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_第1页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_第2页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_第3页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_第4页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 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 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 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阅读方法与技巧二. 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

2、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 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 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 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 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 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

3、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 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 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 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的题型: 1、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 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 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4、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例: 3、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1 明、摹状貌、作诠释等。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2()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1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事理。xx 、作比较:把 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和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5、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xx/比作 xx、打比方: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事理。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作用同举例子)A、引用具体的事例; (作用同列数字)B、引用具体的数据;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

6、服力。C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 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 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 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 、

7、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分(或由分而总) 、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个别)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 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 序。 5、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向沙漠进军5、6 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 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6、语言准确性: 1、加点字词有

8、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类型 事理。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对策:答:准确/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类型 4。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对策:答:(1不 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3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类型 相当”等词表程”“。是态(对策:答:1)表(删还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 。)若删去,原来(3量表”“”“”“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数 (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 )xx词体现了语言的 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2 7、说明文的结

9、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并列式、递进式等。 三、实战演练 (一)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16 年中考) ? 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体形巨大的动物,比如恐龙、猛犸象、大地獭、柱牙象、北美 野牛、蓝鲸等,如今它们要么已经灭绝,要么数量大减,濒临灭绝。最新研究发现,大型 动物的灭绝,导致地球营养元素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广泛而均匀地扩散,其影响至今仍然可 见。 虽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通常情况下所谓“大型动物”(Megafauna)指的是体重在 45 公 斤以上的动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动物集体灭绝出现在 1.2 万年之前,也就是上一个 冰期结束之后,至少有 12

10、0 种大型动物在这一时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气候变化是这 场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如果说和硫酸是地球的动脉血管,那么这些大型动物就是地球的毛细血管,动脉固然重 要,但毛细血管同样很重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有机会获得宝贵的 营养元素,满足植物的生长。 陆地需要依靠动物来运输营养物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海洋也需要呢?即 使有了洋流也还不够吗?答案很直接:还真是不够。营养物质通常比重较大,时间久了就 会沉入海底,所以大部分海洋的表面都极度缺乏营养物质,所以才会有“蓝色沙漠”的说 法。 2015 年 10 月 26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11、的一篇论文显示,鲸和海豚这类体 形较大的海洋动物,同样可以为表层海水提供营养物质,因为它们大都在深海觅食,在浅 海排泄。 这篇论文是由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人员发现,从 300 年前开始 35300 年前约有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 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 万头,如今只剩下了几千头。鲸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种群密度的减少,导致被从海 8 万吨。,即从过去的每年 35 万吨下降到了现在的 底运到海面上的磷元素下降了 75% 除此之外,海鸟和洄游鱼类也会把来自海洋的营养元素带到陆地上去。同样拿磷元素来 96%,只剩下大约 15 万吨磷元素被带上陆地,如今这

12、个数字下降了 说,300 年前每年都有 吨了。6000 那么,家养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动物的这个功能呢?答案是:极为有限。因为绝大部 分家养动物都是圈养的,活动范围超不出栅栏。 这篇论文的作者们呼吁各国政府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尽快采取措施恢复大型野生动 物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扩大家养动物的活动范围。这么做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 境,而且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原因是地球上很多地方由于缺乏营养物质, 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照到那里的阳光被白白浪费掉了。 5 期,有改动) (选自意林2016年第 分) 1.选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其中 66%90%30

13、0研究人员发现,从 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 万头,如今只剩下几千头了。 体形最大的蓝鲸在 300年前约有 35 分)32选文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绝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 3 3.“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从生态价值的 角度看,选文第 3 段形象地把大型动物比作地球的“毛细血管”,请说说理由(3 分)。 (二)“超速高铁”比飞机还快(15 年中考) 凌 华 从纽约到洛杉矶的时间缩短至 45 分钟;从纽约至北京仅需乘坐一种超快速交通工具, 两小时,这似乎只有在科幻大片钢铁侠中才会发生,然而,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 道,美国 Hy

14、perloop 运输科技公司计划明年将在加利福尼亚首建一条五英里的高铁轨道, 开启了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程,将“超速交通”的梦想实现。 Hyperloop 超级高铁计划具有一套全新的运输概念体系,它并非以火车,而是以“胶囊” 为运输工具,或者说是一个梭子,将“胶囊”置于管道之中,然后像发射炮弹一样将它发 射至目的地。 每一个“胶囊”重达 183 公斤,长 4.87 米,能容纳 4 至 6 名乘客,还有存放行李的货厢。 连接两个目的地的管道跟高速铁路一样,会搭建在地上。按照预想的规划,这样的管道或 许可以“附着”到既存的高速铁路架桥上,以节省路线资源与基础设施搭建成本。 这种真空管道磁悬浮

15、列车(Evacuated Tube Transport)项目的动力供应采用的是磁悬 浮技术。整台梭子处于一个几乎没有摩擦力的环境中,以某种弹射装置发射出去,无间断 地 驶往目的地。 简而言之,其原理是建造一条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内抽为真空后,在其中运行 磁悬浮列车等交通工具,由于没有空气摩擦的阻碍,列车运行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据预计, 其速度可以达到 22500 公里/小时以上,可大大缩短地球表面任意地点间的时空距离。 保守估计,乘坐这种列车,华盛顿至北京仅需 2 小时左右;旧金山到洛杉矶 24 分钟;纽 约到洛杉矶 45 分钟;用数小时就可完成环球旅行。本地旅行速度达每小时 350 公里

16、,城际 间旅行速度达每小时 1000 公里,国际间旅行速度大于每小时 4000 公里。 这种列车是比飞机还快两倍,能耗不到民航客机 110,噪音和废气污染及事故率接近 于零的新型交通工具。由于管道是密封的,因此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 何影响。整套系统低摩擦、低耗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就能提供日常的用电,乘客搭乘的 “豆荚”舱,也不用像飞机一样,需要按时间来搭乘,而是随到随走。 据外媒报道,实际上美国的高铁计划十分难产。受到财政预算、运力审核以及环境保护 等各个方面的阻碍,加州联通旧金山与洛杉矶的高铁项目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其中最大的 一个制约因素莫过于建造成本。 相比天价的加州高铁计

17、划,Hyperloop 的预算要低很多。按照穆斯克的估算,客运版将 耗资 60 亿美元,客货两用版将耗资 75 亿美元左右。一旦建成,旧金山至洛杉矶的旅行时 间将缩短至半小时。一个论证了近 30 年的运输计划,如今很可能会在三五年内被这一民间 项目所替代。(科技日报2015 年 04 月 28 日) 1 从选来看,“超速高铁”比飞机还快的原因有哪些?(3 分) 2.阅读选文第段,回答问题。 (1)选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几乎”能否删除?为什么?(3 分) 整台梭子处于一个几乎没有摩擦力的环境中,以某种弹射装置发射出去,无间断地驶往目 的地。 4 (2)选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

18、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这种列车是比飞机还快两倍,能耗不到民航客机 1/10,噪音和废气污染及事故率接近于零 的新型交通工具。 (三)足球也能发电 徐娜 2012 年欧洲杯大幕落下之际,正是发电足球在南非的学校操场上腾空而起之时。课余时 间尽兴踢足球,天黑了抱着足球点灯看书。这并非天方夜详,而是一些非洲少年的现实生 活。他们踢的那个足球并非是传说中的阿拉丁神灯,而是美国几名大学生发明的可以发电 的足球。 发电足球的发明者是美国哈佛大学 4 名女生,她们认为这项发明可以帮助偏僻地区的人 们在夜晚照明。目前,利用运动的能量发电的发明越来越多,其基本原理都是差不多的, 就是把运动时的部分动

19、能转化为电能。当杰西卡马修斯提出足球发电的设想后,她的 3 名好友也十分赞同。大家一起查找资料,并利用零花钱购买一些材料在业余时间进行研制。 女生们利用感应线圈发电技术,把金属线圈、磁铁和蓄电池安装在足球内。当足球无论 是在脚下滚动还是腾空飞行时,线圈都会在球中不停地转动发电,所产生的电能被储存在 蓄电池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发电机正常工作,要合理安排发电线圈与磁铁的位 置,并让发电装置无论足球怎么剧烈运动都不会脱落而乱晃。这花费了女生们不少心思, 才让发电线圈固定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上。 这款足球由 12 块六边形的弹性泡沫面板组成,耐用性强,95%的材料都能回收重复利用, 且防水防潮,无

20、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照样发电。在足球的表面有一个隐形的插座,类似 于耳机接口。这个插座安装在一个哑铃形揭盖下,可以为 LED 灯、手机、MP3 等小电器提 供电能。 目前,这款足球已经在南非一些学校进行了实验,效果还不错。一群少年按照通常的方 小时。可见,学生们下午的足球运3 瓦的 LED灯亮了 法玩了半个小时足球,结果让一盏 10 动完全可以为晚上的学习提供照明。由于安装在足球内的发电装置很轻,额外增加的质量 .少年们拿到这款足球后只是注意到隐藏在一块皮面 150 克,不会影响正常的足球运动约为 上的插座,没有感觉它比其他球重,玩起来感觉也和其他球没有什么差异。 哈佛女生的足球发电创意甚至引

21、起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关注,他评价说:“面对电力 资源紧缺的问題,这是一种另辟蹊径的解决办法,它能给缺电地区的人们带来电能,改善 人们的生活质量。”其实,发电足球除了能给缺电地区送去光明外,也是户外活动和野外探 险的好工具,一场激烈的足球赛之后,夜晚的帐蓬就可以靠它照明了。 09 期)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2 年第 分)(1简要概括选文段的主要内容.2 答: 分)(3 ?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 分) 克”加点的“约”字能否删去?为什么?(150第段中“额外增加的质量约为3 3 答: 5 4. 哈佛女生的足球发电创意有何实用价值?这给了你什么启发?(3 分) 答:

22、(四)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1)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 样呢? (2)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 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 30 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 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 25% 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3)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 时速可达 200 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

23、热,寒带也 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4)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 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 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 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 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5)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 31 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 100 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 52700 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 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

24、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 3 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时,电流高达 10 含;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 闪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 万吨的化肥1 5 万个年产 5电)“合成”的氮肥达 5 亿吨。这 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 厂的产量总和。 分)1.假如没有台风,会出现哪些严重后果?(2 答: ?(3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2.第(2)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 )分 答: 分) 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3. 答: )闪电

25、)“制造”氮肥的过程。(2 分请根据提示填空,简明地介绍雷雨4.( 雨水氮肥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硝酸+ (五)反复烧开的水能不能喝 方舟子 高中化学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人也常这样提醒,这其中是什 6 么原因呢?理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 一种是说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一个成年 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大约呼吸 16-20 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 250 毫升,等于 360 毫克氧。 常温常压下一升水的溶氧量大约是 610 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 超过了一升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26、 另一种说法是,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 形咸硬水。而实际烧水过程中,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而且,钙、镁并不 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实际上它们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 镁,反而对人体有益。 第三条理由就是,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 质的浓度增加了,对人体就有害了。但是我们烧水时一般是盖着盖子的,而且烧开了就会 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多少。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 都喝下去的话,那么不管水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质的总量都 是一样的。 在日常

27、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饮水机的加 热一直开着,每隔 20 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过纯化的, 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经过实验,加热 181 次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 加到 3.53 微克升,超过了桶装水的卫生标准(2 微克升),但也超得不多,要引起中 毒更差得远了。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 O2 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相当于喝下 了几万升这种水。而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地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 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的。 即使是中学教材中言之凿凿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应该轻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

28、 到。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如果担心饮水机的几十次、上百次反复 加热会产生过量的亚硝酸盐的话,那么也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不要让饮水机的加热持 续开着,只在需要饮用时再打开,或者干脆直接饮用凉水(桶装水本来就可直接饮用),这 样能节省能源,更环保。 1、文中说明了一般认识中的水反复烧开不能喝的三种原因,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3 分) 2、全文在说明中使用了什么顺序?结构特点是什么?(2 分) 3、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 4、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 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 O2 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 5、第段的作用是什么?(2 分) 7 (六)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 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食品都能“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 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所以要选择“纯天然”。但人们或许不知道, 有些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危害健康,甚至加了比不加更有益;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是 “天然成分”,可谓食品添加剂中的“白富美”。 在这些有益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中,首先要说一说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 大类,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 (深海鱼油、乳铁蛋白等)。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