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心理学教程_第1页
提纲心理学教程_第2页
提纲心理学教程_第3页
提纲心理学教程_第4页
提纲心理学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基础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一、(基础)心理学研究对及任务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又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又分为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志向和世界)、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和自我意识。3、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其中核心是思维。思维是人类心理发展高于动物的本质标志。恩格斯称它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4、心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心理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物质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交往活动中。5、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描述;解

2、释;预测;控制。6、著名的心理学艾宾浩斯说,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2、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017、18岁)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3、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家庭、邻里、学校、社区、文化和社会团体、亚文化团体等)对发展的影响;帮助提出和指导儿童发展具体的方法。4、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决定论:高尔顿VS华生、共同决定论:斯腾和格赛尔、相互作用论:皮亚杰)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不稳定性5)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6)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问题5、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 18421897)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

4、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及主要理论派别1、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派别: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冯特)、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行为主义(Behaviorism,华生)、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魏特海默)、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马斯洛、罗杰斯)和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皮亚杰、奈塞尔)。2、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1)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

5、苏霍姆林斯说:“教育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能力、禀赋、习气,就没有教育。”所以,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区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2)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科学世界观。3、学习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五、人的心理本质1、科学心理学对人心理本质的基本认识是: 心理具有物质基础(脑); 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具有发展过程。2、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人的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客观源泉。其次,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人脑

6、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的影响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人的心理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最后,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并且也要接受社会道德标准的衡量。总之,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折射。因此,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六、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学基础1、神经系统的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详见绪论的教学课件)2、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所谓高级神经活动指的是大脑皮层的活动。3、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7、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按起源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如吞咽反射等;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之上,通过条件刺激物与之多次结合而形成的,是后天的、易变的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种:一是具体信号,如声、光、像等物理性刺激(狗听到铃声流口水);二是抽象信号,如语词(谈虎色变)。七、心理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心理学研究常采用的方法有:(1)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2)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

8、3)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一、注意的概述1、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注意。注意时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任何一个心理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2、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3、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的产生受主客观条件制约:(1)客观条件有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新异性和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2)主观条件包括人的需要、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4、有意

9、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意志的干预和调节、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对事物的间接兴趣。5、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基本趋势是: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表现为目的性强、意志调节成分增多)。6、小学儿童的意品质及其发展的趋势: 广度,儿童4、5成人8、9,女生优于男生; 稳定性,小学儿童7-1020、10-1225、12岁以上30分钟,女生优于男生; 分配,条件只能有一个动作相对不熟悉; 转移,不同于分散,二年级发展快,男生更快。7、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0、(赋予或减少对象无意注意的特征);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明确活动的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8、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但知觉不等于感觉的简单相加。9、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并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10、人有八种基本的感觉:视觉、听觉、听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知觉按其对象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

11、觉。11、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感受性的不同。感受性有绝对和相对之分。绝对感受性是对刺激强度的感觉能力;相对感受性是对刺激物变化量的感觉能力。12、感受性的变化表现为:感觉的适应(各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如光适应,分明适应和暗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分同种感觉内和不同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感受性也会因训练而产生变化或因某种能力丧失其它感觉能力产生代偿现象。13、知觉的特性有:选择性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相互关系的规律(凡是能引起注意的对象,都易于成为知觉的对象;对象与背景之间的相对性);整体性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的规律(影响整体知觉的感知对象方面的关系因素有接近、相

12、似、闭合、连续等;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之和)、理解性知觉对知识经验的依存关系的规律(如给出熟悉事物的名子;发现对象中值得注意的信息)和恒常性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稳定的规律(有亮度恒性、大小恒常性和形状恒常等;保证了知识的精确性)。14、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正常的,但却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错觉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学习有利也有弊。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官时所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15、小学儿童的感觉的发展:视觉发展10岁人的视敏度(视力)最大;颜色视觉发展表现为能进行不同颜色的配对游戏,能叫出常见颜色的名称。听觉发展包括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运动觉发展大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

13、迟。16、小学儿童的知觉的发展: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由直觉判断向推理判断过渡阶段)、形状(非本质特征当作本质特征、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方位(对上下、前后识别较早;左右方位的识别由固定化到相对化;对字形的感知由只注意形状到形和位都注意)和距离知觉等。时间知觉人类没有专门感知时间的器官。儿童入学后逐渐掌握了数概念和计时工具,学会了利用中介物来认识时间。17、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基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18、儿童在观察图画能力上的发展分四个阶段:“个别对象”阶段“空间联系”阶段(低年级以此为主)“因果联系”阶段(低、中年级

14、以此为主)“对象总体”阶段(高年级以此为主)。19、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观察的目的性由外加目标、主动性低到目的性强、主动性高;观察的精确性由不细心、不全面、笼统、模糊到细心、全面、精确;观察的顺序性由零乱、不系统由系统;观察的深刻性由表面化、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到能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特征。20、观察力的培养: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储备相应的知识;教给系统观察的方法(观察方向的引导、多感官的运用和积极的思维参与、强调细心和运用比较策略);重视观察的结果的处理和运用。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一、记忆的概述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所谓“经历去的事物”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

15、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进行过的动作和操作。记忆的品质:敏捷性、巩固性、条理性和准确性。2、记忆的种类:记忆包括“3”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3”个信息加工的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个方面的内容(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3、表象及其作用: (1)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也叫记忆表象;在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即想象表象。 (2)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3)表象的作用: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表象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表象可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4、遗忘及其规律:(1)

16、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回忆。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2)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3)遗忘的种类: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4)遗忘的原因:情绪性遗忘;心因性遗忘;未及时复习;材料性质(过长或过难、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脑损伤所致。二、小学儿童的记忆1、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2、小学儿童保持和回忆的特点:保持材料由具体到抽象;以视觉加工为主;逐渐学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3、情绪及动机对记忆效果的影响:积极的情绪和外加动机(表扬和奖励)都有利记忆效果的提高。4、小学儿童高记忆能力的培养:(

17、1)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目的明确、目标具体;及时反馈和强化)。 (2)教给儿童识记的方法(无意识记规律的运用新颖、直观和具可操作性;与实际操作结合;理解识记和意义化;使用尝试回忆策略;学会使用一些识记策略材料分析、词和意象的结合等等)。 (3)合理组织复习(复习要及时;复习方式多样;复习分量适当并适度的“过度学习”;对要复习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看清题意、指向正确;系统搜索、避免遗漏;多用概念回忆、少用表象回忆等等)。三、想象的概述1、想象是人们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形象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8、。2、想象与表象:(1)区别: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式,是一种形象记忆的过程,因此,属于记忆的范畴;想象则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它创造出来了新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属于思维的范畴。(2)联系:想象以表象为素材,所以想象出来的事物来源于现实;想象又具有创造性,因而它创造出来的新形象又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3、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再造想象(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式的想象)和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幻想(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和空想。4、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1

19、)小学儿童想象有意性的发展(由自由联想围绕主题,系统地和有条理地想象)。(2)小学儿童想象现实性的发展(想象越发接近现实特征由少到多、结构由不合理到合理;由热衷于神话虚构对现实生活的幻想)。(3)小学儿童想象创造性的发展:再创中有创造独立地进行创造。(4)小学儿童想象概括性的发展:从具体性、直观性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逻辑性;想象的依托由实物词。5、小学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表象丰富,想象就开阔而深刻;表象准确,想象就合理;言语越丰富,想象就越广阔而深刻,且更具概括性和逻辑性)。 (2)进行想象的训练(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20、)。 (3)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使其幻想更富有现实性;使其幻想更具有动力性)。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一、思维的概述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人能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另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或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事物间的关系及事物发展的进程。思维的概括性,表现为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反映的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2、从思维进行的凭借物来分:动作思维(在实际操作中思维)、形象思维(凭借表象进行思维)和抽象思维(凭借语词进行思维)。3、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集中性思维(多方面收集信息,寻求最佳答案)和发散性思维(根据

21、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个答案);发散思维是集中思维的基础。4、根据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性程度分:常规性思维(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利用和整合以形成新解题思路和方面的思维)。5、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准备(收集、概念化和经验储备阶段)酝酿(消化、转换、尝试整合信息和组合新的概念阶段)阐明(悟道和结论阶段)证实(结果检验阶段)。6、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求异思维(三个品质,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和求同思维;直觉思维与批判思维。(燕国材. 普遍心理概论,1998:P159162)7、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

22、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没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加以思考的过程。8、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运用,表现为比较(寻求异同)、抽象(抽取本质属性)、概括(结合本质属性并加以类推)和具体化(从一般到特殊的运用过程)等。9、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对事物及其属性存在与否的思维形式)和推理(由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常用词来表示。人们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有:概念形成(从实例到概念)和概念同化(从概念到实例)。判断是在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表现为概念之间的关系;判断是推理的基础,而它本身又可通过推理获得。

23、推理分为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和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两种。 10、思维的五种品质:广阔性(全面而细致;不片面和狭隘)、深刻性(透过表象见本质)、灵活性(机智;不见异思迁或钻牛角尖)、敏捷性(当机立断、意见正确;而不徘徊、不犹豫)和批判性(善于检验思维;不自以为是或人云亦云)。二、小学儿童的思维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思维自觉性不断提高(元认知水平提高)。2、小学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直观形象形象抽象初步的本质概括。与之相应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一级(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二级(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三级(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3、小学儿童思维

24、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言语丰富经验运用变式和比较策略教给思考的方法);重视解题策略的训练(过程策略:审题归类知识重现找出答案;解题策略:准确理解整体把握判断题型双向推理克服定势、积极发散整合出最佳思路总结和反思);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训练)。第五章 情绪(emotion)、情感(feeling)和意志()一、情绪、情感概述1、什么是情绪、情绪?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feeling)主要用于指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情绪体验)。情绪这一概念是包含:情绪主观体验、情绪行为(表情)和情绪唤醒(情绪总伴

25、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等。因此,情绪既可以用于人类也用于动物,情感这个概念只用于人类。2、情绪、情感是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黄希庭认为情绪不是反映活动(1991),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一般认为,情绪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也是对现实的反映,但情绪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的人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是否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是以需要和态度为中介的。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3、情绪体验

26、的维度和种类?如果撇开具体情境和情绪所指向的对象,仅就情绪体验的性质来看,可以用情感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对它进行一些分析。(1)情感的强度(跟对象对人意义;人对自我的要求;人的需求状态有关):情绪体验在强度上的不同等级的变化,如喜,从适意、愉快到欢乐、大喜、狂喜。哀,可以从伤感到难过、悲伤、哀痛、惨痛。怒,可以从轻微的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到大怒、暴怒。惧,可以从害怕、惧怕、惊恐到惊骇。情绪的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程度也越深。(2)情绪的紧张度(通常与活动紧要关头、最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相联系):情绪的紧张度对活动产生有利的影响,也可能起抑制作用而使动作失调,从而妨碍活动的正常进

27、行。(3)情绪的快感度(快感度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情绪体验在快乐或不快乐的程度上的差异。(4)情感的复杂度:如爱,包含柔情和快乐的成分;恨,包含愤怒、惧怕、厌恶等成分。现代心理学上,把快乐、悲哀、恐惧、愤怒看作是单纯的情绪,称为基本情绪或原始情绪。2、情感和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认识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基础的(知之深,爱之切);情感对人的认识有推动和阻碍作用。情感和认识过程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则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二是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通过态度的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三是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而情感

28、有着较强的自发性。3、情感具有调节行动功能(发起和维持行为)和信号交际的功能(通过肢体表情、言语表情和面部表情实现)。4、情感状其状态分为:激情(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心境(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和应激(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按社会内容分:道德感(判断人们行为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发性的情感体验)和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二、小学儿童的情感1、小学儿童情感稳定性的发展:情境性、具体性和短促性、爆发性境遇性减少、选择性高和长时间的

29、情感体验。主要原因: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思维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提高。2、小学儿童情感可控性的发展:冲动、外露、可控性差控制能力提高(做事有责任感、能严以律己和宽以待人等)。3、小学儿童情感丰富性和深刻性的发展:与人的社会生活(学习活动、集体生活、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相联系,情感内容不断丰富;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情感分化得越来越精细和准确;随着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情感日益深刻(向师性);随着社会因素对情感制约性的增强,儿童能体验到悔恨、内疚、欣赏等较复杂的高级情感。4、小学儿童情感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过度焦虑(素质性焦虑和境遇性焦虑);恐怖症(动物恐怖症、见人恐怖症、特殊境遇恐怖症和学校恐怖症

30、)。5、小学儿童情感的培养:提高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发展;创设情境,陶冶情感;在教育和教学中正确运用移情。三、意志的概述1、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动是不可分的,意志总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在意志调节和支配下的有目的、自觉的、有意识的行动,称之为意志行动。2、人的意志有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动作(受意识支配的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分内部与外部困难)相联系。3、意志与认识和情感过程有着密切联系。意志行动是在认识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调节;情感既可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另一方面意志能使情感服从人的理智

31、的认识。3、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心理成分有: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原则性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和意志努力(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订计划、进行决策以及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内外困难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四、小学儿童的意志1、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1)行动动机和目的由比较短暂、狭隘的、具体的远大的、抽象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由不稳定稳定;解决动机冲突由具体事件左右用抽象原则来解决。(2)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2、小学儿童意志品质的发展包括:自觉性(行动目的明确、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受暗示性、独断性)、果断性(迅速、合理作出决定并采取积极行动优柔

32、寡断或冒失)、自制性(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畏难、懒惰)和坚持性(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冲动性、不稳定性)。3、小学儿童意志的培养:开展理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性;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能力(从生活中小事做起耐心指导,反复训练教师要以身作则);教育儿童正确地对待挫折(分析原因,寻找办法鼓励儿童的积极面对,抑制不良表现注意培养其调节和控制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循序渐进、任务难度适中鼓励和指导其解决困难要因人、因时施教)。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一、品德的概述1、品德是指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稳定。2、品德是一个心

33、理现象,而道德是一个种社会现象,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品德是一定社会道德内化的结果,社会道德依存个体并通过个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其区别: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的制约;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3、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知)、道德情感(个体依其内化了道德行为准则评判他人行为时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

34、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和道德行为(个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二、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1、小学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1)道德概念的理解:从直观的、具体的理解过渡到比较抽象、本质的理解。 (2)道德判断:总的趋势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具体表现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由片面到全面。2、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以爱国主义情感、荣誉感、义务感、幸福感和良心为例): 四到六所级道德感发展最快;义务感发展得最早,其次是良心、幸福感、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城市学生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女生高于男生;各方面的道德情感相互影响、制约但有时又相互矛盾。3、小

35、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一般趋势道德行为的发展与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成“马鞍型”发展趋势)。 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性(由外部权威影响过渡到内心自觉的坚持,但总体水平不高),和自制力(四到六年级存在加速期,但总体上仍表现为易兴奋、易冲动)的发展。4、小学儿童的攻击表现:一不能自控的情绪性攻击;二是恶意的带有挑衅性的攻击。 原因:本能反应(保护性的);达到目的的手段;模仿的结果(观察学习)。应对:家校合作、改善家庭功能;培养良好的团体气氛 、抑制攻击;及时疏导、助其平衡心里。5、小学儿童的撒谎表现:一种虚构或捏造事实的行为,有时候

36、表现为用不适当的方式隐瞒部分或全部事实。原因:家教不当(保护性反应); 期望重视(夸大性反应); 把幻想当现实(幻想性反应)。应对:加强沟通、消除恐惧;分析危害 、重拾信任;知错就改、不背包袱。6、逃学与离家出走表现:一种因为儿童拒绝学校或家庭而造成的社会行为问题原因:家或校责之过严;不良诱惑;性格脆弱。应对:预防不娇宠;不体罚辱骂;要公平、尊重;矫正建立信任、防止对立;真诚相待、探明原因;晓之以理、坚持原则;针对成因、消除隐患。三、小学儿童品德的培养1、说理法:是针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辨是非、善恶的准则,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水平的方法。具体措施

37、:说理要科学;说理要尊重儿童;排除“意义障碍”(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2、仿效法:是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给儿童提供道德榜样,让其仿效,从而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在儿童身上具体化的方法。具体措施:重视模仿学习的作用;为儿童提供榜样要具有可敬、可信、可亲的品质;注意纠正儿童模仿上的偏向(影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3、强化法:通过运用物质或精神奖励等强化手段,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定向和改造,以改变其旧的行为习惯,塑造新行为习惯的过程。具体措施:要有一个目标;制定小步子;及时反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巩固训练结果。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概述1、人际关系定义: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交往中

38、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人是在各种关系过程中长大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包括小组间的关系、班级间的关系、家庭间的关系等等。2、交往的结构:信息交流(人生经历、见闻、想法和感受;信息交流能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动作交换(握手、拥抱、行动合作、表情);相互理解(意义理解、情感理解和动机理解)。3、人际吸引及其影响因素: (1)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叫做人际吸引。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仪表风度、心理品质、特点相似、特点互补等。 (3)人际吸引的诸因素并不绝对的和孤立的。总的说来,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其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

39、、一致的利益、共同的目标,也在于人际交往中双方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二、班级人际关系1、班级既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集体的目标和任务的正式群体),又是一个心理集体(拥有共同的兴趣和情感、共同的活动和行为模式,并接受集体的心理影响)。2、班级人际关系是指班级成员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3、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是领导者、楷模、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的全员性(班集体属于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人际状况);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性(班级人际关系会随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而变化)。4、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1)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错的集体期望。(2)心理

40、相容班级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彼此相互了解、评价相互接近、自觉维护集体的活动和利益)。(3)舆论是一种群众性的意见,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4)凝聚力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高凝聚力集体具有成员交往频繁且正面友善;成员对活动的参与度高;成员比较乐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尊严感。三、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1、小学儿童之间人际关系发展的一般趋势: (1)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同伴关系。包括同伴、同伴团体(小团体)和友谊三方面的关系。 (2)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利益一致和相互依恋基础上的持久的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3)友谊关系的发展:游戏

41、关系(幼儿时期)以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为基础的友谊()内在的、我向的友谊互惠的友谊持久的、互助的、评价性的友谊。2、小学儿童的择友标准:直接接触关系(经常在一起玩)、接受关系(对我有帮助的)、敬慕关系(他什么都好)、其他关系(空间距离、传统关系、传递关系等)。3、小学儿童择友的特点:同质性和趋上性。4、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性别特点:儿童普遍选择相同性别的同伴;女生的选择比率高于男生。其心理意义:同性别具有相同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便于相互合作和交流;有利儿童的性别认同(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5、小学儿童在班级中的地位及其测量: (1)小学儿童在班级中的地位可分为受欢迎儿童(成绩好、能力强、性格好、品

42、德好、有特长)、不受欢迎儿童(有攻击倾向、品行不良、难以相处、其它不令人喜欢的特征;不良品行是小学儿童遭同伴拒绝的主因)、中间型儿童三类。6、小学儿童在班级的地位,可以利用许多方法加以了解,如采用谈话法、观察法、分类法和统计处理。心理学研究中,一般采用社会测量法,包括等级排列式问卷;社会距离量表(可测出集体的社会距离分类、个体的社会距离分数)、关系分析。7、小学班级中的小团体及其引导: (1)小团体是由小学儿童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它的存在:利于儿童吸收同伴的经验,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锻炼实际活动的能力;能满足儿童的归属需要,利于获得同伴间的情感支持;也利于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2)对班级中小

43、团体的引导 了解:小团体活动状况、核心人物及人员组成; 关键:做好小团体的核心人物的工作; 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小团体的目标与班级目标相适应; 分析:冷静分析班集体中的舆论(对小团体的); 限制:对小团体的不良行为要给予限制,并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四、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调节1、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1)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5-7的学习小组)。集体性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表现意识;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如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有利于班级的形成,也有利于发展儿童的个性

44、积极性、交往的独立性、对集体的责任感以及创造性。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兴趣小组、社会实践和适当的生产劳动。也要鼓励和支持小学儿童发展一些由校外教育机构举办的各类活动。2、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 首先,要培养他们尊重他人、以诚相见、善于关心和体贴他人的态度。其次,教育儿童待人处事要热情诚恳、谦虚友善;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要实事求是,不捕风捉影;要讲究礼貌、学习礼节。教师要避免“因果关系刻板化”对师生关系的损害,对学生心理的伤害。再次,对待班干部,要遵循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使他们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扬善抑恶。 2、调整处

45、境不利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1)口头指导:针对不规范的交往行为和错误观念制订并告知训练目标交往策略的指导和新行为模式的学习。(2)角色扮演:让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体验不同情境中的感受的方法,能帮助儿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3)正向行为强化:多关注儿童的积极一面。赏识教育法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一、个性的概述1、个性的定义:个性(individuality)是指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2、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其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所谓“一定水平”是指:儿童的认识要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和具有完整的自我意识;情感要发

46、展到能够正确地自我体验;意志要发展能够实行良好的自我控制;其观点和态度、道德标准和评价变得客观如一,等等。3、个性的特性: (1)稳定性:从功能上讲,个性具有跨情境的、跨时间的稳定,表现在个体的各种活动和行为之中。但其稳定性是相对的,个性又具有可变性。(可变性) (2)整体性:个性是心理特征系统,包含着人的心理现象的整体特性,它是不可分割的(个性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系统内的其他成分的变化;个性形成后,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的心理过程)。个性是各种心理特征整合的结果。(分裂性) (3)社会性:个性反映的是人的社会特质。首先,个性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人一旦失去与人的相互

47、作用,个人便离开了人类社会的环境,沦落为“狼孩”“熊孩”,心理发展也就定格在动物的水平上。其次,人类的语言也是社会性的。语言既是抽象思维的工具,也是交往的工具,它是由社会提供的,而不是个人创造的。因此,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动物性) (4)个别性:个性也反映每个个体与众不同的特性(如内向和外向;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个别性突出地体现为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差异)。(共同性) 总之,个性的稳定性、整体性和社会性,构成了个性的普遍性。人的个性就是个性的普遍性和个别性的统一。4、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系统;自我意识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二、小学儿童的个性倾向性1、小学儿童的需要: (1)需要的定义:当

48、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表现为需要。(生理缺乏(食物)饥饿感进食的需要;缺乏与人交流孤独感人际交往的需要) (2)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3)我国学者把小学儿童的需要分为:活动需要、认知需

49、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2、需要和动机:某种需要被人意识到并变成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后,便形成了动机。因此,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动机对人的行为和活动具有调控作用。动机可被分为:正确动机和错误动机(根据其社会价值分);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根据动机的多重性及其作用分)。3、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小学儿童对游戏和活动的强烈需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固有特点。活动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4、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1)认识需要是小学儿童的主导需要,表现在对学校生活的向往、热爱和对学习任务的重视和完成等日

50、常行为中。(2)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表现为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3)小学生的认识需要的内容是变化的,有些需要变成个性的稳定特性,形成个人行为的动机,表现出对某些事物持久的特殊的兴趣。5、小学儿童交往需要的发展: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1)儿童入学后,在交往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2)儿童早期与父母形成的依恋(婴幼儿对父母产生一种稳定情感关系,称作依恋),对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较大影响。 (3)满足儿童交往需要能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体验到他人和集体的爱。 也有利于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交往需要的满足对儿童的学习具有激励的效果。 6、小学儿童成就需要

51、的发展:成就需要是交往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一种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需要。小学儿童成就需要发展趋势: (1)儿童的期望变得更加现实(盲目乐观客观估计)。 (2)逐步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成绩(为得到奖励而学习、不懂分数与知识掌握之间的关系懂得学习成绩与学习任务的相关性)。 (3)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中等程度焦虑有助于儿童取得较好的成绩)。 (4)抱负水平有所提高(选择低难度的任务选择中等或更难的任务)。7、小学儿童需要的引导和培养:(1)满足小学儿童的合理需要,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所谓合理的需要,是指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利于其身心健康,

52、符合 具体客观条件的需要。反之,是不合理的需要)。 (2)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更高层次的需要(遵循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结构,引导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需要)。8、兴趣定义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1)兴趣使人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具有行动上的趋向性。(2)兴趣与能力有关。一定的兴趣可能反映出儿童具有某种特殊才能。兴趣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又会激发一个人更高的兴趣。9、兴趣的种类:(1)根据社会价值分:高尚兴趣和低级兴趣;(2)根据起因分:直接兴趣(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3)根据其活动效能

53、分:有效兴趣(使儿童能积极采取行动的兴趣)无效兴趣(停留在知觉水平的静观的兴趣)。9、小学儿童兴趣的引导和培养:(1)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通过活动并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儿童兴趣的培养)。 (2)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对小学儿童的兴趣要认真的分析,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要好好保护并加以利用)。(3)利用原有兴趣迁移(兴趣的迁移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对它也发生兴趣)。 兴趣迁移的条件有三:一是,要善于发现小学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二是,要善于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相通点;三是,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其发生新的认识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 (4)适当的

54、表扬和鼓励(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小学儿童兴趣的有效手段。表扬和鼓励要“适当”:一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二是表扬和鼓励要适度)。10、小学儿童的志向志向是关于将来做什么事、当什么人的有进步意义的意图和决心。志向是理想的初级状态。(1)小学儿童志向的特点:主要属于职业志向;带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幻想性;具有易变性;少部分小学儿童的职业兴趣能与当前学习结合起来。 (2)小学儿童志向的培养:以“三个面向”为导向;帮助儿童把志向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为儿童树立一些榜样。11、小学儿童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等,影响着价值判断。(1)小学儿童的价值观表现为从个人价值观(直观而自我)向群

55、体价值观(规则化)过渡 (2)小学儿童的群体价值观的发展不仅促进他们的交往活动,而且利于形成他们正确的自我评价。 (3)小学儿童价值观的发展是适应身心发展的良好教育的结果。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述1、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2、“点红测验”证明婴儿自我认识的分四个阶段: (1)戏物(镜子)9、10个月,把镜子作玩物。 (2)(镜像)“伙伴”游戏1岁以后几个月. (3)

56、相倚性探索18个月左右。 (4)自我认识出现18-24个月左右。3、自我意识的分类:主我(I)和客我(Me); 生理我(身高、体重、体态及健康程度状况等)、社会我(人己关系、群己关系等)和心理我(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4、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1)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外感官的观察;内省)、自我分析(分析、综合,把握自我的特点)和自我评价(有适当与不适当、正确与不正确之分;有过高评价与过低评价之分)。(2)自我体验包括自尊感与自卑感、自信感与自卑感、成功感与失败感。5、自我意识的作用:对态度和行为的调节、控制作用;对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二、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总的趋势:由低到高;一、二年级和五、六年级出现加速现象;自我认知的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自我体验与自我认知比较一致;自我监控出现低年级高于高级现象,原因:“外部控制”。2、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几种表现:过高评价(儿童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过低评价(儿童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适当评价(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3、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依附性评价(父母和老师)独立自评);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片面的、表面的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自我评价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