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食用牛肉汤致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_第1页
一起食用牛肉汤致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_第2页
一起食用牛肉汤致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_第3页
一起食用牛肉汤致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起食用牛肉汤致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 【摘要】本案例中毒者所食亚硝酸盐未达到中毒剂量, 也未做血液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缺乏实验室诊断依据。但笔 者认为,任何食物中毒都存在个体差异,即使达到中毒剂量 也未必同食者都会发病。因此,无论是根据中毒症状,还是 临床治疗,倾向认定为亚硝酸盐中毒不无道理。提示我们, 在食物中毒判定实践中,不能仅靠有无共餐者群体发病而妄 下结论,必须结合中毒者个体差异、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实验室检验等做出综合判定。 【关键词】牛肉汤;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120XX年8月12日晚11时30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接到区卫生局通知,称有疑似食物中毒患者,

2、正在某医院急 诊室治疗。接报后,我中心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迅速赶赴医院 和事发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事发经过 患者孙某某,男,45岁;患者仵某某,男,40岁左右。2人 于20XX年8月12日下午一同乘车到南阳,约 20时左右,2 人一同在车站路杏树庄前街刘记牛肉汤菜馆喝牛肉汤,后先 后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症状,当时饭店老板建议打 120急救电话,但2人认为可能是中暑, 就到附近诊所诊治, 在诊所内服用几粒霍香正气胶囊,但诊所医生觉得 2人病情 不像是中暑,建议到医院诊治,并立即拨打了 120急救电话, 后某医院120急救车赶到,但当时2人不愿去,后来大约在21 时15分左右

3、,2人又自行到该院急诊室治疗。 2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患者调查情况。 就餐情况:患者孙某某和仵某某 2人当晚就餐食物均为 10元熟牛肉和一碗牛肉汤, 并共同喝不到2瓶果啤。其中仵 某某吃的比较快,没过几分钟,就说感觉不舒服,头晕,身 体站不起来;等到孙某某把自己的牛肉汤喝完后,大概有10 分钟左右,也感觉不舒服,头晕,恶心,并在饭店外吐了2 次。食用当餐牛肉汤者还有多位,没有类似病例报告。 患者临床症状和潜伏期: 孙某某伴有恶心、呕吐、头晕、 呼吸困难、口唇青紫、腹痛等症状。仵某某伴有头晕、腹痛、 胸闷、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症状,并晕厥一次。两人首发 症状均为食用牛肉汤后 10分钟左右。 治疗及

4、用药情况:医生对 2名患者的初步临床诊断为: “呼吸困难、青紫待查,亚硝酸盐”。对患者仵某某首先进 行了洗胃处理,随后用药物亚甲蓝和维C进行治疗;对患者 孙某某进行导泻,并用药物亚甲蓝和维 C进行治疗。经治疗, 2名患者病情稳定,未出现严重后果。 样品采集情况:我中心受区卫生监督所委托,采集到该 牛肉汤菜馆当餐熟牛肉、牛肉汤各1份;医院医生提供 2名 患者的呕吐物各1份,其中仵某某采集的是洗胃洗出的内容 物。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医生的初步诊断和特效治疗效果, 报验亚硝酸盐项目。 3实验室检验结果 采集的2份样品中,熟牛肉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为 10mg/kg ;牛肉汤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为300mg

5、/kg ;仵某某 的呕吐物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为1mg/kg ;由于孙某某的呕吐 物太少,无法进行检验。 4初步分析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中 的发色剂和防腐齐I,可使腌制肉、鱼呈肉红色。如亚硝酸盐 加入数量过多,或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1。 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氧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为高 铁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肠原性青紫症,人体摄入 即可引起中毒,3g即可致死2。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用药和治疗效果以及实验室检验结 果,倾向于认为这是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但还 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亚硝

6、酸钠 或亚硝酸钾做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加工酱卤肉制品,以亚 硝酸钠计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本次采集患者食用的熟 牛肉样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为10mg/kg,不超标;牛肉汤样 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为 300mg/kg ,虽无明确卫生标准, 但作 为直接入口卤制肉汤类食品,认为可以参照酱卤肉制品亚硝 酸盐残留量卫生标准判定,属于严重超标。 根据资料显示,亚硝酸盐中毒剂量为 g。患者食用牛肉 汤约500g,贝U食入亚硝酸盐约 150mg;食用熟牛肉约150g, 则食入亚硝酸盐约。患者总共食入亚硝酸盐量约为,尚达不 到中毒剂量。 二是患者在医院诊治期间,均未做血液高铁血红蛋白测 定,缺乏实验室诊断依据。 但笔者认为,任何食物中毒都存在个体差异,即使达到 中毒剂量也未必同食者都会发病。因此,无论是根据中毒症 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