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康复科最新资料汇编_第1页
国内康复科最新资料汇编_第2页
国内康复科最新资料汇编_第3页
国内康复科最新资料汇编_第4页
国内康复科最新资料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学习材料 赵东奇整理 5/19/2012世界卒中日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急性脑血管病和脑血管意外,分为脑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性卒中两大类,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为了引起人们对脑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视,2004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卒中大会上,倡议定于每年的6月24日为“世界卒中日”。来自美、法、中等国的100多位专家共同起草了世界卒中日宣言,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同脑卒中作斗争。宣言指出,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但许多因素如老龄化、运动过少、营养失衡,生活无节律,不良嗜好等加速了脑卒中的发生,如果不加干预,预计

2、到2020年脑卒中的人口将增加一倍。相反,如果应用已有的知识,将会使一半人免于脑卒中的危害。宣言进一步指出,预防是最值得去做的,但是预防被极大地忽视了,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今年的6月24日是第二世界卒中日。国际最新统计表明,每12秒钟就有1位脑卒中新发病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而我国的脑卒中防治形势更为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19/10万人/年,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在北京地区,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0万人口中有近700人,居全国和国际大城市的前列。仅2002年,我国约有160多万人死于脑卒中。目前我国脑卒中幸存者约有700万人,其中75%的患者留有永久性残疾。脑

3、卒中并不可怕,怕得是不知道它的损害而麻木不仁,不知道如何预防、那些表现是卒中症状,发生脑卒中后怎么办,脑座中遗留下功能障碍又怎么办,以致错过了战胜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三个关口。什么是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呢?一过性的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讲话不清、眼睛看不清东西,突发的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发音不清饮水呛咳,剧烈头痛等,都可以为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应立即到有条件医院进一步检查。发生脑卒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能促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是两个最要的因素,其它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粘、冠心病、高龄、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血管炎、凝血异常和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用力过猛、排便、

4、过度疲劳、大量酗酒、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气候变化也是促发脑卒中的因素。 怎样预防脑卒中?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如有高务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粘、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应及时治疗,这些都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发生了脑卒中怎么办?争分夺秒送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以各种借口拖延时间,决不可以认为输点液体就可解决问题,因为脑细胞对缺血性损害的耐受性极差,仅仅拖延数小时就可能失去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偏瘫,到那时再后悔为时已晚。缺血性中风病诊疗方案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

5、身不遂,口舌斜,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西医相当于急性脑血管病范围,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一、诊断参照第六版中医内科学以及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进行诊断。二、中医治疗(一)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1、应急处理(1)急性期出现神志不清,属痰火闭窍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也可灌服安脑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2)神志不清属痰湿蒙窍者可灌服苏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3)神志不清,口噤不开用开关散(乌梅、冰片、生南星),擦于齿龈。(4)呕

6、血、便血者予云南白药0.5-1.0克或加用大黄粉3克每日3-4次口服或鼻饲。(5)高热者予清开灵口服液30ml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静点清开灵注射液30ml,每日一次;复方麝香注射液10-20ml,每日一次;意识障碍者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每日一次。高热痰多者予痰热清注射液20-30ml每日一次静点。高热不退者,予紫雪丹口服或鼻饲,每次1.5-3克,每日2次。(6) 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急用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或鼻饲或麻仁滋脾丸1丸,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2、辩证论治中成药:可选用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醒脑静注射液20毫升每日

7、一次静点等。(1)中经络风痰阻络主症: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兼症:头晕目眩。舌象:舌红,苔白腻。脉象:弦滑。分析:素体痰湿内盛,或嗜食肥甘厚味,致中焦失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热极生风,终致风痰搏结而发病。风痰流窜经络,血脉痹阻,气血不通,故见半身不遂,手足拘急,口舌斜,言语不利;痰阻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经络不畅,气血不濡经脉,故见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湿内盛之象。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方药:中风号。全蝎10克、地龙10克、胆星15克、半夏15克、鸡血藤25克、钩藤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20克、石决明20克、天麻20克、牛膝20

8、克、丹参30克、当归20克、忍冬藤25克、炙甘草15克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健脾燥湿;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天麻平肝熄风;香附疏肝理气;丹参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泄泻。诸药合用有化痰熄风通络之功。若眩晕甚者,可酌加全蝎、钩藤、菊花以平肝熄风;若舌紫暗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以活血化瘀;若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芩、栀子以清热泻火。自制中成药:蝮龙抗栓丸5克日三次口服;通栓宝脑胶囊5粒每日三次口服;通脉胶囊6粒每日三次口服。痰热腑实主症: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斜。兼症: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舌象: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滑大数。分析:素体气弱痰盛之人

9、,加之饮食不节,更伤中气,致痰浊壅滞,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而生风,流窜经络而见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斜;中焦失运,痰湿内停,气不化津,则见口黏痰多;痰热熏灼肠道,大肠燥热,传化失司,腑气不通而腹胀便秘;阳明实热则见午后潮热,心烦面赤等。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大数,为痰热壅盛、阳明腑实之征象。治法:通腑泄热化痰。方药:中风号。地龙15克、大黄10克、芒硝5克、瓜蒌20克、胆星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丹参30克方中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生大黄、芒硝荡涤肠胃,通腑泄热。本方使用大黄、芒硝剂量应视病情及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泄,痰热积滞涤除为度,适时减量或停药,以免过量伤正。腑气通后,

10、应治以清热化痰、活血通络。午后热甚者加黄芩、石膏、栀子;痰盛者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兼见头晕头痛,目眩耳鸣者,为热动肝风之象,可加天麻、钩藤、菊花、珍珠母、石决明以平肝熄风潜阳;若口干舌燥,苔燥或少苔,便秘,为热盛伤津,可加生地黄、玄参、麦冬以滋阴液。自制中成药:蝮龙抗栓丸5克日三次口服。肝阳暴亢主症: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斜,言语不利。兼症: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象:舌质红或绛,苔黄或黄燥。脉象:弦或弦数。分析:素体肝旺,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过食辛辣酒醪刺激之品,致肝阳骤亢,阳化风动,夹痰横窜经络,致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斜,言语不利;风阳上扰清窍

11、,则见头晕头胀痛,面红目赤;肝经郁热,则见口苦咽干,易怒,便秘尿黄;肝火扰心,则心中烦热;舌红或绛,苔黄或黄燥,脉弦或弦数,均为肝阳上亢、肝经实火之征。治法:平肝熄风潜阳。方药:中风号。天麻20克、钩藤20克、杜仲10克、丹参30克、菊花30克、茯苓15克、坤草20克、牛膝20克、地龙15克、全蝎5克、远志20克、蜈蚣2条 夏枯草15克、夜交藤20克、石决明20克、山桅子15克、生龙牡各40克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生石决明镇肝潜阳;川牛膝引血下行;黄芩、山栀子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肝火偏盛者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

12、泻肝火;若舌绛苔燥,口干,五心烦热,属热盛伤津,可酌加女贞子、玄参、生地黄、白芍以滋阴柔肝;心中烦热甚者,加生石膏、龙齿以清热安神;痰多,言语不利较重者,为痰阻清窍,可加胆南星、竹沥、石菖蒲等以清热化痰;若舌苔黄燥,大便秘结不通,腹胀满,为热盛腑实,宜加大黄、芒硝、枳实等以通腑泄热。自制中成药:蝮龙抗栓丸5克日三次口服。疗效评估:以上三种证型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常见的证候,我院总结近20年临床经验制订出中风号中风号,根据患者不同证型、不同的用药时机,掌握的适应证及时的应用相适应的中风号中风号,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并连续两年在全院招标课题的临床观察中获得奖励,并证实了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疗效。我院

13、2006年专科住院患者为4284人,缺血性中风中医治疗率为59%,平均住院日为15.2天,治愈显效率为96.3%。2007年住院患者为5196人,其治愈显效率为96.5%。蝮龙抗栓丸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乃至后遗症期临床应用的主要药品,于1988年获得国家专利,多次获国内、国际奖项。该药根据痰阻血瘀的发病机理,提出在应用不同证型汤剂的同时辅以该药进而祛痰通络、活血通经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但临床应注意到辩证施治配合各相应的中药汤剂。(2)中脏腑中成药:可选用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清开灵注射液20-40毫升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日一次静点等。风火闭窍主症:突然昏

14、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斜。兼症: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两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舌象:舌红或绛,苔黄燥或焦黑。脉象:弦数。分析:此属阳闭。患者素体肝旺,加之暴怒伤肝,或烦劳过度,肝阳暴亢,阳化风动,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清窍闭塞,故见突然昏仆不知,半身不遂,面红目赤,口舌斜;内风扰动,故两目直视或斜视;肝主筋,风火相扇则筋脉拘急,肢强口噤,两手握固,甚者可见抽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为里热之象,邪热炽盛伤津则可见舌苔焦黑。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方药:天麻钩藤饮配合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潜阳,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热凉血,解毒开窍,合而用之有清

15、热熄风、醒神开窍之功。肝火盛者,加龙胆草、黄连、夏枯草以清肝泻火;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蜈蚣以熄风止痉;夹痰热者,加竹沥、天竺黄、石菖蒲以清热涤痰;热甚迫血妄行,症见鼻衄、呕血者,加生地黄、丹皮、大黄、水牛角以清热凉血止血;腹胀便秘者,合大承气汤以通腑泄热。痰火闭窍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斜。兼症:鼻鼾痰鸣,面红目赤,或见抽搐,两目直视,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舌象:舌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脉象:滑数有力。分析:此属阳闭。患者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日久痰湿郁而化热,复因劳累,饮食偏嗜,情感过极等致心火炽盛,痰随火升,上逆闭阻清窍而发病。痰火闭窍,故见昏倒,

16、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斜,面红目赤,两目直视,甚则抽搐;痰火上扰,气道受阻,故鼻鼾痰鸣;痰火扰心则躁扰不宁;痰火内结阳明,腑气不通,故项背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黄厚干,脉滑数有力,为痰火内盛之象。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方药:羚羊角汤配合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方中羚羊角为主药,配合菊花、夏枯草、蝉衣以清肝熄风;石决明、龟板、白芍滋阴潜阳;生地黄、丹皮清热凉血;白芍敛阴柔肝;柴胡、薄荷舒肝解郁;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有辛凉开窍醒脑之效。合而用之有清热熄风、育阴潜阳、开窍醒神之功。痰热盛者,加鲜竹沥汁、胆南星以清热化痰;火盛者,加黄芩、山栀子、石膏以清热泻火;烦扰不宁者,加石

17、菖蒲、郁金、远志、珍珠母以化痰开窍,镇心安神;大便秘结,口臭,腹胀满,日晡潮热者,合大承气汤以通腑泄热。痰湿蒙窍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松懈,口舌斜。兼症:痰涎涌盛,面白唇暗,四肢不温,甚则逆冷。舌象:舌暗淡,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分析:此属阴闭。患者素体气弱痰盛,或年老体衰,气不化津,致痰湿内生,复因劳累、过食辛辣肥甘及情志不调而引动痰湿,痰湿上犯,蒙蔽清窍,故见昏仆,不省人事;痰湿流窜经络而见半身不遂,口舌斜;湿性黏滞重着,故见肢体松懈;痰湿之邪易伤阳气,易阻气机,阳气受郁,故见四肢不温,甚则逆冷;卫阳之气不充肌肤,故面白唇暗。舌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为阳气闭阻,湿

18、痰内盛之征。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方药:涤痰汤配合苏合香丸鼻饲。方中半夏、橘红、茯苓、竹茹化痰燥湿;胆星、菖蒲豁痰开窍;枳实降气和中消痰;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杜绝生痰之源。苏合香丸则有辛香解郁开窍之功。合而用之有燥湿化痰、醒神开窍之效。舌暗瘀斑,脉涩者,加桃仁、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四肢厥冷者,加制附子、桂枝、细辛以温阳散寒。元气败脱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汗出如珠,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撤肢厥。兼症: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二便失禁。舌象:舌淡紫,或舌体卷缩,苔白腻。脉象:脉微欲绝。分析:久病脏腑精气已衰,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诱因,突致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决。元气

19、已脱,神志失守,故见神昏;五脏精气藏于内而开窍于外,五脏真气脱,四肢百骸皆无真气充养而失用,故见气息微弱,瞳神散大,手撒肢厥,汗出如油,舌卷缩,面色苍白,二便失禁等诸症;舌淡紫为真阳外脱,阴寒凝滞之征;阳气大虚,脉道鼓动乏力,故见脉微欲绝。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制附子温壮元阳,二者合用有益气、回阳、固脱之功。汗出不止者,加黄芪、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以敛汗固脱;兼有瘀滞者,加丹参、赤芍;真阴不足,阴不敛阳致虚阳外越,或上证使用参附汤后见面赤足冷,虚烦不安,脉极虚弱或突现脉大无根者,是阳气稍复而真阴不足,此为阴虚阳脱之证,当以地黄饮子以填补真阴,温

20、壮肾阳。3、针灸治疗中风病人,只要病情稳定,应尽早实施针刺治疗。急性期:针对患者神昏、偏瘫、失语、吞咽困难为主症。施以“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头皮针法或以“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眼针针法(用于开颅术后中风病人)(1)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辅穴:极泉手少阴心经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尺泽手太阴肺经配穴:呛咳吞咽障碍:风池,医风,完骨。语言不利:上廉泉,金津,玉液。手指握固:合谷。足内翻:丘虚透照海肩周炎:局部痛点刺血拨罐便秘:丰隆,左侧水道归来,外水道,处归来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三阴交,上星透百会,局部施灸,亦可按摩或热敷。 睡眠倒错:上星,百会,四神聪,

21、三阴交,神门。血管痴呆: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三阴交,太冲。癫痫:人中、大陵、鸠尾、内关、风池。颅高压、脑膜刺激症状:至阴穴刺络放血。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共济失调:颈椎夹脊穴,风府,哑门。(2)头皮针法:常用穴位: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颞前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枕下旁线。定穴及主治:顶颞前斜线:位头部侧面,自前神聪穴起至悬厘穴的连线,治疗对侧身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可将全线分成五等份,上1/5治下肢瘫,中2/5治上肢瘫。下2/5治面瘫及运动性失语。顶颞后斜线:位头部侧面顶颞前斜线之后约一寸,即起自百会穴至曲鬓穴的连线,主治对侧身体感觉障碍;亦可将全线分成5等分,上1/5治

22、下肢感觉障碍,中2/5治上肢感觉障碍,下2/5治面部感觉障碍。颞前线:位头颞部,自颔厌穴至悬厘穴的连线,主治运动性失语,一般情况取左侧,左利手患者取右侧。枕上正中线:位枕外粗隆上方的垂直线,即强间穴至脑户穴的连线,治皮层性视力障碍。枕上旁线:与枕上正中线平行,并与之相距0.5寸的两条直线,治疗皮层性视力障碍。枕下旁线:位枕外粗隆下方两侧2寸长的直线,即玉枕穴至天柱穴,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失调。操作手法: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后选0.3-0.35mm,1.5-2寸毫针,与皮肤呈30度角,用夹指进针法,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其后缓缓推进至相应长度,用捻转手法,200次/分。亦可用滞针手法,使患者

23、头部有紧胀感。(3)眼针法:常用穴: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心区、脾区、胃区。配穴方法:中经络:阴虚风动: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肝阳暴亢:同阴虚风动。风痰阻络:脾区、肝区、上焦区、下焦区。气虚血淤:心区、脾区、上焦区、下焦区。痰热腑实:脾区、胃区、上焦区、下焦区。中脏腑:风火蔽窍:心区、肝区、上焦区、下焦区。痰火蔽窍:心区、脾区、上焦区、下焦区。痰湿蒙窍:脾区、上焦区、下焦区。元气衰败:肾区、心区、脾区。针具及刺发:要求针身细,针体直,针尖利。以0.25毫米,0.5寸针为直,最好一次性使用。针刺的要求稳、准、轻、快。针刺位置皮下,不使用手法,而依眼针双向调节作用来达到补泻目的。4、护

24、理(1)体位急性期患者头部抬高1530,不宜无枕仰卧;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采用侧卧位,使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呕吐时造成窒息;有肢体瘫痪的,注意其良肢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2)饮食意思障碍的患者,禁食1-2天,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所需营养和热量,如有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的给予胃肠减压,3日后如仍有意思障碍,给予鼻饲流食。发病后有明确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给予鼻饲,既保证营养摄入又避免误吸致吸入性肺炎。拔除胃管后注意喂食方法,体位应为45半卧位,以糊状食物为好,逐渐增加食物品种和性状。如无进食障碍,指导其低盐、低脂肪饮食,有糖尿病的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3)口腔护理

25、对有意思障碍或带有胃管的病人行口腔护理,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盐水为病人清洗口腔,还可用小纱布蘸湿水后敷盖口腔。有假牙的病人,睡前和饭后将假牙取下清洗,如有意思障碍则取下假牙。(4)会阴护理对带有导尿管或卧床时间长的病人给予会阴护理,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盐水为病人清洗会阴,每天两次。(5)呼吸道护理对卧床的患者给予勤翻身多扣背,咳嗽困难或痰多的应用雾化吸入,及时清理呕吐物和咽部分泌物。(6)皮肤护理为避免出现褥疮,卧床的患者,每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对受压皮肤进行按摩。可用气垫床。发现有皮肤发红现象,应翻身更频繁,增加按摩次数,并使受压区悬空。定期擦洗身体,及时更换床单。5、康复中风病人生命体征

26、(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稳定,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开始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病室内康复护理和早期治疗两部分。早期康复护理(1)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 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上或身后的枕头上。健侧下肢在前置于枕上,患侧下肢在后,即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略屈曲。健侧卧位:头部枕头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上,使患侧肩部前伸,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患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注意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身后可放置一枕头支撑,有利于

27、身体放松。仰卧位:头下置一枕头,但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后部垫一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防止肩胛骨后缩。前臂旋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在患侧臂部及大腿下垫枕,以防止骨盆后缩。枕头外缘卷起,可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枕头下缘可使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2)早期康复知识宣教:用我院编写的我帮你 你自立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一书进行康复知识宣教。早期治疗(1)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2)体位变化的适应性训练翻身动作训练被动翻身动作(包括向健侧翻身和向侧患侧翻身)和主动翻身动作(3)下肢的控制训练“桥式”运动和下肢屈曲动作的训练 (4)上肢的训练肩关节活动训练、上肢主动辅

28、助运动、上肢分离运动及控制能力训练等 (5)床边坐起训练(6)坐位平衡的训练 躯干伸展训练、身体重心向患侧转移训练及身体重心前后移动训练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更衣、进食、洗漱、转移等日常活动的训练(二)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1、辨证论治中成药可选用一种具有活血化淤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生脉注射液40毫升加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点等。阴虚风动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兼症: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舌象:舌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脉象:弦细或弦细数。分析: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内寄相火,赖肾水以濡养。若房劳过度,精血暗耗,或久病失养,耗伤真阴,皆令阴不足而阳有余

29、,阴不制阳,相火妄动,虚风内生。虚风上扰横窜经络,故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阴血不足,经脉失养,则肢体麻木;阴虚则生内热,虚热内扰,则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肾精不足,脑髓不充,则头晕耳鸣。舌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舌暗为夹瘀血之征。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方药:中风号白芍20克、玄参20克、麦冬15克、龟板15克、山药15克、黄芪20克、丹参30克、牛膝20克、地龙15克、黄精10克、生龙牡各40克、山萸肉15克、炙甘草15克、知母10克、天花粉10克、五味子15克。方中龙骨、牡蛎、代赭石镇肝潜阳;白芍、天冬、玄参、龟板滋阴潜阳;重用牛膝并辅以川楝子以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

30、风阳;茵陈、麦芽清肝舒郁;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者,加黄柏、知母、地骨皮以清相火;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杜仲、何首乌等以补益肝肾;兼痰热者,加天竺黄、瓜蒌、胆南星以清热化痰;心烦失眠者,可加珍珠母、夜交藤以镇心安神。自制中成药:蝮龙抗栓丸5克日三次口服。气虚血瘀主症: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斜。兼症:面色胱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象:舌暗淡或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象:细缓,或细涩。分析:年老体衰,元气已虚,或久病久卧伤气,致气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乏力,脉络不畅而成气虚血瘀之证。瘀阻脑脉,则见半身不遂,肢体瘫软

31、,口舌斜,言语不利;血行不畅,经脉失养,故见肢体麻木;瘀血内停,气虚血不上荣故面色胱白,心脉失养故心自悸动,气虚不摄则自汗,短气乏力。舌暗或瘀斑,脉细缓或细涩,为气虚瘀血之象。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方药:中风号黄花50克、地龙2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赤芍20克、党参20克、牛膝25克、水蛭15克、全虫5克。方中重用黄芪补气;桃仁、红花、川芎、归尾、赤芍、地龙等养血活血化瘀。本方亦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气虚明显者,加党参或人参;口角流涎,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宣窍;心悸,喘息,失眠者,为心气不足,加炙甘草、桂枝、酸枣仁、龙眼肉以温经通阳,养心安

32、神;小便频数或失禁者,为气虚不摄,加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以温肾固摄;肢软无力,麻木者,可加桑寄生、杜仲、牛膝、稀莶草以补肝肾,强筋骨。自制中成药:蝮龙抗栓丸5克日三次口服。2、并发症治疗(1)口眼歪斜者可口服牵正散。(2)假性球麻痹者可予饮通康滴液。滴舌根,每日3-4次,每次3滴。(3)吞咽障碍的治疗包括有改善口面部肌群运动训练增强舌运动的训练增强吞咽反射的训练声带内收训练增强喉上抬能力咽收缩训练吸吮及喉抬高训练摄食训练中药治疗:自制中药饮通康滴液。滴舌根,每日3-4次,每次3滴电刺激治疗:选用吞咽治疗仪治疗。每日1-2次等。(4)言语障碍的治疗: 失语症的治疗包括教会言语表达技能自动性言语

33、命名训练看图说话描述训练构音障碍的治疗包括松弛疗法呼吸训练发音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言语清晰度的训练节奏 (5)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采用局部中频脉冲电治疗佩带肩关节半脱位复位带治疗(此带已申请国家专利)(6)踝关节趾曲内翻的治疗佩带踝关节矫形器治疗。3、针灸治疗恢复期:病久正气耗伤益甚,依患者具体证候加用中脘、上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肾关、地黄、人黄以调中焦,补下焦。使脾胃运化正常,气血得补。肝肾功能正常,阴精得养。进而正气得充,邪气易解。4、康复训练此阶段以康复训练为主,配合针灸等治疗5、外治法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末梢神经性血肿可予川军散外敷等。(三)后遗症期(发病六个月以上)1、半身

34、不遂主症: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感觉完全丧失,口舌斜。兼症: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偏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或见患侧肢体浮肿。舌象: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弦涩或脉细无力。分析:中风后期,气血已伤,气虚尤甚。气虚血行乏力,血脉痹阻而致半身不遂,日久难复。因气虚气不能行,血瘀血不濡筋,故见偏身瘫软、麻木;若阴亏血少,风阳内动,则见肢体强痉,屈伸不利;络道空虚,痰瘀内阻,故见口舌斜;气虚则少气懒言,纳差,自汗;气血不能上荣则面色萎黄;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为血瘀之象,脉细无力为气虚之征。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药:“中风号”合 “补阳还五汤”加减。

35、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配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等养血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合用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若口舌斜明显,加白附子、全蝎、僵蚕以祛风通络;患侧肢体浮肿者,可加茯苓、泽泻、防己等淡渗利湿;上肢偏废甚者,加桂枝、桑枝以通络;若下肢瘫软无力甚,兼见筋脉拘急,腰膝酸软者,为肝肾亏虚,可加桑寄生、川牛膝、川续断、鹿筋、杜仲等补益肝肾;若患侧肢体强痉拘挛,屈伸不利,兼见头晕头痛,目赤耳鸣,舌红绛苔薄黄,脉弦者,为肝阳上亢,当用镇肝熄风汤加减以平肝潜阳,熄风通络。2、言语不利主症:言语謇涩或失语。兼症:舌强,口舌斜,口角流涎,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象:舌暗,苔腻。脉象:滑。分析:中风后期

36、,风痰瘀血阻滞舌本、脉络而遗留本症。舌脉受阻,故舌强,言语不利,甚则失语;痰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暗苔腻,脉滑,为痰瘀之征。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方药:解语丹。方中天麻、白附子、南星祛风化痰;全蝎、羌活搜风通络;远志、石菖蒲、木香行气化痰宣窍。可加丹参、红花、鸡血藤等活血通络。若言语不利兼见心悸气短,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者,为肾虚精气不能上承,可用地黄饮子加减。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中风是中医四大难证之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其转归预后常发生在一瞬之间。中经络患者如失治误治,或虽经治疗病情未能控制向中脏腑转化,预后较差;中脏腑患者向中经络转变,预后多较好。中脏腑者若出

37、现呃逆频频,呕血,壮热,喘促,瞳仁大小不一,或出现脱证证候者,病情危笃,预后不良。多次中风者预后亦较差。无论中经络或中脏腑,虽经救治,均终因脑髓受损,致病程迁延而成为中风后遗症。总之,中风患者的预后转归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诊治及时正确与否及调养是否得当等多种因素。应用现代技术彩超、tcd、ct灌注成像、cta等检查作为溶栓治疗的新标志,有可能拓宽脑梗死3小时的治疗时间窗。但是,有条件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很少。因此,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可以接受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研究已经从一方一药的研究发展到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其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结合得更加紧

38、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上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病死率、减轻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但临床中在脑梗死病程的某些时段采用单一中医药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问题如下:1、气道管理,当患者因为球麻痹痰液不能自行咳出,出现肺内感染,甚至因痰液阻塞气道引起呼吸骤停,因为没有条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针对气道的治疗,这些患者往往会有生命危险。2、脑梗死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脑水肿、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出血、癫痫持续状态、肺水肿等需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3、由于缺乏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药防治中风的研究成果,目前多遵循西医的脑卒中防治指南,使用阿斯匹林

39、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脑梗死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在此基础上服用中成药的患者居多,而这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尚缺乏科学的评价。 4、针对脑梗死造成的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采用单一的中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采用康复训练与中药、针灸结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解决措施:1.运用中医药方法积极预防卒中。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的脑卒中一级、二级预防方案、开展中药益气化痰逐瘀方法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疾病的研究。对已发现的高危人群采用中医药进行干预,如对慢性脑供血不足、高脂血症、颈动脉硬化斑块病人,选用中药辨证治疗,以减轻症状,预防斑块增大、脱落而逆转病程,达到“治未病”的

40、目的。并建立一种科学评价体系,以使结果具有循证医学证据。2.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对于重症脑梗死出现气道阻塞及脑梗死的并发症,重视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早期介入,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在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中风患者或群体,进一步深化辨证论治,采用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制定每个患者个体化的药物、针灸、推拿康复方案。北医三院康复医学医学中心资料自行肘关节松动技术 肘关节是应力由手、前臂传导至肩、躯干的重要枢纽,主要运动方式有屈曲、伸展,以及结合前臂运动的旋前、旋后动作。多数人的肘关节正常屈曲角度约主动135160,被动140170;伸直角度主动被动均约-100;旋前角

41、度约主动80,被动90;旋后角度约主动80度,被动90。我个人认为:对于肘关节来说,屈曲功能最为重要,如果屈曲功能受限,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诸如吃饭、梳头等是无法自行完成的,因为根本无法让自己的手接近自己的嘴或后脑,其他一些事情也是同样道理,一般来说,只有主动角度达到130以上,才能够完成上述类型的动作。其次重要的功能就是肘关节及前臂的旋后功能,即上身直立,肩关节自然下垂,屈肘90,手腕固定,手心转向上的动作(以两侧同样姿势,手心相对为旋转动作的中立位)。可以想象,如果不能充分旋后,在做洗脸这一类动作时,即使屈曲功能正常,也不能把水捧在手心里送到脸上,这样一来生活依然不能充分自理。只有把主动旋后

42、角度练至60以上,才能完成这类动作。再次就是伸直功能了,伸直受限如果大于40,在穿衣时上肢不太容易套入袖子,而如果伸直受限没到这个程度,基本上还是美观性的问题(个别因工作需要务必完全伸直的患者除外),所以把伸直功能的地位放在第三位。在肘或前臂损伤中,如果需要制动,通常在旋前位固定,所以旋前功能很少出现问题,在此赐其最低的地位。综上所述肘关节的功能性角度应该是:屈曲主动130,伸直主动30,旋后主动60,旋前主动60。肘关节活动性一旦受限,功能练习相对其他关节来说更加困难,关节显得十分脆弱,应激反应更重,稍微练习过量,即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更加严重时存在骨化性肌炎的风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43、因暂时不明,但是通常和损伤程度和暴力的练习有关,又由于以外损伤无法预知,只能更加精确的控制好活动量,来保证关节的质量。同时,足够的冰敷及休息在肘关节功能练习中是更加不可忽视的,要按照标准认真做好。 肘关节松动技术:(以下所述方式每天每个方向的动作最多练习1组,避免多次练习刺激,争取在规定的练习时间内获得既定效果,尽量避免多次的重复刺激,在感到练习过量、疼痛感无法缓解时,要及时安排休息。)1 屈曲图1:这是自行练习屈曲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屈肘角度小于90度时,如图所示,患者平躺,用健侧手控制好患肢的位置,患肢上臂的角度不固定,能通过调整保证前臂水平即可,在前臂远端施加负荷,在充分放松的前提下勉

44、强坚持10分钟左右,每天1-2次。练习时如果刺激过于强烈无法放松或者疼痛感过强,可以减少负荷重量甚至去除负荷。此时,充分放松以及坚持足够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练习时要注意动作质量。拮抗肌刺激法在缓解痉挛中的应用【摘要】 痉挛是中枢神经损伤后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很多,但多着眼于患者的痉挛肌群;近年来有一些学者主张利用交互抑制原理以刺激拮抗肌为手段来缓解痉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围绕拮抗肌刺激法在缓解痉挛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关键词】 痉挛; 拮抗肌;痉挛肌;交互抑制;综述 application of the antagonistic stimulat

45、ion method in relieving the muscle spasm abstract: spasm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entral nervous injury patients limb movement and prognosis,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therapy are mostly focusing on the patients spasmodic muscle , the recent development has showed that stimulating th

46、e antagonistic muscle as a means to relieve the spasm has better clinical effects and are supported by some experts. which based on the reciprocal inhibition theory,this paper will investigate the new approach on it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pasm; antagonistic muscle;; spastic muscle;recip

47、rocal inhibition;review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阳性表现之一,其特征是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高并伴随腱反射亢进,其阴性表现有肌无力、选择性运动控制能力丧失、感觉障碍和肌肉力量不平衡等1。痉挛发生后可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影响痉挛组织的血液循环2,长时间的痉挛因肌肉短缩可出现肢体挛缩。因此,肌痉挛是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痉挛的治疗手段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从作用的部位上讲,大都是从痉挛肌群入手,起到直接缓解痉挛的目的。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主张从患者的拮抗肌群入手,以提高痉挛肌群的拮抗肌的兴奋性,缓解肌肉紧张为手段,且取

48、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其主要理论基础为交互抑制原理3:如果引起某一肌的伸展(伸肌兴奋),则与其相拮抗的肌(屈肌)松弛。其原因是ia类传入纤维的传入冲动还可以通过ia纤维的侧枝与中间神经元连接,与其他协同肌、拮抗肌运动神经元形成联系以兴奋协同肌,抑制拮抗肌,表现交互抑制。本文将近几年通过刺激拮抗肌来达到缓解痉挛的治疗方法总结如下。1 针灸治疗 针灸已成为中风康复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上针刺治疗偏瘫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4,其中一种主张以针刺痉挛劣势侧(非痉挛侧,即拮抗肌群)穴位为主,如上肢取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下肢取委中、承山、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照海。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拮抗肌

49、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1针刺 姜氏4通过观察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痉挛程度、临床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刺拮抗肌组能够明显降低病人的痉挛程度与临床痉挛指数,能够提高病人的adl,而针刺主动肌组只能提高病人的adl,没有降低病人的痉挛程度与临床痉挛指数。从而得出针刺拮抗肌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的结论。张氏5观察拮抗肌取穴法治疗脑卒中与脑外伤引起的肢体痉挛的疗效。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拮抗肌取穴法、常规取穴法进行治疗。结果拮抗肌取穴组总有效率57.78%,常规取穴组总有效率44.44%,两者相比差

50、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拮抗肌取穴法治疗脑卒中与脑外伤引起的肢体痉挛有较好的疗效。姜氏6等将12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随机分为针刺拮抗肌强刺激组、针剌拮抗肌弱刺激组、针刺主动肌强刺激组与针刺主动肌弱刺激组,以观察强刺激与弱刺激两种不同的刺激量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痉挛程度、临床痉挛指数(csi)、肢体运动功能(fm)、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刺拮抗肌强刺激与弱刺激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与csi,以弱刺激组效果更佳,且能够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2 电针 韩氏7运用“拮抗针法”改善中风后遗症的肌痉

51、挛状态。通过针刺与痉挛相拮抗的肌群,在电针刺激下使拮抗肌有节律收缩,使痉挛状态的肌群在拮抗肌的作用下逐渐松弛,经过12个疗程痉挛状态的肌群张力明显降低。并把“拮抗针法”与通用的“常规针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拮抗针法”对提高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比“常规针法”略胜一筹。“拮抗针法”在对严重影响患者活动和康复的肢体痉挛状态的治疗中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王氏8等将100例脑卒中后痉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运动疗法组(治疗组)5例和单纯运动疗法组(对照组)5例。电针治疗选取上肢的肩井、天宗、肩髎、消泺、四渎、外关、阳池等穴;下肢的居髎、髀关、殷门、阳陵泉、绝骨、丘墟等穴。治疗前后分别采用ashworth痉挛

52、量表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比较肢体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改善肌痉挛和肢体的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1.3 芒针透刺 李氏9将10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治疗组在取穴上选用拮抗肌群腧穴芒针透刺,如上肢肩髃透刺臂臑、臑会透刺天井、四渎透刺外关、阳溪透刺偏历穴等。同时配合现代康复手段抗痉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法,治疗四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说明芒针透刺拮抗肌结合肌张力平衡促进技术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是可行的。1.4 实验研究 王氏10以诱发肌电图成分h波与m

53、波的振幅比值(hmmax)为指标,对针刺前后的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针刺时hmmax比值明显降低,而且针刺非痉挛侧穴位时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针刺痉挛侧穴位时的变化。从而证明针刺非痉挛侧穴位更有利于缓解肌痉挛状态。2 推拿疗法 相比针灸而言,通过推拿刺激拮抗肌在成人康复中应用较少。在儿童康复中也只有一些零星的报道。正确、适量的按摩及牵拉矫正可以尽早、有效阻抑肌张力、姿势及反射异常11。如任氏12在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采用主要针对拮抗肌群的按摩则缓解痉挛、纠正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功能建立的效果更好,而且早期应用效果尤佳。由此分析,他认为导致此结果的原因

54、有可能是支配拮抗肌群的脑组织的损伤比支配痉挛肌群的脑组织相对为重,拮抗肌是主要瘫痪肌,而痉挛为失衡释放。郭氏13在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穴位点按手法中足内翻取绝骨或昆仑、承山外1寸等穴,足外翻取三阴交、太溪或血海、承山内1寸等穴。尖足取解溪、商丘,剪刀步取风市、阳陵泉、绝骨。显然也是以刺激拮抗肌群为主,其理论基础也来源于交互抑制理论。尤氏14随机选择肌张力增高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 治疗组对肌张力增高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对痉挛肌群轻缓按摩,对拮抗肌群强化按摩,用较大力度按压或用点穴等方法刺激;对照组28例,运用中医推拿按摩,两组均同时给予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治疗

55、前后进行康复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57.1%,治疗组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张氏15等将48例小儿脑性瘫痪早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再予以进行针刺及手法推拿按摩。对痉挛肌进行抑制刺激,给予摩、按、弹、拨、揉、捻、拿等;拮抗肌部位进行易化刺激,予摩、推、按、揉、拍、点、击、捻等,最后得出中医针刺按摩可以提高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促进脑瘫患儿正常化发育的结论。3 理疗 在对痉挛的治疗中,理疗仪运用最多的是痉挛肌治疗仪和肌兴奋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利用a、b两组脉冲,分别刺

56、激患者的痉挛肌和对抗肌,使二者交替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并提高拮抗肌的肌力。肌兴奋治疗仪直接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使所治疗的肌肉产生完整的运动,对抗痉挛,增强肌力,改善步态。二者还可以反过来向中枢神经提供大量的、本体的、运动的和皮肤感觉的输入冲动,从而产生从中枢到肌肉,又从肌肉到神经中枢的反复循环,最有效地发挥易化作用16。周氏17等用物理疗法结合综合康复训练72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国产kx-3a型痉挛肌治疗,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康复训练治疗2个疗程,结果2组患儿经相应治疗后,运动功能都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患儿肌张力、运动评分、步行能力等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江氏

57、18将1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患儿在前6周进行干预治疗,后6周进行对照期治疗,b组患儿在前6周进行对照期治疗,后6周进行干预治疗。在干预期行hufschmidt电刺激既痉挛肌和拮抗肌交替电刺激疗法和常规物理治疗,对照期只行常规物理治疗。结果发现患儿在干预期腘窝角、内收肌角的改变量明显大于对照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从而得出hufschmidt电刺激可以有效的治疗脑瘫的结论。任氏19在对脑性瘫痪患儿肌痉挛的治疗中,在功能训练基础上,某一肌群痉挛刚出现12个月内即加用肌兴奋治疗仪刺激拮抗肌,多数在2040天即可基本纠正痉挛,效果优于不加用肌兴奋治疗仪刺激或对痉挛、拮抗肌均用肌兴奋治疗仪刺激的两个对照组。4 运动疗法 作为康复医学的两大重要支柱之一,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