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勾连现实中落实文言知识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正因为历史的久 远,其相应的文化背景、社会形态、表达习惯都与现实中的学生 存在一定的距离。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容易接 受新思想、新文化,特别是容易接受来自各种途径、各个方面的 新潮语言文化, 而对文言文的学习极其感冒和抵触, 认为文言文 太旧,学其没用。据笔者调查本校学生得知, 75%的学生没有从文言文的学习 中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快乐, 也没有从文言文的学习中切切实实地 感受它的魅力, 只是为高考吃力而艰难地学着文言文, 甚至为拿 不到高分而苦恼。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就老师教的情况看,重“言”轻“文”的老师有之,轻 “言”
2、重“文”的老师有之, “文”“言”剥离的老师有之, 教 师的教学没有走出混混沌沌的困境。正是这些文言作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正是因为老 师的无效教学, 学生很难真正走进文言文本, 读懂作品的内在情 思,发现作品的无穷魅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 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 础。”当下很多老师意识到文言文教学汲取文言文中思想的精 华,传承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但是一些老师过于强调文言文中的“文”,经常把文言文上成思想教育课,缺乏语文课应有的语文 味。大部分老师是一节课疏通字词,一节课理解文意,或者是上 完课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发散思考
3、,从而拓展思路,陶冶情操。 这样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虽然联系在一起,文言文的实用性好像 得到发挥,但没有做到文言相融相生, 依然难以克服学习过程的 乏味枯燥。崔莉在文言文教学应注重人文情怀的引导一文中指出:“要想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必须想办法消除学生和古文 这种隔阂,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注意到古人 与我们的共同之处,在交流中接近文本与我们的距离。”基于此,在教文言文时务必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勾连现实,从中读到时代感,尽量做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对 接,让学生意识到不是为学文言文而学文言文,让学生学会古为今用。在勾连现实中巧妙地落实文言知识,做到文言相融相生, 增强教学
4、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笔者曾在上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分析孟子仁政思想时就很 好地做到勾连现实,古为今用,同时又巧妙有效地落实文言字词。“孟子的思想在当时极具进步性, 即使在今天,我们当代社会依 然有很多政策、主张都有着孟子思想的影子。请同学们说说看, 假如用现代的理念诠释孟子的思想,文中的那些句子能够说明问题。可以边读边讨论”。一个问题纵观全文,用现代的眼光审视 古人的作品,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学生的回答很活跃,且都能利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解说。 当学生回答“不违农时符 合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时, 我趁机让学生说出“斧斤以时 入山林”的“以”和“数罟”的意思。当生回答“谨庠序之 教 先物质后精神
5、,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时,我不仅予以赞许而且强调“谨”的含义和“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特殊 句式。当学生回答“五亩注重对自然的利用,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整产业结构的思想” 时,我突出“树之以桑”中“之”和“树”的意思。“我们当代社会依然有很多政策、主张都有着孟子思想的影 子”,我用现代理念诠释孟子的思想, 勾连了现实,拉近了距离, 让学生很有兴趣地研读文本, 学生确确实实也读出了当今很多政 策其实也透射着孟子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普九教育”、“三农政策”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的勾连与发现,这样一篇时隔几千年的古文就富有现代的意义。 这样学生不仅读活文本,体会到
6、孟子思想的伟大,而且在解读的过程中巧妙地落实文言字词,做到文言相融相生,使得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再枯燥乏味。其实,高中文言文能勾连现实古为今用的课文很多,以谏 太宗十思疏为例,老师讲清“十思”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要勾 连学生的现实,古为今用,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却不易。我在理 清十思的内容之后,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条送给自己或社会上 各色职业的人,要求会背会译并说出理由,就取得很好的效果。 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翻译落实文言知识;通过勾连现实, 提高学习兴趣,汲取古人的智慧,并且在评述中不知不觉地传承 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古为今用、活学活用的目的。这样就很自 然地提高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
7、了新课标的要求。可见勾连现实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 它体现了老师贯穿 新课标的意识,有时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健康的审美情操的培养就 在此实现。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该如何在勾连现实中落实文言知识呢?首先,教师要有一种古为今用的意识。 我们不是为学文言文 而学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不仅要理解所学文章的寓意,而且要学习这篇文章的某种精神思想并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如何才能让课文的精髓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思考 这篇文章如何才能古为今用。 只有有了这种古为今用的意识,教师才会寻找这篇文章的古今共通之处,而这个共通之处就是这篇 文章的现实价值。其次,教师要有一种落实文言知识的意识。 语文教学要激活 文言文本的现实价值,让学生读活文言文本的现实意义,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毕竟文言是一种离现实有一定距离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一定的文言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积累一 定量的文言知识,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读懂文言课文本身蕴含的思 想,为深入阅读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脱离文言知识落实的教学犹 如空中楼阁,容易走向华而不实。再次,教师要有“古为今用”和“落实文言知识”两线并行 的意识。为分析内容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角色
- 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研究
- 电务段触电伤害应急预案
- 校园欺凌现象与法律应对措施
- DB3715T 72-2025杨柳飞絮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中外工程技术许可合同范例
- OEM技术合作合同(微机领域)
- 个人临时借款合同范本
- 中外合资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合同
- 临海市农产品供需双方种植收购合同
- 期末练习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09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副省)
- 2025年高考作文专练(25道真题+审题立意+范文)-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总复习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知识测试30题(附答案)
- 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100道附答案
-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及翻译
- 人员测评方案
- 小升初卷(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GB/T 40565.1-2024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1部分:通用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