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盐田区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为了做好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有效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深圳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部署、合理安排,分级负责、重点落实”的原则,制定本方案。一、组织机构为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确保2009年度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和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乔恒利(副区长)副组长:曾 钦(区建设局局长)李映中(区应急指

2、挥中心主任)成 员:肖 凯(区监察局副局长)徐富俊(区直机关党工委副书记)肖文红(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谢彦红(区发改局副局长)常旭安(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陈新星(区民政局助理调研员)李接贤(区财政局副局长)彭伟明(区建设局副局长)王史逵(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赖丕生(区卫生局调研员)韩秋玲(区审计局副局长)陈 鹤(区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谭建中(区旅游局副局长)林飞翔(区工务局副局长)龙建华(沙头角街道办副主任)李友华(海山街道办副主任)杨 武(盐田街道办副主任)何煌称(梅沙街道办副调研员)陈文俊(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王俊汉(盐田公安分局副局长)徐 荣(滨海规划分局副局长)孔庆辉(盐田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3、)郑新荣(盐田消防大队大队长)胡志坚(市交通局沙头角办副主任)赵启正(盐田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钱乐平(东部华侨城副总经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局,彭伟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组织和协调开展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市、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职责分工,指挥、组织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协助解决大、中型地质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问题;指导街道办事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处置工作;督促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收集、掌握、汇总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动态情况,并定期向

4、领导小组报告;协助市国土房产局制定区地质灾害治理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全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落实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检查监督各责任单位、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二、我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一) 地质灾害分布情况据初步调查,我区地质灾害主要存在于四大类地区:1、 交通道路类。主要分布在罗沙盘山公路、恩上公路、沙盐葵沿海公路、盐坝高速、盐排高速、小三洲公路、三洲田公路等沿线边坡。2、 开发建设类。主要分布在东部华

5、侨城、天琴湾、京基天涛轩、联泰梅沙湾花园等开发建设区边坡。3、 废弃采石场类。主要分布在深华、东湾、科威等废弃采石场的高陡边坡及危岩。4、 其它零散危险边坡。2008年经地质专家现场踏勘、评估、鉴定,我区存在危险边坡429个,其中,需重点巡查、危害性较大的47个,危害性一般的382个。在行政区域上,主要分布在盐田、梅沙街道辖区,占全区的四分之三。随着百富新仓储物流场地、明珠社区公园等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还在不断增加。表1 盐田区地质灾害分布情况表序号分布区域危险边坡数量备注危害性大危害性一般小计1沙头角街道442462海山街道852603盐田街道222042264梅沙街道13

6、66795东部华侨城1515合计47379426(二) 2008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2008年,是我区建区以来发生地质灾害次数较多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1起,主要分布于罗沙盘山公路、盐梅路、小三洲公路、海山公园等区域,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根据20088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我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是:1、 时间相对集中,主要发生在夏季6、7月份,连续暴雨期间。2、 数量多、地点广,级别小,沙头角街道4处、海山街道3处、盐田街道10处、梅沙街道4处,主要集中在山区公路两边、人工开挖的山坡陡坎。3、 主要类型为边坡变形、失稳引起山体崩塌、滑坡。

7、4、 诱发因素主要是强降雨且持续时间较长,且多为人为活动因素形成的边坡。表2 2008年地质灾害数量分布表类别街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合 计占比例沙头角0400419%海山2001314%盐田45101048%梅沙3100419%(三) 2009年度地质灾害预测1、2009年降雨趋势预测根据市气象台的天气趋势预测,预计2009年有35个热带气旋影响我市,其中12个为严重影响。全市年总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0%,为1950-2150mm,受地形因素影响,我区降雨预计可达2250-2450mm。其中,1-3月降雨量为100-130mm,较历史同期偏少20%;4-6月(前汛期)降雨量为850-9

8、50mm,比历史同期多20%左右,多局部暴雨和短时雷雨;7-9月(后汛期)降雨量为900-1100mm,较历史同期偏多5%左右;10-12月降雨量为80-130mm,较历史同期偏少60%。预计降雨集中出现在:5月中旬-下旬,6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上旬。2、地质灾害预测根据降雨趋势预测和地质灾害发生规律,预计2009年度,我区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是边坡类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可能分布在以下地区:盐排高速、盐田港-大小梅沙沿海一带和联泰梅沙湾、天琴湾等建设开发地带。(四)重点防范期每年汛期(4-9月)是我区地质灾害多发期,也是重点防范期。强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汛期内每小时降

9、雨量大于50mm、日降雨量大于100mm或3日累计降雨量大于175mm的时段是重点防范期中的防范重点。三、 地质灾害责任分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有关部门要在区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 区监察局:负责监察地质灾害防治各责任单位的行政效能。(二) 区发改局:负责按规定统筹安排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负责协调市发改局、协助区工务局做好工程治理项目计划立项工作;负责建立区危险边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三) 区财政局:负责按规定筹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建立应急处置经费快速拨付

10、机制。(四) 区建设局:协助区政府负责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全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系统,编制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协调市国土房产局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责任人认定等工作,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制度,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的协调、指导、监督工作;掌握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五) 区农林水务局:负责水库、河道及其它水利设施管辖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治理,灾害应急处置等。(六) 区城管局(行政执法局):负责全区地质灾害涉险范围内违法建筑、临时建筑的清理和居住人员迁移工作;负责公园、城市道路等

11、管辖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治理,灾害应急处置等。(七) 区旅游局:负责组织东部华侨城等旅游企业做好旅游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如隐患点的巡查、监测、治理,灾害应急处置等。(八) 区工务局:负责自然因素及政府建设行为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其他隐患点代治理工程的实施,按照年度治理计划,组织完成治理工程项目的计划立项、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工作;负责组织施工企业等相关单位做好管理范围内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九) 各街道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街道办事处在职权范围内统一领导和组织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协助区政府做好治理工作。街道办事处应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

12、立和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协助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好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工作。(十) 市交通局沙头角办:负责协调市公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道桥养护部门做好道路、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一) 盐田港集团公司、东部华侨城等建设开发单位和用地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用地范围或管理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二) 受委托的地质专业技术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做好地质灾害技术巡查和监测工作;参加灾情应急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做好抢险救灾的技术指导工作;为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决策依据。(十三) 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分

13、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四、 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预防重点在于从源头上控制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形成,对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控,采取预防措施加于防范,做到防范于未然。(一) 地质灾害隐患源头控制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相关部门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

14、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审批新建住宅,禁止从事爆破、削坡和其它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二) 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加强基层社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工作,通过进入城中村、工厂、社区等开展现场咨询、有奖问答、电视传播、发放资料等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居民对地质灾害的危害、发生前兆和防范措施等的认识,不断增强全民地质灾

15、害防灾、避灾、减灾意识和抗灾能力。组织地质专业技术专家对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负责人和责任人进行地质灾害基础技术和法规知识培训,争取培训到社区一级,以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尽可能避免、减轻或消除地质灾害损失。(三) 群测群防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建设,通过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在汛期特别是在连续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时,迅速发现险情,快速部署防灾抗灾工作,及时预警自救,划定警戒范围、设置警示标识等安全防范措施,必要时组织涉险人员撤离避让和转移财物,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避免财产损失。群测群防网络分为4+1级,分别为:责任单位监测网(四级网)、社区级监测网(三级网)、街道级监测网(二级网)、区级监测

16、网(一级网)和技术单位监测网(技术级)。各街道办事处应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区地质灾害防治网络系统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详见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网络联系表(附件4、5)。1.责任单位监测网(群测群防四级网)(1)职责范围:一是对具体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监测频率要求进行巡查监测,主要为巡查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本身的变形迹象及其威胁对象、可能成灾的范围等情况;二是将监测资料上报所在社区;三是在危险区域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如警戒线、警示牌等),禁止人员进入,在临灾时组织群众紧急避险,发灾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并向有关部门报告。(2)监测手段:主要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监测,一般进

17、行简易的相对位移监测和宏观观测,并做好记录、收集等工作。(3)监测要求:制定具体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监测制度,落实责任人,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责任单位监测网由责任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2.社区监测网(群测群防三级网)(1)职责范围:一是建设、完善和管理本社区监测网,组织、监督本社区地域内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二是负责对本社区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跟踪,并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核实;三是对辖区地质灾害重要隐患点和无法落实责任单位的隐患点进行巡查监测,主要为巡查监测隐患点本身的变形迹象及其威胁对象、可能成灾的范围等情况;四是负责本社区地质

18、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五是组织在危险区域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如警戒线、警示牌等),禁止人员进入,在临灾时组织群众紧急避险,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发灾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2)监测手段:主要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监测,一般进行简易的相对位移监测和宏观观测,并做好记录、收集、汇总和上报等工作。(3)监测要求:制定具体的监督、巡查、监测制度,落实责任人,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好应急救援和报告工作。社区监测网由社区工作站站长负责。3.街道(东部华侨城)监测网(群测群防二级网)(1)职责范围:一是建设和完善本街道监测网络,组织、监督本街道辖区的地质灾

19、害群测群防工作,做好三、四级网的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对本辖区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跟踪、巡查、监测,并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和核实;三是负责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四是督促社区和责任单位在危险区域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如警戒线、警示牌等),禁止人员进入,在临灾时做好组织群众紧急避险等安全防范措施,发灾时第一时间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抢险救灾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2)监测手段:主要是定人、定点、定时、不定时进行巡查、监测,一般进行简易的相对位移监测和宏观观测,并做好收集、汇总和上报等工作。(3)工作要求:制定具体的巡查、监测和监督制度,落实责任人,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及时上

20、报存在异常情况的监测资料,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好应急救援和报告工作。街道监测网由街道办事处(东部华侨城)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负责。4.区监测网(群测群防一级网)(1)职责范围:一是建设和完善区监测网,组织开展我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做好二、三级网的监督管理工作;二是负责对我区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跟踪,和对监测资料进行抽查核实,协调组织专业技术部门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和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发出预警通知;三是负责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协调做好我区群测群防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四是协调组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应急监测,在临灾时指导组织做好群众紧急避险等

21、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在发灾时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2)监测手段:主要是不定期进行监督巡查,做好监测资料抽查核实,及时调整监测网络。(3)工作要求:制定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落实责任制,组织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处置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区级监测网由区政府组建,由分管地质灾害防治的副区长负责,区建设局具体负责实施。5.技术单位监测网(群测群防技术网)(1)职责范围:一是对我区群测群防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信息管理,协助建设和完善区各级监测网;二是协助我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三是负责对我区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跟踪巡查、监测;四是对各级监测

22、网的监测资料进行核实,同时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和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隐患点进行预测预报,向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提出具体的地质灾害安全防范和工程治理措施;五是地质灾害发生时,提出应急处置技术措施和方案。(2)监测手段:主要是定人、定点、定时、不定时进行巡查、监测,采用技术方法进行相对位移监测和宏观观测,对各级上报监测资料进行汇总、综合分析。(3)工作要求:制定具体的巡查、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人,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在临灾时及时提出紧急避险、工程加固等安全防范措施,指导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提出应急救援及其工程处理措施。技术监测网由区建设局

23、委托专业技术部门组建,由受委托的专业技术部门的法定代表人负责,由专业技术骨干具体负责实施。(四) 汛期预防1、 值班汛期(4月1日-10月30日),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值班工作,相关责任人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联系方式见附件6。逢台风暴雨、连续雨天等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期间,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要24小时有人值班。值班时要保障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2、 巡查汛期,各级群测群防监测网应加强对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发现险情,责任单位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同时逐级向有关部门报告。相关部门、单位接到险情报告后,要及时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灾、减灾和抢险救援工作。3、 监测(1) 监测频

24、率:每年1-3月和11-12月为正常时段,每月观测1次;每年4-10月为汛期,每10天观测1次;如发现灾害点有异常变化、遇台风暴雨及连续降雨等要加大观测频密度(如每天1次或1天几次)。(2) 监测资料的上报:监测人每次监测都应认真做好记录,并填写在预定的表格内。监测记录应按规定及时逐级上报,正常情况每月上报1次,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上报。(3) 监测资料的分析、预测预报:区建设局负责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对上报的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预测预报。(4) 监测分工:直接危及交通、水利、市政设施、旅游区、公园等的地质灾害,由相应管理部门、单位负责组织监测、预防;其他地质灾害根据群测群防网络组织进行监测、预

25、防。(5) 监测方法:根据我区实际情况,采用裂缝位移测量(相对位移监测法)及宏观观测(目视监测法)两种方法。裂缝位移测量法主要用于有明显裂缝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在裂缝两侧设桩或设片、设尺观测裂缝变化情况的方法,监测点主要选在滑坡后缘、中部、前缘主裂缝两侧或建筑物裂缝两侧,监测点每组2个,视实际情况布设3-8组。宏观观测法主要目测地质灾害体、不稳定边坡及周围的掉土、掉石、滚石、冒水、冒砂、裂缝长宽变化及泉水的流量、颜色、水位变化和树木歪斜、动物异常等地质灾害发生前在宏观上表现出的变化特征。4、 检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地质灾害防治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级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年度地质灾害

26、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的落实情况,在汛期前进行检查,在汛期内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责成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将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上报区政府。5、 预警预报我区未设气象部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由市国土房产局会同市气象台联合发布。接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要及时逐级通知和部署防御工作,督促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责任单位、辖区群众和有关方面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依据地质灾害监测资料进行地质灾害预报时,区建设局对上报的监测资料要及时协调组织整理、分析,及时预测预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报告区政府及相应街道办事处和有关方面做好安全防范工作。6、 强降雨防灾

27、(1)当日降雨量可能达到50mm(暴雨)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可能达到100mm时:各街道办事处通过社区防灾网络通知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注意防灾,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工作;街道办事处防灾领导小组等防灾机构进入防灾状态,抢险队伍做好抢险准备工作。(2)当日降雨量可能达到100mm(大暴雨)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可能达到150mm时: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街道办事处、社区防灾网络逐级通知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进入防灾状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通知危险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做好临时避让的准备,并密切注视暴雨动态,及时根据雨情变化通知涉险群众进行撤离、转移,同时加

28、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频密度,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上报区政府及区建设局;区、街道两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等防灾机构进入防灾状态,抢险队伍进入防灾减灾抢险待命状态。(3)当日降雨量可能达到150mm(特大暴雨)以上或累计过程降雨量达到200mm以上时:区政府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街道办事处、社区防灾网络紧急通知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入紧急防灾状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采取组织危险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和财产转移及安置等临时避让措施,同时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频密度,发现边坡裂缝变形加剧,出现掉块、滚石、涌砂、涌水现象,或地下水位降低、干涸、回升及动物异常等时,应立即上报区政府及

29、区建设局;市、区、街道三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等防灾机构进入紧急防灾状态,抢险队伍进入紧急抢险待命状态。7、 预防工作安全防范措施巡查监测单位必须为巡查监测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工具,巡查监测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遇到地质灾害发生时,在组织指导灾害范围群众尽快撤离的同时,尽快撤出危险地带并做好现场警戒范围的管理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一) 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盐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汛期值班、险情巡查、预警预报、灾情速报、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二) 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

30、。根据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伍;落实应急资金,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地质灾害发生或险情出现时,能及时掌握险情灾情,迅速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三) 快速、妥善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地质灾害险、灾情发生后,街道办、区政府应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按既定预案要求组织抢险救灾。区建设局要协调市国土主管部门会同专业技术单位和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情况,提出应急处理措施;应急抢险队伍要迅速进入现场排险和抢救受灾人员;其他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按照应急预案的分

31、工和要求做好抢险救灾的相关工作。六、 地质灾害治理(一) 治理工作任务。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2009年度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计划,我区将完成27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其中市、区政府计划投入6399万元完成16个治理工程项目。1、 政府治理项目。完成深圳先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侧、盐田区高科技园、深华石场等10个危险边坡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奥克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北侧、三盐公路等危险边坡治理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具体见表3。序号隐 患 点 名 称辖 区威 胁 对 象年度工作计划责任单位备 注1群利公司36小区2栋楼前危险边坡沙头角建筑物及住户完成治理区工务局2深圳先

32、进微电子厂北侧边坡海山厂房、工人完成治理区工务局3海山公园南侧边坡海山建筑物及其人员完成治理区工务局4恩上村道路边坡海山过往车辆、行人完成治理区工务局5深华石场边坡盐田人员完成治理区工务局6深华石场西侧85.8高地边坡盐田人员完成治理区工务局7市外国语学校后门北西侧边坡盐田过往车辆、行人完成治理区工务局8华侨新村35号教师楼北东侧边坡盐田建筑物及住户完成治理区工务局9成坑高科技园场地边坡梅沙场地、施工人员完成治理区工务局10盐田成坑二线公路边坡梅沙过往车辆、行人完成治理区工务局11沙头角看守所后周边山体沙头角建筑物及其人员完成勘察、设计区工务局12盐田区沙商贸职工宿舍北侧边坡沙头角宿舍及其人员

33、完成勘察、设计区工务局13奥克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北侧边坡盐田厂方完成勘察、设计区工务局14三盐公路边坡盐田过往车辆、行人完成勘察、设计区工务局15坜背村盐田看守所周边边坡盐田看守所及人员完成勘察、设计区工务局16大梅沙截洪沟顶部边坡梅沙截洪沟、万科东海岸住宅完成勘察、设计区工务局表3 盐田区2009年度政府治理地质灾害工作计划表表4 盐田区2009年度其他责任单位治理地质灾害工作计划表序号隐 患 点 名 称辖区威胁对象年度工作计划责任单位备 注1市局战训中心海山办公、特警综合楼等完成治理市公安局2市局装备仓库海山办公楼、备勤楼完成治理市公安局3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盐田区明珠大道)盐田宿舍楼、

34、图书馆完成治理市教育局4盐田盐沙二线公路2.32.4公里边坡盐田二线公路完成治理武警七支队5盐田区飞灰固化安全填埋场西侧边坡(政府储备地tyt-054-3地块)盐田厂房和窝棚完成治理市土地储备中心6盐田高科技工业园西侧盐田坡下行人完成勘察、设计市土地储备中心7鸿基堆场北侧(路北侧)边坡盐田公路、停车场完成治理盐田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8香港赛马会康颐雅苑观景亭边坡梅沙人员完成治理香港赛马会康颐雅苑9盐田植物隔离场边坡盐田道路、施工人员完成勘察、设计深圳市检验检疫局10科威石场边坡盐田混凝土搅拌站完成勘察、设计深圳四村科威石场有限公司11深圳新卫科技有限公司西北侧边坡梅沙盐坝高速公路完成勘察、设计

35、小梅沙股份有限公司2、 其他责任单位治理项目。一是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治理项目: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盐田飞灰固化安全填埋场西侧、燕莎二线公路2.3-2.4公里路段等6个危险边坡治理工程项目;二是责任单位治理项目(不含在建工地):鸿基堆场北侧、香港赛马会康颐雅苑观景台、深圳新卫科技有限公司西北侧等5个危险边坡治理工程项目,具体见表4。(二) 治理工作要求。1、 各治理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力度,按时保质高效完成今年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任务,消除安全隐患。2、 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办事时间,加快办理速度。3、 监督

36、、审查单位,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的监督、审查过程中,将安全防护与水土保持、环境美化等相结合,严格把关,确保治理工程既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又能美化环境。七、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维护管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维护管理责任人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主管部门应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责令责任人整改。在建(办理施工许可证后)和未移交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建筑物、道路、公园等附属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依次由其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单位或该工程受益者负责维护管理;没有责任单位或责任单位不明的,由辖区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维护管

37、理。八、 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保障(一) 资金来源。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由市、区政府承担;直接危及交通、水利、市政设施和旅游区等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二) 资金计划。2009年我区政府计划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6400万元(其中市财政5180万元,区财政1220万元)表5 2009年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资金计划表(万元)项目市财政区财政合计备注预防资金35060410专项费用应急资金10025125治理前期费用27511051380治理施工费用44595605019含边坡绿化

38、小计518417506934(三) 资金保障。区政府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和奖励等工作。区发改局、财政局、建设局和工务局应通力协作,积极筹集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区政府应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纳入政府年度预算范围。隐患点的直接责任单位要积极筹集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各街道、社区及相关责任单位要安排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群测群防网络和预警体系建设、抢险救灾、地质灾害治理等防治工作。(四) 资金监管。建设单位要认真组织优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方案,把好工程投资控制关;区财政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的监管;区审计局依法对防治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九、 地质灾害防治奖

39、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区监察局应加强对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在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治理等防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瞒报、漏报、谎报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和因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玩忽职守、擅离职守、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人员,由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及法律法规,给予责任追究、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附件:1.盐田区地质灾害灾(险)情报告表2.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图3. 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网络联系表一(区、街道)4. 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网络联系表二(社区)5. 200

4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值班联系表附件1 盐田区地质灾害灾(险)情报告表时 间年 月 日 时 分至 月 日 分地 点坐 标或经纬度x=y=地质灾害类型规模范围危害对象成因或诱因照片或影像应急措施灾前灾后预防受 灾(涉险) 人 数(人)死亡经济损失(万元)直接失踪受伤潜在受威胁备 注填表单位(盖章): 填表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 地质灾害类型:填写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裂缝。2、 时间:险情急剧变化时间或发灾时间。3、 地点:描述详细,便以定位,最好提供坐标或经纬度。4、 规模范围: 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别填写体积,地面塌陷填写面积,裂缝填写长度、宽度、深度。5、

41、 照片或影像:填写文件名或编号,随表报送。附件2: 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图海山街道办事处盐田街道办事处梅沙街道办事处东 部华侨城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沙头角街道办事处市国土和房产局直属分局专业技术部门社 区工作站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社 区工作站辖区内各责任单位社 区工作站辖区内各责任单位社 区工作站辖区内各责任单位辖区内各责任单位辖区内各责任单位附件3: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网络联系表一(区、街道)序号单位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备注办公室手机传真1市国土和房产局直属分局黄 超副局长杨 琴科 长831390511300886110083139061颜凯峰副科长8294694813502843

42、03382946902麦水根83139217135096300702区建设局彭伟明副局长252279981390294692925228835林景祥科 长2522882813802550683徐 华副主任科员25228828138235537753区工务局刘立山总工程师255509811360042797125356014赖远平部 长2555008913691755328麦劲涛科 员25552187139029538234沙头角街道办龙建华副主任255514961350159898325552483谢宜棠科 长25554728138233668395海山街道办李友华副主任252150881380223831325353581罗金泉科 长25215199136025186936盐田街道处杨 武副主任25200016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