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3年中考语文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4/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1.gif)
![浙江省绍兴市2013年中考语文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4/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2.gif)
![浙江省绍兴市2013年中考语文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4/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3.gif)
![浙江省绍兴市2013年中考语文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4/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4.gif)
![浙江省绍兴市2013年中考语文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4/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ce714007-9c5d-474b-bff5-042612cb5ae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绍兴市2013年中考语文卷及参考答案一 .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30 分)1. 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 分)梦想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它给了我们划 (hu a hu &)破天穹的翅 膀,让我们在广mao 的长空中翱翔;它给了我们驰cheng 草原的骏 马,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 (ben ben);它了我们点亮黑暗的明灯,让我们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2. 古诗文名句填空。(前6题必做,两题选做一题)(8分)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零丁洋里叹零丁洋。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云横秦岭家何在 ?。 (
2、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 ? ?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 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 ( 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 ,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囿于处境便会无视风景,只顾赶路将致心灵迷失。 (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3.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家奖之后, 许多报纸杂志都进行了报道。 以下是一些专栏标题,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3 分)甲:大河报标题:莫
3、言空前莫言绝后乙:重庆晚报标题:世界的莫言莫言的世界丙:齐鲁晚报标题:高粱红了我选: 赏析: 4. 名著阅读。 (6 分)(1) 根据阅读印象,写出选段中加点的“他”。 (4 分)我们俩更亲近了。 我随时都可以到他那里去, 坐在盛满破烂的箱子上, 毫 不受阻挡地观察他熔铅,烧铜,把铁片烧红,用小锤子在砧子上捶打他老是 把东西拿到天平上称,往杯子里倒各种液体。 (选自童年 )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 也时时给我信, 景况愈困穷, 言辞也愈凄苦。 不久, 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 说他已经掉在水里, 淹死了。 (选自朝花夕拾 )他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
4、,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选自水浒传 )他要成为一切:工程师、手工人、斫石工人;他要独个儿干完一切:建造 宫登台邰教堂,由他一个人来。这是一种判罚苦役的生活。他甚至连吃饭睡 觉的时间也没有。 (选自名人传 )上 上 上 上(2)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情节。 ( 二选一作答)(2 分)甲: 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教授跟随诺第留号进行了海底探险,在南极曾经因缺氧而窒息, 请简要说说诺第留斯号是如何陷入险情, 又是如何脱离险情的。乙: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焙礼因梅森的反对而终止,请简要 说说梅森反对的依据及简爱随后
5、所做的决定。答:我选做( ) 题。5. “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 (9 分 )初中新课结束了, 老师将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列成一张表( 见右 ) , 布置了三项学习活动,请参与。(1) 活动一:经典重温(2 分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 总有一些场景、 一些情节、 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下列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七年级上册:风筝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雪九年级上册:故乡九年级下册:孔乙己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 ( 孔乙己 )( )(2) 活动二:观点争鸣
6、(3 分 )活动过程中, 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 老师摘引了三句话( 见下 ) , 组织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反抗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来发表观点,并结合材料陈述理由。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致赵其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故乡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生命的路 )答: (3) 活动三:薪火相传(4 分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 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 挥泪宣誓: “先生,没有死; 青年,莫彷徨
7、! 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答: 二 . 现代文阅读(32 分)(一)蓝色的蓝 (20 分)丁立梅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 “也没做
8、什么啦, 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 ”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 灿若一朵木棉花。 五十多岁的人, 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 几天的西藏行走, 我们早已疲惫不堪, 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 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 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 ”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她爱笑, 热情, 说话幽默。 一团的人, 分别来自不同地方, 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 少有言语。 她的到来, 恰如煦风吹过湖面, 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
9、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 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 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 仿佛她会变魔术。 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 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西藏地广路遥, 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 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
10、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 “感谢上帝,我来了。”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 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 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 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 每天清晨睁开眼, 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 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 她把每一
11、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6.文章着重描绘了 “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 ( 每空 4 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4 分)“我们”“她”第3小节灰头土脸明媚精神第4小节第5小节7.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小节中 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 ?(4分)答: 8 .文中第小
12、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4分)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答: 9 .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 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 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4分)答: 10 .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 学的观点: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 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 “去做 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 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 理合法,就不能苛责。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
13、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 享受。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4分)答:(二)地震来了怎么办?(12分)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你有自信可以应付吗 ?平时又该如何做好防震准备呢? 赶快来看看下面所提供的各项要点,并要记住哟!在室内一一好可怕呀!:背上紧急包;利用垫子或枕头保护头部,迅速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像建筑物的梁柱旁 边,或以比桌、床高低的姿态,躲在桌、床的旁边。小心不要被倒塌的家具和掉落的物品砸中。远离可背对窗户,以免被割伤。糟了,被困住了,
14、无法逃出:请保持冷静、清醒,不要哭闹,这样才不会很快地把氧气消耗光;注意其他坍塌,确认目前的位置是不是安全;寻找可能的出口 ;尽量朝向有光线或空气流通的地方,等待救援;吹哨子或敲打器物,发出规律的声响,等待救援 ;如果有食物和水,不要一次吃完,慢慢吃,等待救援 ;如果空间安全,体力不支时,可以试着睡觉,这样能降低忧虑,可以减少 氧气和能量的消耗;要有坚强的求生意志,不要放弃希望。在室外: 正在马路上或建筑物下: 用书包或双手保持头部, 注意可能有招牌、盆栽、空调机等物品掉落;远离工地、围墙、加油站、电线杆等;如果是在天桥工地下通道,要迅速地离开。在野外:远离河边、海边和崖边,并注意落石,寻找空
15、旷的地方避难。( 选自某科普杂志,有删改)11. 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给哪个读者群体看的,为什么 ?(3 分)答: 12. “在室内”和“在室外”的防护措施,共同强调的一个要点是。 (2 分)13. “被困”部分共8 条,为便于记忆,现将有关信息进行整合,请你根据内容提示,完成下文。 ( 每空不超过10 个字 )(3 分 )被困时,首先要注意 ,如果存在坍塌隐患,应尽快寻找可能出口 ; 如果空间安全, 则要减少氧气和能量的消耗。 其次要 , 尽量朝向有光线或空气流通的地方, 可吹哨子或敲打器物, 发出规律声响, 对食物和水尽量节约使用。当然, 也许更为重要。14. 目前科技还无法做到准确预报地震
16、,平时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将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减到最低。 根据“在室内”部分的内容, 你能对室内布置提出一些建议吗 ?(4 分)答: 三 . 文言文阅读(23 分)(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 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7、 )(1)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 必先苦其心志(3) 曾益其所不能(4)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 )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 17. 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4 分 )答: (二) 乌蜂(11 分)杞离谓熊蛰父曰:“子亦知有乌蜂乎?黄蜂殚其力以为蜜,乌蜂不能为蜜而惟食蜜。故必尽逐其乌蜂,其不去者众脐而杀之。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服手琮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而子独邀以食,先星而卧,见日而未起,是无益于楚国者也。吾忧子之为乌蜂也。”熊蛰父曰:“子不观夫人之面乎?目与鼻、口皆日用
18、之急,独眉无所事,若可去也,然人皆有眉而子独无眉,其可观乎?以楚国之大,而不能容一遨以食之士,吾恐其为无眉之人,以贻观者笑也。”注解:脐(ji e)齐鸣声。 月氐(zhi)老茧 琮(zhti)冻疮。(go)游玩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黄蜂弹其力以为蜜(竭尽)b.其不去者众脐而杀之(离开)c.先星而卧(先前)d.以贻观者笑也(留给)1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句子: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手瘃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翻译: 20. 文章一、二小节体现了熊蛰父的两个形象特征,请各用一成语概括。 (4 分)答: 四 . 写作 (6
19、0 分)21. 题目:慢下来的时光要求:文体自选;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五. 附加题 (如果时间有余,可以选做)(5 分)22. 研究性学习探究歇后语的奥秘(1) 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 前一部分像谜面, 后一部分像谜底。仔细观察下面六则歇后语,你能从中概括出歇后语构成的三条规律吗 ?(3 分)外甥打灯笼照旧 (舅)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卜手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答: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 书)(2) 下面几则歇后语,都只写了一半,请根据你探究出来的规律,选择其中的两则,补写完整。 (2 分)绿绸缎上绣牡丹 老九的弟弟
20、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 2013年绍兴市中考语文考试题一 .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30 分)1. 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 分)梦想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它给了我们划hua (hu ghur )破天穹的翅膀,让我们在广mao袤 的长空中翱翔;它给了我们驰cheng骋 草原的骏 马,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be n (ben ben);它了我们点亮黑暗的明灯,让我们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2. 古诗文名句填空。(前6题必做,两题选做一题)(8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洋。
21、(文天祥过零丁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 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 ( 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 )面对浮躁的世界, 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 不戚戚于贫贱, 不 汲汲于富贵,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囿于处境便会无视风景,只顾赶路将致心灵迷失。 ( 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3.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
22、贝尔文学家奖之后, 许多报纸杂志都进行了报道。以下是一些专栏标题,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3 分)甲:大河报标题: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乙:重庆晚报标题:世界的莫言莫言的世界丙:齐鲁晚报标题:高粱红了我选:选甲赏析: 这个标题用了双关, 既盛赞“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 又说明中国文学来者可期,表现了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自信。我选:选乙赏析: 这个标题用了顶真( 针) , 既点明本期内容是介绍“莫言的世界”, 又说明莫言的作品具有世界影响,盛赞莫言。我选:选丙赏析: 红高粱是莫言的作品,在这里“高粱”借代莫言,“红了”借指莫言获奖,因而题目富有暗示性。4. 名著阅读。 (6 分)(1) 根
23、据阅读印象,写出选段中加点的“他”。 (4 分)我们俩更亲近了。 我随时都可以到他那里去, 坐在盛满破烂的箱子上, 毫 不受阻挡地观察他熔铅,烧铜,把铁片烧红,用小锤子在砧子上捶打他老是 把东西拿到天平上称,往杯子里倒各种液体。 (选自童年 )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 也时时给我信, 景况愈困穷, 言辞也愈凄苦。 不久, 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 说他已经掉在水里, 淹死了。(选自朝花夕拾 )他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选自水浒传 )他要成
24、为一切:工程师、手工人、斫石工人;他要独个儿干完一切:建造 宫登台邰教堂,由他一个人来。这是一种判罚苦役的生活。他甚至连吃饭睡 觉的时间也没有。 (选自名人传 ) “好事情” 范爱农 杨志 ( 青面兽 ) 米开朗琪罗 (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洛)(2)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情节。 ( 二选一作答)(2 分)甲: 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教授跟随诺第留号进行了海底探险,在南极曾经因缺氧而窒息, 请简要说说诺第留斯号是如何陷入险情, 又是如何脱离险 情的。乙: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焙礼因梅森的反对而终止,请简要 说说梅森反对的依据及简爱随后所做的决定。答: 我选做 ( ) 题。 诺第留斯号在南极冰层
25、之下前进时, 冰山翻转撞上诺第留斯号,堵住了所有的出口 ; 后来尼摩船长让诺第留斯号用自身重量的来回冲撞,冲破冰层。答:我选做 ( ) 题。依据:罗切斯特已拥有合法妻子,即阁楼上的疯女 人;简爱决定离开桑菲尔德庄园。5. “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 (9 分 )初中新课结束了, 老师将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列成一张表( 见右 ) , 布置了三项学习活动,请参与。(1) 活动一:经典重温(2 分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 总有一些场景、 一些情节、 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下列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 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七年级上册:风筝 七年
26、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雪 九年级上册:故乡 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孔乙己 )风筝)故乡)孔乙己 )藤野先生 )社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一只风筝,彰显自省精神。(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一幅照相,寄托怀念感激。(一条船舶,满载纯真快乐。(一座荒园,尽显童真童趣。(2) 活动二:观点争鸣(3 分 )活动过程中, 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 老师摘引了三句话( 见下 ) , 组织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反抗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来发表观点, 并结合材料陈述理由。我以为绝望而
27、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致赵其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故乡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生命的路 )答:我认为鲁迅属于绝望而反抗者,从“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没路的地方”可见鲁迅认为希望是不确定的,现实缺少可走的道路; 从对“路”的开拓开辟中可见鲁迅认为必须反抗现实、实践道路才可能创造希望。(3) 活动三:薪火相传(4 分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 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 挥泪宣誓: “先生,没有死; 青年,莫彷
28、徨! 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答:示例 1: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是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追问, 故乡中对“新的生活”的思考,都开拓了我的思想深度, 对我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 他让我懂得在“众口一词”中说出自己的话要有识见更要有勇气。示例 2: 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鲁迅的文章总让人嚼之不尽,常读常新。如他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描写,让我看到动词传神的力量; 又如他在藤野先生中
29、用“标致”一词所达到的讽刺效果,显示了独特的鲁迅文字的魅力。示例 3: 鲁迅先生的作品在我心里播下了温情的种子。 当我读到 社戏 时,我常常想起儿时的伙伴,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则常常想起我的外婆、奶奶。鲁迅的冷峻给了那个时代, 他的温情给了那些童年的记忆。 所以鲁迅并不遥远, 他 写的故事也在我的生活里。二 . 现代文阅读(32 分)(一)蓝色的蓝 (20 分)丁立梅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
30、妒忌。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 “也没做什么啦, 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 ”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 灿若一朵木棉花。 五十多岁的人, 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 几天的西藏行走, 我们早已疲惫不堪, 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 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 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 ”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她爱笑, 热情, 说话幽默。 一团的人, 分别来自不同地方, 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
31、各走各的, 少有言语。 她的到来, 恰如煦风吹过湖面, 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 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 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 仿佛她会变魔术。 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 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西藏地广路遥, 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 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
32、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 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 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 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 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 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 得
33、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 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 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 年,还将活下去。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 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6) 章着重描绘了 “她”与“我们”的不同, 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 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4分)“我们”“她”第3小节灰头土脸明媚精神第4小节戒备少言热情动人第5小节囱囹上车妆容精致_j7.2011
34、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小节中 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4分)答:示例1:留好。因为这几句话既能够体现“她”美丽、 健康的外在形象, 又刻画了她爱笑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示例2:删好。“红唇鲜艳” “灿若木棉花”,这是“她”的外在形象, 并非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内在品性:“她笑着说” “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固然表现了 “她”爱笑的特点,但这一特点文章多处涉及,一再写有罗嗦之感: 夸张失常。8 .文中第小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4分)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答:蓝,既指“湖蓝” “天蓝”,又指“
35、蓝蓝”。情景交融,写我们为纳木 错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美景所陶醉,也为蓝蓝与疾病抗争的精神所感动。9 .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 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 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4分)答:她战胜了自己,创造了奇迹。她在“身患绝症” “天崩地塌”之时,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她看淡了自己曾经争过的“得失名利”。 她重新打理 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更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她常常去 做义工,关爱他人,在帮助别人中感受生命的意义。10 .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
36、论,以下是部分同 学的观点: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 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 “去做 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观点二: 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 无可厚非, 只要合情合 理合法,就不能苛责。观点三: 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 “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观点四: 功名得失、 事业成就都是浮云, 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享受。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 (4 分 )答:示例1:我同意观点一,我觉得这是一种充实愉悦的人生态度。“养花种草,出门旅游”为一朵花停
37、留,为一片水感动,灵魂安宁,岁月不惊,何其美好!更让人感叹的是“义工”生活,心怀仁爱,常存他人,何其又t得!所以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示例2:我同意观点二,“追求事业成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追求、有担当,这是社会的正能量,这是时代的主旋律。在追求的过程中为挫折失败而难过, 为胜利荣誉而喜悦, 这是人之常情, 并且这些也是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动力,有何不可?示例3:我反对观点三。事业和成就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是主旋律, 当人们为了得失名利“玩命去争”, 甚至伤害家庭幸福和自身健康, 那么也就失却了生命本真的意义。“她”的生活并不是“非常态”的选择, 以下可 同“示例一”。示例4:我
38、反对观点四。前者是“虚无主义”,如果人人都把事业成就看 成浮云,那么社会正气何在?积极进取何在?后者是“享乐主义”,如果人人都 抱着“娱乐至死”享受生活的态度,那么社会进步何在?人类发展何来?示例5: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事业追求,也需要清风明月的灵魂生活。所以我认为人应该既有所追求,在奋斗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又应该于芜杂与烦躁中保有简单和明净,释放自己的心灵,体验生命的愉悦和美丽。示例6:我认为事业成就要追求,但得失名利要不得,我们要以出世的态度去做入世的事情。古人说“功成拂衣去”何等洒脱! 人生无事业不立,境界去功名更高。示例7: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最好,只有适合。文中的“她”认为
39、曾经错了,今日对了,这是“她”的选择; 你也可以认为“她”过去不错,今天错了。多元的生活才构成世界的精彩。我想要的生活就是我选适合我的生活。( 二) 地震来了怎么办?(12 分 )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你有自信可以应付吗?平时又该如何做好防震准备呢?赶快来看看下面所提供的各项要点,并要记住哟 !在室内一一好可怕呀!:背上紧急包;利用垫子或枕头保护头部, 迅速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 像建筑物的梁柱旁边,或以比桌、床高低的姿态,躲在桌、床的旁边。小心不要被倒塌的家具和掉落的物品砸中。远离可背对窗户,以免被割伤。糟了,被困住了,无法逃出:请保持冷静、清醒,不要哭闹,这样才不会很快地把氧气消耗光;注意其他坍
40、塌,确认目前的位置是不是安全;寻找可能的出口 ;尽量朝向有光线或空气流通的地方,等待救援;吹哨子或敲打器物,发出规律的声响,等待救援 ;如果有食物和水,不要一次吃完,慢慢吃,等待救援;如果空间安全,体力不支时,可以试着睡觉,这样能降低忧虑,可以减少氧气和能量的消耗;要有坚强的求生意志,不要放弃希望。在室外: 正在马路上或建筑物下: 用书包或双手保持头部, 注意可能有招牌、盆栽、空调机等物品掉落;远离工地、围墙、加油站、电线杆等;如果是在天桥工地下通道,要迅速地离开。在野外:远离河边、海边和崖边,并注意落石,寻找空旷的地方避难。( 选自某科普杂志,有删改)11. 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给哪个读者群体
41、看的,为什么 ?(3 分)答: 小朋友 ( 孩子 ) 或小学生理由:内容比较简单,语言比较浅显,适合孩子阅读;用了较多的语气词如“好可怕呀” “糟了”等,营造情境;有些表达含有提醒孩子的语气,如 “要记住哟”。12. “在室内”和“在室外”的防护措施,共同强调的一个要点是保护头部 。 (2 分)13. “被困”部分共8 条,为便于记忆,现将有关信息进行整合,请你根据内容提示,完成下文。 ( 每空不超过10 个字 )(3 分 )被困时, 首先要注意 确认所处位置是否安全, 如果存在坍塌隐患, 应尽快寻找可能出口 ; 如果空间安全,则要减少氧气和能量的消耗。其次要讲究求救(或“等待救援”)策略,
42、尽量朝向有光线或空气流通的地方, 可吹哨子或敲打器物, 发出规律声响, 对食物和水尽量节约使用。 当然, 不放弃希望( 或“有坚强的求生意志” 也许更为重要。14. 目前科技还无法做到准确预报地震,平时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将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减到最低。 根据“在室内”部分的内容, 你能对室内布置提出一些建议吗 ?(4 分)答:准备急救包,放到方便拿到的地方;在各个房间适当放置垫子或枕头;走廊、 门口不要堆放杂物, 保持通畅, 在家具摆放上考虑规划家中逃生路 线;挂放的东西要加以固定,过重的东西不要放在高的地上;对笨重的家具要进行固定。三 . 文言文阅读(23 分)(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
43、 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 或“被任用”、被选拔)(2)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3)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4)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脸色 (表情、神情、神色)16. 用现代汉语
4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 一个国家, 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外部没有敌国 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17. 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4 分)答: 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 ( 困境出人才、 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 ; 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二 ) 乌蜂 (11 分)杞离谓熊蛰父曰:“子亦知有乌蜂乎?黄蜂殚其力以为蜜,乌蜂不能为蜜而惟食蜜。故必尽逐其乌蜂,其不去者众脐而杀之。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服手琮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而子独邀以食,先星而卧,见日而未起,是无益于楚国者也。吾忧子之为乌蜂也。”熊蛰父曰:“子不观夫人之面乎?目与鼻、口皆日用之急,独眉无所事,若可去也,然人皆有眉而子独无眉,其可观乎?以楚国之大,而不能容一遨以食之士,吾恐其为无眉之人,以贻观者笑也。”注解:脐(ji e)齐鸣声。月氐(zhi)老茧 琮(zhti)冻疮。 (go)游玩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3 分)a.黄蜂弹其力以为蜜(竭尽)b.其不去者众脐而杀之(离开)c.先星而卧 (先前)d.以贻观者笑也(留给)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酒店物业管理公司经理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项目投资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法人间的合作开发合同
- 2025年度运动品牌联名款工衣联合开发合同
- 退休人员聘用合同
- 简单版购销合同范本4
- 百叶窗销售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事件调查与分析合同范例
- 工厂厂房装修安全合同
- 腹腔镜外科介绍课件
- 通用税务自查情况说明报告(7篇)
- 现浇箱梁施工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 2023外贸业务协调期中试卷
- GB/T 16475-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佛教空性与缘起课件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