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语文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 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 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
2、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 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 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 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
3、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 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 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 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 个别到一般等
4、,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性,便于读者理解。 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 ) 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也”“还”“其次”“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
5、 “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 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 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可能”“左 右”等 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 /生动形象 /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 ( 1 )不可以。 ( 2
6、)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 ( 1 )表态(删还是不删) 。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 表估计,“多 ”“ 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 4) 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 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 ”“ 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
7、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 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 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 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明确: 分论点可有 N 个(补充和
8、证明中心论点) 方法 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 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B 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道理论据(引用 名言要分析)。 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判断论据能否
9、证明论点; 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 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 方,散文中为比喻。 分析论证过程: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 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论点(具体写出证明了什么论点) 4、 议论文的结构 一般形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 类型:
10、 并列式 总分总式 总分式 分总式 递进式。 6、驳论文的阅读 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7、常见考点 、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 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
11、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 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 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 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 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 应有一定
12、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 曲解愿意。 、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 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 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 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举例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
13、力。 道理论证: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 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 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 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对比论证: 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 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 XX 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 受。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 (3 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
14、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 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 被读者接受。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 准确,严密:、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要从修辞的角度分 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 概念使用准确,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 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
15、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 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思路: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 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解释词语的含义; 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 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
16、内容,这种情况, 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 验其正误。 、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 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 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 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选文往往是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或叙事 性散文或小说等)。因
17、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要做到准确答题,必须懂得记叙文阅读答题 的基本技巧。 读懂主旨 1.快速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考生要明白,作者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目的,往往是 在这人物身上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而这思想倾向往往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如 2006 年 上海市中考记叙文孩子和书,主要人物是“女店主”。把握住主要人物的各种不同的描 写,才能体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要注意的是,并非笔墨多的 人物就一定是主要人物。有时作者从侧面描写来烘托、勾勒主要人物的形象,如课文我 的叔叔于勒中,主要人物不是于勒叔叔,而是菲利浦夫妇,因为文章揭示的主题是资本 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18、。 2.快速把握情节。所谓情节,“就是表现人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抓住了主要情节,就把握住了文章主要的内容。如孩子和书中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 线索,由“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向顾客推荐合适的书帮助陷入困境的少年诗人 留言示谢卖书给孩子们。系列的情节构成事件,刻画了“女店主”的形象与品质,表达 了文章的主题。 3.快速概括文章内容。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考生在浏览阅读材料后,要学会 能以最简洁的语句反映出这个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这样就会对选文有一个正确的总体印 象,以利主题的把握。其方法是“谁做了什么”。如孩子和书,主要讲的是“一个曾经 陷入困境的孩子成为诗人后向当年救过
19、他的女店主感恩”的内容。考生把握了文章内容后, 对完成其他题目会有所帮助。 读懂题意 读懂了阅读材料后,考生还须读懂题目的意思。它问的是什么?从什么角度提问的? 题目里蕴藏着哪些考点?读懂了题意,才能正确答题。 1、审读题干的语言。中考试卷命题者可谓呕心沥血设计题目,所以题干语是明确的, 科学的。考生做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语。下面我们来看孩子和书第 16 题:“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2) _;(3)_;(4)_”。让我们来理清题干语的内容: A.“全文”意思是提醒考生根据全文来考虑; B.“表现”意思要具体回答文中相关具体的内容,不能笼统或抽
20、象的答题。 C.题目要求回答三个表现,那一定是全文中最为典型的三处; D.题目中出现的第 1 个答案是为考生提供了回答问题的角度与基本样式,是示范答案, 帮助考生从内容和形式上理解和答题。所以审读题干的语言,就是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5 题,涵盖面却很大,考查知识和能2、关注题目的考点。中考记叙文阅读考题仅 3 力,既有一定的适度,又讲究梯度。因此,考生如果基础知识扎实,熟悉考点,那么在考 试时就会从题目中看懂考点,根据题目要求准确答题。 分,在题量不变的要求下,2006 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总分值为 150 3.留心分值的设置。 命题者势必提高各题分值,所以注意分值也不失为一个答题的方法。从今
21、年中考记叙文 段中她心里很 题来看,命题者设下一个陷阱:“联系全文,第 15孩子和书的第 18 分,原因是答题纸上。不少考生在这题上失了 3 6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_”( 分) 只留了一个空格,考生误以为只有一个答题点。其实关注分值,我们就不难发现,该题一 分,肯定隐含至少两方面内容,否则该题分值高得离谱了。考生要学会善于识破试题空 6 中的干扰素。 解题指导 人物描写人物描写通常考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近几年考揣 1. 摩人物心理活动的题型有上升趋势。确实,一个行为,一句话,一个神态皆是人物内心情 感的体现,从一个人物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中,便能揣摩他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
22、考生 根据语言环境来准确认识人物的各种描写。要明白,一个人的心理往往就是他的感情、脾 性、品质,而心理的流露自然要通过他的言行态度来表示。有的考生不明白肖像描写(外 貌与神态)怎能表露人物的品行,其实,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作者都是刻意的、有目的的。 ,青白脸色(半饥半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肖像的描写:“他身材高大(有谋生的条件) ,一把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年岁已大,饱),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时常遭受肉体上的摧残) 穷愁潦倒)”,鲁迅每一处描写都是来揭示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一般不会 2. 作纯客观的描写,“环境描写带有作者浓郁的主观
23、色彩”。因此,环境描写一般起到这么几个作用:(1)往往表现自然条件(氛围)的良好或恶劣;(2)往往交代故事、人物的背 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等);(3)如在文首,往往为后文的情节、人物作铺垫;(4)往 往渲染、烘托或反衬出一种氛围,(5)为主要人物的形象、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一般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也是这样分析表述。 3.修辞手法根据考纲的规定,中考语文涉及的几种修辞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如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异类才能相比,回答本体的作用时要抓住喻体的特 征,结合内容来回答,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与“武器” 的相似点是什么呢?“武器”的特征是“攻击他
24、人或保护自己的工具”,由此便明白,本体 “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思想的作用了。再如排比,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起强调作用, 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回答问题不仅要记住这些条件,更要根据语言环境来作答。增 强(什么)语势,强调(什么)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各种修辞手法作用不 同,考生首先要识记其作用,然后根据文本来回答。 4.答案语言的表述要注意准确简洁。记叙文阅读大多数的答案都是以议论或说明的表 达方式为主的,因为这是在剖析事件或人物的“为什么”,所以,回答问题一要准确,二要 完整,三要简洁流畅,唯有这样,才能把考生的观点表达清楚。千万不能含糊其辞或简言 答之。如“结合文题穷人的风骨,说
25、说文章赞颂了一种_的风骨”,正确答案是: “身处贫困处境,仍保持着不轻易接受他人施舍的自尊、自爱的风骨。”这是根据文章内容 来揭示主题的答案。有的同学要么过于简单:“人穷志不穷”,要么去摘录文章中的具体描 写,要么回答似是而非,这就在表情达意上偏离了方向,自然难以得到满分。 中考语文记叙文知识点众多,其他考点诸如原因、依据、理由、指代、标题的含义 、结构、概括、归纳、比较、质疑的回答方法、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词序(段序)(作用) 论等等,往往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中考记叙文阅读主要考查考生的认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 评价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考生只有努力
26、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准确答题。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 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 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7、。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 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 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
28、的特征/事理加以 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 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4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 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 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
29、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 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 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 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 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 语
30、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 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 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3( (4
31、)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 “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 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 而是其中的一
32、部分。 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1 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 。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 材料组织特点?
33、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 划分层次? (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7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 次清晰。 8 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 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 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
34、号内 )。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 平叙(略) 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 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1) 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
35、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 情等。 (7) 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使语言辛辣幽默。 (8) 欲扬先抑 先
36、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 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 动的效果。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37、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 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 承接上文 (2) 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 承上启下(过渡) (4) 为后文作铺垫 17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
38、,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议论文阅读技巧 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 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 中心论点 1 个(统帅分论点) 明确: 分论点 n 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方法 从位置上找: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前冲刺试卷A卷含答案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中职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
- 2024供应商长期合作协议参考格式
- ICP资质申请咨询与服务协议
- 2024安全禽蛋买卖协议范本
- 2024年砖瓦行业材料买卖协议范本
- 2024矿石运输承包具体协议样式
- 房产中介2024居间协议样式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英语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化妆品营销策划方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选择性必修一第1-3章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 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幼儿园中班社会《兔子先生去散步》课件
- 人教课标解析新时代教育理念
- 品牌授权收费合同模板
- DB41-T 2689-2024 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