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物 环境效应 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的转化二、选择题1.属于环境物理效应的是 ABD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A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A. Cd B.Hg C.Pb D .As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B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A.Cd B. Hg C.Pb D.As4.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ABC 。A.光化学烟雾 B. 臭氧层破坏 C. 酸雨 D. 温室效应5.结合国已将每年的_C_定为“世界水日,提醒人们注意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A. 4.22 B. 3.28 C.
2、 3.22 D. 6.22三、填空题1.世界环境日为 6月5日 ,国际保护O3层日为 9月16日 。2.环境化学主要包括 环境分析化学 、 环境污染化学 、 污染控制化学 。3.世界上曾发生过的八大公害事件是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日本痛痛病事件、日本水俣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4.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5.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8090% 。6.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 机械迁移 、 物理化学迁移 和
3、生物迁移 三种方式。7.人为污染源可分为 工业 、农业 、 交通运输 和 生活。8.环境效应按污染物引起的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和环境生物效应。9. 海湾战争 是迄今历史上最大的石油火灾及海洋石油污染事故,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环境污染。10. 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 化学构造 和在环境中的 存在状态 。四、问答题1.当前人类生存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2.环境化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各是什么?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一、名词解释:热岛环流 光化学反响 光化学烟雾 硫酸烟雾 温室效应 二次污染物 二、填空1.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 HNO3 、 NO3
4、 和 N2O5 。2.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 光化学 烟雾的主要参与者。3.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 粒度 和 化学性质有关,去除方式有干沉降和湿沉降。4.导致降水酸性的主要物质是硫酸,其次是硝酸,还有有机酸等其他酸类。5.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6.SO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溶液中S(IV)和Fe(III)的浓度、pH, 离子强度 和 温度 有关。7.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SO42-、NO3-、Cl-、HCO3-。8.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HO和HO2。9.能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主要有CO2、CH4、N2O、CFC
5、。10.气团在大气中的稳定性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减温率两个因素有关。11.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燃料燃烧、工业排放、固体废弃物燃烧和农业排放。12.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分散性气溶胶和凝聚性气溶胶。13.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14.大气中的主要碳氢化合物有 烷烃 、 烯烃 、 环烷烃 和 芳香烃 。它们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一次污染物。15.伦敦烟雾事件是由燃煤而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硫氧化所形成硫酸盐颗粒物引起的。16.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分是SO42-、Ca2+、NH4+3种。17.近海地区的降水中通常含有较多
6、的Na+、Cl-和SO42-;而在远离海洋的森林草原地区,降水中含HCO3-、SO42-、Ca2+和有机成分;在工业区和城市,降水中那么含SO42-、NO3-和NH4+较多。18. Whitby等根据大气颗粒物按外表积和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三种不同的粒度膜,即爱根核膜、积聚膜和粗粒子膜。19.温室效应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20.大气颗粒物按粒径大小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降尘、可吸入粒子(IP)。21.为了防止酸雨的危害,关键是要控制NOx和SO2等致酸物质的排放。22.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 燃烧温度 和 空燃比 有关。23.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才能主要受
7、风 和 大气湍流 的影响。24. 氟氯烃类化合物 既可以破坏臭氧层也可以导致温室效应。三、选择题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 ABCD 的影响。A、风 B、湍流 C、天气形势 D、地理地势2、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 ACD 的光离解。A、O3 B、H2CO C H2O2 D HNO23、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响,生成 BC 。A、RO B、R自由基 C、H2O D、HO24、酸雨是指pH C 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A、6.0 B、7.0 C、5.6 D、10 B、15 D、 0 B. = 0 C.100时,属贫营养湖泊状况。当N/P值8.0mg/L
8、B、0 D、4.0 mg/L4、水解速率与pH有关。水解速率常数在低pH范围内, C 占优势。A、kN B、kBOH- C、kAH+ D、kh5、某一水体的BOD20为100 ppm,其BOD5约为_D_ ppm。 A、40 B、50 C、35 D、706、游离氰对鱼的中毒限量为 B mg/LA、0.02 B、0.03 C、0.05 D、0.17、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原因是由磷、氮的化合物过多排放,_A_等微量元素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而引起水体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A、Fe、Mn B、Ca、Mg C、Hg、Pb D、Cu、Zn8、以下各种形态的汞化物,毒性最大的
9、是_A _。A、Hg(CH3)2 B、HgO C、Hg D、Hg2Cl29、影响水环境中颗粒物吸附作用的因素有 BCD 。 A、溶解氧含量 B、颗粒物粒度 C、温度 D、pH10、进入水体有机物很多,水体中溶解氧将迅速下降,可能发生缺氧降解,主要产物为 ACD 等,将会使水质进一步恶化。A、NH3 B、H2O C、H2S D、CH411、有机物通过 A 可能改变原化合物的化学构造、毒性、挥发性、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A、水解反响 B、挥发作用 C、生物降解作用 D、分配作用12、吸附等温线是线性的是 B 。A、吸附作用 B、分配作用 C、挥发作用 D、光解作用四、问答题1、有机物可通过哪些主要方
10、式在水环境中发生迁移转化?答:有机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主要有:1在固相悬浮物或底泥- 水体系中的分配作用;2从水中转入大气的挥发作用;3在水中的水解作用;4在光照条件下的光解作用;5在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降解作用。2、某冶炼厂含铅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河水中,测得排污口附近河水中铅的含量为0.40.5mg/L,而在下游500米处河水中铅含量仅为34g/L,请解释其原因。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1含Cu废水在河中的稀释、扩散;2Cu与水中的阴离子生成Cu(OH)2、CuCO3等难溶物;3悬浮物和底泥对Cu有高度的吸附作用;4水生生物的生物富集作用。3、简述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环境危害。答:水体
11、的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以及某些滞流河流水体内的N、P和C等营养元素的富集,导致某些特征性藻类物质的异常繁殖,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体的富营养化的环境危害:1产生“水华内陆水体和“赤潮海洋事件;2产生藻毒素,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3破坏生态平衡,加速水域地的衰亡过程。 4、某水体的pH = 8.00,碱度为1.0010-3 mol/L,该水体中HCO3-,CO32-,OH-,H+等物质的浓度。解:pH = 8.00时, CO32-的浓度很低,可认为碱度全部由HCO3-
12、奉献,那么HCO3- = 碱度 = 1.0010-3 mol/L;根据pH值,H+ = 1.0010-8 mol/L;OH- = 1.0010-6 mol/L 5、假设一个天然水的pH为7.0,碱度为1.410-3 mol/L,需加多少酸才能把水体的pH降到6.0?解:总碱度= cT(1+22)+kw/H+-H+ cT =总碱度+H+-OH- 令 =当pH在59范围内,碱度10-3 mol/L或pH在68范围内,碱度10-4 mol/L时,H+、OH-项可忽略不计,得到简化式 cT =碱度当pH=7.0时,查P130表3-5得1=0.816,1=3.8310-4,那么 =1.22,cT =碱度
13、=1.221.4=1.7110-3 mol/L,假设加强酸将水的pH降低到6.0,其cT值不变,而为3.25,可得: 碱度= cT/=1.7110-3/3.25=5.2610-4mol/L 碱度降低值就是应参加的酸量,即A=1.410-3 -5.2610-4=8.7410-4mol/L6、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pH=8.4,T=25C水体中,90%的有毒物质被悬浮物所吸着,其Ka=0,Kb=4.910-7L/(dmol),Kh=1.6d-1,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一、名词解释:机械组成 质地类别 土壤污染 土壤背景值 土壤环境容量 农药残留期土壤的自净作用 土壤盐基饱和度二
14、、填空1、土壤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为的耕种等的影响,经过不同的成土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土壤发育层次和剖面形态特征,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2、五大成土因素是 母质 、 气候 、 地形 、 生物 和 时间 。3、土壤的缓冲性能是指土壤具有对酸碱度变化的抵抗才能,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响的相对稳定。4、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50%。5、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转移过程与重金属的种类、价态、存在形式,土壤的理化性质,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时期,复合污染及施肥有关。6、元素的结合作用分为协同、竞争、加和、屏蔽和独立等作用。7、耐性植物具有降低根系吸收重
15、金属的机制。8、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金属结合蛋白的解毒作用。9、农药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通过扩散和质体流动两个过程。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两大类型。10、农药在土壤中的残存才能常用半衰期和残留期表示。11、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的长短,主要决定于农药本身的理化性质,此外,残留期还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酸碱度、水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耕作制度、作物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1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农药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性质、环境因素三个方面。13、土壤可交换性阳离子包括致酸阳离子和盐基阳离子两类离子。14、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主要是土壤水分
16、含量、吸附、孔隙度和温度以及农药本身的性质。15、农药在土壤胶体上的吸附机理包括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吸附、范德华力吸附、有机物之间的疏水结合和氢键结合、配位交换等。16、非离子型有机物在干土壤中表现为强吸附和高分配的特征,且外表吸附作用比分配作用大得多。17、土壤中存在着由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组成的生物群体。18、重金属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具有隐蔽性、埋伏性、不可逆性,持久性和治理难度大的特点。19、土壤水分既是植物营养物的来源,也是污染物向其他圈层迁移的媒介。三、选择题1、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较易被植物吸收的是 A 。A、Cd、As B、Cu、Zn C、Se、Mn D、Pb、Ni2、在土壤和作物中主要是
17、通过食物链在动物体或人体内累积并引起慢性中毒的重金属是 C 。A、Ni、As B、Pb、Cr C、Hg、Cd D、Cu、Zn3、以下胶体物质中, B 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才能最强。A. 高岭石 B. 蒙脱石 C. 伊利石 D. 腐殖质4、土壤对植物的酸害实际是 B 。A、H+的危害 B、Al3+的危害 C、NH4+的危害 D、Na+的危害5、在土壤中,以下离子 C 的交换吸附才能最强。A、Ca2+ B、Na+ C、Fe3+ D、H+6、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其生理活性和毒性最大的是 AB 。A、水溶态 B、交换态 C、结合态 D、残留态7、C1-对金属的络合力顺序是 B 。A、Cd2+ Hg2+ Z
18、n2+Pb2+ B、Hg2+Cd2+Zn2+Pb2+C、Hg2+Cd2+ Pb2+ Zn2+ D、Hg2+ Zn2+ Cd2+Pb2+8、在土壤中残留期最长的农药是 A 。A、有机氯农药 B、有机磷农药 C、均三氮杂苯类农药 D、苯氧乙酸类农药9、土壤中如下四种重金属形态, B 的迁移性最强。A.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B. 水溶态 C. 碳酸盐结合态 D. 有机物结合态10、以下 ABCD 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A、盐度升高 B、pH降低 C、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 D、改变氧化复原条件。11、进入人体,在骨骼中沉积的是 C 。A、Pb B、Cr C、Cd D、Hg 四、问答题1、
19、土壤具有哪些根本特性?2、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有哪些?3、进入土壤的农药是怎样迁移转化的?4、举例说明影响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因素。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一、名词解释被动扩散 主动转运 肠肝循环 血脑屏障 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 生物积累 生物转化 生物氧化 米氏方程 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 独立作用 拮抗作用 阈剂量 半数有效剂量 毒物 二、填空1、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根据机制分为膜孔滤过、被动扩散、被动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饮和胞吞五类。2、被动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从 高 浓度侧向 低 浓度侧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3、酶促反响速率的影响因素有 pH
20、、温度和抑制剂。4、苯并芘a的致癌机理主要是形成芳基碳正离子,与DNA碱基中的氮或氧结合,使之芳基化,导致DNA基因突变。5、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6、碳原子数大于1的正烷烃,其微生物降解的途径有三种:末端氧化、次末端氧化和两端氧化。7、氮的微生物转化主要是同化、氨化、硝化、反硝化和固氮。8、环境和生物体中的“三致毒物是致癌物、致畸物和致突变物。9、急性毒作用以半数有效剂量ED50或半数有效浓度EC50来表示。慢性毒作用以阈剂量或最高允许剂量来表示。10、生物浓缩系数大小主要受污染物性质、生物特性和环境
21、条件3方面因素的影响。11、有机物质在辛醇-水两相分配系数的对数(lgk0w)与其在水生生物体中浓缩系数的对数(1gBCF)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12、辅酶A在酶促反响中起着传递酰基的功能。13、Hg的生物甲基化途径是:辅酶甲基钴氨素把 CH3- 传递给Hg2+形成 CH3Hg+ ,本身变为 水合钴氨素 ,后者再经辅酶 FADH2 复原失水变为五个氮配位的一价钴氨素,最后,辅酶 甲基四叶氢酸 将CH3+ 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并从其一价钴上获得两个电子,以CH3-与之络合,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Hg的甲基化继续进展。三、多项选择1、甲烷发酵是指有机酸、醇等化合物在细菌作用下,被转化为 A ,进而
22、经产甲烷菌作用产生甲烷。A、乙酸 B、甲酸 C、氢气 D、二氧化碳2、以下烃类化合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 。A、环己烷 B、苯 C、己烷 D、己烯3、以下芳香族化合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B 。A、苯酚 B、二氯甲苯 C、苯胺 D、苯甲酸4、LD50表示的是 C 。A、半数有效剂量 B、半数有效浓度 C、半数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浓度5、两种毒物死亡率分别是M1和M2,其结合作用的死亡率MM1+M2,这种结合作用属于 D 。A、协同作用 B、相加作用 C、独立作用 D、拮抗作用6、属于致癌物的是 ACD 。A、苯并a芘 B、苯 C、石棉 D、砷化物7、以下砷化合物中,无毒性的是 C
23、D 。 A、As2O3 B、CH3AsO(OH)2 C、(CH3)3AsO D、(CH3)3As+CH2COO-四、填图题1、在通常天然水中微生物降解丙氨酸的过程如下,在其括号内填写有关的化学式和生物转化途径名称,并说明这一转化过程将对水质带来什么影响。2、在水体底泥中有以下图所示反响发生,填写图中和有关光分解反响中所缺的化学式或辅酶简式。图中的转化对汞的毒性有何影响。五、简答题1、试说明化学物质致突变、致癌和抑制酶活性的生化作用机理。2、某溶有分子量192的有机毒物的悬浮物的水体中,粗颗粒60,有机碳8,其余细颗粒有机碳5,求Kow、Koc、Kp。 (:该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0.12mg/L)6分 解:lgKow = 5.00 0.670 lgSw103/M= 5.00 0.670 lg0.12103/192= 5.14Kow = 1.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螺旋卸车机的卸车合同
- 小班四季变化的观察与感悟计划
-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诊准备计划
- 养成教育培训:赋能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 专业舞台音响系统设计与安装服务合同
- Reading for Pleasure He shouted“Wolf!Wolf!”(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创意构思试题集
- 工程二包施工合同
- 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结合策略计划
- 国际会议安保工作总结与实践计划
- 大美新疆旅游推介旅游宣传介绍PPT图文课件
- 幼儿视力保护的方法与思考 论文
- 浅谈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论文
- erp系统运行使用管理制度
- 大国工匠彭祥华事迹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 脊柱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新
- TISC 0022-2023 数字孪生城市平台技术要求
- 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起点《Fun time 1 Recycle 1》优秀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五年级英语教案
- 【施工】电信入围施工组织方案
- 2022《煤矿安全规程》
- 精选常熟市化工企业名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