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漆包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漆包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漆包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漆包线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1/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1、目的:正确检测漆包线的品质水平,确保品质合格2、范围:2.1本公司所生产的全部漆包线均适用。2.2漆包线种类:聚酯类、改性聚酯类、聚酯亚胺类、聚酰胺酰亚胺类、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或 聚酯亚胺类3、检验说明:3.1检验项目:适用于所有种类漆包线。表1检验项目1外观7耐热冲击2尺寸r 8耐软化性3针孔P 9附着性4伸长率10柔韧性5击穿电压11回弹角6导体电阻p 123.2检验时机与频率每次首件检验、制程抽检、入库品抽检、库存品抽检,制程抽检2次/班3.3抽样方案按GB2828.1 2

2、008的规定进行抽样。从一个单独包装单位上按规定截取一定长度的漆包线为一个样品。检查水平(IL )和接收质量(AQL遵循表2规定表2检查水准和接收质量项目检杳水平(IL )接收质量限(AQL外观n0.65尺寸S-21.5性能S-21.53.4试验环境3.4.1所有试验应在温度为1135 C,相对湿度为30%- 70炖境下进行。测量前试样应在上述条件下预处理足够时间,使试样达到稳定状态。3.4.2被测试样从包装上取下时,不应承受张力或不必要的弯曲。每次试验前,应保证所取的样品量是足够的。部导体标称直径。4、耐温等级4.1 QZ-X/1304.2 QZ(G)-X/1554.3 QZY- X/180

3、4.4 Q(ZY/XY) - X/2205、参考文件3.4.3如果某一试验项目没有规定使用的导体标称直径,则该试验适用于该产品标准包括的全聚酯漆包线,耐热等级为B级130 C改性聚酯漆包线,耐热等级为 F级155C聚酯亚胺漆包线,耐热等级为 H级180C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或聚酯亚胺,耐热等级为R级220 E5.1 GB/T4074-20085.2 GB/T6109-2008 系列规定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2/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

4、02漆包线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1、使用器材:目视、手感、6-8倍放大镜2、判定依据:GB/T4074和实物的表现水平3、品质要求:3.1线材不可有发黄、发黑或是发青异常。3.2线材无起泡,无刮伤等现象 。3.3线材表面不得有黑点、黑线或间断性黑点黑线之异常。3.4线材不允许有漆粒、颗粒、凹坑现象。3.5线材不可有排线不整齐,排线太满而外溢乱线的状况。3.6 线材不能有阴阳面,要光滑,光泽均匀,颜色正常,同批次颜色色差不能太大。3.7 线材不可有未涂漆及“老胶”粘附现象。3.8 线材表面润滑良好,但不能有明显的润滑油析出现象。3.9 线材不得有漆膜碳化烤焦发黑的现象。3.10 线材不允许有脱漆或是

5、拉伸龟裂脱漆现象。3.11收线轴不能有刮手倒钩,不得有破损和线轴“夹线”现象。3.12 线材不允许有相互粘着或是压头不能放线的现象。3.13 线材不允许有接头现象,不允许有单线段重少于15Kg(0.9mm以下)或单线段重少于20Kg( 0.9mm 以上)的两段线,客户有要求时按客户要求执行。3.13 线材外观上不能有明显的灰尘或是污物及受潮等现象。3.14 收线轴上标示的种类、规格等必须与实物相符合。4、结果判定有不符合要求的就判定不良。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3/

6、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漆包线针孔检验作业指导书1、使用器材:针孔试验机、小水盆、锡炉、清水杯、酒精灯、剪刀、提钩、胶轴2、 实验原料:食盐、酒精、酚酞、清水。3、测试条件:3.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 12C3.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 50 20%3.3测试电流电压:DC12V 分钟3.4溶液配方配比:浓度为3%勺酚酞酒精溶液加入到浓度为 0.2%的食盐水中,比例适中。4、 测试原理:根据电解铜的原理,2CU+2H通电2CUO红 色)+2出匸,汽孔处呈红点状,即为针孔。5、样品制备:导体直径在0.4mm-1.6的,取样6n长(约16-

7、20圈)6、测试方法:将试样一段焊锡后(用酒精灯将漆膜烧掉)置于通负极电源的清水杯中,其余部分置于 通正极电源的溶液水盆中,并将线头置于水盆外,气孔处呈红点状即为针孔。7、品质要求:各类别漆包线针孔数允收标准为小于等于 2个。8拉伸针孔测试:取长1M的漆包线,用伸长率试验机拉伸3%t,做盐水酚酞针孔测试,针孔要求需符 合第7点要求。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4/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漆包线针孔测试溶液的配方比例1、 使用器材:电子称

8、、机械天平、50ml量杯2个、1000ml量杯1个。2、 使用材料:食盐、酚酞、纯水、酒精(纯度95鸠上)3、 参考资料:CNS8938 C3151中国国家标准/漆包铜圆线及漆包铝线检验法。4、 CNS原文引用:“取导体直径0.06mm以下的试样约1.5m长及导体直径0.07mm以上的试样约6m长, 以不弯曲和不拉伸的状态浸渍在已加入适量3%&酞酒精溶液并滴入0.2%食盐水所成的水溶液中,以 该溶液为正极,试样导体为负极,通入 12V直流电压1mi n,检查所发生的针孔数”。5、原文相关解释:5.1 3%酚酞酒精溶液,即 酚酞:酒精=3: 975.2 0.2%食盐水,即 食盐:纯水=2: 99

9、85.3 酚酞酒精溶液与食盐水的配方比例适量6、配方比例6.1先用天平各称量酚酞12g、食盐6g,分别标识好装入量杯里6.2将12g酚酞轻轻倒入1000ml量杯中,再加入酒精388g到量杯中,混合摇匀6.3将6g食盐倒入水盆中,加入清水 2994g6.4再用量杯量取配好的酚酞酒精溶液 15ml混入食盐溶液中,并充分搅拌均匀。6.5保存时需将其密封,使用前需要搅拌均匀。7、有效期12小时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5/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

10、02漆包线尺寸检验作业指导书1、使用器材:微米千分尺、脱漆剂2、品质要求:2.1漆包线的外径必须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不能偏大或偏小2.2导体线径必须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不能偏大或偏小2.3漆膜厚度不能有偏大或偏小的现象2.4千分尺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2.5所测量的导体线材必须不能有弯曲点,且测量方式严格按国标规定操作。3、尺寸检查3.1漆包铜圆线尺寸包括:外形尺寸(外径)D导体直径d导体偏差d 导体的不圆度f 漆膜的厚度t3.1.1外径是指:导体涂上一层绝缘漆膜后所测得的直径。3.1.2导体直径:是指去除绝缘层后铜线的直径3.1.3导体偏差:是指导体直径的实测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差。3.1.4不圆度值:

11、是指导体每个截面上测量的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的差值。3.2测量方法;3.2.1测量工具;微米干分尺,精确度 0.001mm 漆包铜圆线,d 0. 100mm测力 I-8N3.2.2 外径3.2.2.1 (圆线)当导体标称直径d0.200mm时,相距1m的两个位置上,每个位置沿导体圆周均分测量3次外径,记录6个测量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外径。(介于相邻标称直径间的中间规格,取较 大标称直径相应的外径值)3.2.3导体尺寸3.2.3.1 (圆线)当导体标称直径d0.200mm寸,用不损伤导体的任何方法除去绝缘层,沿导体圆周均分的三个位置分别测量,取其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导体直径。3.3计算3.3.1偏

12、差=d实测-d标称3.3.2 f值二导体每个截面上测量的任何直径读数的最大差值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6/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3.3.3 t = D-d 实测举例1 现有一盘QZ-2/130 0.710mm的漆包线,测量数值如下夕卜径 D: 0.780、0.778、0.781 ; 0.776、0.779、0.779;导体直径 d: 0.706、0.709、0.712 ;求其外径,导体直径,偏差,f值,漆膜厚度,并进行判断是否合格

13、。解:D=( 0.780+0.778+0.781+0.776+0.779+0.779 ) /6 = 0.779d = 0.706+0.709+0.712=0.709mm偏差=d 实测-d 标称=0.709-0.710 = -0.001mmf=0.712-0.706=0.006t=D-d 实测=0.779-0.709 = 0.070mm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经测量,该规格漆包线尺寸符合标准要求(介于相邻标称直径间的中间规格,取较大标称直径相应的最导体直 径mm最大夕卜 径mm最小漆 膜mm最小伸率%最大回 弹角导体直 径mm最大夕卜 径mm最小漆 膜mm最

14、小伸率%最大回 弹角0.4000.4560.04625400.9000.9850.069 130r 390.4100.4700.04826410.9301.0200.07231370.4400.5000.048 :26390.9501.0400.072 131:360.4700.5330.05226380.9601.0500.07231360.4900.5530.05226381.0001.0900.072 131r 360.5000.5630.05226371.0401.1320.07531350.5100.5770.05427371.0601.1520.07531340.5300.5970

15、.05427371.0801.1720.07531340.5500.6170.05427361.1201.2120.07531330.5600.6270.05427351.1601.2540.07732310.5700.6400.05828411.1801.2740.07732310.5900.6600.058 :28411.2001.2940.077 132300.6000.6700.05828411.2501.3440.07732300.6300.7000.05828401.3001.3970.07933290.6700.7450.06129381.3201.4170.07933290.6

16、900.7650.061 :29371.3501.4470.079 133P 270.7100.7850.06129371.4001.4970.07933270.7200.8000.064 :29371.4501.5510.082 33:260.7400.8200.06429361.5001.6010.08233260.7500.8300.06429361.5601.6610.08233240.7700.8500.06429351.6001.7010.082 133240.8000.8800.06429341.7001.8040.084334.60.8300.9150.069 :30391.7

17、601.8640.08433r 4.60.8500.9350.06930391.8001.9040.084334.60.8600.9450.069 :30391.9002.0060.086 134r 4.6小绝缘厚度值)4、公司内控标准表4 漆包线内控标准核准审核制订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7/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表4 漆包线内控标准(续)导体直 径mm最大外 径mm最小漆 膜mm最小伸率%最大回 弹角导体直 径mm最大外 径mm最小漆 膜mm最小伸率%最大回 弹角2.0002.1060.086344

18、.62.1202.2290.089344.62.2402.3490.089344.62.2602.3720.091344.62.3602.472r 0.091344.62.4402.5520.091344.62.5002.6120.091344.6注:对于导体标称直径的中间尺寸,应取下一个较大导体标称直径对应的最小漆膜厚度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8/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漆包线伸长率检验作业指导书1、使用器材:伸长率试验机、斜口钳

19、2、样品制备:取长约400mm勺试样,线材不能有弯曲打结的现象3、测试条件:3.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 12C3.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 50 20%3.3计算方法:伸长率试验机自动计算4、测试方法:4.1 将试样手工适度校直,再夹入拉伸率试验机4.2 将拉伸率试验机的拉伸范围调整至足够大,避免范围窄小导致试验中途停止4.3 严格按拉伸率试验机操作步骤操作4.4 将对应结果予以记录4.5 测试漆包线伸长率时,要注意观察漆膜是否有开裂状况,同时要查看其伸长率5、伸长率: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表5的规定值表5伸长率导体标称直径/mm最小伸长率/%导体标称直径/mm最小伸长率/

20、%0.315231.000300.355231.120300.400241.250310.450251.400320.500251.600320.560261.800320.630272.000330.710282.240330.800282.500330.900292.80034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9/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漆包线室温击穿电压检验作业指导书1、使用器材:击穿电压测试仪、斜口钳、绞和机2、测试条件:2.12.2

21、2.32.4测试环境温度 测试环境湿度 电压调升速率 测试电压频率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 12 C 一般条件使用湿度 50 20% 以平均100V/S的调整速率调升电压。 仪器已自动设定为 50HZ交流正弦波电压3、样品制备:3.13.23.33.4将长度500mm勺漆包圆铜线中间对折后扭成125mn长的试样扭绞时采用绞合机扭绞,并参照表 6规定操作取下试样,将扭绞试样的端环在两处剪开并朝两边掰开至足够的距离,但应避免过分弯曲或损 坏绝缘共制作样品5个标称直径d mm砝码N125mn中扭绞圈数0.10 vd0.250.85330.25 vd0.351.70230.35 vd0.503.4016

22、0.50 vd0.757.00120.75 vd 1.0513.5081.05 vd 1.5027.0061.50 vd2.1554.0042.15 vd2.50108.003表6扭绞标准绞合样(图一)高压舱试验状态(图二)4、测试方法:4.1将试样“ U型端两脚分别插入氯化钠饱和溶液杯内(图二),关好舱门,启动升压手柄等待升压4.2注意观看升压数值,待听到或看到击穿的声光报警后,证明已经击穿,并记录其击穿电压。4.3待击穿电压示值下降至0后开始下一个试样的试验4.4重复做完5个试样试验4.5注意试验过程的安全5、结果判疋5.1目前内控标准定为所有规格漆包线的击穿电压不小于5KV5.2 5个试

23、样中允许有一个低于标准要求值,但必须在此状况下予以复查后作出最后判定。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10/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漆包线导体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1、 使用器材:QJ-14电桥、酒精灯、计算器、0.1 C温度计2、测试条件:2.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 12C2.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 50 20%3、测试方法:3.1 取长度为1m的试样,用酒精灯烧掉试样两端的漆膜,裸露约 15cm线材直线度必须较好3

24、.2 选好对应的测试档位3.3 分别用接线柱压紧线头,按 QJ-14电桥说明书按下测试键,调试电阻灵敏度旋钮至“0”3.4 按下电桥接通按钮不放,同时调节面盘直至灵敏度指针指向“0”3.5 读面盘读数,并依电桥说明书所指方法计算电阻值3.6 读出温度计的温度示值,并记录4、电阻值计算4.1 根据导出公式R2=R实际/1+0.00396 (T实-20 )进行计算5、结果处理表7电阻值导体直径(mr)电阻Q/m导体直径(mr)i电阻Q/m导体直径(mrj)电阻Q/m0.1800.70070.5200.083090.8300.032490.1900.62780.5300.079950.8400.03

25、1790.2000.56570.5500.074180.8500.031040.2100.51230.5600.071530.8600.030310.2500.36280.5700.069010.9000.027650.2700.31030.5900.064370.9300.025940.2900.2684P 0.6000.062220.9500.024840.3100.23440.6200.058230.9600.024320.3300.20660.6300.056381.0000.022400.3500.1834P 0.6400.054791.0400.020730.3800.15610.

26、6500.053101.0600.019950.4000.14070.6700.049941.0800.019210.4100.1338:0.6900.047061.1200.017850.4200.12740.7000.045711.1600.016690.4400.11600.7100.044421.1800.016120.4500.11090.7200.043301.2000.015580.4700.10150.7400.040971.2200.015070.4900.093330.7500.039871.2500.014350.5000.089590.7700.037811.3000.

27、013270.5100.086420.8000.035001.3200.01287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11/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漆包线导体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表7电阻值(续表)导体直径(mrh电阻Q/m导体直径(mr)i电阻Q/m导体直径(mrj)电阻Q/m1.3500.012302.2600.0043951.4000.011432.3600.0040261.4500.010682.4400.0037641.5000.0099

28、68P 2.5000.0035841.5600.0092092.6000.0033191.6000.0087492.6300.0032421.6200.008554P 2.6500.003193 :1.6500.0082421.6800.0079471.7000.0077591.7400.0074031.7600.0072341.8000.0069131.8800.0063451.9000.0062112.0000.0056002.1000.0050842.1200.0049872.1600.0048032.2400.004462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

29、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12/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漆包线耐热冲击检验作业指导书1、 使用器材:恒温烘箱(不能鼓风)、卷绕机、温度计、6-8倍放大镜、伸长率试验机、斜口钳2、测试条件:2.1聚酯漆类最低155C,改性聚酯类最低175C,聚酯亚胺类最低200C,聚酰胺酰亚胺复合聚酯 或聚酯亚胺最低220 C2.2测试时间:恒温烘烤60min3、测试方法:0.37mm以上的按卷绕法试验,导体直径小于 0.08mm的不要求作此试验3.1 伸长法:取长约40cm的试样,以300mm/min的伸长速率拉

30、伸到标准要求的值后,放置于对应 规定要求温度的恒温烘箱中烘烤 60min后取出,待试样在室温下冷却至常温,用6-8倍放大镜检 查漆膜是否有龟裂。同样的试样做 3个。3.2 卷绕法:取长约60cm的试样,以规定的直径圆棒,用卷绕机紧密卷绕20匝,放置于对应规定要求温度的恒温烘箱中烘烤60min后取出,待试样在室温下冷却至常温,用6-8倍放大镜检查漆 膜是否有龟裂。同样的试样做 3个。3.3 伸长率和卷绕棒直径的匹配要求见表 8表8热冲击线径卷绕棒导体标称直径/mm圆棒直径/ mm导体标称直径/mm圆棒直径/mm0.1600.2500.5601.2500.1800.2800.6301.4000.2

31、000.3150.7101.6000.2240.3550.8001.8000.2500.4000.9002.0000.2800.6301.0002.2400.3150.7101.1203.5500.3550.8001.2504.0000.4000.9001.4004.5000.4501.0001.6005.0000.5001.1204、测试过程:4.1在进行样品制备前就将烘箱温度设定至标准要求的温度,并将烘箱升温4.2样品制备完成后要做好对应的标记,待温度恒定后置于烘箱内烘烤,并记录时间点,设置好闹钟4.3注意测试过程的安全,避免烫伤、电伤5、验收标准与结果处理烘烤完成后,对应的漆膜不允许有龟

32、裂现象。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13/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漆包线耐软化性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测定漆包线在热状态下,漆膜的耐软化性能2、使用器材:软化击穿试验仪、尖嘴钳3、测试条件:3.1 试验电压:AC 100 10V3.2短路电流:20 0mA4、测试方法及过程:4.1 将软化击穿试验仪试验温度调整到要求值,并开始升温4.2 取被测样品约100cm共三个,并适度手工予以校直4.3 待温度升到要求值后,将试样的一端从左夹线装

33、置下穿过试验模具的十字槽,另一端从右夹线装置下 穿过试验模具的十字槽。试样压在左、右、前、后四个夹线装置下,并旋紧四个夹线装置的破漆螺母,此时“接通指示”灯亮,并发出警报声,如不亮,则应将压在夹线装置下的试样部位破漆,然后从左右夹线装置中间将试样剪断,接通指示”灯熄火。4.4根据试样的标称直径和相应的标准规定 (见表9),将“预热时间”继电器设定为规定的预热时 间,将“试验时间”继电器设定为规定的施加负荷和试验电压的时间。4.5根据试样的标称直径和相应标准规定的负荷重量(见表10),在砝码架上放置随机配置的相应重量砝码。4.6按下“起动”按钮,此时时间控制电路工作,对试样进行预热,预热时间到后

34、,紧接按下“测 试”按钮,仪器自动缓慢将负荷施加在试样上。同时在两试样间施加100 10V的交流电压,施加负荷和电压的时间为已设定的时间。4.7试样被击穿或试验时间达到设定时间,仪器自动将负荷抬起同时切断电压。如果试样被击穿, 则 击穿指示 灯亮,并发出报警声响,试验时间 继电器显示试样被击穿的时间,仪器抬起负荷到位后报警声响自动停止。按“复位”按钮,使“击穿指示”灯熄灭。4.8取下试样,做下一个试验,重复 4.4-4.9 条的操作。4.9试验完毕,关掉加热开关,电源开关。表9软化击穿加热时间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

35、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14/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4.10试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表10软化击穿负荷表5、结果判定5.1 对应漆包线的标准要求表11软化击穿标准项目种类加热温度试验时间标准要求QZ-X/130240 C2min2min内不应击穿QZ-X/155270 C2min2min内不应击穿QZY- X/180300 C2min2min内不应击穿Q(ZY/XY) - X/220320 C2min2min内不应击穿5.2 击穿就判定不合格5.3 具体可参见 GB/T6109-2008系列规定修订记录日期修订内容版本/版序核准

36、审核制订第一次修订REV第二次修订REV第三次修订REV第四次修订REV有限责任公司标题漆包铜圆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页次15/17制定部门品质部版本次A/0制定日期2012-06-02漆包线附着性检验作业指导书1、使用器材:急拉断试验仪、6-8倍放大镜、针孔试验机2、测试条件:2.1测试环境温度:一般条件使用温度:23 12C2.2测试环境湿度:一般条件使用湿度 50 20%3、 试验方法:附着性试验是针对导体直径在1.6m m以下规格的,在同卷线轴上截取长约 35c m的试样, 在急拉断试验仪上拉伸断裂后,用 6-8倍放大镜观察断口处漆膜是否开裂或失去附着性。4、结果判疋有龟裂或失去附着性现

37、象则判疋不合格5、具体可参见 GB/T6109-2008系列规定6、急拉断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6.1开启仪器的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机内气泵自动启动,当气压达到0.8MPa时,压力指示灯亮,气泵自动停止。6.2检查活动夹头是否处于起始位置,如不在起始位置,可按下“复位”按钮,使活动夹头返回。6.3校直试样,试样经校直后,其伸长率应小于1%,且无损伤。6.4装夹试样,将校直的试样装夹在活动夹头和固定夹头之下,并使夹具间的试样长度为250mm并保持试样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压下两夹头的手柄杆,夹紧试样。但夹紧力应适当,使试样既不打 滑,又不至夹伤试样导致强度下降在此处断裂(在夹持点断裂的试验无效)。6.5观察气压表,当气压达到0.8MPa时,按“急拉”按钮,试样以2m/s的速度被拉断。6.6按“复位”按钮,使活动夹头复位。6.7按产品标准要求,用6-8倍放大镜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