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技术能力_第1页
教育学教育技术能力_第2页
教育学教育技术能力_第3页
教育学教育技术能力_第4页
教育学教育技术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 2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资源与应用 标准与“计划”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 . 3 信息社会及教育信息化潮流 以学生为中心和教育均衡发展观念的普及 新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水平现状 世界性难题能力描述 发展的方向 1、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1.1 背景 . 4 1、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1.2 变化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单一感官刺激单一感官刺激多重感官刺激多重感官刺激 单一媒体单一媒体多媒体多媒体 孤立的学习、工作孤立的学习、工作合作学习、工

2、作合作学习、工作 信息传递信息传递信息交换信息交换 被动学习被动学习主动的探究的基于问题的学习主动的探究的基于问题的学习 以事实、知识为基础的学习以事实、知识为基础的学习批判性地思考和基于信息决策批判性地思考和基于信息决策 反射性反应反射性反应主动的有计划的行动主动的有计划的行动 孤立的人造的教学内容孤立的人造的教学内容真实的、现实世界的教学内容真实的、现实世界的教学内容 . 5 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 熟知所教学科及教授的技术 有效管理和监控学生的学习 注重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技能) 终身学习 1、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1.3 对教师的新要求 . 6

3、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 促进多种形式的教师培养 促进专业能力评定的标准化 促进终身学习的实现 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 1、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1.4 核心:提高教育技术能力 . 7 来源 商业资源 自制资源 国家免费资源(农远工程) 光盘资源 卫星IP资源 互联网资源 分类 为教师提供的 为学生提供的 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提供的 为其他人员提供的 2、资源与应用、资源与应用 2.1 可用资源及分类 . 8 2、资源与应用、资源与应用 2.2 国家免费资源IP资源 小学版主页 . 9 2.2 国家免费资源IP资源 中学版主页 2、资源与

4、应用、资源与应用 . 10 2.2 国家免费资源互联网资源 2、资源与应用、资源与应用 . 11 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 最新消息,学习先进教育理 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帮助教师获得大量的学科 教学资源,更好地完成学科 的授课、教研任务。 学生通过提供的资源可以 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的课外 知识。 教育资源 的使用 2.3 资源的使用类型 2、资源与应用、资源与应用 . 12 几种现象值得研究 没有用起来 原因:接收设备故障或网络受限、教师对资源不了解、教师素 质不适应时代要求 解决办法:设备通畅、教师培训 矫枉过正 “电灌” 如何评价一堂课 解决:教师培训 应用是关键 教师是应用的主体,但许

5、多教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用什么资 源,怎么用? 解决:教师培训,特别是教育技术培训 2、资源与应用、资源与应用 2.4 当前资源的应用现状 . 13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 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 行)行),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 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 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产生深远影响 标准由教育部师范司委托教师教育信息化专 家委员会研制,参考了国外标准 3、标准标准与与 “计划计划” 3.1 标准 . 1

6、4 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标准,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全国中小学教 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 等三个部分: 培训内容是指达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分 初级、中级、高级,并侧重教学能力要求); 考试内容和培训内容基本一致; 认证是指按照审核认定的考试成绩授予教师相应等级的证书。 这是新一轮国家级国家级、强制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全员培 训训。由于需要培训的教师有上千万(据2003年中国教育统计 年鉴的数据,在编的中小学教师有1028万),其艰巨性可想 而知,其社会效益与影响之大也不言而喻 3、

7、标准标准与与 “计划计划” 3.2 “计划” . 15 培 训 培训:制订培 训大纲,开发 培训资源,加 强基地建设, 组织开展培训 考 试 制定考试大纲 和考试办法, 组织统一考试。 制定培训过程 性评估办法 建立认证制度, 制定配套政策, 加强政策研究. 与教师认证、职 务晋升相挂钩 认 证 3、标准标准与与 “计划计划” . 16 3、标准标准与与 “计划计划” 3.4 “计划”培训的主要内容 模块模块1 准备培训准备培训 模块模块2 2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模块模块3 选择教学用媒体选择教学用媒体 模块模块4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一)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一) 模块模块

8、5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二)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二) 模块模块6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三)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三) 模块模块7 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模块模块8 完成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完成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 模块模块9 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模块模块10 培训的总结与提高培训的总结与提高 活动活动5 5 填写培训日志填写培训日志 活动活动4 4 分析并改进教学设计方案分析并改进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活动3 3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活动2 2 掌握教学设计步骤掌握教学设计步骤 活动活动1 1 了解教学设计基

9、本概念了解教学设计基本概念 . 17 3、标准标准与与 “计划计划” 3.4 “计划”培训的主要内容(续) 教学应用需求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选择教学用媒体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 设计成果实施与评价 反 思 与 修 改 真真 实实 任任 务务 . 18 3、标准标准与与 “计划计划” 3.5 “计划”培训的特点 p 任务驱动任务驱动: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一节课与一个主 题的教学设计)来展开培训内容与培训活动; p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通过大量案例的观摩与研讨进行教学; p 强调活动、强调参与强调活动、强调参与:在活动中激发学员的主动性、 积极性,参与中让学员更深切地去感受去体验; p 典型的活动模

10、式典型的活动模式: 头脑风暴讲解或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讨论交流分享成果反思提高 p 多种学习方式结合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传统+基于技术,自主+协作; p 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作品评价(包括设计的 方案、搜集的资源等)。 . 19 误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 4.1.1 学科、对象、研究范畴的区别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学科,其研究对象对象是信息信息,研究 范畴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 与评价 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学科,其研究对象对象是有有合适技合适技 术支持的教学过程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与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研究范畴范畴则是对有合适 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

11、源的设计、开发、利用、 管理与评价 (所谓合适技术合适技术,包括现代技术、传统技术、有形的物 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目前多指信息技术,但不能 仅理解为信息技术) 4.1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 20 4.1.2 目标的区别 信息技术培训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即 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其中,利用信息 技术的能力是指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 评价信息的能力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教育技术素 养,即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其中,运 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 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

12、就 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 组织与实施教学的能力 4.1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 21 4.1.3 内容体系的区别 信息技术培训教材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 尽管信息技术培训中也涉及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软件 利用和教学自动测评等教学应用的内容,但目的是通 过这类教学应用作案例去验证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实用 性与有效性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则是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 施的各个环节展开。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涉及信息技术 的内容,但目的是利用这类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 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简单地说,信息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操作及办公课件 制作软件使用,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设计和资源编辑 4.1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 22 4.1.4 结论 p 以教学设计和资源处理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培训 与信息技术培训有一定的联系,但根本不同 p 教育技术培训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培训 p 信息技术培训的下一步是教育技术培训 p 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是形成具有技术含量的教 学能力 4.1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 23 定义 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 原理转换成对 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