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 08 振动和波( 1)- 高考物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利用发波水槽,可以使 Si、S2两波源发出的水波产生叠加现象。先使两波源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第一次调整 S1 的振幅后再观察两列波的叠加情况,观察后,请对下面的问题作出判断。如图甲为水波演示槽,可P 为水面上的一点, PSi演示两列水波叠加的情形。Si、S2为两个波源,能连续不断地上、下振动产生水波,=PS2。乙、丙两图分别为 Si、S2波源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水面上不能形成干涉图样B由于水波波速未知,不能判断P点属振动加强点还是减弱点
2、CP 点属振动加强点D. P 点振动的振幅 1cm答案】 C。Ai = 2cm、A?= 1cm,两波源的振动周【解析】由S、S2两波源的振动图象可直观看出,两波源的振幅分别为期Ti = T2= 0.02s,所以两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故满足波的干涉条件,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因此误。由图象还可看出两波振动是同步的,可以知道在Si、S2的垂直平分线上的各点都满足振动加强的条件,故P为振动加强点,因此 B错误C正确。两波在P点叠加时,Si的波峰与S2的波峰叠加时,合位移大小是3cm,当Si的波谷与S2的波谷相遇时,合位移大小是3cm,故P点振动的振幅为3cm,因此D错误。故本题选 C。考点】波的干涉
3、难度】中等2、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机翼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主要目的是()A.加大飞机的惯性B. 使机体更加平衡C. 使机翼更加牢固D. 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答案】【解析】有频率,装置配重杆让机翼的固有频率和驱动力的频率远离,不发生共振。故本题选Do【考点】共振曲线【难度】中等飞机上天后,飞机的机翼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是因为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机翼的固Ax3、如图所示,甲为t = 1s时某横波的波形图象,乙为该波传播方向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距该
4、质点=0.5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可能是(【解析】由题意知入=2m T=2s,波速V 1m/ s ,由图乙知t=1s时质点位移为负且沿y轴负方向向下运动,该波是可能向左传播,也可能向右传播。而距该质点x=0.5m处质点,就是时间相差丄T o沿波4Ap *A wr11G一扌1 八0A八节1 E M liN 电 C【答案】AI网1s和2s的中点1.5s时的状态的传播方向上的另一个点一定是延后的。运用代入法判断!在四个选项中找应该是位移为负且沿y轴负方向向下运动,因此A正确。故本题选 Ao【考点】波的图象;振动图象【难度】较难4、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的声波1和声波2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
5、向传播。如图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象,则下列正确的是()A. 声波1的速度比声波2的速度大B.相对于同一障碍物,声波2比声波1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C.这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D.在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均与从声源发出时的频率相同A错误。声波1的【答案】Q【解析】两列声波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介质相同导致波速相同,因此波长较长,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因此B错误。由V= f知两列波的频率D错误。故本题选Co不同,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因此C正确。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均与从声
6、源发出时的频率不同,发生多普勒现象。因此【考点】波的图象,波速公式【难度】中等5、一列简谐横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图甲是t = 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和图丙分别是x轴上某两处质点的振动图象。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33ai4丙B.1A. mC. 1mD.【答案】Bo【解析】图乙所示质点在t=0时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图丙所示质点在t=0时的状态是x=-0.05m (大小是振幅的一半)且速度方向沿y轴负向。结合甲图找对应的点,若图丙所示质点在图乙所示质点的左侧,平衡位置间距满足x 123 当n=0 时,xI m,因此B正确A错误。若图丙所示质点在图乙所示质点的右侧,平衡位置间距满足
7、n12n 令,当n=0时,x 4 m,因此CD错误。故本题选 Bo3【考点】波的图象,振动图象【难度】较难6、若物体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B.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力为零,回复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D.物体的位移增大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答案】Co【解析】如图所示,图线中a、b两处,物体处于同一位置,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一定相同,但速度方向分别为负、正,因此 C正确A错误。物体的位移增大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因此D错误。单摆摆球通过最低点这个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
8、但合力不为零,因此B错误。故本题选Co【考点】波的图象,振动图象【难度】中等7、一个弹簧振子做受迫运动,它的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不正确的是 ()A.驱动力频率为f2时,振子处于共振状态B.驱动力频率为f3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比共振小,但振子振动的频率仍为C.振子如果做自由振动,它的频率是f2D.振子可以做频率为 f 1的等幅振动【答案】Bo【解析】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时,其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由图知当驱动f2,因此A和C正确。当驱动力频率力频率为f2时振幅最大,振子处于共振状态,说明振子的固有频率为 为f3时振子振动频率也为f3,因此B错误。如果给
9、振子频率f 1的驱动力,振子可以做频率为fl的等幅振动,因此D正确。故本题选Bo【考点】共振图象;受迫振动【难度】中等8、如右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A.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B. 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C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D.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答案】Co【解析】由题意知,在细线未断之前两个弹簧所受到的弹力是相等的,所以当细线断开后,甲、乙两个物体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幅相等,因此A和B错误。两物体在平衡位置时的速度最大,此时的动能等于弹簧刚释放时的弹
10、性势能,所以甲、乙两物体的最大动能是相等,则质量大的速度小,因此C正确D错误。故本题选Co【考点】简谐运动【难度】中等9、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0.25m/s,经过时间1 s后的波形为虚线所示。那么这列波的传播方向与这段时间内质点P(x = 0.1 m处)所通过的路程是(A.向左,10 cmB.向右,30 cmC.向左,50 cmD.向右,50 cm【答案】Co【解析】波的传播距离 x = vt = 0.25 m = 5入,4由波形平移法知波向左传播,由V5T 知 T=0.8s,1s=4T,因此P所通过的路程是5倍振幅,即50 cm。故本题选Do【考点】波
11、的图象【难度】中等10、如图所示为受迫振动的演示装置,当单摆A振动起来后,通过水平悬绳迫使单摆B、C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JITA.只有A C摆振动周期相等B.A摆的振幅比B摆小C.B摆的振幅比C摆大D.A、B C三摆的振动周期相等【答案】D。【解析】受迫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故BC和A周期相等,因此 A错误D正确。C的固有频率和 A的频率相等,A和C发生共振,振幅比 B大。因此B和C错误。故本题选Do【考点】受迫振动;共振【难度】中等fi,振幅为Ao同时另一个波在绳的右端发出半个波:11、一个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波,频率为A.两列波同时到达两波源的中点P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
12、确的是()B.两列波相遇后,P点波峰值可达 Ai + A2C.两列波相遇后,各自仍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波峰可达(Ai + A2)的点只有一点【答案】Bo【解析】两列波源离 P的距离相同,同一介质波速也相同,它们同时到达中点P,因此A正确。两列波相遇时相互叠加,方向相同的位移则相加,两波峰到P点的距离不同,P点波峰值不可能是 A1+A2,因此B错误。两列波相遇时,相互不干扰,各自仍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因此C正确。两列波相遇时,振动方向相同的位移相加,则绳上波峰可达(Ai+A2 )的点只有一点,因此 D正确。故本题选 Bo【考点】波的叠加【难度】中等12、一列简谐横波t
13、 = 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 = 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 0.02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B. 3 m/sD. 5 m/sm/s ;当波沿x轴负向传播时,波传播的距离为X2 = 0.06 m波速V2 =X20.060 02 m/s = 3 m/s ,故B选项正确。A. 2 m/sC. 4 m/s【答案】Bo【解析】由于T0.02s,当波沿X轴正向传播时,波传播的距离为X1= 0.02 m波速V1 =乍二0詈m/s = 1故本题选Bo【考点】波的图象,多值问题【难度】中等13、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 T,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时刻和(t+ t )时
14、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 t 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B.时刻和(t+ t )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t 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C.t = T/2,则在t时刻和(t- t )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D.【答案】Do【解析】若 t =( 2n-1 ) T (n = 1, 2, 3.),则在 t 和(t + t)2两时刻振子必在关于干衡位置对称的两位置(包括平衡位置),这两时刻振子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在这两时刻弹簧的长度并不一定相等(只有当振子在这两时刻均在平衡位置时,弹簧长度才相等。若在(t+ t),两时刻振子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
15、(动量)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 t = T/ 2的奇数倍。如果仅仅是振子的速度在t和(t + t),两时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不能得出 t与T/2的关系,因此 A C错误。若t和(t + t)时刻,振子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等都相同,则 t戶nT (n= 1, 2, 3),但仅仅根据两时刻振子的位移相同,不能得出t = nTo因此Bt = T,则在t时刻和(t+ t)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 D。【考点】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难度】较难14、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
16、,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 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不正在y轴正方向上除0点外的振动加强的位置有()B. 图示时刻 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20cmC. 图示时刻C点正处在平衡位置且向水面运动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 0.25s后,B点通过的路程为 20cm【答案】A【解析】由图知 C和E两点都是加强点,都在做简谐运动,因此A错误。图示时刻,A质点处于波峰,A的位移为10cm, B质点处于波谷位置,A的位移为-10cm , 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20cmo因此B正确。示时刻从图示的时刻起经 0.25s后到达波谷,A处的,因此B错误。C点是BE连线的中点,处于平衡位置,0.2
17、5s后,即经过二分之一个周期,BAo向波峰运动,因此C正确。由V T知T=0.5s,从图示的时刻起经质点到达波峰位置,路程d=2A=2X 10=20cm,因此D正确。故本题选【考点】波的干涉【难度】较难15、如图所示,在坐标原点 0和x= 3m的A点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振源,两个振源发出的横波波长均为imA. 1处B. 2处C. 3处D. (2n + 1)处(n = 0,1,2 )y 轴上满足 Mx2 + y2 y= n入(n【答案】&【解析】到两同相波源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为振动加强点。在x2 门2入 9 门2=0,1,2)的点振动加强,则y = 耳 = -2,可知nt B,即原来处于
18、 0点的小球先到达B点,因此C正确。故本题选Co【考点】波的图象,振动图象【难度】中等18、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如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说明那辆轿车的车速()A.大于 100 km/hB. 小于 100 km/hD.无法确定C. 等于 100 km/h【答案】AA正确。故本题选Ao【解析】由于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说明警车与轿车间的距离正在增大,可进而推出该 轿车与警车同向行驶,且行驶速度比警车的速度大,因此【考点】多普勒效应【难度】中等1
19、9、下面有关多普勒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B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CD不仅机械波有多普勒效应,其他波也有此效应向你驶来的汽车发出的汽笛声特别刺耳,这就是多普勒效应A错误B正确。波源和观察者相互靠近时接收频率变大,因此C正确。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性,因此D正确。故本题选 BCD。考点】多普勒效应难度】中等20、一列沿 x 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b、c、d为介质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则图乙是下面哪个质点在经过3 个周期后的振动图象 ()A a 处质点Bb 处质点C c
20、处质点D d 处质点答案】 C。解析】根据波的图象具有重复性的特点知,经过3 个周期后的波的图象与此时刻波的图象完全相同,而答案】 BCD。解析】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频率没有变化,只是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因此此时刻只有c质点经过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故选项C正确。故本题选Co考点】波的图象,振动图象难度】中等21、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检查金属内部的缺陷,这是利用了超声波A.具有较强的衍射性B.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良好的反射性能C不能引起听觉器官的感觉D.容易被物质吸收【答案】Bo【解析】因为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及反射性,能准确反映金属内部结构的变化,故本题选B。【考点】超声波【难度】中等22、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