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品德与社会”课后感_第1页
一堂“品德与社会”课后感_第2页
一堂“品德与社会”课后感_第3页
一堂“品德与社会”课后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实在在才是真 一堂“品德与社会”课后感 第一次上区级“品德与社会”教研活动课堂,当接受这个艰巨任务时,几分惶恐、又几分惊喜。惶恐的是,虽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毕竟已是不惑之年的人了,少了年轻人的热情、激情,多了几分平静与矜持,而更多的是顾虑和担心;惊喜的是,领导给了这次锻炼的舞台,这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这样想时,似乎自己一下子年轻了许多。于是斗胆走上了讲台,执教一堂四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课我要攀登。正如课题“我要攀登”一样,我始终给自己鼓励,给自己勇气和自信,“我能行”。看了同行执教的“我要攀登”的录像分析,心里似乎又吃了定心丸,一个初步的教案雏形,在头脑中形成。心想:这堂课专家

2、给予评价这么高,那我不妨也搬来试试。就这样“依葫芦画瓢”草草写了教案,粗粗做了课件,在自个儿班子里模拟演练开了。整整一节课多,也不知该如何收场,这哪是什么品德与社会课!完了掩案反思,才真正发觉抄袭别人的成果不甜,真如一首歌中所唱“不历经风雨,怎么见彩虹”,是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真正上好一堂课,非要自己下苦功不可。于是认认真真地研究起教材来,这堂课围绕“我要攀登”这一主题,根据这节课情感价值观:体验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过程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知识目标:感知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困难与挫折;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针对这些要求

3、,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一、“体力大测验”。根据主题,困难和挫折对个体成长来说,既是种机遇,也是种挑战,就看你如何对待它,因而应设计一个适当条件。我想想孩子熟悉的游戏进入话题,那么游戏必须具有一定障碍性,这样才能从中感受体验到困难,让儿童明白,困难是人生中难免的事。从玩游戏到体验游戏,接着引出第二环节“困难大搜索”,唤起孩子生活经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的体验。有困难就要解决,一旦被困难压倒,就是失败,于是顺理成章地揭示主题:“我要攀登”。“攀登”谈何容易,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战胜困难的榜样,让孩子从中相互激励,受到启迪。于是设计的第三个环节“赞扬战胜困难的强者”,通过典型事例的介绍

4、及名人名言的搜集、互赠,我想,孩子们应该对如何战胜困难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第四个环节介绍“攀登”金点子的设计是孩子们战胜困难、做生活强者的另种体现方式,那么第五环节的设计“再次挑战”应该是孩子们对克服困难自信和勇气的再次考验。我想本堂课的主题应该在此得到升华,最后以一份“自我命令检测卡”作为课外延伸,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结束课堂教学。就这样,一份新的教学设计拟定了,抱着忐忑不安的心,试教了一节课,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真是不教不知道,一教全明了。在引入话题“体力大测验“中,游戏的选择既又能做,又要有困难,而书中现有的游戏示范动作,孩子实际操作起来,很容易做达不到游戏的目的。游戏过程中由于没有强调

5、动作规范性,又不注意规则,目标不明确,致使孩子们没有充分感悟到这一游戏所带来的困难,结果全班同学做这一游赢得太容易了,结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那么就必须有一个能让孩子成功,又有部分孩子失败的游戏,于是重新选择游戏,从游戏规划、游戏前示范动作,及游戏中裁判工作,游戏结束小记者采访,说说失败与成功感受,到期最后表彰游戏成功者。游戏不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一场体力与意志的拼搏,孩子们在体验游戏本身带来的快乐与刺激中获得了感情,那就是困难无处不在,有困难,放弃了意味着失败,咬咬牙,你也许就挺过来了,这才是本节课游戏的本意。在教学活动开展到第三环节“赞扬战胜困难的强者“中,原本以为选择典型事例一定够上档次

6、,贝多芬、中国女排、中国第一少年聋人大学生周婷婷,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多么令人震撼的事迹,但这些故事离孩子们太遥远了,当他们在屏幕上出现,他们的“登山故事”在话音中回响,除了几声赞叹,更多的是茫然。这是地,才又重新审视起教材中的事例,“张明的一天!”一个与孩子们同龄人的故事,这么好的现成案例,却忽略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到这时仿佛才明白它的真正意义。同龄人的故事“张明的一天”让孩子感到亲切,令孩子从心灵得到震撼,孩子们从讨论张时遇到的困难,他又怎么对待困难中,获得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有了这一情感的积蓄与铺垫,才有身边人战胜困难事迹的真情告白,有父母为了孩子而付出的辛劳,有同伴带病上学、有亲

7、戚朋友战胜病魔,坚强生活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从孩子的口中说出,尽管不怎么催人泪下,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思考?不是一次心灵的“攀登”?你想做这样的生活中的强者吗?此刻的回答是肯定的,是发自内心的。经过几番实践又修改,课似乎是定了,而事实上,真正操作起来却又能发现什么,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不是你能想让他怎么样,他就能随你左右的,结合以往的教学,认真反思,于是又有了新的收获。“我要攀登”,我自己又何尝不是经历了一场“登山”呢?我想说:一、要备“活”教学活动中随时都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可能性,课件失误、学生回答出于你的意料、环节出错等,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机智,重新去协调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8、,教后,想想:呀,当初怎么没想到该如何如何做。其实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如今的课堂具有很强生成性,教师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一步一步实施教学,尤其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随时会产生无法预设东西。所以很是羡慕那些临场谈笑自如、面对黑压压的孩子与听众们都能“挥洒自如”的教师们,这给了自身责任,还要有胆略与自信。所以备“活”教案的“活”,是让自己不拘泥于教案,这个“活”是让你把学生看作是“活”的个体。二、心中要有“秤”设计教学活动中,常常事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和内心需要,有时只注意自己教学步骤的是否落实,而没有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发展需要,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失败,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既落实了教学,又关注了学生个体呢。我想教师心中要有“秤”,课前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这准备来源于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生活体验、生活实验,有个体直接的经验所得,也有间接的从他人那里所得,有时它需要学生调查、访谈、观察等,没有实践,没发发言权,“实践出真知”,这永恒的哲学真理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中得到充分验证。教学中,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只有建立在真实、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生活需要、个性特点、年龄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有设计出有价值的教学活动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真情实感才会被唤起。最后摘录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