只能延缓绝缘纸受潮。根据 油纸水分平衡特性,当油中含水量很高时, 其延缓绝缘纸受潮的功能也将完全丧失。也就是说,在变压器密封系统中,若油中含水量高,即使阻断了潮湿入侵的来源,也会因温度的降低,使油中迁移出部分水分而被绝缘纸吸收,使绝缘纸的含水量增加。变压器绝缘系统中, 纤维绝缘的水危害远远大于油中水分的危害,因此,人们限制油中水分的实质是为了控制纤维绝缘材料受潮。2. 水分对绝缘油电气特性的影响油的含水量大于15UL/L后,其击穿电压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下降极为迅速,这和油中含有固体杂质是有关的。因为工程油总会含有一定量的固体杂质,如果油未受潮,即使存在固体杂质,因为它的介电系数于

3、油的介电系数相比大不了多少,难以形成小桥,故对油的击穿电压影响不大。当杂质有水分影响时, 则击穿电压会明显降低。油的击穿电不仅随含水量和含杂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和所含固体杂质的性质有关。当水分和纤维杂质同时存在于油中时,对油纸绝缘系统的威胁是最大的。3. 油纸水分平衡紊乱的危害由于油纸水分平衡需在某一稳定的温度下, 经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然而变压器运行温度大 多是周期性变化的, 因此往往很难达到真正的平衡状态。 例如,当温度升高,水分从绝缘纸 中迁出时,由于受到热动力和强油循环的影响, 易于均匀分布在油中,导致纸中水分布呈内 湿外干的状态;反之温度降低时,油中析出水分很难均匀进入纸的内层, 从

4、而使纸形成外湿 内干的状态。如果这种状态发生在最不利的高电应力的区域内,则将是十分危险的。水分在油和纸的动态平衡过程中,由于某些未被纸吸收的水分或因温度降低至接近油的浊点时,可能会形成悬浮状态的水滴附着于固体绝缘表面或油箱壁。由于水分的介电常数为 81,远远高于油或纸的介电常数;因此,在油纸绝缘系统中, 水分总是倾向在最危险的高电场区域聚集,特别是悬浮水更易于向高电场区域移动。显然在动态平衡过程中,若出现悬浮水滴,则将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指出,即使达到平衡状态时, 水分在油和纸中的分布一般也不可能是完全均匀的。在稳定的低温区的绝缘纸中含水量可能较高, 如果这个低温区域恰在一个高电应力处, 则可造

5、 成更大的危害。综上分析,当油纸水分平衡紊乱时,不仅会导致绝缘的电气强度降低,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绝缘击穿的危险。此外,绝缘油含水量对油本身的劣化也起者加速作用。而且油中水分会使油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降低,局部放电强度增加。由于现代绝缘油的管理水平和油净化处理技术的提高,人们完全可以使油中含水量降到很低的水平,例如达到 10UL/L以下。因此,变压器维护中应尽可能降低油中水分,并加强油 中含水量的监控和测量。4 变压器中油纸间达到水分分配平衡变压器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定运行温度的状态下,油纸达到水分分配平衡时,可以通过油 中含水量的测定值,利用油纸水分平衡特征曲线来评估绝缘纸中的含水量。这是一种间接

6、评估固体绝缘含水量的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设备停电,也不增加任何试验操作即可进行评估, 但其准备性主要决定于平衡状态的确定。使用平衡特性曲线时应该慎重,首先必须了解影响油纸水分平衡的诸多因素。(1)变压器运行温度的影响。这是影响油纸水分平衡的关键,即使每天昼夜环境温度 和周期性的负荷涨落也都可能造成影响,因此维持变压器运行温度的稳定对建立 油纸水分平衡是十分重要的。(2)达到平衡需要很长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数月。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油纸水 分的相对变化越来越小。(3)变压器密封状况和固体绝缘老化生成水分的影响。实际上没有绝对不受潮气入侵 的密封设备,潮气入侵对平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从老化角度来

7、分析,变压器 一开始运行就会因为老化而生成水分,只不过在不同运行时间段分解生成水的速 度不同而已。(4)变压器运行中比停止运行时达到平衡状态快些,因为运行时热动力和强迫油循环 可以加速平衡,而停运时温度较低,建立油纸水分平衡更为困难。(5)新安装变压器的油纸水分易于建立平衡,因为新设备油纸均处于较干燥的状态。 发电变压器比输电变压器油中含水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明显些,容易达到平衡状 态,因为发电变压器负荷和温度较为稳定。另外,在使用平衡特征曲线时还应注意:(1)取油样分析油中含水量时,必须记录取样时变压器的运行温度,并应力求在这一温度下及时进行油中含水量分析,否则使用平衡曲线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8、2)在变压器处于低温(低于30C )时,使用平衡特征曲线误差较大。这是因为温度太低时,油纸水分不易达到真正的平衡所致。因此,一般应在变压器油温度较高时取油样分析油中含水量。(3)油纸水分平衡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温度变化时,纸中含水量不可能立即变化。因此,不能根据油中含水量实测值简单地使用平衡曲线获得纸中含水量。这里举出一个错误使用的例子:某变压器油重40t,纸重约5.8t ,在80C实测油中含水量为40UL/L时,按平衡曲线查得纸中水分为1.5%,而当温度降低至20C时,油中含水量降至10uL/L ,则油中释出30uL/L的水分,即使这些水分全部被纸吸收, 纸的含水量也只增加 0.021%,即2

9、0C时,纸中水分最多只有 1.521%。但按平衡 曲线查得,在20C油中水分为10uL/L时,纸中水分应为 4%显然这是不能的。 其原因是无论在 80 C或温度降至20 C时,两次使用曲线都是在油纸水分均尚未达到平衡所致。当没有把握确认是否真正达到平衡状态时,可以利用油纸水分平衡特征曲线来估计 变压器运行温度变化时,油中含水量变化的可能范围,然后利用固体绝缘的含水量。例 女口,30 C时实际油中含水量为7UL/L,假定油纸水分已处于平衡状态,则由平衡特征曲线得到纸中水分应为 2.5%。当温度升至60C时,纸中应析出水分而降至2.5%以下,即使纸中含水量还未来得及析出而仍为2.5%,则油中最大含

10、水量应为30uL/L。所以纸中水分为2.5%时,在3060C的温度之间,油中水分应在7 30uL/L之间变化。因此,在不同温度下,反复测出油中的含水量的变化区间,可以估计纸中含水量,然后还可以 推断在某一温度下,符合这一纸中含水量的油中水分的正常值,以利监视变压器运行中 油是否受到潮气的污染。平衡特征曲线的另一重要使用是预测变压器退出运行时油中形成悬浮水的可能性。例如70C时油中含水量为10UL/L,若达到平衡时,纸中水分应达1%变压器在20C环境温度下停止运行,这时纸中水分还不会立即变化,仍在1%勺水平保持相当时间。理论上达到平衡时,在 20C油中水分含量要变化 1uL/L,但也不会立即变化

11、,10uL/L的水分 可能也在油中停留一段时间。由于油在20C的溶解度极限为 50uL/L,因此不存在过饱和的危险。但是,如果在 70C时油中含水量为 25UL/L,变压器在冬天0C时停止运行。 因为0C时油的溶解度极限是 20UL/L,若多余的水分没进入纸中,则可能形成过饱和而 出现悬浮水。水是强极性物质,变压器重新运行后,悬浮水珠就会向高场强区域运动, 造成潜在的危险。二. 关于变压器中的气体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来源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是指变压器内以分子状态溶解在油中的气体,油中含气量(总含 气量)为油中所有溶解气体含气量的总和,用体积百分率表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主要有N2、02、H2

12、、CH4、C2H2、C2H4、C2H6、C3H6、C3H8、CO、CO2等气体。上述气体来源主要由下面几个途径产生:1空气溶解变压器油在其炼制、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会和大气接触,可吸收空气。对于强油循环的变压器,因油泵的空穴作用和管路密封不严等会便于空气混入。在101.3kPa、25 C时,空气在油中溶解的饱和时约为10% (体积比),但其组成和空气不一样。空气中 N2占79% ,02占20%,其他气体占1%;而油中溶解的空气 N2占71% , 02占28%,其他气体占1%。 其原因是02在变压器油中的溶解度比 N2大。空气在变压器油中的溶解量和变压器的密封 有极大的关系,即设备密封良好,运行中

13、油的含气量可控制在标准数值范围之内,否则,油中含气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甚至达到饱和状态,即油中含气量可达10%左右。一般地说,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主要成分是02和N2,都来源于空气。2.正常运行中产生的气体如上所述,正常运行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组成主要是氧气和氮气。由于存在以下某些原因,即使是正常运行的变压器,变压器油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故障特征气体。这是因为:(1) 变压器在正常运行中,内部的绝缘油和固体绝缘材料由于受温度、电场、氧气及水分和铜、铁等材料的催化作用,随运行时间延伸发生速度缓慢的老化和分解,除生成一定量的酸、脂、油泥等劣化物外还产生少量的氢,低分子烃类气体CH4、C2H2、

14、C2H4、C2H6、C3H6、C3H8和碳的氧化物 C0、C02等。(2) 油在精炼过程中可能形成少量气体,在脱气时末完全除去。(3) 在制造厂干燥、浸渍及电气试验过程中,绝缘材料受热和电应力的作用产生的气体被多孔性纤维材料吸附,残留于线圈和纸板内,其后在运行时溶解于油中。此外,金属材料如奥氏体不锈钢、碳素钢等还可能吸藏一定量的氢气,而且,不锈钢吸藏的氢气在真空处理时也不一定能除去。(4) 安装时,热油循环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有时甚至产生少量甲 烷。(5 )即使油已经脱气处理但以前发生故障所产生的气体仍有少量被纤维材料吸附并渐渐释 放到油中。(6) 在变压器本体油箱或辅助设

15、备上焊接时,即使不带油,但油箱残油受热亦会分解产气。3变压器故障运行中产生的气体(电流效应)或当变压器内部存在某种故障时,故障点附近的油和固体绝缘材料在热性电性故障(电压效应)应力作用下裂(分)解产生气体,故障点是、产生气体的组成和含量取决于故障类型、故障能量级别以及所涉及的固体绝缘材料。油和固体绝缘材料在热性或电性故障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各种中,对变压器故障诊断有价值的气体有氢气,甲烷,乙烷, 乙炔,乙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变压器内部故障诊断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技术,包括从变压器中取出油样,再从油中分离出溶 解气体,用气相色谱分析该气体的成分,对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依据所获得的

16、各组分气体的含量,判定设备有无内部故障,诊断其故障类型,并推定故障点的温度、故障能量等。经过近3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在这项检测技术方面,已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早在20世纪末,我国就先后发布了 GB/T17623-1998标准和DL/T722-2000导则。前者对油中溶解气 体分析方法作了明确规定,后者不仅对分析方法,而且对分析数据的解释都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性的经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变压器油中气体分析诊断和故障检查一书根据 DL/T700-2000的要求,系统地介绍了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即分析周期、取样、脱气, 适用色谱仪器和流程,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以及分析数据处理等全过程,并较全面地分

17、析介绍了设备内部故障诊断的程序和方法。油中溶解气体和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关系为了确保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及时发现运行中变压器内部早期故障是极为重要的。国内外的长期实践证明,利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技术,检测变压器内部潜伏性早期故障是十分有效的。众所周知,在热应力和电应力的作用下,变压器运行中油/纸绝缘材料会逐渐老化裂解,其产物中有C02 CO及少量的各种低分子烃类气体。若设备存在早期过热或放电性故障时, 各种气体特别是烃类气体的生成量将会显著增大,且大部溶于油中。随着故障的发展,产气量大于溶解量时,便会有一部分气体以游离气体的形态释放出来。变压器内部不同类型的故障,由于能量的不同,分解产气组分

18、及其量是有区别的:(1) 局部过热故障。一般热点温度300-700K,最高达1100-1200K。温度低端主要是绝缘油氧化产物一一C02其次为少许 H2;温度高端是油裂解,700K时主要产生CH4和C2H4等,在1100K时,C2H4几乎是独有产物,热点温度进一步升高时,还会产生少量 D2H2(2)电弧放电故障。电弧放电会产生高达1300-1600K的温度,在温度低端,故障能量主要消耗在电极材料上,转移到油中的能量甚少。但是在温度高端,油中占据大量的能量,随着电弧强度的增加,油分子断裂,且一般系端部断裂,产生大量C2H2和H2(3) 局部放电故障。局部放电产生热量很小,主要是电子轰击,其数量甚

19、至不足leV,主 要分解产物是H2和少量的CH4.由于上述不同故障所产生的特征气体不同,因此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油中溶解气体进行分析,即可以判断设备内部是否存在故障及故障类型在变压器维护实践中,人们主要分析9种气体,从而可以诊断变压器的内部状况,这9种气体和变压器内部状态的关系如表1所示.表1设备内部状况和油中气体组分的关系被测气体设备内部状况N2和5%或更少的氧气(O2)密封变压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N2和大于5%勺氧气(O2检查变压器密封情况N2 和 H2变压器过负荷或过热,引起绝缘纸裂解,检查运行条件电晕放电,水电解或铁锈N2 H2 CO和 CO2电晕放电涉及到绝缘纸或变压器严重过负荷N2 H2

20、 CH4和少量的 C2H4 C2H6火花放电或别的不严重的故障,在油中引起放电N2 H2 CH4 CO C02及少量的其他烃类气体,通常不存在C2H2火花放电或别的不严重的故障,涉及到固体绝缘N2大量的H2及其他烃类气体,包括 C2H2内部存在高能量的电弧放电,弓1起油快速劣化N2大量的 H2、CH4 C2H4及少量的 C2H2局部高温过热,通常由于接触不良或铁蕊多点接地 引起,故障未涉及到固体绝缘N2大量的 H2、CH4 C2H4及少量的 C2H2局部高温过热,通常由于接触不良引起,故障已涉另外还有CO CO2存在及到固体绝缘国外典型的油中溶解气体在线分析仪(1)日本三菱公司的变压器油中气体

21、自动分析装置。该装置采用机械活塞泵自动脱出油中溶解气体,并自动进行在线气体相色谱分析H2、CO CH4 C2H6 C2H4 C2H2六组分。这实质上是将一套全自动的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系统直接装在变压器上 使用,其价格较为昂贵。(2) 加拿大C201-6在线色谱监测仪。加拿大加创公司推出的C201-6在线色谱仪可 以检测H2、CO CH4 C2H6 C2H4 C2H2等故障特征气体。该仪器采用高分子渗透 膜技术对油气体进行分离,气体分离采用复合色谱柱,以气敏传感器予以检测,对H2和C2H2的灵敏度分别为 1uL/L和0。5uL/L。(3) 法国TGA型在线监测仪。法国 Micromonitor

22、 公司的TGA型在线监测仪可以监 测H2、CO2 C2H2 CO等气体,该仪器采用极小的半导体传感器装入一坚固的探棒内,可直接插入变压器油中。(4) 美国TM8在线气体分析仪。美国 Serveron公司的TM8气体分析仪,可监测 H2、CO CO2 02 CH4 C2H6 C2H4和C2H2等八组分气体。该仪器采用气体萃取连续萃取油中溶解气体,经 4h达到平衡后,以超纯氮载气送入色谱柱予以分离,然后由热导池鉴定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分析仪对C2H2的精确度为正负1uL/L,对其他组分的精确度为正负5%其采样周期为24h。国内在线色谱分析装置开发概括(1)TRAN-B型在线监测仪。该仪器系北京某

23、高校研制的产品,可以检测油中H2、CO C2H2 C2H4等组分,且一台监测仪可以同时监视10台变压器。(2)河南某公司3000型色谱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可监测油中 H2、CO CO2 CH4C2H6 C2H4和C2H2等七组分。该监测装置采用吹扫一捕集脱气技术进行油 七分离,油中气体组合经反复萃取,15min即可完成自动进油、脱气,并将样品迅速吹扫到色谱柱中进行色谱分析的全过程。(3)TAM-VI型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是上海某公司在加拿大一传统色谱 分析技术基础上研制的。系统采用纳米材料渗透膜进行油气分离,采用单一 色谱柱分离 H2、CO CH4 C2H6 C2H4和C2H2等组分

24、,以气敏传感器进行检 测,其C2H2的灵敏度可达 0.3UL/L。(4)上海交大研制的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具微孔的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油气分离,以双柱分别分离 H2、CO CH4 C2H6 C2H4和C2H2组分,其检 测元件采用热线型传感器, 载气系采用干燥并脱氧的空气。 经某变电站500kv 变压器在线运行证明。其监测数据和实验室DGA佥测结果误差不大于 5%(5)CPJC在线色谱监测仪。该系统是重庆大学的研究成果,系采用特制高分子渗透膜实现油气自动分离,渗透平衡时间为23天。检测单元为高分辨率的多传感气敏元件,可检测油中H2、CO CH4 C2H6 C2H4和C2H2等六组分。C2

25、H2 的最小检知浓度为1uL/L。其他组分的最小检知浓度为10uL/L。(6)BSZ系列大型变压器色谱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是东北电科院研制的,也是国内开发和使用最早的色谱在线监测装置。BSZ系列装置可以任意选择检测周期,并自动检测 CH4 C2H6 C2H4 C2H2等故障特征气体,各组分最小检 知浓度为1uL/L,检测数据的变异系数小于 5%。自1994年以来,该装置已有 十多台投入现场使用,其中 BSZ-3型装置可同时监测两台变压器。关于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技术使用问题的讨论对于油中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的推广使用,人们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一种看法是H2在线监测只检测 H2,虽然有的装置还可同时

26、监测CO但不能测定特征气体全组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DGA技术,不能代替实验室的色谱分析。因为后者已在国内广泛使用,即使收到了 H2在线监测的报警,最终还只有依靠实验室的DGA检测结果,才能得出可以指导设备维护管理采用相应措施的诊断结论。另一种意见则认为,H2在线监测连续检出 H2或CO异常,反映着设备内部油或固体绝缘中可能出现故障的先兆,可以超前报警,以便减少事故损失。第三种意见认为,因为实验室DGA技术不能连续监测, 而仅测H2和CO的在线监测装置在诊 断故障方面又有局限性,因此,开发使用多组分甚至全组分在线监测装置才是最使用的。但是,这里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1) 我国运行的变压器数量巨大

27、,实验室DGA技术已很普及,因此,只有在重 要变压器上安装在线监测装置,才是最经济的;(2)色谱在线监测装置即使检出气体组分较多,对故障诊断有利,但是这种装置的成本是否满足可靠、简单、寿命长、免维护等要求也是必须考虑的。因此,在开发油中气体在线监测的同时,研制开发便携式油中气体检测装置,实现短周期的巡回检测才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国外已有不少这类仪器,例如,SYPROTE(公司的H103B便携式油中气体检测仪只需 3ml油样,即可在现场检测 H2和CO的含量。日本日立 公司的便携式油中气体分析仪由气体分离器、测量器和诊断器组成。 该仪器使用安装在变压器放油阀上的气体分离器内的氟聚合物(PFA)

28、作渗透膜析出油中溶解气体,测量器以空气做载体,以色谱柱分离分析 H2、CC和CH4然后诊断器 H2、CO和 CH4的浓度以及CH4/H2 CO/CH4的比值作出诊断,其结果显示在数据打印机上。清华大学亦研制出便携式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装置。其油气分离是基于机械振荡法,将定量的空气经微型气泵循环送入油中,使之达到气液两相动态平衡的原理,在温度为50 C时,脱气约需2min。载气采用干燥、净化的空气,色谱柱采用单柱,可以分离H2、CO=CH4C2H6 C2H4和C2H2等六组分。检测单元采用从数十种半导体气敏传感器中筛选出的两种传 感器。其中传感器 A检测CO C2H4 C2H2传感器B检测H2、

29、CH4 C2H&这种便携式色谱 分析装置体积小,质量轻,使用简便,易于维护,作为现场巡回检测的仪器,具有成本低、 可任意选择追踪分析周期等优点,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三、关于变压器中的杂质变压器油中机械杂质的来源及分布通常,新变压器油在注入变压器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工艺处理,虽然在过滤过程中大部分大颗粒的机械杂质被除去,但是依过滤器孔径的不同,仍有或多或少的小颗粒残留在油中,这部分颗粒一般称为油中固有机械杂质。新变压器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可能留有金属碎屑和纤维材料碎末,以及受到空气中灰尘或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氧化表皮、焊渣等机械杂质的污染。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油泵磨损、机械振动引起的磨擦可能产生金属各

30、非金属的碎屑和 颗粒;变压器油运行中氧化老化,产生胶质物、油泥、金属腐蚀产物,以及固体绝缘材料的 老化产物等都会使绝缘油受到污染。在变压器异常运行状态下,由于局部放电可能引起油中游离炭颗粒的大量产生。变压器油受机械杂质污染的程度,目前较广泛引用的是美国国家航空及宇航标准NAS1638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ISO 4406-1999。前者根据颗粒尺寸分布状态及每100mL油样中颗粒物的数量,将污染度分为若干等级(见表2);后者是按每100mL油样中的颗粒数,将清洁度分为若干等级。近些年来,由于我国 500KV大型变压器的相继大量投入运行,促进了对运行变压器油中颗粒物的分布状态及其影响的检测和试验

31、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94年保定和华北电力学院研究生院曾对国内500KV和 200KV运行变压器和制造厂尚未出厂的500KV变压器油样的颗粒污染度进行调研,其颗粒尺寸分布范围大致如表3所示,部分测量数据如表 4所示。可以看出,颗粒直径越小,数目越多;在总的颗粒数中,5-10um颗粒约占60%-90%以上。广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曾对广东省33台500KV运行变压器绝缘油的颗粒污染善进行普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油的颗粒分布进行检测,所得结果如表5和表7所示。此外,保定变压器厂和沈阳变压器厂还分别对厂内储油罐等油样检查了颗粒污染情况,结果如表8所示。表2NAS1638污染度分级(每100mL油

32、样中颗粒数)颗粒尺I_等级寸 范畴(um)0001234567891011125 15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320006400012800025600051200015 252244891783587121425285057001140022800456009120018240025 504816326312825350610122025405084001620032400510012361122459018036072014402880567010000112481632641282565121024表3颗粒尺寸分布范围尺寸(um)5152550 (可见

33、颗粒)颗粒数(个/10mL)10 6003 1501 701 10表4500KV变压器油中颗粒度分布状况油样编号生产厂家容量/电 压(Kva/kV)投运时间颗粒度(um,个/10mL)击穿电压(kV)NAS等级颗粒总数(个/10mL)5-1010-1515-2525-3535-50501保定360/500378100084.51462保定370/5001166400072.931263保定360/5001989245220097.91334沈阳240/50019866510501185.221025Akstgon360/5001980264322077.7235表5广东部分500kV运行变压器

34、油颗粒度分布油样油中颗粒数(个/100mL)NAS油中颗粒总数(个/100mL)油样5-10um10-25um25-50um50-100um100um等5um50um级增城1号 主变压器A相11231609060413730B相358098727370648477C相37875902031005459010江门1号 主变压器A相12971973330315303B相105633400306109873C相14471371330315973表6220kV变压器油颗粒尺寸分布范围颗粒尺寸(um)5um15um25um50um100um颗粒数(个/100mL)120-4800020-460000-1

35、7670-1900-33表7220kV变压器油样颗粒数统计5um颗粒个数(个/100mL)占油样的比例()50um颗粒个数(个/100mL)占油样的比例(%)50068.95082.2100082.210093.3200095.62001002000表8储油罐等油样的颗粒分布油样颗粒数(个/100mL)5-15um15-25um25-50um50-100um100um保定变压器厂储油罐970110800储油罐1070150910沈阳变压器厂进厂油7285595100106合格油39703554550滤油机出口油257028095100产品内油3365485100100以上的测量结果基本上代表了

36、我国目前变压器油的颗粒污染水平,可以看出:(1)油中颗粒尺寸小于 50um的占绝大部分.(2) 变压器油在运行中受污染,是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加强运行中的维护管理(3)由表8-33可看出,在新变压器注油前,采用一般板框滤油机尚不能满足除去微小颗粒的要求,还需辅以微孔滤油器将油过滤同时,变压器在注油前必须先将内部的污物清理干净,否则将使油中颗粒物增多(4) 根据国内500KV变压器的调研结果来看,油中颗粒杂质的污染水平总体上说还是不 高的,说明在制造、安装和运行中控制得比较好。在此尚应指出,颗粒物在变压器油中的沉降速度是比较快的。有文献指出,大于50um的颗粒在1h之内就会完全沉积下来,较小

37、的颗粒可能需较长的时间,油样经一天静置后由于颗 粒物的沉降而使其击穿电压由47.6kV提高到56kV.因此,在测量颗粒和颗粒分布状况及油中金属含量和油的介电强度之前,预先将油样均匀化是绝对必要的在IEC SC10A-1985中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波使油样均匀化的方法变压器油中机械杂质的危害变压器油中的机械杂质对油绝缘性能和变压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在电场作用下,机械杂质一般向场强高的部位运动, 从而使变压器油中机械杂质分布不均匀。在变压器运行中,机械杂质颗粒通常分布在高低绕组附近,并吸附在油浸纸表面,从而在匝间、线饼间及绕组和屏障间形成导电桥。在油的流动中,虽然可将一部分杂质冲走,但是在

38、某些油流缓慢的部位,导电桥仍可能存在。 沿桥路流动的电流产生热量,造成变压器内某些部位局部过热,加快变压器固体绝缘材料的老化。油中机械杂质也可能沉积在绕组表面,降低其散热性能。变压器油中的机械杂质引起油击穿的机理,通常认为是:(1)当变压器油中存在金属颗粒,并在电极间施加电压时,就在静电力作用在这些金属 颗粒上。当静电力超过颗粒重量时,颗粒开始漂浮,并垂直地立在电极表面上。这 使得颗粒端部的电场强化,从而降低了间隙的击穿电压。有计算表明,颗粒表面的 场强比外施场强增大三倍,足以导致绝缘液体的击穿。(2)当运动着的带电颗粒和电极接近时,两者之间局部场强增大,导致局部微放电,同 时伴有气泡产生,使

39、局部放电进一步增强,并导致油击穿强度进一步降低。微小杂 质颗粒(150um)在电场作用下,放电量很小,而油中导电大颗粒对变压器油局部放电的影响较大。相同条件下,颗粒直径越大,导致的局部 放电量越大,局部放电和微放电的起始电压越低,并使绝缘强度急剧下降。(3)分散的金属颗粒和潮湿的固体杂质,特别是纤维对油的击穿有影响。当这些杂质在 油中的浓度高时,颗粒即受到极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变得明显。在电场力的 作用下,颗粒将向极间场强最大的区域移动,使用权局部颗粒浓度增加,最终形成 颗粒链。油中的非金属杂质在极间受到定向极化,按电力线排成杂质链桥。若这些 颗粒链成为杂质链桥贯穿于极间,则绝缘会很快被击

40、穿。应当指出,由机械杂质所引起的变压器油的电击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试验中的影响因素很多,要想将试验条件严格地控制在同等条件和完全真实地模拟实际变压器的运行条 件,目前还是不可能的。国外研究表明,油中不同种类的机械杂质对油击穿电压的影响不同,如表9所示。纤维对变压器油击穿电压影响较大,尤其是当油中含水量增大时,可使击 穿电压显著降低。另有观点认为,杂质颗粒群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更容易产生定向运动,从而形成的桥路电压要低于交流电压值,因而直流下击穿电压理应低于交流电压下的击穿电压, 即变压器油中颗粒对直流高电压产品的绝缘强度会在更大的影响。表9不同种类机械杂质对变压器击穿电压的影响含不同杂质的变压

41、器油击穿电压(kV)60Hz交流电压直流电压清洁油32. 540. 0含有小砂粒的油24. 630. 0含有1-7um铁颗粒的油18. 016. 0含有10-60um铜颗粒的油6. 37. 9含有小炭粒的油21. 0-25 . 520. 5-30 . 0含有50um以上炭粒的油19. 014. 8含有20-90um干燥纤维的油24. 428. 6此外,油中颗粒物的影响还依变压器绝缘结构的不同而在程度上有所差异。例如,变压器属于小油隙多层绝缘结构,而高压套管屏蔽处和高压引线处则属于大油隙无绝缘覆盖。油中颗粒对前一种绝缘结构的影响要比对后者的影响小。油中颗粒含量和油的介质损耗因数、 体积电阻率等电

42、气参数之间尚未发现存在定量关系。关于运行变压器油中金属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外对运行变压器油中金属含量尚无统一标准。国外有资料报道,对于出厂变压器和现场变压器油中铁不大于10ug/kg、铜不大于201ug/kg可认为是正常的,当超过这一含量时即在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国内有资料提出,铜不大于30ug/kg和铁不大于50ug/kg是正常的。另有资料提出,铜 20ug/kg和铁20-40ug/kg是正常的。为应对我国第一条 50KV输电系统对变压器油金属含量的控制,结合当时尚无国产精密滤油的实际情况,在研究试验单位曾提出油中总金属为0.3-0.5ug/kg 的控制范围,并沿用至今而未发现问题但是鉴于对超高

43、压变压器油监督日趋严格和我国精密过滤器的研发和生产 已有长足的进步,这一控制范围应向更严格方面做适当修正。除油中金属含量的绝对值外, 尚应关注金属含量的变化。 当发现在短时间内变化较大时, 必须增加取样次数, 跟踪检测,并结合其他项目(例如颗粒计数、 油中气体分析和变压器其 他电气试验项目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上的测量结果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目前变压器油的颗粒污染水平,可以看出:(1)油中颗粒尺寸小于 50u m的占绝大部分。(2)变压器油在运行中污染,是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加强运行中的维护管理。(3)由表可以看出,在新变压器注油前,采用一般板框滤油机尚不能满足除去微小颗粒 的要求,还需辅以

44、微孔滤油器将油过滤。同时,变压器在注油前必须先将内部的污 物清理干净,否则将使油中颗粒物增多。(4)根据国内500kv变压器的调研结果来看,油中颗粒杂质的污染水平总体上说还是不 高的,说明在制造、安装和运行中控制得还比较好。变压器油中杂质颗粒含量的推荐标准变压器油中杂质颗粒含量至今尚未拟定出统一的国际或国内标准,但是国内外已提出若 干推荐值,如下表10所示。表10变压器油杂质颗粒含量控制标准推荐值序号推存标准值推荐者参考文献115um颗粒 8500 个/100mLIECIEC29625um颗粒 20000 个/100mL50um颗粒 200 个/10mL西安热工研究所(1991)变压器安全运行

45、的研究能源部 西安热工研究所35um颗粒606个/10mL (投用前)1500个/10mL (运行中)王淑娟等华北电力学院报V.22 , NO3 199545150um颗粒 8000 个/100mL池明浩等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硕士论 文55um颗粒 1500 个/10mL王文昌等绝缘材料通讯1999第四期65um颗粒总数1000个/100mL2000个/100mL日本日立 一些欧洲国家变压器V.37, NO.12, 200073150um颗粒数 3000 个 /10mL50150um颗粒数 20 个/10mLT. V. OommenE. M. PetrieIEEE Trans.on PAS

46、V.PAS-102 ,NO.5, May 1983此外有文献(变压器V.26,NO.7, 1989)报道,法国 Alsthon公司按油中颗粒含量对变压器油区分出三种类型(油品),如图所示。图中的两条曲线划分出A、B C三个区:A区表示油没有经过充分过滤;B区表示油经过很好的过滤;C区表示油经过精细过滤。按Alsthon公司的规定。依变压器不同的要求,在油经过处理送交绝缘试验以前,其颗粒含量 应分别相当于C区或B区含量。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用于直流系统换流变压器时,对油中颗粒含量也有类似要求。其中过滤油所选用的过滤器,要求能滤掉大于5um的颗粒。关于运行变压器油中金属含量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外对运行

47、变压器油中金属含量尚无统一标准。国外有资料报道,对于出厂变压器和现场变压器油中铁不大于10ug/kg、铜不大于20ug/kg可认为是正常的,当超过这一含量时即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国内有资料提示,铜不大于30ug/kg和铁不大于50ug/kg是正常的。另有资料提出,铜20ug/kg和铁2040ug/kg是正常的。为应对我国第一条 500kv输电系统对变压器油金属含量的控制,结合当时尚无国产精密滤油的实际情况,有研究试验单位曾提出油中总金属含量为0.30.5ug/g的控制范围,并沿用至今而未发现问题。但是鉴于对超高压变压器油的监督日趋严格和我国精密过滤器的研发 和生产已有长足进步,这一控制范围理应

48、向更严格要求方面做适当修正。除油中金属含量的绝对值外, 尚应关注金属含量的变化。 当发现在短时间内变化较大时, 必须增加取样次数, 跟踪检测,并结合其他项目(例如颗粒计数、 油中气体分析和变压器其 他电气试验项目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新变压器油在储存、运输和注入过程中都会接触空气,尤其是在储油罐内储存时,受昼夜温差的影响,油面升降造成“呼吸”,则空气中的水汽、微生物、尘埃和其他杂质被不断带入油罐内。油在储存过程还可能和空气中的氧起作用,发生劣化。最终油的一部分劣化产物和外来杂质及微生物都可能随不断积聚的水分沉入油罐底部,并形成沉积层。该沉积的污染层在有适当温度条件下,可能是微生

49、物生长的温床。在变压器制造、安装、检修和油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和空气接触而带入微生物。此外,工作人员和使用的工具及安装或更换的零部件,都有可能成为带菌的来源。微生物对变压器油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变压器油在正常的生产、储存和运行条件下,虽然可能含有少量微生物,但是一般对其理化和电气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例如,对已运行了10年的一台变压器从底部放油阀取油样进行分析发现,油的颜色微深、透明,无明显杂质,菌量约为20个/ml,而包括tan-、击穿电压和其他理化性能在内的各项指标都是合格的。在含菌量增多的情况下, 首先表现出对变压器油的介损有影响,如下表11所示。可以看出,介损高的油含菌量为1000001000000个/ml,比正常变压器油的含菌量约大两个数量级。我国研究人员进行的相 关试验表明,只在变压器油的含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